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和电视一直被作为“影视艺术”并列提出,甚至认为,电影和电视因为同属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第三信息载体电磁波,因而是同一类艺术——“影视同一”,同属第七艺术。

就电影电视而言,相并列的意义在于关注的是电影与电视的共性,确切地说,是电影与电视剧的共性,即将电视当作是“延伸”的电影看待,在一定意义上,把电视的荧幕当作是“家庭化”的银幕,是高科技化的“家庭影院”。

其实,电影与电视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其间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别:

1、定义不同:

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它主要包括纪录片,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等。电视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新闻类节目(正规的),财经类节目(相关咨讯及评述),体育类节目(赛事转播及体育消息报道),文化娱乐类节目(包括影视,综艺,娱乐咨讯等),生活类节目(包括生活见闻,百姓平日关心的一些内容),谈话类节目,军事类节目,教育类节目,科技类节目,少儿节目,老年节目,广告节目等等

2、电视与电影传播的技术手段不同:

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卫星传播和有线传播,特别是卫星传播的运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观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却能够同时接收、观看同一节目。而电影却受着观看场所和放映时间的限制,是一个固定时空的接受——观众必须集中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场地,比如:剧场、电影院。我们能要求观众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中观看电视连续剧吗?显然也是行不通的。至于将电影片拿到电视上放,或者是依据电影故事片的艺术原则拍摄成的电视片——被称作为电视电影或电影电视,两者在实质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在根基上它们仍属电影艺术类型。

3、电影与电视的传播效果不同:

电影与电视都是用听觉和视觉上的效果来达到使观众体会编导或者导演想表达的情感中心的目的。但是,在电影中,导演要选感染力、表现力都很强的情节来突出电影主题,矛盾比较集中;电视剧似乎有很足够的时间让演员在冗长的时间里去演绎矛盾,人们对电视剧的情节发展的注意更强烈,而会忽略镜头的画面。

4、电视与电影观看的视角不同:

电影为我们虚构了另一个世界,是一种飞跃的现实。观看电影,人们仿佛在观看自己生活以外的另一个世界里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等,而观看电视,

人们看到是自己周边的人、情、事,是现实的延长。比如电视剧,人们或多或少的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影子,仿佛在看自己的日常生活。

5、制作成本不同:

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动辄上亿美元制作费的每年都不少,有些更达到2~3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对大制作而言,电影的制作班底都是一流的电影工作者,与电视剧的制作者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大片对于演员导演等人的片酬也是相当高的,以好莱坞的大片看,主演可达到2000万美元片酬甚至更多,电视剧的片酬以集数论,也高不到这个地步。电视剧演员与导演等的实力和人气也无法与电影方面的相比。

6、电视与电影的评判标准不同:

电视依靠的是收视率来评定成败,节目质量的好坏和在受众中的预期传播效果是否实现的标准,而电影重要是靠票房,叫座率。

7、赢利模式的不同: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样产品都是为了赚钱,电影也不是多么高尚的产物,它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电影营销的技术含量很强,为了得到最大利益,发行方会想尽办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从海报和预告片的不断发布为上映造势,好莱坞电影票房至上,北美票房决定一部电影的DVD销售出租和电视播映权等其它收益,海外票房也是一个收益补充。

电视剧的收益体现在播出版权,广告收入等等,相对来说,电视剧的收益是不及电影的,但也不是绝对的,毕竟电影有大卖的,也有赔本的,一切不是绝对。而电视剧的成本相对低得多,所以风险也更小。

总的来说:

电影很象诗歌,电视更象散文,

电影大多想象,电视大多现实;

电影突出主演,电视描绘众生,

电影主要叙事,电视一般叙情;

电影画面细腻,电视剧情细腻,

电影像是白酒,电视好像啤酒。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详解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一) 电视和电影都是声话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它们有着很多内在的相通性,但是也存在和很大的区别,我们就其各自的特点来看一看它们之间有那些区别: 1.发展历史不同: 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电视诞生于1936年11月2日。电视是在借鉴电影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视是对经验的累积,电影是对未知的探索。电视节目更多的是对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模式的再创造,电影是去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电视在历史中,电影在未来中。 2.制作流程不同: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电影与电视两者之间的传统区别正在逐渐消失,甚至两者开始趋于结合,如今在影院上映的电影成为电视节目早已不足为奇了。而用电视的编辑方法来制作电影,也已很普遍。作为两种相似却有不同的媒介,电影和电视之间自然是会有它们在制作工艺流程是的异同。电影和电视制作流程上的差异,应该从拍摄和后期制作两个大步骤中去寻找。 首先,从拍摄过程上来看,主要是设备选择、图像制作以及布光和录音上的区别:第一、设备选择方面的不同,是指化学影像和电子影像所需要的设备上的不同。一般,电影所使用的是胶卷,而电视则是使用磁带。电影的黑白与彩色多是取决于电影胶卷的,且电影胶卷的选取要顾及拍摄地点的光照。而磁带本身并不决定拍摄颜色。另一方面,

电影一般是使用摄影机;而电视则是使用摄像机。摄像机所摄取的光、色信号不仅可记录在磁带上,还可通过录像机直接传送到电视台的播放系统。第二、图像制作方面,不同点是镜头上的讲究及颜色。一般电影十分注重镜头,如果拍摄中达不到导演的预期效果,一个镜头就会NG很多次。而在电视现场直播节目中,反复预演是不可能的。在色彩方面,电影胶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通常是通过使用与所用的光匹配的胶卷来补偿彩色的变化的。第三、照明布光,以及录音上的差异。在布光上,产生同样的效果,电视节目比电影花的时间要多很多。电视倾向于在整个表演区域布置大量的光,形成相当平的布光,也因此电视制作应避免强背光照明和极端的高亮度。但由于胶片的较高光敏感度,所以电影外景地使用更低光照度和更逼真的照明技术会更易更节约时间,但同时电影的单机拍摄方法却也很耗时间。录音方面,电影制作一般使用双系统记录,电视是使用单系统录音的。 其次,后期制作过程中,电影与电视的主要体现在步骤上,使用设备上,以及编辑上的差别:一、在后期制作步骤上,电影与电视相比较,电影步骤更麻烦。胶片在编辑之前要进行冲洗底片和印制样片的过程。而在编辑之后,还需进行双片受审、套底、转录光学底声、声画合成、校正拷贝、标准拷贝、发行拷贝等程序。这些对于电视而言是不需要的。在设备上,由于后期制作中电影所要进行的程序更多,所以其所需设备也相应更多;。电影在后期制作中要用到的设备有:量片机、套片机、声画编辑机、接片机、接片器、洗片机和印片机。在放映过程中,电影需要放映设备、放映场所、放映银幕等组成完整系

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摘要】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本文中,笔者将在分析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联系与融合的基础上,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论证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观点。 关键词:电影;电视;影视艺术;区别;联系 一、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重要性 电影和电视在当代传媒乃至整个社会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不仅是作为传播媒介的工具,还是大众文化的形式,电影和电视的功能和角色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都举足轻重。走进影院看电影,也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休闲方式;坐在家里看电视,更是每日家常便饭一样的必修课。 在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工具同时,电影和电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艺术”。从工具到艺术的变化,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两者的性质,而作为艺术形式的影视,则对文化的发展有更深的影响。在人类迄为止创造的所有艺术史中,影视艺术最具特殊性。它的诞生是艺术形态学在现当代艺术中的最新发展,是艺术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个艺术事件。 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

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影视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晶。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 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 从表达路径来看,电视是一种由电视台或是影视公司制做,通过电视机接收节目的一种面向大众的技术和文化的集合体,而电影是由独立的电影公司制作,然后在各院线上映,只面对一小部分观众的独立作品。从传播媒介来看,电影要在电影院的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观看,而电视是坐在家里随时、随心的观看,电视机更是一种普遍的家用电器。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不同维度上的确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笔者将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技术手段、表现内容、视听感受、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五个维度来阐述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区别。 1、发展历史维度上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看,电影早于电视而出现; 电影诞生于1895年。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摘要:今天我们这个会开得很好,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几个发言都非常有分量。岳扬同志从整体上对去年的电视电影做了全面的总结。赵葆华和陈墨同志分别从电视电影艺术上的经验、成绩和电视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我们有很大的教益。柳城同志作为电视电影工作的顾问,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他对艺术创作中几个重要环节再一次进行了分析,我听了以后也很受教益。江平副局长代表电影局对整个电视电影制作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宏观上的指导,发表了重要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 别的问题就不重复了,我只强调一下数字电影或者叫做电视电影的概念,因为今天来的绝大部分是各个制片公司、制片厂的负责人、制片人,需要从宏观上掌握这个概念。现在一会儿用数字电影这个概念,一会儿用电视电影这个概念,这不是我们在概念上的混乱,而是针对不同的范围而言。叫电视电影是针对市场的,就是说这个片子拍完之后主要是在电视上播映,我们就把它叫做电视电影,而不管你的物理介质是什么,是胶片拍的,还是数字拍的。 你的目标市场是哪儿?在这个意义上讲影院电影、络电影、手机电影等等关键是市场是什么,这个时候把它叫做电视电影,它就不是一个片种概念,而是一个市场概念。 现在有的人觉得数字电影是一种影片,电视电影是一种影片,不是这个概念。如果讲片种那就是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等等,电视电影就属于故事片。至于是用胶片拍还是用数字技术拍,在电视上播放时,它的市场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从技术上讲的时候,电视电影其实就是数字电影,但是当我们专门针对电影频道出品、拍摄的这些故事片的时候,我们又经常把它们叫做电视电影,以区别于全国其他电影摄制单位拍摄的那些数字电影。在这儿把这个概念再给大家明确一下。 到现在为止,CCTV-6组织拍摄和播出过的电视电影已经是900部了,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000部,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数字,说明我们在数量的积累和质量的提高上都已经实现了阶段性成果,应该跨入一个更高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感到对电视电影的艺术规律、创作规律,包括技术制作等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总结。所以,在明年工作会议的时候,也就是电视电影达到1000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将对九年来在电视电影创作生产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制片单位、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制片人、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编剧、导演以

电视电影与微电影的区别

电视电影 【概述】电视电影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按电影的艺术规律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制作。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美国恐怖片《X档案》等,其实都是电视电影。同样,不少著名的导演、演员也是靠拍电视电影起家的,如斯皮尔伯格。电视电影因其低成本、表达自如、传播渠道(由电视台播出)便捷和拥有广大受众而为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所关注。中国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的电视电影已从稳定数量的初创期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期。电视电影渐受业界重视,华表奖、金鸡奖等重要奖项都专门设置了电视电影奖,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新锐导演。电视电影已成了电影人生存发展的可为空间,成为中国电影通向大众的一个有效渠道,是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新基地。 【特点】第一,电视电影是专门为电视制作的电影,往往不会在电影院上映,只在电视上播放。第二,电视电影是小屏幕电影。这是相对大银幕而言,也就是说电视电影是小电影,不是大电影。第三,电视电影兼有电影和电视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它是电影,是按照电影的叙事特征去结构故事,画面精致讲究光效;其次它又是电视,电视电影诞生于电视这个媒体中,它就天然带有媒体的特征,宏大的场面和非常局部的特写镜头都不能有效发挥对视觉的冲击力,而纪实、灵活、智慧的故事形态恰恰是电视的优势。播放平台为电视台和电视网HBO、FOX、央视6 微电影 【概述】即微型电影,也称微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的情节故事的‘微时(30-3000S)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模式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它是网络和电影的衍生品,是继微小说、微博之后的又一“微时代”产物。 微电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网络短剧的变体,最早具有微电影雏形的是2006年网友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的网络原版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对经典的戏谑和后现代主义结构在当时掀起一阵狂热。 以2010年为分界线,微电影开始异军突起,这一年也被称为“微电影元年”。一批高品质的微电影开始在网上出现。业界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是《一触即发》,源自其同名微小说,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交易中借助凯迪拉克联手女主角甩开敌人,完成交易的故事,全篇节奏情节紧凑、剧情扣人心弦。“11°青春电影行动”可以作为微电影的一个标杆,其中《老男孩》赢得了众多80后的火热追捧。 【特点】①传播主体广泛。微电影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广告类微电影,如《一触即发》、《66号公路》;第二类是草根原创的非商业微电影,如《红领巾》,再如盛大集团和湖南广电推出的“盛大微电影”计划,以突破性姿态改变了传统微电影的“你拍我看”模式,用“原创者创作、表演和创作”的“定制微电影”凸显了草根的原创力量以及“微”时代下的全民参与魅力。这也使得电影创作对平民大众而言再不是遥不可及,电影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们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电影创作。 ②传播渠道多样。微文化的出现时为了迎合受众碎片化的时间,使得文化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传播。受众不仅能从网络上观看微电影,手机、移动电视、平板电脑等也是其传播的终端。

电视与电影的关联

电视与电影的关联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的问题,现在的影视节目就像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它们当中有文化精华,也充斥这相当一部分的文化糟粕。不管是电视还是电影,单从艺术层面来讲,就已经有很多的艺术派学者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从我的数字媒体专业方向出发,加上通过网上的搜索学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 影视画面语言的联系。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

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我做了一个随机调查,问及他们对电影和电视的看法,部分人都说电视只在家里等固定的地方观看,而电影在剧院,电影院里面观看,拥有巨大的银幕,一流的音响设备,加上周围的观影氛围,是电视无法比拟的。随着3D电影的兴起和广泛流行,电视的技术改革也迎来了高峰,基于等离子或者液晶技术为基础的平板电视生产成本越来越低,3D 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高清晰度的电影同样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 在影视艺术百花争艳的现代社会,我个人觉得电影的艺术层面更值得研究,而电视的娱乐性也是它的特色之一。电视与电影都时时刻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为艺术喝彩!

电视节目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学习资料

电视节目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 第一节编导的含义 电视编导是电视特有的一项工作和一个职业。它一般是就电视专题节目、纪录片等纪实类电视作品而言的。 一、电视节目编导的产生 在我国,就像最初没有电视专题片一样,电视编导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电视编导可以说是随着电视专题片的产生而产生的。 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专题类节目逐渐与新闻类节目分野,具有了自己的独特而固定的形态。 电视编导在这些变化中,名称越来越固定,分工越来越清晰,职责越来越明确,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电视节目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 导演:戏剧、电影等艺术创造工作中的一种职务。职责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拟订艺术处理方案和导演计划,组织和指导排练或拍摄,经过演员和有关人员的创作实践,把剧本的内容体现为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达到预定的演出目的。 电视节目编导则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电视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 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 导演:非作品原创,是把剧本的内容电影化、视听化; 电视编导:创作则具有双重性——既是作品的原创,又是对所选内容(题材)的表达,即将其电视化。这决定了电视编导的创作活动必须是贯穿了作品创作前后期的全过程的。 2、工作情景角度讲: 电影导演强调艺术创造,充分体现艺术个性; 电视编导要为社会现实、为政治形势等时事服务,有些为“遵命”之作,少有艺术个性。 3、从组织形式上讲 ①相同之处:电影导演与电视编导都处于艺术创作组织指挥者、统领者和命令发布者的地位,都决定着创作的方向和形式,并引领着创作集体,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②不同的是:电视编导还必须是作品内容的创作者,要决定作品的主题、主导思想和内涵、深度。他的统领更为全面、彻底。 4、从工作状况上讲: ①工作范围:导演比编导显得更为单纯——一般只需潜心于艺术创作,只负责解决艺术创作范畴内的问题,其他有关事项有制片等专人分管,各司其职;而电视编导多兼任制片等多项工作,除了艺术创作之外,还要与社会打交道,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管。 ②可控程度:从创作(尤其是拍摄)的角度讲,

电影与电视的有何不同

电影与电视的有何不同 一、首先是播放时间的问题剧本两者的差异很大,同一个故事结构会有不同的剧本台词,电影一般只有90分钟到150分钟;电视剧可以有很多集数,加起来有上千分钟。同样一个剧本,电影必须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展现它最精华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观众,因此必须对它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将它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很考验编剧二次创作的功底,一个不合格的编剧随意乱改原著,不仅不会锦上添花,反而会彻底将一部凝聚了作者心血的好作品毁掉。因此那些经典电影的编剧无一不是大师,也只有这样的天才才能胜任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将故事的内涵展现给观众,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可电视剧就没有时长的要求,一部电视剧怎么也有几十个小时吧。可是这一点也有很大的弊端,论故事的凝练度,几十个小时与几个小时自然是没法比的,因此很多电视剧都有的一个问题就是剧情太拖沓,看的人很累,观众连看下去的兴趣都没有,自然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更何况现在的一些电视剧不仅不改正自身的弊端,反而为了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往里面“注水”,以前我们看的大型连续剧一般也就52集,可现在的一些“注水剧”起码就有七八十集,甚至多达上百集,可是多出来的这些集数在原著中根本是没有的,因此编剧只能对原著大刀阔斧的一改再改,不断地往里添加新剧情、新人物,这样错综复杂的电视剧又怎么能让人看得下去呢。 二、其次则是资源分配的问题在人们心中,电影的地位普遍要比电视剧高,就像电影届有影帝,电视剧届有视帝,可是视帝在娱乐圈里的地位一般就无法与影帝相比。这种差异也导致了电影与电视剧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一部电影投资动辄上亿元,而商业电影几个亿的投资都是基本配置,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导演都去拍电影了,因此才有那么多的大制作。可是电视剧就很难有这样的条件,资金不足之下就很容易出现我们所说的“五毛特效”的问题,如果每一集电视剧都以电影标准投资的话,那么固然会解决粗制滥造的问题,但是投资之大恐怕也没人能承受得了。因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 我想,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问题,许多人以前从没想过,包括我。对于这两者的区别,没有什么专业知识的我,不敢妄加评论。通过网上的搜索学习,以及自己的感受,总结了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首先,电视与电视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电视上可以播放电视剧,电影,新闻等。电视上的所有东西都具有时效性,现在不看,下一分钟就看不见了。而对于电影来说,是用来反复观看不断体会的。许多经典的老电影甚至是百看不厌。这是电视不能做到的。 其次,是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 一,显而易见的就是这两者的传播介质不同。电影一般是电影院的宽银幕,电视剧一般就是家里电视机。电影是用胶片拍摄的,电视剧是用录像带拍摄的。二,表现方式不同。电视剧是以叙事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电影则是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艺术,叙事只是电影表现手法的一种。任何文化消费产品或者说艺术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使人看了以后会高兴。所不同的是,有的使人高兴是用声音,有的使人高兴是用文字组合。电影使人高兴用的是好多种手段;电视剧使人高兴的手段是用表演和镜头来叙事,它的表现手段和电影的众多表现手段中的某一种相同,所以人们容易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所以,从这看来,电影相对于电视更有内涵,更表现细节。 三,视听效果不同。电视剧一集一集播放,要求每集都有看点,要吸引人,从而保持收视率。而电影则可以长时间渲染气氛,埋下伏笔,然后再同时揭示出来,因而有更大的视觉冲击力。电视剧篇幅较长(一般二三十集),叙事可以很清楚,故事交代比较明白。人物刻画很精细,剧情设置可以下大工夫。电影最多两三个小时,多讲的就一两个事件,进行集中刻画。 最后,是电视上的电影和真正电影的区别。

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和电视一直被作为“影视艺术”并列提出,甚至认为,电影和电视因为同属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第三信息载体电磁波,因而是同一类艺术——“影视同一”,同属第七艺术。 就电影电视而言,相并列的意义在于关注的是电影与电视的共性,确切地说,是电影与电视剧的共性,即将电视当作是“延伸”的电影看待,在一定意义上,把电视的荧幕当作是“家庭化”的银幕,是高科技化的“家庭影院”。 其实,电影与电视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其间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别: 1、定义不同: 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它主要包括纪录片,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等。电视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新闻类节目(正规的),财经类节目(相关咨讯及评述),体育类节目(赛事转播及体育消息报道),文化娱乐类节目(包括影视,综艺,娱乐咨讯等),生活类节目(包括生活见闻,百姓平日关心的一些内容),谈话类节目,军事类节目,教育类节目,科技类节目,少儿节目,老年节目,广告节目等等 2、电视与电影传播的技术手段不同: 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卫星传播和有线传播,特别是卫星传播的运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观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却能够同时接收、观看同一节目。而电影却受着观看场所和放映时间的限制,是一个固定时空的接受——观众必须集中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场地,比如:剧场、电影院。我们能要求观众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中观看电视连续剧吗?显然也是行不通的。至于将电影片拿到电视上放,或者是依据电影故事片的艺术原则拍摄成的电视片——被称作为电视电影或电影电视,两者在实质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在根基上它们仍属电影艺术类型。 3、电影与电视的传播效果不同: 电影与电视都是用听觉和视觉上的效果来达到使观众体会编导或者导演想表达的情感中心的目的。但是,在电影中,导演要选感染力、表现力都很强的情节来突出电影主题,矛盾比较集中;电视剧似乎有很足够的时间让演员在冗长的时间里去演绎矛盾,人们对电视剧的情节发展的注意更强烈,而会忽略镜头的画面。 4、电视与电影观看的视角不同: 电影为我们虚构了另一个世界,是一种飞跃的现实。观看电影,人们仿佛在观看自己生活以外的另一个世界里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等,而观看电视,

电视电影和电影的区别

电视电影和电影的区别 电视电影(Movie made for TV)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按电影的艺术规律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制作。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美国恐怖片《X档案》、侦破片《神探亨特》等,其实都是电视电影。同样,不少著名的导演、演员也是靠拍电视电影起家的,如斯皮尔伯格。电视电影因其低成本、表达自如、传播渠道(由电视台播出)便捷和拥有广大受众而为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所关注。中国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的电视电影已从稳定数量的初创期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期。电视电影渐受业界重视,华表奖、金鸡奖等重要奖项都专门设置了电视电影奖,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新锐导演。电视电影已成了电影人生存发展的可为空间,成为中国电影通向大众的一个有效渠道,是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新基地。 转:电视化的电影与电影化的电视 --关于当前中国的电视电影 尹鸿 一、电影、电视剧与电视电影 一方面,国产电影在定位和生产上越来越远离影院消费的现实,另一方面中国影院的消费环境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现实,于是,电视连续剧几乎就成为了多数中国人阅读故事、享受故事、消费故事的唯一途径,人们沉浸在那些悲欢离合、柳暗花明的家长里短、东邻西里的故事中,伴随那些一个一个周而复始、老生常谈的电视剧渡过一个月又一个月。在这种时光的消磨中,人们的叙事经验越来越简单、美学体验越来越表层、空间意识越来越衰退、超日常理想越来越淡漠。因为电影的缺席,中国观众的视听审美能力很可能在电视剧的笼罩下变得更加粗糙、叙事审美能力也更加幼稚,而中国的视听艺术也将与世界艺术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拉开距离。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启动"电视电影"的工程,就有了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电影频道每天8-9部电影的播出量,为了填补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3:1播出比例的空白,为了解决国产影片6000部总量中只有2000部可以播出的欠缺,更重要的是为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途径,更准确地说,是探索了将电影与电视的媒介特性相结合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将影院电影移植到电视屏幕上去播出,结果,在电影获得了电视素质的同时,电视也具有了电影品质,也既是说,电视被电影化,电影被电视化,电影得到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电视也获得了新的艺术营养。电视电影这样一种杂交形式的出现,无疑会在电视连续剧的叙事垄断中开辟新的叙述故事的方式,带给观众超越电视剧的审美经验,这不仅对于丰富观众的文化娱乐需要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激活观众的视听审美潜力和扩展影视审美经验也有重要意义。 经过1-2年的探索,电影频道已经拍摄了100多部电视电影作品,多年从影的老电影人和初出茅庐的新电影人,从第四代导演到第五代直到所谓的第六代、第七代导演都纷纷借助电视电影的平台参与创作,这些作品的题材、风格、样式各不相同,既有继续坚持传统艺术观念的主流写作,如高希希、白玉导演的《劲舞苍穹》、于向远的《请你留下来》;也有实践前卫艺术观念的边缘写作,如郑大圣的《王勃之死》、《阿桃》;既有宏大的政治主旋律叙事,如孙羽的《少奇专列》、吴天戈的《第三条线》;也有微相的个体现实主义描写,如刘苗苗的《有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 所选课程:影视欣赏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以前我从来也没有觉得电影与电视之间有什么差别,它们都是在播放故事的,都是为了娱乐。甚至认为它们的存在是当然的,对它们的出现是习以为常。但自从上了影视欣赏课之后,我了解了它们两个之间的异同。 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电视诞生于1936年11月2日。电视是在借鉴电影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视是对经验的累积,电影是对未知的探索。电视节目更多的是对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模式的再创造,电影是去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电视在历史中,电影在未来中。而对艺术的追求,电影更胜于电视。电影艺术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与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应生活的一门艺术。电影使情节更加的生动。在电影刚刚问世的时候,它只是机械地复活生活的现象,但当电影的先驱者们先后发现了运动摄影,特技摄影,特写摄影等一系列表现手段,特别是创造了镜头的组接——蒙太奇这一银幕特有的叙述形式之后,电影找到了自己表现世界的方法。 在两者放映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放映过程中,电影需要放映设备、放映场所、放映银幕等组成完整系统,这也是电影与电视的巨大差别之一。电影最好要在电影院里进行,在电影院里有音响,适合的屏幕等等,这些正是播放电影的必要条件。只有这些条件都满足时,人们才可以完全地体会到电影中的艺术。人们往往会觉得在电视

或者是电脑上看电影与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正是缺少看电影所需的条件而造成的。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受来实现播放的。在电视或者在电脑上看电视剧没有差别,更加没有人会在电影院里看电视剧。因为电视的制作与电影的制作有很大的区别。电影在制作工艺流程上要比电视讲究,也比电视的制作更麻烦。而电视相比较而言则简单了许多。 此外电影与电视在情节方面也有差别。电视剧重在剧情,而电影就是重在影象效果:电视情节的曲折和扣人心弦,能够让观众忽视演员的表演。电视可以靠语言来推进情节,许多细节,均可以为语言掩盖或者强调。电影则不同,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演绎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靠的不一定是情节,而是人物性格。语言在电影中要求特别精炼,说多了废话,电影肯定不经典。如果人物性格不突出鲜明,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演员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只能说是失败了。电影需要演员有一定的演技实力,电影的时间较电视短很多,它要求演员必须精确完美地展现每一个画面与镜头。在加上电影的拍摄艺术,这样使电影更加的真实化。 上过影视欣赏之后,我了解电影是继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大艺术。它既是精神产品,又有其艺术属性,同时也是物质产品,通过传播渠道,进入市场流通,又有其商品属性,因此,电影观众既是艺术的欣赏者,又是商品的消费者。总之,电影要比电视有许许多多的优点。电影通过一幅幅内在联系的活动画面,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激发观众的感情和思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区别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区别 “直接电影”是1960年之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纪录片的流派,最初是由《时代》杂志公司旗下一个名叫罗伯特·德鲁的人组建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德鲁有限公司)招募专业人员制作新闻纪录片而开始的。他们提出这样的电影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直接电影一种现场拍摄、非虚构、细观的电影类型,使用轻型的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只用本身的声音。特点是:1.旁观的美学2.视听同步的需求3.沉默的主体。其代表作为《初选》。 “真实电影”——由法国人让·鲁什创建的一个电影流派,这一流派的影片介于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之间,兼有虚构与非虚构的特点,既要满足观众需求,又使用了虚构手段。其代表作为《夏日纪事》。 直接电影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之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它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之间的区别在于: 1、“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鲁什式的“真实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 2、“直接电影”艺术家不希望抛头露面,主张从事物的外部小心翼翼地、不事惊扰地去接近客观的真实,即“墙壁上的苍蝇”、“旁观”的美学,“真实电影”艺术家则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去,大胆地从人的内部去发掘、去唤醒其思维和情感的主观的真实,即“在场”的美学; 3、“直接电影”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真实电影”艺术家起到的是挑动者的作用; 4、“直接电影”作者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真实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 5、关键在于对“纪录”与“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前者认为纪录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纪录,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反对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手法;后者则认为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地纪录现实,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电影中采用虚构策略。

影视鉴赏与看电视看电影的区别

影视鉴赏与看电视看电影的区别 我们从媒介性质认同与观看目的差异上区别两者: ★当人们把电影、电视当作大众传播媒介,从不同的需求出发接受影视传播的信息时,我们称之为“看电影、看电视”。 ★当人们把电影、电视当作艺术审美对象,对感受、解剖这一对象,并进而从艺术上把握这一对象的时候,则从事的是“影视鉴赏”的活动。 两者的明显差异是:鉴赏影视作品的人必须比日常看电影、看电视的普通观众具备更积极的心态,懂得更多的影视知识,有着更敏锐的眼光,掌握更高层次的读解方法。当然,这样的人在面对作品时也毫无疑义会获得更丰硕的收获、更高级的愉悦。 影视鉴赏与观后感的区别 一、身份与心态的不同 ★观后感意味着观看者充当是观众角色。作品占据着传播活动的主动权,观众更多地处于被动状态、消极接受状态。观后感写作集中在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所引发的感受。★鉴赏意味着观影者担当评论者角色,要对作品进行剖析,评头论足。可以肯定它的长处,也可以挑剔、批评它的不足。观影者在传播活动中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地位,影视作品则更多地是被审视、被分析。 二、内容的不同。 ★观后感是有感而发的,从主要内容可以拓展到对社会、人生的感慨。 ★鉴赏写作讨论对象是唯一,那就是作品本身。鉴赏不主张从具体作品拓展到社会、人生,不是平面发散,而是深度挖掘。比如:了解影视作品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哪里?具体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表达了什么?怎样完成表达的?做得如何?等等。 三、方法的不同。 ★观后感意味着采用最常见的叙述、议论和抒情的方法。先概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再由此引出自己的感想,结合实际生活发表议论,最后点明主题思想,指出现实意义。★影视鉴赏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和论证过程。写作上主要采用:分析、论证的方法。 1、分析:第一步,观看影视作品,总体把握影视作品主体,才能深刻领会创作的主旨和风格特色。第二步,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影视作品具体层面,对诸多的特点进行概括提炼。第三步,是对第二阶的诸多“发现”进行归类整合。并寻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真正写作时选取的切入口和核心观点。 2、论证:分析是寻找独到的“发现”,而论证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合理的、新颖而深刻的。有了这样的“发现”还需要说明他人,令人信服。

电视类纪录片与电影类纪录片的区别

电视类纪录片与电影类纪录片的区别 对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进行比较首先我把这个话题拆成纪录片、电视、电影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具体区别电视类纪录片与电影类纪录片,首先,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由此可见纪录片不是完全照搬现实而是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一种手段或者载体。 其次,电影与电视节目的区别在于:1.一般情况下一部电影的时长比一本电视剧短;2.在制作上大部分电影投入比电视高,制作更为细腻;3.电视是一种由电视台或是影视公司制制做,通过电视机接收节目的一种面向大众的技术和文化的集合体,而电影是由独立的电影公司制作,然后在各院线上映,只面对小部分观众的独立作品;4.由于电视节目具有流水线特征,情节千篇一律,故事情节冗长,而电影内容紧凑、简练因此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精神专注度需求大大小于电影;5.从受众来看,电视节目通常起到打消时间、娱乐大众、传播新闻的功能,而电影更具艺术特征往往希望通过影像声音引起观众的思考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写影评的人比写电视节目感想的人多的原因。 具体到电视类纪录片与电影类纪录片的区别时,与以上五点多少产生了差异。在制作成本上,电影类纪录片的成本比故事类电影大大下降。时长方面,很多电影纪录片会超过电视纪录片,如《愚公移山》763分钟、《浩劫》566分钟、《铁西区》551分钟……;由于有电视台的支持在拍摄上能获取更多资源、减小拍摄阻力,而电影纪录片往往由独立小团体或个人完成,资金、技术支持较小,拍摄难度加大。电视类纪录片强调的时效性更强,所以拍摄制作的时间较短,而电影类纪录片对艺术的追求更高,因而拍摄者可以蛰伏多年精心制作一部影片(如《一个菲律宾家庭的进化》跨度超十六年之久)。主题上,电视类纪录片以观众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题材会趋向社会关注重点、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而电影类纪录片相对小众,题材的选择以导演个人偏好为准,反映的主题有时候会违背主流价值取向。电视类纪录片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为主流政治服务;而电影类纪录片更多想要展现独特的视角,表达一种标新立异的观点,展现人们未知且不被希望得知的事实。 最后总结电视类纪录片与电影类纪录片产生区别的原因:1.投入的大小既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区别产生的原因之一;2.受众的定位不同,电视屏幕面向广大群众因此其它的取材也要迎合大众、时长要控制在大众能接受的范围内,而电

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的区别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格里尔逊语),只是“抓住现实地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维尔托夫语),它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 由于纪录片与现实的这种密切关系,它一度被赋予了“纪录时代进程”的宏大使命。在电影纪录片时代,几乎每个可预测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摄影机的在场见证,同时也催生了像“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这样的时代重大事件纪录片导演。电视摄制技术出现以后,其简易和接受面的宽广的优势尽显无疑,它进一步把纪录片的内容做了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延深,业内人士认为,“电视业即使在最初几年对纪录片所作的贡献,就超过电影业60年的总和”。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确立了电影纪录片的最初风格。艾伦在《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中给电影纪录片作出如下描述:“纪录片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并以此含蓄地像人们昭示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先后经历了声画两张皮的“画面加解说”、“长镜头加同期声”等阶段。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 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概言之,电视纪录片的特点有三:从表现对像看,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拍摄对像和表现内容。从艺术追求看,视真实性为创作的生命,既要反映出表象的真实,更要揭示出本质的真实。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纪实主义的手法,以长镜头和同期声纪录生活的自然形态,反对摆拍和虚构。 无论在电影时代还是在电视时代,纪录片与其说是一种工业,不如说是一门工艺。与电影故事片或电视娱乐节目相比,纪录片不仅成本低,摄制组人数少,而且观众面也比较小。进入电视时代之后,电影纪录片又比电视纪录片具有更为明显的工艺性质。比如,在制作方面,电影纪录片一般来说比电视纪录片细腻一些,制作者花的工夫也多一些,而制作电视节目的流水作业特征,似乎也决定了电视纪录片人不可能像电影纪录片人那样不计时间地拍片;在风格方面,如果说电视纪录片更像新闻报道(包括深度的新闻报道),电影纪录片则更像具有研究性质的学术论文;在创作者的心态方面,电影纪录片工作者往往抱怨电视纪录片工作者缺乏耐心,结果往往是不仅拍不好纪录片,而且有些题材根本就无法拍到。电影纪录片工作者往往耗费数月和数年的时间拍摄一部几十分钟的影片,在许多电视纪录片工作者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记忆与记载,确切地说应该是记忆与遗忘。说到电影与电视的区别,戈梯埃在那篇谈论影视之争的文章里借用另一位法国学者菲力普·彼拉尔的话说:“电视是一种遗忘的机器(La télévision est une machine àoublier)。”说电视是遗忘的机器,言外之意可能是说电影是记忆的工具。电影作品往往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重复放映、影评人和观众的评论、电影爱好者的讨论、电影节的评奖等方式长期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而电视节目通常是朝生暮死。如今的许多电视台都是每星期吞入上百个小时的节目,然后又吐出上百个小时的节目。电视节目中当然不乏名作,但这些名作更多地被保留在电视台资料室的节目记载中,而不像电影名作那样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戈梯埃试图以六十年代的法国纪录片在当今法国人记忆中的地位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他说,当时的法国电影和电视都产生过一些纪录片名作,然而留存在当今法国人记忆中的大多是电影纪录片,也许没有一部电视纪录片,虽然电视纪录片在当时拥有的观众比电影纪录片多得多。比如,像让·鲁什的《夏日纪事》、克里斯·马盖的《美丽的五月》这样一些仅仅在少数观众面前放映的影片,至少通过导演的名字而留存在电影史(名副其实的电影史)上,留存在人们的集体记忆里,但是今天也许没有人还能记得像雅克·克里埃的《一个诚实人之死》这样的电视纪录片,虽然当时此片的观众人数至少有三十万(在当时乃至当今的法国,一部电影纪录片能有三万观众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 /h1 两者的结合是真和美的融合,是理智的逻辑思维与情感的、形象的审美思维的沟通。它们交相扶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理智和情感的美妙结合和升华。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

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浅谈戏剧与电影,电视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说课讲解

精品文档 浅谈戏剧与电影,电视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话剧是舞台的艺术,是将宽广的现实生活抽象、浓缩到一个小小的舞台上。布景、灯光、道具等一切舞台元素的设计,都不是为了在舞台上复制真实的生活,而是创造一个经过了抽象和浓缩的生活场景。夸张和渲染,让舞台上的生活场景迥异于真实的生活,但将这夸张的场景设置在剧场这个特殊的建筑形式中,并用“第四堵墙”将观众隔离时,舞台上的场景就有了自己的逻辑,没有观众会因为舞台布景的夸张而批评话剧的“真实性”——总而言之,话剧的世界就是一个经过了抽象和浓缩的夸张的世界,演员的表演也势必要融入这个特殊的舞台世界中,与舞台上的情境融为一体。 影视表演则是镜头的艺术,最终的成品是经过了摄影和剪辑的渲染的影视作品。影视创作者会通过景别切换、镜头运动等方式,放大剧中的关键信息,让观众随时能够看到必要的信息。影视的空间以实景为主,尽量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总而言之,相对于话剧来说,影视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演员的表演也务必要符合这个真实世界的逻辑。 电视表演艺术和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的要求上应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一种“化身成角色”的艺术。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使其具有审美的价值。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的上场,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身临其境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过程来达到。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中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员是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最终以此为媒体,使欣赏的人从中领会其审美的价值与作者情感的表达。 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对于演员创造的特点有一句十分精辟的对联。这句艺诀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句艺诀中,它论述到了“我看我,我不是我,我是戏中人,已和我的角色融为一体,我演谁,我就是谁。装谁像谁,装谁是谁,梅兰芳先生的演技高超,难以超越,不再和平常人那样装谁像谁而已了,他的境界是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为一体,并且把他“再体现”出来,达到“装谁就像谁”的程度。”我们可以从梅兰芳大师的这幅对联中看出:它把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来扮演角色,而最终必须是化身成为角色的这一特点十分辩证地表述了出来。优秀演员在表演时都应该"化身为角色",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达到内外部的完美统一,从而塑造出有个性特点的艺术形象。 戏剧表演和电视、电影表演一样,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从而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弄假成真的地步。尽管电视剧在摄制的过程中和电影一样可以更多的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拍摄,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例如:即便一个人从再高的楼上掉下来,也仅仅是道具而已;即使在真实的场景下拍摄战争场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枪实弹;而雨中的场面,则往往是得用洒水来完成;云雾的场景也只是喷射干冰罢了。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则可能成为君臣、仇敌、父子、兄弟、姐妹、情侣等等。而关键就是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的戏剧情境虽然是完全是虚构的,但是演员必须要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 戏剧表演与电视与电影表演艺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审美意识的不同。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电视与电影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 我们也可以把戏剧看作是一种再现时空的艺术,它是在舞台上通过真人的形体和语言的表演来再现现实生活的,然而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舞台的真实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