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超声影像学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内分泌影像学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内分泌影像学

CT检查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观察病变 的血供情况,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
对于垂体、肾上腺、胰腺等深在器官 ,CT检查可以观察其形态、位置、与 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发现肿瘤、 囊肿、炎症等病变。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 法,可以获得器官和组织的详细
图像。
对于垂体、肾上腺、胰腺等深在 器官,MRI检查可以观察其形态 、大小、信号强度等,发现肿瘤
库欣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见双侧肾上腺增生,MRI检查可见T2WI低信号 。
性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内囊性肿块,透声好,壁薄光滑。CT检查可见 卵巢低密度灶。
睾丸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睾丸实质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增多。CT 检查可见睾丸密度不均。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血流信号增多 。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摄取功能亢进。
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见肾上腺肿块,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 强化。MRI检查可见信号不均,T2WI高信号。
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见肾上腺或腹膜后肿块,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MRI检查可见信号不均,T2WI高信号。
内分泌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预防
通过普及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从而采取积极的生活 方式和饮食习惯,降低内分泌疾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管理
建立内分泌疾病的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医学影像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通过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实现疾病的长期管理和控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内分泌疾病的CT诊断进展

内分泌疾病的CT诊断进展
4 5 2 ・文献综 述 ・
A p r i l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1 2
内分泌疾病 的c T 诊断进展
易建 玮
( 广 西柳 州钢铁 ( 集 团)公司医院放射科 ,广 西 柳州 5 4 5 0 0 2 )
【 摘要 】 近 几年 由于 经济 的 发展 ,使 医疗 水平 得 到 了显著 的提 高,并且 也推 动 了影像 学技 术得 到 了 飞速 的 发展 ,使 其 在 临床 诊 断 中获得 了
研究证 实C T 增强扫描能够对 甲状腺 占位病变的 良、恶性进行准确 的鉴别 ,临床意义显著 ,在对 患者展 开C T 增强扫描时应首先分析病变 强化部位 、强化 边缘 、强化程度 、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是否存在颈部
目前在临床上 常见 的内分泌系 统疾病包括有 甲状腺疾病 、 甲 状 旁
腺疾病 、下丘脑垂体疾病 、胰腺疾病 、肾上 腺疾病、性腺疾病 等 ,对 于该类疾 病而言对其展 开及时准确 的诊 断为保证患者得 到有 效治疗 , 获得 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 。现阶段在 临床 上对于 内分泌疾病 的诊断主
要包括有 实验室诊断 以及影像学诊断两种 方法 ,近几年 由于 医疗水平
的提 高 ,影像学 技术 得到 了飞速 的发展 ,从 而使得超声 、MR 、C T 、 核 医学 以及介人放射学 等在 临床上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且 发挥 出重要 的优 势 ,为疾病 的诊断提供 了有价值 可靠 的依 据… 。曾有研究 证实 , 对于 下丘脑 、垂体 、甲状 腺 、甲状旁腺 、。 肾上腺 、胰腺 、卵巢等一些 内分 泌疾 病的诊 断中C T 的应用最 为广泛 ,且优 势明显 J 。本 文便针对 内分泌疾病 的C T 诊 断进展 ,从而C T 对 甲状 腺疾病 、肾上腺疾 病 以及

影像学突破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迷雾

影像学突破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迷雾

影像学突破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迷雾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负责合理平衡和调整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

幸运的是,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突破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影像学在突破内分泌系统疾病迷雾方面的最新进展。

一、腺体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腺体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

过去,由于对腺体的解剖和功能认识的不足,很难通过常规影像学手段对其进行准确评估。

然而,随着高分辨率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评估腺体的性质和功能。

例如,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评估。

通过超声检查,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和结构,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结节、肿块或囊肿,并进行定量评估。

CT和MRI技术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有关肾上腺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定性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功能性影像学技术的进展除了腺体的形态学评估外,功能性影像学技术也在突破内分泌系统疾病迷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和评估腺体的生理过程,例如激素分泌和代谢水平。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是常用的功能性影像学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注射有放射性示踪剂来追踪和评估腺体的代谢水平。

对于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嗜铬细胞瘤,PET-CT技术可以提供有关腺体代谢异常的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另一个功能性影像学技术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

它可以通过注射示踪剂探测和评估腺体激素的分泌水平。

举例来说,SPECT-CT技术对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的诊断至关重要,帮助鉴别分泌性腺体疾病中的恶性和良性肿瘤。

三、人工智能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内分泌科专科指标

内分泌科专科指标

内分泌科专科指标一、甲状腺指标1.促甲状腺激素(TSH):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的亢进和减退。

2.游离甲状腺素(FT4):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二、肾上腺指标1.血尿皮质醇: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重要指标。

2.醛固酮:评估醛固酮水平,用于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测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等。

三、性腺指标1.睾酮:男性性激素的主要指标,用于诊断性腺功能减退等。

2.雌二醇: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用于监测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3.促性腺激素(FSH、LH):用于评估卵巢功能和诊断月经失调等。

四、糖尿病指标1.空腹血糖(FBG):反映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

2.餐后2小时血糖(PBG):评估餐后血糖控制情况。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五、内分泌腺体影像学检查1.甲状腺超声:评估甲状腺形态、大小及有无结节等。

2.肾上腺CT或MRI:诊断肾上腺肿瘤、增生等疾病。

3.性腺超声:评估男性睾丸、女性卵巢等生殖器官形态。

六、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相关抗体检测1.抗甲状腺抗体(ATA):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2.抗肾上腺抗体:如醛固酮受体抗体等。

3.抗性腺抗体:如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等。

七、生殖系统指标1.精液分析:评估男性生育能力及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2.宫颈粘液检查:了解女性生殖道健康及排卵情况。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

放射性示踪剂介绍
碘-131
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癌的治疗
T c-9 9 m
广泛应用于骨扫描、甲状腺扫描、卵巢肿瘤、 心肌灌注、肺通气灌注等多个领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FD G
用于评估代谢紊乱,肿瘤评估
131I-酪蛋白
检测乳腺癌
甲状腺功能检测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可检测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治疗效果、甲状腺癌的后续治 疗等,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技术这一领域目前正处于迅猛发展期,很多新的示踪剂以及高分辨率成像设备的出 现将进一步拓展其广泛应用领域,如小镇静安神丸诱导下的核医学显像技术在内分泌神经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氢氧化铈纳米骆驼有望在肿瘤影像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应用前景及局限性
优点
对贫血的评估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可通过示踪物质描记红细胞,评估其在心脏、肺、 脾脏等重要组织的运动情况,对贫血的病因诊断和轻重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临 床参考价值。
对乳腺肿瘤的评估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可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及疗效监测,对乳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 及相关临床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循环系统的评估
血压
通过检测心血管系统中放射性核 素的分布情况,采用计算机重建 成心血管系统的动态静态影像, 可获取心脏结构、部位及功能等 信息进行心血管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利用放射显影技术,通过向心脏 供血的冠状动脉内插入导管,注 射放射性示踪剂,获得鲜明的血 流显影图像信息,评估心脏供血 情况,同时可对心脏病变的程度 等进行诊断。
对肺部疾病的评估
核医学内分泌代谢系统显像可对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节、肺气肿、肺栓塞等进行诊断及治疗的监测。

医学影像学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常见名词解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医学影像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成像,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在医学影像学中存在许多常见名词,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成像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X射线机产生的射线对人体进行透射,然后采用X射线摄影机对透射的影像进行记录和观察。

X射线摄影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胸部以及肺部等疾病的诊断。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连续扫描并获取层面图像的影像学检查。

该技术利用X射线通过不同角度的扫描来生成多层次的图像,然后使用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重建和处理。

CT扫描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详细结构、形态以及病变情况,适用于头部、胸腹部、盆腔等部位的诊断。

三、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人体进行成像的高级影像学技术。

磁共振扫描通过对患者身体施加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信号,使得水分子在磁场中产生共振,然后依据共振信号产生图像。

MRI具有优秀的软组织分辨率,对于头颈部、脊柱、腹部以及骨关节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四、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

该技术利用高频声波在组织和器官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形成图像,用于评估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超声波检查无辐射,操作简单,是孕产妇常用的检查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诊断。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成像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人体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进行扫描,从而形成图像。

放射性核素扫描适用于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

六、数字化胸片数字化胸片是将传统的X射线胸片数字化保存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X射线胸片,数字化胸片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减少了胶片的使用,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可靠性。

医院进修报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医院进修报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医院进修报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医院进修报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概述内分泌系统是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负责合成和释放激素以维持机体的平衡。

然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报告将就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目前,基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此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合并症的发展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等。

新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使用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甲状腺功能紊乱是指甲状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甲亢和甲减等。

临床上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来进行初步诊断。

近年来,甲状腺超声、放射性碘摄取检查和甲状腺核素扫描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准确诊断。

在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法。

三、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进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

目前,通过骨密度测量和血液中钙、磷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

早期预防和干预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适当的体力活动。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和骨生成药物进行治疗。

四、垂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垂体疾病是指与垂体腺体秘书功能异常有关的一类疾病,包括垂体腺瘤、垂体功能减退和垂体功能亢进等。

目前,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等可以很好地显示垂体腺瘤的位置和大小。

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和使用兴奋试验也有助于垂体疾病的诊断。

在治疗方面,对于垂体腺瘤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药物治疗等方法。

而对于垂体功能减退和垂体功能亢进来说,主要通过相应的激素替代治疗和抑制治疗来恢复或调节激素水平。

内分泌出科自我鉴定

内分泌出科自我鉴定

内分泌出科自我鉴定内分泌科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涉及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具备灵敏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等技能。

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内分泌科医生自我鉴定。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内分泌科医生的第一步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进行病史采集时,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家族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等,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如探究患者的心理问题、焦虑情绪等,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此外,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内分泌科医生进行病例诊断的重要环节,也是排除其他可能疾病的重要手段。

体格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听诊、触诊、打听和切口等方法,来确定患者的症状及其病情。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掌握全面的体格检查技巧,如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心肺等各个系统的正常和异常特征,以及实施各种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等。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诊断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激素、代谢产物和物质的检测来实现。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如生化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并能准确解读各种检测结果,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是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X线、CT、MRI和PET等检查方法。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掌握和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技能和方法,并能准确解读各种检查结果,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治疗方案设计治疗方案的设计应该是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全面诊断基础上。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心理需求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总结回顾内分泌科医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谱(Spectrum of disease):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80%→>90%。
国内甲状腺癌的诊治现状
超声:规范化诊治的第一步。 病理:细胞病理及基因检测(BRAF基因)难以广泛开展。 手术:术式混乱、水平参差不齐、教科书严重滞后(并发
发病率(Incidence):结节19%~67% ;自身免疫性甲状
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甲减及亚临床甲减↑。
桥本氏甲状腺炎 (Hashimoto’s thyroiditis,HT)
Hypothyoidism: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或作用
发生抵抗,出现一组临床综合病症。
症、技术要求和国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美国甲状腺学 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和英国甲状腺学会 ( British thyroid association,BTA)及主流文献建议全切或近 全切。
HT: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的主要原因;1%10%,上升趋势。
表现:发展缓慢,表现复杂,常伴Graves病、NG、肿瘤等。 实验室检查:TSH、T3、T4、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
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功能减低(Hypothyoidism)。
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腺瘤
(Adenoma)、癌(Carcinoma)、淋巴瘤(Lymphoma)和其 它。
甲状腺疾病的现状
病因学(Etiology):遗传、射线、碘缺乏、碘过量…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甲状腺学组(2010年,十城市, 15181例)-碘充足(6,成都等)、碘超足量(4,西安等); 甲减患病率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与碘摄入呈正相关, TSH水平随碘摄入量增加而升高。
6.5→24.93/10万;美国2011年新发56460例;8.6-13%(尸检)。
死亡率(Mortality):天津市0.368/10万;美国2011年死
亡1780例。
5年存活率:2003-2009美国98.2%,2014欧洲86.5%;国内部
分三甲医院>90%,2014国家癌症中心,平均67.5%。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超声影像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 马步云
目的要求
目的:超声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应用。 要求:熟悉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分类,掌握桥本氏甲状腺
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了解胰腺术中超声、 超声造影、介入超声、超声骨测量等。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分类
发育异常:发育不良(Dysplasia)、异位(Dystopia)。 炎症:甲状腺炎(Thyroiditis,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oidism)和甲状腺
病灶进展)、放弃治疗(老年或伴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方法:超声、核素显像、CT和MR。 超声技术:2D、CDFI、3D、超声弹性成像
(Ultrasonographic elastography,UE)、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介入超声(Intervention ultrasound,IUS)。
甲状腺癌的诊治争议(Controversy)
主要原因:早、晚期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早期诊治的价值:手术难度(Difficulty)、并发症
(Complication)、费用(Cost)……
如何定义低风险肿瘤(Low risk tumor):大小、被膜、淋
巴结及远处转移、基因……
方案的选择:随访(低风险)、择期手术(有危险因素或
thyroid cancer or personal history of radiation exposure, and no evidence of extraglandular invasion on ultrasonography are considered to be at low risk of progression.
Uncertainty about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immediate
treatment for low risk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hould spur clinicians to engage patients in shared decision making.
如何处理?
Realizing the outcome of screening the thyroid, it well might be better to turn off the US machines.
合理应用超声 减少医疗过度 提高诊断准确性
Page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章的一些观点
Patients with small (<15-20mm) lesions, no family history of
1.体积:正常、增大或缩小; 2.实质:早期正常;进展期呈片状减低、不均匀,无占位 效应;后期正常组织消失,纤维化。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HT合并甲亢时,血流增多,动脉内径增粗,流速增高。
Page 8
甲状腺癌的现状
Incidence:上海市1999-2009年,男性1.6→8.59/10万,女性
临床容易忽视的人群: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生育期女性。 治疗:随访、内科治疗、手术(HT伴发甲状腺癌的发生率
为5%~17%,比普通人群高3 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几乎 都有HT背景)。
手术指征(争议较大):家族史、甲减、甲状腺肿大伴结节、
年龄>50。
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