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柔版印刷技术及应用精讲

柔版印刷技术及应用精讲

柔版印刷技术及应用精讲
充实
一、软版印刷技术
1、软版印刷介绍
印刷技术是指将文字、图形或图片等转化成印刷物品,以此代替传统
的抄写或手写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

软版印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它采用软性材料如橡胶、涤纶等作为模具,将图案刻画到其上,再将
图案压入纸张或其他印刷介质上,以此方式进行印刷。

2、软板印刷原理
软版印刷的原理是,将一块软板放在印刷模具上,将设计图案压入软
板中,再将其压入到印刷介质上,从而完成印刷。

3、软板印刷特点
(1)范围广泛:软版印刷技术可以印刷各种印刷介质上,不论是纸、布、皮革还是复合材料,都可以进行印刷。

(2)印刷效果好:由于软版印刷利用软板完成图案的压入,图案的
缩小化和平丽化比较好,印刷效果也比较出色。

(3)节省时间:软版印刷可以快速进行印刷,大大节省了时间。

二、软版印刷应用
1、广泛地应用在日用品中
软版印刷技术广泛应用在日用品中,如衣物、笔记本、铅笔等中,可以将图案印刷在其上;另外,软版印刷技术也应用在一些促销品中,如礼品、商标等。

2、广泛地应用在包装上。

柔性版印刷技术知识点

柔性版印刷技术知识点

1、凸印版的印刷原理是印版的印刷部分高于空白部分。

2、铜锌版是通过照相的方法,把原稿上的图文,复制成正向阴像底片,然后将底片上的图文,晒到涂有感光膜的铜版或锌版上,经显影、坚膜处理,再用腐蚀液将版面的空白部分腐蚀下去,得到浮雕般图文的印版。

3、铜锌版的制版工艺流程:底片的准备-版材的准备-晒版-腐蚀-整版-打样底片的准备:锌铜版所用的底片是正向阴图。

版材的准备:选择厚度适中的铜版或锌版,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去除版面的油污、氧化膜,用木炭淹没铅板或锌板的表面,增加板面对感光液的吸附性。

晒版:将涂有感光液的铜版或锌版表面于正向阳图片紧密接触,再进行曝光。

曝光完毕后,用水冲洗显影,未见光的感光膜被水溶,版上只留下见光硬化胶层形成的影像。

腐蚀:又叫烂版,用化学的方法将印版非图文部分的金属腐蚀掉,使其凹下,形成图文凸起的印版。

4、感光树脂的优点:(1)尺寸稳定,板材收缩量下,所以在制版时不会产生伸缩变形,制作出尺寸精确的印版。

(2)制版工艺简单,节省制版时间。

(3)图像清晰,图文质量高(4)耐磨性好固体硬化型感光性树脂版目前使用最多5、柔性版印刷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

6、柔性版制版设备构成:曝光机、洗版机、烘干机、去黏机、后曝光机。

7、感光树脂版具有三明治般的结构,由聚酯支撑莫、感光树脂层和聚酯保护层构成。

聚酯保护层作用:保护感光树脂表面在搬运、裁切、背面曝光的过程中免受划伤。

感光树脂层:是版材,当被UV光源曝光照射时,感光树脂中的固化物和化合物发生聚合反应,通过显影即可形成印版图文。

聚酯支撑膜:是感光树脂层的版基。

由于聚酯膜具有变形小、尺寸稳定性优良等特点,所有对减少印版变形、提高套印精度有重要作用。

8、感光树脂版晒版原理:感光树脂版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光线通过正阴底片,首先引发剂分解产生游离基,游离基立即与不饱和单体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引发聚合交联反应,从而使见光部分(图文部分)的高分子材料变成难容甚至不溶性的物质,而未见光部分(非图文部分)仍保持原有的溶解性,可用相应的溶剂溶去未见光部位的感光树脂,而见光部位保留,形成浮雕图文。

第五章柔性版印刷

第五章柔性版印刷
——
晒金属凸版
——
腐蚀铜锌版 压制凹模版
压制橡胶凸版
——
即先用铜锌版做一个母版,用它当模具,压出橡胶版。 即先用铜锌版做一个母版,用它当模具,压出橡胶版。
第二节 柔性版制版工艺
二、感光树脂版 它的制版原理是:在紫外线照射下, 它的制版原理是:在紫外线照射下,感光部分发生聚合反 料难溶或不溶, 应,使见光部分高分子材 料难溶或不溶,未见光的部分被显 影液除去,形成凸起的图文凸版。 影液除去,形成凸起的图文凸版。
第一节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及发展
二、柔性版印刷的发展状况
在包装行业中,柔性版印刷已成为主导的印刷工艺。 在包装行业中,柔性版印刷已成为主导的印刷工艺。 在美国,柔性版印刷已突破传统包装印刷市场的界限, 在美国,柔性版印刷已突破传统包装印刷市场的界限,开 始应用于报纸、书刊、商业票据等。 始应用于报纸、书刊、商业票据等。 柔印在世界印刷市场的发展历程 时期 50年代 50年代 7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 90年代 目前 胶印 55% 55% 46% 45% 凹印 30% 28% 28% 20% 凸印 10% 5% 4% 0% 柔印 4% 10% 18% 28% 丝印 1% 1% 2% 2% 其他 0% 1% 2% 5%
第二节 柔性版制版工艺
四、数字化柔版制作技术
“数字化柔版”技术指的就是无软片直接制版技术, 它是将经计算机处理过的数字信息直接转移到印版上 的制版技术。在工艺方面省去了胶片的制作过程。 数字化制柔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电子雕刻; 另一种是激光雕刻。 前者是以电子系统的图像信号指挥电子雕刻头在 橡胶版或感光性树脂版上雕刻;后者是一种激光烧蚀 成像技术。
柔性版印刷机的输卷部分是由 设在装纸轴内的卡纸机构或轴内 的气胀机构,通过光电管探测头 来控制输纸的。在输纸时,必须 使纸张呈直线状进入印刷部分, 而且要求当印刷机转速变动或停 机时,卷筒纸的张力能消除纸张 上的褶皱并防止纸张下垂。

柔性版印刷原理与特点

柔性版印刷原理与特点

柔性版印刷原理与特点1、柔性版印刷原理柔性版印刷是指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印版的版面结构与凸版印版一样,都是图文部分凸起(即图文高于非图文部分)在同一平面,而且都是直接印刷。

印刷滚筒装入机器后,将受控制的一定厚度的油墨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然后在印刷压力(压印滚筒给予的)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印刷复制的图文。

所以说,柔性版印刷是一种利用橡皮版或感光树脂印版、快干液体油墨的直接印刷方法。

柔性版印刷油墨的传递过程与凹版印刷相似,传墨辊直接置于油墨槽中,传墨辊转动时,将粘附在表面的油墨传递给专用于传递油墨的网纹辊,然后由网纹辊将油墨层按控制厚度均匀的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的表面以供印刷。

由于油墨在传递过程中不需匀墨过程,所以柔性板印刷机的结构就比较简单。

2、柔性版印刷特点柔性版印刷方法与其他印刷方法相比较,具有多用途和经济性的主要特点。

(1)印刷机的规格齐全。

柔性版印刷机的规格多,可根据印刷物的用途选择,使承印物的用途更为广泛。

一般能印刷小到几厘米的狭条、大致数米宽的基材。

(2)适用性广。

柔性版印刷制版方便,成本低,装版方便,印刷机速度高,操作简便;承印材料选择面广。

(3)生产效率高。

可根据生产需要,既可正面多色印刷,又可以正面和反面同时多色印刷;印版的耐印率高。

这些都为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来,感光性树脂版的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和稳定,大大提高了印版的分辨率和网点再现性(可达1%-95%);电子制版、激光雕版、数字化制版等等现代高技术的应用,使柔印实现层次稿彩色套印成为可能;激光雕刻网纹辊技术使雕刻线数达到1000L/in的高精度,这样已经可以使输墨量得到精确控制,并可以印刷300L/in的彩色层次稿,其印品质量已接近平版胶印水平;水基柔印油墨、UV(紫外线)柔印油墨以及UV/EB(紫外线/电子束)柔印油墨的研制成功和广泛应用,使柔印得到迅速发展。

6柔性版印刷

6柔性版印刷
具体操作:将版材正面朝上放在真空晒版机中, 具体操作 将版材正面朝上放在真空晒版机中,把 将版材正面朝上放在真空晒版机中 版面保护膜撕去;用抗静电毛刷把阴图片清扫干 版面保护膜撕去; 然后把阴图片放在既定位置的感光版材上, 净,然后把阴图片放在既定位置的感光版材上, 软片乳剂面必须与感光树脂药膜面贴和; 软片乳剂面必须与感光树脂药膜面贴和;再把聚 酯或醋酸纤维素膜切成条状, 酯或醋酸纤维素膜切成条状,覆盖在未被阴图片 盖住的感光版材部位; 盖住的感光版材部位;再用一张透明塑料片把版 材、阴图片、聚酯条一起覆盖,用软布抹平,将 阴图片、聚酯条一起覆盖,用软布抹平, 膜间积气排出,然后再抽真空,开启光源曝光。 膜间积气排出,然后再抽真空,开启光源曝光。
5
6.2 柔性版制版
柔性版材结构
1—聚酯保护层 聚酯保护层 2—感光树脂层 感光树脂层 3—聚酯支撑膜 聚酯支撑膜
6
6.2 柔性版制版
液体固化型 根据树脂成型前的状态 固体硬化型
1.液体感光柔性版的组成 1.液体感光柔性版的组成
液体感光柔性版用分子内含有丙烯基低聚物作为主要原 并在其中加入表现橡胶弹性的氨基甲酸酯橡胶、 料 ,并在其中加入表现橡胶弹性的氨基甲酸酯橡胶、丁 基橡胶、 基橡胶、硅橡胶以及天然橡胶的聚合物
18
6.2 柔性版制版
三、固体硬化型制版 6.干燥 干燥 从显影机中取出的印版,通常都是膨胀的, 从显影机中取出的印版,通常都是膨胀的,粘 而软,上面的直线看起来像波浪线, 而软,上面的直线看起来像波浪线,文字也 是歪的,需要在烘箱内进行干燥, 是歪的,需要在烘箱内进行干燥,排出所吸 收的溶剂而恢复原来印版的厚度, 收的溶剂而恢复原来印版的厚度,这就是干 燥过程,干燥几分钟到30分钟 分钟。 燥过程,干燥几分钟到 分钟。

第三章 柔性版印刷制版1

第三章 柔性版印刷制版1
世界上第一台无溶剂柔性版制版机,使用干法 热敏技术生产高质量的柔性印版——彻底排除 了制版车间中所有的液态溶剂。
三、液体感光树脂制版工艺 液体感光树脂柔性版制版工艺流程如下:
铺流感光树脂——背面曝光——正面曝光— —回收感光液——显影冲洗——干燥与后曝 光
感 光 柔 性 版 照 相 制 版 工 艺
(3)正面曝光 使片基与树脂粘牢后,然后对底片进行正面曝光, 形成影像,曝光时间为15—20分钟。
(4)回收感光液
将曝光后的印版放在一个回收装置中,回收未曝光 的感光树脂,回收后的感光树脂可以过滤处理后重 新使用。
(5)显影冲洗 再把印版放入显影机内用显影剂进行冲洗,显影剂 一般为氢氧化钠溶液。显影后片基上留下感光硬化 的图文部分。
(1)光照法:光源UV-C(254nm) (2)化学法:去粘溶液(漂白粉溶液、盐酸和溴
化物溶液)
(3)喷粉防粘:细玉米粉或滑石粉喷洒
8.后曝光 后曝光是对干燥好的印版进行全面的曝光,把
印版正面向上放在真空吸片架上,不覆盖任何东西 用紫外线对版面进行全面曝光,后曝光时间约为几 分钟。
返回
后曝光作用是使印版内部分子没有交联硬化的高分 子树脂彻底交联硬化,使图文的侧面硬化,提高版面, 提高强度、增加版基与图文浮雕的结合强度及印版对 油墨溶剂的耐腐蚀力及耐磨性。后曝光的曝光时间一 般在10min左右,时间少了,达不到印刷的要求,时 间过度则使印版过硬。
印品质量要求高,应选曝光宽容度大的版材,如Cyrel EXL。
(3)用于瓦楞纸箱印刷
Cyrel TDR、DRC,要求版材图文深度大,硬度(34-42)适合瓦楞纸 板的印刷要求。
三、版材的储存
1.未曝光固体版材的储存 平放,不能受重压; 阴凉干燥储存,温度4-38℃,湿度40%-60%, 避紫外线保存; 存放时每两块印版间应有隔离材料。 注意:应在生产后12个月之内使用。

第六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五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

第六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五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

第六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一节柔性版印刷概述一、柔性版印刷概念柔性版印刷作为特殊的凸印方法,最初被称为“苯胺印刷”,以用苯胺染料制成的挥发性液体油墨而得名。

最初的苯胺印刷出现于20世纪初,当时采用的是手工雕刻橡皮版,只能印制大色块、简单图案等。

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玻璃纸,不能用凸版、平版印刷,而凹印费用又高,但苯胺印刷可在玻璃纸上印刷,同时又可进行卷筒印刷,所以受到人们重视。

50年代后,聚乙烯薄膜的出现并大量应用在包装上,又进一步促进了苯胺印刷的发展。

随着苯胺印刷的逐渐成熟,印刷方法、使用设备和油墨不断完善,又研制出新型油墨。

到1952年美国包装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将“苯胺印刷”改为“柔性版印刷”。

我国印刷技术标准术语GB 9851.4-90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

二、柔性版印刷特点柔性版印刷具有以下特点:1. 使用的是以醇类为主要溶剂的低捻度挥发干燥型油墨,干燥速度快,适应柔印高速多色的印刷。

油墨无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印刷。

2. 柔性版是一种光敏橡胶型的印版,柔软可弯曲并且具有弹性。

肖氏硬度一般在25—60,对油墨的传递性好。

3.采用轻印压进行印刷。

4.承印物非常广泛,而且具有良好的印刷质量。

5.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印刷速度高,一般为胶印和凹印的1.5-2倍。

6.投资少,所用设备投资远低于胶印和凹印,而且制版周期短,运输费用低,收益高。

第二节柔性版一、柔性版的起源和发展柔性版的印刷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柔性版版材的质量,柔性版版材最初起源于橡皮版,有手工雕刻橡皮版和铸造橡皮版,现在应用已非常少。

后来柔性版逐渐向感光树脂版发展,又分为固体感光树脂版和液体感光树脂版。

固体版发展很快,制作印版也十分简单;液体版可形成不同的硬度、厚度和浮雕深度。

柔性印刷---制版

柔性印刷---制版

铺流
背面曝光
正面曝光
检查
烘干
后处理
后曝光
显影与冲洗
(1)液体感光树脂版的制作工艺
背面曝光:作用是使底衬与树脂黏牢,并确定印版图文深度。 曝光时间一般控制在1~2min. 正面曝光:即对印版图文表面进行曝光,使图文部分的树脂层 硬化。曝光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min.
显影:采用碱性显影液,去除未硬化的树脂。 冲洗:用水冲洗干净,等干燥后便可进行后曝光。
固体版近年来发展很快,印版制作非常简单。
液体版可具有不同的硬度、厚度和浮雕深度。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感光树脂柔性版,如表 31所列。
4、感光树脂版的结构
感光树脂牢固地附着在聚酯支撑膜上保证尺寸的稳 定性,因此可以获得非常稳定的印刷套准精度。
二、印版的制作工艺
1、手工雕刻橡胶版的制作工艺
工艺流程为: 原稿制作 转拓 刻版 校对修正 印版
⑤将最佳曝光时间、灯管强度等信息记录下来,做好的测试 条可作为日后查阅的档案。如果对底基有特殊要求,也可快 速确定合适的曝光时间。
◆正面曝光时间的确定
正面曝光时间因版材种类及所要求的浮雕深度不同而 异,正面曝光时间的测试方法与背面曝光时间的测试方法 基本相同,但需要几张内容相同的测试底片,如图 3-15 所示,是杜邦的赛丽( Cyrel) 版测控条,可作为晒版阴 图片,测控条上包含了制版可能遇到的所有信息(如阴、 阳字,阴、阳线,色块,网线等)。其中图 3-15(a) 用于厚版测试,而图 3-15(b)用于薄版测试。
用于测试薄版的测控条包含以 下儿项功能: ① 在上部是由 0.17mm、 0.25mm、 0.80mm 不同粗 细的阴阳线条组成,功能同厚 版测控条。 ② 在中部左边是九个方块,它 们分别由 34L/cm、 48L/cm 和 54L/cm 的各自的 2%、 3 %和95%网点百分比构成的。 目的是检测高调( 2%处)是 否并糊,暗调( 95%处是否完 好),确定曝光时间的正确与 否。 ③ 在中部右边是 48L/cm 的渐 变网。 ④ 在测控条的下部由不同直径 ( 0.25mm、0.5mm、 0.75mm 和1.0mm )的阴阳 圆点构成。检查哪一级的阴或 阳网点丢失。 图 3-15(b)杜邦 cyrel 版测控条 用于薄版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性版印刷总结3.柔性版印刷的特点:柔软可弯曲、富于弹性;制版周期短、设备简单、费用低;承印材料非常广泛;机器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设备投资少;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包装装潢产品的印刷;使用无污染、干燥快的油墨;印刷速度快、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柔印版着墨量大,印品底色饱满。

柔性版印刷新技术(定义、原理、相对传统技术的优缺点)。

1.无溶剂型柔性版制版系统2.数字激光直接雕刻制版系统3.柔性版加工处理设备4.电子控制套筒清洗干燥装置5.无缝感光树脂套筒6.套筒印版技术7.印版衬垫8.新型网纹辊9.无轴传动技术10.模块化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11 .高清网点柔版技术12.平顶网点制版技术6. 柔性制版的特点:(1)与凹版和胶印相比柔印密度曲线不稳定,印版厚度变化对印刷质量影响较大。

(2)柔性版印刷采用网纹辊传墨印版的网线数必须和网纹辊网线数匹配,同时四色版不能采用45°。

(3)网点增大较严重,由于版材硬度较低,挤压容易产生变形,一般的增大范围16%~30%。

(4)压力小(2kg/cm),压力小,导致印刷压力的控制非常重要。

(5)柔性版印刷的网点呈非线性,,即网点成数与网点增大不成比例。

1.印刷品做原稿的特点(缺陷)①难以实现胶印、凹印原稿的特点②加网线数不匹配,不能实现胶印凹印的加网线数的印刷,一般在150 lpi以下,超过175 lpi会增加柔印制版的难度。

③难以实现高光部分的再现,柔印最低只能做到2%,(一般只做到8%~10%),柔印网点增大值也大于其它印刷方式。

(小网点丢失严重)④印刷品原稿扫描时,将半色调变连续调原稿,分辨率下降。

2.印前设计要求:①色彩鲜明,简洁,尽量避免大面积实地多色叠印;②利用专色弥补四色不足,网线与实地分别制版;③高光和暗调区域层次变化要少,提前将暗调部分网点降低以避免网点增大成实地;④文字和线条不要过细过小等原因。

4 .机械网点增大:印刷时因为压力的关系导致网点向外膨胀,使承印物上的网点直径比原始的大5. 光学网点增大:油墨的吸光特性和承印物的光散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视觉现象通常指的网点增大量是指50%网点处的网点增大值6. 柔性版制版有那些特殊性?为什么要进行网点扩大补偿?⑴.柔性版印刷在印前处理时若按照胶印或凹印的方法来制作柔性版,印刷出来的样张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如颜色变深,层次丢失,高光部分出现丢点或硬边等。

⑵. 由于柔性版印刷工艺的特殊性,网点增大更为严重,网点的扩大会引起图像清晰度下降,细微层次丢失,画面色调变化,所以需要进行网点增大补偿。

网点增大的规律:按照几何学的网点扩大理论,网点的扩大总是发生在点的边缘,即边缘部分均匀的向外扩展,不同百分比网点边缘扩大(即半径增大量)是一致的。

50%的网点将变为73%,扩大23%,15%和75%的网点扩大量分别是23%和13%。

影响网点增大因素:①网点形状,方形网点在50%左右时网点增大量最大,而圆形网点在70%左右时网点增大量最大。

②加网线数,网线数高一倍,网点边缘就增加一倍;③承印材料的影响,非涂料纸比涂料纸的网点增大量要大;④印刷压力的大小。

印版变形补偿:由于柔性印版的高弹性,尽管在柔性版印刷中采用轻压印刷,但还是会导致印刷时图像网点的扩大和图像的伸长。

Ø在原稿设计时,根据印版伸长率,在变向尺寸中减去相应值;Ø拍摄晒版胶片时,采用变形镜拍摄,缩短变向尺寸;Ø采用电脑分色时,只需在设计完墨稿分色前,给一个单向缩放指令;Ø采用滚筒式的晒版方法,即晒制印版与印版滚筒尺寸相同。

10.补漏白:为防止因印刷套印不准而引起的文字、图形、图像交界边缘露出承印物颜色的缺陷,对交界边缘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处理的方法。

规则:浅色入深色的原则。

顺序大致为:白色、黄色、青色、绿色、品红色、红色、蓝色、黑色。

11.平顶网点的实现方式:表面覆膜、惰性气体、高能LED-UV光源柔性版材的特点:尺寸稳定,节省制版时间,图像清晰,图文质量高,板材厚度均匀,耐磨性好版材的种类:橡胶版:手工雕刻橡胶版、模压橡胶版、激光雕刻橡胶版感光树脂版:固体感光树脂版,液体感光树脂版CTP版:光敏型和热敏型曝光时间的确定方法背面曝光时间的确定:(1)独立遮盖法(2)渐露法(3)渐覆法首先根据印版厚度,要求的浮雕深度,印刷条件确定所需要的底基厚度,底基厚度对应的曝光时间就是最佳背面曝光时间。

正面曝光时间的确定:自制测控条进行晒版时间测试。

分别用不同的主曝光时间进行曝光,如5分钟.8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或估算曝光时间d1/d2=t1/t2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流程工艺流程:装版,揭去保护膜,激光成像曝光(YAG),背曝光,主曝光,冲洗,烘干,去粘,后曝光。

原理:计算机系统能完成图像的编辑和排版工作,并把排好的版面以页面描述语言的格式保存起来;成像系统接收计算机系统传送过来的页面描述信息,经由RIP解释,产生控制成像头(激光束)动作的指令,对印版进行曝光,完成印版的制作;供版系统的存储柔性版材,并在制版时完成柔性版的输送、定位和裁切。

激光直接雕刻的优点:(1)不用干燥和冲洗,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费用(2)制版质量高,制版周期短,制版效率高(3)所需制版设备少,投资成本低(4)工作流程全数字化,工作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1、水性油墨的组成、各组分的作用、特点:组成:色料(为油墨提供颜色,包括染料和颜料),连结料(扩散,携带颜料或染料以及提供与承印物粘附力的作用),溶剂(溶解树脂,使油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黏度,以便在印刷时实现油墨的转移,并控制干燥速度),助剂(改善印刷适性。

)水性油墨特点:环保性,低粘度,良好的印刷效果。

柔性版印刷油墨的干燥原则,以及干燥过快、过慢的后果:初使干燥性慢,彻底干燥性快。

这样的油墨在印版(网纹辊)上可以保持不干,而在印刷材料上可以速干。

干燥过快,油墨会在印版表面结皮、糊版、图案周围不清晰,使印品油墨堆积,光泽不良,出现“墨斑”,以及使内部水分无法排除,从而引起套印色题。

干燥太慢,印品可能会发生粘连,背面“蹭脏”现象,纸张伸缩,降低光泽,影响叠色印刷,给机台操作人员带来很多麻烦。

6、 UV油墨的组成、各组分的作用、特点:颜料(着色剂;影响UV油墨的聚合作用,影响油墨的干燥),预聚物(决定了油墨的油墨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印刷适性及印刷品的性能),单体(调整油墨黏度,便于印刷),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能量后,发生光解反应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继而引发预聚物和活性单体发生光聚合反应使油墨发生固化成膜),添加剂(使产品性能稳定)8、水性UV油墨的组成预聚物,光引发剂,颜料,水,助溶剂和其他添加剂1. 柔性版印刷机按排列方式分为几类,每一类型的优缺点。

卫星式柔印机,层叠式柔印机,机组式柔印机2.柔印机输墨系统有几种形式?详细说明反向刮刀式混合输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墨斗辊/网纹辊型输墨系统(双辊式),刮墨刀/网纹辊型输墨系统(刮刀式),墨斗辊-网纹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综合式),墨槽-刮墨刀系统(封闭式)反向刮刀输墨系统特点:利用逆向刮墨刀将网纹辊表面的油墨刮掉,刮刀与接触点切线的角度为140-150°;印速的变化对传墨量的影响较小,传墨量稳定,输墨性能最佳;刮刀对网纹辊的压力小应用范围:于大型和高速的柔性版印刷机。

墨斗辊/网纹辊型输墨系统(双辊式):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对网纹辊的要求低;网纹辊与橡胶辊表面滚动摩擦,使用寿命长;传墨量的稳定性差,尤其对于高速印刷及质量要求高、网线数较高的彩印品的印刷;不利于精确控制油墨转移量;刮墨刀/网纹辊型输墨系统(刮刀式)使用网纹辊,可定量传墨;可使用各种黏度的油墨,在较高的印速下获得更高的印刷质量;刮墨刀对网纹辊的压力比墨斗辊对网纹辊的压力大得多,可确保在各种印速下,获得好的墨膜转移。

墨斗辊-网纹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综合式)特点:墨斗辊的作用仅限于向网纹辊传墨,不再控制墨量,墨量则由刮刀控制。

刮刀安装方向影响传墨性能。

适于大型和高速的柔性版印刷机。

墨槽-刮墨刀系统(封闭式)特点:油墨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性能稳定;具备反向刮刀刮墨的优点,适合高速印刷;可直接与清洗系统对接,清洗时间短,可减少换墨和停机时间。

可通过加热和冷却来调节油墨黏度。

1、网纹辊的作用:通过网穴向印版上图文部分定量、均匀地传递印刷所需的油墨。

是柔印机输墨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又被称为柔印机的“心脏”。

金属镀铬网纹辊:1镀层薄,最高加网线400-500LPI,用于一些要求较低的简单柔版印刷;2镀铬合金层具有良好的受墨能力;3使用刮刀的效果会好一些,但对其寿命影响较大,由于成本低,所以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

激光雕刻网纹辊:①耐抗性强、使用寿命长,其耐印力可达4亿次左右;②网纹线数高,可稳定达到700-1600LPI,最高可达2540LPI,为实现高精细网点印刷打下了基础;③有光滑的网墙,利于油墨的传递;④陶瓷网纹辊的线宽和网孔容积有较宽的选择范围。

喷涂陶瓷网纹辊的:Ⅰ表面光滑细腻,硬度高耐磨性好,适用于刮刀型输墨系统;Ⅱ吸墨和传墨性能稳定;Ⅲ喷涂厚度对传墨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故网纹线数受限,一般不超过200LPI,故一般只能印低档产品;Ⅳ网格大多雕成45度锥棱体结构。

3. 描述网纹辊特征的参数有哪些?常见的网穴结构有几种?形状,结构,线数,角度,开口度,容积5. 试述网纹辊线数多少、网穴开口度和网穴角度对传墨性能的影响。

传墨均匀性:网纹辊线数↑,均匀性↑;传墨量:网纹辊线数↑,开口面积↓,传墨量↓释墨性:网纹辊线数↑,释墨性↓;彩色印刷时:网点面积>着墨孔面积。

一般的,加网线数<1/3网纹辊线数。

6、形状对传墨性的影响:四棱锥形:释墨性差。

棱合形:释墨性良好,具有通用性斜线形:保证油墨的流动性,良好的传墨性,油墨粘度可较高,可用于涂布。

7、网穴容墨量的计算:(正四棱锥)(正四棱台)8、网穴的容积单位:网纹辊的载墨量,即在正常状态下,单位面积内网纹辊所以网穴可容纳的油墨量,单位为BCM/平方英寸。

9、角度对传墨性能的影响:网纹辊的角度是网穴排列线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也称网穴的角度,常用的角度是30°.45.°60°10、网穴开口度对传墨性能的影响:网穴深度H与网孔宽度A的百分比,通常在23%~33%之间,最佳为28%。

柔印贴板用双面胶带的组成与结构,常用的双面胶带类型及适用范围。

也叫压敏贴版胶带。

作用:将感光树脂柔性版粘贴到印版滚筒上。

固定印版位置,保证印版在印刷过程中不脱落、不移位,同时缓冲印版受到的部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印刷质量。

组成:基材层,涂胶层,底胶层,保护层胶带性能:胶带黏性,胶带服贴性,厚度均匀性,胶带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