第一讲、教育社会学思考
教育社会学--(精选)

教育社会学--(精选)第一篇:教育社会学--(精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家庭增加收入的同时,我国已经有将近六千万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身体、心理等方面。
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程度是问题的主要成因。
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调整政策,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已占到当地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相对于有父母在家,能够正常地接受亲子教育的儿童而言的。
正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使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改变,他们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的基本缺失。
其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是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的主要原因,因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外出打破了家庭原有的稳定性,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为单亲式、隔代式、委托式及兄长式四种家庭教育方式。
正视社会发展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追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学业方面。
教育的社会学解读

教育的社会学解读教育是一个包含广泛意义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然而,无论如何,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反映以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一、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社会行为,其目的在于受教育者的智力和品德的培养与提高。
而受教育者不仅仅是个人,更是社会的一部分。
因此,教育具有了社会性这一属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其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转移的过程,还是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承过程。
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中,教育不仅是对个体的培养,也是对社会的培育。
它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教育提供了机会和渠道,让个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有用的信息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潜能和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育的反映与复制在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转移,还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强化。
教育可将社会的意识形态在个体间传递,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强调的道德观念、社会秩序、民族精神等,都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与要求。
此外,教育也是社会结构中的反映和复制。
尤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教育不仅参与到了社会结构的构建和维护中,而且也被社会结构所影响。
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的背景、经济条件、生活经验等都会对其行为和想法产生影响。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也会对教育本身的目标、方法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受教育者的物质条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都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和个体的认知能力。
同时,教育也会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其内容和形式与社会环境和背景息息相关。
教育也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社会机构相互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教育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思考-北京大学

整理: 讲座内容: 第一讲 从教育讲起 第二讲 教育是怎样进入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三讲 教育如何通过社会学理论去思考 教育与社会公平 第四讲 一核多元与中和位育 的教育思想 第五讲 大学之道与大学之行 第六讲 超级中学”的兴起 第七讲 观看纪录片 考前答疑 第八讲 期末考试
参考书: 《教育社会学》钱民辉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堂随笔
:
分钟量因素有哪些?
是兴趣导向还是职业导向?
自己和父母看法有何差异?
如何平衡和协调?
在 好专业 和 好大学 之间如何选择?
(第四讲)选一个话题谈
如何看待我国民族教育
特殊照顾是否必要
对老师讲座内容有什么看法
(第六讲)选一个话题谈
超级中学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高中教育如何兼顾大众教育与精英选拔两种性质?
超级中学到底加剧了不平等还是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第七讲)观看拉祜族女童班的纪录片,写观后感
期末考试
:
开卷 小时 选五题作答
、 你认为你能考上大学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 有人说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不会输在分数上,而会输在综合素质上,你怎么看?
、 举例分析超级中学现象。
、 我们该如何看待大学扩招带来的影响?可举例分析。
、 你对吴明海老师的讲座有何看法?(第四讲)
、 你认为大学教育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或联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教育社会学教学反思

教育社会学教学反思引言: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教学是教育社会学学科传递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不能一味陷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而应该不断进行反思和创新。
一、课程设置在教育社会学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社会变革带来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及时反映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国际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国外相关的教材和文献,提升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
三、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和反馈。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全面考察。
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小组项目、学习笔记、实践报告等形式,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批判能力的评价,不仅关注答案的对错,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结语:教育社会学教学的反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不断反思并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更优秀的社会学人才奠定基础。
只有不断推动教育社会学教学的反思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思考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等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研究
[选题依据] 国内外相关研究;本课题相对 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2.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 点、主要目标。 3.[思路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 究方法 4.[创新之处]
1.
第一讲、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教育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三、教育社会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四、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可以学习教育社 会学吗
一、教育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1、宏观层面: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 的学科,这种关系包括教育与社会亚系统的关系、 以及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中观层面:主要研究学校自系统结构与变革、 制度规范的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家 庭的关系、课程与知识的控制、教育与阶层化过 程 3、微观层面:主要研究学校组织中的人际构成、 角色分工、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学校 组织中的人际互动、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教 育 社 会 学 研 究 对 象
静态结构:国家、政治、经济迁 静态结构:社区、劳动力市场、家庭
中观层面
动态结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 静态结构:班级、角色、身份、课程 微观层面 动态结构:社会化、分化、社会流动
二、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一)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二)教育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思考
社会学思考是一种力量,一种抗固化的力 量。它促使压抑在固定结构中的世界又灵活起 来;它表明它是一个与目前现状完全不同的世 界。可以认为,用社会学思考的技艺将扩展你 我自由的范围,扩大其大胆而实际的效能。一 旦学会并掌握了这门技艺,个体会变得不那么 容易控制,面对外界的压制和管束,有更强的 适应能力,更有可能抗拒号称不可抗拒的力量 的操纵。 ——齐尔格特· 鲍曼
教育社会学教育思想

教育社会学教育思想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性与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社会学则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教育社会学理论旨在研究教育的发展、功能、目的以及如何影响社会。
本文将介绍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性与发展。
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性教育社会学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社会学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从社会角度的视角。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的目的、发展以及如何与社会紧密联系。
其次,教育社会学对于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改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它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现代教育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产业革命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变迁也带动了学术界对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柏格森提出了“社会学的教育观”理念,奠定了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之后,美国学者塔尔科特等人,通过研究教育体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其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教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主要涵盖四个方面:教育的社会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的社会价值。
其中,教育的社会基础包括教育的历史、形式以及组织结构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涵盖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教育与社会变迁则是研究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发展而发生的变化,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教育的社会价值则是以人类全部发展为中心,在社会价值下剖析教育的意义,包括理论、发展和实践等方面。
总结教育社会学是探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为教育行业、社会与经济发展等带来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等对于相关行业、学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几点思考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几点思考【摘要】通过学习,浅析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思考和研究的帮助,结合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解析我国当前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基本策略,并且阐述对教育和社会的理解。
【关键字】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便注意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孔丘就提出过“庶、富、教”的理论,注意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学记》所载“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表述了当时对教育与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认识。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项专门学问来研究是从近代西方开始的,它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
教育社会学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与社会现实、教育发展均联系密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学到新的思考方式。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我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帮助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有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等。
除此之外,不少学者还探讨学校的社会结构,学校与周围社区的关系,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内涵,以及教师的职业特点、地位和职业发展阶段等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就其研究问题的视角给了我一些启示与帮助。
首先,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育社会作为一门介于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研究对象不断变化发展,着就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它兼收教育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吸收了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由于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教育社会学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在教育决策、教育立法、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评价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不仅仅需要人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
教育社会学——精选推荐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发展历程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专门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这是一门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标志。
数学、物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然也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1社会化说认为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一切与人的社会化历程相关的课题。
持有这一看法的学者主要包括美国学者佩恩、布郎等。
社会化说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法国的涂尔干(迪尔凯姆)。
2教育的社会价值说认为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教育对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持有这一看法的学者主要有美国学者苏扎洛等。
3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说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不同学者所关注的¡°教育¡±的具体层面的不同,在相互关系说中,又可进一步区分出“教育制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说”(费里波夫、米切尔) 、“教育过程(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说”和笼统的“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说”(即未将教育限定在某一具体层面,林清江等) 。
(二)如何看待几种不同的教育社会学对象观1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学术现象。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发展尚不成熟。
2上述几种教育社会学对象观均有其合理内涵,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3上述几种教育社会学对象观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社会化说”: 既“泛化”(扩大) 、又“窄化” (缩小)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的社会价值说”: “窄化” (缩小) 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相互关系说”: “窄化” (缩小)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在上述三种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社会学对象观之外,还有若干不同的学术观点:⑴群体关系说⑵教育社会说⑶特殊社会现象说(三)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教育社会学是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等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研究
[选题依据] 国内外相关研究;本课题相对 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2.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 点、主要目标。 3.[思路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 究方法 4.[创新之处]
1.
四、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可以学习 教育社会学吗
1、教育社会学从宏观上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到政 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哲学及宗教学等学科 2、教育社会学从中观上研究教育与社区、家庭的关系,涉 及到管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3、教育社会学从微观上研究人的行为,涉及到行为科学、 生命科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 4、由于教育社会学跨学科的特点和研究领域的广泛,其研 究方法涉及到所有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数 学科学
教 育 社 会 学 研 究 对 象
静态结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宏观层面
动态结构:自然变化、社会变迁 静态结构:社区、劳动力市场、家庭
中观层面
动态结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 静态结构:班级、角色、身份、课程 微观层面 动态结构:社会化、分化、社会流动
二、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一)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二)教育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Fra bibliotek
指定参考与阅读书目: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 司1993年版 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莫琳•T•哈里楠主编,傅松涛等译:《教育社会学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 迈克•富兰著,中央教科所等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娜•••伊•玛茜等著,白芸等译:《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基础学校 联合体的一项人种志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 A.H.Halsey, Hugh Lauder, Phillip Brown, Amy Stuart Wells, 1997,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Ballantine, 1997,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by prentice- Hall,Inc. Simon & Schster / A Viacom Company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r. Pierre Bourdieu and Jean-Claude Passeron,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Sage Publications. Edited by Stephen J.Ball,2000,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London and New York.
第一讲、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教育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三、教育社会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四、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可以学习教育社 会学吗
一、教育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1、宏观层面: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 的学科,这种关系包括教育与社会亚系统的关系、 以及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中观层面:主要研究学校自系统结构与变革、 制度规范的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家 庭的关系、课程与知识的控制、教育与阶层化过 程 3、微观层面:主要研究学校组织中的人际构成、 角色分工、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学校 组织中的人际互动、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育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四)教育社会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
三、教育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1、教育学家与社会学家视点的交汇 2、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贡献 3、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建立与制度化过程 4、英国新教育社会学的冲击与挑战 5、走向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 6、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建立与发展
教育社会学思考
社会学思考是一种力量,一种抗固化的力 量。它促使压抑在固定结构中的世界又灵活起 来;它表明它是一个与目前现状完全不同的世 界。可以认为,用社会学思考的技艺将扩展你 我自由的范围,扩大其大胆而实际的效能。一 旦学会并掌握了这门技艺,个体会变得不那么 容易控制,面对外界的压制和管束,有更强的 适应能力,更有可能抗拒号称不可抗拒的力量 的操纵。 ——齐尔格特· 鲍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