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四)-4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本科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四

东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本科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四

东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本科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四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入学考试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A.《庄子》B.《孟子》C.《论语》D.《左传》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A. 黄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 渭河之神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5.所谓伶官是指()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C.著名优伶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A.司马迁B.司马谈C.司马光D.司马炎7.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A.演讲稿B.社论C.文艺评论D.抒情散文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9.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A.《语丝》B.《莽原》周刊C.《小说月报》D.《创造》周刊10.《选择与安排》选自()A.《西方美学史》B.《诗论》C.《谈文学》D.《文艺心理学》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12.培根是()A.德国哲学家B.法国史学家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美国小说家1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A.《边城》B.《湘西》C.《萧萧》D.《长河》14.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A.《约翰·克利斯朵夫》B.《贝多芬传》C.《高老头》D.《匹克威克外传》15.《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A.孔子B.刘向C.左丘明D.司马迁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17.“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A.刘备B.关羽C.诸葛亮D.向宠18.《前赤壁赋》的是()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19.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A.敢作敢为B.有所不为C.积极的D.战斗进取2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白居易B. 杜甫C.刘禹锡D.韩愈21.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A.《闲书》B.《龙·虎·狗》C.《往事》D.《故乡》22.《威廉·詹姆斯致学生书》的文体是()A、书信B、记叙性文章C、美文D、议论文23.《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24.屠格涅夫的《门槛》是()A.散文B.小说C.散文诗D.寓言25.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26.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A.《陈情表》B.《答李翊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27.《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A.象征B.比拟C.比喻D.夸张28.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移其民于河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29.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马克·吐温B.欧·亨利C.契河夫D.莫泊桑30.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A.《故事新编》B.《朝花夕拾》C.《呐喊》D.《彷徨》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共12套,附参考答案与页码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共12套,附参考答案与页码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的“寡人”是指 ( B )P1A.楚庄王 B.梁惠王 C.秦穆公 D.齐桓公2.曾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一黑暗现实的人是(A)(P5) A.庄子B.孔子 C.老子D.孟子3.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句话最好改为 ( B )(P27) A.你是无耻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C.你是既无骨气又无耻的文人D.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4.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 )P45A.罗素 B.爱因斯坦 C.胡适 D.裴多菲5.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是 ( C )P50A.归纳 B.演绎 C.论证 D.比较6.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B )P57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7.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 )P67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8.下面用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是( B )P80A.《冯谖客孟尝君》 B.《种树郭橐驼传》 C.《张中丞传后叙》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9.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C )P100 A.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10.《蒹葭》这首诗中追寻者的心情主要是( A )P156A.执著惆怅 B.欣喜雀跃 C.忧伤痛苦 D.平静自然11.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C )P104A.夸张手法抒情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D.借代手法抒晴12.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 A )P109A.高明得多,票价极低B.高明得多,票价很高 C.低劣得多,票价极低 D.低劣得多,票价极高13.散文《纪念傅雷》的行文线索是( B )P119A.笑 B.怒 C.悲 D.哭14.《哭小弟》中写了小弟周围同志对他逝世的悲哀与怀念,抄录了他们赞扬小弟的信,这种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精神的描写主要属于 ( A )P126A.侧面描写 B.心理描写 C.正面描写 D.细节描写15.在《我与地坛》中,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转身离去的人是( C )P139A.作者的父亲 B.作者的奶奶 C.作者的母亲 D.作者的姐姐16.诗歌《陌上桑》中,在写罗敷的美貌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B )P165A.正面描写的方法B.侧面烘托的方法 C.语言描写的方法D.心理描写的方法17.诗歌《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 A )P170A.吕尚和伊尹 B.吕不韦和伊尹 C.吕尚和百里奚 D.管仲和伊尹18.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的诗歌是( D )P184A.《陌上桑》 B.《秋兴八首》(其一) C.《长恨歌》 D.《早雁》19.《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怀念( A )P192A.妻子 B.母亲 C.姐姐 D.小妹20.小说《断魂枪》中,个性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的人物是( C )P246A.沙子龙 B.孙老者 C.王三胜 D.小顺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展开论述的问题有(AE)P3A.“民不加多”B.“兵不加多”C.“粮不加多” D.如何使“粮加多” E.如何使“民加多”22.以对话方式展开来写的文章有( CD )(P5\84)A.《垓下之围》B.《五代史伶官传序》C.《前赤壁赋》D.《秋水》 E.《论毅力》23.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 ABC)P67A.霸王别姬 B.乌江自刎 C.东城快战 D.败走彭城 E.鸿门宴2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述的正面人物主要有(ABC )P69A.张巡 B.南霁云C.许远 D.史思明 E.贺兰25.在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文章( ACD)P302\305\306A.《寡人之于国也》 B.《咬文嚼字》C.《冯援客孟尝君》 D.《种树郭橐驼传》 E.《再别康桥》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P7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优秀传统。

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主电视剧创作是一根贯穿始终的红线.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每一个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

也赢得了属于自身和电视剧史的辉煌荣光。

其在创作上经历的曲折、呈现的症结也为今天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启示。

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整体环境,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获得了很大改观。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当下的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首推表现中国城乡改革大潮的作品,它们承继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题材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如《鸡毛飞上天》等。

以先进人物为原型创作的纪实题材的电视剧如《黄大年》《太行赤子》都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取胜,向观众展现了主旋律创作的新意及其丰富性。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强势回归,也是适应受众需求、自我调整的必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涉案剧及其子类型的开拓上.如刑侦题材剧《湄公河大案》等。

而近年来,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紧扣社会热点,也出现了一批上乘之作.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在叙事艺术、影像质量、表演水准、艺术风格上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

在典型人物塑造之外,成长型人物、“尖形人物”等大量出现,这些人物类型有着各自的审美价值.但性格特质最为丰富的还是典型人物形象,它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追求与表现.然而,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包括某些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在题材拓宽的同时,精神内涵却日益稀薄,在不同题材类型中都存在以情感表现填充或置换社会现象的问题。

如有的国产医疗剧因过于偏重情感表现成医生的“情感创痛记忆”,而淡化了医疗剧本应具有的职业伦理思考及社会意义。

都市情感剧向来扣紧社会热点话题,但有的却总是将社会问题置换为情感纠葛,限制了作品的思想格局。

此外,亟待提升的还有创作中的艺术真实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

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

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它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

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

高考模拟测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4

高考模拟测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4

⾼考模拟测试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仿真试卷语⽂4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仿真试卷语⽂(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共108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收回。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全相同的⼀组是A.氤.氲殷.红湮.没不闻姹紫嫣.红B.歼.灭信笺.间.不容发缄.⼝不⾔C.翘.⾸诀窍.春寒料峭.⾦蝉脱壳.D.枢.纽倏.忽殊.途同归⾃出机杼.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A.耗费突如其来元⽓⼤伤⾔必⾏,⾏必果B.抉择前倨后恭凤⽑麟⾓百⾜之⾍,死⽽不僵C.温馨义⽓⽤事针砭时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D.竣⼯凭⼼⽽论戮⼒同⼼⽉晕⽽风,础润⽽⾬3.依次填⼈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①《英雄》剧组打⼈事件曝光以后,⾯对记者的提问,导演张艺谋显得理屈词穷,只好说些“我不知道”“我不在场”之类的话作为_____。

②布什上台以后,并没有履⾏⾃⼰在竞选时向民众做出的“振兴经济”的承诺,完全_____旧制,以致两年多来美国的经济没有多⼤的起⾊。

③⼆⼗世纪五⼗年代,由于政治的原因,新中国在发展中_____受到资本主义国家遏制,_____全党和全国⼈民未⾬绸缪,同⼼协⼒,才得以战胜困难,渡过险关。

A.托词习⽤处处/幸亏B.遁词袭⽤处处/好在C.托词袭⽤到处/幸亏D.遁词习⽤到处/好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句是A.环境污染⽇趋严重,⼈类这种作茧⾃缚....的⾏为如果不停业,将会毁掉⾃⼰的家园。

B.这份⽂件清楚地表明,纪委已下决⼼花⼤⼒⽓来惩治这个单位内部长期存在的东拉西扯....结党营私的宗派主义的不正之风。

2024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卷(四)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卷(四)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卷(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长期以来,从无其他文学作品的地位能如《诗经》一样崇隆,这部经典独特而有魅力,它将远古许多隐微的信息、情感和道理,凝聚缄存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中流传至今,而无数后人不断进行的注疏解诂,更使之显得无比丰厚。

解读《诗经》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汉代就开始的今古文之争一直延续了千余年。

东汉以后,古文学派的毛诗盛行,郑玄作笺间参今文家说,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四十卷,“融贯群言,包罗古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被视为关于《诗经》的最重要著作。

应当指出的是,《毛诗正义》保存的《毛传》尤好“以史证诗”,引入过多政教伦理的概念和说辞,为人们理解《诗经》增添额外负担;而《毛传》《郑笺》对一些问题存在的不同看法,孔颖达常常强作调和,反而伤害诗义。

到了宋代,朱熹撰《诗集传》而摒除《诗序》,事实上背离了汉人解诗的学术理路,显得更为扼要求是,但仍有不少基于伦理教化的穿凿和曲解。

孔子曾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诗经》,就是“思无邪”了。

可惜朱熹对“思无邪”的理解有所偏差,他将本来“无邪”的诗篇内容视为“淫邪”,认为作者之所以如此写是为了揭露这种“邪”而加以批判,因此动辄便说某某篇章为“刺淫奔之诗”。

其实孔子足够轻松简约,不像朱熹那样拘束沉重,他认为《诗经》的内容及其作者的动机和态度,都是归于诚和正的,“正”规约“诚”不至于泛滥,“诚”使“正”更具备“仁”的内涵,正因如此,才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诗经》中的《蒹葭》,前人称它是“《国风》第一篇缥缈文字”(牛运震语),惝恍迷离、意蕴悠长,“所谓伊人”实际不知所谓,而“在水一方”也只是“宛在”而已,面对诗文的这种模糊表达,人们大多难以推阐诗义。

直到“五四”以后,以闻一多为代表的学者才又重新认定它的情歌本质。

事实上,不论是多写个人的《风》,还是多写国事的《雅》和《颂》,都能看出“人”的诚与正,生活、政治、战争、仪式等,无不承载着“思无邪”的精神,只不过相较于《风》而言,《雅》更多一些隐喻和转义。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鸣:出名B.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私:私下贿赂C.异道行,可数百里可:大约D.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且:而且正确答案:D2.“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正确答案:C3.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正确答案:C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尚恨有阙者B.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正确答案:B5.在《宝玉挨打》中,贾政狠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李斯《谏逐客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始终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B.运用了归纳论证法C.多用比喻论证法D.大量采用排比、对偶正确答案:C7.《张中丞传后序》一文中重点刻画了许远的( )A.宽厚谦和B.正义凛然C.疾恶如仇D.自私狭隘正确答案:A8.下列各句加横线字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B.引绳而绝之C.罗敷前置辞D.侣鱼虾而友麇鹿正确答案:D9.鲁迅《灯下漫笔》将历史总结和现实分析结合起来,对当时社会上( )思潮的实质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

A.崇洋B.复古主义C.享乐主义D.妥协苟安正确答案:B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喷喷_______的事。

2024年4月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卷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动画《极速战警》在20多年前首次播出,主角们拥有特殊技能。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东京,在无人驾驶革命很久以后,只剩下罗娜,理沙和走一仍然懂得如何开车。

这群年轻人接受过的独特训练能派上用场,他们在夜晚追寻发生异常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汽车遭受了蓄意破坏或是代码出错。

从工业化初期,我们就一直担心机器可能会破坏劳动力。

不过随着自动化出行大行其道,专业司机将在这些反乌托邦愿景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比过去的恐慌,现在我们关于自动化对工作影响的焦虑有了更加严谨的基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几十年的技术变革已经机累在经济中。

人们知道工作正在随着自动化的广泛运用而改变,但是没有理论指引研究者,甚至没有共同语言概述问题。

随着政策制定者日益关注这个问题,一支由三个教授组成的跨学科的梦之队集结而成,以共同解决难题。

在之后的几年里,这三个人找到了巧妙而全面的新方法,他们称之为“任务模型”。

任务模型进行了两种基本区分。

首先,“常规工作”和“非常规工作”存在区别。

常规工作包括重复相同程序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文章中选自《论语》的是()A.《季氏将代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国殇》D.《氓》2.下列作品中,通过采用寓言的形式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C.《冯谖客孟尝君》D.《秋水》3.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事制度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4.《论毅力》中“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5.《灯下漫笔》选自鲁迅著名的杂文集()A.《热风》B.《南腔北调集》C.《坟》D.《华盖集》6.奠定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地位的一部作品是()A.《槐园梦忆》B.《雅舍小品》C.《雅舍谈吃》D.《实秋杂文》7.《论快乐》一文提出快乐是()A.分为肉体和精神的B.人生的享受C.人生的本质D.由精神来决定8.下面几个选项中不包括在记叙文的类型中的是()A.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B.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C.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D.以说理为主的记叙文9.《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10.《战国策》的整理编定者是()A.刘向B.左丘明C.司马迁D.战国各国的史官1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A.《左传》B.《吕氏春秋》C.《史记》D.《尚书》12.下面人物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王维13.朱自清发表的第一部散文集是()A.《背影》B.《踪迹》C.《你我》D.《欧游杂记》1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郁达夫所创作的小说是()A.《故都的秋》B.《伤逝》C.《春风沉醉的晚上》D.《迟桂花》15.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认为B.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次数。

D.故谋由是作,而兵.由此起。

兵:战争。

16.战国后期产生的一种新诗体是()A.诗经B.乐府17.下列属于曹操作品的是()A.《从军行》B.《陌上桑》C.《蒿里行》D.《兵车行》18.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A.旷达飘逸B.慷慨豪放C.沉郁顿挫D.诗中有画1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抒情方式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议论抒情20.下在作家中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是()B.都德C.卡夫卡D.莫泊桑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回答21~23小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1.本词表现了李清照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本词主要通过什么渲染愁情?哪一句最集中体现作者故国故家故人之思?(4分)23.本词在文字上有什么主要特点?(4分)(二)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4.这段选文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4分)25.这段选文是立论还是驳论?(2分)26.这段选文在全文的论证上起什么作用?(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7~29小题。

劝学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学乎?”对曰:“吾簇人无学者。

”子墨子曰:“不然.。

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我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①,犹强为之②。

夫.义,天下之大.器.,何以视人,不强为之?”选自《墨子》)【注释】①不视人:不用看别人行事。

②强:奋力。

27.解释加点词。

(4分)①盍.学乎②不然.③夫.义,天下之大器..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②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29.本文说明了怎样一个问题?(2分)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鲁迅的《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席,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

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的身份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

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这人肉的筵席现在还在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0.这一片段从内容上可分成几个层次?(2分)31.每一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4分)32.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的?(4分)(二)阅读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33.这段文字提及了哪几种读书方法?(4分)34.这几种读书方法主要针对什么问题?(2分)35.最后一句话“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36~38小题。

父亲的儿子父亲身穿一条灯芯绒裤子和一件我十年级时穿不下的衬衫站在我门前。

他是来帮我装一只污物碾碎机的。

小时候,总觉得父亲只是家里一个拥有特权的长期房客。

我和母亲都很生气,多愁善感。

而父亲是个一辈子没有失眠过的乐天派。

和世上的许多父子一样,我们老是斗,而且没有停战的时候,我们父子之间的冷战从我少年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1973年离家上大学为止。

他以前当过海军战斗机飞行员,他相信世上的一切问题,包括被家人溺爱、萎瘪瘪没精神的儿子,都可以以纪律手段来处理。

作为家里的男孩子,家人对我寄予厚望。

我最怕把成绩单带回家。

父亲看着那些“C”,总是摇摇头,懊丧地说:“我不会考出这种成绩。

我要是有你这样的脑瓜子,肯定比你强。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八年级男生在班上的地位高低往往取决于他的头发长短。

谁头发长,谁就会让人刮目相看。

可是,每到星期六,父亲就押着我上理发店,威风凛凛地对手握剪子的师傅说:“够梳就行了!”我闭上眼睛,为的是不让他看到我的眼泪。

我离家上了大学,可是父亲仍然占据着我的脑海。

做任何事情我都会听到父亲的声音。

直到我看见自己的文章印成铅字的时候,我才感到渐渐脱离了父亲的掌心,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现在,我疑惑,站在我面前的这位74岁的老人就是当年追打我,把我吓得屁滚尿流的巨人吗?他曾经对我的职业颇不以为然,“那活能赚钱吗?”如今,每当有人错把他当成“作家”比尔·海威时,我的职业成了他的自豪。

我们就像来自敌对阵营的退伍老兵,征战多年后终于握手言欢了。

过去的冲突已经遥远似梦。

不久前,我和父亲一起吃午饭。

父亲告诉我,部队会为他免费火化,骨灰也由他们负责撒到海里去。

我觉得心中有什“比尔,”他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只是不想让你背上这个包袱。

”我想告诉他,我要背这个包袱,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

但我说不出话来,只是伸出手,握住了父亲的手。

([美]比尔·海威周丹编译)36.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

(2分)37.请分析文中父亲告诉我说“部队会为他免费火化,骨灰也由他们负责撒到海里去”这句话时的心理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4分)38.请分析本文采用回忆式叙述方法所达到的效果。

(4分)四、作文:50分39.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炼观点,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贫穷的农夫一直为自己没有鞋子穿而感到苦恼,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他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参考答案与详解一、选择题1.A【解析】此项选自《论语·季氏》,其他几项均不是选自《论语》。

2.D【解析】参看《秋水》一文课后的“艺术特点”项,“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

故选择D3.C【解析】《大同》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故此孔子认为“大同”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所有制形式。

4.C【解析】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通过对有毅力者和无毅力者各自的成败结果来说明观点,是类比的方法。

5.C【解析】《灯下漫笔》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坟》。

参看课文介绍即知。

6.B7.D【解析】参看课文《论快乐》即可知道8.D【解析】参看课本《记叙文知识》即可。

9.B【解析】《郑伯克段于鄢》是典型的叙事文章。

10.A【解析】参看课文《冯谖客孟尝君》课后题解。

11.C【解析】《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12.C【解析】唐朝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柳宗元和韩愈。

13.A【解析】参看课文《背影》课后题解。

14.B【解析】《伤逝》是鲁迅的作品。

15.D【解析】A.以为:把……作为。

B.过:责备。

C.数:运数,规律。

16.D【解析】诗经是我国西周和春秋时期民歌的总集,乐府和新乐府是汉朝时期产生的。

17.C【解析】参看课文《短歌行》的课后题解。

18.D【解析】参看课文《山居秋瞑》的课后题解即可知道。

19.B【解析】参看课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D【解析】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参看课文《米龙老爹》的课后题解。

二、文言文阅读21.蒙受国破家亡之后只身流落他乡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的感情。

22.主要通过五个层次以残秋景物铺叙来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最集中表现了她对故国故家故人的思念。

23.主要特点是共9组叠词。

开头连用七组,从结构上感情上统领全词,创造了特定的感情氛围与情绪走向。

结尾两组构成细节,加剧了孤寂苦涩的气氛。

24.为政以德。

25.立论。

26.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驳中有立,驳立结合。

27.①何不,为什么不②这样③发语辞,可不译宝物,用以喻义是最珍贵的28.①有个到墨子门下游学的人。

②难道说我家族中没有人爱美,所以我也说不爱美吗?29.如果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不必左顾右盼,应当努力去学习和从事。

三、现代文阅读30.这一片段大致可以分为两层。

31.第一层作者主要揭示旧中国的社会现状:富人花天酒地,穷人则饥寒交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