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发展历史分析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珍贵的工艺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陶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还在艺术和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陶瓷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陶瓷的起源和发展1.1 早期陶瓷的起源:最早的陶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发现了用泥土制成的容器可以用来盛放食物和水。
1.2 陶瓷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开始用火烧制陶器,使其更加坚固耐用。
在古代文明中,如中国、希腊、埃及等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陶瓷工艺。
1.3 陶瓷的应用:古代陶瓷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被用来制作器皿、雕塑等艺术品,展现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智慧。
二、中国古代陶瓷的繁荣时期2.1 先秦时期的陶瓷: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在先秦时期已经相当发达,浮现了诸如黑陶、灰陶等不同类型的陶器。
2.2 汉唐时期的磁器:汉唐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繁荣时期,汉代的绿釉陶器和唐代的三彩磁器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2.3 宋元明清时期的磁器:宋代的青瓷、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景德镇瓷和清代的粉彩瓷等,都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巅峰。
三、欧洲陶瓷的发展与传播3.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陶瓷: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陶瓷工艺受到古埃及和中东文明的影响,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
3.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陶瓷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意大利的马伽莱塔磁器就是当时的代表作。
3.3 欧洲陶瓷的传播:欧洲的陶瓷工艺在16世纪开始传播到其他国家,如荷兰的蓝色陶瓷、英国的斯塔福德郡陶瓷等,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四、现代陶瓷的发展趋势4.1 工艺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陶瓷工艺越来越先进,浮现了新型的陶瓷材料和生产工艺。
4.2 设计创新的重要性:现代陶瓷注重设计和创新,不仅追求实用性,还追求艺术性,使陶瓷作品更具时代感和审美价值。
4.3 陶瓷的应用领域:现代陶瓷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广泛应用于建造、航天、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其多样化的用途和潜力。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人造材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从陶瓷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陶瓷的发展历程,包括陶瓷的起源与发展、不同类型的陶瓷、陶瓷的应用领域、陶瓷的制作工艺以及陶瓷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陶瓷的起源与发展1.1 陶瓷的起源陶瓷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早是由人们发现并利用自然界中的黏土制作而成。
黏土经过加工、成型和烧制,形成为了最早的陶器。
1.2 陶瓷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瓷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
从最早的手工制作到后来的轮盘制作,再到现代的工业化生产,陶瓷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
同时,陶瓷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从简单的陶器发展到包括磁器、石器、玻璃器等多种类型。
二、不同类型的陶瓷2.1 陶器陶器是最早的陶瓷制品,通常由黏土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而成。
陶器具有较低的烧结温度和较高的透气性,常用于制作食器、饮器等日常用品。
2.2 磁器磁器是陶瓷制品中的高级品种,其制作工艺更加复杂,需要经过多次烧制。
磁器具有高强度、高透明度和高耐热性等特点,常用于制作艺术品、装饰品等。
2.3 石器石器是一种由石质原料制成的陶瓷制品,常见的有砖石、瓦石等。
石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建造和道路等领域。
三、陶瓷的应用领域3.1 家居装饰陶瓷制品在家居装饰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瓷砖、花瓶、壁画等,丰富了室内空间的美感。
3.2 工业领域陶瓷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如陶瓷刀具、陶瓷轴承等,其高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工业创造中的理想材料。
3.3 生物医学陶瓷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其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份。
四、陶瓷的制作工艺4.1 成型陶瓷的成型通常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主要通过手工捏塑、拉坯等方式进行,而机械成型则利用轮盘、注塑等机械设备进行。
4.2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避免在烧制过程中产生开裂。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品,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工艺的演变。
1. 原始陶器时期(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0年)原始陶器时期是陶瓷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陶土制作简单的陶器,如陶罐、陶盆等。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水,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
原始陶器通常以手工捏制或用简单的工具加工,然后在火中烧制。
2. 早期陶器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早期陶器时期是陶瓷工艺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转盘制陶,这使得陶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均匀。
同时,人们还开始使用陶轮和陶瓷模具来制作陶器,进一步提高了陶瓷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这个时期,陶瓷的装饰技术也逐渐出现,如刻花、彩绘等。
3. 古代陶瓷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500年)古代陶瓷时期是陶瓷工艺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陶器的种类和质量也大大增加。
在中国,汉代是古代陶瓷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物,如青铜器、陶俑等。
同时,中国的陶瓷工艺还传入了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
4. 中世纪陶瓷时期(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中世纪陶瓷时期是陶瓷工艺的一个相对低迷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退,陶瓷制作技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欧洲的陶瓷工艺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如意大利的马焦雷陶瓷和西班牙的马约利卡陶瓷等。
5. 现代陶瓷时期(19世纪至今)现代陶瓷时期是陶瓷工艺的复兴和创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陶瓷工艺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首先,陶瓷的材料和工艺得到了改进,如发展出了高温烧制技术和釉面装饰技术。
其次,陶瓷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除了传统的器皿和装饰品外,还出现了陶瓷砖、陶瓷卫浴等新型陶瓷产品。
此外,现代陶瓷还与其他材料结合,如陶瓷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等。
总结:陶瓷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原始陶器时期。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材料,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陶器到现代的陶瓷工艺品。
1. 早期陶器的出现早期的陶器出现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地区。
这些陶器主要由黏土制成,经过简单的手工塑造和烧制而成。
早期的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水,也被用作日常生活用具。
2. 陶瓷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的制作技术逐渐改进。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轮盘制陶技术,这使得陶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均匀。
同时,人们还发现了釉料的使用,使得陶器表面更加光滑和美观。
3. 陶瓷的瓷器时代瓷器的出现标志着陶瓷工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瓷器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商代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并在随后的周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瓷器相比于陶器更加坚硬和耐用,同时还有更好的装饰性能。
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瓷器生产中心。
4. 陶瓷的传播与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的陶瓷工艺开始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和欧洲。
在公元7世纪,中国的瓷器首次出现在阿拉伯地区,很快就成为当地贵族和富商的珍贵物品。
在欧洲,陶瓷制品首次出现在公元16世纪,成为贵族和王室的收藏品。
5. 现代陶瓷工艺品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陶瓷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代陶瓷工艺品不仅注重实用性,还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
现代陶瓷工艺品的种类繁多,包括陶瓷花瓶、陶瓷餐具、陶瓷雕塑等。
同时,现代陶瓷工艺品的制作材料也更加多样化,包括陶瓷、瓷砖、陶瓷涂料等。
6. 陶瓷的应用领域陶瓷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建筑领域,陶瓷砖被广泛用于地板和墙壁的装饰。
在医疗领域,陶瓷被用于制作人工关节和牙齿修复材料。
在电子领域,陶瓷材料被用于制作电子元件和电路板。
此外,陶瓷还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珠宝和手工艺品等领域。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时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陶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史前时代开始,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
一、史前时代1.1 早期陶器的出现在史前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陶器来储存食物和水,这些早期陶器主要由粘土制成,经过简单的加工和烧制而成。
1.2 陶器的功能和意义早期陶器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3 陶瓷文化的形成古代陶瓷文化逐渐形成,不同地区的陶器风格和工艺逐渐丰富多样,为后世的陶瓷制作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陶瓷的繁荣时期2.1 中国的陶瓷制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陶瓷制作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工艺和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2 陶瓷的贸易和传播古代陶瓷在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上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和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2.3 陶瓷艺术的繁荣古代陶瓷艺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高度重视,还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近现代陶瓷的发展3.1 工业化生产的兴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陶瓷制作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陶瓷制品的产量和质量。
3.2 陶瓷材料的创新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陶瓷制作带来了新的材料和工艺创新,陶瓷制品的种类和功能进一步丰富。
3.3 陶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陶瓷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工业等领域,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当代陶瓷的发展趋势4.1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当代陶瓷制作趋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陶瓷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4.2 技术和设计的融合当代陶瓷制作注重技术和设计的融合,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4.3 国际化合作和交流当代陶瓷行业越来越重视国际化合作和交流,吸取不同文化的精华,推动陶瓷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材料,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陶器到现代的高科技陶瓷。
1. 早期陶瓷的浮现早在公元前10,000年摆布,人类就开始制作陶器。
最早的陶器是用泥土制成,经过干燥和加热后变得坚硬。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水,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探索不同的陶瓷制作技术,使陶器更加美观和实用。
2. 古代陶瓷的发展在古代,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中国,公元前16世纪摆布的商代时期,浮现了青铜器和陶器并存的时期。
到了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浮现了精美的青铜器和陶磁器。
在其他地区,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陶瓷制作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古埃及人制作了精美的陶磁器,并运用了丰富的装饰技术。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陶瓷制作以红陶和黑陶为主,艺术风格独特,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3. 中国陶瓷的繁荣时期中国是陶瓷制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其精美的陶瓷制品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三彩陶器以其丰富多彩的装饰而闻名,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则以其纯净的色采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陶瓷制作的代表作。
4. 欧洲陶瓷的发展在欧洲,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中世纪,陶瓷制作主要集中在修道院和寺庙中,用于制作圣餐器和装饰品。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陶瓷制作逐渐成为贵族和富商的消费品。
意大利的马焦雷和德国的梅森陶瓷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陶瓷制作中心。
5. 现代陶瓷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
现代陶瓷不仅具有传统陶瓷的美观和实用性,还具有许多其他优势。
例如,高科技陶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和能源等领域。
此外,现代陶瓷还包括陶瓷复合材料和陶瓷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
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和建造等领域。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材料,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它被用于制作陶器、磁器和其他装饰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艺术、建造和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陶瓷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介绍陶瓷的起源、演变和创新。
1. 古代陶瓷古代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摆布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陶器是由人类发现和利用土壤中的黏土制成的。
最初的陶器是手工制作的,形状简单,用途主要是储存食物和液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发展更复杂的陶器制作技术,如轮盘制陶和陶瓷釉料的使用。
在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等文明古国,陶瓷制作达到了较高水平,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产业。
2. 磁器的兴起磁器是陶瓷制作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更高。
磁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商代和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中国的磁器制作技术逐渐发展,并在唐代和宋代达到巅峰。
中国的磁器以其精美的装饰、细腻的质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磁器传入了世界各地,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欧洲的磁器制作欧洲的磁器制作起步较晚,最早的磁器是从东方进口的。
然而,欧洲在17世纪开始发展自己的磁器制作技术,并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
德国的梅森磁器、英国的英国骨瓷和法国的塞夫尔磁器都是欧洲磁器制作的代表。
欧洲的磁器制作技术在18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逐渐成为世界上磁器制作的重要中心。
4. 现代陶瓷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
现代陶瓷不仅包括传统的陶器和磁器,还涵盖了更多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医疗器械等。
现代陶瓷的发展受益于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工艺技术的进步。
新材料的开辟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陶瓷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5. 陶瓷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陶瓷材料的研究和开辟仍在持续进行。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起源、发展和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陶瓷的起源陶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摆布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陶器是由人们发现并利用自然界的黏土制作而成。
人们将黏土加水搅拌均匀,然后塑造成各种形状,再经过干燥和烧制而成。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水,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陶瓷的发展1. 古代陶瓷在古代,陶瓷工艺逐渐发展,人们开始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例如,中国的陶瓷工艺在商代和周代达到了较高水平,浮现了青铜器纹饰的仿制和独特的青瓷。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陶瓷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浮现了红、黑、白陶器等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
2. 磁器的诞生磁器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的中国东周时期。
当时,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瓷土的特殊陶瓷材料,它具有高温烧制后的坚硬和耐磨特性。
磁器的浮现极大地改变了陶瓷工艺的发展方向,成为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 陶瓷的传播与发展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陶瓷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的磁器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国之一。
同时,伊斯兰世界和欧洲也开始发展自己的陶瓷工艺,产生了波斯瓷、意大利马焦雷陶瓷等不同风格的陶瓷制品。
三、陶瓷的应用1. 生活用陶瓷陶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到现代,陶瓷被广泛用于制作食器、餐具、茶具等生活用品。
其优良的耐热、耐寒性能使得陶瓷制品成为人们首选的生活用具。
2. 装饰陶瓷陶瓷的装饰性也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
人们利用陶瓷的可塑性和色采特性,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陶瓷艺术品。
例如,中国的青花瓷、景德镇磁器等,都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
3. 工业陶瓷陶瓷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优异的耐磨、耐腐蚀和绝缘性能,陶瓷被用于制作研磨材料、耐火材料、电子元器件等。
此外,陶瓷材料还被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等高科技领域。
四、陶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文化交流与传承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东北产区
辽宁法库县在 2002年开始发展建陶产业,建立 了“沈阳法库陶瓷工业城,是国务院正式批准以 陶瓷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法库凭借丰 富的陶土资源、政策、交通运输、劳动力、投资 成本低和市场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 签订 132条生产线,拥有水晶砖、亚光砖、抛光 砖、精细陶瓷、日用瓷、艺术陶瓷等多种产品; 又规划出 4700亩工业园地,兴建佛山、潮州、 韩国、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园;现在,法库已被国 家级行业协会命名为“东北瓷都”,而新中源也 斥资 5亿在法库建立生产基地,加速了东北区域 的市场竞争。
三、现代建陶的发展历程
1、我国建陶业的起源
我国的制陶历史源远流长,而陶瓷墙地砖的萌芽 于二十年代上海,但在解放以前的墙地砖生产只 有象征性意义;墙地砖的兴起是在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以后的事。在这短短30年时间里,我国陶瓷 墙地砖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在产量、品种、 品质、规格、花色以及生产基地的布局等方面都 发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直至成为世界上头 号墙地砖的生产大国。目前,我国陶瓷墙地砖总 产量达45亿平方米以上,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 山。
2、我国建陶业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考察我国陶瓷墙地砖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据 其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下几个阶段,而其中行 业的主要变革均发生在广东佛山: (1)第一阶段约为1979—1986年,这是陶瓷 墙地砖在全国范围内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国营陶瓷企业开始兴起,1985年,我 国从意大利引进的第一条年产 90万平方米的彩釉 砖生产线在佛山投产,之后佛山陶瓷企业不断引 进喷雾干燥塔、自动压砖机、辊道窑等新设备、 新技术。为佛山在我国陶瓷墙地砖生产的龙头地 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夹江产区以红坯体特有的制造方法,曾产生了相当可 观的生产量,号称“西部瓷都”。共拥有建陶企业 100余 家,生产线 300多条,年生产能力达到5亿平方米,产量 占全国的20%。 西南产区的优势是能源、原材料丰富和劳动力低廉,虽然 产区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西 南产区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产区 幅射面较窄,几乎只覆盖云、贵、川三省、重庆市和部分 西北区域。虽然四川陶瓷价位低,但西南地区整个的消费 水平也较低,不可能发展太快。二是西南地区的运输也相 对比较困难。比如,从广东运一台压机到内蒙,运费比到 四川还低。三是四川的陶瓷企业规模还是较小,还形不成 规模效应,相对成本比较高。加上煤气、电的价格迅速上 升,而且供电、供气量不足。削弱了他们的竞争优势。但 是,由于广东陶瓷企业的投资介入,“夹江陶”的形象大 提高,未来的前景光明。如 2000年在声势浩大的西部大 开发浪潮中,新中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西进四川夹江投 资设厂,引进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生产线,与欧洲专业陶瓷 技术公司联手开发新产品。西南产品的代表品牌有新中源 集团旗下的系列品牌(珠江、圣卡、天伟、巴丹、陶仙坊) 和重庆的四维品牌。
(1)广东产区:
Hale Waihona Puke 广东是中国陶瓷墙地砖的发源地(包括佛山、清 远、高要、潮州),目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50%以上,主要生产基地在佛山。佛山陶瓷无论 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企业管理还是产品配套 等方面来说,在各大产区中都属一流,引领了中 国建陶的潮流。广东产区代表品牌有:新中源、 马可波罗、东鹏、冠珠、鹰牌、蒙娜丽莎,而新 中源这一个建陶航母以其规模优势与雄厚的实力 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整个陶瓷产业的 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将我国陶瓷行业整体水 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福建产区
福建也是重要的陶瓷产区,在业内有广东 人“造砖”,福建人“卖砖”一说。福建 过去是墙砖、地砖齐头并进,现在已转移 到以仿石材感的外墙砖方向为主,走出了 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条道路。福建陶瓷企业 多小厂、小窑、小压机。但选择了打特色 牌,也有其独特的一方天地。
(3)华东产区
以上海、浙江为主,涵盖江苏、安徽等省。得益 于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华东基地依托市 场和人才两大优势,其产、销、研能力不断发展 壮大,在有釉制品特别是釉面砖方面占有优势, 华东产区的建陶产品走高端路线,价位很高,可 以这样说,华东的陶瓷企业在提升档次、树立品 牌、维护价格等方面,走在我国建陶的前列,但 由于产量有限,无法取得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但 他们在高价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中价产 品以下的市场占有率不大。华东产区的代表品牌 有:诺贝尔、斯米克、亚细亚。
(4)华中产区
华中产区包括江西、湖南(临澧、衡阳、岳阳)、 湖北(宜昌、蕲春)等地,江西产区的全面崛起 是我国建陶产业新格局变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以高安、景德镇、丰城、九江、萍乡为主体,随 着众多知名品牌(新中源、斯米克、金意陶、箭 牌、欧神诺、东鹏、马可波罗、新明珠、欧雅、 欧文莱、简一、诺贝尔等)的进入,江西地区在 2007年建成了3万多亩的建陶产业工业园,引进 了 200多亿人民币的投资,3-5年之后这些项目 全面建成投产后,其建陶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与 佛山陶瓷、福建外墙产品、上海周边建陶企业形 成全面竞争,大量减少后者在全国市场的份额, 特别是在江西周边地区的市场;湖南岳阳、临澧、 衡阳,湖北宜昌、蕲春产区的建陶企业,凭借地 处中部、长江黄金水道等区域条件,在华中地区、 长江流域地区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
四、我国建陶产业分布情况及特点
1、“三山两江一海”的建陶产业格 局 往常提到中国建陶的产业格局,必言“三山两江一海”,
“三山”其所指的就是: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 “两江”其所指的就是:四川夹江、福建晋江;“一海” 其所指的就是:上海。 到目前为止,其中泛佛山地区(佛山、肇庆、清远、河源 等广东地区)建陶产业仍是中国建陶产业的重中之重,年 产量 20多亿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0-50%;以博山为 名的山东产区包括淄川、临沂等地;墙地砖产量十多亿平 方米,是泛佛山地区以外中国最大的建陶产区;以唐山为 代表的河北地区,目前建陶产业份额已经微不足道,以惠 达为代表的卫生陶瓷颇具竞争力;以晋江为代表的福建产 区(含闽清地区)建陶产量达 5亿多平方米,其中外墙砖 产量据称占全国70%;以夹江为中心的四川产区,年产 量 5亿多平方米;以上海为中心华东产区,产量约 1亿平 方米,占全国的2%份额,但质优价高,独树一帜。 随着近几年建陶产业的扩张、转移、再布局,这种“三山 两江一海”的格局正在被全面打破,颇具规模的建陶产业 新的格局已经形成。
(2)第二阶段约为1986——1992年,这是国有陶瓷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期,国有陶瓷企业获得迅猛发展, 乡镇企业开始兴起,佛山陶机行业开 始发展,佛山陶瓷在我国的行业龙头 地位开始得到认同,1990年北京建亚 运村,80%的陶瓷产品来自佛山,而 在产品上,耐磨砖开始规模生产,抛 光砖的研制成功为佛山产区大量生产 抛光砖准备了条件。
(4)第四阶段为1998——2006年,民营陶瓷企业成为陶瓷行业的主导力量。
这一时期,民营陶瓷企业和陶机行业获得迅猛发 展,民营资本成为该产业发展主要力量。2000年 之后,广东的建陶业逐步步入成熟阶段。以新中 源为代表的各大企业集团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始 构造新的生产布局,纷纷进行技术改造或到燃料 和原材料优势区域投资设厂,而一批新兴企业也 开始扩张规模,跟进投资。从而开始形成以佛山 为商务中心,以其它优势区域(包括原材料、燃 料、地理位置、投资政策等)作为生产基地的新 形态。 由于全国各大陶瓷生产产区的形成,加上供大于 求的市场状况日益明显。个性化装修兴起热潮, 各种营销模式层出不穷。2000年初新中源推出展 厅营销模式,并先后建立起:新中源、朗高、新 南悦、等十一座豪华展厅。
2、七大集群的建陶产业新格局
变化中的建陶产业新格局对我国建陶产业 的整体影响作用是明显的,建陶产业新格局 将促进全国建陶总量进一步增长的同时, 全面提升我国建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促 使全国建陶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区域化 特征更加突出,产品销售半径逐步形成,已经 形成广东、福建、华东、华中、西南、华 北、东北等七大陶瓷产区。各产区的主要 情况如下:
(3)第三阶段约为1993——1995年。乡镇集体企业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全国各地都争上陶瓷墙地砖生产线,“要 发财,搞建材”成为一个相当时髦的口号; 除广东外,山东、福建、四川、江西等产 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4年前后,一 批有外资(台资)背景的企业在上海、浙 江等地投资设厂,从而形成今天建陶业在 高价产品上较有影响力的华东产区。因市 场对佛山陶瓷需求的拉动,以石湾、南庄 为代表的乡镇陶瓷企业获得空前的发展空 间,新中源集团在此阶段开始进入陶瓷生 产领域。
(5)第五阶段为2007年后,陶企纷纷大举扩张,形成全国建陶产业新的格局
由于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和高能耗产业 的调控,很多综合实力差的中小建陶企业 纷纷被政府限令整改或叫停,而一些生产 实力较强的集团化大型陶企放眼全国,全 面扩张。新中源集团作为建陶航母,在成 功建立夹江生产基地之后,又投入约 30多 亿元相续在湖南衡阳、江西高安、沈阳法 库、湖北当阳、河南鹤壁建立生产基地, 形成十大生产格局,由于多品牌、展厅营 销模式成功的推出以及对外的规模扩张, 再加上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产品研发实力 和产能优势,新中源被媒体誉为建陶业的 “超级航空母舰”。
(5)西南产区
(6)华北产区
华北产区以山东淄博、临沂,河北的唐山、高邑、邯郸为 主要产地,淄博的陶瓷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淄川、博山和 张店,其中,淄川主要生产建筑陶瓷,博山以日用陶瓷为 主,张店既有日用陶瓷也有建筑陶瓷;临沂也是山东的一 个重点陶瓷产区,其陶瓷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杨寨。山东 产区目前已细分成出口陶瓷、高档宾馆用瓷、高级玻璃陶 瓷、建筑陶瓷等。 河北唐山能源丰富,有耐火矾土,硬质、软质黏土,石英、 长石等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其陶瓷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 方陶瓷产生了较大影响,华北产区代表品牌有唐山惠达陶 瓷集团的“惠达”品牌。 华北产区最大的优势,是其销售区域的辐射面很广,可达 东北、华北、华东,辐射半径很大。在这样一个大的辐射 面中,中、低档陶瓷制品很有优势;其次是在能源上也有 相对优势。华北建筑陶瓷企业中公有企业占一定的比例, 所以在机制上不够灵活,而平均技术水平又与广东有一定 差距,产品以中偏低档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