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正式版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式版)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实现钒电解液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的目标, 加强安全环保管理, 保障员工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环保健康, 保证公司生产及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规办法用于川威钒钛新材料实验室钒电解液生产线所属区域的安全环保技术操作。
3 职责3.1 安全环保工作的归口单位是综合管理部。
3.2 相应的检查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实施, 落实由公司行政首长督办。
3.3 入厂安全教育由综合管理部统一组织培训, 培训分为入厂培训和现场培训两种。
4 钒电解液安全生产管理4.1 责任制4.1.1 安全环保责任制实行公司行政首长负责制。
4.1.2 安全人员均为兼职安全人员, 直接对公司行政首长负责。
4.2 危险品管理制度4.2.1 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性质(如钒电解液生产线浓硫酸、浓磷酸、高纯钒和电解液), 在生产和储运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毁的物品, 均属于危险物品。
4.2.2 危险品装配、贮运、装卸、运输必须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担, 严防跑、冒、滴、漏, 运输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4.2.3 进入有毒和粉尘环境作业时, 应穿戴好防尘和防毒护具, 腐蚀液体操作时应带相应的防护器具。
4.3 进入容器或设备4.3.1 必须申请, 并得到批准。
4.3.2 做好通风和置换。
4.3.3 按时间要求定时分析, 容器外要有人, 内外通讯要通畅。
4.4 起重设备4.4.1 操作时要求安全人员到场, 并进行相应的指挥。
4.4.2 检修时要申请高空作业, 并有安全人员到场指挥, 检修空间要充足。
4.4.3 起重钩下禁止站立。
4.5 设备安全巡查4.5.1 设备安全巡查要按指定线路进行巡查, 并做好相应的巡查记录。
4.5.2 不定期对区域安全进行检查, 查出隐患逐项分析, 并马上落实, 不准拖延。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电解液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和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其安全生产操作至关重要。
下面是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安全防护措施1. 生产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识电解液的危险性。
2. 生产现场应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
3. 生产现场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4.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电解液安全生产的意识和技能。
二、正确使用电解液1. 在使用电解液之前,先对电解液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2. 严禁将电解液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使用。
3. 在使用电解液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4. 严禁将电解液倒入非指定容器中,避免发生泄漏和溅洒。
5. 在进行电解液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直接用手接触。
三、储存和运输电解液1. 电解液应储存在专用的化学品储存室中,禁止与易燃物、易爆物等混存。
2. 储存电解液的容器应具备防漏、防溢、防爆等特性,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在电解液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防漏、防溅的运输容器,保证安全运输。
四、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电解液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封堵,防止泄漏扩散。
2. 电解液泄漏后应及时清理,避免腐蚀设备和危害环境。
3. 发生人员接触电解液后,应立即将被污染部位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发生火灾时,应迅速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源,并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对存放电解液的容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
2. 遵循使用寿命的原则,定期更换和更新电解液。
3. 定期对电解液操作区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
总之,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是确保电解液生产过程中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有效采取措施,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应急准备工作,以应对突发状况,确保电解液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制氢机电解液的配制及要求

电解液的配制及要求系统要求电解液更换的频度主要取决于供给系统的给水质量,允许的电解液纯度是基于给水有允许的200KΩ-cm(25℃)的最小电阻率。
如KOH电解液纯度不能维持,可能产生系统堵塞,并可能导致电解槽受到损害。
推荐定期检查电解液的比重作为监控电解液浓度的方法。
如比重不在许可范围内,电解液应该更换或纠正其浓度。
电解液所用的KOH必须是相当于试剂级的化学品。
当混合到25%重量百分浓度时,电解液中碳酸钾(K2CO3)的含量必须小于0.6的重量百分数,而总的铁和重金属含量小于10ppm。
一般来说,商业级或工业级的KOH是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的。
可以接受的KOH等级通常是用45重量百分数的溶液或85重量百分数的颗粒。
美国化学协会(ACS)要求试剂级的固体KOH为:在45重量百分浓度时,上述要求转化如下:合适材料的容器必须是用于处理和贮存KOH的。
Al、Zn,黄铜、青铜、铜和玻璃均被KOH所腐蚀,因此不适宜使用。
推荐使用不锈钢或聚丙烯容器。
在处理KOH时,应戴上适当的保护镜及橡皮或塑料手套,应有足够的通风,特别是在处理会产生有害的烟雾的热的KOH时。
在有大量的KOH颗粒的场合,安全的充淋头及急救用的眼药水应放置在该场所。
建议用5-10升(1-3加仑)饱和硼酸溶液容器用于紧急处理皮肤灼伤。
硼酸在室温下的溶解度大约是每升水50克(35CC)。
硼酸溶液也可以用来洗刷中和已拆下或必须处理的部件或零件上的KOH。
(1)电解液的混和正确的操作HM系统,需要25重量百分数KOH水溶液。
刚混好的电解质的重量百分数可能在24%到26%的2个百争数之间变动,。
相当于20℃时比重范围是1.226-1.247。
在测比重时,溶液温度也必须测定。
不同温度下KOH的比重列于表4-2中。
表4-2:不同温度下KOH溶液的比重在稀释浓的KOH到25重量%时,需要用不锈钢或聚丙稀容器来混和。
为了测定比重,需要用1.00-1.300的比重计及一合适的量筒,温度计用于确定测定比重时的温度。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模版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电解液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电解液生产过程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安全责任1. 生产单位应当明确电解液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2. 生产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程,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设备检查1. 生产单位应当在生产前对电解液生产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设备无异常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2.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密封性、电源线路的安全性、传感器的运行情况等。
3. 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修复、更换。
第五条物料准备1. 生产前需确认所需物料是否齐全,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准备。
2. 物料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进行检验验收。
3. 物料的储存应当符合相应的规范,防止物料受潮、变质等情况的发生。
第六条人员培训1. 生产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电解液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在岗培训应当定期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规程的宣讲、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三章生产操作第七条生产现场安全防护1. 工作区域应当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当清晰易识。
2. 生产人员应当佩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3. 生产现场应当保持干燥、整洁,防止火源、爆炸品等危险物品进入。
第八条设备操作1. 生产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应当熟悉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确保操作规范。
2. 操作设备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调整。
3. 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
第九条物料搅拌1. 物料搅拌时,应当确保搅拌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并按照规定的搅拌参数进行操作。
电解液配制

浏览: 1245 |更新: 2010-10-20 09:45
5
0
全文阅读 分步阅读
电解液是使用测硫仪时必需的用品,配制电解液其实很简单,使用的药品也很少。
工具/原料
碘化钾
溴化钾
蒸馏水
冰乙酸
步骤/方法
称取5克碘。
再加入10毫升冰乙酸,搅拌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电解液可重复使用,用的时间长短根据重复使用次数和试样含硫量高低而定,但每次做实验前应进行1-2次测定,使电解液中碘-碘离子对的电极电位校正到仪器的所需数值,电解液的PH值在1-3时,可以使用,但PH值小于1时,应予以废弃。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Word版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1、在铅酸蓄电池中是以水溶液状态的稀硫酸作为电解液(也叫电解质)的。
电解液与极板上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2、电解液密度究竟是高好还是低好,需要对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冬季气温低,电解液的粘度大,不易渗入极板内部,蓄电池的端电压和容量都将下降,特别是在强烈放电时表现尤为明显。
在蓄电池放电的情况下电解液还有结冰的危险,因此,在冬季或寒区应采用密度较高的电解液,相反,在夏季炎热区则采用密度低的电解液。
3、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相对密度为1.84的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相对密度一般在1.24-1.31的范围之内。
根据蓄电池的用途、工作环境、温度不同,可以选用不同密度的电解液,固定式铅酸蓄电池不十分追求重量轻,而看重重使用寿命,常常选用密度低的电解液,电力自行车用蓄电池对重量有一定的要求会选用密度较高的电解液。
蓄电池的电解液应高出极板5mm。
若液面过低则露出液面部分的极板不能参与化学反应,蓄电池容量减小,同时露出的部分还容易硫化而损坏。
若液面过高,电解液又容易溅出,积存在盖上,使两极柱间构成通路而自行放电,且易腐蚀极柱。
4、配制电解液是蓄电池装配与维修中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
配制前可先计算出电解液的总重量,然后查表1再得出所需水和硫酸的重量,电解液的密度不同,所需的水和硫酸的比例也不同,这个比例可用重量表示也可用体积表示。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等到电解液冷到25度的时候,再用光学检测仪检测它的密度,电动车电池所用电解液的密度要求是1.335,此时,如果密度高,就加蒸馏水,低则加硫酸。
配液时所用的容器必须耐酸耐温,玻璃容器最好,准备好密度计、温度计、量杯、玻璃棒,先将容器洗刷干净,再用蒸馏水洗一次,然后将蒸馏水倒进容器里,再将纯净的浓硫酸小心的缓缓注入蒸馏水内,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或塑料棒)均匀地搅动拌合,倒入硫酸时不应过多过急,因硫酸和水混合时,水立刻就被硫酸吸收而产生大量的热量,电解液温度急剧上升,如果操之过急易造成沸腾溅射,危险,应予特别重视。
7 电解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电解液配制作业指导书版号:A1页数:9编制:审核:批准:起始生效日期:2018-09-10修订履历表修订符号修订日期变更页码版号修订内容简述修订原因修订者批准者2018.09.10 A1 整份修改,添加新型电解液配置内容增加XXX L H1.目的将电解液所需的化工材料按一定配比和工艺,配制成电解液。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只适用于配制电解液。
3.设备仪表及器具3.1配制电解液用的搅拌罐3.2电导率仪(DDS-11A型)3.3PH计(PHS-3C型)3.4量筒 1000ml3.5温度计 (0-200℃)3.6烧杯 50ml 200ml 500ml 1000ml3.7电子秤 15kg3.8电子秤 300kg3.9稳压稳流直流电源 DH94083.10电炉 (220V)3.11阳极箔片 FV:640vf以上3.12玻璃棒3.13聚乙烯容器(装电解液)3.14带线夹具(正、负极)4.化工材料和配方4.1化工材料EG(乙二醇) S1 N2 S4 ADP NMA AC CB LCA N14 DMF N12 N11 PVA-105 S7 APB BA M1 GBL K1 PTZ SKS XP-03A AB N9 N8 K116 SC N2(酸) A5(或)A5酸 A6 HPW YKS A3 XP-23 S3 HS-04 HS-02 HA-01 HR-01 PEG-400 LBM4.2配方4.2.1 L6#EG:84.5 S1:1.0 N2:10.0 ADP:4.0 PDA:0.3 A5:0.2 烧煮温度:95±5℃4.2.2 L1#EG:78.4 N2:2.0 ADP:8.5 A5:10.0 SC:0.5 N3:0.6 烧煮温度:100±54.2.3 183B#EG:85.0 N9:1.0 SC:10.0 AB:3.8 AC:0.2 烧煮温度: 110±5℃4.2.4 E086#EG:81.6 N2:8.0 N8:0.2 N9:5.0 A5:5.0 N3:0.2 烧煮温度: 90±5℃4.2.5 E087#EG:72.0 N2:18 AC:5.0 N11:5.0 AB:0.1 烧煮温度:90±5℃4.2.6 S371B#EG:80.0 AC:2.0 K1:15.0 HPW:3.0 CB:0.1 AB:0.1 烧煮温度:130±5℃4.2.7 D2#EG:75.0 N2:15 A6:0.5 ADP:0.5 S1:8.0 A5:1.0 烧煮温度:90±5℃XP-03A:0.154.2.8 AK161#EG:75.0 HS-04:19.0 S7:3.0 N9:0.9 CB:2.0 AB:0 烧煮温度:130±5℃4.2.9 M39A#EG:80 N2:2.0 A6:15.0 AB:2.0 S1:1.0 烧煮温度:105±5℃4.2.10 DLE-02#EG:50 N2:20 A6:15 A5:15 S1:0.3 AB:1.0 烧煮温度:90±5℃4.2.11 SL-15#EG:41 N2:32 S3:7 S1:15 AB:5 烧煮温度:100±5℃4.2.12 183A#EG:60 N3:20 S7:10 N9:5.0 AB:2.0 YKS:3.0 烧煮温度:115±5℃4.2.13 M2025#EG:80 N2:2.0 SC:12.0 S1:4.2 A5:0.5 烧煮温度:105±5℃4.2.14 H211#EG:50 PEG400:25 S7:5 N9:2.0 HR-01:1.0 AB:4.0 烧煮温度:110±5℃4.2.15 HB-19#EG:60 HPW:2 S7:6.0 N9:10.0 K1:0.2 AB:5.0 烧煮温度:130±5℃4.2.16 K-16C#EG:82 AC:7 N2:0.2 A6:6.0 AB:4.6 S1 :0.2 烧煮温度:90±5℃4.2.17 S11#EG:65 S7:5.2 K116:14.8 YKS:10 AB:5.0 烧煮温度: 100±5℃4.2.18 AK-26#EG:70 N9:15 YKS:5.0 S7:5.8 HPW:4.0 AB:0.2 烧煮温度: 130±5℃4.2.19 CP-01#EG:81.3 N2:10 A6:0.3 AB:4.0 CB:4.0 M1 :0.4 烧煮温度:90±5℃4.2.20 H315#EG:65 S4:18 S7:5.0 HPW:9.2 AB:0.3 SKS:2.5 烧煮温度:130±5℃4.2.21 HB602#EG:60 N3:15 S7:4.0 HPW:5.6 AB:0.4 D1:3.0 烧煮温度:130±5℃4.2.22 SL-2C#EG:60 N2:20 S1:15 A6:2.0 A5: 3.0 烧煮温度: 90±5℃4.2.23 H1#EG:75 AC:15 K1:5.0 HPW:2.0 AB:2.0 CB:1.0 烧煮温度: 125±5℃4.2.24 S66#EG:60 K1:20 HPW:10 AC:5.0 AB:5.0 烧煮温度: 130±5℃4.2.25H401#EG:74 S7:3.5 BA:2.5 HS-02:19.5 AB:0.3 CB:0.2 烧煮温度: 130±5℃4.2.26 H213#EG:75 S7:10 BA:10 AB:0.2 CB:0.3 HA-01:4.5 烧煮温度: 130±5℃4.2.27 E090#EG:80 N2:10 AC:5.0 N11:5.0 烧煮温度: 90±5℃5.配制过程5.1 L6、L1、M2025、E087、E086、E090、M39A、 RL-15的配制5.1.1 称取所需的量EG,装入搅拌罐(或锅中)。
(9)电解液配制

1、目的为了保证配酸工序的质量,使操作员工掌握配酸工序的正确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及工艺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规定了配酸工序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工器具、工艺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警告标识说明及相关工艺参数。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配酸工序。
3、职责本操作规程由配酸工序的操作员工严格遵守,并做好本工序的工艺记录。
车间主任和生产科负责监督执行,并归口管理,负有管理职责。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检验由生产科和工艺科监督执行,负责监督和管理职责,质检员对半成品进行检验判定。
本工序的首件和过程中的检验,首先由操作工自检,再由专职检验员判定,质检科负有管理职责。
4、原材料、半成品、工具及设备4.1原材料4.2工具、设备:6、工艺操作流程简图7操作工艺7.1准备工作7.1.1个人工前安全防护:操作者进入操作现场前应换好工作服,穿好围裙、雨鞋,戴好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劳保防护用具。
7.1.2开机前设备及工器具检查:⑴新设备使用前须用纯水将所有贮酸罐,配酸混合罐及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⑵经常检查贮酸罐,配酸混合罐,管道及其连接处有无渗漏。
7.1.3原材料检验:⑴检查硫酸钠、硫酸亚锡是否由质检科出具的合格标示,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检查浓硫酸外观应无色、透明,有无悬浮和不溶物,若有及时上报车间主管。
⑶检查纯水出水口的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工艺7.2操作过程7.2.1计算:一次配酸量约4.5t,配好的稀硫酸密度为1.265g/ml(25℃时),硫酸亚锡质量百分含量0.1±0.01%,硫酸钠质量百分含量1.2±0.01% 。
7.2.2开始配酸时,首先打开纯水阀,向配酸混合罐内加入适量纯水,把纯水放至规定的刻度线。
7.2.3打开循环泵将计算并计量好的硫酸钠和硫酸亚锡缓慢均匀撒入配酸灌中。
7.2.4打开热交换器冷却水阀,进水压力控制在0.2~0.4Mpa,打开配酸系统阀门,同时启动配酸循环泵,观察流量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正式
版
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蓄电池电解液是用比重1.84纯硫酸与蒸馏水配制而成。
为了防止损伤蓄电池的极板和隔板,硫酸稀释后注入蓄电池前必须冷却。
2、配制电解液时,应使用铅槽,玻璃槽,陶质或瓷制耐酸槽,不能使用不耐酸的一般金属器具,并能耐温100℃。
3、配制时,一定要将浓硫酸徐徐倒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扩散,切不可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内,以免发生液体溅泼,发生意外事故。
4、配制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
防护用具,如橡皮围腰、胶手套、胶鞋和护目眼镜等,配制前应将所用用具洗刷干净,并用蒸馏水洗一次,所需工具量具,要准备齐全,为了防止在工作中硫酸溅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事先准备好5%氢氧化铵或碳酸钠溶液(纯碱)以使万一溅上硫酸溶液时可迅速擦洗,再用清水冲洗。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