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整理-V1

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整理-V1

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整理-V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很多危重病人患者需要进行转运。

但是,危重病人患者的生命状态十分敏感,转运过程中出现的过错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危重病人患者的安全转运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为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的方法:一、转运前的准备1. 接受认真的安排在开始转运前,医生或护士要仔细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药物剂量和身体状况等等。

然后,制定合适的转运方案,并指定负责人负责实施,以减少过错发生的可能性。

2. 准备必要的医疗器材在进行危重病人患者转运前,必须做好备用呼吸机、监测仪、氧气瓶等医疗器材的准备工作,确保在转运途中能及时处理患者突发情况。

3. 安排好转运方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转运距离,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并考虑到是否需要随行医护人员以及其技术水平要求。

二、转运中的注意事项1. 转运途中保持稳定在危重病人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的身体稳定。

尽量避免任何突发状况的发生。

在过程中,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在发生任何异常情况时,要对其进行迅速的干预。

2. 合理安置患者在转运途中,患者应该合理安置,如将患者平躺,保持颈部和脊椎的稳定;给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以及确保其安全,如扶手、安全带等。

3. 严格消毒和卫生措施在进行危重病人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严格消毒工作,保持车辆、医疗器械及随车人员的卫生。

这样有助于避免可能的感染传播,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4. 保持良好的沟通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其身体状况,并向患者传达安排和干预措施。

并指示患者认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以确保转运的顺利和效果。

结语:危重病人患者的安全转运是需要高标准的,既要保证患者的身体稳定和身体安全,又要避免转运过程中的过错发生。

在进行危重病人患者转运时,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细致入微,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制定适宜的方案。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下面是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的一般步骤:1.确定转运需求:在决定转运危重患者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严密的评估,包括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转运的目的地,例如移动到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或其他医疗设施。

这将确保医护人员做好充分准备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转运的顺利进行。

3.组织设备和人力:根据转运计划,准备所需的设备和人力。

这可能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注射泵、氧气瓶等设备,以及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等专业人员。

确保所选设备和人员到位,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沟通和协调:在转运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

在转运前,与转运目的地的医疗团队进行沟通,以确保他们已准备好接收病人。

同时,还需要与所涉及的所有人员和部门进行沟通,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冲突或不协调。

5.病人准备:在转运之前,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可能包括确定病人是否已经稳定,清除病人周围的障碍物,确保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带或担架,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6.安全转运:在进行转运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

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转运技巧和安全操作规程,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转运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

7.监测和评估: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评估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如果需要,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8.完成转运:一旦病人被安全转运到目的地,转运团队应与接收团队进行交接,将所有相关信息和文件交给他们。

接收团队应对病人进行再次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继续护理。

9.后续关注:完成转运后,医护人员应继续关注病人的状况,并提供适当的护理,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总之,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不受到额外的伤害或不适,并保证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的安全。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的计划、组织和执行,同时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保证转运过程的顺利进行。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在医院内,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环节,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

一个良好的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对于医院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医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目的、患者选择、转运流程、转运人员及装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危重症患者转运是指在医院内,将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转运的患者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到另一家医院,以获得更专业和及时的治疗。

二、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重症患者病情多变,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转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提高医疗质量。

在更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3. 缓解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医疗资源。

通过转运,能够将不同病情的患者分流到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避免资源过分集中导致医疗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

三、危重症患者的选择1. 病情危重。

必须明确诊断的病情危重患者,如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急性发展的患者等。

2. 需要立即转运。

病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急救、治疗的患者。

3. 医疗资源不足。

在当前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有效救治的患者。

四、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1. 评估患者病情。

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运,并确定转运的紧急程度。

2. 患者准备。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好转运所需的设备、药品等,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3. 通知接收单位。

在确定患者需要转运之后,需要及时联系接收单位,告知患者的病情及转运计划。

4. 转运过程。

将患者从原来的病房转移到车辆中,负责护送患者的医护人员需要全程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5. 接收患者。

到达接收单位后,将患者转交给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并详细汇报患者病情及转运过程。

五、转运人员及装备1. 转运人员。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包括医生、护士等。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设备
• • • • • • • • • • 呼吸支持设备 氧气、面罩 带有PEEP阀的球囊 必要的吸引装置 气管插管包 环甲膜切开包 紧急胸腔闭式引流设备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 呼气末CO2监测仪(机械通气患者) 便携式呼吸机(有呼吸机管路脱开报警,并能够加用 PEEP)
设备要求
• • • • • ①轻巧可移动,适用于电梯等环境。 ②选择熟悉的设备并检查以确保它能正常运转。 ③易于固定在床边,不要将设备放在患者身上。 ④具备声音或可视的报警功能。 ⑤设备通常有不同的型号,请选择合适型号的设 备。 • ⑥确保足够的后备电能(电池),配带在目的地 可用的电源线。 • ⑦氧气要比预计转运时间多30min的供应量。 • ⑧设备与急救药品要根据病人选配,达到流动式 专科ICU的标准。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张敬华
概述:
• 危重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院前、院内、 院外的转运,而这种转运需要持续药物和生命体征的维持, 所以危重患者的转运是一件大事。 • 对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 • 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 • 转运人员的组成, • 转运的急救器械、 • 药品的准备, • 转运前的预防处理, • 途中的观察与抢救。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药物处理以下情况: 颅内压升高 子宫收缩乏力 肾上腺功能絮乱 麻醉抑制
转运前准备
• 完善的计划 • 对于长时间外出或不稳定的患者应有书面 计划 • 充分的沟通 • 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 与到达科室的沟通
转运前患者的处理
• 循环系统:对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给予 相应处置待病情相对平稳后再转运,必要时延缓 转运。对转运途中应保持两路通畅的外周静脉通 道以备用药或补液,必要时还需要行中心静脉置 管。 • 呼吸系统:转运前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后咳痰, 对已建立人工气道者充分吸痰、吸净口鼻腔分泌 物,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检查人工气道的位置 是否正常,妥善固定人工气道,标定气管插管深 度、适度充盈气囊。需呼吸机辅助通气者与便携 式呼吸机连接后调整参数以证实患者能耐受并且 病情平稳,呼吸不平稳者暂缓转运。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流程
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在现代重症医学中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是普遍情况, 转运通常需要较长距离,包括乘坐一部或多部电梯, 转运过程存在较高风险,必须保证患者的护理和监测 水平与ICU病房保持一致。
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Hurst等人研究表明:66%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出血至少持 续5min的生理变化。最多见与CT扫描(51%)或血管造影术 (57%) 。
概述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需要先进的监测手段、血管活性药 物的应用、机械通气、机械循环支持以及积极干预和 复苏等。
安全是危重症患者院间和院内转运的关键。
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
运输方式:绝大多数采用地面运输方式,少数长距离 转运采用空中运输方式。
选择运输方式应考虑运输距离、医疗人员的配置及专 业设备的要求。
Smith等人研究了125例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1/3至少出现一 次异常改变。发生的异 常由多到少依次 为:ECG导联脱 落、监护仪器电 源故障、静脉输 液中断、血管活 性药物停用、中 心静脉导管/肺动 脉导管/动脉导管 异常、呼吸机断 开。
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转运过程中最常见的患者相关 事件有低血压、高血压、低血 氧饱和度。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过程 中的生理异常可导致二次打击 从而恶化预后。
研究显示ICU患者的转运与呼 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 增加相关。
危重症患者转运设备的要求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监测包括持续的心电图监测、连续 的脉搏血氧测定、间断/连续的动脉血压测定、呼吸和 脉搏频率的测定。
危重症患者转运设备的要求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概述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经常发生, 包括院间转运和院内转运。 院间转运指患者在医院之间的转运,包括从现场转运 患者到医院。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监测药物使用 情况,确保用 药安全
跟进治疗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在转运 过程中的病情变 化,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关注患者的 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药物治疗:根据 患者病情,及时 调整药物治疗方 案,确保治疗效 果
康复治疗:根据 患者病情,制定 相应的康复治疗 计划,帮助患者 尽快恢复健康
确保转运过程中 患者安全,避免 颠簸、碰撞等意 外情况
确保转运安全
01
确保转运设备安全:检查转运设 02
确保转运人员安全:转运人员需
备是否完好,确保转运过程中不
要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会出现故障。
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03
确保转运环境安全:转运过程中 04
确保转运路线安全:转运路线需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条件,选 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02
考虑转运距离、时间、路况等 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03
评估转运风险,制定应急预 案
04
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确保转运安全
准备相关设备
氧气瓶:为
1 患者提供充 足的氧气供 应
呼吸机:确
2 保患者呼吸 顺畅
输液泵:为
4 患者提供持 续稳定的输 液支持
演讲人
目录
01. 转运前的准备 02.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3. 转运后的处理
评估患者病情
1 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病史等 2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 3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清醒、昏迷、谵妄等 4 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中、重等 5 评估患者转运风险:呼吸、循环、感染等 6 制定转运方案: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和路线,确保转运安全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演讲人
目录
01. 转运前的准备 02.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3. 转运后的处理
转运前的准备
病情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 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意识状态评估:判断患 者意识状态,如清醒、
昏迷等
呼吸功能评估:评估患 者呼吸功能,如呼吸频
率、呼吸困难程度等
循环功能评估:评估患 者循环功能,如血压、
医护人员安排
确定转运团队:包括医生、 护士、司机等
培训医护人员:进行转运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
准备医疗设备:包括呼吸机、 监护仪、急救药品等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 现的紧急情况
转运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
确保氧气供应充 足,必要时使用
呼吸机
避免转运过程中 的颠簸和震动,
确保患者安全
密切监测生命体 征,如心率、血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紧急情况,制定应 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患者心理关怀
保持与患者 的沟通,了 解他们的需 求和感受
01
鼓励患者参与 治疗和康复计 划,增强他们 的信心和希望
03
02
提供心理支 持和安慰, 减轻患者的 焦虑和恐惧
04
关注患者的家 庭和社会支持, 提供必要的帮 助和资源
谢谢
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生 命体征稳定,如呼吸、
血压等
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 者隐私,如遮挡、遮挡
帘等
转运过程中注意与患者 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
情和需求
转运过程中注意交通安 全,遵守交通规则,避
免交通事故
转运过程中注意天气变化, 如高温、低温、雨雪等,
做好防护措施
转运后的处理
病情监测

危重病人转运

危重病人转运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一、概述:•危重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院前、院内、院外的转运,而这种转运需要持续药物和生命体征的维持,所以危重患者的转运是一件大事。

•对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

二、危重患者的转运(一)转运指征:1.众多的转运患者中那些属危重患者?(1)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人,此类病人在病房或转运途中都有可能随时发生病情恶化。

(2)有循环、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此类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有可能随时发生意外,甚至立即死亡。

2.为何需要转运?(1)院际转运➢院前转运:交通事故、院外紧急发病等➢向上级医院转运:更多更好的资源➢向专科医院转运:特殊的治疗(2)院内转运➢特殊检查:CT、MRI、血管造影等➢介入治疗或手术:➢专科治疗:3.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者(二)转运风险评估:1.危重病人的转运其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无论是医生的需要还是面对家属,我们都要在转运前和转运中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来自于医务人员的经验和病人的生理学参数。

2.转运风险:➢转运风险较大的科室是急诊科,急诊的病人伤情未知成分多,需要迫切的检查和治疗。

➢转运风险较小的科室是ICU,ICU的病人得到高级监护,病情为医生基本掌握,容易把握和选择转运时机。

➢转运风险较大的病人主要涉及呼吸、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3.温馨提示:危重病人转运需要签同意书,你们准备好了吗?(三)转运的危险因素:1.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心率改变(41%)⏹Spo2改变(31%)⏹导管脱落(19%)⏹输液通路堵塞或滑脱(5%)⏹人工气道移位或滑脱(2%)⏹窒息(2%)2.危险因素:•转运计划不周:路线选择、辅助部门或科室的准备。

•转运陪送人员组成不合理:低年资护士、护理员、实习生甚至无医务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危重病患者
• 定义: 危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进 的仪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
危重病患者
• 生命体征不稳定 • 昏迷、躁动 • 抽搐 • 气管内插管 •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连续性。
转运中监护
• 循环系统监护和支持 – 心率、心律、血压以及皮温皮色等 – 体位改变、搬动时疼痛、情绪寄送可诱发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出现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循环系统不稳定应立即处理 – 有创监测的变化
转运中监护
• 呼吸系统监护和支持 –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口唇及皮肤、呼吸音,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
转运前风险评估
• 循环系统评估 – 心率、心律、血压以及皮温皮色等,存在心律失常、循环系统不稳定时会增加转运风险。 • 呼吸系统评估 –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痰液量及性状、能否有效自主咳痰、有无舌后坠致气道阻塞、呼
吸音是否对称,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情况,所应用镇、肌松药物是否引起呼吸抑 制的可能。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对待存在呼吸衰竭需转运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应较非转 运时积极。

需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者与便携式呼吸机连接后调整参数以证实患者能耐受并且病情平
稳,呼吸不平稳者暂缓转运。
转运前准备
• 患者的处理
– 神经系统

严重躁动、抽搐者可适当镇静,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治疗,防止脑疝的
发生。
– 其他

中心静脉置管、胸腔引流管、留置导尿管及胃管等管道应妥善固定,防止牵拉。裂开的
转运前风险评估
• 神经系统评估 – 意识状态、瞳孔、对光反射、颈强直及肢体活动情况等进行评估。对颅脑、颈椎损伤者注意
搬动时能否加重颅脑及颈椎的损伤 • 其他情况评估 – 内环境紊乱(如低钾血症、酸中毒等)将诱发心律失常,搬运患者时能否加重病情或出现意
外损伤,是否有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的可能、重要置管及引流装置是否有 脱落的肯能、躁动患者是否有坠床的可能等。
深静脉管道
肝素盐水封管后夹闭, 夹闭或保持静脉通畅 夹闭或保持静
特殊情况维持静脉通道
脉通畅
如发生滑脱
确保病人无误吸
打开气道,简易呼 吸器加压给氧,确 保病人呼吸
立即压迫局部止血
动脉管道 伤口引流管一Βιβλιοθήκη 需拔除,需要保留 者肝素封管后夹闭
夹闭
胸腔闭式引流管 两个卵圆钳交叉夹闭
导尿管
夹闭
夹闭 打开 打开 夹闭
夹闭
立即压迫局部止血
先夹闭后打开 立即封堵伤口
两个卵圆钳交 叉夹闭后打开
夹闭后打开
立即封堵伤口,防 止气体进入伤口
检查有无尿道损伤
转运前准备
• 转运核对表 – 沟通 – 人员 – 设备 – 药品
转运前准备
• 沟通 – 整理病历资料 – 通知接收科室要做好人员、床位、设备及药品的准备保证患者到达时可以立即进行治疗或检
功能异常、电池不足、干扰、看不到屏幕
无负压吸引或引力不够
与病情相关的危险事件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其他
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其他心律 失常 低氧血症、高气道压、分泌物阻塞、剧烈咳嗽
颅内压增高、剧烈烦躁
出血、高热
转运引起的并发症
• 引流管脱出 • 气管插管移位 • 静脉留置针或测压管道滑脱或堵塞 • 定时药物或治疗未能按时给予 • 心率改变:>10次/min - >20次/min • 严重心律失常 • 氧和度改变:低至93%以下
转运的利益和 风险的综合评估
禁止转运
• 心跳、呼吸停止。 •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未插管。
转运的危险因素
病情
设备
转运的危险因素
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 通气设备 输注设备 监护仪 负压系统
呼吸回路断开、呼吸囊漏气、密封不够、氧气 源不足、电池不足 断开、电池不足、长度不足、输液架出现问题
转运中监护
• 各种管道的护理 – 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并保持通畅。气管插管的深度及固定。呼吸机管路的连接情况。 – 引流管:胸闭引流、胃管、腹腔引流管等的护理。 – 监测管路:有床血流动力学监测导管的固定及位置。 – 输液通路:静脉通道通畅情况及液体输注速度。
律失常时使用 – 与患者治疗相关的必须的药物 – 毒麻药品如镇静剂、镇痛药 – 输液用设备,使用电池的输液泵、微量泵控制给药速度 – 转运儿童时配套儿童急救设备和药品
转运前准备
• 患者的处理
– 呼吸系统

翻身、扣背后咳嗽,对已建立人工气道者充分吸痰、吸净口鼻腔分泌物,检查吸氧管是
否通畅。

检查人工气道的位置,妥善固定,编订气管插管深度、适度充盈气囊。
仪及试纸、血气分析仪等
药品
• 转运途中药品准备 – 院内 • 基本的复苏用药,如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备转运途中患者突发心搏骤停或心律失
常。 • 接收科室配备更加全面的急救药物。根据转运患者不同病情,配备相应的药物。 – 院际 • 强调紧急抢救复苏时用药以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用药,病情特殊者还应携带相应的药物。
• 转运途中的仪器设备 – 血压监护仪(或测血压袖带)、便携脉氧仪、心电监护/除颤器、便携呼吸机、简易呼吸器 – 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负压吸引装置、吸痰枪等 – 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于30min以上 – 急救药品器材箱或急救器械药品专用车 – 院际转运患者需配备适合不同患者的各种型号气管插管包及环甲膜穿刺设备。不推荐使用简
出发前再评估
• A气道 • B呼吸 • C循环 • D药物 • E设备 – 病人和相关设备的检查
转运中监护
• 转运中监护水平要求: – 美国指定的《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间转运指南》中要求转运中生命体征监护水平应等同于ICU
监护水平。 •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措施的
• 院际转运
– 综合考虑疾病特征、转运距离、转运急缓、转运环境、护送人数、携带设备、准备时间、路 况和天气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 转运方式:陆路转运及飞行转运。

陆路转运:花费少、启动迅速、不易受不良天气状况的影响、
症可能性更低、护送人员熟悉转运环境。
易于监测、并发

飞行转运:长程转运。准备时间长,起飞前着陆后仍需车辆转运。
手术切口应用无菌敷料包扎,外伤患者的伤口及骨折部位需经处理后再转运。
转运前准备
• 患者的处理 – 创伤患者:颈托保持脊柱稳定;长骨骨折行夹板固定 – 高热惊厥癫痫:转运前必须控制其发作并预防复发 – 颅内高压:使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方能转运 – 肠梗阻和机械通气:安置鼻胃管 – 转运时间较长或使用利尿剂:转运前需要安置尿管 – 如果有指征:转运前应完成胸腔闭式引流 • 转运中引流瓶/袋必须保持在患者身体平面下方。
转运病人管道护理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护理 管道
转运前
转运中
转运后
胃管和胃肠造瘘 除特殊者需持续胃肠减 压外,用水20-30ml封管 后夹闭
夹闭
夹闭或开放
气管插管和套管 准备氧气袋或氧气瓶和 简易呼吸器
接氧气袋或氧气瓶吸 氧,简易呼吸器备用 ,必要时简易呼吸机 加压通气
接氧气气管导 管内给氧或接 呼吸机辅助通 气
设备
• 转运设备必须能通过转运途中的电梯、门廊等通道 • 所有转运设备正常运转并满足转运要求 • 所有电子设备都应能电池驱动并保证充足的电量 • 重症转运床,所有设备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于管制水平面。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
担架系统匹配。 • 专业转运救护车,救护车应满足抢救监护型救护车的标准
设备
的使用技术。能熟练进行气管插管。 – 每一名危重患者至少由两人陪同,其中一名是护士,若病情需要则呼吸治疗师或其他危重病
技术人员亦陪同。
转运前准备
• 设备 – 血压监护仪(或袖带式测压计)、脉氧仪、便携式心电监护/除颤器及便携式呼吸机并准备足
够电量。 – 转运呼吸机应具备管道脱开和气道高压报警装置,并有备用电池。 – 准备简易人工呼吸气囊 – 尺寸合适的气管插管、喉镜、简易吸痰设备等气道管理器材 – 氧气采用袋装或瓶装,氧气足够转运全程。
• 决定者: – 院内:主治医师 – 院际: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收医院共同商议,最终由接收医院主管医师决定。 • 转运前风险告知,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 –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法定代理人签字 – 患者因病无法签字,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 – 紧急情况,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计划
• 确定转运的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 – 院内、院际 • 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如果距离大于10公里,航空运输时首选。 • 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 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 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 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
转运方式
• 院内转运:转运床、重症病床、平车、轮椅。
转运前准备
• 患者的处理
– 循环系统

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给予相应处置待病情相对平稳后再转运,必要时延缓转运


对转运途中应保持两路通畅的外周静脉通道以备用药或补液,必要时还需要行中心静脉
置管。
转运前准备
• 药品 – 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碳酸氢钠等急救药品,以备患者转运中出现心脏骤停或心
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原因
• 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 静脉输液护理不到位 • 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 氧气供给不当 • 运送方式不当
危重患者转运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