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分析
平面构成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平面构成设计实验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我们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点、线、面等基本构成元素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为今后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背景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通过研究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关系,探讨视觉规律和审美原则,为平面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平面构成的四大基本形式:重复、渐变、近似和发射,并尝试运用这些形式进行创作。
三、实验内容1. 点、线、面构成- 点构成:通过不同大小的点、不同形状的点以及点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 线构成:通过不同粗细、不同方向的线以及线的曲直变化,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 面构成:通过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面以及面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2. 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是指将同一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形成有序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不同的图形和排列方式,表现重复构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是指将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渐变处理,形成渐变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颜色渐变、形状渐变、大小渐变等方式,表现渐变构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4. 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是指将不同图形或图形元素进行近似处理,形成具有相似特征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形状近似、颜色近似、纹理近似等方式,表现近似构成的和谐感和统一感。
5. 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是指以一个点为中心,将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向外发射,形成辐射状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不同的发射方向和发射数量,表现发射构成的动态感和扩张感。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收集各种图形素材,包括点、线、面等基本元素,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纹理等。
2. 构思创意: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结合个人兴趣和审美观念,构思创意主题。
平面构成及应用的分析

平面构成及应用的分析【摘要】随着现代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完美,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设计包含了许多新的文化与元素,人们在物质消费的同时对文化内涵有了一番追求与探索。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它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也常常被称之为“三大构成”。
其中,平面构成的应用最为广泛,生活中处处不涉及到平面构成及其元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将丰富多彩的形象转化为点、线、面、体等抽象形态,进而研究造型美的法则,从而激发灵感,启迪构思,是艺术更加具有理性化、有序化、科学化。
所以,平面构成在现代社会中的力量不可小视。
【关键词】平面构成;基本要素;造型法;组织形式;广泛应用;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中国艺术教育界被统称为“三大构成”课程,它们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
包豪斯设计学院以鲜明的功能主义,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口号。
开创并设计了整套崭新的艺术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并且通过改革将新的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当中。
三大构成就是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体系中逐渐成熟的。
虽然它们当时还没有形成较规范的体系,但是它们对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学生设计实践的开展功不可没。
20世纪中叶,日本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引进三大构成教育体系,日本的艺术设计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把它变成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充实整理,所以日本在三大构成教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三大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经由香港开始被引入,逐渐成为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共用的艺术基础教学课程。
1 平面构成的形成及分析所谓“构成”,字面本身有“组织,重合,组装”等含义,“构”的原意是“筑土为木以为宫室”,“构”的本意是使某一形体或器皿成形,其内部支撑起骨架,因而后来发展为建立、结成、造成、构图、草拟、构词等等相关的含义。
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一种构成方法。
生活中的平面构成

生活中的平面构成生活中的平面构成是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平面形状,比如我们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广告牌、商标等,这些物品都是由各种形状的平面构成而成的。
下面分步骤来分析一下生活中的平面构成。
一、平面形状的分类平面形状有三类,分别是点、线、面。
点是最基本的形状,是没有长度、宽度、厚度的,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线是由两个或多个点相连而成的,具有长度但没有宽度和厚度;面是有长度、宽度、厚度的物体,可以看做是由无数个相连的线构成的。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清晰的边界,这是由于平面形状的特性所决定的。
平面构成的边界通常都是由线构成的,而线有两个端点,因此平面构成的边界也具有两个端点。
在设计平面构成时,这些特点需要考虑到。
三、生活中的平面构成1. 建筑外观:路上的各种建筑外观往往是由各种形状的平面构成而成的,这些平面构成包括墙体、屋顶、门窗等。
建筑外观的不同平面构成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氛围。
2. 标识符号:商店、公司、酒店等都会采用各种标识符号,这些符号往往是由各种形状的平面构成而成的,比如公司logo、商店招牌等。
使用不同的平面构成可以使标识符号更加生动有趣。
3. 广告牌:城市中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广告牌,这些广告牌往往也采用各种平面构成来制作。
平面构成的多样性可以使广告牌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4. 车辆:现代交通工具往往运用了各种平面构成,比如汽车的外观、航空器的机身等。
平面构成的多样性可以使交通工具更加美观和实用。
四、如何设计生活中的平面构成1. 注意比例:在设计平面构成时,必须考虑到其大小和比例,以使视觉效果更好。
2. 思考边界:平面构成通常都有清晰的边界,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注意边界的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流畅和自然。
3. 创造足够的对比度:使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来制作物品可以创造出足够的对比度,使物品更加吸引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形状的平面构成。
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出目标用户喜欢的平面构成,并且能够吸引人眼球是非常重要的。
“平面构成”学生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育模式下形成的被动学习方式的 “ 惰性” 作用,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达 到 “ 人予渔 ” 授 的教育 目的。
( ) 二 强调理 论知 识的拓 展 ,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平面构 成 ” 然 突出 它的 实践 性 , 虽 但理 论 知识 的学 习依 然具
学 习 内 容 有 意 义
合 计
3 4
16 O
3. 21
l . ∞ O
习方式 ( 详见表1 ) 从表1 可见, 3。 4 在学习中教师依赖现象普遍, 表
示学 习中 “ 少 依 赖 ” 师的 学生仅 占94 , 很 教 .% 而且 明确 认识 到 教 师
依 赖 现象 是 “ 不好 ” 的学 生仅 占2 . 详见 表 l ) 7 ( 4 。此外 , 5 在课 外 学 习管 理 中 ( 详见 表 1 ) 超 过 八 成 的学 生课 外 花在 学 习平面构 成 上 , 6
力, 不善于独立思考, 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弱, 易产生依赖性。 对此, 教师往往 以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方式不遗余力地进行帮助, 从
而 不 自觉 地保 持 了这种 依 赖性 。因此 , 师必 须转 变 角色 , 从 学 教 要 生知 识 的传授 者转 变 为学生 自主 学 习培 训 者, 帮助 学生剔 除 应试 教
习方 式 的选 择 、 习过 程 的控 制 以及 自主学 习能力等 方面 。 学 调查 显
喜 欢 老 帅
学 习成绩 好
4
5
38 .
47
示 , 然学 生认 为平 面构成 学 习应 该 “ 外 自主学 习为主”( 虽 以课 详见 表 1 ) 但 实 际学 习中依 然主要 采用 “ , 2 听老师讲 课结 合 自己钻研 ” 学
平面构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平面构成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它通过对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组合、变化和组合,培养设计者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组合方法;3. 培养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4. 将平面构成原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三、实验内容1. 点的构成:通过点的移动、重复、组合等方式,探讨点在平面中的视觉效果;2. 线的构成: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方向、形状等变化,研究线在平面中的视觉效果;3. 面的构成:通过面的形状、大小、方向、组合等变化,探讨面在平面中的视觉效果;4. 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卡纸、针管笔、尺子、圆规等;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点、线、面的组合练习,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3.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技巧;4. 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心得和体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点的构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点的移动、重复、组合等方式可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如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感等;2. 线的构成:线的长短、粗细、方向、形状等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引导视线、强调重点、形成节奏等;3. 面的构成:面的形状、大小、方向、组合等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如形成空间、划分区域、产生层次等;4. 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们发现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广告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1. 平面构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3.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观察、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4.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平面构成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平面构成实验,使同学们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技巧,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实验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2.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
3. 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步骤:(1)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特征和运用。
(2)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重复、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形式的运用。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构成练习,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平面作品。
3. 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的不足和收获。
四、实验结果1. 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3. 学生掌握了平面构成的基本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4. 学生设计的平面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五、实验分析1.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分析、比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2. 学生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对某些形式的理解不够深入,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克服了困难。
3. 实验结果表明,平面构成在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建议1. 加强对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平面作品。
4. 定期组织平面构成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通过本次平面构成实验,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
平面构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平面构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平面构成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它是指在画面中运用各种图形元素,例
如线条、形状、色彩等,来组织构成画面的过程。
平面构成在绘画、设计、摄影等方面都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美术教育中也有很多应用。
首先,在绘画教学中,平面构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
由于平面构成可以帮助我们
组织和调整画面中的各个要素,使画面更加完整和统一,因此在绘画过程中使用平面构成
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一幅风景画中,通过平面构成技巧可
以让地面、天空、山脉等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画面效
果。
其次,平面构成对于设计教育也非常重要。
在设计中,平面构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设
计出更美观、实用的产品,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平面构成技巧可以将广告中的重要信息、产品、品牌等元素有机地组
合在一起,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购买产品。
最后,平面构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平面构成教育中,学生需
要通过对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分析和组织,来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这样的过
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
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平面构成在美术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绘画、设计、摄影等技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实践
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更有艺术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平面构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平面构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平面构成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平面上使用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组合、排列,从而构成有机的图案、图像或画面。
在美术教学中,平面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运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如绘画、平面设计、雕塑等。
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通过对线条、形状、色彩等要素的巧妙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平面构成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视觉设计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从视觉上影响观众,营造出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在绘画课程中,平面构成常常被用来创造出各种有趣、富有变化的图案和图像。
比如,通过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可以表现出运动的感觉、音乐的节奏、自然环境的氛围等等。
此外,在绘画构图中,平面构成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出复杂而有序的画面,让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平面构成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平面设计的核心就是对平面元素进行组合和排列,从而表达出要传递的信息和感觉。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合理的运用不同元素的大小、密度和颜色等,可以让设计作品更加醒目和易于理解。
此外,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研究和应用,设计师还可以创造出华丽、独特的设计效果,引导观众进入设计中的故事世界。
在雕塑课程中,平面构成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构图方法。
在雕塑中,平面构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雕塑材料的组合和调节,从而创造出各种独特、有趣的形态。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灵活运用,雕塑学生可以释放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出最佳的雕塑造型。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平面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来创造出各种有趣、富有变化的作品。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研究和应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从而在美术领域中有所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艺术系下设的装潢艺术和电脑美术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2、设置目的:《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
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Composition)”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
构成在造型艺术领域里还有组织、建造、结构、构图、造型等含义。
概括来讲,《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概述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
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
用途: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
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它是设计的基础。
意义: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
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
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
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的形象
一、形象(形态)的分类
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
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象)形态
自然形、人为形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第二章包豪斯及其影响
包豪斯---永恒的影响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
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
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