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正式版)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论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发展演变崔万有(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日本的社会保障虽然在战前就已有所发展,但其真正的发展则是从战后才开始的。
1947年日本实施新宪法,开始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高速增长、低速增长、停滞、长期低迷、复苏,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建立、扩充、困境、改革等诸多波折。
经过60余载的建设和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复杂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日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Japa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CUI Wan-you(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Abstract:Though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aw its development before World War II, the real development started well after the war. With the new constitution established in 1947,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as started to come into being and under construction. As the economy experienced its takeoff, high gross, low gross, standstill, long term recession and recovery,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aw its period of setup, expansion, difficulty, reform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Over sixty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grown into a complicated and complete system.Key words: Japan; social security;social welfare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界定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实践是千差万别的,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界定,世界各国的政策文献和有关论著中的具体定义不尽相同,各国都依据本国的特点和认识来描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409-46 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标准方面,代表日本最高水平的是由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JISHA)起草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导则。
该导则旨在帮助雇主建立和开发OHSMS,从而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其基本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雇主自我约束式的OHS管理。
雇主应辩识工作中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因素中潜在危害。
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要求,雇主有责任采取必要行动。
2、体系实施的保证人和记录保存。
为确保雇主按照OHSMS的要求组织生产,必须制定好工作规定、工作标准、操作程序及其他有关文件。
这类文件包括两种,一是“标准化表格”,要求负责安全卫生项目的人员将行动结果记入其中;二是“单件事情记录”,适于负责向有关工人发布使用,用以记录所决定的行动以及行动结果,以便日后的评审和认证。
该导则阐述的OHSMS包括20个因素:1、公司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公司的OHS方针,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卫生。
2、部门方针。
须制定明确的各部门OHS方针,以保证OHSMS的有效实施。
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

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各国政府和企业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一种用于指导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国际标准。
本文将介绍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内容。
什么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OHSMS)是全球广泛使用的一种管理体系标准,其主要用途是帮助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预防和控制职业安全卫生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感。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包括一系列要求和指南,这些要求和指南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协助企业开展规范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通常包括以下方面:职业安全卫生政策的制定、组织架构和职责的明确、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置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健康监测、员工教育和培训等。
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简介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日本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相对成熟、完善,对于行业和人口密集型企业十分重要。
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ISO 45001 标准ISO 45001 标准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最新版,于 2018 年发布。
该标准是基于先前标准OHSAS 18001的基础上,经过全球各方面专家协同作业,重新制定制定而成。
ISO 45001 标准将职业健康安全与企业的持续改进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风险管理理念,使得企业更为重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
ISO 45001 标准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方面:•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卫生政策和目标;•明确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和职责;•实施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方案;•识别、评估和控制职业卫生与安全风险和机会;•预防和减少职业损害或健康影响;•建立职业健康和安全培训计划。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作为一个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国家,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三个方面来探讨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之一。
日本的医疗保险可以分为国民健康保险、企业健康保险和公费医疗保险三类。
其中,国民健康保险和企业健康保险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支付保费,而公费医疗保险则是由政府支付(在实行普及免费医疗政策的地区还有免费医疗保险)。
在医保制度实施以前,很多日本人因为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而不得不舍弃治疗,这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医保制度的逐渐完善,很多人可以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这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养老保险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国民年金两类。
企业年金是由企业为员工缴纳的退休金,而国民年金则适用于没有参加企业年金和公共职业人员等其他人群。
由于日本的养老金制度较为完善,所以在退休后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收入而不必完全依赖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援,这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在劳动力市场出现超过需要的劳动力时,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的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主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运作,失业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获得一定的失业补助金。
同时,日本的失业保险还提供了一些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失业者尽快找到新的工作。
这些服务的开展既是对失业者的帮助,也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的保障。
总结综上所述,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覆盖范围广,而且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老金缺口和医保制度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来逐步解决。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国民的福利和社会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
以下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份详细概述。
一、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系统由国家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组成。
国家养老金是由管理的公共制度,为所有在居住的人提供退休金。
企业年金是由公司为员工提供的额外退休金。
1.1 国家养老金制度国家养老金制度分为基本养老金和厚生年金两个部分。
基本养老金是为居住在的国民提供的,根据缴纳的养老金费率和缴纳年限计算退休金。
厚生年金是为在工作的雇佣人员提供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1.2 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是由公司为员工提供的额外退休金。
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年金计划,根据员工的工资和工作年限计算退休金。
二、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公共制度,为所有在工作的人提供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2.1 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适用于在工作的所有人,包括雇佣员工、自雇人员和家庭成员。
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缴纳一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费用。
2.2 公共医疗保险公共医疗保险适用于没有工作的人,如失业者、学生和家庭主妇。
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公共医疗保险,缴纳相应的费用。
三、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为失业者提供经济援助的一项保障制度。
失业者可以通过申请失业保险来获得一定期限内的失业金。
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为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伤害或死亡的工人提供经济援助的一项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费用由雇主承担。
五、孤儿保险孤儿保险是为失去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提供经济援助的一项保险制度。
这些未成年人可以获得经济援助和教育支持。
六、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为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的一项保险制度。
妇女在怀孕期间和分娩时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经济援助。
附件:本文档没有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养老金费率:缴纳养老金的费率,根据工资收入和缴纳年限计算。
缴纳年限:指个人在工作期间实际缴纳养老金的年限。
退休金:根据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在退休后获得的每月养老金金额。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1 日本职业安全现状(1)职业伤害事故。
日本政府规定,造成人员4天或4天以上不能正常工作的事故是需统计的职业伤害事故。
依据这一规定,2001年全日本共有133598人因职业事故而受到伤害,这一数字比1998年减少14650人。
(2)职业死亡事故。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2001年全日本共1790名从业人员因职业事故而死亡,这是战后日本第4次将职业事故死亡人数降低到2000人以下。
1991~2001年间不同行业职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资料表明,建筑业是日本目前最不安全的行业。
(3)职业病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职业病患病人数逐年下降。
2000年患病人数为8036人,比1990年减少了3379人。
患职业病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
从患病的类型看,由受伤而引发的疾病占大多数。
2 安全及健康法规体系日本的劳动安全健康法经过近30年的制订、修改、实施及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即以《劳动安全健康法》为中心的法令体系,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与日本的其他法规相配合。
日本有关劳动安全健康的代表性法律是《劳动安全健康法》,另外还有《劳动基准法》、《矿山法》、《尘肺法》、《作业环境测定法》等。
3 安全及健康监督管理3.1 监察机构及人员2001年1月6日,厚生省与劳动省合并成立了厚生劳动省,合并后的厚生劳动省把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结合起来,以强化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督管理。
在厚生劳动省中设劳动基准局,具体负责劳动安全卫生事宜。
在47个都道府县设立了劳动基准局,负责各都道府县劳动基准的实施。
直接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的则是设立在各厂区的347个劳动基准监督署(343个署和4个分支机构),它们都是作为厚生劳动省的派出机构,由厚生劳动省指挥领导。
2000年,日本安全监督官有3500多名,分为劳动基准监督官、产业安全专门官、劳动健康专门官和劳动健康指导医生。
日本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1不同于中国从上到下的责任传递式管理,日本建立的是从上到下的全员责任式管理机制。
死亡1人的代价:赔偿金高达1亿日元,事故施工单位3年内不得参与政府工程投标,总包单位项目经理和分包责任人员免职处分,并在各种媒体前向公众谢罪。
自1996年开始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1996~2014年间,建筑业安全事故死亡率(占总从业比)从每万人1.5下降到0.75。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早会:日式安全管理重要一环,也是一项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制度。
KY活动:即危险预知,让作业人员认识到危险源及当天的重点项目,从而做到在作业之前充分解决问题的训练。
全员参与、全员提出、全员解决,上墙展示并每日存档。
安全看板:除了图文并茂的各种安全指示外,还明确了当日最关键的事项,如负责人、主要施工计划、水平/竖向布置等内容。
月度安全色:每月制定一种安全色,用于各类施工防护具、设备作为是否检验合格的标志。
3安全生产措施宣传防护具临边防护4文明施工工地周边场容场貌办公环境物资堆放工完场清品质管理1设计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产品之中。
施工精细化:操作精细,考虑周全,细节完善。
放线由第三方分包单位完成。
放线图纸精确到毫米,采用各种颜色对不同控制线进行区分。
现场放线细致,除了尺寸,还有文字说明。
管理可视化:把隐蔽的、复杂的,变成简单的、易于辨识的。
装备自动化:提供稳定的品质,减少人工的不稳定因素。
进度管理日本工程的计划管理体系:工序分解是基础,穿插施工是核心,技术提效是保障。
围绕着各专业穿插施工编制各类计划,每日进行检查和核对,实现计划管理的精细化。
计划编制计划的检查与调整穿插施工的应用穿插施工是日本工程进度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不论项目大小,均采用各工种交叉作业的方式。
虽然结构标准层进度只有10-12日一层,但依靠取消湿作业和各工种穿插施工,最终达到减少人工和总工期优化的效果。
档案管理日本的工程档案分类:过程档案全过程影像化—以钢筋焊接为例日本的工程档案保存日本的工程档案保存期限日本“三心文化”日本建筑业是日本社会的缩影。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赵冬花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
【年(卷),期】2002(028)012
【摘要】@@1 日本职业安全现状rn (1)职业伤害事故。
日本政府规定,造成人员4天或4天以上不能正常工作的事故是需统计的职业伤害事故。
依据这一规定,2001年全日本共有133598人因职业事故而受到伤害,这一数字比1998年减少14650人。
rn (2)职业死亡事故。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2001年
全日本共1790名从业人员因职……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赵冬花
【作者单位】煤炭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演变过程看日本的大国战略 [J], 许刚雁
2.日本小型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新措施 [J], 郝秀清
3.日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 [J], 无
4.关于2005年度赴日本进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的通知 [J],
5.日本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保障体制和市场力量 [J], 李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01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正式版)编订人:某某某审批人:某某某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日本职业安全现状(1)职业伤害事故。
日本政府规定,造成人员4天或4天以上不能正常工作的事故是需统计的职业伤害事故。
依据这一规定,20xx年全日本共有133598人因职业事故而受到伤害,这一数字比1998年减少14650人。
(2)职业死亡事故。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20xx年全日本共1790名从业人员因职业事故而死亡,这是战后日本第4次将职业事故死亡人数降低到2000人以下。
1 991~20xx年间不同行业职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资料表明,建筑业是日本目前最不安全的行业。
(3)职业病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职业病患病人数逐年下降。
20xx年患病人数为8036人,比1990年减少了3379人。
患职业病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
从患病的类型看,由受伤而引发的疾病占大多数。
2 安全及健康法规体系日本的劳动安全健康法经过近30年的制订、修改、实施及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即以《劳动安全健康法》为中心的法令体系,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与日本的其他法规相配合。
日本有关劳动安全健康的代表性法律是《劳动安全健康法》,另外还有《劳动基准法》、《矿山法》、《尘肺法》、《作业环境测定法》等。
3 安全及健康监督管理3.1 监察机构及人员20xx年1月6日,厚生省与劳动省合并成立了厚生劳动省,合并后的厚生劳动省把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结合起来,以强化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督管理。
在厚生劳动省中设劳动基准局,具体负责劳动安全卫生事宜。
在47个都道府县设立了劳动基准局,负责各都道府县劳动基准的实施。
直接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的则是设立在各厂区的347个劳动基准监督署(343个署和4个分支机构),它们都是作为厚生劳动省的派出机构,由厚生劳动省指挥领导。
20xx年,日本安全监督官有3500多名,分为劳动基准监督官、产业安全专门官、劳动健康专门官和劳动健康指导医生。
3.2 监督范围劳动安全监察对所有适用于《劳动基准法》和《劳动安全健康法》的企业进行安全健康监察指导(不包括矿山安全),对工人进行保护。
具体包括: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体制;保护工人安全健康的措施;机械设备安全及有害物质处理;对工人就业的指导措施;健康管理;安全健康改进计划等。
3.3监察方法劳动大臣每5年制定一次工伤事故防止计划,计划中规定了事故预防的重点对策和降低伤亡事故的目标,各都道府县劳动基准局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针计划,劳动基准监督署也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使得各级各项工作目标明确,重点清楚,职责分明。
监察人员根据拟定的监察计划及企业呈报的各种计划和报告等对企业进行现场监察指导。
对于违反安全健康标准的建筑物、设备、原材料等,监督署长等有权向企业主下达停止使用、变更等命令。
对于违法者和屡犯者,监督官有权行使司法警察的权力,将其送交检察院予以司法处罚,在此过程中,监察官仅有司法警察的权限,但无权确定和收受罚款。
监察人员在对企业进行监察之后,要立即向所属的署长报告监察情况,署长结合以往的监察结果综合考虑违法内容,决定处理意见,包括再监察或司法处分等。
3.4 矿山监督管理日本煤矿安全监察实行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矿山劳动安全健康监督归经济产业省管辖,具体负责《矿山法》监督实施的部门是经济产业省的核能及工业安全局。
在重点产煤省、都、道、府设置由经济产业省派出的矿山安全监督部,在重点矿区则由当地的矿山安全监督部派驻安全监督署。
地方矿山安全监督部负责煤矿安全监督监察,防止矿工受到伤害,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负责对矿山监督员的培训工作。
4 民间组织与中介机构日本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社团组织与中介机构实施认可委托制度,对获取资格的社团中介机构委托其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社团之间有分工、有协作交流,关系顺畅。
对开展安全技术服务的社团组织与中介机构,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资格认可,委托其开展宣传、培训教育、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工作。
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JISHA),是根据日本政府颁布的《工业事故预防组织法》的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中介组织,于1964年成立并受政府资助。
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主要从事信息业务,它的工作宗旨是,通过采取事故预防措施来达到消除职业工伤事故的目的。
产业安全技术协会是一个由劳动省确认具有法人资格、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
它通过各种技术活动来帮助企业降低工业事故以减少损失。
该协会被劳动省指派为国家唯一的电器设备防爆测试和认证的权威部门。
日本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主要研究日本经济发展对策,以及安全生产对提高生产附加值的作用,同时进行安全宣传。
日本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的会员目前已超过1万个。
日本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700多个。
5 安全与健康活动5.1 全国安全健康周早在1924年日本就有了安全健康周活动,但当时的主办单位和时间是经常变动的。
1947年劳动省成立后,全国劳动安全健康周就由劳动省主办,时间固定在每年的7月1~7日。
1950年起又把劳动健康分离出来,于每年的10月1~7日单独举办全国劳动健康周,安全周和健康周分别从1950和1951年增加一个月的准备期(即6月和9月),开展一些正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成立后,安全健康周就由劳动省和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共同主办。
到20xx年,全国安全周已经举办了74次,全国产业健康周也举办了52次。
安全健康周期间,对劳动安全健康及事故和职业病预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或团体进行奖励。
每年的7月1日还是日本的“国民安全日”。
5.2 全国产业安全健康大会每年秋季,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在劳动省等政府部门的援助和有关团体的协助下,召开全国产业安全健康大会。
大会轮流在全国主要城市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
大会会期为3天,大会期间还举办展示各种安全健康仪器、设备、用品的绿十字展。
第60次产业安全健康大会是 20xx年10月23~25日在东京召开的。
5.3 岁末年初无事故运动1952年日本开始提出“无事故运动”,但此活动仅在部分地区和企业开展,自1971年起,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把它推向全国。
每年主办者要选定标语,通过宣传、杂志、小册子等开展普及宣传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的企业逐年增加,成为仅次于安全健康周的主要固定活动之一。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悬挂安全健康旗帜、车间环境整理整顿、机械设备检查维修等。
2001 年12月15日~20xx年1月15日举办的第31次活动中提出的口号是:“防急防躁,岁末年初无事故”6 安全与健康研究开发体系6.1 研究机构日本设有专门的安全与健康科研机构,它们的研究报告,为政府制定或修改劳动安全健康法令、标准及劳动省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参考。
如产业安全研究所、产业医学综合研究所、日本劳动研究所都是劳动省下属的研究机构。
有的组织和大学也从事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如日本职业健康协会、职业健康促进会、日本产业医科大学的工业生态科学研究所等。
另外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也参与研究劳动灾害预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6.2 当前的重点研究领域1998年召开了关于“21世纪日本职业健康研究战略”的会议,经过讨论、筛选和分类,各方职业健康研究专家最后确定了日本在职业健康研究方面的三个重点领域,共计18个优先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完成的8项措施。
在研究战略中,针对每一问题,还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6.3 煤矿安全技术的开发由于日本煤炭储量很少,煤炭需求量的97%依赖于进口,因此日本的能源政策把保证国外煤炭供应作为优先考虑,同时把先进的低成本的煤矿安全技术向国外推广。
日本于1999年6月成立了21世纪煤炭技术战略工作组,进行煤炭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
提出了在未来的3个10 年期间煤炭开采技术开发的方向。
7 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7.1 企业自主培训按照厚生劳动省令,企业在雇用新工人或老工人的工作场所变更时,必须对劳动者进行与其工作相关的安全健康教育。
工人从事厚生劳动省令中规定的危险或有害的作业时,企业主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健康的特殊教育。
另外,企业还必须负责对工长的教育,以及安全健康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教育等。
7.2 院校安全培训院校主要是对特定的对象进行培训,如日本产业医科大学是对在校学生提供职业健康医师的培训教育,同时科研院校也受相关部门的委托,对在职的医生、护士、职业健康医师进行培训工作。
如职业健康促进会受厚生劳动省的委托,向职业健康医生和涉及职业健康的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
日本产业医科大学的工业生态科学研究所与日本国际合作局一起,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生及合作者进行3个月的培训。
7.3 中介组织的培训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下设的东京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和大阪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也是厚生劳动省指定的进行安全与健康培训的机构。
接受培训的人员都是在安全健康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或安全健康顾问。
健康教育中心能提供20多种培训讲座,每期培训一般为3~5天,每期20~30人。
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下辖的日本职业安全与健康国际合作中心,是由厚生劳动省资助于1999年7月成立的,受厚生劳动省委托,进行职业安全与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该中心的培训对象除了日本在海外举办的企业外,还包括亚洲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每年大约举办10次安全与健康培训班,学员都是这些国家中企业的安全与健康的负责人,每期12人,共学习3周,其中包括参观日本的大型企业、工厂和研究试验室,及设施的实际操作培训、英文演讲和信息交流。
7.4 矿山安全培训日本的矿山安全有专门的培训中心,隶属于日本矿山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是由经济产业省、有关的县、市出资和有关行业的特别会费的共同援助下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