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外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_实用音乐教案-(通用8篇)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_实用音乐教案-(通用8篇)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_实用音乐教案-(通用8篇)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_实用音乐教案共八篇1(2680)字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增加学生对中国北方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不同情绪。

2.模唱的方法,唱准歌曲第一乐段曲谱。

3.视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第二乐段曲谱。

三、知识与能力:1.通过视唱曲谱,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

从而提高正确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学情分析此教学班为五年级的自然班,班级声音条件整体较好,但是少部分学生音准较差,歌唱方法需要纠正和提高。

有个别学生音准较差。

由于班级容量较小,仅为18人,因此,个别音准差的学生,对整体效果影响还是较大。

我的策略是,要求这些音准较差的学生尽量降低音量。

班级学生,识读乐谱能力较强,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本课的识谱任务。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素养。

能够准确理解歌曲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并用声音表现出来。

学习过10余首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合唱水平。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三度到六度音程的音准及和声部分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一)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体会蒙古族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提问喜不喜欢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都有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课的主题,畅所欲言谈谈对家乡的了解。

【讲授】《美丽的家乡》(三)学习歌曲《美丽的家乡》1.初听歌曲设计意图:通过初听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少数民族歌曲,他们的家乡非常美丽。

歌曲表达了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真挚情感。

请你来感受一下,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

试着说一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带有达斡尔族图片的课件)生:欣赏歌曲,通过歌词提示,判断出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民歌。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方案8篇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方案8篇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方案8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方案1一活动设想: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音乐课外教学的延伸。

合唱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被广人民群众喜爱并可直接参与的群众性艺术形式。

它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并有助于青少年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音乐素养2、通过不同的发声训练来规范学生的声音3、通过鼓号队的训练,使鼓号队的全体成员都能产生一种自豪感、集体荣誉感4、展现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三、训练模式:1、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2、采取老队员带新队员,小组与全体相结合训练的模式;3、训练学生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音乐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5、树立精品意识,争取家长支持,做好安全工作。

四、教学要求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具体工作措施:1、音乐活动课,做到“四定”。

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人自由。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热门10篇)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热门10篇)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热门10篇)音乐课外活动方案第1篇活动目标:1、能创编螃蟹“吹泡泡、横走”等动作,并随音乐节拍表现乐曲情感。

2、知道在音乐变化时,能作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能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模仿螃蟹横走、躲藏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内容:韵律活动《捉螃蟹》活动准备:1、“捉螃蟹”音乐磁带2、螃蟹手3、捉蟹网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初步感知乐曲情感欣赏一遍音乐,知道乐曲名称及旋律上的变化。

二、创编ABC段动作,表现乐曲情感1、引导幼儿创编A段动作(1)表现小螃蟹的可爱(2)表现螃蟹有八只脚2、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1)表现螃蟹在河里吹泡泡(2)表现螃蟹横着走,创编动作3、引导幼儿创编C段动作(1)从不同方位上表现螃蟹挠痒痒动作(2)表现螃蟹洗澡动作(3)洗完澡、惬意、舒服的动作表现4、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ABC三段乐曲情感(1)教师动作夸张和幼儿一起跳“螃蟹舞”5、倾听“结尾”音乐,感受音乐与前ABC段的不同之处,并能用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倾听“结尾”音乐。

(2)提醒幼儿在躲藏时,不碰撞别人。

(3)听音乐表现“结尾”动作。

教师扮捉螃蟹人和幼儿一起玩“捉螃蟹”游戏。

6、听音乐完整做动作(教师用有声语言,体态语言提示动作转换)三、结束幼儿听音乐走螃蟹步出活动室活动延伸:根据螃蟹特征及生活习性,可以做一些美术作品,也可以根据“捉螃蟹”自编更丰富的“螃蟹舞”。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第2篇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先将本学期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一、活动目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拓展学生实践空间在重要的作用,让每个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活动要求1、音乐知识方面本学期将具体教给小组学生的有:音乐知识及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拍子音名、音的分组、二声部合唱以及简单的舞蹈。

音乐趣味活动方案5篇

音乐趣味活动方案5篇

音乐趣味活动方案5篇音乐趣味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在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体验创编歌曲的快乐。

能凭借记忆唱准歌词,根据节奏创编说唱部分。

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图片(冬瓜、茄子、四季豆、土豆、火腿肠、辣椒、胡萝卜、西兰花) 活动流程1、谈话导入你买过菜吗?跟谁一起买的?买过什么菜?2、出示图谱第1、2、7、8句的图谱,教师指图谱讲述歌曲中的故事。

孙子和奶奶买了些什么菜?3、教师教唱歌曲现在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1)、教师范唱歌曲。

孙子和奶奶买了哪些菜?(幼儿基本说出菜名)(2)、教师边出示图谱边总结幼儿的回答。

(3)、教师再次范唱。

歌曲中那句是没有曲子的?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练习2遍)同时教师出示节奏谱。

4、幼儿学唱歌曲(1)、跟琴声完整学唱2遍。

(慢→快)(2)、藏图游戏(2遍)藏图2、图3。

5、歌曲仿编(1)、教师出示蔬菜图片。

师:老师准备了许多蔬菜,我们把它们唱在歌里吧。

(2)、幼儿集体选图仿编。

(3)、幼儿相互仿编。

音乐趣味活动方案篇2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听清高音和低音2、初步掌握2/4拍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强弱关系。

3、能有序的、安静的进行活动。

教学准备:彩带、手铃、鼓、响板活动过程:1、乐器活动:让幼儿传递发出声响和静止无声的乐器,从中让幼儿学会控制。

并从容的进入教学活当中。

2、欢迎歌:who are you幼儿边唱歌曲边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姓名。

who are you?who are you?im a teacher how do you do?who are you?who are you?im a 。

how do you do!3、嗓音练习:用彩带、纸条带来带领幼儿进行发音练习“啊”。

4、安静游戏:a、听音游戏:听到高音就笑,并说“laugh",听到低音就哭并说”cry“。

b、听乐器:听到两种乐器的声音相同的时候双手握拳,听到不同的乐器的时候一个手握拳,一个手伸掌。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音乐课外活动方案「篇一」夏天到了,各种动物的叫声就象一首美妙动听的交响曲,而这此动物的叫声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又是相当熟悉的,为了激发幼儿学习节奏的兴趣,我根据童话《动物乐队》,设计本艺术活动,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以及运用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的打击乐器练习节奏,为歌曲伴奏。

用身体感官感受表现音乐,通过一种特殊的形式掌握一些节奏的特点,使幼儿大胆地进行艺术表演,享受音乐的欢乐氛围,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获得美的感受。

一。

活动目标:1、尝试用动物的叫声进行节奏练习并为乐曲伴奏,初步感受强弱拍、弱起拍以及符点音符。

2、学习轮奏、合奏和看指挥演奏,引发幼儿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节奏活动,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重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节奏,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节奏活动。

活动难点:感受强弱拍和弱起拍,学习轮奏、合奏。

二、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节奏卡若干并画有相应的图案;2、音乐磁带,自制打击乐器若干(莲湘每人一个,响罐10个,竹鱼10个,串铃10个);3、幼儿熟悉乐曲旋律,一位教师配合弹琴。

活动流程一、导入部分:1、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并学小动物叫声听音乐进活动场地。

听音乐信号入坐,做律动。

2、教师扮演小青蛙出场和小动物们问好:"呱呱呱,我是小青娃,你是谁呀?"二、动物乐队学练节奏。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小动物们想举办一个庆"六一"音乐会,组成一个动物乐队,用自己的叫声来演奏,到音乐会上去表演。

1、分段练习节奏。

(1)出示节奏卡1:教师示范用青蛙的叫声来演奏。

"你想用哪个小动物的声音来演奏?"(2)练习节奏2"这一段节奏谁能用动物的叫声来演奏?请个别幼儿表演。

选一种动物的叫声集体练习。

(3)练习节奏3"这段节奏有什么不一样?你试试看。

"幼儿自选动物叫声演奏。

(4)节奏4:幼儿自由尝试练习。

音乐学科课外教学活动方案

音乐学科课外教学活动方案

音乐学科课外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包括歌唱、乐器演奏等。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音乐活动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二、活动内容1.音乐欣赏活动:组织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同时进行音乐知识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歌唱活动:指导学生学唱经典歌曲,举行歌唱比赛或音乐会,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乐器演奏活动:鼓励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组织乐器合奏或独奏表演,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水平。

4.音乐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创作、乐曲编排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安排1.时间安排:每周安排一次课外音乐教学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1-2小时。

2.地点安排: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场地,如音乐教室、多功能厅等。

3.人员安排:由音乐教师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同时邀请其他教师或志愿者协助管理。

四、活动实施1.活动准备:提前制定活动计划,准备好所需的音乐器材、音响设备等。

2.活动过程:按照活动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表演。

3.活动总结: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活动评估1.观察记录: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技能提升等。

2.作品展示:通过歌唱比赛、乐器演奏表演、音乐创作展示等形式,评估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3.问卷调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建议等,以便对活动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课外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我们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校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小学音乐活动策划方案5篇

小学音乐活动策划方案5篇

小学音乐活动策划方案5篇小学音乐活动策划方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4.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京调》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蝈蝈和蛐蛐》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用具:1、学生: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过程: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1.从戏曲知识导入2.介绍现代京剧.复听《我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介绍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

本唱腔是二黄腔。

5.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表演《蝈蝈和蛐蛐》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2.分段跟唱,先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3.完整唱全曲并表演《蝈蝈和蛐蛐》4.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课唱给同学听。

自制京剧脸谱第一课时主要内容:谱式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②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音乐的活动方案

音乐的活动方案

音乐的活动方案音乐活动方案篇一:音乐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团队精神,陶冶学生对音乐的情操, 提高审美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现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音乐活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学生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为途径,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实施原则1 、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

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3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在舞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三、实施范围: 石龙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四、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1.艺术:音乐(舞蹈、合唱)2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扩大规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总数达到100% 。

时间安排每天的音乐课中实行合唱的知识及训练,同时结合舞蹈应用与课堂,下午放学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定期留半个小时进行舞蹈基本功的锻炼,确保学生的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

五、石龙镇中心小学音乐活动实施领导小组成员组长:许瑞明副组长:鲜思红耿凤陈学芬许允成员:潘易娟郑谊熊英六、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

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新的音乐课程,新的教学理念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每个校园,吹动了每个音乐教师的心弦,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小学音乐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学生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状分析:
本校地处城、乡交界,学生生源基础不一,音乐素质参差不齐,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实施音乐新课程,更好的参与音乐教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实施原则:
在开展各类课外音乐活动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课外音乐活动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如师资、设备、场地等。

课外活动的内容安排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特点。

第二、课外音乐活动要做到技、情、趣统一。

活动内容要丰富,活动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要使学生在参与课外音乐活动中,在艺术实践中体验音乐美感,将知识、技能更好地转化为表现音乐的能力。

要使学生通过课外音乐活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

第三、课外音乐活动要坚持群众性与自愿性原则。

要让学生认识到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但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

第四、开展各项课外音乐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要有计划,有要求,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规范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及管理制度,制定各类表格,加强学校文艺传统建设,增添活动用品、器材。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模式,确定学校的文艺特色项目,并建立学生课外活动组织体系。

第三阶段:将前阶段的活动模式继续完善,进一步加强活动的内涵建设。

五、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活动。

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

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主题化、特色化、系列化。

【范例】------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特色建设(风云在握、彩练当空)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

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习艺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课
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精神,特启动“塘市小学‘体艺2+1,快乐大课间’活动”。

二、内容和形式
1.根据我校场地小,学生多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内容为:有利于健康的游戏、集体舞、器械活动和趣味体育活动、器乐演奏、棋类比赛、歌咏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2.形式:以集体活动与分班活动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三、组织机构
组长:陈静
副组长:徐卫海徐海霞
成员:全体教师
其中文体指导组:
组长:胡含宇钱海燕时人杰成员:全体体育、艺术老师
四、活动过程
1.入场:由班主任在教室组织好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有秩序地进入指定活动地点。

2.活动:
(1)各班根据下午文体活动的安排表,分项目进行活动。

(2)学校“水晶石艺术团体”开展活动。

3.音乐控制
从入场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均为音乐控制,各个环节由音乐变化,没有语音提示,音乐背景均为学生所喜爱的音乐。

五、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各年级负责协调和督导的领导安排:
一、二年级:徐敏美顾晓燕
三、四年级:徐海霞孙汝英
五、六年级:邵奇陈丽萍
巡视:徐卫海胡含宇钱海燕值日老师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带班活动的老师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及时、认真地作好活动情况的记载。

2.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

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和音乐。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行政值日领导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如有活动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

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