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项训练:热学实验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一、探究固体在熔化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例1】小明为“探究蜂蜡和海波的熔化特点”,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2-41甲所示。

【基础设问】(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三种视线A、B、C如图2-2-41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3)图2-2-41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min,熔点是__________℃,在第10 min海波处于_________________态。

(4)图2-2-41丁是小明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蜂蜡是___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拓展设问】(5)小明换用冰做该实验,当冰的温度等于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多选)态。

A. 固B. 液C. 固液共存(6)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小明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熔化。

另一位同学发现,在冰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冰块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水的温度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冰块的温度,冰块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7)已知冰从第2 min开始熔化,到第6 min完全熔化,则冰(包含已熔化的)在第5 min时的内能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 min时的内能。

分析图2-2-42中的图像,若AB段时物质的比热容为c1,CD段时物质的比热容为c2,则c1__________c2。

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例2】图2-2-43甲是小明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Word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Word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1.小明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

(1)安装器材时,先确定(填“酒精灯”、“铁圈和石棉网”或“温度计”)的位置;(2)正确完成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该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第5min时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①某次实验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①;①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填“快”或“慢”);(3)实验结束后,小明试管中的固体换成水,加热足够长的时间,试管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

2.小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加热的优点是;(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①;(1)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选填“加热时间”或“液体升高温度”)来知道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2)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和煤油加热,当温度达到35①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入表中。

①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 )①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

①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上述比值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小明在原实验装置上进行两处改动来比较酒精和煤油的热值大小,需要的两处改动是:①将烧杯中的煤油换成质量的水;①在两个酒精灯中分别放入,燃烧完后哪个装置中水的温度高就说明该装置燃料的热值大。

4.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质量不同的水,如图甲、乙所示。

通过实验,该小组绘制了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AB图线如图丙所示。

(1)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室所在地点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但温度;(3)分析甲、乙两个装置烧杯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丙中(选填“A”或“B”)图线反映的是甲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4)我们的暖气中都用水来做传热介质,是因为。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甲“50Ω 1A”,乙“10Ω 2A”)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放在(选填“A”或“B”)端;(3)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定值电阻R短路B.定值电阻R开路C.滑动变阻器开路D.电流表开路(4)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上述实验中,小强用R=5Ω电阻做完实验后,先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6)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选填“甲”或“乙”)。

2.小明在学习电阻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1)小明将三个不同的导体a、b、c分别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M、N两点间,分别测出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实验结果记录在表1中。

表1: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①分析表1数据可知,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均填“相同”或“不相同”)(2)将表2中提供的导体分别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2)图2为实验数据所绘制图象。

加热3min时,b液体比a液体的温度高,b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a液体吸收的热量;(3)若液体b的比热容是2.1×103J/(kg·℃),则液体a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2.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______;(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o C,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o C);(c水=4.2×103J/(kg•o C))(4)若本次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

(q酒=3.0×107J/kg)3.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如图乙所示,其中视线正确的是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2)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第10min海波处于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根据图像可知,蜂蜡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98 90 92 94 96 98 98 98(1)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_;(2)图甲烧杯上所盖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3)图乙中a图像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当地大气压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填“b”“c”或“d”);(5)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

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石蜡的凝固点为48℃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4)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烧杯侧壁上有水珠,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的物态变化。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题1.某兴趣小组利用一次性纸杯研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焰对纸杯加热。

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为℃;(2)当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特点为;(3)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4)取下温度计,继续加热,在水烧干之前纸杯没有被烧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需要,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2.小华同学在家里认真观察烧开水时的现象并思考水沸腾时的特征,他想进一步严谨地研究水的沸腾,于是他和同学一起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当水温达到92℃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小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同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2)由图丙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说明实验时水面上方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到某温度,增加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选填标号甲、乙、丙)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

如果室温越高,达到丙图所示现象所用的时间将(选填“缩短”或“延长”),原因是。

(3)如图3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此实验可观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图甲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2)为了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只要写出一条即可)(3)在图乙中,B、C是水平线的两个端点,则(选填“B”、“C”或“B或C”)点的温度表示熔点,因为物质在该点的状态是固态。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晶体熔化知识
1.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的物质; 2. 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3.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吸热(缺一不可); 4.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5. 处于熔点的物质状态:固态、固液共存和液态; 6.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7. 常见非晶体的物质:蜂蜡、松香、沥青、玻璃、塑料等; 8.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 应选用颗粒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冰块均匀 受热 ;
3. 由图乙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非晶体”)。同时 还得出了冰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 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 10 min,当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物质处 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3)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 72km/h=20m/s
• t=s/v=8000m/(20m/s)=400s
• P=W/t=1.62x107J/400s=4.05x104W
热学与运动结合
• 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 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这段运动过程中; (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 W有用=Q放Xȵ=5.4×107Jx30%=1.62×107J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1.62×107J;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题》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题》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题》专题训练(附含答案)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其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

3.物理兴趣小组做了两个关于物态变化的实验,认真分析回答问题。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冰块,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图1所示中甲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①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②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③实验过程中记录B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如果把实验分成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则熔化前阶段冰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④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持续_______热量。

(2)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①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a.温度计b.石棉网c.装水的烧杯d.酒精灯A.abcd B.acbd C.dabcD.dbca②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②所示,图中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③图③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______不同;④从图③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

此时水上方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⑤水沸腾后如果将酒精灯熄灭,观察到水仍然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

4.小东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不计加热过程中质量损耗),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过程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a图像较细,b图像较粗)。

(1)某时刻,烧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2)图像a表示的是______(选填“试管”或“烧杯”)中物质的温度的变化图像;(3)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由图像可知第5min时,试管中的物质______(选填“未熔化”或“已开始熔化”);(5)第6min时,试管和烧杯内物质的状态分别是______态和______态;(6)试管内的碎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min;(7)第31min时,试管内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实验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他应选用_______和初温都相等的A 、B 两种液体。

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并不能直接测出,因此使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只需比较_______就可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A 、B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3)如果B 物质的比热容是()32.110J /kg C ⨯⋅︒,则A 物质的比热容是_______()J /kg C ⋅︒。

(4)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A 、B 两种液体中应选_______液体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 ”“B ”或“C ”),示数为______℃;(2)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中发现该物质熔化过程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熔化过程时间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②酒精灯用“小火”加热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度3.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叶轮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先用温度计测出气压式喷雾器内气体的温度,如图甲所示。

(2)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用手按压活塞快速打气,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气体的温度,如图乙所示。

(3)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气体的温度,如图丙所示。

【分析与论证】(1)该实验通过_______来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这里所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

(2)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时,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实验结论】(1)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和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

4.(1)小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①图甲装置错误的地方是________;②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③通过这个实验,小颖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________(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

(2)小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 ①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太阳,移动光屏,在图丙所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cm ; ②小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拿去眼镜,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5.图甲是小杨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由图丙可以算出,冰的比热容为_______J/(kg )⋅℃[3J/(kg 4.210)c =⨯⋅水℃]。

(3)试管中的冰块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6.小兵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

(1)实验表格如上表所示,则表格中(a)处应填写的项目是______;(2)小兵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①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②第4min时,该物质______(选填“继续”或“不再”)吸热,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______min;③在第7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7.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____(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或“烧瓶”)高度,先固定好_____(选填“铁夹”或“铁圈”),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2)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使水蒸气发生_____而形成的。

如果要使金属盘底部更容易出现水滴,你的办法是_____。

(3)实验时,握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个事例与此现象原理一致_____(选填序号)。

①蒸笼蒸馒头②通过洒水给地面降温8.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

(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用Q mq 放计算,某燃料的热值用q 表示;其质量用m 表示)。

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相同,以及______相同。

(2)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原因有两点:①燃料不能______。

②燃料燃烧放出的热并不能完全被______吸收。

9.“水与食用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小红在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猜想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1)取两个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______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正确地插入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内,并将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

打开加热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______℃。

(3)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______的温度变化大,可得出______的吸热本领大。

10.如图 是某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 图,温控开关S 可根据水温自动 切换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12R R 、是发热电阻,热水器主要参数见下表。

[水的比热容为()3J/4.2l0kg C ⨯⋅︒]跳至 触点位置时;水箱内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_____kg 。

(2)2R 的阻值为多大?(3)水箱中装满初温为25℃的水,加热使温度升高到55℃, 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4)在上述加热状态下,热水器正常工作35 min 需消耗多少电能?加热效率是多少?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质量;加热时间(2)B (3)34.210⨯(4)A 解析:(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他应选用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A 、B 两种液体。

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并不能直接测出,因此使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转换法,只需比较加热时间就可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根据A 、B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知,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当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热量时,B 液体升温更快;(3)加热5分钟(吸热相同),B 升高的温度为:50C 10C 40C ︒-︒=︒;A 升高的温度为:30C 10C 20C ︒-︒=︒;根据Q cm t =∆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如果B 物质的比热容是()32.110J /kg C ⨯⋅︒,则A(4)因A 的比热容大,根据Q cm t =∆可知,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 放热多,故冬天如果想自制暖手袋,A 、B 两种液体中应选A 液体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2.答案:(1)B ;48(2)③解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B 符合这种情况;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40℃以上8格处,示数为48℃; (2)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海波的升温较慢,能延长熔化时间,故①不合题意;②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相同时间内,海波吸收的热量减少,能延长熔化时间,故②不合题意;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不会改变熔化时吸收热量的快慢,不会改变熔化时间,故③符合题意; 3.答案:【分析与论证】(1)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转换法(2)减少【实验结论】(1)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2)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解析:【分析与论证】(1)实验中有数字式温度计,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该实验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这是转换法;(2)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时,里面的气体对外做功,由图可知,此时的温度降低了,故内能减少;【实验结论】(1)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手压活塞,对喷雾器内气体做功,观察到气体温度上升,即气体内能增大,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2)比较甲和丙两图,气体被放出,使得小叶轮转动,即气体对外界做功,此时,观察到气体温度下降,即气体内能减少,所以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4.答案:(1)①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②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③调为小火 (2)①10.0;②靠近;前方解析:本题考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1)①题图甲装置错误的地方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②由题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③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为节省燃料应调为小火。

(2)①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是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可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10.0 cm ;②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使所成的像后移,所以拿去眼镜后,光屏应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5.答案:(1)-2(2)32.110⨯(3)不会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