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四章:心理应激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医学心理学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医学心理学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领域,旨在探讨人的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多个主要理论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解释方式。

本文将介绍医学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特点。

1. 心理生理医学派(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心理生理医学派主要强调身体和心理的相互作用。

其核心概念是身体和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

这一流派的学者认为,心理因素可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而身体状况也可以对心理产生影响。

心理生理医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是“应激反应模型”(Stress Response Model)。

该模型认为,当人面临应激刺激时,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进而对身体产生影响。

这一模型的研究揭示了应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身体状况对心理的影响。

2. 行为医学派(Behavioral Medicine)行为医学派将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相结合,以寻求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其研究重点是探索人的行为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行为管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行为医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是“行为与健康模型”(Health Behavior Model)。

该模型认为,人的行为与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因此,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

3. 心身医学派(Psychosomatic Medicine)心身医学派强调心理和身体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心理因素可以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它关注情绪、心理状态和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通过心理干预来改善身体症状。

心身医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是“心身症状模型”(Psychosomatic Symptom Model)。

该模型认为,当个体面临压力和情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身体症状,如头痛、背疼等。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应对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应对

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应激的调节 作用
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互 作用
长期或过度的心理应激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应激还可能 影响个体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表现,进 一步加剧心理健康问题。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个体更好 地应对心理应激。具备较高的心理韧 性和应对能力的人,在面对应激时能 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减少应 激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互作 用的关系。一方面,应激可能导致心 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问 题也可能增加个体对应激的敏感性和 脆弱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评 估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个体 的应激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06
心理应激的干预与治疗
心理治疗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应激反 应。
共同治疗
02
在治疗身体疾病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综合治
疗措施。
预防措施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降低患身体疾病的风险,如通过锻炼
、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积极应对压力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寻求社会支 持、调整心态等,以缓解心理应激。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充 足睡眠,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02
心理应激概述
心理应激的定义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 、挑战性或重大变化的环境时,所产 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包括焦虑、抑郁、愤怒 、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及失眠、食欲 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紧张等生 理症状。
心理应激的来源
生活事件
如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等重 大生活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中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1.生理性应激反应
2.心理性应激反应
1.否定作用
2.退行作用 3.幻想作用 4.反向作用
1.镇静剂
2.体力锻炼 3.放松训
5.潜抑作用 6.幽默作用
7.升华作用 8.合理化作用
第二节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机体躯体功能改变,根据其强度和 作用持续时间,可分为:○1 心身反应○2 心身障碍 ○3 心身疾病。

消化性溃疡
支气管哮喘
恶性肿瘤
1.生活事件刺激2.人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格特征及行为方式3. ,坚持劳逸结合,养
不良情绪反应
1.情绪因素2.人格特 解释,鼓励,保证, 点3.早期习得经验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1.心理应激2.人格特 自我心智重建,给予
征3.消极情绪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包管中料拒试含路调试绝验线敷试卷动方槽设技作案、技术,以管术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健康与幸福》单元第二章“身体健康”中的第四节“心理应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心理应激的概念、类型、成因和应对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心理应激的定义: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遇到生活事件或压力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2. 心理应激的类型: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心理应激可分为生物性应激、心理性应激和社会性应激。

3. 心理应激的成因:心理应激的成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个体素质因素和心理因素。

4.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包括心理调适、寻求支持、改变应对策略和培养抗压能力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心理应激。

2. 培养学生分析心理应激成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理应激的概念、类型、成因和应对方法。

难点:心理应激的成因分析,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应激的存在。

2. 知识讲解:讲解心理应激的概念、类型、成因和应对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的心理应激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心理应激概念:个体在遇到生活事件或压力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类型:1. 生物性应激2. 心理性应激3. 社会性应激成因:1. 外部环境因素2. 个体素质因素3. 心理因素应对方法:1. 心理调适2. 寻求支持3. 改变应对策略4. 培养抗压能力七、作业设计答案:生物性应激、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

2.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可能导致心理应激的成因。

答案:外部环境因素(如考试压力)、个体素质因素(如性格特点)、心理因素(如自信心不足)。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概念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概念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概念心理应激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出现,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对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首先我们一起看这个题目!【单选题】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 )。

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B.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C.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答案】A。

本题考查心理应激概念,总结相关知识点如下。

1.心理应激:(1) 过程模型对心理应激的定义:个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2) 系统模型对心理应激的定义: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

2.生活事件:指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刺激,又称应激源。

3.认知评价:评价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4.应对方式:应对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5.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6. 应激易感模型: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如对生理指标的客观测量、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等)在人群中筛选出应激易感者(或者叫做脆弱的个体)并进行多种途径的干预。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三)应激的“过程”模型
二、应激的概念模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应激源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躯体性应激源 对人的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刺激物,如过高过低的温度、强烈的噪声、酸碱刺激、不良食物、微生物等。2. 心理性应激源 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主要指冲突、挫折和各种原因导致的自尊感降低。
2. 应激生理中介相关成分
二、应激的生理中介
(一)应激系统
医学心理学(第7版)
(5)性腺轴: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激活,来自这个轴系的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对性腺轴的功能产生影响,可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的减少,繁殖能力受损。(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应激时肾脏可分泌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血压升高,通过肾脏排泄水、钠减少。(7)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系统对不同应激的反应有所差别,如当暴露于不可控制的应激刺激时,一开始使人体免疫功能抑制,对疾病的易感性提高,而随后可能反应为免疫功能增强或紊乱。应激使大脑小胶质细胞激活致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二、应激源的研究
医学心理学(第7版)
1. 国外有研究显示,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生活事件,例如配偶的死亡,对健康的危害最大。有人对配偶死亡的903名男性作了6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居丧第一年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死亡率为对照组的12倍。2. 国内的研究发现,对疾病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是:①在较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中伴随不愉快的情绪;②工作中或家族中人际关系不协调;③亲人的意外死亡或者突然的意外事故。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与生理的变化。

这种反应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

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

可分两类:一是积极的心理反应;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反应。

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皮层唤醒水平和情绪唤起;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

这种反应有利于机体对传入信息的正确认知评价、应对策略的抉择和应对能力的发挥。

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唤醒(焦虑)、紧张;过分的情绪唤起(激动)或低落(抑郁);认知能力降低;自我要概念不清等。

这种反应妨碍个体正确的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和应常应对能力的发挥。

应源的心理反应可以分期。

进入时相的顺序及每一时相的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都有较大的变动性。

影响变动的因素有:事件发生前对应激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预期、个人经历及性格类型等。

一般的顺序是:惊叫、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否认与侵入两个时相,其余时相可以不出现或不明显,时相顺序也可以变换。

这种应激时相的划分在急性应激下较为明显,在慢性应激时则不太明显。

对应激的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异常,只是在反应过度时才属病理性的。

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Cannon从动物在紧急事例面前表现出的搏斗或逃跑反应中发现,这种机制涉及同化(副交感,胆碱能)功能的抑制和异化(交感、肾上腺能)功能的激活。

这两个过程的结合保证了动物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能量的需要,从而提出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付剧变时移缓济急的生理原则,与此有关的各种内脏及躯体活动变化都遵循这一原则。

目前认为,心理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后果是因人而异的(与所处情境、社会角色、群体中的地位相关),因害怕丧失控是产生的战斗-逃跑的起动与杏仁核有关;而受至与群体隔离或行动受挫而致抑郁时,可能与海马及肾上腺皮质机能有关。

《医学心理学课件》心理应激 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课件》心理应激  ppt课件

应对方式
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
PPT课件 10
第一节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四)心理应激系统模型
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总 论
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PPT课件
18
第二节
三、生活事件研究
应激源(stressor)

生活事件与健康和疾病


生活事件致病机制研究
生活事件与其它应激因素关系的研究

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PPT课件
19
第二节
三、生活事件研究
应激源(stressor)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SRRS)
PPT课件
20
第二节
三、生活事件研究
应激源(stressor)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
PPT课件
25
第三节
二、应对方式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应对与心理病因学研究 应对研究 应对与其它应激因素关系的研究 应对的量化研究
PPT课件
26
第三节
三、社会支持系统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在应激研究领域, 减轻应激作用的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指一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实际的联 系和支持程度。 指个体体验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 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
应激源:
应激过 程模型 应激系 统模型
应激源就 是引起应 激的刺激
PPT课件
应激源就 是各种生 活事件
14
第二节
一、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无助和绝望,出现依赖和退 缩行为。
物质依赖:因为痛苦和焦虑无
法排解,转而用药物来缓解或 借酒消愁,又不愿意求助,容 易造成药物依赖。
2020/6/28
22
3. 身体症状
易疲倦,发抖或抽筋, 睡眠障碍或恶梦连连,晕眩、头昏眼花,记忆
竭阶段
2020/6/28
7
2.心理学界关注的应激
zarus,20世纪60年代 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
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 作出的适应和应对 的过程。
事件、认知、个性、发展}应激刺激→应
激反应
2020/6/28
8
3.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当环境刺激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其 应对能力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 生理反应
2020/6/28
17
2.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Holmes和Rehe(1967)开创定量研究方法。
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LCU)--按对情绪的 影响程度划分等级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
LCU与疾病:Holmes等人调查了5000人
工作问题 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经济问题 个人健康问题 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问题 喜庆事件
按对人体的影响分类
正性生活事件(positive events):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的事件,但个体不同,同样的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
负性生活事件(negative events):对个体产生消极作用的生活事 件
2020/6/28
21
二、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1. 情绪反应
无助感 悲伤、罪恶感: 重复回忆 愤怒 失望 希望
幻觉 决策困难
2.行为反应
逃避和回避:当地震发生时,
最常见的行为反应是逃避和回 避,这是正常的行为反应。
攻击行为:因为愤怒等激动情
绪,可能出现攻击行为,伤人 或自伤。
退缩行为:有的人因为灾难感
6
一般适应症候群
阶段一:警戒阶段 阶段二:阻抗阶段 阶段三:耗竭阶段
机体为了应对有 如果有害刺激持续 如果继续处于有
害环境刺激而唤起 存在,机体通过提高 害刺激之下或有害
的体内的整体防御 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 刺激过于严重,机
能力,又称动员阶 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 体会丧失所获得的

抵抗程度
抵抗能力而转入衰
LCU/年<150,→基本健康/来年 LCU/年→150~300,→50%可能生病/来年
LCU/年>300,70%可能生病/来年
与生活事件明显相关的疾病:心肌梗死、猝死、中风、 糖尿病、MS等
2020/6/28
18
2020/6/28
19
第三节 应激反应
2020/6/28
20
一、应激反应概念
2020/6/28
16
对健康影响最大的生活事件(质)
亲人死亡后造成的丧失感--心理失落,权力、地位的丧 失,经济的丧失。
心理上的分离(isolation)和丧失(loss)(悲伤) 过度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伴不愉快情绪
人际关系不协调
亲人意外死亡或事故
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接连不断的生活事件会造成叠加 经常性的生活事件又可以锻炼人的应对能力 许多人最为困扰的是---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
特殊症状群(一般适应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
机体对上述一切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的统称。
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 = 冷、热、缺氧、长期情绪矛盾、水 及电解质平衡失衡…= 应激源(stressor).
{ 应激刺激→应激反应 →
病理、生理症状、治疗
2020/6/28
要求≠能力 不平衡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状 态
通过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
2020/6/28
9
应激过程
应激源… .应激中间变量…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心理反应 健康
生活事件等...应对方式…… 行为反应 ..
社会支持…. .生理反应 疾病
个性特征
2020/6/28
10
二、心理应激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1.应激理论-为心理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
心理应激因素与不良行为方式和社会压力不良反应 等有关
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已成为临床疾病的重要原因
2.应激理论为临床工作提供应激干预策略
控制和回避应激源 改变认知评价 提供和寻求社会支持 应对指导 松弛训练或药物,阻断心身反应的恶性循环
2020/6/28
2020/6/28
14
例如:工作问题
工作负荷
工作条件
角色冲突和模糊
压力源
职业生涯发展
人际关系
2020/6/28
工作和其他角色间的冲突
15
二、生活事件的研究
1.生活事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 因素之一。
生活事件可以起个体的应激反应→疾病→死 亡。
当代研究进一步阐明生活事件的质和量与健康 和疾病的关系。
1.应激反应与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 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2.应激反应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应激的心身反应→心身障碍的心身症状→心身疾病
如恐吓后的紧张(血压、心率↑↑)--焦虑(血压、心 率↑↑ )--高血压
3.应激反应的量化
应激的生理反应:血压… 应激的情绪反应—SCL-90、SAS、SDS 应激的行为反应
医学心理学 第四章:心理应激
2020/6/28
1
第一节 总 论
2020/6/28
4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理论
应激---病因? 应激---结果(应激反应)? 应激---过程? 应激---系统反应?
2020/6/28
5
1. 医学所关注的应激
20世纪30年代(塞里 Selye)
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 →机体→兴奋腺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非特异性反应=
11
第二节 生活事件(life events)
2020/6/28
12
一、生活事件概念
1.生活事件与应激源
就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 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 物即应激源(stressor).
2020/6/28
13
2.生活事件分类
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生物性:天灾、人祸、生病等 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