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典型例题
等差数列典型例题(含答案)

等差数列试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50分)1.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则432,3,1S a a ==( ) (A )12 (B )10 (C )8 (D )62.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2+a 8=12,则a 5等于( )(A)4 (B)5 (C)6 (D)7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735S =,则4a =( )A .8B .7C .6D .54.记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2=S ,204=S ,则该数列的公差d=( ) A .7 B. 6 C. 3 D. 2 5.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1=,4a a 52=+,33a n =,则n 为( ) (A )48 (B )49 (C )50 (D )516.等差数列{a n }中,a 1=1,a 3+a 5=14,其前n 项和S n =100,则n =( )(A)9 (B)10 (C)11 (D)12 7.设S n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935,95S Sa a 则( ) A .1 B .-1 C .2 D .21 8.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α1+α2+α3+…+α101=0则有( )A .α1+α101>0B .α2+α100<0C .α3+α99=0D .α51=51 9.如果1a ,2a ,…,8a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0d ≠,则( ) (A )1a 8a >45a a (B )8a 1a <45a a (C )1a +8a >4a +5a (D )1a 8a =45a a 10.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A )13项 (B )12项 (C )11项 (D )10项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计20分)11设数列{}n a 的首项)N n ( 2a a ,7a n 1n 1∈+=-=+且满足,则=+++1721a a a _____________.12.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3 + a 8 = 22,a 6 = 7,则a 5 = __________13.已知数列的通项a n = -5n +2,则其前n 项和为S n = . 三、解答题:(15、16题各12分,其余题目各14分)14.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50,302010==a a (Ⅰ)求通项n a ; (Ⅱ)若S n =242,求n.15.已知数列{}n a 是一个等差数列,且21a =,55a =-。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典型例题

【误区警示】对解答本题时易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即时训练】在等差数列{an}中,a1=50,d=-0.6. (1)从第几项起以后各项均小于零? (2)求此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值. 【解题提示】(1)实质上是解一个不等式,但要注意 n为正整数;(2)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问题.
数列,设其公差为D,前10项和为10S10+ 10 9 ·D=S100=10
2
D=-22,∴S110-S100=S10+(11-1)D
=100+10×(-22)=-120. ∴S110=-120+S100=-110. 练习:1、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8=132,Sm=690, Sm-8=270(m>8),则m为( ) 2、等差数列{ 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前3m项和为(210)
a
知识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的应用 (1)项数(下标)的“等和”性质: Sn= n(a1 a n) n(a m a n m 1)
2 2
(2)项的个数的“奇偶”性质: 等差数列{an}中,公差为d:
①若共有2n项,则S2n=n(an+an+1);
S偶-S奇=nd;S偶∶S奇= an+1∶an;
故此数列的前110项之和为-110. 方法二:设Sn=An2+Bn 100A+10B=100 10000A+100B=10,解得A=-11/100,B=111/10,S110=-110
方法三:Sn=
n(a1 a n) n(a m a n m 1) . 2 2
方法四:数列S10,S20-S10,S30-S20,„,S100-S90,S110-S100成等差
(完整版)等差数列典型例题及分析

第四章 数列[例1]已知数列1,4,7,10,…,3n+7,其中后一项比前一项大3.(1)指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指出1+4+…+(3n -5)是该数列的前几项之和.正解:(1)a n =3n -2;(2) 1+4+…+(3n -5)是该数列的前n -1项的和.[例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为① n n S n -=22 ② 12++=n n S n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正解: ①当1=n 时,111==S a 当2≥n 时,34)1()1(2222-=-+---=n n n n n a n 经检验 1=n 时 11=a 也适合,∴34-=n a n ②当1=n 时,311==S a 当2≥n 时,nn n n n a n 21)1()1(122=-----++= ∴ ⎩⎨⎧=n a n 23)2()1(≥=n n [例3]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记为S n ,S 10=10 ,S 30=70,则S 40等于 。
正解:由题意:⎪⎪⎩⎪⎪⎨⎧=⨯+=⨯+7022930301029101011d a d a 得152,521==d a 代入得S 40 =1204023940401=⨯⨯+d a 。
[例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a n =25-5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正解: ⎪⎪⎩⎪⎪⎨⎧≥+--≤-6,502)5)(520(5,2)545(n n n n n n[例6]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n 项和的公式吗?[例7]已知:nn a -+=12lg 1024 (3010.02lg =)+∈N n (1) 问前多少项之和为最 大?(2)前多少项之和的绝对值最小? 解:(1) ⎩⎨⎧<-=≥-+=+02lg 102402lg )1(10241n a n a n n 3403340112lg 10242lg 1024<<⇒+≤<⇒n n∴3402=n (2) 0)2lg (2)1(1024=--+=n n n S n 当n n S S 或0=近于0时其和绝对值最小 令:0=n S 即 1024+0)2lg (2)1(=--n n 得:99.680412lg 2048≈+=n ∵ +∈N n ∴6805=n [例8]项数是n 2的等差数列,中间两项为1+n n a a 和是方程02=+-q px x 的两根,求证此数列的和n S 2是方程 0)lg (lg lg )lg (lg lg 2222=+++-p n x p n x 的根。
(完整版)小学奥数--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
专题解析
典型例题
例1、求等差数列3,8,13,18,…的第38项和第69项。
例2、36个小学生排成一排玩报数游戏,后一个同学报的数部比前一个同学多报8,已知最后一个同学报的数是286,则第一个同学报的数是几?
例3、等差数列4,12,20,…中,580是第几项?
例4,一批货箱,上面标的号是按等差数列排列的,第一项是3.6,第五项是12,求它的第二项.
例5、游戏园的智慧梯最高一级宽60厘米,最低一级宽150厘米,中间还有13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正中一级的宽。
随堂巩固
1、求3+10+17+24+31+…+94的和
2、求100至200之间被7除余2的所有三位数的和是多少?
3、一个有30项的等差数列,公差是5,末项为154,这个数的首项是多少?
4、有12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第六项与第七项的和是12,求这12个数的和。
5、在19和91之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写出插入的五个数.
6、从广州到北京的某次快车中途要依靠8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7、学校举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91场比赛,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拔赛?
8、7个小队共种树100棵,各小队种的棵数都不相同,其中种树最多的小队种了18棵树,种树最少的小队至少种了多少棵树?。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典型例题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典型例题【例1】 在100以内有多少个能被7个整除的自然数?解 ∵100以内能被7整除的自然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其中a 1=7,d =7,a n =98.代入a n =a 1+(n -1)d 中,有98=7+(n -1)·7解得n =14答 100以内有14个能被7整除的自然数.【例2】 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 ,b ,b 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解 设这五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为{a n }由已知:a 1=-1,a 5=7∴7=-1+(5-1)d 解出d =2所求数列为:-1,1,3,5,7.【例3】 53122在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12插入一个数,使之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求新数列的通项.解 d =312 (5) d =d =34原数列的公差-=,所以新数列的公差′,期通项为--3212a n n n n =-+-=--534134234234()即 a =34n【例4】 在[1000,2000]内能被3整除且被4除余1的整数共有多少个? 解 设a n =3n ,b m =4m -3,n ,m ∈N令,则=-=为使为整数,令=,a =b 3n 4m 3n n m 3k n m ⇒-433m得n =4k -1(k ∈N),得{a n },{b m }中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c n }的通项c n =12n -3(n ∈N).则在[1000,2000]内{c n }的项为84·12-3,85·12-3,…,166·12-3 ∴n =166-84+1=83 ∴共有83个数.【例5】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5,其平方和为83,求此三个数. 解 设三个数分别为x -d ,x ,x +d .则-+++-+++(x d)x (x d)=15(x d)x (x d)=83222⎧⎨⎩ 解得x =5,d =±2∴ 所求三个数为3、5、7或7、5、3说明 注意学习本题对三个成等差数列的数的设法.【例6】 已知a 、b 、c 成等差数列,求证:b +c ,c +a ,a +b 也成等差数列. 证 ∵a 、b 、c 成等差数列∴2b=a +c∴(b +c)+(a +b)=a +2b +c=a +(a +c)+c=2(a +c)∴b +c 、c +a 、a +b 成等差数列.说明 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常化成2b =a +c 的形式去运用;反之,如果求证a 、b 、c 成等差数列,常改证2b=a +c .本例的意图即在让读者体会这一点.【例7】 a b a b 若、、成等差数列,且≠,求证:、、、不111a b cc 可能是等差数列.分析 直接证明a 、b 、c 不可能是等差数列,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较难运用,这时往往用反证法.证 假设a 、b 、c 是等差数列,则2b=a +c又∵、、成等差数列,∴,即=+.111211a b c b a c=+2ac b(a c) ∴2ac =b(a +c)=2b 2,b 2=ac .又∵ a 、b 、c 不为0,∴ a 、b 、c 为等比数列,又∴ a 、b 、c 为等差数列,∴ a 、b 、c 为常数列,与a ≠b 矛盾,∴ 假设是错误的.∴ a 、b 、c 不可能成等差数列.【例8】 解答下列各题:(1)已知等差数列{a n },a n ≠0,公差d ≠0,求证:①对任意k ∈N ,关于x 的方程a k x 2+2a k+1x +a k+2=0有一公共根;②若方程的另一根为,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在△中,已知三边、、成等差数列,求证:、、也成等差数列.x (2)ABC a b c k {}cot cot cot 11222+x A B C k分析与解答(1)a k x 2+2a k+1x +a k+2=0∵{a n }为等差数列,∴2a k+1=a k +a k+2∴a k x 2+(a k +a k+2)x +a k+2=0∴(a k x +a k+2)(x +1)=0,a k ≠0∴=-或=- x 1x k a a x a a a a a a d k kk k kk k k k ++++=-=-=-22211112 ∵{a n }为等差数列,d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方程有一公共根-,数列是等差数列1{}11+x k(2)由条件得 2b=a +c∴4RsinB =2RsinA +2RsinC ,2sinB =sinA +sinC∴∵++=π∴∴4sin B 2cos B 2=2sin A +C 2cos A C 2A B C sin A +C 2=cos B 22sin B 2=cos A 2--C 分析至此,变形目标需明确,即要证2cot B 2=cot A 2cot C 2+ 由于目标是半角的余切形式,一般把切向弦转化,故有cot cot cos sin cos sin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cot A C A A C C A C A C A C A C A C B B B B 222222222212222222222+=+=+=+-+--=--=将条件代入 ∴、、成等差数列.cot A 2cot B 2cot C 2【例9】 若正数a 1,a 2,a 3,…a n+1成等差数列,求证:1111223111a a a a a a n a a n n n ++++++=+-+… 分析11111a a a a a a a a d n n n n n n n n +=--=--++++ 证明 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则a 1-a 2=a 2-a 3=…=a n -a n+1=-d∴a 1-a n+1=-nd∴-左式…d =a =a 11---+--++--+++a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1212232311 =--=--=+=++++a a d a a a a nn a a n n n n 11111111右式 ∴ 原等式成立.【例10】 设x ≠y ,且两数列x ,a 1,a 2,a 3,y 和b 1,x ,b b y b 234,,,均为等差数列,求.b b a a 4321-- 分析解 d =y x51(1)=y x52(2)可采用=由a a m na ab b m n----------21433264 (2)(1)÷,得b b a a 432183--=。
完整版)数列典型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数列典型例题(含答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到解得。
因此,前项和为。
⑵由已知条件可得代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得到化简得因此,前项和为。
8.(2010山东理) 已知等差数列 $a_1,a_2,\ldots,a_n,\ldots$,其中 $a_1=1$,公差为 $d$。
1) 求 $a_5$ 和 $a_{10}$。
2) 满足 $a_1+a_2+\ldots+a_k=100$,$a_1+a_2+\ldots+a_{k+1}>100$,$k\in\mathbb{N}$,求该等差数列的前 $k$ XXX。
考查目的: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答案:(1) $a_5=5d+1$,$a_{10}=10d+1$;(2) $k=13$,前$k$ 项和为 $819$。
解析:(1)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_n=a_1+(n-1)d$,可得 $a_5=1+4d$,$a_{10}=1+9d$。
2) 设该等差数列的前 $k$ 项和为 $S_k$,则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得 $S_k=\dfrac{k}{2}[2a_1+(k-1)d]$。
根据已知条件可列出不等式组:begin{cases}S_k=100\\S_{k+1}>100end{cases}将 $S_k$ 代入得:frac{k}{2}[2+(k-1)d]=100整理得:$k^2+kd-400=0$。
(完整版)等差数列练习题有答案

数列A 、等差数列知识点及例题一、数列由与的关系求n a n S na 由求时,要分n=1和n≥2两种情况讨论,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用统一的解析式表示,若不能,则用分段函数的n S n a 形式表示为。
11(1)(2)n n n S n a S S n -=⎧=⎨-≥⎩〖例〗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na 分析:(1)可用构造等比数列法求解;(2)可转化后利用累乘法求解;(3)将无理问题有理化,而后利用与的关系求解。
n a n S 解答:(1)(2)……累乘可得,故(3)二、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一)等差数列的判定1、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定义,,第二种是利用等差中项,即。
1()(2)n n a a d n --=≥常数112(2)n n n a a a n +-=+≥2、解选择题、填空题时,亦可用通项或前n 项和直接判断。
(1)通项法: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的一次函数,即=An+B,则{}是等差数列;n a n a n a (2)前n 项和法:若数列{}的前n 项和是的形式(A ,B 是常数),则{}是等差数列。
n a n S 2n S An Bn =+n a 注:若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说明任意连续三项不是等差数列即可。
〖例〗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为,且满足n a n S 111120(2),2n n n n S S S S n a ---+=≥=A (1)求证:{}是等差数列;1nS (2)求的表达式。
n a 分析:(1)与的关系结论;1120n n n n S S S S ---+=A →1n S 11n S -→(2)由的关系式的关系式1nS →n S →n a 解答:(1)等式两边同除以得-+2=0,即-=2(n≥2).∴{}是以==2为首1n n S S -A 11n S -1n S 1n S 11n S -1n S 11S 11a 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数列分专题经典练习-题型大全-典型例题

数列专题一.等差数列练习题1.设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2n 2-5n ,证明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
2.设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n 2,则{a n }是( )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C.等差数列,而且也是等比数列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13,a 2+a 5=4,a n =33,则n 为( )A .48B .49C .50D .514.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范围是______。
5.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4512712,___.a a a a a a ++=+++=那么6.已知1,a ,b 成等差数列,3,a +2,b +5成等比数列,则公差为( )A .3或-3B .3或-1C .3D .-37.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若a 1+a 5+a 9=π,则cos(a 2+a 8)的值为______.8.等差数列{}n a 的前三项为1,1,23x x x -++,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21n a n =+B .21n a n =-C .23n a n =-D .25n a n =-9.设{n a }为等差数列,公差d = -2,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011S S =,则1a =( )A.18B.20C.22D.2410.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63,24S S ==,则9__.a = 11.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924972,___.S a a a =++=则12.{}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1+a 4+….. + a 97 =50,a 3+a 6+ a 9+….. + a 99 =( )A.-182B.-78C.-148D.-8213.}{n a 是等差数列,且,13,77,57146541074==++++=++k a a a a a a a a 若 则k =1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81012120a a a a a ++++=,则10122a a -= 15.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a 1+a 8+ a 13+ a 18=100,求a 10= 1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n -4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19>0,a 21<0B.a 20>0,a 21<0C.a 19<0,a 21>0D.a 19<0,a 20>017.等差数列{a n }中,a 1>0,S 4=S 9,则S n 取最大值时,n=18.等差数列{}n a 中,125a =,917S S =,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典型例题
类型一: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公式求解
例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11项.
(2)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1)根据所给数列的前2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求项;(2)题中要想判断一数是否为某一数列的其中一项,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正整数n 值,使得n a 等于这一数.
总结升华:
1.根据所给数列的前2项求得首项1a 和公差d ,写出通项公式n a .
2.要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举一反三:
【变式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1项
【变式2】-20是不是等差数列0,72-
,-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变式3】求集合*{|7,,100}M m m n n N m ==∈<的元素的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 类型二:根据公式列方程(组)求解
例2.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533a =,45153a =,试问217是否为此数列的项?若是,说明是第几项?若不是,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由于在条件中已知两项的值(两个等式),所以在求解方法上,可以考虑运用方程思想求解基本量首项1a 和公差d ,也可以利用性质求d ,再就是考虑运用等差数列的几何意义。
总结升华:
1. 等差数列的关键是首项1a 与公差d ;五个基本量1a 、n 、d 、n a 、n S 中,已知三个基本量便可求出其余两个量;
2.列方程(组)求等差数列的首项1a 和公差d ,再求出n a 、n S ,是数列中的基本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1】等差数列-10,-6,-2,2,…前多少项的和是54?
【变式2】等差数列{}n a 中, 4d =, 18n a =, 48n S =,求1a 的值.
【变式3】已知等差数列{}n a ,354a =,734
a =-,则15a = 。
类型三: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例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43n S n n =+,求证: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思路点拨: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n a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1--n n a a (2n ≥)是不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
总结升华:
1. 定义法和等差中项法是证明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2.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
数,且0p ≠,那么当常数项0r =时,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当常数项0r ≠时,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但从第二项开始的新数列是等差数列.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q pn a n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变式2】已知数列{}n a 中,11a =,122n n n a a a +=
+(*n N ∈),求证:1{}n a 是等差数列。
类型四: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例4.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若381312a a a ++=,381328a a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思路点拨:可以直接列方程组求解1a 和d ;同时留意到脚标31382+=⨯,可以用性质:当2m n p +=时2m n p a a a +=解题.
总结升华: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往往比较简捷.
举一反三:
【变式1】在等差数列}{n a 中,2818a a +=,则5a =
【变式2】在等差数列}{n a 中,2581120a a a a +++=,则67a a +=
【变式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69a a +=,47a =, 则3a = , 9a = 例5.等差数列}{n a 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求它的前3m 项和.
思路点拨: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S n 2
)1(1-+=求解;或利用性质:“等差数列的连续10项和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求解;或利用相关的函数
(2n S An Bn =+)等知识求解。
解析:
方法一: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S n 2
)1(1-+=求解。
方法二: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2
)(1n n a a n S +=及性质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求解。
方法三:根据性质:“已知{a n }成等差数列,则S n ,S 2n -S n , S 3n -S 2n ,……,S kn -S (k-1)n ,……(k ≥2)成等差数列”解题。
方法四:由d n n na S n 2
)1(1-+=的变形式解题,由上式知,2)1(1d n a n S n -+= 方法五:∵{a n }为等差数列, ∴设2n S An Bn =+
∴S m =am 2+bm=30,S 2m =4m 2
a+2mb=100, 得220A m =,10B m = ∴S 3m =9m 2a+3mb=210.
举一反三:
【变式1】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2+a 3+a 4+a 5=30, a 6+a 7+a 8+a 9+a 10=80, 则a 11+a 12+a 13+a 14+a 15=___________.
【变式2】等差数列{a n }中,S m =S n 且m ≠n, 则S m+n =_________.
【变式3】等差数列}{n a 前10项和为100,前20项和为10,求它的前30项和. 例6.已知两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且27417++=n n T S n n ,试求11
11b a . 思路点拨:利用前n 项和公式与性质22m n p m n p a a a +=⇒+=解题,或利用21(21)n n S n a -=-解决,或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2()n S An Bn An B n =+=+形式解题.
总结升华:依据等差数列的性质1212n n a a a -+=可以得到12121(21)()(21)2
n n n n a a S n a ---+==-,当已知两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时,有
2121n n n n a S b T --=,12121212--⋅--=n m n m T S m n b a . 举一反三:
【变式1】等差数列}{n a 中,若49a =, 则7S =_________.
【变式2】已知两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且4352
n n S n T n +=-,则
1010
a b = . 例7.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5,其平方和为83,求此三个数。
总结升华:
1.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时,可设其分别为x d -, x , x d +;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其分别为3x d -,x d -,x d +,3x d +.
2.注意:3,5,7与7,5,3是两个不同的等差数列,因此都满足题目要求,不能舍掉其中一个的。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其平方和为94,首尾两数之积比中间两数之积少18,求此四个数。
类型五: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8.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10a >,917S S =,试问n 为何值时,数列的前n 项和最大?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研究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个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n S 是n 的二次函数关系来考虑;其二是通过考察数列的单调性来解决。
总结升华:
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 利用n a :
当0n a >,0d <时,前n 项和有最大值。
可由0n a ≥,且10n a +≤,求得n 的值; 当0n a <,0d >时,前n 项和有最小值。
可由0n a ≤,且10n a +≥,求得n 的值.
2. 利用n S :由21()22n d d S n a n =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 的值 举一反三:
【变式】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 已知312a =,120S >,130S <.
(1)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
(2)指出1S ,2S ,…,12S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