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驱动电路的结构及原理

合集下载

变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变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变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需要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

而变频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机调速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一、变频器的结构变频器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复杂电子装置。

其主要结构包括: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控制电路和电源。

1. 整流器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部分。

在变频器中,通常采用整流器将供电网络中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给逆变器模块使用。

2. 滤波器滤波器主要用于过滤整流后的直流电,降低其纹波电压,保证逆变器模块正常工作。

常用的滤波器有电解电容滤波器和电感滤波器。

3. 逆变器逆变器是变频器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其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来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幅值的交流电供电给电机。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变频器中的大脑,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对逆变器进行精确的控制。

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运算和控制算法实现对逆变器的精确控制。

5. 电源电源模块主要为整个变频器提供电源能量,保证变频器的正常运行。

电源模块通常输入交流电,并通过整流器和滤波器将其转换为直流电供其他模块使用。

二、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主要基于PWM技术实现电机调速。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信号处理变频器接收用户输入的调速指令,并经过处理后,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常,用户通过面板或者外部接口输入频率、电流等调速指令。

2. 控制算法运算变频器的控制电路根据用户的输入信号,结合内部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运算。

运算结果会被转换为控制逆变器的PWM信号。

3. PWM信号生成控制电路用于生成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根据算法计算的结果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调整逆变器输出的合适频率和幅值。

4. 逆变器输出逆变器根据PWM信号的控制,将直流电转换为特定频率、幅值的交流电。

这样,通过调整PWM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就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速控制。

变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变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变频器的结构原理
1、变频器的分类:
交~交型:将频率固定的交流电源直接变换成频率连续可调的交流电 源,其主要优点是没有中间环节,变换率高。但其连续可调的频率 范围较窄。主要用于容量较大的低速拖动系统中。又称直接式变频 器。 交~直~交型:先将频率固定的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在经过逆变 电路,把直流电逆变成频率连续可调的三相交流电。由于把直流电 逆变成交流电较易控制,因此在频率的调节范围上就有明显优势。 又称为间接性变频器。
二、变频的控制方式
在各种薄膜或线材的收卷或放卷过程 中,要求被卷物的张力F必须保持恒 定即F=C,为此: 1)被卷物的线速度v也必须保持恒定即 v =C,所以卷绕功率是恒定的; 2)负载的阻转矩随被卷物卷径的增大而 增大:但为了保持线速度恒定,负载 的转速必须随卷径的增大而减小: (b) 用转矩控制模式实现 恒张力运行 令 变频器在转矩 控制模式下运行,将 给 定信号设定在某一值下不变。则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M也将不变,如 图 (b)中之曲线①所示: TM=C 而动态转矩TJ则随着卷径D 的增大而变为负值,如图(b)中之曲 线③所示。拖动系统将处于减速状态, 满足图(c)所示的转速变化规律。 改 变给定转矩的大小,可以改变卷绕的 松紧程度
2、变频器的组成(交~直~交型)
如下图:
三、变频器的结构原理
a、主电路结构 该电路是现在通用的低压变频器主电路图。不管什么品牌的 变频器,其主电路结构基本如此。因为:整流电路和逆变电 路是两个标准模块,没有变化的空间。
三、变频器的结构原理
b、变频器控制电路 任何品牌的变频器,其 内部功能框图是一样的, 因为变频器要保证正常 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 功能。变频器主要包括: 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 电压保护电路、过热保 护电路、驱动电路、稳 压电源、控制端子、接 口电路、操作面板、 CPU等。

变频器电路工作原理

变频器电路工作原理

变频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电源的频率转换为不同的输出频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系统。

变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系统。

1. 整流器:变频器的输入电源通常是交流电,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这通常通过使用整流桥电路来实现,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冲直流电。

2.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平滑整流器输出的脉冲直流电,以减少电压和电流的波动。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来实现的。

3. 逆变器:逆变器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它将滤波后的直流电转换为所需的输出频率的交流电。

逆变器通常使用晶闸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来实现。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它通常包括一个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并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整个变频器的运行。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所需的输出频率的交流电。

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调节变频器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所需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这使得变频器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电力调节、能源节约等领域。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是指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源频率并控制电动机转速的装置,也被称为变频调速器、交流调速器等。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能够帮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耗能、减少机器损耗等。

那么,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

其中包括整流单元、滤波单元、逆变单元、控制单元等。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个部件进行介绍:1.整流单元变频器通过直流电源来驱动交流电动机。

因此,首先需要将供电网提供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这就需要整流单元来完成。

整流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信号通过电子元件的作用,转变成等幅值、纯直流的电压波形,这样才能被下一级电路处理。

2.滤波单元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有很大的脉动。

这种脉动会给电动机带来很大的损害,因此,需要滤波单元来消除这些脉动。

滤波单元通过电容、电感等元件,将直流电转化为稳定的电压,进而为后续的逆变单元提供稳定的幅值和频率。

3.逆变单元逆变单元是变频器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直流化的电源转化成高频交流电,以便输送到电机。

逆变单元一般采用多种晶体管、开关管等元件来控制电源,实现直流与交流之间的转换。

4.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变频器的大脑,其控制信号的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决定了变频器的工作性能。

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对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电流进行调整,并根据电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调整输出频率及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二、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1.电源电路在变频器的电源电路中,整流单元、滤波单元、逆变单元等三个部件按照顺序连接起来,最终的输出为三相交流电机的电源。

其中,整流单元将供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再由滤波单元将直流电平稳化。

接下来,逆变单元将直流电转变成高频交流电,并将其输送至电机。

其中,变频器控制单元根据电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调整逆变单元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变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图文详解—变频器的功能作用分析

变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图文详解—变频器的功能作用分析

变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图文详解—变频器的功能作用分析变频器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变频器基本组成变频器通常分为4部分:整流单元、高容量电容、逆变器和控制器。

整流单元:将工作频率固定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高容量电容:存储转换后的电能。

逆变器:由大功率开关晶体管阵列组成电子开关,将直流电转化成不同频率、宽度、幅度的方波。

控制器:按设定的程序工作,控制输出方波的幅度与脉宽,使叠加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驱动交流电动机。

变频器的结构与原理图解变频器的发展也同样要经历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最初的变频器并不是采用这种交直交:交流变直流而后再变交流这种拓扑,而是直接交交,无中间直流环节。

这种变频器叫交交变频器,目前这种变频器在超大功率、低速调速有应用。

其输出频率范围为:0-17(1/2-1/3 输入电压频率),所以不能满足许多应用的要求,而且当时没有IGBT,只有SCR,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变频器其工作原理是将三相工频电源经过几组相控开关控制直接产生所需要变压变频电源,其优点是效率高,能量可以方便返回电网,其最大的缺点输出的最高频率必须小于输入电源频率1/3或1/2,否则输出波形太差,电机产生抖动,不能工作。

故交交变频器至今局限低转速调速场合,因而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变频器电路结构框架图矩阵式变频器是一种交交直接变频器,由9个直接接于三相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开关阵组成。

变频器主电路工作原理

变频器主电路工作原理

变频器主电路工作原理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中,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和控制。

变频器主电路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通过将输入的固定频率交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电给电机,从而实现电机的调速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变频器主电路的组成变频器主电路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输出滤波器组成。

1. 整流器:变频器主电路的输入是交流电,而电机需要直流电才能正常工作。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常见的整流器有单相整流器和三相整流器,根据输入电源的相数选择相应的整流器。

2. 滤波器: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中可能含有一些脉动成分,滤波器的作用是去除这些脉动成分,使直流电更加稳定。

滤波器通常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

3. 逆变器:逆变器是变频器主电路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

逆变器采用高频开关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来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逆变器通常由功率开关器件(如IGBT)和驱动电路组成。

4. 输出滤波器: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中可能含有一些高频成分,输出滤波器的作用是去除这些高频成分,使输出电压更加纯净。

输出滤波器通常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

三、变频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变频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整流: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

单相整流器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将单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三相整流器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2. 滤波:直流电经过滤波器,去除脉动成分,使直流电更加稳定。

3. 逆变:稳定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来实现输出交流电的调节。

逆变器的控制电路根据需要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控制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

4. 输出滤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输出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使输出电压更加纯净。

四、变频器主电路的特点变频器主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节能高效:变频器主电路通过将输入的固定频率交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电给电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节能和高效运行。

变频器驱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驱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驱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驱动是一种通过改变交流电源电压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的装置。

它实际上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直流电源、整流、滤波、逆变、高频开关、PWM调制以及输出滤波等多个环节。

变频器驱动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变频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可能是三相交流电源,也可能是单相交流电源。

如若是三相交流电源,变频器通过专用的电力电子元件-整流器,将三相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压。

而对于单相交流电源,则通过单相整流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压。

接下来,变频器会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

变频器中的逆变器部分,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开关交替实现。

在高频交流电源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叫做高频开关的技术。

高频开关即快速开关,通过高速切换电路,将直流电源反复开关,形成高频波形。

这里的高频开关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IGB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等。

然后,变频器会利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对高频交流电源进行调制。

PWM 技术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开启与关闭时间比例,控制开关管导通所占的时间百分比,从而控制高频交流电源的功率输出。

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控制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和频率。

最后,变频器的输出滤波部分会对调制后的高频交流电进行滤波。

在变频器的输出端,通过使用滤波电路对高频分量进行滤波,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纯净的交流电信号。

输出滤波电路的设计不仅能滤除高频杂波,还能保持所需输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变频器驱动的工作原理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然后经过逆变等环节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并通过PWM技术进行调制,最后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得到所需输出的交流电信号。

这样,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就能够实现对电机的转速控制。

变频器驱动的工作原理使得电机能够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变频器(也称为变频驱动器或变频调速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驱动电机转速的电力调速设备。

它通过调整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系统和电机原理等多个领域。

一、基本组成结构一个典型的变频器通常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模块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1.整流器:将交流电源(通常是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

2.滤波器:用于滤除整流器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得到更平滑的直流电源。

3.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变频率的交流电源。

4.控制模块:通过逻辑电路和微处理器等控制元件,接收输入的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控制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二、工作原理1.输入电源整流:在变频器电路的开始,交流电源首先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2.滤波:经过整流的交流电含有一定的脉动,通过滤波器可以将这些脉动尽可能地除去,得到平滑的直流电源,以提供给逆变器使用。

3.逆变: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变频率和可变幅值的交流电源。

逆变器通常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间隔,按照一定的频率和占空比产生脉冲信号,实现变频,然后经过滤波器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不同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

4.控制模块:在逆变器的输出端接入控制模块,用于调节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通常,控制模块是由逻辑电路和微处理器等元件组成,可以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如电压或电流反馈信号、速度设定值等)进行计算和处理,在控制电路中生成相应的PWM信号,从而控制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5.输出:控制模块经过处理后,通过逆变器的输出口可以提供一个可变频率和可变幅值的交流电源给电机,根据输出频率的不同,可以实现电机的不同转速控制。

三、应用领域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领域。

在工业领域中,变频器广泛用于电机驱动系统,如风机、水泵、压缩机、传送带、机床等,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达到节能、调速和控制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驱动电路的结构
15KW以下的驱动电路,则由PC923和PC929经栅极电阻直接驱动IGBT,中、大功率变频器,则由后置放大器将驱动冗输出的驱动脉冲进行功率放大后,再输入了的C、E极。

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是故障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而且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电流(功率)输出能力一不但要求其输出电压范围满足正常-带负载能力。

每一相的上、下化IGBT驱动电路,因IGBT的触发回路不存在共电位点,驱动电路也需要相互隔离的供电电源。

由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开关变压器绕组输出的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成直流电压后,又由R68、 VS1(10V稳压二极管)简单稳压电路处理成正和负两路电源,供给驱动电路。

电源的0V(零电位点)线接人了PC2的2、3极,驱动化的供电脚则接人了 28V的电源电压。

光耦合器的输入、输人侧应有独立的供电电源,以形成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通路。

PC2的2、 3脚输入电流由+5V*提供。

此处,供电标记为十5V*,是为了和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V5相区分。

+5V*供电电路如图4-10所示。

该电路可看作一简单的动态恒流源电路,R179为稳压二极管的限流电阻,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值为 3.5V左右。

基极电流回路中稳压电路的接入,使流过发射结的Ib 维持一恒定值,进而使动态Ic也近似为恒定值。

忽略VT8的导通压降,电路的静态输出电压为+5V,但动态输出电压值取决于所接负载电路的“动态电阻值”,而动态输出电流总是接近于恒定的,这就使得驱动电路内部发光二极管能维持一个较为恒定的光通量,从而使传输脉冲信号的“陡峭度”比较理想,使传输特性大为改善。

变频器驱动电路的原理
由CPU主板来的脉冲信号,经R66加到PC2的3脚,在输人信号低电平期间,PC2形成由+5V*、 PC2的2、 3脚内部发光二极管、信号源电路到地的输入电流通路,〔2内部输出电路的晶体管VU导通,PC2的6脚输出高电平信号18V峰值),经R65为驱动后置放大电路的VT10提供正向偏流,VT10的导通将正供电电压经栅极电阻引人到IGBT的G极,IGBT开通;在输人信号的高电平期间,PC2的3脚也为+5V高电平,因而无输人电流通路,PC2内部输出电路的晶体管VT2导通,6脚转为负压输出(10V峰值),经R65为驱动后置放大电路的VT11提供了正向偏流,VT11的导通将供电的负电压——IGBT的截止电压经栅极电阻R91引人到IGBT的G极,IGBT关断。

在待机状态,PC2的3脚输入信号一直维持在+5V高电平状态,则驱动电路一直输出-10V的截止电压,加到CN1出触发端子上,IGBT—直维持于可靠的截止状态上。

因IGBT栅-射极间结电容的存在,对其开通和截止的控制过程,实质上是对IGBT栅-射极间结电容进行充、放电的过程,这个充、放电过程形成了一定的峰值电流,故功率较大的IGBT模块须由VT10、 VT11组成的互补式电压跟随放大器来驱动。

PC929驱动化是兼有对驱动脉冲隔离放大和模块故障检测双重“身份”的。

由CPU主板来的脉冲信号从1/2、 3脚输人到PC923内部的光耦合器,从11脚输出后,经 VT13、VT15两级互补式电压跟随器的功率放大后,引人IGBT2的G 极。

此为驱动脉冲的信号传输电路;PC929的9脚为模块故障检测信号输人脚。

正常工作状态下,PC923的11脚输出正的激励脉冲电压,使VT13导通,VT15
截止。

VT13的导通,将正偏压加到IGBT2的G极上,IGBT2 进人饱和导通状态。

忽略IGBT导通管压降的话,IGBT2的导通即将I;输出端与负直流供电端V短接起来,提供输出交流电压的负半波通路,在导通期间,只要变频器是在额定电流以内运行,IGBT2的正常管压降应在3V以下。

PC929的9脚内部电路与外接R76、 R77、 VD24、 R73、 D27等元器件构成了 IGBT管压降检测电路,二极管VD27和负极接人了IGBT2的G极。

PC929在发送激励脉冲的同时,内部模块检测电路与外电路配合,检测IGBT2的管压降,当IGBT2正常幵通期间,忽略IGBT2 的导通压降,U点电压与N点电压应是等电位的,N点与该路驱动电源的零电位点为同一条线。

可以看到,VD27的正向导通将&点电压也钳位为零电位点,即PC929 的9脚无故障信号输入,IGBT模块OC 信号输出8脚为高电平状态。

当变频器的负载电路异常或IGBT2故障时,虽有激励偏压加到IGBT2的G 极,但严重过电流状态(或管子已经开路性损坏),使IGBT2的管压降超过7V 或更大,U、N之间高电压差使VD27反偏截止,此时a点电压是由R73引入的、经 R78、 VD24、 R77分压的高于7V的电压值,经R76输人到PC929的9脚。

PC929内部IGBT保护电路起控,对IGBT进行强行软关断动作,同时控制8脚内部晶体管导通,进而提供了PC4光耦合器的输入电流,于是PC4将低电平的模块OC信号报与CPU,变频器实施OC故障保护停机动作。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