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以下是一份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一、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2. 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共同维护校园的健康环境。

二、活动准备:

1. 收集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资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3. 准备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秋冬季传染病的严重性,引起学生的关注。

2. 知识讲解:介绍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

及传播途径,如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3. 预防措施: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接种疫苗等。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问答、讨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

5. 宣传推广:发放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材料,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6.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活动延伸:

1. 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卫生清洁活动,实践所学的传染病预防知识。

2.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请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在实际开展活动时,请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甲流感的有关知识吗?你知道多少?你知道甲流感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老师查阅的资料来了解这种流感吧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症状和人流感(季节性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寒战和乏力等。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腹泻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30—40分钟。 (3)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者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免感冒。 三、我眼中的“甲流感” 学生自己谈一下你眼中的甲流感,你觉得甲流感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四、小结:我们能做的 学生思考对于预防甲流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禽流感知识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老师引出本次班会的内容:

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开学了,新的一个学年开启新的希望,在第一堂课的班会上老师要和学生们讲些什么呢?可以提前制定一个开学主题班会方案。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很容易让我们患感冒,那如何才能做好预防好感冒呢?通过挂图讲述让幼儿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感冒的起因及人体的影响。 2.让幼儿知道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预防感冒的小常识,提高幼儿预防感冒的意识,从而更好保护好自己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挂图一幅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图中天下雨了,乐乐不爱打伞,总喜欢到房子外面去淋雨,还到处跑来跑去,把身上的衣服全部淋湿了,妈妈看见了很生气的批评乐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乐乐为什么被妈妈批评? 幼儿答:因为乐乐出去淋雨把衣服淋湿是不对的,会感冒的。 教师答:好,真棒! 二、教师联系幼儿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提问:那小朋友们有没有患过感冒吗?为什么会感冒呢? 幼儿答:我晚上踢被子,着凉了会感冒;冬天衣服穿少了会得感冒;夏天洗冷水澡也会感冒、吹风、尿裤子湿了没换、跑出汗后去游泳,教师提问:小朋友得了感冒会怎么样呢? 幼儿答:鼻塞、流鼻水、发烧、不想吃饭、想睡觉,教师提问:患了感冒怎么办? 幼儿答:冷了多穿些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能洗冷水澡。 三、教师小结: 我们的小朋友年纪小,是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抵抗力差,容易感冒,感冒还会影响学习。因此小朋友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减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能到外面淋雨,还有感冒了不能对着别人打喷嚏哦。但是小朋友患了感冒也不用怕,乖乖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打针,多休息,多喝温开水,感冒很快就会好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小朋友一定要多晒晒太阳,平时多跑跑步,多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这样我们就会变成“健康小超人”。 四、播放《健康歌》让孩子感受健康是快乐的。 教学反思 引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课程学《怎样才能预防感冒》教育孩子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感冒的能力,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传染病预防主题教案(通用10篇)

传染病预防主题教案(通用10篇) 传染病预防主题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开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同学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教育。 3、增长同学的卫生知识,加强同学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为了同学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盼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通过看视频资料了解传染病 (二)、向同学进行传染病的宣扬教育。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惊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自50时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觉,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

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快速进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肺结核有那些症状? (1)指名说一说 同学1: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稍微而被忽视,假设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涌现以下症状: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上升,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经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北宗学校六二班黄杏然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同学2: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非常痛楚,同时也会严峻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同学3: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结核病。 同学4:你讲的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教案(通用5篇)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教案(通用5篇)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教案1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同学掌握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同学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旧寒冷、干燥,特别简单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渐渐抬头。假设平常不留意熬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简单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二、介绍常见的传染病以及特点 1、流行性感冒 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流行性腮腺炎 5、麻疹 6、猩红热

7、手足口病 三、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 ——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 ——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 ——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四、争论:我们应当怎样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采用哪些措施?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收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和掌握苍蝇孳生地;采用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分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加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马上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运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运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急。 3、教儿歌: 预防疾病15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自主预防传染病儿歌 4、掌控七步洗手法。 5、按时、实时接种疫苗。 五、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同学自由发言〕 (1)每天扫地 (2)常擦桌椅和门窗 (3)不乱扔纸屑果皮 (4)不随地吐痰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1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班会时间:2023.9 班会地点:教学楼616教室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会过程: 教师引言:秋季是各类呼吸道流行症的高发期,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有: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在秋季又有所复发,但是,同学们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好预防及自我保健的方法,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一多媒体课件介绍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的症状。 二秋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积极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流行症的防病意识。 2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每天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让阳光充分照射教室。 4加强个人卫生以及个人防护。勤剪指甲,勤洗手,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手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等,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6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7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降落,病毒容易侵入。 8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类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菜蔬,不能偏食。家里的生活用品,如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9疾病流行季节,只管即便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流行症患者聚集 的场所。 10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讲,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三讨论:平时,我们怎样做回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10篇)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10篇)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学问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进展,全面提高同学身体素养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现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商量: 幼儿商量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老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干净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干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洁净无污垢。 4、手:手洁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干净,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干净,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洁净干净,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干净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熬炼,留意补充养分,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以增添反抗力。 2、尽可能削减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留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置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留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添免疫力的食物。常常进行体育熬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反抗力量。 5、学校及幼儿园应实行措施,教育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即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开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像,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状况下,会引起并发症,

中班预防冬季传染病教案设计7篇

中班预防冬季传染病教案设计7篇 为提高幼儿对冬季传染疾病的防控意识,中班都会开展中班预防冬季传染病相关教育,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对传染病说NO!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班预防冬季传染病教案,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 中班预防冬季传染病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等,让同学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同学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培育同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同学的身心健康进展,全面提高同学身体素养的决心。 活动预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预备学问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特别简单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留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学问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一般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临床表现:埋伏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摄氏度。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消失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留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头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消失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消失,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亮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四周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

秋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秋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文档一 一、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增加学生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帮助他们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 1. 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特点和常见类型,如流感、感冒等。 2. 分享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接触、食物等。提醒学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3. 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 4. 探讨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力,如良好的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惯。 5. 总结秋季传染病预防的重要知识点,并进行小结。 三、班会形式 本次班会将采用互动形式,包括演示、小组活动和问答环节。

四、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预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并能够 掌握一些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文档二 一、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培养 良好的卫生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 1. 介绍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如手足口病、流行 性感冒等。 2. 分享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3. 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介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4. 讨论应对传染病爆发时的应急措施,如及时就医、遵守疫情 防控规定等。 5.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防控计划。

三、班会形式 本次班会将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 四、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预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卫生意识,掌握一 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文档三 一、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认识,培养良好 的个人卫生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 1. 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特点和常见症状,如流感、腹泻等。 2. 分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 通风等。 3.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整洁、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等。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一)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一)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育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预防措施。 2.提高学生个人和集体防控意识,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2.基本预防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3.学生个人和集体防控措施。 4.团结互助,共同防控。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本学期开始了,天气渐渐变得寒冷,我们要注意保暖,同时也要注意秋冬季的传染病。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下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讲解 a.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各种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感染性腹泻 等呼吸道传染病大都在秋冬季节高发,这与天气转凉、空气干燥有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或者食物、 水源传染等。 b.基本预防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1)勤洗手 经常洗手可以杀死潜伏在手上、工具和家居常用物品表面的病菌及病毒,有效防止手部感染。 (2)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行为可以有 效预防病毒传播。 (3)加强锻炼 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很重要的接触传染病的能力。 (4)保持房间通风干燥 建议大家保持室内通风、湿度适宜,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 (5)口罩

在公共场所或者人多拥挤的地方,大家要佩戴口罩,以防止病毒传播。 c.学生个人和集体防控措施 (1)少聚集,少出门 减少外出,尽可能避免前往人数过多的场所。 (2)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养殖废弃物 及时处理垃圾和养殖废弃物,减少病毒向外传播。 (3)注意饮食卫生 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营养均衡、多样化饮食。 d.团结互助,共同防控 如果身边的同学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要及时提醒他或她 戴上口罩,并主动向老师反映。 3.总结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要时刻保持防控意识,平时多注意 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少出门,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共同打赢防控 疫情的战役。 四、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认真贯彻了学校关于传染病防控的要求,增强了学生的自我 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个人和集体防控能力,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秋季是各类呼吸道流行症的高发期,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有: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下面是带来的三篇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1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班会时间:2022.9 班会地点:教学楼616教室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同学掌握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供应了学问保障。 2、使同学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会过程:老师引言:秋季是各类呼吸道流行症的高发期,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有: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在秋季又有所复发,但是,同学们不要过于担忧,可怕,只要我们在平常能做好预防及自我保健的方法,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一、多媒体课件介绍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的症状。 二、秋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乐观学习了解卫生防病学问,树立流行症的防病意识。 2、我们在平常学习之余,要多参与体育熬炼,如跳绳、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爽。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每天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奇,其他教同学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让阳光充分照耀教室。 4、加强个人卫生以及个人防护。勤剪指甲,勤洗手,并用流淌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手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马上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开飞沫污染他人。 5、进行合理的体育熬炼,如:早操、晨跑、漫步等,平常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体质,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6、平常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7、留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开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削减,局部反抗力降落,病毒简单侵入。 8、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充分的睡眠能消退疲惫,调整人体各类机能,增加反抗力。要留意饮食平衡,养分搭配,留意多饮水,多食新奇的瓜果、菜蔬,不能偏食。家里的生活用品,如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9、疾病流行季节,只管即便削减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流行症患者聚集的场所。 10、对卫生防疫制订支配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肯定要按时去接种。由于许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细心支配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肯定预防的作用的。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讲,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许多许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殊留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削减户外活动,特殊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三、争论:平常,我们怎样做回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设计三篇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设计三篇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1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班会时间:2017.9 班会地点:教学楼616教室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会过程:教师引言:秋季是各类呼吸道流行症的高发期,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有: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在秋季又有所复发,但是,同学们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好预防及自我保健的方法,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一、多媒体课件介绍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的症状。 二、秋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积极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流行症的防病意识。 2、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每天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让阳光充分照射教室。 4、加强个人卫生以及个人防护。勤剪指甲,勤洗手,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手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等,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6、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7、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降落,病毒容易侵入。 8、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类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菜蔬,不能偏食。家里的生活用品,如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教案(优秀2篇)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优秀2篇)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教案篇一 活动目的: 由于近阶段学生中发现流感特别多,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等控工作。 活动方法:讲解、讨论 活动准备:学生搜集预防疾病谚语。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

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隔离期满。 4、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日。 5、此外风疹、猩红热、流脑等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二、如何预防冬季预防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感冒、手足口病等,并能正确辨认其症状。 2.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能够主动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理解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为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对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可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具体的预防方法和重要性可能了解不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加深他们对预防传染病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班会导入 1.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询问学生对秋冬季传染病的了解,并引出今天的主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吗?有谁能举个例子? 学生:老师,我知道有流感和感冒。 教师:很好!还有其他的传染病呢? 二、概念讲解和知识传递 1. 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感冒、手足口病等,并讲解其症状和传播途径。教师:同学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还包括手足口病,这是一种会让我们嘴巴、手和脚出现红疹的病。传染病会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病原体等途径传播,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些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才能更好地预防。 2. 教师向学生传授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打喷嚏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与生病的人近距离接触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洗手呢?谁来告诉大家? 学生:在上完厕所、接触垃圾、回家后、进食前等情况下都

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15篇)

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15篇) 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15篇)预防冬季传染病教案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在设计和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和方法,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甲流感的有关知识吗?你知道多少?你知道甲流感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老师查阅的资料来了解这种流感吧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症状和人流感(季节性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寒战和乏力等。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腹泻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度)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预防疾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7篇)

预防疾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7篇) 秋雨寒冷,秋冬是传染病的季节。儿童抵抗力较低。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疾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预防疾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篇1 一、班会目的 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习一些食品安全常识; 2、懂得在购买食品时进行选择和鉴别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3、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己保护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少吃零食的好习惯。 二、班会准备 1、班会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排演小品《爱买零食的他》。 3、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班会程序 1、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3、主持人: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学生谈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烤羊肉串、烤年糕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 ②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

③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4、主持人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调查得很全面,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下面我们来看小品《爱吃零食的他》。 5、小品表演《爱吃零食的他》 主要内容: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痛,送到医务室。经校医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经过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 全班讨论: 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6、主持人归纳: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比较并且讨论: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具体的地址和电话、保质期、食品的具体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7、引导区别食物与食品 预防疾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篇2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 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用具: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4篇)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冬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用具:《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学生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锻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 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并交流感受 七、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板书设计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 积极锻炼身体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描述传染病特点,认识传染病 2、介绍传染病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预防传染病 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难点: 病原体的认识 授课进程: 一、引入: 教师:我们人一生中可能得很多病,其中有很多便是传染病,有谁可以举几个传染病的例子吗? 学生:纷纷举例(可能有人谈到癌症等) 教师:好,那大家觉得到底什么才是传染病呢? 二、新课: 1、什么是传染病? 学生:会传染,可流行; 由病原体引起。 教师:强调病原体是生物,多是微生物和寄生虫 可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2、传染病的危害: 教师补充霍乱、艾滋病、非典等危害 3、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 教师:以师说,生听,空气传为例来说明 传染源:病人或动物,可“发”病原体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班会教案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班会教案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班会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主题教案10篇(秋冬季)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主题教案10篇(秋冬季)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主题教案篇1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二、介绍常见的传染病以及特点 1、流行性感冒 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流行性腮腺炎 5、麻疹 6、猩红热 7、手足口病 三、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 ——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 ——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 ——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四、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采取哪些措施?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3、教儿歌: 预防疾病15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自主预防传染病儿歌 4、掌握七步洗手法。 5、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五、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学生自由发言) (1)每天扫地 (2)常擦桌椅和门窗 (3)不乱扔纸屑果皮 (4)不随地吐痰 (5)桌椅摆放整齐 (6)注意通风换气 (7)加强锻炼身体 六、教师小结。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主题教案篇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