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下册《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电源、铁架台、蹄形磁铁、细线、矩形线圈、电流计、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若干导线、发电机原理挂图、磁针、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展示】以前学过的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引导】现在我们所用的发电机是可以产生电,它是由磁产生的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生电?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新旧连贯;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磁生电观看图片,引发思考回忆、思考并回答奥斯特实验内容及电流方向与磁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知识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演示实验】将发光二极管接在微风扇的插头处,用手旋转叶片。
(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手转动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提问】实验中有哪些能量转换?【引导点拨】认真观察并思考观察、体验、思考后回答:磁能生电。
并指出此装置(实1.由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能有电流时,小磁针会转动,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让小磁针转动,导线中会不会有电流产生呢?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苏科版 九年级下册:电磁感应 发电机 教案1

《16.5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及产生的条件2.知道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3.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的条件,能根据条件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难点:发电机的原理,理解发电机发出电流的方向不停改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奥斯特实验内容是什么?该实验表明了什么?生: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也就是电能生磁师: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了电能生磁。
那么请同学们反过来思考一下,看看你能想到什么?生:磁能否产生电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磁生电的现象以及发生磁生电的条件——引入新课新课教学一、电磁感应现象活动16.7观察“磁生电”现象P51页1、观察微型电扇的结构,如图16-352、如图16-36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你发现了什么?3、如果用手指捏紧插头的两极,旋转叶片,你有什么感觉?师: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磁能生电师:1822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开始进行“磁生电”的探索,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磁也能生电。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活动16.8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将导体AB、开关、小量程电流表和蹄形磁体,如图P5216-37所示安装,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我们用线圈代替导线。
问:导体AB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使回路中产生电流呢?步骤:1、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永久磁铁的磁场中不动2、让导体在磁场中上下移动3、让导体在磁场中前后(左右)移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并填写记录1、闭合开关,重复①②③,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并作记录导体AB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感应电流电路闭合静止切割磁感线不切割切割磁感线电路静止由学生思考、讨论,归纳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实验结论1: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②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问:怎样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b)将线路接好步骤:①使导体AB在磁场中向左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观察电流计的方向②使导体AB在磁场中向右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观察电流计的方向③保持(2)中导体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对调N,S极,再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
3、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弄清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一、观察“磁生电”现象1、电磁感应: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2、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或者改变磁场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会改变。
教学过程探究新知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电流可获的磁场,哪么,利用磁场可否获得电流呢?进行新课一、观察“磁生电”现象1、实验装置2、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了什么?(2)这个电流是怎样来的?板书:电磁感应: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
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集体讨论意见1、问题1: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呢?教学过程结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问题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改变切割方向或磁场方向结论: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会改变;若同时改变两者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3、问题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改变切割速度或磁场强弱结论:切割速度增大或磁场增强,感应电流的强度会增大。
4、问题4:在上述活动中,闭合电路的哪一部分相当于电源?集体讨论意见三、发电机1、手摇发电机的组成:磁体、线圈2、摇动手柄,小灯会发光,这说明了什么?3、将小灯泡换成电流表,观察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板书: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家庭照明电路中的交流电的方向每秒钟变化50次(f=50Hz)发电机中的能量转化是如何转化的?答:机械能→电能。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共5篇)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共5篇)第一篇: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探究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3.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探索知道电磁感应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微机、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新课(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从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轻松感受到从生活到物理。
1、磁生电(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
)该实验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轰动。
法拉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课题——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演示:小吊扇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结合图16-35观察电扇内部主要构造:磁体线圈谁给电路供电?说明磁场和线圈能产生电流(磁生电)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演示实验]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表、线圈、导线参照p52表格顺序进行探究。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2. 掌握电磁感应发电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3. 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发电实验,并理解实验结果。
教案内容:一、引入和概述(引起学生兴趣,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的作用)在教学开始前,展示一张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向学生解释电磁感应发电机的作用,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电磁感应原理讲解(理论知识的介绍)1.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1)当磁场中的导体运动或者导体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通过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的变化速率以及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2. 电磁感应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电磁感应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2)定子上绕有线圈,线圈中存在电流。
3)转子上由磁体组成,当转子转动时,磁场也随之变化。
4)转子的运动导致了定子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三、实验设计和操作流程(进行简单的实验)1. 实验材料准备- 电池、导线、磁铁、线圈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操作步骤1)将线圈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2)将磁铁靠近线圈,观察电流的变化。
3)将磁铁移开,再次观察电流的变化。
3.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1)观察磁铁靠近线圈时电流的变化情况。
2)观察磁铁离开线圈时电流的变化情况。
3)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 思考问题1)磁铁靠近线圈时为什么会产生电流?2)磁铁离开线圈时为什么会产生电流?3)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什么关系?2. 结果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工作的关键因素,并引出与发电机效率相关的因素。
五、拓展延伸(相关实际应用和技术进展)1. 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实际应用- 电磁感应发电机广泛应用于发电厂、风力发电场等场所,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第16章《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学设计 教案(1)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能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从能量转化角度理解电磁感应(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知道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2.过程与方法(1)比较磁生电和电生磁的过程,运用“逆向思维”(逆反原理)提出问题(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3)学习法拉第的优秀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设计思路:(1)从“”电生磁的奥斯特实验”和“电动机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引入课题,又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2)从微型电扇或电动机的结构和转动微型电扇产生电流的活动得到启发。
学生运用现有器材,自主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引导学生从上面实验中的意外其他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猜想怎样改变感应电流方向,进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探究方案。
然后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出如何改变感应电流的方法(4)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重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怎样改变感应电流方向难点: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投影①: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也就是说“电能生磁”,通过学习“电生磁”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磁能生电吗?2、投影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动机工作原理,知道电动机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你们的桌上有一个微型电扇、发光二极管和带夹子的两根导线,你能设法使这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吗?请你做做看!学生实验,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①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同学请举手。
②你是怎样操作的?说说你的实验过程。
二、新课教学1、电磁感应: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转动微型电扇可以使与它插头相连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师:同学们肯定感觉很神奇,肯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五、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新 疆县级优课)

第5节磁生电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我国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
2、过程与方法:(1)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2)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创造发明意识,在师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互相尊重、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原理。
(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出电磁感应现象。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三、教学准备课件、磁铁、导线、检流计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电生磁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一些探究实验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电生磁实验对比学习来了解磁生电现象,引导学生完成磁生电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电生磁(电与磁存在一定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1、奥斯特实验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活动2【活动】什么情况下磁生电学生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场里的导体中能够产生电流提出问题:能不能“磁生电”猜想:能设计方案:学生自主设计进行实验: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导体静止,观察检流计;2、换强磁场,导体静止,观察电流表;3、导体运动(上下、左右),观察电流表;4、......。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第五节《电磁感应发电机》。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发电机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掌握。
难点: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演示器、PPT。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大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发电机的构造。
3. 实验演示:使用电磁感应演示器,现场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发电机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PPT上的练习题,现场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工作原理、发电机构造、发电机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并说明其应用。
2. 请画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并标注各部分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在导体运动或磁场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电动势。
其应用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等。
2. 发电机工作原理图如下:电磁感应现象: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动势。
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举例:风力发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下册《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物理下册《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拆开的电风扇,同学们观察一下里面有什么?
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发现,它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磁体,一部分是线圈。
师:下面同学们两个指头夹住插头的两根金属片,另一位同学转动电风扇。
学生活动:(估计所有同学都体验过后)
师:有什么感觉?
生齐答:触电、有电、麻人……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探究的课题——电磁感应
揭示课题:电磁感应发电机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介绍物理学史:奥斯特,法拉第。
(幻灯片:自从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许多人就提出了这
样的疑问: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1822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开始了“磁生电”的研究,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规律。
师:什么叫电磁感应?什么叫感应电流?
板书:一、电磁感应感应电流
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师: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师:怎样进行实验?各小组讨论一下,
板书: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学生讨论:
信息快递:(幻灯片:小量程电流表:小量程电流表俗称灵敏电流计,借助于小量程电流表可以检测出非常微小的电流,并且它的“0”刻度线在中间可以左右偏转显示电流的方向,由于在本实验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小,所以借助于该表可以使我们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现象。
切割磁感线运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磁场中的线圈想象成一把刀,如果它运动过程中与磁感线相交,则为切割磁感线。
否则为不切割磁感线。
师演示:垂直、斜向切割,上下运动。
(直接用线圈演示)
师:同学们,能不能按步骤完成实验。
学生演示:一学生操作,一学生配合,其他同学观察纪录。
展示纪录结果:
师:讨论一下,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结:
幻灯片:实验结论1: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师:电流是有方向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各小组讨论提出猜想。
学生讨论:
生答:猜想:可能与磁场的方向、线圈的运动方向有关
师:怎样来验证刚才的`猜想呢?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你能说出实验的方法吗?
师:实验中观察什么现象?
生答: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
学生实验:一学生操作,一学生配合,其他同学观察纪录。
展示纪录结果:
师:通过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生答:
幻灯片:实验结论2: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线圈运动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改变,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线圈
运动方向有关。
三:观察手摇发电机
师: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使大规模用电成为了可能。
我们生活中的用电大多数都来自于发电站的大型发电机,同学们你知道在我们国家有那些大规模的发电站吗?
生答:(举例)
幻灯片:出示几张发电站的图片
师:大型的发电机我们没见过,老师今天带了一台小型发电机过来。
(出示发电机)
请哪位同学上来摇一下,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学生观察
师:看到什么现象?
生答:灯亮。
师:说明电路中产生了什么?
生答:电流
演示:把小量程电流表接入电路。
摇动发电机。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哪位同学能用手臂来模仿一下指针的偏转情况?
学生动作演示: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电流的方向在发生变化。
师:我们把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
阅读课本第54页,思考下列
问题?
幻灯片:1、什么叫交变电流?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如何?
4、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多少?
生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