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反有组织犯罪读书笔记

反有组织犯罪读书笔记有组织犯罪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治安和法律秩序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反有组织犯罪》的书籍。
本文是我对该书的读书笔记,旨在分享书中的重点观点和对我个人的启发。
1. 定义和特征有组织犯罪是指由一群人有意地共同策划、组织和实施犯罪活动的行为。
与一般犯罪不同,有组织犯罪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明确的组织结构、分工明确的成员、严格的纪律和法规、经济性质和稳定的收益来源。
了解有组织犯罪的定义和特征是认识和对抗其行为的第一步。
2. 犯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犯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制度的组织性。
在某些情况下,社会的不稳定和贫困可能导致犯罪组织的增长,因为一些人可能认为犯罪是获取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
此外,犯罪集团的成立也可能受到政府腐败、政治不稳定和法律执行不力等因素的推动。
3. 犯罪集团的经济活动犯罪集团通常通过非法经济活动来获取利润,如贩毒、走私、抢劫和勒索等。
这些活动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对于打击有组织犯罪,关注其经济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追踪资金流动和调查洗钱行为等手段来削弱犯罪集团的实力。
4. 执法和司法反有组织犯罪的策略打击有组织犯罪需要综合运用执法和司法手段。
在执法方面,加强警察和执法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打击犯罪的效率和效果是关键。
而在司法方面,则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确保公正、透明和高效的司法程序。
此外,国际合作和信息分享也十分重要,因为有组织犯罪往往跨越国界。
5. 社会预防和公众参与为了更加有效地对抗有组织犯罪,社会预防和公众参与也不可或缺。
通过提高公众的犯罪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此外,建立民间组织和社区警察力量,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也可以为打击有组织犯罪提供有效的支持。
通过阅读《反有组织犯罪》,我不仅对有组织犯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如何应对和打击这一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组织犯罪概念之界定

了 分析 , 论 证 了国 际 上尽 早 规 定 一 个 统 一 的有 组 织 犯 罪 概 念 的必 要 性 和 可 能 性 。 并 关键 词 : 组 织犯 罪 ; 念 ; 罪 学 ; 法 学 有 概 犯 刑 中 图分 类 号 : F 9 . D 72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8 9 (0 2 0 10 3 3 2 0 )2—0 4 0 0 2— 4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天津 市政 法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J u a f in Jn A m n s aie I s tt fP l ia c e c o r l a i d i it t n t ue o o i c l in e& L w n oT r v i t S a
No 2 .
Ge e a 7 n r lNo 2
总第 7 2期
・
犯 罪 学研 究 ・
有 组 织 犯 罪 概 念 之 界 定
袁
( 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
力
研 究 生 部 , 京 10 3 】 北 0 0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目前 , 国内外仍没有一 个得 到普遍接受 与公认 的有皇 织犯罪概念 。本文从犯罪学 和刑法 学的不 同角度 对有组织犯罪概 念进行 n
而且 这 种控 制权 总 为 了 自己的利 益或 获 得 好处 而对 这类 非 法 组织 的活 动提 动 ,或 至少 控制 其 中特定 的犯 罪活 动 ,
大班反有组织犯罪教案

大班反有组织犯罪教案一、背景近年来,有组织犯罪在社会上呈上升趋势,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本文提出了大班反有组织犯罪教案。
二、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全面了解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危害和打击方式,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具备辨识和防范有组织犯罪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内容1.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2.有组织犯罪对社会的危害3.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手段和措施4.个人如何预防和避免与有组织犯罪有关的活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有组织犯罪的概念、特征、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组织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案件中的有组织犯罪行为和打击措施,加深他们的理解。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有组织犯罪分子、警察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体会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性和对策。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预防有组织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1.定期考核学生对有组织犯罪知识的掌握情况2.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有组织犯罪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六、教学考核1.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有组织犯罪概念、特征等知识的掌握程度2.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打击有组织犯罪措施和预防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日常表现评定: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七、教学资源1.课本资料:提供相关有组织犯罪知识的基础资料2.案例资料:提供真实案例和相关资料,供学生分析和讨论3.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观看相关有组织犯罪打击和防范的视频,增加教学效果八、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增强学生们对有组织犯罪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殊应用场合1. 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增加条款•教学方法补充:在教学方法中增加互动游戏、故事讲解等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有组织犯罪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读书笔记1. 引言在当今社会,有组织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宁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本文将就该法律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该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2. 有组织犯罪的定义和特征我们需要明确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有组织犯罪是指一定数量的人员组成的犯罪集团,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宁的行为。
这种犯罪具有预谋性、计划性和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和组织性。
3.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立法目的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出台,旨在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提高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该法的制定依据了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有组织犯罪的预防、查处和惩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4.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主要内容和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通过明确有组织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规定了对有组织犯罪行为的打击和制裁措施,并强调了对有组织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和没收违法所得等措施。
该法还注重加强对有组织犯罪活动的预防和打击,鼓励和支持有组织犯罪行为的自首和揭发,为有组织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出台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有力地震慑了有组织犯罪行为的蔓延和滋生,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
该法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铲除有组织犯罪的土壤,也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6. 结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是我国有关打击有组织犯罪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概念及特征

云 南 警 官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
维普资讯
总第 6o期 Sum60
浅 析 黑 社 会 性 质 组 织 犯 罪概 念 及 特 征
张 德 寿
一 、 黑社会 性质 组织犯 罪概 念与特 征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1.黑社会性 质组织犯 罪的概念 研究一个法 律概念 ,一 是要确 定其 内涵 ,二 是要 确定 其外延 。会性质组 织犯 罪 的法 律依 据主要有 三个 ,首 先是 刑法典 ,具体是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 十四条 ; 二是立法解释 ,即 《全 国人 大常委会 关于 刑法 第二百 九 十 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三是司法解释 ,即最高人 民法院 《关
关 键 词 :黑 社会 组织 :黑 社 会 性 质 组 织 ;概 念 ;特 征 中图分类号 :D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57 f2006)o3—65一o5
黑 社 会 犯 罪 ,是 一 种 国 际 社 会 公 认 的 有 组 织 犯 罪 的 最 高形态 ,是 目前 国 际上最 为严重 的犯罪 之一 ,因而被联 合 国大会 宣称为 “世 界三大 犯罪灾难 ” 之一 。关 于黑社会 犯 罪 ,国 际 司 法 通 用 的概 念 是 “有 组 织 犯 罪 ”。从 国 际 上 看 , 黑 社 会组 织犯 罪 的 活 动 范 围 都 已 经 超 越 国 界 ,成 为 世 界 性 的犯罪。随着社会 的发 展 、变 化 ,黑 社 会 犯罪 数 量 猛增 , 逐步向恶 性 发展 ,严 重危 害 一些 国家 和地 区 的政 治 稳定 、 社会秩 序和经济 的发展 。20世纪 80年代末 ,黑社会性 质组 织 犯 罪 在 我 国 大 陆 开 始 出 现 ,它 是 我 国 现 阶 段 有 组 织 犯 罪 的最 高形式 。在我 国大陆虽 然还没 有形成 像意 大利 的 “黑 手党”、日本的 “山 口组 ”、香港 的 “三合会 ” 等那样典 型 的黑社会 组织 ,但 以暴力 、威 胁 、敲诈 或 其他 手段 ,在 一 定区域和范 围内为非作 歹 、称 霸一 方 、欺压 残 害群众 ,严 重破 坏社会 稳定 、经 济发展 的犯罪 组织 已经 出现 ,其作 案 手段 、组 织 形 式 、社 会 危 害 明 显 带 有 黑 社 会 性 质 组 织 犯 罪 的特 征。如不及 时在其 露头 时加 以严厉 打击 ,将其 消灭 在 萌芽状态 ,就有 可能 蔓延发 展 ,出现严 重 的黑社会 犯罪 问 题。因而对黑社会性 质组织 犯 罪的概念 和特征 等 问题亟 待 做出科学 和准确 的界定 ,为打击 和惩治 黑社会 性质 组织 犯 罪的刑 事工作服务 。
反有组织犯罪法释义

反有组织犯罪法释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活动也在不断演变和升级。
其中,有组织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2015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该法规定了有组织犯罪的概念、类型、特征、构成要件、处罚等方面的内容,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本文将对该法进行解读,以期对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有组织犯罪是指由三人以上组成的以实施犯罪活动为目的的团伙组织。
这种犯罪团伙通常由领导者、骨干成员和普通成员组成,其犯罪活动具有明显的组织性、分工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在于其组织结构完善、分工明确、纪律严明、资金充裕、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等。
二、有组织犯罪的类型有组织犯罪的类型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这种犯罪团伙通常以暴力、威胁等手段进行非法活动,包括敲诈勒索、抢劫、绑架、寻衅滋事等。
2.经济犯罪性质组织犯罪。
这种犯罪团伙通常以非法经济活动为主,包括走私、贩毒、赌博、洗钱等。
3.恐怖组织犯罪。
这种犯罪团伙通常以实施恐怖袭击为主,包括炸弹袭击、劫持人质、暗杀等。
4.网络犯罪性质组织犯罪。
这种犯罪团伙通常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包括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网络赌博等。
三、有组织犯罪的特征有组织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组织性。
有组织犯罪团伙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分工,通常由领导者、骨干成员和普通成员组成。
2.分工性。
有组织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以保证犯罪活动的顺利进行。
3.连续性。
有组织犯罪团伙的犯罪活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通常是长期进行的。
4.协调性。
有组织犯罪团伙内部协调能力强,能够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保证犯罪活动的顺利进行。
5.资金充裕。
有组织犯罪团伙通常资金充裕,能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犯罪活动。
6.手段残忍。
有组织犯罪团伙内部成员通常手段残忍,对受害人进行残忍的打击和威胁。
7.社会影响恶劣。
有组织犯罪团伙的犯罪活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恶劣,会严重破坏社会安定和秩序。
反有组织犯罪读书笔记

反有组织犯罪读书笔记有组织犯罪是指一群人或组织共同计划、组织和实施犯罪活动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关于有组织犯罪的读书笔记主题。
1. 定义和特征:有组织犯罪的定义和特征是研究该主题的起点。
这包括犯罪活动的组织结构、成员的角色和分工、赚取利润的方式,以及对正当经济的影响。
2. 历史和发展:有组织犯罪的历史和发展是了解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可能涉及到犯罪团伙的起源、演变和扩张,以及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差异。
3. 具体犯罪类型:有组织犯罪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
这些可能包括贩毒、贩卖人口、走私、洗钱、敲诈勒索、枪支交易等。
了解这些犯罪类型的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可以深入了解有组织犯罪的本质。
4. 地下经济和洗钱:有组织犯罪通常与地下经济和洗钱有关。
地下经济是指以非法手段赚取的利润和交易,而洗钱则是将这些非法所得合法化。
了解这些概念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可以帮助对有组织犯罪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5. 执法和打击:了解有组织犯罪如何被执法机构打击也是研究该主题的重要方面。
这可能包括了解执法机构的策略、技术和合作方式,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障碍。
6. 社会和经济影响:有组织犯罪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该领域的另一个关键主题。
这可能包括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正常经济运作的威胁,以及对社区、个人和国家的心理和物质损害。
7. 未来趋势:了解有组织犯罪的未来趋势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预防可能出现的新型犯罪行为。
这可能包括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犯罪组织和执法机构之间的博弈。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主题,读者可以获得对有组织犯罪的更全面和细致的理解,并为应对和打击这一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策略。
13秋犯罪学(本科)形成性考核测评答案

13秋犯罪学(本科)形成性考核测评答案任务1一、针对目前网络诈骗犯罪频发现象,试述网络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答:网络犯罪原因:一、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造成了适合犯罪的独特环境。
二、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为犯罪提供了强大的助动力。
三、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为实现犯罪扫清障碍。
四、网络道德的缺失和价值评定的混乱是滋生犯罪的天然土壤。
五、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为犯罪分子打消了后顾之忧。
六、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使计算机犯罪分子更容易逃脱制裁。
防治网络犯罪的对策:一、提高计算机安全意识,加强技术防范。
二、加强人事管理制度,重视安全监察工作。
三、构建网络伦理,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四、加强计算机犯罪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组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
六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构筑多边网络安全体系。
二、试结合你所在的城市,谈谈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答: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从犯罪性质看,呈现出日趋暴力化的特点(二)从犯罪动机看,具有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的特点(三)从犯罪组织形式看,具有团伙性特点(四)从作案主体看,呈现出农村籍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和农村流入城市的青少年犯罪突出的特点(五)青少年人犯罪屡教不改,具有反复性特点、(六)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特点三、我国重新犯罪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对策?答:我国重新犯罪的特点:1、从年龄的分布来看,青少年重新犯罪现象严重2、从职业状况来看,无业人员和务农者居多3、从犯罪类型来看,财产型和暴力型犯罪占主体4、从犯罪形式来看,重新犯罪的团伙化突出,犯罪性质黑社会化5、从社会危害程度来看,重新犯罪大案要案和恶性犯罪突出6、从犯罪主观恶性来看,重新犯罪者反社会意识增强,主观恶习深7、从犯罪周期来看,重新犯罪短周期化明显对策:1、吸收借鉴国际上防治重新犯罪的思想制度经验2,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方针,贯彻宽严相济形事政策,防治重新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有组织犯罪的英文名称是OrgnizedCrime.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有组织犯罪”的概念远未取得一致。
美国总统司法和司法管理委员会将有组织犯罪看作是“企图在美国人民和他们政府的控制之外从事活动的群体”。
[1]现在,有人认为这个概念已经过时。
里根总统于1983设置的以考夫曼为首的调查委员会于1986年提出了一个题为“边缘:有组织的犯罪、商业和工会”的报告。
这个报告没有把有组织的犯罪说成是一个庞然大物,而是把它说成为若干不同的犯罪组织。
[2]原苏联给犯罪组织下的定义是:犯罪组织是稳定的、具有等级制度的组织,它有两个人以上,至少有两层组织管理机构,其创立的目的在于有计划地实施谋利性犯罪并通过贿赂腐蚀的手段拥有或试图拥有一个自我保护系统。
[3]墨西哥法律汇编的定义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按纪律及等级规则组织起来,以一贯使用暴力的方式或主要以获利为目的犯下我国法律认为严重的某项罪行。
”[4]澳门《黑社会管制法》的定义是:“非法组织的组成具有稳定性,以犯罪为目的及经济由协议或其他任何事实,即如从事下列所指的一项或多项而显示其存在着,视为黑社会。
”例如贩毒、非法禁锢、诱良为娼及经营娼妓活动、对人或财物借口保护或以暴力或恐怖而取得财物利益、非法贷出财物、教唆或协助非法出、入境、经营非法幸运博彩或互相博彩和使用、佩带及保有违禁武器等等。
[5]从上述众说纷纭的定义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和犯罪学家对此具有明显的分岐,至今尚未能在国际上形成一个公认的、有权威性的有组织犯罪的定义。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在1993年的一项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为有组织犯罪确定一个明确而又普遍能够接受的定义的一切努力已经失败。
实际上,有关的资料文件曾提出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没有一项定义能够获得人们普遍的接受。
”事实上,有组织犯罪虽然复杂多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由于它的国际性和普遍性,也就决定了有组织犯罪必然具有某些相通的共同特征。
如果我们从分析这些特征入手,也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有组织犯罪没有意识形态目标,只追求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
这一点同激进的、主张政治改革的恐怖组织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组织一般是凭借暴力或其他策略制造恐怖事件,借以威胁、恐吓政府和公众,以达到政治和社会目的的团体。
有组织犯罪不是政治性组织,他们一般是政治上的保守派,希望维持社会现状,反对任何激进的政治改革。
他们虽然也采取一些政治性行为,与政府和司法机构中的腐败官员相勾结,但主要的用意不在于操纵政治运作,而是寻求保护和逃避法律的制裁。
他们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例如赌博、卖淫、毒品走私,最大限度地捞取利润。
或者采用掠夺式的方法,如抢劫、盗窃、诈骗、合伙敲诈,来获取尽可能多的赃款赃物。
然后采用“洗钱”的非法手段,将获取的巨额利润向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领域渗透,通过操纵合法经营来维护自己的既得经济利益。
然而,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情况。
在过去,大多数恐怖组织都视自己为政治活动家而非犯罪分子,这样他们就能得到包括某些政府在内的资助,尽管这使得这些政府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恐怖事件的蔓延。
冷战结束以后,一些政府终止了对恐怖组织的资助,这就使得恐怖活动突然失去了控制。
新一代的恐怖主义分子不像自己的前辈肩负崇高的“理想”或“主义”,受某些政府暗中的资助、操纵。
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政治上更加狂热地信仰神秘主义、追求标新立异。
这表明恐怖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有组织犯罪则从与政府官员和司法人员相勾结的过程中咀嚼到了巨大的甜头。
他们一反常态,正在努力形成一种政治力量,一方面通过建立院外活动集团,一方面设法使他们的人被任命到行政部门的关键位置以打入政界。
所有这些,使得为有组织犯罪确定一个精确定义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暗淡了。
2 有组织犯罪是一个永久性组织,具有等级森严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纪律性。
这是区分有组织犯罪和一般共同犯罪的重要标志。
一般性共同犯罪,例如我国所说的结伙犯罪,一般都是为了一个临时性目的而短时间的纠合在一起,实施一次或数次犯罪后就即行解散。
有组织犯罪则具有长远的计划和目的,其犯罪组织是永久性的,组织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基本保持稳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性,即不间断从事犯罪活动。
它们具有等级森严的内部结构,至少有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垂直权力结构,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挖掘权。
美国的黑手党至少有24个内部结构极为严密的“家族”(family),每个家族有1个老板,1个助理,一些“副官”和大量的一般成员。
每个家族都是独立的,但是从势力最强的“家族”中挑出的9—12个老板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可以通过协议来调停各家族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纽约的5大家族似乎是有组织犯罪中的最强有力的代表。
港澳台地区的黑社会也同样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
澳门的14K、香港的三合会、台湾的竹联帮,其内部结构达到6个等级,和美国、意大利的黑手党、日本的“山口组”基本一致。
有组织犯罪的成员大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多数是基于民族、血缘、种族关系而集合在一起。
美国和意大利的黑手党,其成员的祖籍多为意大利大陆和西西里岛的人。
他们自成体系,企图不受社会约束而独立运作。
成百上千的犯罪分子在像任何公司企业一样复杂、有条理、有纪律的机构里工作,受制于极其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些犯罪组织中的首领,经常以暴力对付任何可能给他们带来威胁的人,无论是他们内部的告密者,还是商业上的竞争者或者警察和司法人员。
犯罪组织的成员稍有差错,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3 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基本手段是恫吓、暴力和贿赂腐蚀。
在有组织犯罪的历史中充满了血雨腥风,恫吓和暴力曾经是最常采用和得到普遍认可的手段,也是保持犯罪组织活力和实现其目标的重要因素。
而且有些犯罪行为也必须依赖于暴力才能实现,例如谋杀、敲诈勒索和强收“保护费”等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犯罪分子变得越来越精明,他们发现通过腐蚀贿赂政府官员,导致政治腐败,不仅可以更好地达到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目的,而且也不容易暴露自己,比公开使用暴力要更安全有效。
有组织犯罪现在把目标更多地转向议会、政府和执法机构,在议员、政府官员、法官、检察官和警察中寻找“代言人”和“合作伙伴”,用贿赂的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美国的毒品犯罪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犯罪分子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用于瓦解执法的努力。
政府官员、执法人员和贩毒集团相勾结,毒品犯罪当然屡禁不绝。
在意大利90年代开展的“净手”运动中,意大利政界丑闻迭起,政府高官纷纷落马。
前社会党领导人克拉克西因接受黑手党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
曾任七届意大利政府总理的安德列奥蒂被控与黑手党有染而受到法院的审讯。
所有这些都表明,政治腐败是有组织犯罪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没有腐败的议员、腐败的政府官员、腐败的执法人员,有组织犯罪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连一天也难以存在下去。
4.有组织犯罪成立的宗旨是消除帮派争斗,加强联络,控制竞争。
垄断是有组织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
香港、澳门的黑社会组织,最早就是为了垄断鸦片走私而设立的,凡加入黑社会的人将受到“保障”,但必须将收入的一部分缴纳会费,否则将被解雇。
规模较大的犯罪组织都有自己的地盘和经营范围,像开设赌场、组织卖淫、毒品走私都不是一般人可以从事的“职业”。
美国的黑手党在建筑行业具有垄断地位。
纽约市的开发商、承包商和供应商都已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黑手党的“服务”成了提供稳定和可预见性的“不好,而又少不了的”角色。
[6]在毒品市场上,由犯罪集团控制毒品的制造、进口和批发,价格似乎可以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这个市场上竞争较少,犯罪的垄断受到鼓励。
有人认为,犯罪集团通过垄断降低了费用,获得了“社会效益”,甚至假定那些提供服务或商品的人是“通情达理”和“讲道德”的人,不会作出攫取在经济上、社会上或政治上不适宜的“昧良心的利润”的决定。
事实恰恰相反,垄断的目标是提高而不是降低价格,有组织犯罪不是慈善机构,人们不能寄希望于他们的“通情达理”和“讲道德”。
如果鼓励这一政策,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即有组织犯罪的合法化和政府官员、执法人员的全面腐败,这绝非危言耸听。
5 有组织犯罪不仅仅从事明显的非法活动和非法服务,而且还越来越倾向于经营合法的赢利活动。
到80年代为止,美国黑手党已把它从赌博、卖淫,特别是毒品走私活动中获得的成百亿美元非法收入投到能够产生更多利润的合法经营中去。
美国的黑手党如今已非常富有,势力强大,其触角几乎已伸进美国的各个行业。
美国一些最富有的罪犯住在高雅的郊区,经营着合法企业,过着安宁而体面的生活。
他们常常是模范的家庭成员和慈善家,按时去教堂做礼拜,抚爱孙儿孙女,使人们很难将他们与犯罪组织的头子联系在一起。
美国参议院调查州际商务犯罪特别委员会说:“几乎所有在本委员会作证的人或有黑手党嫌疑的人,要么否认自己曾听说过黑手党,要么否认自己是黑手党成员。
” [7] 更有人声称,“全国黑手党”只是一个神话。
不仅它的存在从未得到肯定的证实,而且与关于犯罪辛迪加的经验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由于这些原因,没有迹象表明在最近的将来,对有组织犯罪实行控制的努力会有实质性进展。
尽管如此,通过对上述特征的分析,我们仍然试图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定义,即有组织犯罪是指三人或三个以上的人,按照纪律和等级永久性地集合在一起,为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采用恫吓、暴力和贿赂腐蚀的方法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责任编辑/刘守芬)注:[1]杰伊。
罗伯特。
纳什:《有组织犯罪世界百科全书》,纽约:帕拉贡出版社,1992年版,第271页。
[1]《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2]《有组织的犯罪:美国和西欧的比较》,《英国犯罪学杂志》,1990年夏季号。
[3]《Criminal Organiations》P3,Published by long Island University,U.S.A[4]《墨西哥反有组织犯罪的立法改革方案》,第1页。
[5]参见《澳门黑社会管制法》。
[6]《黑手党主宰纽约的建筑业:研究发现》载《洛杉矶时报》,1988年5月20日。
[7]《刑法的实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郭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