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课后作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五首》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写诗人生不逢时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2、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句子是:3、《望岳》远望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果然名不虚传:4、《望岳》写诗人凝神细望,蕴藏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句子:5、诗中有象征意义,表明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群山的气概和雄心的句子(被后人誉为“绝唱”的诗句,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6、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是:。
7、《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8、《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9、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10、《游山西村》中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且表达积极乐观的诗句:11、《游山西村》中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1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13、《己亥杂诗》表达离愁的诗句:1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中表达奉献的句子:二、课内精彩阅读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5.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语文版9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

语文版9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同步训练】一、根底训练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晏殊()探看()绮户()婵娟()宫阙()2、根据要求补充诗句。
⑴《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信息的诗句是。
⑵《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⑶《无题》中双关语表达对情人的,后人又用这句诗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⑷《泊秦淮》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的忧愤之情的句子是。
3、翻译以下句子。
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后世称赞《水调歌头》为最好的一首中秋词,你认为它好在哪里?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同步解读(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骑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作者是宋代派词人,与、合称“三苏”。
7、词前有一小序,其作用是?8、词的上阙写,下阙写,全词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9、词中直接“问天”的句子是,直接“问月”的句子是。
将自然变化与世事迁移联系起来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的句子是。
10、表现作者安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它的含义是。
词中这句话是作者对说的,后被人们广泛应用,表达了。
11、你还知道哪些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写出一两句,说说“”、“月光”在古诗词里常蕴含什么意义。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面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何处望神州:作者登临京口北固楼,梦想上战场杀敌却不得重用,报国无门,故而发问。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自己思绪之无穷。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当朝文武怯懦苟安。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慨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词人热情歌颂孙权,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C.《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散曲,作者思绪驰骋纵横,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令他伤心的根本原因。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和对战友的真挚情谊。
3. 下列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在生死关头回忆自己的经历,他抓住入仕和勤王两件大事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B.颔联作者以凄凉的自然景象为喻,先说个人的坎坷再道国事的衰微,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仗工整,比喻贴切,感情炽烈。
C.颈联作者将“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笔法巧妙、自然。
词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词五首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首词:春
春天到了,大地苏醒,
万物复苏,草木枝繁。
春风拂面,温暖宜人,
春花绽放,美丽动人。
春天是希望,是生机盎然,
让我们迎接春天的到来吧!
第二首词:夏
夏天来了,阳光明媚,
炎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暑意。
悠闲的海滩,清凉的泳池,
绿树成荫,枝繁叶茂。
夏天是热情,是欢乐无限,
让我们尽情享受夏天的美好吧!
第三首词:秋
秋天来了,金黄的麦田,
果实累累,丰收的季节。
蓝天白云,凉爽的风,
秋叶飘落,落叶成秋。
秋天是收获,是感恩的季节,
让我们珍惜秋天的馈赠吧!
第四首词:冬
冬天到了,雪花飞舞,
大地银装,寒冷刺骨。
暖炉烤火,热茶取暖,
冬日的阳光,温暖心房。
冬天是寒冷,也是温馨的季节,让我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吧!第五首词:爱
爱是无私,是宽容和包容,
不计较得失,充满感恩和奉献。
爱是温暖,是互助和关心,
无论困难或挫折,都能互相扶持。
爱是人性的力量,它让世界充满光明,
让我们用爱来温暖和改变这个世界吧!
答案:
首先声明一下,以上五首词只是题目,实际上并没有提供具体练习题。
因此无法提供相应的答案。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读者自己思考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希望你能够理解,并自行进行相关的练习。
记住,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通过练习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祝你学习进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 。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相与..还(相伴)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全部)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杜甫——唐代B.《赤壁》——杜牧——唐代C.《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的“结庐”“日夕”分别是什么意思?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词五首练习题答案

词五首练习题答案【篇一:词五首练习与答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填空。
(1)《望江南》(梳洗罢)的作者是,他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史上开创了词派。
3.下列诗句的作者、朝代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南宋b.物是人非事事休--温庭筠--唐c.浊酒一杯家万里--李清照--南宋d.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南宋4.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千嶂里,。
③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④。
鬓微霜,又何妨!⑤持节云中,?⑥,载不动许多愁。
⑦马作的卢飞快,。
⑧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的:,。
⑨《武陵春》这首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
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5.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课时达标6.《望江南》中表明女子孤寂、落寞之情的一个字是。
7.“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8.下面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9.《渔家傲秋思》的上片写景,“”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的特点。
10.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11.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夫”是苏轼的自称,当年苏轼40岁却自称“老夫”,颇有游戏的意味。
b.词的上片记叙出猎的情况,“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者人数众多,精神抖擞。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前两句中,“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了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后两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
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参考答案]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
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示例】《十五从军征》改写天子下诏征兵的那年,我才十五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给加点字注音: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簪.()燕脂.()提携.()折戟.()殷.勤()长嗟.()【答案】zān zhīxié jǐyīn jiē【解析】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注意积累这些易错词语。
2. 文学常识填空:(1)陶渊明(365—427) 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又自号“”。
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隐居田园。
(2)杜甫(712—770)字,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代表作有《》《》《》等。
(3)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宣阳)人,唐代诗人,后世称李昌谷,有“”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
【答案】(1)东晋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2)子美现实李杜三吏三别春望(3)诗鬼昌谷集【解析】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
因此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知识,平时应注意积累。
3. 古诗默写填空:○1问群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5《春望》中写诗人思亲之深情的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中采用议论方式曲折地反映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心远地自偏○2感时花溅泪○3浑欲不胜簪○4此中有真意○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古诗默写填空书写要工整,错一字该题不得分,因此要格外注意同音字不要用错。
理解性默写要对整首古诗内容有所了解,按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默写哪一句,之后正确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24 词五首方案1:部分习题来自《点拨》(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塞.下(sài)羌.管(qiānɡ)千嶂.里(zhànɡ)B.脉.脉(mài) 千帆.(fān) 白洲(pín)C.不寐.(mèi) 擎.(jínɡ) 貂裘.(qiú)D.两鬓.(bīn) 舴.艋(zé) 麾.下(huī)2.下列名句、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北宋B.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宋C.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北宋D.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北宋3.用课文原句填空。
(1)〈福州〉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安徽〉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南京〉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4)〈福州〉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武陵春》)(5)李清照《武陵春》里化无形的愁为有重量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衢州改编〉一份愁绪,不同倾诉。
崔颢登高远眺,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碧波浩渺家难寻的感慨;范仲淹戍边独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功名未建不回家的惆怅。
(7)〈襄阳改编〉担当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担当是苏轼“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的豪情;担当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身;担当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
勇于担当,个人当进,国家当强。
(二)课内阅读【甲】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的下片运用的“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铜仁〉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这首词题目是________,词中围绕一个“__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7.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主要阅读方法应用〈宿迁〉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8.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五、(一)1.A点拨:B项“脉”应读mò;C项“擎”应读“qínɡ”;D 项“鬓”应读“bìn”。
2.D点拨:辛弃疾所处朝代是南宋。
3.(1)梦回吹角连营(2)将军白发征夫泪(3)斜晖脉脉水悠悠(4)欲语泪先流(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酒酣胸胆尚开张(二)【甲】4.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点拨:先概括场景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解释其特点。
根据“左牵黄,右擎苍”的装备,“锦帽貂裘”的穿着,“千骑卷平冈”的随从众多,显示出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
5.“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
“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点拨:本题运用典故作用分析法。
词人用“遣冯唐”的典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借“射天狼”的典故,表现出自己要报效祖国、御敌建功的决心。
【乙】6.秋思异7.示例一:“将军”句采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用将军与士兵的白发与泪,来表达在漫长的戍边生活中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悠悠不绝的羌管声的动与遍地浓霜的静,来描绘边关的冷寂与抒发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从听觉描写与视觉描写的角度入手,通过悠悠不绝的羌管声与遍地浓霜,表现将士们彻夜难眠、思念家乡的情怀。
示例四:采用相互映衬的写法,用霜满地映衬白发,用羌管悠悠映衬征夫泪,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三)8.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点拨:本题运用诗词句画面描绘法。
先抓住诗句中典型景物,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画面内容。
9.“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方案2:部分习题来自《典中点》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规范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庭筠.(jūn)舴.艋(zé)擎.苍(qínɡ)B.麾.下炙(huī) 脉.脉(mài) 千嶂.(zhànɡ)C.白洲(pín) 霹.雳(pì) 羌.管(qiānɡ)D.鬓.微霜(bìn) 貂裘.(qiú) 不寐.(mèi)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住尘香/花已尽B.独倚/望江楼C.斜晖/脉脉水悠悠D.燕然未勒/归无计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独倚.望江楼倚:____________(2) 日晚倦.梳头倦:________(3) 也拟.泛轻舟拟:________(4) 左牵黄.黄:________5.下面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B.《望江南》——温庭筠——晚唐C.《渔家傲秋思》——辛弃疾——南宋D.《武陵春》——李清照——宋代6.名句填空。
(1)斜晖脉脉水悠悠。
________________。
(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填空。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现了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感慨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忧愁之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提升练☞(答案见138页)一、课内阅读(21分)1.阅读宋词,完成问题。
(7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