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
果酒和果醋检测题

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检测题班级姓名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 )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 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 A.温度18~25℃,适时通气 B.温度18~25℃,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 D.温度30~35℃,适时通气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氧气、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 ) A.酵母菌B.醋酸菌 C.乳酸菌D.变形虫5.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 )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代谢产物的积累6.关于果醋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分解成醋酸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7.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 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8.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9.(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 A.发酵装置的消毒 B.接种菌种C.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 D.发酵过程高温加热10.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A.C6 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 D.C2 H5OH+O2→CH 3COOH+H2O1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 A.噬菌体、细菌 B.变形虫、草履虫C.蓝藻、酵母菌 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12.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1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果酒、果醋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发酵C 、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 、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灭菌处理14、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后,再封闭,其结果是 ( )A 、酵母菌大量死亡,单位时间酒精减产B 、酵母菌数量不变,单位时间酒精增产C 、酵母菌数量增多,单位时间酒精增产D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15、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将消过毒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 、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C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 、将冲洗除梗的葡萄放入已冲洗并晾晒干的榨汁机进行榨汁16、利用果汁制作果醋的原理是 ( )A 、醋酸菌将乙醇还原为醋酸B 、醋酸菌将乙醇氧化为醋酸C 、醋酸菌将乙醇分解为CO 2、水和醋酸D 、醋酸菌直接将乙醇氧化为醋酸,不需其他中间转化过程17、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精练(含解析)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果酒制作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B.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菌种C.红葡萄酒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中D.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不能生长繁殖,而其他杂菌能快速生长解析:选D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A正确;在果酒制作过程中,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菌种,可以提高果酒的品质,B正确;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导致葡萄酒呈现红色,C正确;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D错误。
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的酒精发酵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醋酸发酵影响不大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解析:选C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需要缺氧的环境,所以制作果酒时瓶口应该密闭,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所以制作果醋时要一直通氧,若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温度对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和醋酸菌的醋酸发酵影响都很大;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发酵瓶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3.(2019·杭州期末)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B.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C.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D.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红色的解析:选C 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专题一课题一果酒与果醋的制作练习题

专题⼀课题⼀果酒与果醋的制作练习题⾼⼆⽣物课题《果酒与果醋的制作》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 都会下降C.制果酒时瓶⼝需密闭,⽽制果醋时需要通⼊氧⽓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温度略⾼的环境中制果醋3、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成了葡萄醋,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密封不严,有氧⽓进⼊ B.有空⽓中的醋酸菌进⼊ 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4、在利⽤葡萄⾃然发酵产⽣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型酵母菌⽆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5、下列关于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榨汁前,先将新鲜葡萄进⾏冲洗后再去枝梗 C.⽆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酒精直接变为醋酸 D.整个制作过程中,应杜绝微⽣物的⽣长繁殖6、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 ⼀直下降,原因是( )A.酵母菌进⾏有氧和⽆氧呼吸时,均产⽣,溶于发酵液中,使PH 下降B.酵母菌⽆氧呼吸产⽣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氧呼吸产⽣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氧呼吸产⽣的乳酸呈酸性7、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左右打开瓶盖⼀次,放出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充⼊氧⽓,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9、⽤酵母菌酿制果酒时,先往塑料装置中通⼊⼀定量的,然后密封进⾏发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进⾏有氧呼吸,产物中只有⽔含有B.发酵初期进⾏有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压过⾼C.发酵后期进⾏⽆氧呼吸,产物⼆氧化碳中含有D.发酵后期进⾏⽆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压过⾼10、⽤酵母菌使葡萄汁产⽣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了。
专题一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答案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B。
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在无氧时能分解葡萄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时分解葡萄糖为二氧化碳和水;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也叫发酵。
2.解析:选B。
醋杆菌可以将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
3.解析:选A。
酒精发酵的条件:①要有葡萄糖、水和酵母菌;②必须在密封的条件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A正确,B、C错误。
如果有氧存在,酵母菌能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和H2O,不产生酒精,D错误。
4.解析:选A。
醋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因此醋酸发酵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
5.解析:选B。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发酵时也不能通入空气,一般将发酵温度控制在25~30 ℃。
6.解析:选C。
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传统生产果酒可利用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菌进行发酵;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5~30 ℃,若温度超过30 ℃,要采取降温措施;一直关紧阀a防止氧气进入装置,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以排出CO2。
7.解析:选B。
醋杆菌是严格好氧细菌,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氧气;醋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在糖、O2充足时,醋杆菌能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时,可将乙醇氧化成乙酸(醋酸)。
8.解析:选C。
①过程有氧、无氧条件均可以发生,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A 项错误。
过程①在酵母菌细胞溶胶中进行,过程③在酵母菌线粒体内进行,B项错误。
过程③为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过程④需要氧气参与,C项正确。
过程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宜温度约为25~30 °C;④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C,D项错误。
9.解析:选B。
温度影响细胞呼吸过程中的酶活性,对酵母菌酒精发酵和醋杆菌的发酵都有很大影响。
10.解析:选C。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0小题。
每题3分,共60分)1.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掌握了酿酒技术。
1716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
“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酵母。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具有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B.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C.巴斯德认为酿酒中的发酵须有活酵母的参与D.酿酒所需的酶主要存在于酵母菌的线粒体中2.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B.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红色的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D.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3.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的黄酒是中国特产,即墨老酒是黄酒中的珍品,按照“黍米必齐、曲孽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古遗六法)酿制而成。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黄酒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酒中的酒精是糖类经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代谢产物B.“曲蘗”指酿造老酒的酵母菌,在酿造黄酒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湛炽必洁”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火剂必得”的目的是大火升温,保持高温是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酿酒的前提4.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
谷物发酵醋起源于我国,据现有文献记载,我国利用谷物酿醋历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民间传统的酿醋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
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称为淀粉糖化,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常会对淀粉进行糖化处理,糖化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酸法、酶法、酸酶结合法。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选项进行判断,错误的是()A.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B.粉碎能使原料与微生物充分接触,加速淀粉分解,有效缩短酿醋时间C.当粉碎蒸熟的原料温度降低至一定温度时,可以迅速均匀拌入α-淀粉酶,使谷物中的淀粉糖化D.与醋酸发酵相比,酒精发酵需要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5.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的原因是发酵瓶漏气6.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桑葚果实加工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可用果胶酶处理以提高出汁率B.b过程桑葚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C.b过程每隔一段时间要敞开发酵瓶一次,放出CO2D.c过程所需要的最适发酵温度比b过程低7.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2021年整理)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生物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生物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生物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营异养生活的真菌B。
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乳酸C.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是酒精发酵2.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之和与它们消耗的O2之和比为()A.1:1 B.3:0 C.6:0 D.4:33.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4。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 D.。
大豆粉和无氧5.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的最简便方法是( )A。
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B。
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菌C。
从食醋中分离提取 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6.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7.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8.在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 d左右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应先去枝梗,再冲洗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C.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化成醋酸D.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为无氧发酵,葡萄醋的发酵过程为有氧发酵10。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试卷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班级:姓名:成绩:1.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C.果醋的制作中需要用到无菌技术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2.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的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3. 在发酵条件的控制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 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C. 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左右D. 制作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4.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B. 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C. 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D. 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5. 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 D.④6.测定3种细菌类型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图中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Ⅰ、ⅡB. Ⅲ、Ⅱ、ⅠC. Ⅰ、Ⅱ、ⅢD. Ⅰ、Ⅲ、Ⅱ7.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都放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8.(2010江苏)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9.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一直打开阀b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10.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11.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1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醋和果酒的制作》(问题清单、知识清单、检测题)(2021年)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问题清单:1、美味的果酒是由哪种微生物发酵而来?从结构来看,它是哪种生物?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怎样的?3、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4、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什么?5、你认为酵母菌发酵的环境条件是什么?6、酵母菌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7、葡萄酒为什么是深红色?8、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怎样防止其他微生物的繁殖?9、果醋是由哪种微生物发酵而来?从结构来看,它是一种什么生物?10、醋酸杆菌的代谢类型是怎样的?11、醋酸杆菌的繁殖方式是什么?12、醋酸杆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和缺少糖源时的产物分别是什么?13、写出醋酸杆菌把乙醇变为为醋酸、和把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的方程式?14、醋酸生长的环境条件是什么?15、写出实验流程?16、制作葡萄酒,取材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17、为什么冲洗葡萄糖的次数不能过多?18、进行果酒和果醋发酵时这两个装置应该如何使用?19、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20、葡萄汁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为什么?21、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其它杂菌会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22、果酒和果醋发酵时分别要控制哪些条件?23、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24、拓展:为什么酒是陈的香?二.填空式知识清单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属于生物,代谢类型是,繁殖方式主要是。
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属于生物,代谢类型是,繁殖方式是。
3、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大量繁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醋发酵原理:在氧气、糖源都充足: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___________分解成醋酸(糖制醋)。
当糖源不足:醋酸菌将乙醇→→醋酸(酒变醋)。
果酒制作果醋的反应式为:。
5、酒精发酵的温度一般控制在,前期需O2,后期需要,发酵时间是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题(满分 60 分, 40 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 30分,每题 3 分)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 .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 .酵母菌装置放在 45℃处【答案】 B【解析】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 A 错误。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B正确。
发酵时也不能通入空气, C错误。
一般将发酵温度控制在 18~25℃, D错误。
2.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B.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需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答案】 A【解析】 A、果酒表面与氧气接触,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A 正确;B、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发酵时需要氧气,不能与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一样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B 错误;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需要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菌种,C 错误;D、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对醋酸菌有毒害作用,因此不是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D错误.3.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 P 点时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 C【解析】 M点前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 A错误;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 P 点以后, B错误;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酒精浓度、营养物质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 C 正确; N 点时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不再变化, D 错误。
4.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 %,其原因是()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答案】 C【解析】酒精浓度不会太高是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使酵母菌失活,故 C 正确。
加水过多会对酒精浓度有一定影响,但都不会超过 14%,说明不是因为水过多造成的,故 A 错误。
原料中发酵的糖太少但只会是个别的酒精浓度低,故 B 错误。
发酵过程会产热,但一般会散出去,故 D错误。
5.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B.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C.醋酸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D.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答案】 D【解析】果酒是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 ,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在制作果酒时,一般选择含糖量较高的水果, A 项正确;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B 项正确;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C 项正确;果酒的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所以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然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 D 项错误。
6.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 18~ 25 ℃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答案】 B【解析】为防止杂菌污染,烂子粒应该在冲洗之前去除,而去枝梗应在冲洗之后, A 错。
酵母菌酒精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排气时只能拧松瓶盖而不可打开瓶盖,CD错。
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 18~25 ℃, B正确。
7.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 变化的曲线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B【解析】果醋发酵初期,发酵罐是密闭的,不需要通气,但发酵装置中仍有部分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 pH 下降,随着氧气的消耗,到发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pH稍下降,后期接种醋酸菌并通气,醋酸菌大量繁殖,生成醋酸, pH 迅速下降,为曲线②, B 正确。
8.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 12d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 左右【答案】 B【解析】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 A 正确;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但不能反复冲洗,防止菌种流失, B 错误;C、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 18~25℃,时间控制在 10~12 天左右, C正确;D 、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温度控制在 确.9.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 .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答案】 C【解析】 A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②只能 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过程①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故 A 错误; B 、过程①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③的场所是线粒体,故 B 错误;C 、过程③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④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 C 正确;D 、过程①②③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18~ 25℃),过程④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 30~ 35℃,故 D 错误.10. 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 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C .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D .发酵后期的 pH 升高 【答案】 B【解析】发酵初期不通气, 酵母菌此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A 项错误,30~35℃,但时间一般控制在 7~8d 左右, D 正.发酵初期的气体是 CO 2B 项正确;果酒制作需要缺氧环境,且温度为18 ℃~25℃,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气,且温度为30℃~ 35℃,所以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生成醋酸,都会导致 pH 迅速下降, D 项错误。
11. ( 14 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 1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进行酒精发酵,请写出相应的反应 式: 。
在葡萄糖的自然发酵过程中, 起作用主要是附着在皮上的 。
(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左图的装置。
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 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
( 3)上图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 。
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 (填“前”或“后” )进行的。
( 4)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 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溶液来鉴定。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 醋酸菌 (填 “能”或“不能” )将果 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这时,乳酸菌 (填“能”或“不能” )将乳酸分解成 CO2和水。
酶【答案】( 1)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 野生型酵母菌(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 可以防止污染( 3)洗去浮尘后( 4)重铬酸钾 不能 不能【解析】( 1)果酒的制作是依靠酵母菌无菌发酵产生酒精得到的,所以反应式即是无氧呼吸反应式,一 些野生型酵母菌附着在葡萄皮上,果酒的发酵主要就是依靠这些酵母菌。
(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左图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排气口要通 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 3)流程图为樱桃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国柄,此操 作是在冲洗之后进行的, 以减少杂菌污染, 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因此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 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
(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汁能够为酵 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碳源、氮源。
5)酒精和酸性的重铬酸钾反应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C 项错误;发酵后期醋酸菌进行无氧、非选择题( 30 分,每格 2 分)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不能将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2.( 16 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产生的终产物是 ?(3)甲 ?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 ?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答案】( 1)酵母菌( 2)葡萄糖乙醇和二氧化碳(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 4)未及时排气【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其呼吸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3)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乙醇被氧化成醋酸,所以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错在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这样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 5)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时除了产生酒精外还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