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课件 1环境问题1-2

合集下载

《环境问题概述》课件

《环境问题概述》课件

《环境问题概述》ppt课件
目 录
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环境问题的未来展望个人与社会的环保责任
01
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平衡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详细描述
环境问题通常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还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等现象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如暴雨、干旱、台风等,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
03
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原因1: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例如,化工、造纸、钢铁等行业的废水排放,以及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气。
生态恢复
公开环境信息
01
02
03
04
企业应采取环保措施,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应投资环保技术研发,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应积极参与生态恢复工程,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企业应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良好的企业环保形象。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污水处理技术等。
03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01
方案3:公众参与
02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04
环境问题的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概论(新)PPT课件

环境保护概论(新)PPT课件

问题
影响生态阈值的因素…?
2020/7/18
38
二、生态演替及其规律
生态演替: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随时间作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也是地球环境自然 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总是自动地向着生物种类
多样化、生态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
生态演替特点:具有可预测和可控制性,这对生态工 程建设、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
2020/7/18
28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地 理
冻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浅海、深海、泻湖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系统(河、江、溪)
静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
水库、池塘)
2020/7/18
2020/7/18
39
三、生态破坏及其表现形式
1. 定义
2. 生态系统内部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的现象,即称之 为生态失衡或生态破坏。
2. 条件
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干扰超过生态系统最大 自我调节能力(即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将随之 降低甚至消失,而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现象,即生态系 统失衡。
2. 特点:
① 边界有限性 ② 整体统一性 ③ 动态稳定性
2020/7/18
27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
生物成分
自养生物
消费者:草食、肉食、杂食、寄生及腐食动物
分解者:各种微生物、腐食动物
介质:水、空气、土壤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2017/7/17
2.4、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
人视自然为朋友 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仍
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人类积极进行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2017/7/17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90午代, 地球荒漠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更是突破 了国界,成为影响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20世纪全球 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与空气污染; ④土壤遭到破坏,荒漠化程度加剧;⑤、海洋污染和过 度开发;⑥生物多样性锐减;⑦森林面积减少;⑧有害 废物的越境转移;⑦淡水受到威胁;⑩混乱的城市化。
2017/7/17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 境
物质和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2017/7/17
地球元素含量与人体含量关系图
2017/7/17
1.2、人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进化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人类依靠环境而生存、进化和发展,不断从环境中索取 物质、能源和信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批判环境决定论。 2)、人类可以能动的认识、改造环境 能动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及其结果和影响,从而更 好地去征服、改造和利用环境,并使环境更适合于人类 的发展。 3)、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的辨 证统一体。 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 系和相互影响的。环境对人类的制约性与人对能环境的 能动性是统一的。
2017/7/17
恩格斯的著名论断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 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本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课件——第01章 环境概论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课件——第01章 环境概论与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的方法和内容
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 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
在1996年7月份召开的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 上明确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
1、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二、可持续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古来有之,但现代 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则是挪威首相布伦特 兰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
件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科 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 空前扩大,从自然获取的资源也越来越多, 随之,排放物也与日俱增,从而引起了环 境的污染与破坏,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给人类带来灾害。
• 诸如,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耕
地面积减少,森林资源过渡砍伐、水资源 的短缺,物种的消失、酸雨危害、臭氧层 的破坏、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 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造成的环境危 害和破坏。所有这些已引起当今人们极大 的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破坏
酸雨的危害
受酸雨 伤害的 水稻
生物多样性锐减
对于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的财富,更是我们
人类的伙伴,切望避免,当我们的后人需要了解藏羚 羊时,却只剩下皮毛、标本和照片!
价值连城 的藏羚羊绒制 品-沙图什是 人们猎杀这种 美丽生灵的原 因。
汞污染引起的胎儿性水俣病患者
6、骨痛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 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 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 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 产的稻谷,出现了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 长缩短,骨脆易折等病症。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环境问题概述》课件

《环境问题概述》课件

空气污染:雾霾、酸雨等 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 海洋污染:塑料垃圾、石油泄漏等
04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成因
人类活动:过度 开发、污染排放 等
自然因素:气候 变化、自然灾害 等
社会因素:经济 发展、人口增长 等
政策因素:法律 法规不完善、监 管不力等
解决途径
企业责任:提高环保意识,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耗等
添加标题
大气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 的有害气体、颗粒物等进入 大气层,对大气环境造成破

添加标题
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 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对土
壤环境造成破坏
辐射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 的辐射对环境造成破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可分为大 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环境问题概述
汇报人:PPT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与法律法规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环境问题:指人类活动对自 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 括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
空气污染: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导 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
海洋污染:塑料垃圾、化学物质等导 致海洋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导致 水资源需求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 严重
应对策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 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环境科学概论1(环境问题与大气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1(环境问题与大气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目录第一章、环境科学概论 (1)1-1环境概述 (1)一、环境概念 (1)二、环境的分类 (1)三、生态系统 (3)四、生态平衡 (3)五、环境保护 (3)1-2 环境科学 (3)一、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3)二、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4)1-3 环境问题(重点) (5)一、环境问题(p3) (5)二、环境问题的发展 (5)三、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 (7)四、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 (12)五、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P205 (12)第二章、大气环境(重点) (13)2-1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13)一、大气污染的发生 (13)二、大气污染源 (14)三、大气污染物 (15)四、大气污染类型 (17)2-2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化 (18)光化学烟雾的形成(p19) (18)1、光化学烟雾的定义和特征 (18)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机理; (19)3、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19)4、防治措施 (19)2-3 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 (19)一、气象因素 (20)二、影响大气污染的下垫面因素(地理因素) (22)三、影响大气污染的其他因素 (23)2-4 大气污染的危害 (24)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4)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和危害 (25)三、大气污染物对材料的影响(书37页) (25)2-5 大气环境管理标准 (26)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6)二、大气污染控制途径(综合防治措施) (27)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二部分(共32学时)一、环境概论(1,10,11章),4学时包括: 绪论、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

二、主要环境要素、固体废弃物及噪声等污染及防治措施。

(2-6章) 重点,28学时包括;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度弃物、声污染及防治等。

课程教材《环境科学概论》,仝川主编,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1、《环境保护》(修订版》,林肇信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环境组成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 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 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矿藏环境、生物环境等。 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 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 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 :时间、内容、产生条件、
➢二.环境组成

物质:空气、水、土壤、生物
然 环
能量:阳光、引力、地磁力、地热、气温

自然现象:太阳地球稳定性、全球要素循环
环工

境环

社 会 环 境
交通 工业 农业 建筑 通讯工程
经济关系 道德观念 文化风俗 意识形态
3. 自然环境的特点与作用
环境科学的分类、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环境问题 环境质量及其评价
11 环境问题
概念 分类(作用原因、时间、区域、大小、
内容等) 产生与发展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
11-1概念
二种理解: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广义理解,就是由自然的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过着迁移的生活,产生的环境问题。 以物理环境问题为主,可恢复 刀耕火种
农业环境问题阶段
第一部分
环境基础知识ຫໍສະໝຸດ . 环境环境:含义:三个环境广义定义:指围绕着某一事物的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 以影响该事物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人工改造过的 自然要素的总称。
环境狭隘定义:指围绕着人的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 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 总称。
环境的法律定义:1989年12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 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狭义上理解的环境问题: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11-2 分类
动力源分: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 时间分:过去、现在和未来环境问题 区域分:全球、地区或局部环境问题 内容分:地质、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环
环境干扰(能量) 二者区别:(释放物质与可控性)
时间 空间 大小 事件 特定
9.环境分类
10、环境科学学科体系 环境数学
环境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基础环境学
环境地学

境 科
应用环境科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医学 环境空气动力
环境工程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规划学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经济学 环境法学
11-4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四个阶段: (1)原始生存环境问题阶段 (2)农业环境问题阶段 (3)工业环境问题阶段 (4)电子环境问题阶段
各阶段环境问题的特点
基本上是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为主,次生出现
次生环境问题显著
环境问题发展示意图
原始生存环境问题阶段
时间 从原始人到新石器时期 特点:主要是人为了生存、不断猎取食物、
特点 ① 稀缺性 ② 非独占性与非排它性
③ 外部性
自然环境的作用
① 提供自然资源 ② 消纳废物 ③ 美学与精神享受 ④ 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圈2号
4. 环境与环境科学
① 环境科学 ② 环境与环境科学的区别
5. 环境要素
概念: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 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 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合
分类: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有的学者认为班干部要素不 包括阳光。因此环境要素并不等于自然环境 因素。
环境要素的属性或特性及意义
最差(小)限制 等值性 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 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
6.几个概念
环境自净 环境容量 环境背景值 环境效应 环境作用
7.环境功能特性及意义
整体性: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 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 的组成部分
有限性:人类环境的稳定性有限,资源有 限,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有限,或对污染 物质的自净能力有限
可塑性:所以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利用物 质循环规律,可以实现局部的恢复,但不 能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 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比,环境质量恶 化,扰乱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就叫做“环境污染” 。 由于人类的活动,向某种环境中释放物质,使得 这种物质在环境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使环 境向着不利于人或生物生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就 叫做“环境污染”
环境行为学
理论环境科学
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论
方法环境科学
环境监测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与环境科学
环境与环境科学(概念与区别) 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 环境要素含义,特点及意义 环境背景值,环境容量,环境自净作用 环境作用与环境效应 环境的功能基本特点与意义 环境的分类 环境污染与环境干扰
隐显性:日常环境污染与污染破坏对人们的影响, 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 间
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的健康, 而且还会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隐藏患
灾害放大性 :某方面不引人注目的一半污染与破 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 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
8.环境污染与环境干扰
护法》的第二条,对环境作了以下的界定:“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要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 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可见, 中国环保法规定的是一个“大环境”的概念,即包括自然环境,也包 括人工环境;即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
境问题 注意各种环境问题的区别(原生与次生)
11-3 次生与原生的关系与区别
不同点 动力源不同 产生时间 可控制性不同:原生不以人的意志变化、不易控制;次生受人为因素控
制、人可以加以控制。
二者的关系 相互联系 次生问题加速原生问题发展,原生问题对次生问题
有调节作用(洪水区人的迁移带来的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