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WCDMA射频测试经验总结 精品
WCDMA经验与成就总结

WCDMA经验与成就总结北京海纳携创咨询有限公司刘燚WCDMA由于具有良好的技术成熟性和可演进性,在全球3G应用市场中一直处于前列。
根据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的统计,截至2008年5月29日,全球共有220个商用的WCDMA网络,占全球3G终端用户70%的市场份额。
这其中包括185个HSDPA网络,34个HSUPA网络,HSPA用户已达725万户。
一、WCDMA运营经验纵观全球WCDMA市场发展历程,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差异化服务展现品牌效应;二是适当的低价策略培育业务市场;三是细分用户市场,开发特色业务;四是加强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恰当的时候果断引入3.5G技术——HSPA,HSPA技术的引入无疑是W CDMA市场发展的转折点,全球主流WCDMA运营商基本都是通过部署HSPA网络和高速数据业务的实现,一举扭转竞争颓势,确立市场领先地位的。
1、商用部署经验从国外情况看,HSDPA、WCDMA、EDGE已成为运营商的建网标准,部分运营商还建设了HSUPA系统。
此外,加强WCDMA的深度覆盖成为共识。
对于我国的WCDMA运营商,选择WCDMA+HSDPA将是必然选择,HSUPA是否建设取决于成本、终端等方面进展。
WCDMA和HSDPA建设的范围和规模取决于运营商的战略选择、市场判断和对需求预测。
建设WCDMA网络,可以从潜在数据业务发达的区域建设与GSM叠加的网络开始,逐步形成整张的叠加网;再结合2G设备的升级替换,不断将双系统配置与业务量分担做平衡调整。
尽管这样做需慎重处理系统间切换,但如果全部新建WCDMA网络,一则网络质量难以一步到位、初期投资大,二则市场培育需要时间。
此外,应及早考虑和尝试业务模式,业务模式受3G大网的建设影响相对小,却关键性地决定了3G网络运营的成败。
2、业务运营特征WCDMA商业网总体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芯片组、终端、网络设备,以及运营、业务、网络安全等产业链各环节更为成熟。
WCDMA手机关键射频指标分析

WCDMA手机指标分析
• 在有强干扰时 本振相噪对信号的影响
干扰
本振
中频
信号
– 协议中在讨论抗双音阻塞指标时提到在偏离信号10MHz处存在点频信号 -46dBm 此时信号电平为-114dBm 则有倒易混频公式 容易计算出本振在偏离中心10MHz 处 分辨带宽取3.84MHz时 相位噪声为
PH=46-114-C/I-Ma=-68+18-10=-60dBc/3.84M=-125.8dBc/Hz
– 频段 1920MHz ~ 1980MHz – 最大发射功率根据等级1 2 3 4 分别为33dBm 27dBm 24dBm 21dBm – 最小可控输出功率应低于-50dBm – 根据手机功率等级和最小输出功率可以确定发射通道的AGC动态 对于3类和4类
手机 AGC动态可考虑为80dB – 邻道功率泄漏 33dB(邻道) 43dB(隔一信道) 针对3类和4类终端 – 杂散指标 – 输出频谱应符合频谱模板要求 – 误差矢量 EVM 应小于17.5% – 峰值码域误差分量要求比平均功率低15dB
0
-1
-2
-3
-4
-5
0
2
4
6
8
10
• 上行信号包络的CCDF分布
• 下行信号包络的CCDF分布
• 如何估算邻道泄漏——ACLR
– ACLR主要是一反映通道线性的一个指标 WCDMA协议3G TS 25.101 V3.2.2给出了其定义: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ACLR) is
– 注 上式中考虑了10dB余量 由结果可以看出WCDMA手机对接收RF本振远端相 位噪声要求不高
WCDMA手机指标分析
WCDMA手机射频测量

WCDMA手机射频测量一.综述根据3GPP 34.121测试规范,所有的射频测量可以分为:发射机特性测试(Transmitter Characteristics Test),测试被测设备发射机的功率、调制和频谱等。
接收机特性测试(Receiver Characteristics Test),测试被测设备接收机选择性,阻塞特性,动态范围,灵敏度等。
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我们只做其中部分测试,其余项目的可以拿到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试。
二.发射性能每项测试的测试条件都在下面标明,个别的测试条件在相应的测试项目中标明。
发射机测试中的下行物理信道物理信道功率Îor –93 dBm / 3.84MHzCPICH CPICH_Ec / DPCH_Ec = 7 dBP-CCPCH P-CCPCH_Ec / DPCH_Ec = 5 dBSCH SCH_Ec / DPCH_Ec = 5 dBPICH PICH_Ec / DPCH_Ec = 2 dBDPCH –103.3 dBm / 3.84MHz(一)最大发射功率最大发射功率(Maximum Output Power)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避免UE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或UE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指标要求:UE 最大发射功率及容限功率等级最大输出功率容限值1 +33 dBm+1.7/−3.7 dB2 +27 dBm+1.7/−3.7 dB3 +24 dBm+1.7/−3.7 dB4 +21 dBm+2.7/−2.7 dB以下均以Power Class3,Band1为例测试步骤:(1)建立UE 天线连接器与系统模拟器的连接(2)按照通用呼叫建立过程建立一个呼叫;(3)将UE置于环回测试模式进行测试。
(4)设置并持续给UE 发送上升功率控制命令;(5)通过测试仪测试UE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在一个传输时隙上被平均。
射频工作总结

射频工作总结
射频工作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工作,它涉及到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射频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的射频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我所学到的东西。
首先,射频工作需要对无线电波和天线的原理有着深入的理解。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设计和优化天线,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
同时,我也需要对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有着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射频系统。
其次,射频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利用各
种仪器设备来测试和验证射频系统的性能。
这包括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设备,需要对它们的使用方法有着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设备进行实验。
另外,射频工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利用
仿真软件来对射频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这需要对射频系统的原理有着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仿真软件来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和优化。
总的来说,射频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面能力的工作,需要对射频系统的原理有
着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和计算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射频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

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第一篇: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RF优化个人总结簇划分的原则,RNC划分的原则:1尽量减少RNC之间的过多的交互。
2尽量话务进行均衡。
3容灾性考虑。
Cluster 尽量是顺时针测试。
尽量的安排好人,按照区域或人进行划分。
Cluseter 划分,尽量的边界清晰。
业务分部尽量在话务较少。
Cluserer尽量不要跨RNC。
Clusert 大小原则。
一天能比较充分的测试完。
这样晚上能制定优化原则,不然其他部分都会等着。
Cluset的边界测试必须重叠。
Cluseter划分的区域。
测试规划,单行道的测试,如果可以不行,可以安排进行晚上测试。
白天车辆比较少。
注重现场的情况,注意合理的安排,结合现场。
一.覆盖的优化给予scanner的优化。
检查覆盖。
二.领区的优化。
邻区基于手机的测试。
1 是否漏配,单配2 优先级的调整。
3 领取是否多配。
以上的工作占所有工作的80-90%三.无线参数的优化。
(RF优化)基于现场的默认值,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基础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的优化,锦上添花。
体现作为一个优化工程的水平。
影响掉话和互通的一些参数。
测试是什么原因。
切换,掉话。
覆盖问题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覆盖问题,信号的强度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干扰。
领取优化。
包括扰码。
扰码复用的问题。
特殊的越区。
功率的调整。
外界的干扰(如军事,小灵通的干扰).5需要找出外界的干扰。
小区重选与切换。
无线参数。
不要纠缠什么网管导不进去。
以上流程要记住。
调整的步骤:天馈的调整:方位,下倾,功率,高度,型号,位置。
无线参数的调整:扰码,邻区。
验收按照网络验收。
不要按照簇验收,因为存在簇的划分大小不一定。
千万不要按照簇验收。
给联通提的簇优化报告,而不是网络的优化的报告。
调整完簇后,要及时更新的基站信息表。
每个人要区域化的负责。
作为项目经理一定要保证的网络的性能,而不是保证簇的优化。
不要抠一个死问题,而要更快的放号等,这个目标是一样的。
TD-SCDMA射频测试总结

TD-SCDMA射频测试总结(一)TD-SCDMA终端一致性测试包括射频指标测试(参考标准:3GPPTS34.122),协议信令测试(参考标准:3GPPTS34.123)和其他测试(参考标准:3GPPTS31.120)三类测试。
其中射频指标测试分为“发射机特性测试”“接收机特性测试”“性能指标测试”和“支持无线资源管理测试”。
发射机特性测试:包括UE最大发射功率、频率稳定性、最小发射功率、占用带宽、邻道泄漏抑制比、杂散辐射、互调特性、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发射开关模板、发射关功率、频谱发射模板误差矢量幅度(EVM)、峰值域码误差(PCDE)等。
接收机特性测试:包括接收灵敏度电平、最大输入电平、邻道选择性、阻塞特性、杂散辐射等。
性能指标测试:包括静态传播条件下的解调、各种不同衰落条件下的DCH解调、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上行链路的功率控制等。
支持无线资源管理测试:包括小区选择、重选、切换等。
协议信令测试主要是保证UE的信令、协议的一致性和规范化,这部分测试主要包括三项内容:3G网络的基本功能,电路域基本过程和分组域基本过程。
TD 其他测试部分的测试内容主要有UIGG/USM测试等。
目前,MORLAB已经正式对外开展了TD产品的相关测试服务项目,通过近期研究相关标准(YD/T1367-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并开展部分测试实验,我们将分期归纳TD终端产品的各个测试项目的具体内容。
现谈一谈TD终端产品发射机特性测试——UE最大发射功率的内容。
测试项目:UE最大发射功率(单码道)测试目的: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
UE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而UE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测试方法:按照图示搭建测试系统平台(2)建立UE和SS之间的通话,设置UE为回环测试模式,通过SS测量UE上行时隙的输出功率。
(3)对RF信道Low/Mid/High进行相同的测试。
WCDMA射频指标测试--HSDPA篇

WCDMA射频指标测试--HSDPA篇前言:本文档主要介绍根据3GPP 34.121,使用Agilent 8960进行HSDPA测试的方法及测试步骤。
1.概述 (1)2.HSDPA信道结构 (1)2.1HS-PDSCH 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1)2.2HS-SCCH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1)2.3HS-DPCCH 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2)3.测试项目 (2)4.测试设置 (3)4.1常规设置 (3)4.2HSDPA 设置 (3)4.334.121 Preset Call Configurations参数配置 (4)5.HS-DPCCH的最大输出功率 (8)6.HS-DPCCH的频谱发射模版 (10)7.HS-DPCCH的邻道泄漏抑制比(ACLR) (10)8.HS-DPCCH (11)9.HS-DPCCH的矢量幅度误差(EVM) (16)10.Maximum Input Level for HS-PDSCH Reception (16QAM) (18)1.概述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WCDAM R99版本可以提 供384kb/s的数据速率,但许多对流量要求较高的数据业务(如视频、流媒体和高速下载等业务)对下行数据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GPP在R5协议中提出了HSDPA,它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 系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用户下行数据业务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到14.4Mb/s。
2.HSDPA信道结构HSDPA引入了一个新的传输信道,即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以承载用户数据,用户 共享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进行时分和码分复用。
为实现HSDPA的功能特性,在3GPP的物理层规范中引入三个新的物理信道:2.1HS-PDSCH 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承载下行链路用户数据,扩频因子采用16。
WCDMA手机射频杂散测试不确定度浅析

概述
文献 标识 码 : A
化学需 氧量 (O )是指 在强 酸并 加热 条 C D, 件下 ,用重 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 时所 消 耗氧化 剂的量 , 以氧 的 m / g L来表示 。化学需 氧 量反映 了水 中受还原 性物质 污染 的程度 。 国家标 准 G I 9 4 8 分析方法规 范地 制 B 1- 9 1 定 了水质 化学需 氧量 C D c) O ( 的测定 步骤 , r 严 格地 规定了方法 的加热 消解 时间 、 液酸度 、 溶 氧 化剂 和催化剂 的用量等条件指标 。 显而易 见, 水 质 C D c) O ( 的测定 是有 严格 的条件 规定 , 背 r 违 了条 件规定进行操作 , 就会影 响测定 的准确性 。 H A 10标准 C D消解 器 遵 循 了 国际 标 准 C 一0 O ( O 和 国家标准( B 的基本 原则 , 了回流 I ) S G) 保证 加热 微沸 2 时的消解操作 ,试剂溶液 的配制 小 和加 入量都 和 G B法一致 ,确保可靠精确 的分 析结果 。本 文用国标法和 消解器法 同时测定 已 知 C D值的邻苯二 甲酸氢钾标准溶 液 , O 以验证 采用标 准消解器测定 C D的可靠性 。 O
0 6d D2 B。
目 uS v 0 2 d 口 (P ) . 6 B =0 (环境温度 的变化对不确定度 的影响( v 5 ) 6) P 环境温度 的影 响为 0 0d / . 1B, 0 I  ̄,可 以忽略 不计。 综合功率测量不确定如下 :c . 2B U- 8 d - 2 0 扩展不确定度 :
U= Uc .6 n8 2 _1 B Kx =I9 x 2 =16 d
2 - 7 H- 2 5 H 不确定度分析 : .3 G z1. G z 1 7 不确定度分析 : ( 校准引起的不确定度(P 1 ) △) 根据附件中校准不确定度 的计算 可得不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CDMA主要射频指标测试经验总结本文档列写了在使用Agilent 8960进行WCDMA射频各项测试的简要测试方法及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关归纳总结,敬请参考。
一、测试前的设置1.选择前面板上的“CALL SETUP”2.按下F1键,把Operating Mode选择成“Cell Off”NOTE: 若不在CELL OFF状态下,有些参数无法设置3.按More键,把页面切换到第二页,共四页。
“2 of 4”4.按下F2,设置Cell Parameter--- 设置“BCCH Update Page” 到“Auto”状态--- 设置“ATT Flag State” 到“set”状态--- 按下F6,关闭当前窗口5、按下F4设置“Uplink Parameters”--- 设置“Maximum Uplink Transmit Power Level”到24dBm--- 按下F6,关闭当前窗口6、按下前面板左边的“More”切换页面到第一页,“1 of 4”7、按下F1,设置“Operating Mode”到“Active Cell”8、按下F7,设置“Cell Power”到-93dBm/3.84MHz9、手机开机,等待手机registration注:1、“security settings” 要依据UE的要求,通常情况应设置为“Auth.&Int”NOTE: 使用小白卡,在8960关闭鉴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注册,并且模块本身也应使用QPST关闭鉴全,若默认已关闭无需操作。
2、假如UE用的是Qualm chipset,就必须把“RLC Reestablish”设置成“Off”二、注册与Call连接1、完成上面的“测试前的设置”后,正确连接UE和仪器。
2、手机开机,自动注册。
-注册成功后8960会显示UE的基本信息“IMSI”和“IMEI”号及“Power class”3、注册成功后,按“Originate Call”进行Call连接-Call连接成功,8960的“Active Call”显示“Connected”三、最大输出功率测试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用前面板右侧“More”键选择页面到“3 of 3”3、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 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4、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设置“UL CL Power Ctrl Algorithm”为“Two”5、开始测试-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Thermal Power”Nominal Maximum Output Power OperatingBandPower Class 1 Power Class 2 Power Class 3 Power Class 4Power(dBm)Tol(dB)Power(dBm)Tol(dB)Power(dBm)Tol(dB)Power(dBm)Tol(dB) Band I +33 +1,7/-3,7+27 +1,7/-3,7+24 +1,7/-3,7+21 +2,7/-2,7 Band II - - - - +24 +1,7/-3,7+21 +2,7/-2,7 Band III - - - - +24 +1,7/-3,7+21 +2,7/-2,7四、频率容限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F7,设置“Cell Power”为-106.73、按左边More键,切换页面到2 of 44、选择进入“Generator Info”5、按F4,设置“Connected DL Channel Levels”,设置“Cell Connected D PCHLevel”为-10.3dB6、按右边的More键,切换页面到3 of 37、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8、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9、开始测试-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Waveform Quality”10、频率误差应该在0,1 ppm.以内五、最小输出功率1、完成“一”和“二”操作2、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Thermal Power”NOTE: 根据测量的动态范围,发射功率测试分为两种方法:宽带功率测试(Thermal power)和信道功率测试(Channel power), 宽带功率测试(Thermal power)针对大信号功率测试用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测试,对于动态范围大的测量应使用信道功率测试(Channel power)。
3、按右边的More键,切换页面到2 of 34、按F11,改变“MS Target power”为50dB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Down bits”6、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Channel Power”开始测试7、最小输出功率应低于-49dBm六、占用带宽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右边的More 键,切换页面到3 of 33、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5、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Occupied Bandwidth”开始测试6、UE占用带宽不超过5MHz七、频谱发射模板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右边的More 键,切换页面到3 of 33、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4、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5、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Spectrum Emission”开始测试Spectrum Emission Mask Requirementf in MHz (note 1)Minimum requirementBand I, II, IIIAdditional requirementsBand II Measurement bandwidth 2,5 to 3.5dBc MHz f ⎭⎬⎫⎩⎨⎧⎪⎭⎫⎝⎛-∆⋅--5.21535 -15 dBm30 kHz (note 2)3,5 to 7,5dBc MHz f ⎭⎬⎫⎩⎨⎧⎪⎭⎫⎝⎛-∆⋅--5.3135 -13 dBm1 MHz (note 3)7,5 to 8,5 dBc MHz f ⎭⎬⎫⎩⎨⎧⎪⎭⎫ ⎝⎛-∆⋅--5.71039 -13 dBm 1 MHz (note 3)8,5 to 12,549 dBc-13 dBm1 MHz (note 3) 八、 邻道泄漏抑制比(ACLR ) 1、 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 按右边的More 键,切换页面到 3 of 33、 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 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 4、 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 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5、 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开始测试UE ACLR due to modulationPower Class UE channel ACLR limit3 +5 MHz or 5 MHz 33 dB+10 MHz or 10 MHz 43 dB4 +5 MHz or 5 MHz 33 dB+10 MHz or 10 MHz 43 dB九、矢量幅度误差(EVM)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右边的More 键,切换页面到3 of 33、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 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4、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Waveform Quality”5、设置“MS Target power”为-20dBm6、重复第四步7、UE的EVM不超过17.5%十、峰值码域误差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右边的More 键,切换页面到3 of 33、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 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4、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5、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Waveform Quality”或者“Code Domain”进行测试6、UE的峰值码域误差不超过-14dB十一、上行开环功率控制1、按“CALL DETUP”到call setup界面2、按F1,改变“Operating Mode”到“CELL OFF”3、按左边的More键,切换页面到2 of 44、按F3,进入“Generator Info”5、按F3,设置“Downlink Channel Level”,把AICH和DPCH Level 切换到OFF状态6、按两次F6,返回7、按左边的More键,切换界面到1of 48、按F1,改变“Operating Mode”到“Active CELL”9、切换界面到2 of 410、按F4,设置“Uplink Parameters”-PRACH Preamble为3-PRACH Ramping Cycles 为111、按F2,设置“Cell Parameter”-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为28dBm-Uplink Interference 为-101dBm-Constant Value 为-10dB-BCCH Update Page 为Auto12、按右边的More键,切换界面到1 of 313、按F7,设置“Cell Power”为-65.7dBm14、切换界面到3of 315、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到-14dBm16、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PRACH TransmitOn/Off Power”开始测试,按前面板上的“START SINGLE”键查看当前测试结果17、依照协议要求,重复11步到16步进行“动态上边界”和“灵敏度”的测试18、UE的发射功率正常情况不超过±9dBm,极端情况不超过±12dBmTest parameters for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SS)Parameter RX Upper dynamic end RX-middle RX-Sensitivity level Îor (note 3) 25,0 dBm / 3,84 MHz 65,7 dBm / 3,84 MHz 106,7 dBm / 3,84 MHz CPICH_RSCP (notes 3 and 4) 28,3 dBm 69 dBm 110 dBm 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19 dBm +28 dBm +19 dBm+47,3 dB +97 dB +129 dB Simulated path loss = PrimaryCPICH DL TX power –CPICH_RSCPUL interference 75 dBm 101 dBm 110 dBm Constant Value 10 dB 10 dB 10 dB-37,7 dBm -14 dBm +9 dBm (note 2) Expected nominal UE TX power(note 5)十二、上行内环功率控制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Inner Loop Power”测试3、按F1,选择“Inner Loop Test Segment”为“A”4、按前面板上的“START SINGLE”查看当前测试结果5、分别选择“Inner Loop Test Segment”为“B,C,E,F,G,H”重复3步到4步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rangeTable 5.4.2.2: Transmitter aggregate power control tolerance十三、发射开关时间模板1、按“CALL DETUP”到call setup界面2、按F1,改变“Operating Mode”到“CELL OFF”3、切换界面到2 of 44、按F3,进入“Generator Info”5、按F3,设置“Downlink Channel Levels”,把AICH和DPCH Level 设置为OFF状态6、按两次F6,返回7、切换界面到1of 48、按F1,改变“Operating Mode”为“Active Cell”9、切换界面到2 of 410、按F4,设置“Uplink Parameters”-PRACH Preambles 设置为3-PRACH Ramping Cycles 设置为111、按F2,设置Cell Parameter-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为19dBm-Uplink Interference 为-98dBm-Constant Value 为-10dBm-BCCH Update Page 为Auto12、切换界面到1 of 313、按F7,设置“Cell Power”为-106.7dBm14、切换界面到3of 315、按F7,设置“MS Target Power”为21dBm16、按“Measurement selection”键,选择“PRACH TransmitOn/Off Power”测试,按面板上的“START SINGLE”查看测试结果17、测试结果应低于-56dBm十四、参考灵敏度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F7,设置“Cell Power”为-106.73、切换界面到2 of 44、按F3,进入“Generator Info”5、按F4,设置“Connected DL Channel Levels”,把“Cell Connected DPCHL evel”设置为-10.3dBm6、切换界面到3 of 37、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21dBm(Power Class4)或24dBm(PowerClass3)或27dBm(Power Class2)8、按F8,设置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设置“UL CL Power Ctrl Mode”为“All Up bits”9、按“Measurment selection”键,选择“Loopback BER”10、按F1,进入“BER Error Setup”,把“Number of bits to test”改成161040 bits11、UE的BER不能超过0.001十五、最小输入电平1、完成“一”和“二”的操作2、按F7,设置“Cell Power”为-25dBm3、切换页面到2of 44、按F3,进入“Generator Info”5、按F4,设置“Connected DL Channel Levels”,把“Cell connected DPCHLevel”设置成-19dB6、切换页面到3of37、按F7,改变“MS Target Power”为18dBm(Power class 4)或者20dBm(Power class 3)8、按“Measurment selection”键,选择“Loopback BER”9、按F1,进入“BER Error Setup”,把“Number of bits to test”改成161040bits10、测试结果UE的BER不能超过0.001十六、简略介绍一些选测项目TFC变化量(change of TFC)✓UE Target Power设置为0dBm✓UL CL Power Ctrl Algorithm设为Two✓进行呼叫Originate Call 使设备处于连接状态connected.✓将”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S”中的选项”UL CL POWER CTRL MODE”设置为“Alternating Bits”✓按“Measurment selection”键,选择“Change of TFC”Power step size (Up or down)∆P [dB] Transmitter power step tolerance [dB]0 +/- 0.51 +/- 0.52 +/- 1.03 +/- 1.54 ≤Δ P ≤10 +/- 2.011 ≤Δ P ≤15 +/- 3.016 ≤Δ P ≤20 +/- 4.021 ≤Δ P+/- 6.0●相位不连续性(phase discontinuity)✓UE Target Power设为0dBm✓在UL CL POWER CTRL PARAMETER选项中,设置UL CL POWER CTRL Algorithm为One, UL CL POWER CTRL STEPSIZE为1✓按“Measurment selection”键,选择“Change of TFC”Phase discontinuity Δθin degrees Maximum allowed rate of occurrence in HzΔθ≤ 30 150030 < Δθ≤ 60 300Δθ > 60 0●随机接入信道质量(PRACH Preamble Quality)✓把Operating Mode选择成“Cell Off”✓将CELL PARAMETERS中的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设置24dBmUplink Interference 设置为-98dBmConstant Value 设置为-10dBm✓按“Measurment selection”键,选择“PRACH Preamble Quality”✓设置“Trigger Sourcr”为“RF Rise”●阻塞接收方面的示例表格9613 9750 9888Low-channel Middle-channel High-channel Test ResultSpecRx-Frequency 2112.6 2140 2167.6Tx-Frequency 1922.6 1950 1977.6Low-ch Mid-ch High-chLo-FrequencyReceiver U_MOD D_input U1 U2 U1 U2 U1 U2 2112.6 2140 2167.6 SpecdBm MHz MHz MHz MHz MHz MHz 2112.6 2168 ACS -5MHzMOD -92.7--- 2107.6 --- 2135 --- 2162.6 -32.4 -33.2 -34.2 -52 -52 +5MHz --- 2117.6 --- 2145 --- 2172.6 -33.5 -32.3 -35.9 -52 -529613 9750 9888Low-channel Middle-channel High-channel Test ResultRx-Frequency 2112.6 2140 2167.6Tx-Frequency 1922.6 1950 1977.6Low-ch Mid-ch High-chLo-FrequencyReceiver U_MOD D_input U1 U2 U1 U2 U1 U2 2112.6 2140 2167.6 Blocking SpecdBm MHz MHz MHz MHz MHz MHz 2112.6 2167.6Blocking -10MHzMOD-103.7 --- 2102.6 --- 2130 --- 2157.6 -29.4 -33.0 -33.6 -56 -56in-band +10MHz --- 2122.6 --- 2150 --- 2177.6 -29.0 -30.4 -31.0 -56 -56 -15MHz --- 2097.6 --- 2125 --- 2152.6 -26.5 -28.4 -27.8 -44 -44 +15MHz --- 2127.6 --- 2155 --- 2182.6 -28.0 -26.6 -26.2 -44 -44BlockingBand 1CW 2095 --- 2095 --- 2095 --- -14.0 -8.5 -11.7 -44 -44out of band 2185 --- 2185 --- 2185 --- -13.0 -8.4 -18.4 -44 -44 Band 2 2050 --- 2050 --- 2050 --- -8.5 -7.5 -7.7 -30 -30✓Spurious response9613 9750 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