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有氧耐力训练AerobicEnduranceExerciseTraining

合集下载

体能训练方法18种类型

体能训练方法18种类型

体能训练方法18种类型体能训练是提高身体机能、增强体能素质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预防运动损伤和促进身体健康。

在体育训练领域,有多种类型的体能训练方法,每种方法都针对不同的目的和特点,能够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和环境下发挥作用。

下面将介绍18种常见的体能训练方法。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通过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来训练心血管系统,如慢跑、游泳、跳绳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耐力和代谢能力。

2. 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是指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如重量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无氧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快速爆发力。

3. 柔韧训练柔韧训练主要通过拉伸、扭转等动作来改善关节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

柔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4.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平衡动作和练习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平衡训练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

5. 核心训练核心训练主要针对腹部、背部和盆底肌群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核心力量。

核心训练有助于改善姿势、减少腰背疼痛。

6. 动态稳定性训练动态稳定性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动态平衡和稳定性动作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动态稳定性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控制力。

7. 心率训练心率训练是通过测量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以达到训练的效果,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间歇训练是将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训练阶段交替进行,以达到提高耐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的目的。

9. 力量耐力训练力量耐力训练是在提高肌肉力量的基础上,增加训练时间和次数,以达到提高肌肉耐力的目的。

10. 肌耐力训练肌耐力训练是通过高重量、低次数的训练来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和持久性。

11.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是通过快速爆发的动作来提高肌肉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12. 敏捷性训练敏捷性训练是通过快速变换动作方向和速度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13. 径向力训练径向力训练是一种结合力量和速度的训练方式,旨在提高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推力。

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目标设定
- 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延迟疲劳;
- 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爆发力;
- 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 预防运动伤害,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计划内容
1. 耐力训练
- 运动员每周进行3-4次长时间的有氧训练,如跑步、游泳或
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60分钟;
- 每周进行2次高强度间歇训练,如间歇跑步或高强度有氧操,每次持续15-30分钟。

2. 力量训练
- 运动员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包括使用哑铃、杠铃或自
重进行负重训练;
- 训练要注重全身肌群的综合训练,包括腿部、胸部、背部、
臂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提升。

3. 灵活性训练
- 运动员每天进行一次全身的静态拉伸,每次持续10-15分钟;
- 每周进行2-3次动态拉伸和瑜伽训练,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和关节的稳定性。

4. 核心训练
- 运动员每周进行2次核心训练,包括平板支撑、腹肌卷腹和
侧卧腿提升等;
- 训练要注重腹部、腰部和臀部的力量和稳定性。

训练周期和进度控制
- 初级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每周增加10-15%的负荷;
- 中级运动员可以每4-6周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适当改变训
练计划和方式;
- 高级运动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比赛日程,进行针对性的训
练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具体的训练安排和指导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坚持不懈的训练是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关键。

记得在训练过程中充分休息和保持饮食的均衡,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航空体能训练课程

航空体能训练课程

航空体能训练课程
摘要:
1.航空体能训练课程的定义和目的
2.航空体能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
3.航空体能训练课程的好处
4.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航空体能训练课程
5.总结
正文:
航空体能训练课程是为了帮助飞行员、空乘和机务人员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体能状态,以适应航空职业的高强度和高压力工作环境。

这类课程旨在提高学员的体能、耐力、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以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航空体能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以提高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

(4)平衡和协调性训练:如单腿站立、闭眼单腿站立等,以提高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5)反应能力训练:如球类运动、敏捷性训练等,以提高反应速度和敏捷性。

航空体能训练课程的好处包括:
(1)提高身体素质,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增强自信心,帮助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3)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4)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个机组的工作效率。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航空体能训练课程,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训练课程。

(2)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教练,以确保训练效果和安全。

(3)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与其他工作和生活安排冲突。

(4)注重个人感受,随时调整训练计划。

总之,航空体能训练课程对于飞行员、空乘和机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耐力素质测试方法

耐力素质测试方法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持续运动中保持高强度活动的能力。

测试耐力素质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耐力素质测试方法:
1.有氧耐力测试(Aerobic Endurance Test):这是测试人体在长时间有氧运动(如跑
步、游泳、骑行等)中持久性能力的方法。

常见的有氧耐力测试包括跑步机测试、踏车测试和游泳测试等。

2.无氧耐力测试(Anaerobic Endurance Test):这是测试人体在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如
举重、短跑、爬坡等)中持久性能力的方法。

常见的无氧耐力测试包括倒立挺身测试、俯卧撑测试和仰卧起坐测试等。

3.体适能测试(Physical Fitness Test):通过一系列的体能测试项目来综合评估人体的
耐力素质,包括柔韧性、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方面。

4.定点跑测试(Shuttle Run Test):通过在一个固定距离内来回跑动,记录运动者的
总距离和时间,评估人体的耐力素质。

5.泊松分布测试(Poisson Distribution Test):通过测量运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
定运动次数的能力,来评估耐力素质。

6.心率变化测试(Heart Rate Variability Test):通过监测运动者的心率变化来评估其
在长时间运动中的耐力表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耐力素质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和目标群体。

在进行耐力素质测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英语作文-高效的有氧运动训练计划

英语作文-高效的有氧运动训练计划

英语作文-高效的有氧运动训练计划Aerobic exercise, also known as cardio, is vital for maintaining cardiovascular health, improving endurance, and aiding weight loss. An efficient aerobic workout plan can maximize these benefits by incorporating a variety of exercises, intensity levels, and durations. This document outlines a comprehensive aerobic training program designed to enhance fitness and health.The Foundation of Aerobic Training。

To begin,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of aerobic training is essential. Aerobic exercise involves continuous, rhythmic activities that increase heart rate and breathing. The goal is to strengthen the heart and lungs, thereby improving the body's oxygen utilization. Common aerobic activities include walking, running, cycling, swimming, and rowing.Creating an Efficient Aerobic Workout Plan。

丹尼尔斯训练法 种类

丹尼尔斯训练法 种类

丹尼尔斯训练法种类
根据《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一书的描述,跑步训练类型按照强度大小分为以下几种:
1. E轻松跑(Easy running):这是有氧基础训练,强度通常在最大摄氧量的59%~74%之间,或者在最大心率的65%~78%之间。

2. M马拉松配速跑(Marathon-pace running):这是跑马拉松赛事时的平均配速,通常安排在比赛前一个多月进行。

3. T乳酸门槛跑(Threshold running):这种强度的训练能够有效扩展跑者的有氧区间。

4. I间歇训练(Interval running):这种强度的训练是为了刺激最大摄氧量的配速。

5. R重复训练(Repetition training):这种强度的训练是在提升跑步的经济性。

6. A无氧耐力(Anaerobic):这是T到I之间的无氧过渡区。

不同训练类型对应不同的训练强度和要求,心率区间越高,强度越大。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体能训练运动概述

体能训练运动概述

体能训练运动概述【中英文版】Title: Overview of Physical Training Exercises体能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身体健康、增强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形式。

它包括各种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

Physical training is a form of exercise that aims to improve health, enhance strength and endurance.It includes various aerobic exercises, strength training, and flexibility exercises, which help to improve overall physical quality.体能训练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跳绳、健身操等。

这些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柔韧性。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physical training, including running, swimming, cycling, skipping, aerobics, etc.These exerci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enhance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improve body shape, and increase flexibility.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初学者可以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训练开始,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长期坚持体能训练,可以收获良好的运动效果。

When engaging in physical training,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suitable training plan based on individual physical condition and exercise goals.Beginners should start with low-intensity, short-duration trainingand gradually increase training intensity and duration.Regular physical training can yield good exercise results.总之,体能训练是一种全面的身体锻炼方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锻炼身体耐力的有氧动作

锻炼身体耐力的有氧动作

锻炼身体耐力的有氧动作
有氧运动,既可锻炼心肺耐力,又会消除运动时的枯燥感。

1、原地小跑,前脚掌着地,双臂屈肘90度随双腿动作协调前后摆动。

2、原地后踢小腿跑,前脚掌着地,小腿后踢,脚跟靠近臀部,双臂屈肘90度随双腿动作协调前后摆动。

3、双腿像跳绳一样小跳,双臂像摇绳一样摇动。

4、双腿像跳绳一样小跳,双臂经体侧上举,再下放。

5、双腿像跳绳一样小跳,双臂直臂向前肩绕环。

6、双腿像跳绳一样小跳,双臂直臂向后肩绕环。

以上每个练习做1至2分钟,6个练习为一个循环,完成2至3个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馬拉松運動員LSD訓練計畫的舉例 周日
休息
週一
法特雷克 45分
週二
LSD 60分
週三
間歇跑 45分
周四
用配速在丘陵 與平地跑60分
週五
周六
反覆跑 LSD 45分 120分
*運動員需用較低的強度或訓練配速(分/公里),不需太高的呼吸壓力
配速/節奏訓練法
Pace / Tempo Training
訓練強度與正式比賽相同或略高,相當於乳酸閾值, 因此亦稱為閾值訓練法或是有氧/無氧間歇訓練法。 訓練方法有穩定的和間歇的兩種方式。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
一份有效的有氧耐力訓練 計畫必須包含專為個別運 動員設計的運動處方,並 且評估所有與有氧耐力表 現有關的因素,運用所得 的資料加以編制。 設計變項
• • • • • 訓練動作模式 訓練頻率 訓練時間 訓練強度 監控訓練強度(心跳 率、自覺運動強度)
目標心跳率
卡蒙納法 Karvonen Method
增強式訓練
指導原則
• 進行前先瞭解自身肌肉等級避免受傷。 • 訓練前需熱身(低強度跳躍)、伸展及收操。 • 增強式訓練的重點在神經肌肉部分,疲勞會 導致負面影響,所以需排在課表前實施。 • 選擇適當強度(次數、組數)及記住每個動作 的目的與要求技巧。
增強式訓練歸類(低強度)
增強式訓練歸類(高強度)
體能訓練
有氧耐力訓練 Aerobic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張勝傑
課程內容
體能訓練概論 • 基礎肌力與增強式訓練
有氧耐力訓練概論 • 有氧耐力訓練的生理反應與表現因素 •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與型式應用
肌力訓練
體能包含了肌力、速度、 反應力、爆發力及柔軟 度。 擁有肌力只是體能訓練當 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腹部的肌力對於運動員來 說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強 大的腹肌與屈臀肌可以直 接改善運動表現。 訓練基礎原則 • 輕量的重量訓練(熱身)避免 訓練時肌肉受傷。 • 選擇適當舒服(反覆測試法) 的負荷當作第一組的重訓, 漸進完成組數。 • 呼吸法(前吸-始閉-2/3吐)。 • 休息的角色。 • 動作順序(大/小-上/下)。
比賽結束4周 後開始 持續4週 休息時間應做 些動態休息方 式活動
低強度
有氧耐力訓練的生理反應
呼吸系統
• • • • 促進肺臟中氧的交換 改善整個肺臟的血流 降低非最大運動呼吸率 降低非最大運動肺換氣 量
心臟血管系統
• 增加心輸出量 • 增加血量、紅血球數與 血紅素濃度 • 促進流向骨骼肌的血量 • 降低非最大運動心跳率 • 改善體溫調節
用來調整有氧耐力訓練的 強度,基本上採用Borg的 15分量表。藉以搭配最近 比賽的成績來監控訓練中 的強度與動作ng, Slow Distance Training
訓練強度大約等於最大攝氧量的70%(最大心跳率的 80%),訓練距離比比賽距離遠,運動員可在呼吸沒 有困難的情況下邊跑邊談。
50公里自由車運動員配速/節奏訓練計畫的舉例 周日
休息
週一
LSD 騎60分
週二
配速/節奏 法騎30分
週三
法特雷克 法騎45分
周四
輕鬆騎 45分
週五
周六
配速/節奏 LSD 法騎30分 騎60分
*運動員要在高強度或高配速(分/公里)下訓練,需要高的呼吸壓力
間歇訓練法
Interval Training
訓練強度接近最大攝氧量,訓練回合可能短到30 秒,但是也有可能長到3-5分鐘,休息時間應與訓練 時間相同,因此,訓練 - 休息比為1:1。
運動員每10秒的目標心跳率為 23 ~ 25 次
自覺運動強度
RPE
Borg 的15分量表 6 一點都不辛苦 0 0.3 非常輕鬆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非常辛苦 最大努力 很辛苦 辛苦 有點辛苦 輕鬆 很輕鬆 0.5 1 1.5 2 2.5 3 4 5 6 7 8 9 10 11 * 絕對最強 取自 Borg 1998 非常強 很強 強 中等 弱 非常弱 很弱 類別 - 比例量表 完全不覺得
增強式訓練計畫
開始增強式訓練 比賽期增強式 賽後期增強式 訓練 訓練
時間
休息時間
次數/組數/ 強度
12週 每週1-2次 每次15-30分鐘 每次訓練間隔 48-72小時 每組間隔2-4分 鐘 低-中-高強度
每週1-2次 每次15-30分 鐘 每次訓練間隔 至少48小時 每組間隔1-3 分鐘 低-中強度
用年齡預估最大心跳率 = 220–年齡 儲備心跳率 = 預估最大心跳率–休息心跳率 目標心跳率 = (儲備心跳率 ╳ 運動強度) + 休息心跳率 利用本公式計算兩次決定目標心跳率範圍
目標心跳率
最大心跳率的百分比法 Percentage of Maximal Heart Rate Method
用年齡預估最大心跳率 = 220–年齡 目標心跳率 = (預估最大心跳率 ╳ 運動強度)
重量訓練分期(階段)
肌肉增強 基本肌力 組數 次數 肌力及 爆發力 維持 動態休息 1-2 15-20 低 高
3-4 3-4 3-4 3 8-12 4-6 2-3 10-8-6 強度 低 高 高 中 訓練量 高 中 低 中 本表不包含熱身組數,只含主要動作的組數。
• 增加肌肉組織的量。 • 增加無氧運動能力或改善重量訓練時的耐力。
肌肉骨骼系統 • • • • • 增加粒線體體積與密度 增加氧化酵素濃度 增加肌紅蛋白濃度 增加肌肉的微血管 增加動靜脈氧差
有氧耐力表現有關的因素
設計有氧耐力計畫必須 瞭解影響有氧耐力優異 表現的重要因素,才能 發展出完美的訓練計畫 減少不必要的訓練,以 免產生負面適應、疲勞 與過度訓練。 • • • • 最大有氧動力 乳酸閾值 運動的經濟性 能量利用
利用本公式計算兩次決定目標心跳率範圍
舉例 Karvonen Method
• 30歲運動員休息心跳率為60次/分,設定的 運動強度是功能能量的60-70%。
預估最大心跳率 = 220–30 = 190次/分 休息心跳率 = 60次/分 儲備心跳率 =190–60 = 130次/分 運動員低的目標心跳率 =(130 ╳ 0.6 )+60 =138次/分 運動員高的目標心跳率 =(130 ╳ 0.7 )+60 =151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