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实施细则
抗拔锚杆施工制度要求

抗拔锚杆施工制度要求
★前提:熟悉图纸,清楚设计要求和规范,掌握锚杆施工技术交底内容,并在完成桩基内容进行自检。
1、锚杆长度和入岩要求:
(1)锚杆以入岩深度不小于5米控制,施工过程必须监督确认是否已钻取岩样,并从开始入岩起满足锚杆入岩5米,并适当钻深20cm左右预留沉渣。
(2)钻孔完成下锚杆之前,必须清孔到位,要求施工员要配备测绳,全数检查深度是否满足。
2、锚杆打桩流程(具体详见锚杆施工技术交底):
(1)刚开始钻孔时通知监理到场旁站;
(2)砂浆注浆完毕后,闭合原始记录表格。
(最迟于次日上午10点前,将原始记录参数报给资料室小罗,栋号长对此负责,超过2次延迟通报批评,超过3次将处罚。
)
3、注意事项:
(1)锚杆钢筋周圈要做保护层支架,保证钢筋处于锚杆中部。
(4)锚杆钢筋须提前弯锚到位,然后根据现场实际终孔孔深再取最终钢筋长度。
4、过程中的隐蔽验收:(监理不管来不来,必须尽到通知义务,起码的尊重!)
(1)对应每根锚杆终孔后,按图推算锚杆钢筋长度,让钢筋加工场加工到位,检查钢筋笼质量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收!(钢筋笼长度不足,不允许下杆!)
(2)在灌注砂浆之前,清孔完毕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收,孔深、锚杆钢筋等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下杆安排灌注。
5、签证事项
打桩过程遇到与地勘不符的情况,比如原场地内的混凝土板,需要打爆清障的,必须通知监理、甲方,到现场确认障碍物位置和方量,处理过程中拍下起始照片和结束照片(备注时间),发工程群里,并做签证草签当天确认。
(具体签证相关流程和单据找区块长)。
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

附录D 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D. 1 一般规定D.1.1岩石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8倍。
D.1.2试验用的计量仪表(压力表、测力计、位移计)应满足测试要求的精度。
D.1.3 试验用的加荷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
D.1.4荷载分散型锚杆的试验宜采用等荷载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验规则和验收标准。
可参考《岩土(索)技术规程》(CECS:22)。
D. 2 试样选取D.2.1锚杆抗拔承载力基本试验按试验要求执行,验收试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
D.2.2 基本试验时,岩石锚杆极限抗拔试验采用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锚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且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
D.2.3 验收试验时,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杆组成一个检验批。
每个检验批抽取数量不得少于一组,每组不少于3根。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按设计要求增加验收锚杆的数量。
D. 3 仪器设备要求D.3.1 现场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如拉拔仪、x-y记录仪、电子荷载位移测量仪等,应在标定有效期内。
D.3.2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2%。
D.3.3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杆的轴线一致。
D.3.4位移测量记录仪宜能连续记录。
当不能连续记录荷载位移曲线时,可分阶段记录,在到达荷载峰值前,记录点应在10点以上。
位移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5mm。
D.3.5位移仪应保证能够测量出锚杆相对于岩石表面的垂直位移,直至锚固破坏。
D. 4 基本试验D.4.1岩石锚杆施工前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的基本试验。
岩石锚杆极限抗拔试验应采用分级循环加载,加荷等级和位移观测时间应符合表D.4.1的规定。
表D.4.1岩石锚杆极限抗拔试验的加荷等级和观测时间注:1 第五循环前加载速率为100kN/min,第六循环的加载速率为50kN/min;2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位移不应少于3次;3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增量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内小于2.0mm,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岩石锚杆施工方案

岩石锚杆施工方案1. 引言岩石锚杆是一种常用的岩土工程支护措施,用于增加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档介绍了岩石锚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锚杆的材料和尺寸选择、施工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岩石锚杆施工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勘察和设计在进行岩石锚杆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定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岩层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参数,以便合理选择锚杆的尺寸和施工方案。
2.2 材料和设备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合适的锚杆材料,常用的材料有钢筋、钢绞线等。
另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如岩石钻孔机、打桩机等。
2.3 人员培训和安全措施进行岩石锚杆施工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了解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同时,应制定安全管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锚杆的选择和设计岩石锚杆的选择和设计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
3.1 材料选择岩石锚杆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材料有普通钢筋和镀锌钢筋。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到锚杆的工作条件和使用年限。
3.2 尺寸设计岩石锚杆的尺寸设计应根据岩层的稳定性和需要增加的承载力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锚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都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4. 施工过程岩石锚杆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钻孔首先,使用岩石钻孔机对锚杆的预定位置进行钻孔。
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2 清理孔底钻孔完成后,需要用高压气流或水冲洗的方式将孔底清理干净,确保孔内没有杂物和泥浆。
4.3 锚杆安装将预先准备好的锚杆插入钻孔中,并用打桩机将其压入岩层内,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安装过程中,需要核实锚杆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4.4 压浆灌注安装锚杆后,应进行压浆灌注。
使用打浆泵将混凝土或其它灌浆材料注入锚杆孔隙中,以增加锚固效果。
4.5 固化压浆灌注完成后,需等待一定时间,让灌浆材料充分固化。
固化时间的长短根据灌浆材料的类型和环境温度来确定。
锚杆抗拔力试验方案

锚杆抗拔试验作业方案编制:审批:市铁科岩土工程2012年11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方要求,本工程锚杆抗拔检测由我单位负责进展,并在业主及监理方的见证、监视下进展。
特编制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施工单位:市铁科岩土工程监理单位:康迪建立监理咨询建立单位:王家峪煤业本工程场地位于武乡县东南部王家峪村北侧,行政区划属武乡县北乡管辖。
场地系王家峪煤业的120万吨矿井开采场区。
根据施工图设计将本场地边坡采用锚杆加坡面挂网喷砼进展防护,场地主要为第四系黄土。
锚杆采用Φ25钢筋制作,锚杆成孔直径为80mm,采用干法成孔。
锚杆注浆材料为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净浆。
设计抗拔力为60KN。
二、适用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的锚杆抗拔检测现场抽检,在业主及监理方共同见证下进展拉拔,检测锚杆抗拔力是否到达设计要求。
三、目的编制拉作业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现场作业,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的进展拉作业。
四、编制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王家峪新井工业广场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2012-06〕五、拉机具设备1.1千斤顶1.1.1 千斤顶的技术参数选用雷姆预应力机械生产的YCW60B200型穿心式千斤顶,千斤1.1.2 千斤顶的数值计算公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其中:p—压强(单位:帕斯卡,符号:Pa)F—压力(单位:牛顿,符号:N)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符号:㎡〕根据施工图设计可知锚杆设计抗拔力为:60KN,按设计值的1.1倍计算,荷载力为60*1.1=66KN。
即:F=66*1000=66000N;从上表的千斤顶参数可知:S为拉活塞面积。
即:S=1.15×10-2=0.0115m2由以上可知:p=66000N/0.0115m2=5739130.434Pa因1Mpa=1000000pa即:p=5739130.434Pa/1000000pa=5.7Mpa综上所述本次拉66KN,油压表读数应为:5.7Mpa。
岩层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岩层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岩层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岩层锚杆抗拔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岩层锚杆抗拔试验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三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检测数量及预期最大加载量的确定岩层锚杆试验的检测数量按规范的要求执行。
最大试验荷载及按锚杆芯材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芯材抗拉强度均应大于设计或预估的抗拔极限承载力。
试验前,一定要告知委托方拟测锚杆的预期最大加载值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4.2 现场准备4.2.1 安排组成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锚杆周围场地情况。
拟测锚杆的成型工艺及施工情况。
施工时间,锚固体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如果委托方要求提前检测,应明确我公司不承担相应责任。
4.3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4.3.1 反力装置试验前须详细咨询设备提供单位,确认钢梁的最大承受力;设备进场前应确认现场(委托方或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应的电焊设备,如无,进场应携带能焊直径为16-25mm螺纹钢筋的电焊机、电焊条、面罩、焊枪,应聘请有电焊资质和经验的工人进场施焊。
4.3.2 加载装置,必须带齐下述设备及其配件、耗材:穿心千斤顶、压力表、液压油、油泵、油管、堵头、百分表、磁性表座、基准梁;观测人员临时住所用品;千斤顶率定曲线及百分表压力表检定证书复印件、静载试验记录表、材料纸。
锚杆抗拔力检测管理规定

锚杆抗拔力检测管理规定锚杆抗拔力检测管理规定为了能够及时掌握锚杆支护巷道锚杆锚固力的情况根据锚杆支护巷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特制定此规定一、锚杆抗拔力检测总体要求1、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锚杆支护必须进行强度检测一般采取锚杆抗拔力试验。
2、锚杆抗拔力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评价锚杆、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杆的锚固力。
3、试验必须在现场进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与巷道正常支护相同。
检测结果必须如实填写严禁弄虚作假。
二、锚杆抗拔力检测试验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的有关内容熟悉锚杆支护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
2、锚杆抗拔力试验操作人员应了解拉力计的结构性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3、锚杆抗拔力检测机具采用LDZ-400型锚杆拉力计。
4、巷道掘进每安装300根含300根以下锚杆必须进行一组 3根锚固力检测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另作一组抗拔力测试。
做锚杆抗拔力试验时由工程科、监理、施工单位参加区队技术员现场指挥参加检测人员不少于3人一人操作一人监视、一人记录。
5、锚杆必须随机进行抽检每组抽检不得少于3棵顶板一棵两帮各一棵同时不得抽检连续相邻的多棵锚杆以免造成顶帮支护削弱及锚杆大面积失效。
6、所测的锚固力不小于120kN 21MPa, 1MPa=5.8kN 同组锚杆锚固力或拉拔力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值。
同组单根锚杆的锚固力或抗拔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7、锚杆抗拨力达到规定要求如无特殊需要不得进行破坏性试验拉拔到设计拉力即停止加载。
三、LDZ-400型锚杆拉力计技术参数速度双速泵排量21ml/次重量无需承压套筒重15kg复位弹簧作用自动复位行程 80mm油泵额定压力 40MPa 质量 5kg排油量 21ml/次千斤顶拉力 406kN 质量 15kg拉出锚杆最大距离80mm管路两根二层钢丝编织液压支架胶管四、拉拔试验操作步骤1、检查油量逆时针方向打开拉力计手压泵的卸荷阀使千斤顶中的液压油回到手压泵的油筒中拧开油筒端的堵头抽出油标检查。
锚杆抗拔试验作业指导书

锚杆抗拔试验作业指导书
隧道锚杆抗拔力检测
作业指导书
编写:
审核:
批准: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隧道锚杆抗拔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隧道锚杆抗拔力拉拔试验,主要用来检验锚杆的安装质量。
抗拔力试验的预留锚杆应加套PVC管,且不得与喷射混凝土黏连,更不得与拱架焊接。
2 执行标准
(1)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2)CECS 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3)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4)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5)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3仪器设备
锚杆拉拔仪、百分表、秒表、压力表、夹具
4检测目的
锚杆抗拔力拉拔试验主要用来检验锚杆的安装质量,评估锚杆的锚固能力。
5资料收集及检测准备
1、收集工程相关资料,填写委托单:
(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
(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
(3)检测部位锚杆品种、牌号、公称直径、设计抗拔力等;
(4)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5)检测原因及目的。
2.检查所用的仪器设备,设备必须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
6现场检测
6.1抽样原则及要求
抽检频率为不低于1%,且不低于3根,每300根抽检3根作为1组,进行抗拔力试验。
具体抽检部位及对象由现场监理、业主、试验检测中心共同选定。
抗拔力试验的预留锚杆应加套PVC管,且不得与喷射混凝土黏连,更不得与拱架焊接。
支护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

支护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一、术语锚杆: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深入稳定岩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等抗拉材料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抗拉杆件。
按使用类别,分支护锚杆(包括土钉)与基础锚杆。
按岩土层性质,分土层锚杆与岩层锚杆。
支护锚杆:将围护结构所承受的侧向荷载,通过锚杆的拉结作用传递到周围的稳定岩土层中去的锚杆。
土钉:用来加固并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的细长构件。
土层锚杆:锚固段设置于土层中的锚杆。
岩层锚杆:锚固段设置于岩层中的锚杆。
基本试验:为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而进行的抗拔试验。
验收试验:为检验锚杆施工质量而进行的抗拔试验。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基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得出基坑支护或边坡工程锚杆的抗拔能力(承载力)的大小,为下一步锚杆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验收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检验基坑支护或边坡工程锚杆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要求,即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
支护锚杆(包括土钉)的验收试验的适用于基坑支护工程、边坡工程等拉力型锚杆(包括土钉)的验收。
三、试验方法和原理试验方法为张拉法。
试验原理为:通过油泵对千斤顶施加压力,由于千斤顶穿过锚杆,从而千斤顶内筒在压力作用下内自会逐渐移出,移出的量即为锚杆锚头的位移量,可通过对锚头位移进行测量得出,千斤顶的压力即对锚杆的拉力可通过油泵上的精密压力表或数显压力表读出。
从拉力和锚头位移关系,可判断锚杆的承载能力。
四、检测设备检测设备见下表。
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设备性能应符合相应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
五、执行标准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地方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JB02-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本细则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编制。
二、编制目的
为正确使用ZY-30型锚杆拉力计检验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三、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使用ZY-30型锚杆拉力计对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的检验。
四、检验设备
1、设备名称
1.1锚杆拉力计型号-ZY-10 出厂编号-W030209
1.2锚杆拉力计型号-ZY-30 出厂编号-W070743
2、锚杆拉力计应每年检定一次。
发现异常时应随时维修、检定。
五、检测技术
1、检测植筋抗拔承载力时,应了解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
(3)锚固材料及特性、施工方案及施工日期;
(4)检测原因(基本试验或验收试验)。
2、基本试验检测方案
2.1 锚杆试验适用于岩土层中锚杆试验。
软土层中锚杆试验应符合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2.2 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和计量仪表(压力表、传感器和违约计等)应在试验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且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2.3 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2.4 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2.5 锚杆基本试验的地基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
2.6 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2.7 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杆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试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进行确定锚杆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验证岩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设计值的试验时,为使锚杆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可采取增加锚杆钢筋用量(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或减短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的0.4~0.6倍,硬质岩取小值)的措施;
2)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试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锚固长度;
3)每种试验锚杆数量不应少于3根。
2.8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即测读变形量;
2)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二次,连续二次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0.01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2.9 锚杆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终止加载:
1)锚头位移不收敛,锚杆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杆体中拔出;
2)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3)土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量的2倍。
2.10 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3、验收试验检测方案
3.1锚杆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2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Ⅰ、Ⅱ或Ⅲ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3%),且均不少于5根。
3.3 验收试验的锚杆应随机抽样。
质监、监理、业主或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杆也应抽样作验收试验。
3.4 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杆为1.1 ;对临时性锚杆为0.95 。
3.5 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荷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3.6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杆为合格:
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
2)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3.7当验收锚杆不合格时应按锚杆总数的30%重新抽检;若再有锚杆不合格时,应全数进行检验。
3.8锚杆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