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合集下载

老师课时量计算办法以及课时费发放标准.docx

老师课时量计算办法以及课时费发放标准.docx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一、标准班人数:设计、美术(普通班)为 25 人;雕塑为 20 人,艺术学系班级为 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 50 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 60 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专业课教师外语计算机文学马列史体育课程教课时费标准教师职称年额定教学课程教师教论课程教师师教学工作(元 / 学时)工作量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量资深教授180—280140—220150—230160—240120教授240—300190—240200—250210—26085副教授280—320220—250230—260240—27065讲师280—350220—280230—290240—30045助教280—360220—290230—300240—31030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 2 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 名学生,课时系数加,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一、标准班人数:设计、美术(普通班)为25人;雕塑为20人,艺术学系班级为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50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60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1.5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2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名学生,课时系数加0.1,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各系自开的专业史论课作专业课计,不执行此款规定)。

四、课时费计算外语、计算机课程课时费系数为1.25,文学、马列、史论(含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课程课时费系数为1.20,体育课程课时费为1.15,其他课程不计算课时费系数。

五、课时费每学年统计计算一次。

教务处2004年6月17日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 -200 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课时量与津贴

课时量与津贴

教师工作量计算与课时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调动全院师资资源,落实院系两级管理,鼓励教师上好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实施全日制学生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院内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工作量、课时津贴计算与统计。

第二章教师工作量第三条教师工作量包括课堂教学工作量和非课堂教学工作量。

第四条专任教师核定基本教学工作量。

第五条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工作量+非课堂教学工作量第六条课堂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完成课堂(必修课程表、选修课和实训课表)教学各工作环节(含编写授课计划、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或实训报告或作品、辅导答疑;制订考核方案、命题或制定实训方案、评定成绩;教学总结分析等工作)应计的工作量。

第七条课堂教学工作量=标准课时数×学生人数权重系数。

第八条教学标准班人数:非艺术类、非外语类专业每班50人,表演类专业35人,外语类专业和其他艺术类专业40人。

每增加或减少10人增或减0.1系数,最高为系数为2,最低系数为0.5。

第九条非课堂教学工作量是指并非每一位老师都有的和基本的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工作量。

第十条非课堂教学工作量可冲抵任务课时。

第十一条学院设有专项经费的教学项目不再另行计算课时津贴。

第十二条按各系(部)学年总课表课时量的5%控制非课堂教学工第十三条非课堂教学工作量项目及工作量标准:项目工作量1、撰写新增专业申报材料20课时/专业2、撰写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申报材料20课时/项3、经过验收合格的课程改革20课时/门4、经过验收合格的试题库或其他教学资源建设20课时/门5、指导学生参加比赛6课时/项6、指导新教师10课时/人7、学术讲座4课时/次8、担任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40课时/年9、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习4课时/天10、指导毕业设计(作品、论文)3课时/人(篇)11、毕业设计(作品、论文)答辩4课时/天12、学生必读书指导1课时/人13、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访问学者8课时/周14、院内新教师、新理念、新做法培训课实际课时乘215、其他非课堂教学工作视情况定第十四条各系(部)非课堂教学工作量由系(部)核准,总量不得突破。

课时费管理制度

课时费管理制度

课时费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课时费的发放和管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特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接受学校委托,在学校内或外开设课程的教师。

3.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和财务处共同管理,并负责解释和执行。

二、课时费的计算标准1.课时费按照教师的教职工资水平、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教师教学经验越丰富、教学能力越强的,其课时费也相应提高。

2.学校将设立不同等级的教师职称,每个职称对应的课时费标准也不同,具体标准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3.学校将对每个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来确定课时费的具体数额。

4.课时费的发放根据学期或学年进行结算,具体时间由学校财务处公布。

三、课时费的发放方式1.课时费一般以月结的方式发放,教师需在每月底前将当月授课情况报送给教务处,经审核后方可领取课时费。

2.教师领取课时费时需填写领款凭证,验收人员将在领款凭证上确认教师的身份和领款金额,确保资金安全。

3.学校将开设专门的账户用于发放课时费,教师所得课时费将直接打入其银行账户。

四、课时费的管理与监督1.学校将建立完善的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教师的授课情况和课时费的发放情况。

2.学校将定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和课时费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准确、及时。

3.学校将建立课时费违规处理机制,对违规领取课时费的教师进行相应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五、课时费的调整1.学校将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课时费的发放标准,教师不得擅自要求提高课时费标准。

2.学校将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情况对课时费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的课时费。

六、其他规定1.教师需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如有违反者将受到相应处理。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严格遵守课程表安排,不得擅自调整授课时间或内容。

3.教师在领取课时费时需如实填写相关信息,不得虚报或谎报。

以上为课时费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课时费的合理发放和使用,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中学课时津贴发放办法范本

中学课时津贴发放办法范本

中学课时津贴发放办法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激励中学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本《中学课时津贴发放办法》,依据《职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所有中学教师。

三、课时津贴的定义课时津贴是指根据教师课时数和岗位等级,向中学教师发放的一种绩效奖励。

四、课时津贴的发放标准1.课时津贴的等级划分根据教师的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结果,将教师分为A级、B级、C 级三个等级。

2.课时津贴的计算方法课时津贴的计算公式为:课时津贴=课时数× 课时单价。

其中,课时数为教师的实际授课课时数,课时单价根据教师的岗位等级确定。

3.课时单价的确定根据教师的岗位等级确定课时单价,具体如下:A级教师:每课时津贴80元;B级教师:每课时津贴60元;C级教师:每课时津贴40元。

四、课时津贴的发放程序1.绩效考核和岗位等级评定每学期末,学校将进行绩效考核和岗位等级评定,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课堂教学效果等因素,评定教师的岗位等级。

2.课时津贴的申报每学期开始前,教师需向学校提出申报课时津贴的申请,填写申请表格并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

3.课时津贴的审批学校将按照教师申报的课时数和等级,进行审批。

审批结果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师发放通知。

4.课时津贴的发放经审批通过的教师,将在每学期结束后的一个月内,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将课时津贴发放到教师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

五、其他事项1.课时津贴的税收和保险课时津贴将按照国家税收和保险政策执行。

2.课时津贴的变动如果发现教师的岗位等级变动,学校将根据新的等级重新计算课时津贴。

3.违规行为处理如果教师在课时津贴申报和发放中存在违规行为,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追回已发放的课时津贴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如有需要,学校有权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及时通知教职工。

以上即为《中学课时津贴发放办法范本》,请各位教师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咨询。

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一、标准班人数:设计、美术(普通班)为25人;雕塑为20人,艺术学系班级为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50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60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2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名学生,课时系数加,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各系自开的专业史论课作专业课计,不执行此款规定)。

四、课时费计算外语、计算机课程课时费系数为,文学、马列、史论(含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课程课时费系数为,体育课程课时费为,其他课程不计算课时费系数。

五、课时费每学年统计计算一次。

教务处2004年6月17日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 -200 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

早晚自习费发放方案

早晚自习费发放方案

早晚自习费发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结合学校实际,特拟定教职工超工作量计算、早晚自习辅导费用发放标准如下:
一、教师教学工作超工作量计算办法。

1、教师所有学科标准工作量为10节每周,每周超出10节的课时为超课时,超课时计数单位为“节”。

2、带新生军训按每天1节早自习辅导和2节晚自习辅导计算课时
3、月考、半期考试、学期考试的监考课时按2节每场计算。

4、评阅试卷按2节每次计算课时。

5、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及社团活动的课时据实统计计算。

二、各处室人员超工作量计算办法。

1、学校中层领导核定超课时为正职6节每周,副职5节每周;特殊。

岗位办公室主任和总务主任为10节每周2、各处室工作人员核定超课时为5节每周;教务处2名学籍管理员为每人8节每周,成教处网络管理人员为2节每周,教研组长为1节每周。

三、教师值日超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上班期间值日24小时吃住在学校,按超课时4节每天计算生活补助;教师假期值日24小时在学校,按超课时3节每天计算生活补助。

四、班主任津贴按《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执行发放。

五、超课时及早晚自习辅导费用发放标准。

1、超课时按40元每节发放。

2、早自习辅导费按20元每节发放晚自习辅导费按40元每节发放七、本方案自年月日起执行。

2015年4月2日。

教师岗位岗位工资制定时标准课时及超工作量补贴的说明

教师岗位岗位工资制定时标准课时及超工作量补贴的说明

教师岗位岗位薪资拟订时相关标准课时及超工作量补助的说明一、说明1.本文波及的教师岗位周标准课时只是作为教师岗位薪资定级以及计算教师超工作量津贴之用。

2.本文波及的教师岗位周标准课时不作为各个学部确立学部教师岗位制编的依照。

二、学部教师标准课时1)少儿园少儿部主课、指导,以及其余课程按同样工作量计算,都是每节课算一个课时;少儿部标准周工作量是26 课时。

2)小学部数学、语文、地理等全部课程按同样工作量计算,都是每节课算一个课时,早读、写字分别以0.5 课时计算;小学部标准周工作量是21 课时。

3)初中部分类课程主课自习一语、数、英146二理、化、政20三史、地、生22四音、体、美、电、劳、心理24备注:2004年 9 月开始的放学期,三类课程标准工作量与上表中的二类课程标准工作量同样。

4)高中部分类课程主课自习一语文、数学、外语126二理、化、144三生、政、史、地155四音、体、美、电20三、超工作量补助1.少儿部少儿部教师每个月实质课时高出或许不足标准工作量时,依据差额计算补发或许扣减金额(工作量差额×单位课时费);少儿部单位课时9 元。

2.小学部小学部教师每个月实质课时高出或许不足标准工作量时,依据差额计算补发或许扣减金额(工作量差额×单位课时费);小学部单位课时10 元。

3.初中部初中部教师每个月实质课时高出或许不足标准工作量时,依据差额计算补发或许扣减金额(工作量差额×单位课时费)。

计算工作量差额时,一类课程教师高出或不足课时乘以的系数作为工作量差额,二、三类课程教师乘以 1 的系数,四类课程教师乘以的系数,早自习系数,晚自习系数。

初中部单位课时11 元。

假如教师跨年段或许跨课程授课,则计算工作量差额时除推行以上规定外,此外赐予以下津贴:一类课程跨一个课程或许年段讲课,赐予30元/ 月,其余课程赐予 20 元/ 月;一类课程跨二个课程或许年段讲课,赐予 50 元/ 月,其余课程赐予 30 元 /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
一、标准班人数:
设计、美术(普通班)为25人;雕塑为20人,艺术学系班级为40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50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60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
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 ;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
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
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

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

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
(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 1.5倍计算O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2 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
1/2。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 名学生,课时系数加0.1,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

(各系自开的专业史论课作专业课计,不执行此款规定)。

四、课时费计算
外语、计算机课程课时费系数为 1.25,文学、马列、史论(含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课程课时费系数为 1.20,体育课程课时费为 1.15,其他课程不计算课时费系数。

五、课时费每学年统计计算一次。

教务处
2004年6月17日
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 -200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