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概述.doc

施工测量概述一、概述

建筑工程一般分为工业建筑工程与民用建筑工程两大类。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设计工作完成后,就进入施工阶段。各项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施工放样(亦称测设)。根据施工图,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

放样工作是施工的眼睛、基础,离开放样工作,施工就无从谈起,放样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

施工测量贯穿于建筑物施工阶段的全过程:

准备阶段:需进行场地平整,将图上设计建筑物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

施工期间:开挖基槽,砌筑基础和墙身等,要标定轴线和标高;建筑物构件安装与机器设备安装,作轴线定位和安装高程测量,为检查沉降情况,在施工及运营中,要进行变形观测。

运营期间:在运营中为便于管理、维修、扩建等,要进行竣工测量。

二、施工测量的程序:

施工测量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控制到细部”的基本原则。

1、在建筑物地上先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2、根据控制点的点位来测设建筑的轴线;

3、根据轴线测设各个细部(基础、墙、桩、梁、门窗等等)

优点:1> 采用这种放样程序能保证精度均匀。

2> 可使放样工作有条理。

3> 有利于保证各建筑物间的几何关系

三、施工测量的特点:

1、测设工作不同于测图工作。

二者过程相反。测图是将地面上的特征点位测绘到图上,而测设是将设计的位置和大小测设到实地上。为了使点位正确无误,必须在测设前认真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认真核对,确保数据正确无误。这是正确放样的先决条件。

2、测设与测图的精度不一样。

测图的精度是按测图比例尺的大小确定的。测设的精度是根据工程的性质、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的地形、和地质情况来决定。

测设精度可分两种:

1、测设整个建筑物(即测设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对周围原有建筑物或与设计建筑物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

2、建筑物各部分对其主要轴线的测设精度。

第一种精度取决于测图的精度、测图比例尺及图解精度,第二种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法等。

Eg. 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钢筋砼厂房;

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建筑物;

连续生产自动作业线的厂房精度高于非连续、非自动生产线的厂房。

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妥。

3、施工测量是施工的先导,对保证工程度量和施工进度起着重要作用。

1)根据工程实际、设计精度要求,选择测量仪器和制定施测方案,使施工测量与

施工进度、精度密切结合。

2)加强内业的检核工作。

为使控制测量、细部测设均满足其精度要求,每一步工作都要反复检核,防止错误发生。

四、施工测量的要求

1.测设点位正确,且满足施工要求。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规模大、精度高、速度快,各种新技术、新方法都应用到了施工之中,一切都在变,但这一点不能变。

2.树立测量工作服务于施工的思想。

在实际工作中,放样是分次按需要进行,不可能一次性放出。(过早地放出,标桩亦不易保护。)测量工作者必须做到那里需要那里去。

放样是施工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施工人员组织计划相协调。在精度和速度方面满足施工的要求,尽可能地避开施工干扰。测量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胆大心细,确保质量。

§3-2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一、目的

1、问题:有了测图控制网,为何还要布设施工网?

1)点的布设和密度,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测图控制网,由于其目的是为测图服务的,点位的选择是根据地形条件确定的,它不可能考虑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当时建筑物还没设计),因而在点的分布和密度方面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况且有的控制点被损坏或不可靠。

2)精度上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测图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是按测图比例尺的大小确定的,而施工网的精度是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的,一般它高于测图控制网的精度。为此,应建立施工网。

二、施工网的特点

1、控制的范围小,控制点的密度大,精度要求较高。

工程施工区与测图区相比较总是小的,那么控制网所控制范围也很小。一般勘测面积是厂区的1.3-1.5倍,加上水源、弃碴场等,达2-3倍,有的为10倍。对于一般的工业建设场地,多数在1km2,在这样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各种建筑物错综复杂,没有较为稠密的控制点是无法胜任施工期间的放样工作。所以,控制点的密度大。

施工图的主要任务是放样建筑物的轴线,这些轴线,其偏差均有一定的限值。Eg.工业厂房主轴线定位的精度为实地2cm,相对于测图,这样的精度相当高。因此,施工网的精度应比较高。

2、使用频繁

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点常直接用于放样。

Eg.桥墩放样。随着桥墩浇筑的升高,要经常在控制点上进行放样,由此可见,控制点使用频繁,有的施工期限长,这就要求控制点稳定、使用方便,所以应加强保护措施。如采用观测墩,埋设砼桩等。

3、受施工干扰大

现代工程的施工,常采用立体交叉同时作业的方法,使得施工高度相差悬殊,妨碍了控制点间的通视,施工机械(吊车、建筑材料、运输机、砼搅拌机等)到处都有,施工人员来来往往阻挡视线。因此,控制点位应分布恰当,密度也应大,以便在工作中有所选择。

4、二级布网(精度上)

有的工程往往是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公路的综合体,各个单项对放样的精度要求均不相同。各单项轴线间的几何联系的精度要求较低,但它们的细部相对于各自的轴线的精度要求较高。

因精度要求不一致,按精度高的布设,浪费人力、物力;按精度低的布设,有的精度不够。因此分二级布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