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单吸附催化氧化催化燃烧脱附
脱附+催化燃烧工作原理环评

脱附+催化燃烧工作原理环评脱附+催化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气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等领域。
它通过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对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进行环评。
一、工作原理脱附+催化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废气先经过吸附装置进行吸附打脱,然后将脱附后的气体引入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催化燃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吸附脱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首先被吸附在吸附剂上,这通常采用活性炭、氧化铝或分子筛等吸附材料。
吸附后的废气经过脱附装置,通过升温或减压等手段使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有害物质脱附出来,生成脱附废气。
2. 催化燃烧:脱附废气进入催化剂反应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通常采用的催化剂包括铂、钯、铑等贵金属或氧化物类催化剂。
催化燃烧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浓度下进行,通过调节进气气体的比例和温度来保证催化剂的高效运转,从而实现有害物质的转化和气体的燃烧。
3. 完全燃烧:经过催化剂的转化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大部分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进行混合燃烧,从而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
完成燃烧后的气体通常通过冷却装置降温,然后经过除尘设备进行处理,最终排放到大气中。
二、环境影响脱附+催化燃烧技术在废气处理中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
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音影响: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特别是在设备运转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
在工程设计和现场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噪音接受标准,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来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2. 能耗影响:脱附+催化燃烧技术需要耗费一定的能源进行废气处理,尤其是在催化剂的再生和冷却处理过程中,消耗相对较多的能源。
在工程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节能措施,进行能源消耗的优化管理,降低对环境的能耗影响。
活性炭吸附脱附与催化燃烧工艺的存在的问题及注意要点

活性炭吸附脱附与催化燃烧⼯艺的存在的问题及注意要点摘要:⽬前中国各地⼤⽓污染污染状况还不容乐观,尤其是有机废⽓污染。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相关的环保产业也随之不断壮⼤和发展,针对有机废⽓处理设备也呈现出多种多样,⼚家也越来越多,各⾃也有各⾃的的特点。
对于客户来说,⼀般处理废⽓的原理可以理解,但是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确有所顾虑。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怎样为客户提供⼀套既可靠⼜经济的处理设备才是关键。
结合以往的实际⼯作经验和案例,泊头浩坤环保科技就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艺,在设计与实际使⽤过程中遇到的⼀些问题和注意点进⾏探讨。
1有机废⽓处理⼯艺⽐选要素常见的有机废⽓处理⼯艺有:活性炭/棉吸附、⽣物洗涤吸收、低温等离⼦、光催化氧化、冷凝回收、催化燃烧、热⼒焚烧等。
但选择哪种合适有效的处理⼯艺,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艺⽐选。
正常情况下,⾸先需要考虑废⽓中的污染因⼦、产⽣浓度、废⽓排放量,其次就是要考虑需要的去除效率,在了解上述两⽅⾯的基础上,再考虑采⽤何种⼯艺。
但具体采⽤哪种⼯艺合适,还需要进⼀步对废⽓的温度、湿度、污染因⼦特性(熔点、沸点、易燃易爆性、⽔溶性、是否含有卤素、粘性)以及⾮有机性污染因⼦(如:颗粒物)等,做进⼀步的分析。
同时也要兼顾处理⼯艺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稳定性等。
浩坤环保科技专业研发设计的活性炭吸附脱附RCO催化燃烧装置2活性炭吸附⼯艺2.1⼯艺原理及适⽤范围活性炭是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碳,其具备⽐表⾯积⼤,孔隙多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吸附能⼒。
颗粒碳⽐表⾯积⼀般可达700—1200m2/g,其孔径⼤⼩范围在1.5nm⼀5um之间。
其吸附⽅式主要通过2种途径:⼀是活性炭与⽓体分⼦间的范德华⼒,当⽓体分⼦经过活性炭表⾯,范德华⼒起主导作⽤时,⽓体分⼦先被吸附⾄活性炭外表⾯,⼩于活性炭孔径的分⼦经内部扩散转移⾄内表⾯,从⽽达到吸附的效果,此为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表⾯原⼦间的化学键合成,此为化学吸附。
催化燃烧方案

催化燃烧方案燃烧是人类利用化学反应来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但常常伴随着能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催化燃烧方案,旨在利用催化剂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
催化燃烧是利用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使燃料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与传统燃烧相比,催化燃烧能够降低燃料的自燃温度,使燃料更容易被氧化以释放能量。
同时,催化剂能够提供反应介质的表面,加速反应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一个典型的催化燃烧方案涉及三个主要步骤:燃料吸附、表面反应和产物解吸。
在燃料吸附阶段,燃料分子被吸附到催化剂的表面,这时催化剂表面的氧分子与燃料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活化的吸附物种。
在表面反应阶段,活化的吸附物种发生反应,燃料分子被氧分子氧化,产生CO2、H2O等产物。
在产物解吸阶段,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解离,释放出来。
通过这三个步骤的循环,催化剂可以不断地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在催化燃烧方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催化剂可分为自由态和固定态两类。
自由态催化剂通过在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形成反应中间体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固定态催化剂则是被固定在反应器内部,使燃料和氧化剂在催化剂上接触,从而实现催化燃烧。
在催化燃烧方案中,常用的催化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化合物等。
金属催化剂如铂、铑、钯等常用于催化燃烧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氧化物催化剂如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等对气相燃料的催化燃烧效果较好。
非金属化合物如硅胶、氧化铝等在工业催化燃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催化燃烧方案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催化燃烧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催化剂的使用量和催化反应的条件,以保证催化剂的寿命和反应效率。
其次,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反应的机理研究是催化燃烧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催化燃烧技术在工业应用中仍需克服成本和操作难题,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例如,他们正在研究新型催化剂材料,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等,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吸脱附催化燃烧

吸脱附催化燃烧简介吸脱附催化燃烧是一种通过吸附物质,然后再将其脱附并进行催化燃烧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领域,可以有效地处理废气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生能量。
工作原理吸脱附催化燃烧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吸附、脱附和催化燃烧。
1.吸附:通过选择性吸附剂,将废气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到固体表面上。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碳、分子筛和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大表面积和高孔隙度,能够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来吸收有机污染物。
2.脱附:当吸附剂饱和后,需要对其进行脱附操作。
通常采用加热、减压或改变环境条件等方法来实现脱附。
通过提高温度或减少压力,有机污染物会从吸附剂表面脱附出来。
3.催化燃烧:脱附后的有机污染物进入催化燃烧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催化剂通常是金属氧化物、贵金属或过渡金属等。
它们能够提供活性位点,促进有机污染物与氧气的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应用领域环境保护吸脱附催化燃烧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处理工业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系物质和酚类等。
这些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通过吸脱附催化燃烧技术,可以将这些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在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还可以破坏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能源利用吸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还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能源。
在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蒸汽产生、锅炉供暖等能源利用领域。
这样既能够有效处理有机污染物,又能够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一些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质,通过吸脱附催化燃烧技术,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质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甲醇、乙醇和氢气等。
技术优势吸脱附催化燃烧技术相比传统的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性: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催化燃烧反应速度快,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吸附剂的选择性也能提高处理效率。
2.综合利用:通过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能源,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脱附+催化燃烧工作原理环评

脱附+催化燃烧工作原理环评摘要脱附+催化燃烧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尾气处理技术,能有效降低汽车和工业排放物中的有害气体含量。
本文将介绍脱附+催化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其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介绍脱附+催化燃烧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脱除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汽车和工业废气处理技术中。
该技术通过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至特定的材料上,然后经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燃烧,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
二、工作原理1. 脱附脱附是指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至吸附剂上的过程。
吸附剂通常是一种具有高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材料,例如活性炭、分子筛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吸附到其表面上,从而有效地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
2. 催化燃烧催化燃烧是指将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有害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催化剂通常是一种具有特定活性的金属氧化物,例如铂、钯等。
当有害气体吸附在吸附剂上后,催化剂能够加速其氧化反应的速率,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尾气的效果。
三、环境影响1. 空气质量改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和工业排放物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减少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 资源利用脱附+催化燃烧技术可以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噪音污染脱附+催化燃烧技术通常需要通过设备进行处理,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技术改进应不断改进脱附+催化燃烧技术,提高其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环境监测加强对脱附+催化燃烧工作过程中排放物质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3. 法律规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脱附+催化燃烧技术的使用和排放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脱附催化燃烧

脱附催化燃烧脱附催化燃烧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技术,它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加入催化剂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脱附催化燃烧的原理是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燃料中的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较低温度下催化氧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高效燃烧。
催化剂的作用是提供活性位点,使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
催化剂通常由金属氧化物或贵金属组成,如铂、钯和铑等。
在脱附催化燃烧过程中,催化剂首先吸附燃料分子,使其与氧气分子接触,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中间体。
然后,活性中间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于催化剂的存在,这些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从而降低了燃料的点火温度和燃烧温度。
脱附催化燃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显著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量。
其次,它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此外,脱附催化燃烧还可以减少烟尘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脱附催化燃烧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它可以用于燃烧锅炉、炼油装置、化工厂等燃烧设备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排放物的生成。
在环境保护中,它可以用于治理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然而,脱附催化燃烧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催化反应的效果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不同的燃料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其次,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换。
此外,催化剂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存在经济上的压力。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催化剂和催化材料。
他们希望能够设计出更高效、更稳定、更经济的催化剂,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深入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反应过程,为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脱附催化燃烧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要求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要求1.催化剂选择:催化剂是实现ADCC技术的核心要素之一、催化剂应具备高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能够快速吸附有害气体并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催化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抵抗高温和腐蚀。
常见的催化剂材料包括活性炭、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等。
2.吸附与脱附条件:ADCC技术中,吸附过程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进行。
物理吸附是利用催化剂表面的孔道结构和吸附位点将有害气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化学吸附则是在吸附位点发生化学反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因此,吸附与脱附的条件应该是相互配套的。
通常情况下,吸附可在室温下进行,而脱附则需要提升温度到较高的水平,以释放催化剂上的吸附物质。
3.温度控制:ADCC技术要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实现有害气体的吸附和转化,以降低能耗和热量损失。
因此,ADCC技术通常需要采用温度控制装置,以确保催化剂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这可以通过采用恒温控制系统、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4.气体流动和分布:ADCC技术通常需要将废气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吸附和转化。
因此,废气进入催化剂床层时应具备适当的流动性和均匀分布性。
这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进气管道和催化剂床层结构,以及采用适当的废气供给系统来实现。
5.设备和系统安全:ADCC技术应考虑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
废气中常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气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应做好安全措施,减少爆炸和毒气泄漏的风险。
同时,需要考虑催化剂床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催化剂材料挥发或粉化等问题。
综上所述,ADCC技术要求在催化剂选择、吸附与脱附条件、温度控制、气体流动和分布以及设备和系统安全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的合理满足和实现,可以提高ADCC技术的效能和经济性,促进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方案(单吸附催化氧化-催化燃烧脱附)..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方案设计书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分离式)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商务部分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分离式)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商务部分1、设计及制造企业简介:其专业设计人员从事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已有三十多年的经历。
在其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技术实力。
从而保证了净化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
公司制造的净化设备全部是自主知识产权。
尤其是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及装置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在催化触媒领域中创建了悬健学说理论,此理论为催化触媒核心技术。
催化触媒净化装置在工程实际使用中,由政府环保部门的监测中心进行监测,其净化率能达到99.8%,单级净化在工程运用中达到如此高的净化率尚属首例,通常在实验室的转化率能达到99%以上也是很难得。
这就是核心技术竞争力。
同时研发了喷淋塔中对非亲水型有机物的吸收剂和分解液。
吸收剂和分解液是喷淋装置的技术灵魂。
通过近几年的研发,利用常温条件下的催化技术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周期。
大幅度提高的活性炭的吸附功能。
在工程领域中达到广泛的运用。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国家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规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于2006年8月1日起执行。
2.2、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9号,负责起草《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安全检测要求及方法》。
《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安全检测要求及方法》AQ5212-2011,于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
2.3、参与起草修订《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国家标准GB7692-2012。
标准起草2010年已完成,于2012年7月1日执行。
3、产品价格及清单:3.1、A系统有机废气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3.2、B系统有机废气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3.3、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3.4、净化系统工程材料及服务内容部分:3.6、附言:3.6.1、电控柜主要元器件品牌:施耐德、梅兰日兰、常开、上二工等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方案设计书
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
(分离式)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商务部分
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
(分离式)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商务部分
1、设计及制造企业简介:
其专业设计人员从事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已有三十多年的经历。
在其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技术实力。
从而保证了净化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
公司制造的净化设备全部是自主知识产权。
尤其是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及装置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在催化触媒领域中创建了悬健学说理论,此理论为催化触媒核心技术。
催化触媒净化装置在工程实际使用中,由政府环保部门的监测中心进行监测,其净化率能达到%,单级净化在工程运用中达到如此高的净化率尚属首例,通常在实验室的转化率能达到99%以上也是很难得。
这就是核心技术竞争力。
同时研发了喷淋塔中对非亲水型有机物的吸收剂和分解液。
吸收剂和分解液是喷淋装置的技术灵魂。
通过近几年的研发,利用常温条件下的催化技术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周期。
大幅度提高的活性炭的吸附功能。
在工程领域中达到广泛的运用。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国家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规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于2006年8月1日起执行。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9号,负责起草《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安全检测要求及方法》。
《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安全检测要求及方法》AQ5212-2011,于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
、参与起草修订《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国家标准GB7692-2012。
标准起草2010年已完成,于2012年7月1日执行。
3、产品价格及清单:
、A系统有机废气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
、B系统有机废气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
、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
、净化系统工程材料及服务内容部分:
、净化系统工程综合价格:
、附言:
、电控柜主要元器件品牌:施耐德、梅兰日兰、常开、上二工等产品。
、电控柜为普通型,安置在非防爆区。
4、承诺:
、净化设备自安装调试完成起,保质期为壹年。
保质期内免费维修。
、净化系统及产品终身保修,保质期后仅收成本费。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技术部分
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
(分离式)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部分
1、基本情况(需方提供):
、A系统排气量:30000m3/h,B系统排气量:50000m3/h。
、废气主要成分:VOC。
、排气浓度为800mg/m3。
2、设计及制造要求:
、净化系统设计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极值二级。
、净化装置要求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符合电机类设计标准。
、净化系统投资最经济,运行费用低为原则。
3、净化工艺设计:
废气波动较大,大部分在低浓度大风量。
一般可选用吸附催化氧化+催化燃烧脱附净化系统(分离式)。
、处理额定浓度设计:
: 200-800mg/m3;
B系统处理额定浓度为: 200-800mg/m3;
、处理额定风量设计:
: 30000 m3/h;
m3/h;
、净化工艺流程图:
、催化燃烧型脱附净化装置工艺流程图:
、陈述:
产生的有机废气进入HP-W-PB型吸附前处理器进行颗粒物、油污的净化,以防污染吸附载体。
然后就进入HP-D-KC型有机废气浓缩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内进行净化处理。
吸附净化装置主要采用物理净化法把有机废气吸附在吸附载体上达到净化目的。
本净化装置吸附载体采用活性炭纤维材质,其吸附量比活性炭颗粒一般大20~100倍。
因此净化装置具有体积小、净化效率高、活性好等优点。
净化装置的吸附载体采用抽屉式模块,快速夹头封闭,一般在5分钟就可以装卸完毕。
使用寿命为1年。
吸附净化装置吸附工作区为见图阴影部分,其周期为15天。
饱和后由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进行脱附再生处理。
具体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吸附净化装置超越阴影部分工作区说明需要进行再生处理。
根据吸附原理和本公司特定的工艺,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并由部分化学吸附,在整个吸附过程中会产生吸附热。
因此,在吸附系统中增加冷却新风,来调节吸附热,达到安全运行。
吸附周期一般为15天,在净化设备上有压差表,压差读数超过一定数值,说明应该脱附再生。
吸附载体饱和后到脱附装置进行再生处理。
催化燃烧脱附系统:
HP-T-F型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主要与HP-D-KC型浓缩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配套使用。
取出浓缩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内已经饱和的吸附载体,放置在脱附炉内,通过电加热预热温度达到120~300℃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有机废气在较低反应温度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生成二催化碳和水(蒸发),并释放热量,再利用其释放的热量进行脱附再生,使吸附载体脱附后再继续使用。
基本特点是:净化效率高、燃烧温度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
每月基本上脱附2-3次,每次脱附时间每套系统为1天(8小时工作制)。
脱附人员由使用单位安排操作人员,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或制造商到现场进行脱附操作处理。
、控制系统及原理:
、温度控制:
、主要控制催化前、催化后温度。
当超过设定温度时,报警并自动关闭电加热部分。
、在设定范围内达到安全温度数值自动关闭和启动电加热部分。
、风机控制:
、风机与电加热互锁控制,先启动风机,后启动电加热,反之无效。
、过电流、短路、过载保护。
、净化后的废气排放总量及地方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结论:1、有机废气经综合治理后能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2、达标浓度为最终排放浓度。
附言:如果要提高净化后的参数,应调整方案设计。
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有新的要求及时调整。
5、净化装置及主要材质技术参数:
、净化装置名称: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
5.1.1、型号:HP-D-KC-40型
5.1.2、处理额定风量:30000m3/h
5.1.3、吸附净化率:80~90%
5.1.4、处理浓度:≤450mg/m3
5.1.5、外形尺寸:长×宽×高 2980×2330×2310 5.1.6、运行重量:3500kg
、净化装置名称: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
m3/h
m3
×宽×高 3180×2330×2310
kg
、主要材质:活性炭纤维
、比表面积:≥1000m2/g
、着火点:≥500℃
、寿命:1年
、吸附值:80wt%
、催化剂主要技术参数:
、催化剂形状:蜂窝状
、外形尺寸:47×47×47
、孔数:200~400孔/英寸2
、壁厚:~0.3mm
、开孔面积率:≥70%
、软化温度:1360℃
、抗压强度:(1)纵向≥12MPa;(2)侧向≥4MPa 、涂层晶相(主相率):≥85%
、涂层相(主相):r-Al2O3
、比表面积:60~100m2/g
、贵金属颗粒直径:2~10nm
、涂层厚度:≤3μm
、空速:>30000~50000h-1、活性初值:>90%
、起燃温度:90~150℃
、使用寿命:7000~200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