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计算书.

抗浮锚杆计算书.
抗浮锚杆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

设计代号:

设计阶段:

审核:

校对:

计算:

第 1 册共1 册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2015年04月07日

综合楼锚杆布置计算

一、 工程概况

(1)综合楼地下1层(含1夹层),地上2~4层,±0.00相对于绝对标高7.50m ,室内外高差-0.300m ,地下室夹层高 2.18m ,地下室高

5.30m ,地下室建筑地面标高-7.480m ,建筑地面垫层厚150mm ,结构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630m 。基础形式筏板,抗浮水位标高

6.500m (绝对标高)。建筑地下室底板顶标高-

7.630m (绝对标高-0.130m ),底板厚400mm 。

(2)综合楼抗浮采用抗浮锚杆。

二、抗拔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

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岩土规程》)计算。 锚杆基本条件:

锚杆直径D=150mm 锚杆长度L=7.5m

锚杆入岩(强风化花岗岩)长度:>2.5m

锚杆拉力标准值Nk=250KN

锚杆拉力设计值Nt=1.3Nk=325KN

钢筋:3 ?25三级钢: A s =1470mm 2, f=360 N/mm 2 , f yk =400 N/mm 2 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岩土规程》)计算。 根据****院提供的《***勘察报告》,岩石(或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 rbk ),见第2页所附表1。

1、 根据锚杆与土层粘结强度所计算的锚杆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Nt

依据《岩土规程》第7.5.1条公式(7.5.2-1)计算

K f DL N mg a t /ψπ=

勘探点1Q-K15岩层深,较为不利,计算该点抗拔承载力

Rt=360.9KN > Nt=351KN

2、 锚杆注浆体于钢筋间的锚固段长度La 计算

依据《岩土规程》第7.5.1条公式(7.5.1-2)

mm mm f d n KN L ms t a 750020700

.1*4.2*6.0*25**3351000*2<==≥πψξπ锚杆注浆体于钢筋间的锚固段长度La 满足要求。

3、 钢筋面积A 计算

依据《岩土规程》第7.4.1条公式(7.4.1)

2

1404400

351000*6.1mm f N K A yk t t s ==≥ 实配3 ?25三级钢,A s =1472mm 2>1404 mm 2

锚杆杆体钢筋面积满足要求。

三、锚杆裂缝计算

Ψ=1.1-0.65x2.01/0.083x170=1.01

ρte=3x490/(3.14/4)x1502=0.083

σs=250x103/3x490=170N/mm2

W max=2.7x1.01x170x(1.9x40+0.08x25/0.083)/2x105=0.232mm>0.2mm不满足裂缝宽度小于0.2mm要求。

如取σs=208x103/3x490=141.5N/mm2

Ψ=1.1-0.65x2.01/0.083x141.5=0.989

W max=2.7x0.989x141.5x(1.9x40+0.08x25/0.083)/2x105=0.189mm

<0.2mm,满足裂缝宽度小于0.2mm要求。

如取σs=228x103/3x490=155.1N/mm2

Ψ=1.1-0.65x2.01/0.083x155.1=0.999

W max=2.7x0.999x155.1x(1.9x40+0.08x25/0.083)/2x105=0.209mm >0.2mm,不满足裂缝宽度小于0.2mm要求。

如取σs=220x103/3x490=149.7N/mm2

Ψ=1.1-0.65x2.01/0.083x149.7=0.995

W max=2.7x0.995x149.7x(1.9x40+0.08x25/0.083)/2x105=0.201mm 略>0.2mm,基本满足裂缝宽度小于0.2mm要求。

如取σs=218x103/3x490=148.3N/mm2

Ψ=1.1-0.65x2.01/0.083x148.3=0.994

W max=2.7x0.994x148.3x(1.9x40+0.08x25/0.083)/2x105=0.199mm

<0.2mm,满足裂缝宽度小于0.2mm要求。

由上:锚杆拉力标准值取220KN

四、锚杆布置复核计算

(一)、抗浮计算1(综合楼楼座外墙区域)

1)恒载统计:

±0.00顶板面层0.1m:1.7 kN/m2

±0.00顶板0.20m:0.20x25=5.0kN/m2

大板梁500x600折算厚度25x0.5x0.39x8.4x2/8.4x8.4=1.16kN/m2 -2.18m顶板0.4m:0.4x25=10kN/m2

底板面层0.15m:0.2x15=3.0kN/m2

底板0.4m:0.4x25=10kN/m2

1~4层顶板面层:1.7x3+3=8.1kN/m2

1~4层顶板:0.1x25x4=10kN/m2

1~4层顶板梁折算楼板厚度:

4x25x8.4x(0.35x0.45+0.3x0.4+0.25x0.4x2)/8.4x8.4=5.68kN/m2

以上共计54.64 kN/m2

楼座最外侧柱(有地下室外墙):

(1.5x4.2x8.4x3)/8.4x4.2+25x0.4x5.45x8.4/8.4x4.2+25x0.3x2.18x8.4/8.4x4.2 =22.65kN/m2

此范围恒载合计:77.39kN/m2

2)水浮力计算:

抗浮水位标高: 6.5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48-0.15=-7.63m(相对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7.5-7.63=-0.13m(绝对标高)地下室底板底标高:-0.13-0.40=-0.53m(绝对标高)

水头高度:6.5-(-0.53)=7.03m

水浮力:70.3KN/m2

3) 水浮力-0.95重力=70.3-0.95*77.39=-3.22 KN/m2

F抗<0

楼座周圈墙下不需布置锚杆

4)1-5~1-6轴间电梯基坑处

水浮力:(8.98-7.63)x10x2.3x4.2+(9.78-7.63)x10x2.9x3.2=329.9 KN 电梯井周圈墙体

(8+0.8)x0.2x(5.4+4.2x3)x8.4x2=532 KN

F抗> F浮

1-5~1-6轴间电梯基坑处不需布置锚杆

5)1-8/2-H、1-9/2-H处

同上,基坑处F抗> F浮

地下室外墙自重:25x0.4x8.4x5.3=445 KN

考虑沟、基坑降板,布置3根锚杆。满足

(二)、抗浮计算2(综合楼楼座区域B、C、2-G、2-F轴)1)恒载统计:

±0.00顶板面层0.1m:1.7 kN/m2

±0.00顶板0.20m:0.20x25=5.0kN/m2

大板梁500x600折算厚度25x0.5x0.39x8.4x2/8.4x8.4=1.16kN/m2

-2.18m顶板0.4m:0.4x25=10kN/m2

底板面层0.15m:0.2x15=3.0kN/m2

底板0.4m:0.4x25=10kN/m2

1~4层顶板面层:1.7x3+3=8.1kN/m2

1~4层顶板:0.1x25x4=10kN/m2

1~4层顶板梁折算楼板厚度:

4x25x8.4x(0.35x0.45+0.3x0.4+0.25x0.4x2)/8.4x8.4=5.68kN/m2

以上共计54.64 kN/m2

柱重:25x(0.8x0.8x7.48+0.8x0.8x6+0.6x0.6x4.2x3)/8.4x8.4=4.70 kN/m2

4.70+54.64=59.34 kN/m2

不含建筑墙体楼座范围内恒载合计:59.34 kN/m2

2)水浮力计算:

抗浮水位标高: 6.5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48-0.15=-7.63m(相对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7.5-7.63=-0.13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底标高:-0.13-0.40=-0.53m(绝对标高)

水头高度:6.5-(-0.53)=7.03m

水浮力:70.3KN/m2

3) 水浮力-0.95重力=70.3-0.95*59.34=13.93 KN/m2

按8.4mx8.4m柱网计算柱下所需锚杆抗拔力F抗:

F抗=8.4m*8.4m*13.93kN/m2=982.9KN

柱下所需抗拔锚杆数量(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20KN):982.9/220=4.50,取5根。满足

4)1-10/2-F区域

开洞16.8mx13.2m,恒载减少“:

±0.00顶板面层0.1m:1.7 kN/m2

±0.00顶板0.20m:0.20x25=5.0kN/m2

大板梁500x600折算厚度25x0.5x0.39x8.4x2/8.4x8.4=1.16kN/m2 -2.18m顶板0.4m:0.4x25=10kN/m2

底板面层0.15m:0.2x15=3.0kN/m2

底板0.4m:0.4x25=10kN/m2

1~4层顶板面层:1.7x2+3=6.4kN/m2

1~4层顶板:0.1x25x4=7.5kN/m2

1~4层顶板梁折算楼板厚度:

3x25x8.4x(0.35x0.45+0.3x0.4+0.25x0.4x2)/8.4x8.4=4.26kN/m2

以上共计49.02 kN/m2

柱重:25x(0.8x0.8x7.48+0.8x0.8x6+0.6x0.6x4.2)/8.4x8.4=3.62 kN/m2 3.62+49.02=52.62 kN/m2

不含建筑墙体楼座范围内恒载合计:52.62 kN/m2

水浮力计算:

抗浮水位标高: 6.5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48-0.15=-7.63m(相对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7.5-7.63=-0.13m(绝对标高)地下室底板底标高:-0.13-0.40=-0.53m(绝对标高)

水头高度:6.5-(-0.53)=7.03m

水浮力:70.3KN/m2

1-10/2-F 开洞范围

恒载:

(59.34x8.4+52.62x16.8)x13.2=18249kN

所需锚杆抗拔力F抗:70.3x(8.4+16.8)x13.2-0.95x18249=6048 kN 锚杆数量6048/220=27.5,取27.5根。满足

5)1-12/2-F、2/C、15/C区域

按8.4mx6.2m柱网计算柱下所需锚杆抗拔力F抗:

F抗=8.4m*6.2m*13.93kN/m2=725.5KN

柱下所需抗拔锚杆数量:

725.5/220=3.30,取4根。满足

6)1-12/2-G区域

恒载:

77.39x8.4x6.7=4356kN

水浮力:70.3 x8.4x6.7=3956KN

基坑处水浮力:

(9.28-7.63)x10X2.05x2.4+(7.78-7.63)x10x6.8x4.2=854.6 KN

水浮力合计:4811 KN

所需锚杆抗拔力F抗:4811-0.95x4356=672 kN

锚杆数量672/220=3.06,取3根。满足

(三)、抗浮计算3(楼座区域1-6~1-12/ 2-E轴、2-10/ D轴)1)恒载统计:

±0.00顶板面层0.1m:1.7 kN/m2

±0.00顶板0.20m:0.20x25=5.0kN/m2

大板梁500x600折算厚度25x0.5x0.39x8.4x2/8.4x8.4=1.16kN/m2

-2.18m顶板0.4m:0.4x25=10kN/m2

底板面层0.15m:0.2x15=3.0kN/m2

底板0.4m:0.4x25=10kN/m2

合计:20.86x8.4x8.4=1472kN

挡土墙250mm 25X0.25X2.18X8.4=114kN

墙下板加厚25X0.2X3X8.4=126kN

覆土1.88m 1.88x18=33.84 kN/m2

1~4层顶板面层:1.7x3+3=8.1kN/m2

1~4层顶板:0.1x25x4=10kN/m2

1~4层顶板梁折算楼板厚度:

4x25x8.4x(0.35x0.45+0.3x0.4+0.25x0.4x2)/8.4x8.4=5.68kN/m2

合计:57.62x8.4x4.2=2273kN

幕墙、墙、柱:

(1.5x4.2x8.4x3)+25x(0.8x0.8x7.48+0.6x0.6x6+0.5x0.5x4.2x3)

+6.5x0.6x8.4x3=570kN

此范围恒载共计:1472+2033+472=4315kN

2)水浮力计算:

抗浮水位标高: 6.5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48-0.15=-7.63m(相对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7.5-7.63=-0.13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底标高:-0.13-0.40=-0.53m(绝对标高)

水头高度:6.5-(-0.53)=7.03m

水浮力:70.3x8.4x8.4=4960KN

3) 水浮力-重力=4960-4315=645 KN

柱下所需抗拔锚杆数量:

645/220=2.93,取3根。满足

4)1-12/2-E区域

此区域有风道,无墙下板加厚,取4根。

5)2/D区域

恒载统计:

±0.00顶板面层0.1m:1.7 kN/m2

±0.00顶板0.20m:0.20x25=5.0kN/m2

大板梁500x600折算厚度25x0.5x0.39x8.4x2/8.4x8.4=1.16kN/m2 -2.18m顶板0.4m:0.4x25=10kN/m2

底板面层0.15m:0.2x15=3.0kN/m2

底板0.4m:0.4x25=10kN/m2

合计:20.86x8.4x9.4=1612kN

挡土墙250mm 25X0.25X2.18X9.4=128kN

墙下板加厚25X0.2X3X9.4=131kN

覆土1.88m 1.88x18=33.84 kN/m2

1~4层顶板面层:1.7x3+3=8.1kN/m2

1~4层顶板:0.1x25x4=10kN/m2

1~4层顶板梁折算楼板厚度:

4x25x8.4x(0.35x0.45+0.3x0.4+0.25x0.4x2)/8.4x8.4=5.68kN/m2 合计:57.62x9.4x4.2=2274kN

幕墙、墙、柱:

(1.5x4.2x9.4x3)+25x(0.8x0.8x7.48+0.6x0.6x6+0.5x0.5x4.2x3)

+6.5x0.6x8.4x3+25x0.4x5.3x8.4+25x0.3x2.18x8.4=1102kN

此范围恒载共计:1612+128+131+2274+1102=5247kN

水浮力计算:

抗浮水位标高: 6.5m(绝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48-0.15=-7.63m(相对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7.5-7.63=-0.13m(绝对标高)地下室底板底标高:-0.13-0.40=-0.53m(绝对标高)

水头高度:6.5-(-0.53)=7.03m

水浮力:70.3x9.4x8.4=5551KN

水浮力-重力=5551-5274=277 KN

柱下所需抗拔锚杆数量:

277/220=1.25,取2根。满足

(四)、抗浮计算4(宴会厅、多功能厅区域)

1)恒载统计:

±0.00顶板面层0.1m:1.7 kN/m2

±0.00顶板0.20m:0.20x25=5.0kN/m2

大板梁500x600折算厚度25x0.5x0.39x8.4x2/8.4x8.4=1.16kN/m2

-2.18m顶板0.4m:0.4x25=10kN/m2

底板面层0.15m:0.2x15=3.0kN/m2

底板0.4m:0.4x25=10kN/m2

恒载合计:30.86kN/m2

(2)水浮力计算:

(完整版)抗浮锚杆计算书

7#地下室整体抗浮计算 1、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基础施工图,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的绝对标 高为350.000米,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本工程的抗浮设计水位为绝 对标高356米。 2、设计抗浮水头为356-351=6m。 3、结构自重计算一(覆土部分): 1):600mm厚地下室顶板覆土:18X0.6=10.8KN/m2 2):地下室顶板160mm厚:0.16X25=4KN/m2 3):防水板500mm厚:0.5X25=12.5KN/m2 4):梁柱折算荷载:4KN/m2 以上1~4项合计:31.3KN/m2,即抗力R=31.3KN/m2 4、结构自重计算: 1):地面上5层120mm结构楼、屋面:5X25X0.12 =15KN/m2 2):地下室顶板160mm厚:0.16X25=4KN/m2 3):防水板500mm厚:0.5X25=12.5KN/m2 4):梁柱折算荷载:4KN/m2 以上1~4项合计:35.5KN/m2,即抗力R=35.5 KN/m2 5、抗浮计算: 荷载效应:S=1.05x6X10=63 KN/m2 根据以上计算知:R小于S 整体不满足抗浮满足要求,无需另外配重或增加锚杆抗浮。

7#抗浮锚杆深化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质地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0.5 m 地下室底板底标高-5.5m 浮力60 kN/m2 二、抗浮验算特征点受力分析: 一)车道入口 A)一层顶板: 顶板自重0.16X25=4.0 kN/m2 B)底板 底板自重0.5X25=12.5kN/m2 C)梁自重 4.07+2.1+3.4=9.5 kN/m2 总计26kN/m2 抗浮验算60-26x0.9=36.6kN/m2 二)有0.6m覆土的一层地下室 A)一层顶板: 覆土层0.6X18=10.8 kN/m2 顶板自重0.16X25=4.0 kN/m2 B)底板

锚杆挡墙计算书[12]

港城工业园D区319国道以北地块平场及道路工程 计算书 (锚杆挡墙) 计算: 校对: 审查: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设计证书号:AW150001482 市政甲级 2010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设计依据 (2) 3、设计参数 (2) 4、2#挡墙基础下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3) 5、设计方案 (3) 6、荷载计算 (3) 7、锚杆挡墙计算 (4) 7.1锚杆计算 (4) 7.2竖肋柱计算 (6)

1、工程概况 D区A线道路为重庆市港城工业园区内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II级,道路全长0.96Km,标准路幅宽度22m,双向四车道。 2、设计依据 (1)由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院2007年10月所作《重庆市港城工业园D 区A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0.000~K1+021.403)(一阶段详勘)》。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设计参数 岩土参数建议值: 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C=50KPa、ψ=18°; 填土压实度按有关规范取值; 边坡岩体破裂角:东侧53°,西侧; 墙基底摩擦系数: 人工填筑土 0.25; 亚粘土 0.20; 强风化泥岩 0.3; 弱风化泥岩 0.45; 强风化砂岩 0.35; 弱风化砂岩 0.50。 边坡开挖允许放坡率 人工填筑土: 1:1.5;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四川油气田江油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抗浮锚杆专项设计计算书 工程编号B2010-002 总经理赵翔 总工程师康景文 审定林振湖 审核晏宾 设计赵国永 刘德林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6日四川油气田江油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抗浮锚杆专项设计计算书 工程编号B2010-002 审定 审核 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6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二.计算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编制说明 1、设计计算依据: 《注浆技术规程》 (YSJ211-199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J220-2002)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四川油气田江油生活基地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9)。 《基础说明及大样》(2#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平面布置图》(2#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下室基础说明及大样》(3#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平面布置图》(3#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说明及大样》(4#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平面布置图》(4#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正常使用条件下,本抗浮锚杆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计算书 1、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分区抗浮力的要求为: 各地块抗浮锚杆提供抗浮力标准值表1 2、抗浮锚杆抗拔力设计值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单根锚杆的抗拔力设计值为:2#地块为145kN;3#地块为270kN;4#地块为270kN。 3、杆体截面及锚固体截面积计算 锚杆钢筋的截面面积按下式确定: yk t t s f N K A ? =(7.4.1) 上面式中:K t —锚杆的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取2;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2#地块为145kN;3#地块为270kN;4#地块为270kN; f y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4kN/mm2。 根据计算得:2#地块为As=725mm2;3#地块为As=1350mm2;4#地块为As=1350mm2 所以2#地块孔内应设置二根Φ22的HRB400钢筋;3#地块孔内应设置三根Φ25的HRB400钢筋;4#地块孔内应设置三根Φ25的HRB400钢筋。 4、锚固段长度计算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锚固段长度由下两式中较大值确定: ψ π mg t a Df N K L ? > (7.5.1-1) ψ ξ π ms t a f d n N K L ? > (7.5.1-2) 上面式中:L a ——锚杆锚固段的长度(m); K——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2;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D——锚固体的钻孔直径,按0.12m d——钢筋的直径(m); f mg ——锚固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2#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9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30kPa。3#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1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0kPa,4#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172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4kPa。 f ms ——锚固体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2000kPa; ξ——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2#地块取1.4;3#、4#地块取1.15 n ——钢筋根数 由计算公式算得2#地块:L a 〉3.72m,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5.10m。 由计算公式算得3#地块:L a 〉7.18m,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8.00m。

抗浮锚杆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 设计代号: 设计阶段: 审核: 校对: 计算: 第 1 册共1 册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2015年04月07日

综合楼锚杆布置计算 一、 工程概况 (1)综合楼地下1层(含1夹层),地上2~4层,±0.00相对于绝对标高7.50m ,室内外高差-0.300m ,地下室夹层高 2.18m ,地下室高 5.30m ,地下室建筑地面标高-7.480m ,建筑地面垫层厚150mm ,结构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630m 。基础形式筏板,抗浮水位标高 6.500m (绝对标高)。建筑地下室底板顶标高- 7.630m (绝对标高-0.130m ),底板厚400mm 。 (2)综合楼抗浮采用抗浮锚杆。 二、抗拔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 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岩土规程》)计算。 锚杆基本条件: 锚杆直径D=150mm 锚杆长度L=7.5m 锚杆入岩(强风化花岗岩)长度:>2.5m 锚杆拉力标准值Nk=250KN 锚杆拉力设计值Nt=1.3Nk=325KN 钢筋:3 ?25三级钢: A s =1470mm 2, f=360 N/mm 2 , f yk =400 N/mm 2 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岩土规程》)计算。 根据****院提供的《***勘察报告》,岩石(或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 rbk ),见第2页所附表1。 1、 根据锚杆与土层粘结强度所计算的锚杆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Nt 依据《岩土规程》第7.5.1条公式(7.5.2-1)计算 K f DL N mg a t /ψπ= 勘探点1Q-K15岩层深,较为不利,计算该点抗拔承载力

某边坡锚杆挡墙计算书

设 计计算 书

地质资料主要参数: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29.35 C=50KPa 考虑硬性结构面并且采用暴雨工况 饱和重度:24.5KN/m3 墙背直立:α=90 岩石内摩擦角:ψ=29.35 岩石等效内摩擦角: ψ=51 外倾角: θ=51 岩石破裂角取外倾角: θ=51 锚固体与岩体粘接强度:300KPa 墙背荷载标准值:q=20KN/m 2 钢筋与砂浆的粘结强度:2.4MPa (按规范7.2.4并考虑0.7折减系数) 主动土压力系数 1.按规范6.3.4条,直接按等效内摩擦角为51°进行主动土压力计算,Kai 按6. 2.4条:Kai=tg 2(45-ψ/2)==0.13 2.按规范6. 3.2条,对于有硬性外倾结构面滑动的边坡,按下式进行计算: ψηψθθβθψθδcos sin )sin()sin([) sin()sin(sin sin ) sin(a a Kq a a a b a Ka --+?--+++= a=90 β=0 δ=18 ψ=18 cs=50KPa 按地勘,破裂角及外倾角均取θ=51 Ka=0.18 3.考虑挡墙开挖后,墙后可能存在有限填土;且施工期间放坡未定; 因此,取按土质回填时,主动土压力系数Ka=0.3 边坡安全等级: 一级;取r0=1.1

一.侧向土压力计算 根据规范8.2.3条,本工程土压力分布采用半梯形 墙背直立,取E hk =E ak KN K H r E a hk 7203.014145.245.02 1 2=????=???= 根据规范8.2.5 KN H Ehk e hk 5714/9.0/7209.0/=== 间距s=2.5m qk=57×2.5=142KN/m 二.立柱(排桩)计算 取分项系数为1.35;视为支撑于锚杆的弹性连续梁计算,得 Mmax=107KN.m Qmax=286KN 配筋: 当采用柱肋式时,按300X600;正筋,负筋均配4Φ22;箍筋φ8@100 当采用排桩式时,排桩按施工期间抗滑配筋 三.立柱嵌入深度计算 本工程锚杆水平力与挡墙侧压力平衡,不计算嵌入深度,按构造设置 四.锚杆计算 分项系数取1.30 qk=142;Nak=142x2.5/cos15=368KN Na=1.3×142×2.5/cos(15)=478KN 锚杆面积计算,采用HRB400级钢,根据规范7.2.2: y a f N r As ζ0= As=1.1*478*1000/0.69/360=2116mm2 取3Φ32 五.锚固长度计算 锚固体:rb ak a Df N l ζπ= 锚筋:rb a df n Na r l πζ30= 粘结强度按2.4MPa 并考虑0.7系数 锚固体:La=368/1/3.14/0.13/300=3m 锚筋:la=1.1*478/0.6/3.14/(3*0.032)/(2400*0.7)=1.73m

抗浮锚杆设计方案--新规范2.18

都江堰“维纳斯堡”项目抗浮锚杆设计文件 项目负责:兰恒强 设计:兰恒强 证书等级:岩土工程设计甲级 证书编号: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抗浮锚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间距、单根锚杆抗拨力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直径与长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设计结果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抗浮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材料防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抗拔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验收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方法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嵌入深度及成孔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灌浆材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腐、防锈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 1、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

抗浮锚杆计算书(参考内容)

4.1 锚杆设计计算 4.1.1 锚杆轴向拉力 单位面积抗浮力为51kN/m2,本次设计锚杆间距按2.0×2.0m正方形网格布置,锚杆布置详见《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 单根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ak: N ak=51kN/m2×2.0m×2.0m=204kN 单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 t: N t=r Q N ak 式中:r Q——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 经计算:N t=1.30×204kN=265.2kN。取N t=266kN计算。 4.1.2 锚杆杆体截面面积 A s≥ yk t t f N K《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中7.4.1式 式中A s----锚杆杆体截面面积 K t------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取1.6 N t----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取266kN f yk----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400N/mm2(III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A s≥ yk t t f N K

≥ 400 266 6.1××1000≥1064mm 2 取3根Φ22III 级螺纹钢筋,3A 22=1140mm 2>1064mm 2,满足要求。 4.1.3 锚杆长度 l a >ψ πmg t Df KN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中7.5.1-1式 式中 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0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266kN D ——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146mm f m g ——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kPa ),基底地层主要为卵石层,参考地勘报告及相关规范结合乐山地区施工经验,取120kPa 。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 根据规范取1.2 l a > ψ επms t f d n KN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中 7.5.1-2式 式中 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0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266kN n ——钢筋根数,取3根 d ——钢筋直径(mm ),取Φ22III 级螺纹钢筋 ε——多钢筋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 根据规范取0.8

格构式锚杆挡墙验算

格构式锚杆挡墙验算 计算项目:格构式锚杆挡墙 1 计算时间:2012-09-14 18:06:47 星期五 执行规范: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本文简称《边坡规范》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 [ 简图 ] ---------------------------------------------------------------------- ---------------------------------------------------------------------- [ 已知条件 ] ---------------------------------------------------------------------- 1. 基本信息 边坡类型土质边坡边坡等级一级 墙高(m)11.000梁容重(kN/m3)25.00 坡度(1:m)0.300梁砼等级C30

竖梁道数4梁纵筋级别HRB400 ├间距(m) 2.000梁箍筋级别HRB335 ├截面宽(m)0.300梁钢筋直径(mm)20 └截面高(m)0.300梁as(mm)50 平梁道数5梁抗扭计算ζ值 1.200 ├截面宽(m)0.300支座约束弹性 ├截面高(m)0.300 ├左悬长度(m) 1.300 └右悬长度(m) 1.300 2. 锚杆(索) 锚杆锚杆竖向间入射角自由段锚固段锚固体锚杆预加锚杆刚度号类型距(m)(度)长度(m)长度(m)直径(mm)力(kN)(MN/m) 1 锚杆 1.50010.00 5.007.0013080.00025.09 2 锚杆 2.00010.00 4.507.5013080.00025.09 3 锚杆 2.00010.00 4.507.5013080.00025.09 4 锚杆 2.00010.00 4.5010.5013080.00025.09 5 锚杆 2.00010.00 4.5010.5013080.00044.39 3. 岩土信息 背侧坡线数2面侧坡线数--- 背侧坡线水平投影长竖向投影长坡线长坡线仰角荷载数 序号(m)(m)(m)(度) 1 5.0000.000 5.0000.0001 27.0000.0007.0000.0001 坡线荷载荷载类型距离宽度荷载值 序号(m)(m)(kPa,kN/m) 1-1满布均载------10.000 2-1满布均载------70.000 面侧坡线水平投影长竖向投影长坡线长坡线仰角 序号(m)(m)(m)(度) 1------------ 2------------ 地面上地层数2地面下地层数1 墙后稳定地面角(度)60.000填土与稳定面摩擦角(度)15.000 填土与结构摩擦角(度)10.000 地面上地层厚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摩阻力frb浮重度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二、计算书 1、设计要求 本工程水池底板抗浮力的要求为: 表1 2、抗浮锚杆抗拔力设计值 根据技术要求,本工程单根锚杆的抗拔力标准值为87.5kN ,设计锚杆间距2.7x2.7m. 3、杆体截面及锚固体截面积计算 锚杆钢筋的截面面积按下式确定: yk t t s f N K A ?= (7.4.1) 上面式中:K t — 锚杆的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取2; N t ——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取113.8KN. f yk ——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4kN/mm 2 。 根据计算得:As=569mm 2 所以孔内应设置二根Φ20的HRB400钢筋. 4、锚固段长度计算.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锚固段长度由下两式中较大值确定: ψ πmg t a Df N K L ?> (7.5.1-1) ψ ξπms t a f d n N K L ?> (7.5.1-2) 上面式中:L a —— 锚杆锚固段的长度(m ); K ——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2; N t ——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D —— 锚固体的钻孔直径,按0.12m d —— 钢筋的直径(m ); f m g ——锚固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2#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9号钻孔取 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30kPa 。3#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1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0kPa ,4#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172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4kPa 。 f ms ——锚固体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2000kPa ; ξ ——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 ψ —— 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2#地块取1.4;3#、4#地块取1.15 n —— 钢筋根数 由计算公式算得2#地块:L a 〉3.72m ,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5.10m 。 由计算公式算得3#地块:L a 〉7.18m ,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8.00m 。 由计算公式算得4#地块:L a 〉6.92m ,施工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8.00m 设计。 5、锚杆锚入基础的长度 根据规范要求,钢筋须插入基础内不少于35d ,本工程2#地块,采用Φ22螺纹钢筋,长度为35*22=770mm ,设计时取800mm 。本工程3#、4#地块采用Φ25螺纹钢筋,长度为35*25=875mm ,设计时取900mm 。 6、锚杆间距 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考虑结构受力特点,本着减小底板弯曲应力的原则,本工程采用小吨位的锚杆。杭浮锚杆在整个底板上小间距均匀布置,局部地方(独立柱基位置)适当调整。该布置可降低底板的加筋费用,又可以减小因个别锚杆失效而造成的局部破坏。锚杆 大体成正方形布置,根据地下室抗浮区域、抗浮力要求的不同,锚杆间距为: 锚杆间距一览表 表6 7、设计实物工程量 根据计算,本工程抗浮锚杆设计实物工程量为:2号地块设置锚杆1107根,单根锚杆长度5.1m ,3#地块设置锚杆1927根,单根锚杆长度8m ,4#地块设置锚杆2707根,单根锚杆长度8m ,总计锚杆进尺43181.1m(含防水0.1m/根)。 8、锚固体强度及水泥浆配比 为增大锚固体的强度,锚固体采用豆石与砂浆结合体,填筑的豆石强度应无风化现象,

抗浮锚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1.测量放线阶段 1.1无基础图 产生原因:由于抗浮锚杆设计阶段图纸很可能不是最终版本,施工时,基础图标高、抗浮力及地下室位置均可能与抗浮锚杆设计图纸不符。 产生后果:抗浮锚杆不能满足主体设计要求,抗浮锚杆报废 防治措施:抗浮锚杆放线前与基础图(蓝图,盖审图章)复核,复核轴线、标高、抗浮力等; 1.2未对锚杆编号、分区或编号混乱 产生原因:锚杆编号时,未考虑验收分区,对整个施工区域统一编号,编号随意 产生后果:不便于施工记录,可能造成锚杆施工漏记 防治措施:对锚杆先进行分区,在每一个区按横排编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1.3未锚杆标高未明确 产生原因:施工时为查看基础图,未对基底标高计算,对独立柱基底标高未计算 产生后果:施工时抗浮锚杆标高不准确 防治措施:施工前根据基础图分区域标注锚杆标高

2.成孔阶段 2.1孔位误差大 产生原因:测量放线误差大;放线后成果保护不到位;钻孔施工未对准测放点 产生后果:锚杆间距超过规要求,不能通过验收。 防治措施:放线后,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成孔前,对测放点通过与周边点距离进行复核 2.2施工工作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产生原因:土方开挖时,未严格控制标高,至使超挖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地层被扰动,不能提供设计要求的锚固力防治措施:土方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 2.3锚孔深度与设计有出入 产生原因:锚杆施工场地高低不平,未对锚杆位置进行标高测量;成孔施工随意,终孔时未进行测量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长度不足或锚杆锚入筏板长度不足 防治措施:锚杆放孔时,同时测量孔位标高;计算成孔深度,终孔时,测量钻孔深度

2.4地层与地勘报告不符时调整锚孔深度 产生原因:钻孔时,未对实际地层进行编录,未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合的软弱层,或出现后, 未对锚杆长度进行调整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锚杆验收试验不合格防治措施:成孔时进行编录,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的软弱层,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对锚杆长度进行调整 2.5独立柱及条形基础位置锚孔深度未考虑独立柱深度 产生原因:未考虑独立柱及条形基础深度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长度不足 防治措施:施工前,统计独立柱及条形基础厚度,锚孔深度相应加深,对应至每根锚杆 2.6卵石地层锚杆深度围有地下水 产生原因:降水时未考虑抗浮锚杆施工地下水要求,地下水未降至锚杆底部以下 产生后果:锚杆施工时,砂层及砾石沉淀至孔底,注浆时不能保证孔底注浆,锚杆锚固段减少 防治措施:降水设计时,考虑抗浮锚杆施工,保证水位降至锚杆底部

抗浮锚杆设计及施工方案(完整的)

目录 1.工程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1.2工程地质条件 (2) 1.3设计依据 (3) 2.抗浮锚杆方案设计 (3) 2.1抗浮锚杆技术要求 (3) 2.2抗浮锚杆布置原则和方案选择 (3) 2.3抗浮锚杆设计计算 (3) 2.3.1抗浮锚杆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确定 (3) 2.3.2抗浮锚杆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 (3) 2.3.3锚杆长度及锚固体直径 (4) 2.3.4锚杆钢筋和锚固砂浆间锚固长度的验算 (4) 2.3.5钢筋锚入抗水板长度 (5) 2.3.6锚固体材料 (5) 3.锚杆检测 (5) 4.施工方案设计 (6) 4.1施工方法与特点 (6) 4.2施工工艺流程 (6) 4.3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6) 4.4锚杆的制作 (6) 4.5防腐、防锈措施 (6) 5.施工部署 (6) 5.1施工用水、用电 (6) 5.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7) 6.施工准备 (7) 6.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7) 6.2技术准备 (7) 6.3施工现场准备 (8) 6.4物资材料准备 (8) 7.施工组织 (8) 7.1施工设备组织 (8) 7.2劳动力计划 (9) 7.3施工进度计划 (9) 8.质量保证措施 (9) 9.安全生产措施 (9) 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0) 11.工期保证措施 (10)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拟建的“成都颐和京都项目”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与武青路交叉口,紧邻成都三十七中。 该工程三期(2#、9#楼)设两层地下室,主楼25-30层,框剪结构,筏板基础,该工程基础底标高为503.40,±0.000为513.800。地下室底板顶标高均为-9.250,即相当于绝对高程504.550。 该工程设计单位为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四川光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我公司承担该工程三期抗浮锚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根据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的《扩大地下室部分基础平面图》,进行该工程纯地下室区域设计抗浮锚杆。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抗拔力为≥20KN/m2。 1.2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组成。 (2)地层结构 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4 al+pl)、组成。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为: 积层(Q 3 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1.2.2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予存于砂、卵石中的孔隙潜水,大气降水、河水为主要补给源。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静止时水位埋深8.00-8.60m,静止水位的绝对标高504.02-504.80m,平均标高约504.50m,渗透系数K取20m/d。

抗浮锚杆计算书

抗浮锚杆深化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质地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 -1.00 m 地下室底板标高 -6.52 m 浮力 55.2 kN/m 2 二、抗浮验算特征点受力分析: 1.原底板砂垫层厚 0.10m 自重 0.10X20=2kN/m 2 2.原砼底板厚 0.40m : 自重 0.4X25=10 kN/m 2 3.新加砼配重层厚 0.30m 自重 0.3X25=7.5 kN/m 2 抗浮验算 55.20-19.50=35.70 kN/m 2 三、计算过程 由受力情况,将锚杆分为A 、B 、C 三类,A 类为图中○A 轴至○E 轴区 域,地面与中风化板岩之间有8米粘性土层;B 类为有○E 轴至○L 轴区域,地面与中风化板岩之间有4米粘性土层; C 类为图中○L 轴至○Q 轴区域,地面与中风化板岩之间无粘性土层。 锚杆间距取3m ×3m 。 1. 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计算: yk t t s f N K A ≥ t K ——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取1.6; t 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锚杆的拉力设计值=特征值×1.3,A 类锚杆取35.70×3.0×3.0×1.3=438.75kN 。 yk f ——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HRB400取400 kPa 。 As ≥fyk KtNt =4001075.4386.13??=17552m m 总计 19.5 kN/m 2

选取三根HRB400 直径28mm 钢筋,钢筋截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2. 锚杆锚固长度 锚杆锚固长度按下式估算,并取其中较大者: ψπmg t a Df KN L > ψ πεms t a df n KN L > 式中: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0; t 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取438.75kN ; a L ——锚杆锚固段长度(m ); mg f ——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按表7.5.1-1取粘 性土层65kpa ,中风化板岩层0.25Mpa ; ms f ——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按表7.5.1-3取2.5MPa ; D ——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 ),取0.15m d ——钢筋的直径(m ); ε——采用2根以上钢筋时,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0.85,本例 取0.7;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按表7.5.2取1.0; n ——钢筋根数。 (1)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q sik 分别为55kpa 、140kpa) A 类:pa 46.1220 .28 16515.014.3M K l Df N a mg t =????= = ψπ土 pa 29.36146.122-75.483-M N N N t t t ===土岩 m Df KN l mg t a 14.61 25015.014.329 .3610.2=????== ψπ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地下室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二.设计条件: 室内地面标高为H=0.000(绝对标高为27.40m),室外地面标高为H=26.100~28.00,抗浮水位1a轴至5轴抗浮设计水位取为26.00,5轴至12轴抗浮设计水位取为27.00(即相对标高为-0.400m)。底板面标高-5.500(绝对标高为21.90m),消防水池处底板面标高-6.000(绝对标高为21.40m),主楼处筏板厚度1100mm,筏板以外区域底板厚度400mm。 底板板底水浮力: 筏板处:Fw1=(H-Hw1)×10=(27.00-21.90+1.100)× 10=62.00 kN/m 或Fw1=(H-Hw1)×10=(26.00-21.90+1.100)×10=52.00 kN/m 其余部位:Fw2=(H-Hw2)×10=(27.00-21.90+0.400)× 10=55.00 kN/m 或Fw3=(H-Hw2)×10=(26.00-21.90+0.400)× 10=45.00 kN/m 三.抗浮板受力计算: 1、计算水反力(模型按负值输入不重复计算板自重),用于抗浮锚杆设计。 筏板处:62×1.05-2(建筑面层做法) =63.1 kN/m 或52×1.05-2(建筑面层做法) =53.1 kN/m 其余部位:55×1.05-2(建筑面层做法) =55.75 kN/m 或45×1.05-2(建筑面层做法) =45.75 kN/m 不考虑活载及砖墙荷载 2、计算水浮力作用下底板配筋时,模型采用倒楼盖法按正向力输入,且扣除板自重,勾选不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四.抗浮锚杆受力计算: 本工程锚杆材质选用HRB400,抗拉强度标准值fyk=400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锚固段取为强风化岩,单根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取360KN。 以下按《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计算: a) 单根抗浮锚杆所需的截面面积: 根据《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第7.4.1式 As≥(Kt*Na)/fyk ≥1.6*360000/400 ≥1440mm2取3根32 As=2412 mm2 其中Kt 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本工程按表7.3.2取1.6; 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fy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b) 锚固段长度: 取La >K*Nt/(π*D*fmg*ψ)和La >K*Nt/(n*π*d*ξ*fms*ψ)中较大值。 根据《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第7.5.1-1式 La >K*Nt/(π*D*fmg*ψ) >2.0*360/(3.14*0.18*0.8*0.2) >7962mm 取8m 其中,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按表7.3.1,取2.0 Nt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fmg——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可按表7.5.1-1取值,结合勘察报告,本工程岩石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0.2Mpa; D 锚固体直径,本工程取180mm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按表7.5.2取0.8 根据《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第7.5.1-2式 La >K*Nt/(n*π*d*ξ*fms*ψ) >2.0*360/(3*3.14*0.032*0.6*2*0.8)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19T09:40:43.7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宋亮 [导读] 包括计算方法,设计要点,防水节点做法等,望本文能对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 上海鼎胜建筑工程管理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 摘要:以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为设计实例,通过查阅规范和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介绍抗浮锚杆大致的一些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方法,设计要点,防水节点做法等,望本文能对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抗浮锚杆;计算方法;防水节点 1.引言 本项目位于山东泰安天平湖路北侧,泮河以南,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地下水位、现状地形地貌,并结合水位观测日期及当年降水量情况,工程抗浮设计水位高程为136.60米,±0.000绝对标高138.65m,而本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为-11.000米,抗浮水位很高,根据地勘报告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建议采用抗浮锚杆。 2.工程概况 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位于山东泰安泮河以南、天平湖路以北,建筑面积为157703.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约100000㎡,地下建筑面积为57703.3㎡。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地上28.800m,地下室埋深11m。 3.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4.锚杆设计 本项目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为设计依据(下文直接简称为《地规》、《建筑边坡》、《岩土锚杆》) 4.1 计算方法 a.结构自重标准值G k=83 kN/m2(根据PKPM计算模型计算所得), b.浮力标准值 NW,K=10*[11+0.6-(138.65-136.6)]=95.5 kN/m2,0.6为底板厚度 c.抗浮安全系数 KW=1.05 d.需要锚杆提供的拉力标准值 Nf= KWNW,K-Gk=17.28 kN/m2 按照规范最低要求取锚杆锚固段长度la=3m,采用《建筑边坡》中的公式8.2.3可得如下结果: Nak≤la*π*D*frbk/K=3*π*0.15*1200/2.4=706KN 采用《岩土锚杆技术规程》中的公式7.5.1-1可得如下结果: Ntk≤la*π*D*fmgΨ/(1.35K)=3*π*0.15*1200*1.3/(1.35*2.2)=742KN 两者计算结果相近 因受力太大,实际无法达到,按照附近已建工程的经验,同类型的锚杆实际取300KN≤0.8π*d1*l*f=0.8π*0.15*3*1200=1356KN(满足《地规》8.6.2条) As≥Kb*Nak/fy=2*300*1000/360=1667mm2(《建筑边坡》式8.2.2-1) As≥Kt*Nt/fyk=1.6*1.35*300*1000/400=1620mm2(《岩土锚杆》式7.4.1) 选用3 28(As=1846mm2)配筋率ρ=10.45%<20%(满足《建筑边坡》8.4.2-1条) 裂缝验算(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1条): σsq = ψq*Nak/As=0.8*300/1846=130N/mm2 ρte =1846/(π*1502/4)=0.1 ψ=1.1-0.65ftk/(ρte*σs)=1.1-0.65*2.01/(0.1*130)=1 ωmax=αcr*ψ*σsq *(1.9cs+0.08deq/ρte)/Es =2.7*1*130*(1.9*25+0.08*28/0.1)/(2*105)=0.123mm<0.2mm满足裂缝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 4.2 设计要点 a.锚杆平面布置: 300/17.28=17.36m2 锚杆间距按照at= =4.17m,实际取2.8m at≥6d1=6*0.15=0.9m(满足《地规》8.6.1及6.8.5-3) at≥1.5m(满足《岩土锚杆》7.2.2) b.锚杆孔直径: d1=150mm,3 28等效直径48mm,3*48=145mm,且d1>48+50=98mm(满足《地规》8.6.1-1及6.8.5-2) c.锚杆有效锚固长度: la取3m,40d+50=40*48+50=1970mm=1.97m<3m(满足《地规》8.6.1) 3≤l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