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临床应用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临床应用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临床应用音乐,这一跨越时空与文化的艺术形式,不仅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还拥有治愈的力量。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国外,音乐治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音乐对情绪和性格的影响。

而现代音乐治疗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中叶。

二战期间,音乐被用于帮助受伤的士兵缓解身心痛苦,这成为了音乐治疗发展的重要契机。

在美国,音乐治疗专业逐渐在高校中兴起,并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职业认证制度。

音乐治疗师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

他们运用各种音乐形式,如演奏、歌唱、聆听等,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生理和社交功能。

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在音乐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英国的音乐治疗师们在精神健康、特殊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注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音乐干预方式。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也逐渐引入了音乐治疗的理念和方法。

日本将音乐治疗应用于老年护理和儿童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韩国则在音乐治疗与传统医学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比之下,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 世纪 80 年代,音乐治疗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康复需求的不断增加,音乐治疗逐渐在医疗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得到应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音乐治疗展现出了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如抑郁症、焦虑症患者,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减轻症状。

通过选择舒缓、平和的音乐,让患者放松身心,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中,音乐治疗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自闭症儿童往往存在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

音乐治疗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集体演奏等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社交互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音乐治疗能够唤起他们的记忆,改善认知功能。

音乐疗法的国内外进展

音乐疗法的国内外进展

213542<$65:/012345136573.-?@5038BC=/75.5:5D528;.E-/0F2<$,5:/012345136573=1.3=50=1410354/.3/.8BC=/75.5/7 3=59-/:/798B
3451365733=584<8BC=/75.5021../0126-./01>/3= 2879=/.384<17: 341:/3/87120=/75.565:/0/753=8-9=.$G=5143/025.-6614/H5.3=5
心+ '* 适行+ 的医学美学观& -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记载$秦国著名医家医和对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有过
研究也证明$音乐疗法的使用$可以增加对临终病人 深刻的论述& 他说% * 中声以 降$ 五 降 之 后 不 容 弹
的关怀$降低了临终病人的焦虑'疼痛'疲劳和困倦& 矣& 于是有繁手淫声$滔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
焦虑的待产孕妇在接受音乐治疗后焦虑程度会下 降& 音乐疗法对于医护工作人员$也有重要的作用$ 彭玉红等(")) 研究表明$[#X的手术室工作人员认为 放松音乐能起到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和促进入睡及 提高睡眠质量& 而邓玉英等("[) 人的研究认为$音乐
现在关于五行音乐疗效的相应文献却不是很 多$项春雁等(#') 的研究表明$中医五行音乐结合音 乐电针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态有较好的效 果& 张学真(#") 通过五行音乐疗法辨证治疗 \\型糖 尿$配*商金+'* 宫土+'* 羽水+ 等不同系列曲目辩
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范良君("N) 将音乐疗法用于妊娠女性$认为音乐在减

中外音乐疗法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中外音乐疗法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 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
比才:《阿莱城姑娘》。沃尔夫:《偷偷的缄
言》。舒伯特:《琶音奏鸣曲》。贝多芬:《热情奏
鸣曲》。鲍罗丁:《鞑靼人的舞蹈》。勃拉姆斯: 《第十五圆舞曲》。门德尔松:《无词歌》、春之歌。
3、缓解身心疲劳的古典名曲: 马斯内:《沉思》。贝多芬:《罗曼史》。巴赫: 《小步舞曲》。莫扎特:《小步舞曲》。德沃夏克:
一文,就提到请楚太子欣赏悲歌,以驱逐邪念;请其
参加娱乐晚会,以“荡乐娱心”。大文学家欧阳修在 《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他曾因忧伤政事而形体消 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他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 心情逐渐从忧郁、沉闷转为愉快、开朗。欧阳修深有
三、中医学的音乐疗法在常见病中的运用
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因人治宜。不同类型的
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2、郁闷、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 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
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
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当遇到挫折,情绪 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 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 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 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3、悲哀在五于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 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听商调式
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
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对于久哭 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
①、情绪紊乱时:法利亚:《火祭舞》②、镇静 不必要的情感: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 章;③、让胃轻松地活动的音乐;门德尔松:《小提 琴协奏曲》第一乐章;④、胃痛缓解后:约翰・施特

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临床护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创新且富有潜力的辅助治疗方式,正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以期为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与原理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它通过运用各种音乐活动,如聆听、演奏、歌唱等,来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缓解疾病症状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基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从生理角度来看,音乐能够调节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如皮质醇,从而减轻身体的紧张和焦虑。

同时,舒缓的音乐可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改善呼吸功能,有助于身体的放松和恢复。

在心理方面,音乐具有情感表达和沟通的作用。

它能够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应对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此外,音乐还可以作为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手段,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知。

二、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1、精神心理领域在精神科护理中,音乐治疗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例如,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欢快、积极的音乐,有助于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对于焦虑症患者,舒缓的冥想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减轻焦虑症状。

2、肿瘤护理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音乐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韧性。

通过音乐放松训练和音乐想象疗法,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挑战。

3、老年护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护理中的音乐治疗需求日益增长。

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熟悉的音乐可以唤起他们的记忆,改善认知功能;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音乐活动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

4、儿科护理在儿科领域,音乐治疗能够减轻儿童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

例如,在打针、采血等操作时,播放儿童喜欢的儿歌或故事音乐,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治疗过程更加顺利。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 调节神经系统,改善注意力可以起到镇静、镇痛 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作用
• 还可以松弛平滑肌,比如病人疼痛时放一点音乐 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也能影响支气管平滑肌, 减少呼吸道的阻力,起到一个解痉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作用
• 可以改善人的个性特点,比如增强了信心,变得 更有自信了(需要阶段性治疗)。
音乐疗法的作用
实施
• 环境安静 • 体位的选择 • 操作前做好其他治疗,以免中断音乐治疗。
实施
• 音量的大小根据病人的感受。
• 设备:条件好的有音乐治疗室

床边比如:蓝牙音箱,MP3
• 时间和疗程:一天一般最少一个小时,根据情况 可以1-3个小时。(不是一次放三个小时)。
乐曲的选择
•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情感、处境不同,因 此对音乐的喜好、选择也不同。在进行音乐疗法 之前,首先要选择符合患者性情要通过声波和声音频率产生一定的压力,引起 人体的生理反应(就像听到摇滚音乐时会不自觉 的摇摆起来)声波震动的频率和节奏是一种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共振和共鸣,还 可以使胸腔、颅腔产生共振,因此对我们的血压、 心率和呼吸、循环、内分泌产生一定的影响。
音乐疗法的作用
镇痛
舒曼《幻想曲》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西贝柳斯《忧伤圆舞曲》《图涅拉的天鹅》 门德尔松《无词歌》 克莱斯勒《爱的欢乐》
• 音乐疗法可以提供适宜的休养环境。 • 在整个ICU环境中有多种治疗监护仪器的报警 声。这些躁声对患者都是一种刺激,会增加患者 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音乐可以避免躁声对环境的 不良刺激。
音乐治疗的基本技术:
• 被动音乐治疗法 强调的中心是聆听音乐以及由 聆听音乐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体验。 • 单纯音乐疗法:纯粹的听音乐或音乐师加上言语 的诱导。

从医学角度探讨音乐治疗的效果与应用

从医学角度探讨音乐治疗的效果与应用

从医学角度探讨音乐治疗的效果与应用在现代医学领域,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它并非简单地听听音乐,而是一种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系统性干预方法,旨在通过音乐的各种元素来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音乐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许多古老的文化中,音乐就被用于治疗疾病和舒缓身心。

然而,直到 20 世纪中叶,音乐治疗才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美国兴起,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发展。

从医学角度来看,音乐治疗的效果是多方面的。

首先,音乐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舒缓的音乐可以降低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减轻身体的应激反应。

例如,当人们处于紧张或焦虑状态时,聆听轻柔的音乐能够使身体逐渐放松,进入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

同时,音乐还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镇痛和带来愉悦感的作用,对于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心理方面,音乐治疗的效果更是显著。

对于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患者,音乐可以成为一种情感表达和宣泄的渠道。

患者可以通过创作音乐、演奏乐器或参与音乐活动来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此外,音乐还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感。

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过与治疗师的互动和对音乐的体验,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潜力,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自尊。

音乐治疗在神经康复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中风、脑损伤等患者,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语言和运动功能。

研究发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刺激大脑的神经回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连接。

例如,通过让患者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语言训练或肢体运动,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和患者的积极性。

同时,音乐还能够激发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对于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在儿童发展方面,音乐治疗对于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童具有独特的价值。

对于自闭症儿童,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媒介,帮助他们打破社交障碍,与他人建立联系。

新时期下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应用

新时期下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应用

新时期下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音乐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音乐文化遗产的国家,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下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应用,并剖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程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的音乐治疗学主要受到西方文化和理论的影响。

通过引进西方音乐治疗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音乐治疗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治疗方法。

在1990年代,中国音乐治疗学逐渐崭露头角。

当时,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始开展音乐治疗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并且,这一时期的中国音乐治疗学也开始融合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学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对音乐治疗学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音乐治疗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些知名大学开始开设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为培养更多的音乐治疗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3.音乐治疗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不仅有理论的研究,还有临床实践的探索。

二、当前应用情况目前,在中国的许多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音乐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康复手段。

特别是在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和老年护理机构,音乐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以儿童医院为例,音乐治疗常常被用于儿童的康复,包括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自闭症患儿的社交能力、注意缺陷多动症患儿的集中力等。

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的特点,可以激发儿童的情感、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精神病医院,音乐治疗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音乐的舒缓和治愈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增强患者的自信和社交能力。

同时,音乐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用药量,提高治疗效果。

在老年护理机构,音乐治疗被用于老年人的康复和精神抚慰。

通过音乐的共鸣和情感表达,可以帮助老年人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分析“音乐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分析“音乐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音乐治疗 ” 恰好 具备 了这一需 求 , 它为人们 提供 了一 种情 绪宣泄的途径。 我 国第一个赴海外学 习音乐治疗 的留学生 、 中央 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副教授高天在他的 《 音乐治疗导论 ( 修订
二、 国外“ 音乐治疗 ” 艺术事业 的发展
早在 4 0 0 0年前的古印度 , 就有人用音乐为生病 的人减轻疼 痛。而在古埃及 , 则有人通过咏唱来 帮助产妇进行分娩等。
版) 》 中提 到 : “ 音乐不 仅仅是饭饱 茶余之后 的娱 乐消遣 , 它是我 音乐治疗在世界范 围内被 明确提 出和逐渐形成一 门现代学 们每一个人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时候甚至能够成 为我们 科却是在美 国。在 1 7 8 9 年, 美 国《 哥伦 比亚杂志》 上就刊登 了一 生存 的 ‘ 诺亚方舟” 。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 仅 仅就是 因为音 篇标题是《 音乐 的生理 思考 》 的文章 , 只是这篇文章没有署 名。 但
们 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导致 消费无度等原 因 ,使得人们 的身心疾
病越来越多 。 现代医学以及心理学认为 , 导致这些身心疾病发生 的原 因 , 主要是 由于人们的情绪过分受到压抑而失去了平衡 。 解 决这一 问题 的有效方法就是宣泄 自身 的情感 、 情绪 , 也就是我们
平 时 说 的发 泄 。
为一 门新 兴的边缘学科 , 在 临床 医学的应 用上给人们 带来 了更 多地希望 , 对人 的精神 、 情绪等方 面有 着举 足轻重
的调节作用 。本文通过“ 音乐治疗” 的产生、 国外“ 音 乐治疗” 艺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 国 内“ 音 乐治疗 ” 艺术事业的
产生和发展 等方 面, 论述 了“ 音 乐治疗” 在我 国乃 至全世界 的巨大发展 潜力 , 希 望全社会 可以看到 “ 音 乐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临床应用【目的】探索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展望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

【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中外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实施方法及治疗价值。

【结果】音乐治疗对人体健康的维系,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对缓解肿瘤及术后疼痛、对克服心理障碍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结论】音乐治疗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音乐疗法在人们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人体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音乐治疗;机理;方法;临床应用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usic therap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Abstract】Music is the production of human’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Not only does music give people a feeling of aesthetics enjoyment, but it functions, to some extent, as a medical treatment. Music therapy is a newly developed interdiscipline incorporating music, medic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of music therapy, its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it also forecasts the prospect of music therapy in our country.【Keywords】Music therapy; Mechanism; Methods; Clinical applications前言音乐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它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可以通过心理和生理的作用,影响人的心身和行为。

音乐的美的体验对于人类的健康、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音乐与人类的生存有着特别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音乐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个性发展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已被运用到医学治疗的领域。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音乐的审美体验解释为人类超越现实的生存需要之上的一种精神的需要,与人类的生存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崇高境界的修养。

甚至包括一些重要的心理学家也有类似的观点,例如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把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一些包括性驱力在内的基本需要通过艺术创在和审美的形式得到宣泄或满足),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的层次说。

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这种观点。

很多音乐理论家也在强调,当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才会开始去追求包括音乐审美在内的各种精神层次的满足。

但是,笔者在音乐治疗的临床经验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即使表面看起来与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并无直接联系的审美体验实际上都会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功能,而绝不是有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只是一种饭饱茶余之后的享乐而已。

上述观点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人类早期和现存的非洲原始部落的生活中,在人们的基本的生存需要还远远没有能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的音乐活动。

尽管这些音乐活动有很多看起来是和某种宗教活动有关,但是依然不能否认是,人们首先在音乐中体验到了强大的美感和震撼力,然后才把它应用到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去的。

人们注意到了在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很多动物在受伤或生病之后,都会本能地寻找和食用一些具有治疗功能的植物或食物进行自救。

我们家养的狗、猫属于肉食动物,但也会定期的吃一些青草,以便有助于把胃里面的皮毛清理出来,这完全是出于动物生存的本能。

早期人类大量地从事音乐活动,其实也是出于这种生存本能。

人类在音乐活动中不断地体验音乐的美的震撼,从而不断地增加对生命力的积极体验,以便能够增强对痛苦,恐惧,压力和疾病的应对能力。

所以说音乐对人类来说不是一种脱离生存需要的精神享受,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最直接的生存需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地增强人类的生命力。

目前,音乐治疗作为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应用于临床,丰富了防病治病的手段,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产生了许多心理疾病。

通过音乐治疗方式对人精神压力的缓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产生的巨大帮助,使人们对这种治疗方式更加重视,也使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可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值得研究。

本文着重探讨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作用机理、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并展望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音乐治疗的出现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无论是外国还是我国, 我们都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发现音乐治疗的思想元素, 音乐治疗源远流长。

1.1 我国古代的音乐治疗另外,原始人类还利用音乐结合舞蹈来强身健体。

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我国的原始社会传说中阴康氏族居住的地方,气候潮湿,水道淤塞成灾、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发育,因此人们就编制一种乐舞来锻炼身体。

在我国, 对音乐神奇功效的认识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主要以音乐作为养生、怡情的手段, 并逐渐发展为以音乐作为诊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于音乐与人体及其疾病关系的论述和音乐疗疾的实例,便频频见于史籍中了。

两千多年前,在中国第一部医书《皇帝内经》中,就有用心、肺、肝、脾、肾等五脏的生克关系,结合宫、商、角、微、羽五音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人体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所作的论述。

由于五音能够配属于不同的脏腑, 脏腑的机能状态也能通过五音、五声表现出来, 所以古人把五音、五声和脏腑的配属用于临床诊断。

利用音乐治疗疾病最早见于《内经》, 《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五音调治疾病的内容。

中国传统医学有着“五音五行”的说法。

大思想家孔子把音乐列为六门课程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第二门。

他选编、整理出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诗经》。

孔子认为教育人“成人”有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把乐教作为完成诗教与礼教的最后手段,通过乐教才能完善人的人格。

孔子还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把音乐作为陶冶人的性情和洗涤人的心灵的工具,通过音乐的作用来改变人的行为和习性。

春秋时代秦国良医医和也曾论述音乐与疾病的关系,《左传那公元年医和论乐》中写道: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

故有五节。

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于是有烦乎淫声,馅埋心耳,乃忘和平,君子勿听也。

至于烦,乃舍也巳、无以生疾。

君子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滔心也。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微为五声。

淫生六疾。

”说明了听音乐、演奏音乐都必须有选择、有节制,才有益于身心,否则对身心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道理。

两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云,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另有,三国著名文学家、养生学家、音乐家稽康的《养生论》记载,西汉时的窦公年幼时不幸双目失明,整日郁郁寡欢,忧闷成疾。

后来学会了弹琴,每遇不悦之事,即以琴抒怀,宣泄感情,调节心志。

久之不但解除了病痛,而且还活到了高寿。

魏晋时的阮籍在他的《乐论》中指出“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也。

”至唐宋时期, 以音乐治病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宋代欧阳修曾说: “吾尝有幽忧之疾, 而闲居不能治也。

受宫音数引, 久而乐之, 不知疾在体也。

”金元时期, 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 善用音乐治病, 如“以针下之时便杂舞, 忽笛鼓应之, 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

”至明代, 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治病有专篇《律原》, 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

”清代医书《医宗金鉴》, 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 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

明清时期,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渐被医家所重视。

明·张景岳《类经图翼》及清·徐灵胎《乐府传声》等著作对音乐疗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些古代的关于音乐与人体及疾病的关系的论述为现代音乐治疗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2 世界各国古代的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在外国有悠久的历史。

在原始时期,人类关于音乐治疗疾病的观念是通过巫术、迷信仪式反映出来的。

例如:生活在西伯利亚一带的“撒满”(shaman),“撒满”其实就是巫医,这里的土著部落认为巫医可以通灵治疗疾病。

“撒满”乞求神灵通灵的方法就是音乐和舞蹈仪式。

巫师对病人手舞足蹈一番,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并哼唱着怪异小调。

当病人开始接受巫医术士治疗时,病人就开始对恢复健康产生了信心;在听到巫医术士哼唱的小调后,病人的内心又得到很大的安慰,心情变得舒畅。

于是,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病情便趋向于好转,甚至痊愈。

教士可以为病人向上天祈祷,也可以同病人一起唱圣歌,使病人的心灵在圣歌中得到纯净和安慰。

无疑,这种平静和慰藉心灵的方法,十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或痊愈。

此外,在基督教的《圣经》中,也记载了大卫弹奏竖琴驱除所罗门王体内的“邪恶精神”,治愈了他的忧郁症,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伟大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指出:忧郁的精神是魔鬼,音乐可驱除这魔鬼。

古埃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医学”。

在四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也运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病痛,如“心灵瑜伽”等。

从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20世纪欧美国家的文献中看到大量的关于音乐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论述、试验和报告,一些医生不断地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使用音乐。

在古希腊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就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据说当他同时拨奏诗琴的两根弦时,可使箭伤的创痛减轻。

古希腊人把音乐和医疗归属一个神来掌管,这不是偶然的事,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已经知道音乐和健康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懂得音乐对人类健康十分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毕达哥拉斯要算是音乐治疗的先驱了。

〔3]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明确指出音乐治疗的价值,认为情绪失去控制的病人“在听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曲调后,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他们好象经历了一次医药治疗或洗肠治疗似的。

”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音乐医学”的概念,认为音乐产生的情绪可能与声音以不同调式或音阶的组合有关。

在他看来,“有用于医治心中情欲的旋律,有医治忧郁和内心病症的旋律,……还有医治愤怒、生气、内心变化的旋律,还有另一种歌曲可以治疗人的色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