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民生工程
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地面水厂工程征地移民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日照水库管 理局 着力于管理 的现代
水库核定人 员编制 5 6人 , 现有技 化、 信息化 、 技术化 , 通过多年的发展 , 办公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专业技术人 术人员 3 4名 。 但 现有技术人员大多是 现代化 、
在 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期间聘请 工程技术和财务 专业人员 ,缺乏计算 员力量不断增强。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专家指 导 , 《 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绩效 机和 自动化控制专业 技术人员 ,现代 水库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 考 核标 准解读》 中专 家皆指 出 : 管理现 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特别是运行维护专 既要紧跟水利信 息化发展的步伐 ,也要结 代化发展规划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 业人才极缺 ,应有针对性 地进行技术 合实际对原有系统进行更新换代 、升级改
行 编制备案 。但是 , 《 日照水库管理现 培训和人才引进 。 代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由 日照水 库工程科技术人员于 2 0 1 3 年依据《 水
3 . 溢 洪 闸 自动 化监 控 系( 作者单位 : 山 东省 日照水库管理局
2 6 2 3 0 0 )
0万 m 。 第 二水 厂工程一期建 州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安 全稳 县各 1 定的饮用水水源格局 、推进特大型区 设 规 模 为 4 0万 m3 / d 。
域性中心城市 战略发展意义重大。
徐州市骆 马湖水 源地及第二地 面水
厂工程 是徐 州市 2 0 1 4年 九 大 重 大 基 础
水 面 ,须对渔 民采取相应措施予 以安
3 . 房 屋 补 偿
( 1 ) 存在 问题
徐 州 市 骆 马 湖 水 源 地 及 第 二 地 面 置。建议政府尽快 出台骆马湖湿地保
徐州市市级城建重点工程其他费用预算指南

"嗨,伙计们,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帮助)徐州市级城市建设
重点工程其他费用预算指南。
虽然有点技术化,但对于我市的发展确
实很重要。
看一看,让我们确保我们的轨道预算为这个项目!"
徐州市级城市建设关键项目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符合我们既定的
政策和指导方针。
这些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环境
改善和城市发展,都符合我国城市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框架。
为了确保
成功执行这些项目,必须为所有连带费用制定明确和全面的预算编制
准则。
这将使我们能够根据我们的政治目标有效管理资源和分配资金,最终促进我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在徐州市级城市建设关键项目领域,准则交响曲展开,将预算编制的
原则和仪式与其他世界成本的微妙线索结合在一起。
每条线和曲线都
要精心设计,以体现合理资金的精髓,防止预算过剩的野生过度增长。
以这些引人入胜的指导方针为指南,徐州市政府通过城市建设关键项
目进行舞蹈,协调其他成本的交响乐,为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无时
无刻不在的旅程做出贡献。
投入12亿元 落实安置房180万平方米——徐州一批棚户区蜗居族有了新居

众多中国老人在当地的现状无非是替子女带小孩 、 做家务, 孩子放学后 , 家庭官方语言 变英文 , 老人立即显得多余。甚至仅有的一点养老金也要交给儿媳管。况且这些 已达高龄 的中国移民很多都是在 中年之后或将近老年来到此地 , 英语水平有限, 更没有足够时间累积 社会 福利 , 年老后 多数依 赖儿女 过 活。 但也有一些老人却不然。采访中有位叫丁家明的老人对记者说 :我 5 岁来多伦多帮 “ 8 女儿照顾小孩二年, 后来一直在别人家做男保姆 , 当中文家教 , 亲身体验到异国打工赚钱的 难得经历 , 我还和老伴骑单车逛过安省好多地方。上英文班, 学开车 , 做西点, 跳拉丁舞 , 生 活过得还算不错。来到这里( 养老院) 我也会定期见到我的女儿。这里服务人员在提供服
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 更是为了广大市民的安居乐业 , 提升人 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徐州市委 ”
书记 曹新平说 。
除实施救助制度外 , 徐州还按照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 创新了 4种棚户 区改造安置方 式: 一是鼓励货币安置。在原房屋评估的基础上增加 1%的补偿额 , 0 鼓励被拆迁人 自己到 市场购买住房 。二是对双特困户直接用廉租房安置, 交纳政策性房租。三是用定销商品房 安置 。定 销商 品房采用 的办法是先 团购压 价 1%到 1%左右 , 0 5 然后政 府再 给购买商 品房 的
务时很 注意子 女和老 人 间的敏感话 题 。以前 , 与女 儿生 活上有 分歧 , 当与她见 面机会 变 我 但
少时, 相处反而变得简单而愉快。我年轻时曾梦想到国外生活, 没想到如今能在异 国养老院
安度 晚年 , 也不 失我北 美梦 的一部 分” 。 的确 , 亚裔 老人 能够在适 应西 方世界 老年生 活 的同时 , 留一些 自己的文化与 生活传 统 保 当然不错 , 但中西观念碰撞所带来的实际问题让我们体会到生存不易。从实用角度而言 , 那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1•【字号】徐政规[2011]10号•【施行日期】201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徐政规〔2011〕10号)为切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依据《江苏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结合我市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无养老保障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一是从城乡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四是市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负责市本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养老金领取资格审核工作,区负责本辖区参保人员登记、保费收缴和养老金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
各县(市)、铜山区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当地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化管理。
二、目标任务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徐政发〔2017〕3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徐政发〔2017〕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徐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5月17日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8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规模推进各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极大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发挥了带动消费、扩大投资等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我市仍有部分棚户区、城中村,基础设施简陋、安全隐患多、配套功能不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亟待改善。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我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步伐,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3〕10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牢牢抓住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棚户区改造的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徐州污水管道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徐州市主城区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原有排水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改善城市排水状况,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徐州市政府加大了对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的投入。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地点:徐州市主城区及云龙区等区域。
2. 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
3. 工程建设内容:(1)新建污水管道:针对主城区及云龙区等区域的污水排放需求,新建污水管道,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及支线管道。
(2)改造原有污水管道:对部分老旧污水管道进行改造,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雨污水分流:实施雨污水分流工程,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污水提升泵站建设:新建和改造污水提升泵站,提高污水收集和输送能力。
三、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管道施工:采用先进的管道施工技术,如非开挖管道铺设、顶管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管道连接:采用高标准的管道连接技术,确保管道接口的密封性,防止污水泄漏。
4. 污水提升泵站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站土建、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5. 工程验收:在工程完工后,进行严格的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工程效益1. 提高城市排水能力:通过新建和改造污水管道,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污水溢流现象。
2. 改善城市环境:实施雨污水分流,减少污水处理负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改善城市环境。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有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之,徐州市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对于改善城市排水状况、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为徐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施工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徐州市城区人口和工业发展迅速,原有的污水管道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排水需求。
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经验材料

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经验材料发挥体制优势,城乡统筹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水利基础保障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优势,统筹推进城乡水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务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主要做法是“四个统筹”∶一、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城乡居民全部喝上优质饮用水的期盼加快变成现实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徐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是全市为民办实事最大工程,市党代会确定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七项工程、建立三个机制(完成投资86.5亿元。
一是强化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龙头带动。
立足让全市人民喝上更加优质的干净水,投资27亿元建设了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这是徐州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水利史上单体投资最大项目,已于20xx年9月份正式投产运行,构建了市区微山湖、骆马湖和地下水三水源供水格局,结束了依赖地下水历史,提高了市区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是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七项王程推进实施。
计划至2018年完成“水源地达标建设、原水输送管网、水厂、区域供水(清水管网)、农村饮水安全、两网搭接和水质监测”七项工程建设,真正实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供水。
三是强化城乡供水三个机制建立落实。
建立管理运营机制,全面推进供水市场整合,以市县为单位落实运营主体;建立监管监测机制,市县均成立监管监测机构,实现监管监测全覆盖;建立综合水价机制,市县依照程序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基本水价和农村水价过渡性政策,确保城乡群众都能喝得上好水、喝得起优质水。
二、统筹城乡节水同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取得更大成效徐州是全国XX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地处全省调水最末梢,也是全省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坚持节水优先是全市水利的工作重点。
一是突出抓好农业节水。
全面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土保持、规模化高效节水等项目,在山丘区推广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等节水工程建设,在山间平原地区建设条带状小水库,在地下水相对丰富地区推广轻型井、大揭盖河和大揭盖井,在平原地区提高沟河蓄水能力。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徐政发[2011]103号【发布部门】徐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8.26【实施日期】2011.08.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1〕10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和客运站(亭、牌)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不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更好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将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作为解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民生工程,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科学合理规划,整合优化城乡客运资源,加强网络衔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规划、建设、用地、资金等方面实施优先保障,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为统筹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是政府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责任主体,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房管、财政、公安、安监、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管理服务,为城乡客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城乡统筹、以人为本。
加强城乡客运网络有序衔接,最大程度方便城乡群众出行,切实提高城乡客运通达深度和覆盖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促进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资源共享、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城乡客运网络衔接顺畅、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对接为要求,科学合理制订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稳妥有序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工程:徐州1.4万余户棚户区居民将住上新房曹新平、郭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徐州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银团贷款签约仪式。
(徐剑摄)1月7日上午,徐州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举行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银团贷款签约仪式。
由国开行江苏分行牵头组织的28.8亿元银团贷款,将投向徐州市近112万平方米二期棚户区改造,1.4万余户居民受益。
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郭林,市领导曹新平、李荣启、夏文达、王昊出席会议。
在国家开发银行及工行、农行、中行、交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深发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下,徐州市一期棚户区改造已获得24.2亿元银团贷款。
棚户区二期项目贷款28.8亿元已顺利审批通过,银团已经组建,此次银团贷款的签约,为徐州市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曹新平在讲话中说,棚户区改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重大机遇,把棚户区改造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定销商品房建设,既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居住水平,又提升了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市成功获得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银团贷款,有效破解了项目融资瓶颈,为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曹新平指出,国家已将支持棚户区改造作为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提出徐州棚户区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我们真诚希望国家开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继续关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多项目上给予金融支持,努力成为银地合作的成功典范,共同创造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业绩。
郭林在讲话中表示,国开行江苏分行将全力配合徐州市委、市政府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办实办好。
我们将秉承合作共赢、规范操作的理念,继续为徐州市提供优质融资服务及与之相关的延伸服务,同时与新盛公司一起管好用好资金,确保所有资金高效、规范运作,确保工程建设如期高质量完成。
棚户区二期项目包括大头山、玉潭湖、津浦路、兵工路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杏山子、七里沟两个拆迁安置定销房建设项目。
棚户区拆迁总面积111.78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13987户,定销房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全部建为框剪结构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共计6140套。
同时配套建设幼儿园、菜市场、地下人防等配套设施共17.97万平方米。
杏山子、七里沟两个拆迁安置定销房项目选址均位于徐州市主城区内,将惠及更多百姓。
“头号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我市棚户区改造惠及百姓在我市,棚户区改造被视为“头号民生工程”。
不少外地来参观的人,都会问为什么徐州如此重视棚户区改造?又有怎样的机制,来保证这项工程真正让百姓得实惠,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之所以把棚户区改造当作“头号民生工程”,是因为徐州棚户区面广量大、市民关注。
生活在棚户区的十几万居民,亟须改善生活条件。
棚户区改造是为了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同时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市场运作求共赢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的投入,如何保障资金及时到位?我市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创造性地成立了专门针对棚户区改造的投资公司——新盛投资公司,授予其棚户区改造的投融资主体,负责项目融资、包装、策划和推介。
新盛公司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等8大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按步骤稳步实施。
在此基础上,遵循“政府拆迁、净地上市、有条件地出让”的推进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出让收益,显化土地价值,并按政策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较好地解决了资金问题。
阳光棚改得民心在棚户区改造中,我市把调查工作放在前面,组织各区对实施项目深入调查,按户填写《棚户区拆迁安置意见调查表》,全面摸清棚户区居民的住房、人口、经济条件、户型、面积、安置意愿等情况。
此外,坚持阳光拆迁、实行两个制度:一是公示制度,每一个拆迁项目许可前都要广泛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二是公布拆迁投诉举报电话,拆迁现场设立信访接待处,受理被拆迁人的投诉,及时处置被拆迁人的诉求。
在安置方面,坚持货币安置与实物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实施“就地、就近、异地定销房安置”等多元化的拆迁安置方式,同时将安置工作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相结合,满足不同群众的住房需求。
拆旧还绿聚民意“拆除旧建筑物,建街头绿地,在家门口就能亲近大自然……”市民陈辉站在绿意盎然的大马路街心公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因为交通便捷、地处闹市,陈辉和妻子曾恋恋不舍这块“宝地”,得悉即将安置到九里山风景区、九龙湖公园附近的淮海水岸春天小区,小两口动了心,不到半天就搬完了家。
2008年初,我市对大马路三角地段的棚户区居民实施动迁,并原地改造为街心绿地公园,让附近居民出门见绿。
大马路三角地段脱胎换骨般的改造,不仅赢得市民的一片叫好,也让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拍手称道。
大马路街心绿地公园,仅是徐州在棚户区改造中因地制宜、还绿于民的一个缩影。
如今,西安南路街心绿地氧吧、湖北路市民广场等20余处街头绿色景观,点缀在彭城的大街小巷。
棚户区改造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着他们的幸福指数。
2009年,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徐州人“走出家门500米就进入绿色空间”的梦想成为现实。
徐州市棚户区改造被列入徐州头号民生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完成拆迁275万平方米,回购和建设安置房362.23万平方米。
7月2日,我市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
一周之后的7月9日,我市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观摩会,组织(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观摩棚户区改造项目,传达市委书记曹新平在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
与会人员先后查看了汉之源定销房安置二期工程、小朱庄棚户区拆迁、徐矿城(论坛新闻)定销房工程、大山头棚户区拆迁等1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实地了解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
进入7月份,10天之内,我市相继组织了两次现场工作会和观摩会。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已完成拆迁275万平方米,回购和建设安置房362.23万平方米,分别占总计划的89.6%和90.6%,超额完成任务。
曹新平指出,我市棚户区改造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他强调说,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必须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各方协调,合力推进。
棚改·进行时下半年计划建设安置房59.5万平方米家住兵工路的程军最近一段时间正忙着整理家里的东西。
“早就听说兵工路一带要拆迁了,提前把家里的东西整理一下,要换个地方住了。
”6月24日,市建设局今年第13号拆迁公告出现了。
拆迁公告不长,程军几乎可以背下来了,“因实施兵工路棚户区改造项目需要,拆迁国有土地范围:中山北路以西,铜沛路以北,徐州监狱以东、以南,市燃料公司以南,拆迁期限自2010年7月9日至2010年8月7日止。
”程军注意到,今年的拆迁公告里涉及到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特别多:建北村、韩山、回龙窝、大马路、杨家巷、明理街……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还将分期分批启动拆迁项目,主要有:云东一二三道街、三环西路两侧、堤北、茶棚东、夹河街西延、徐商徐萧路、姚庄、新建南村、淮海路西延以及城建重点工程涉及的棚户区等。
在拆迁的同时,定销房建设正在加紧进行。
市棚改办有关人士介绍说,对即将启动的建设项目,将切实抓好土地、规划、设计、招标等各个环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下半年,要启动实施的定销房项目主要包括:啤酒厂南、泉山法院东、姚庄、4813工厂、王新庄等地块,计划建设安置房59.5万平方米。
同时,还将根据拆迁安置政策调整的新情况,科学测算定销房的需求量,确定合理的定销房建设计划。
棚改·缘起棚改被列入改善民生首要任务记者昨日下午走访了兵工路棚户区。
狭窄的小巷子内,两侧的房屋陈旧而破败,道路坑坑洼洼,生活污水直接流到了路上,生活垃圾扔在墙角,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在程军家,门前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小厨房里,人站进去根本没法转身。
作为我市众多棚户区的缩影,兵工路棚户区体现了这些棚户区共同的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房屋破损严重,棚户区房龄大多超过30年,阴暗窄小;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区内普遍自来水没有入户,居民仍使用公共厕所,道路狭窄且没有排水,居民吃水难、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职工支付能力低,既无能力出资改造房屋,更无能力购买新房;四是商业化运作难度大,棚户区大部分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区位较差,房屋密度大,动迁成本高,商业开发价值低,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改造,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部署和要求,我市于2008年底正式启动总量达307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其中涉煤棚户区150万平方米,并确立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即2009年完成15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其中徐矿集团30万平方米,贾汪区20万平方米,市区102万平方米),2010年完成155.55万平方米。
从目前已确定的项目情况看,改造总面积将达到400万平方米左右。
棚改·启动棚改被列为我市头号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被称为我市的头号民生工程。
我市在棚户区拆迁、改造上的总体目标是:在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307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任务;从2009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400万平方米左右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任务。
方案中提出,“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棚户区改造的攻坚战”。
根据这一方案,棚户区改造由政府主导,被列入每年的城建重点工程加以推进。
棚户区改造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将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综合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相结合,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棚户区改造工程。
棚户区改造工作实行属地责任制。
市政府统一制定棚户区改造计划,做好资金调度、改造工作协调和土地招、拍、挂等工作,并组建投资公司,负责主城区棚户区改造的资金运作;区政府作为实施主体,负责拆迁安置、定销房建设、部分资金筹措等工作。
贾汪区、徐矿集团分别负责所属棚户区改造工作及资金运作,市政府按拆迁面积给予补贴。
市相关部门被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
此外,明确了棚户区改造的重点是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人居环境差、安全隐患大、影响市容市貌和经济社会发展并急需改造的地块。
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项目除执行城建重点工程相关政策外,还享受包括土地、税收、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棚改·提速棚改工程项目审批,一路都是绿灯在棚户区居住的“老徐州”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吃水难、行路难、如厕难……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严重缺失让很多居民盼着早点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