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机理
浅析肝素钠乳膏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浅析肝素钠乳膏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4-06-03T14:37:19.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9期供稿作者:张凤岚[导读] 肝素钠乳膏是由酸性黏多糖类低分子肝素配以玻璃酸钠,高级脂肪酸,月桂氮卓酮等制成的外用乳膏剂。
张凤岚(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457000) 【摘要】目的综述肝素钠乳膏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分析药物主成分低分子肝素钠及透明质酸钠的药理作用机制,肝素钠乳膏的临床应用。
结果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炎症等生物活性,还能灭活组胺、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透明质酸能保留皮肤组织中的水分,有利于皮肤多种损害的康复;角质软化剂和月桂氮卓酮则进一步保证了药物经皮的吸收和利用。
肝素钠乳膏能促进外伤、软组织挫伤所致的水肿、血肿的吸收,能消炎止痒,缓解癍痕形成等功效。
结论肝素钠是一种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素钠乳膏作用机制透皮给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090-02 1 作用机理肝素钠乳膏是透皮给药制剂,透皮给药制剂是经皮肤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转移至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机体的生理因素与药物的剂型、性质因素[1]。
肝素钠乳膏是由酸性黏多糖类低分子肝素配以玻璃酸钠,高级脂肪酸,月桂氮卓酮等制成的外用乳膏剂。
肝素有抗凝、抗炎作用,可抑制胶原纤维的过度增生,透明质酸系天然保湿剂。
故肝素钠乳膏能促进外伤、软组织挫伤所致的水肿、血肿吸收,能消炎止痒,缓解癍痕形成等功效。
现对该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加以浅析。
以供参考。
1.1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理低分子肝素(LMWH)可促进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该因子通过形成Xá-TFPI复合物或直接与组织因子结合来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另LMWH有内皮调节作用,释放纤维激活因子和抗血小板物质,抑制白细胞的促凝血作用,还可与肝素协同因子II相互作用,降低局部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和增进血管通透性使局部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及时清除,减轻对组织的刺激,使皮肤恢复正常功能。
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钠生产工艺技术 一、概况 1,肝素钠

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钠生产工艺技术一、概况1,肝素钠(Heparin Sodium )系猪的肠黏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钠盐,属粘多糖类物质,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而发挥抗凝作用。
它对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均有影响,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
口服不吸收,皮下、肌肉或静脉给药均吸收良好。
医学统计显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抗凝血、抗血栓药物之一,肝素类药物需求十分强劲。
而同时,受限于原料资源的有限增长,全球肝素原料药市场供给不能与需求同步增长,尤其是符合美国FDA认证或欧盟CEP认证标准的肝素原料药已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少为人知的是,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药出口国,肝素原料药已成为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重点品种之一。
不过,虽然生产企业众多,现阶段我国持有SFDA颁发的肝素原料药生产批准文号的企业有24家,而取得美国FDA认证或欧盟CEP认证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数量更少,其中仅4家同行业公司取得了欧盟CEP认证。
2,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类以未分级肝素为起始物料经过分级或降解而得到的具有较低分子量的低聚糖混合物。
它具有抗Xa 活性,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但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
EP7.0和BP2010收载了5种不同工艺的LMWH,达肝素钠(Dalteparin sodium)、依诺肝素钠(Enoxaparin sodium)、那曲肝素钙(Nadroparin calcium)、帕肝素钠(Parnaparin sodium)和汀肝素钠(Tinzaparin sodium,又名汀扎肝素)。
3,主要生产商:深圳市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健友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烟台东诚生化有限公司,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东营天东生化工业有限公司等。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

!!!!!!!!!!""""药物与临床!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五指山572200)邢强1976年,Johnson 首次证实由肝素凝胶过滤得到低分子量组分肝素(LMWH )皮下用药,其抗Fxa 作用大于母体肝素(UFH ),但其抗凝血酶的作用小于母体肝素。
进一步研究又表明LMWH 具有皮下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同质性较好等优点,且能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LMWH 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有取代肝素之势。
本文拟从LMWH 药理作用方面作一概述。
1.抗凝与抗栓作用肝素的抗凝作用一般认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对凝血活性因子xa (Fxa )的抑制作用,两者都依赖于肝素的戊糖结构对抗凝血酶#(AI #)的结合,经肝素结合的AT #结合凝血酶和Fxa 的能力增强,其中肝素抗凝血酶的作用不但要求肝素与AT #的结合,还同时要求肝素与凝血酶的直接结合,这就需要肝素分子有足够的长度(至少18个单糖的长度,分子量至少为5400da ),但肝素增强AT #抑制Fxa 的作用不需要肝素与Fxa 直接接触,此种作用对肝素无最低分子量上的要求。
LMWH 由于片断较短,大部分分子长度均低于18个单糖的长度,因此其抗凝血酶的作用远低于其抗Fxa 作用,研究表明肝素抗Fxa 与抗凝血酶的活性之比约为1,而LMWH 抗Fxa 与抗凝血酶的活性之比(即Axa /APTT )介于2-4之间[4]。
Laforest 等[2]也发现UFH 的APTT 较Enoxaparin 的为长,前者为233s (30min 时测定)和135(60min 时测定)和135s(60min 时测定),而后者则为43s (30min 时测定)和35s (60min 时测定),说明Enoxaparin 对$a 的作用远低于UFH 。
Saivin[3]等的研究也表明LMWH 的Axa 活性强于其A $a 活性。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

冠心病
克赛可以用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长期治疗。
克赛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
克赛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它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1
手术前
克赛可以在手术前使用,以预防术后血栓栓塞的发生。
2
手术中
克赛可以作为手术期间的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术后恢复
克赛可以继续用于术后的预防性抗凝治疗,防止血栓的形成。
2 药效差异
克赛的抗凝效果更稳定,剂量控制更容易。
3 应用联系
克赛可用作传统肝素的替代品,在抗凝治疗中发挥类似的作用。
克赛的主要作用机制
克赛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和促进抗凝酶的活性。
抑制凝血酶
克赛通过与凝血因子Xa结合,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促进抗凝酶活性
克赛可以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的风 险。
心血管领域
克赛常用于心脏病患者的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的风险。
外科手术
克赛可以用于手术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预防性使用。
肺栓塞治疗
克赛被广泛应用于肺栓塞的治疗和预防。
克赛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
克赛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心肌梗死
克赛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 成。
克赛的化学结构由碳。
特点
克赛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和更稳定的抗凝效果,适用于 长期抗凝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
克赛与肝素的区别和联系
虽然克赛和传统肝素都属于肝素类药物,但它们在分子结构、药效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联 系。
1 分子结构差异
克赛是低分子量肝素,分子量相比传统肝素较小。
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非甾体类抗类药,水杨酸类药,口服抗凝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和血浆增容剂(右旋糖酐)等药物分别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因这些药物能增加出血危险性。
本品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水杨酸类药,口服抗凝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和血浆增容剂(右旋糖酐)分别同时应用时须注意,因这些药物可加重出血危险性。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也可用于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易栓症或已有静脉血栓塞症的妊娠妇女为本品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也可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
用法用量
1.目前上市的商品低分子量肝素钠有多种。由于各商品剂的制备不同,使各种商品的平均分子量、抗Ⅹa∶抗Ⅱa比值不同,因而使每一商品制剂的低分子肝素钠的临床效果,适应症及安全性有差异,使用时应注意各种参数的说明。 2.本品给药途径为腹壁皮下注射或遵医嘱。 3.血透时预防血凝块形成。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血透技术条件选用最佳剂量。例如某种本品每支含2500AⅩaIU (或5000 AⅩaIU )。每次透析开始时,应从血管通道动脉端注入5000 AⅩaIU 本品,透析中不再增加剂量或遵医嘱。 4.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本品每支含2500 AⅩaIU(或5000 AⅩaIU)。手术前1-2小时注射2500 AⅩaIU,手术后每天皮下注射2500 AⅩaIU,术后连续用药5天。
药代动力学
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由其血浆抗Xa因子活性确定。皮下注射后3小时达到血浆峰值,然后下降,但至24小时仍可监测,半衰期约3.5小时,用药期间抗Ⅱa因子活性低于抗 Xa因子活性,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接近98%。
本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由测定血浆抗因子Xa活性来确定,皮下注射后3小时达到血浆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直至用药后24小时仍可监测到,消除半衰期约3.5 小时(而静脉注射为2.2小时)。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98%,而肝素只有30%。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后导致血浆抗因子Xa活性剂量依赖地增加,多数情况下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故能按体重给药。静脉注射的最高血浆抗因子Xa活性大约是皮下注射的3倍。本品在肝脏代谢,主要由肾脏消除。本品不能透过胎盘。
各种抗凝药物的作用原理

各种抗凝药物的作用原理
1. 肝素类药物:肝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不同类型的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和肝素钠。
其原理是通过与体内的抗凝酶反应,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阻止血栓形成。
2. 硫酸铜类药物:硫酸铜类药物也称为间接抗凝药物,例如华法林。
该类药物通过影响维生素K的代谢,阻止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化,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3. 抑栓酶类药物:抑栓酶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预防血小板嵌入血管壁形成血栓。
4. 直接抗凝药物:直接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
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系统中的凝血酶,阻止凝血反应,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5. 环素类药物:磺达肝癸钠和阿加曲班属于环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影响抗凝血酶原的转换,阻止凝血酶的形成,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钠

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它是一种抗凝剂,可以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分子肝素钠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内容。
低分子肝素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Ⅹa的活性来发挥抗凝作用。
它不仅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还可以抑制血栓的生长和扩展。
相比传统的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更好的抗凝效果和生物利用度,且不需要常规的实验室监测。
低分子肝素钠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首先,它可以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在高危人群中,例如手术后患者或卧床休息时间较长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其次,低分子肝素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减少血栓的再次形成,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时需要注意其用法用量。
它通常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大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疾病情况而定。
对于预防血栓的患者,一般每天注射一次。
对于治疗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剂量会相应增加。
在注射前需要将药物轻轻摇晃均匀,然后用消毒的针头将药液注射到皮下脂肪层。
尽管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但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皮肤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
如果出现过大或持续性的出血,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对于已知对低分子肝素钠过敏的患者,不应使用该药物。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等可能增加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效应,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使用时需要谨慎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总之,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疾病情况确定剂量,并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此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间断用药。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的功效

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
其功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凝作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通过抗凝血作用,抑制
血栓的形成和发展。
它能够与抗凝血酶结合,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并抑制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2.抗炎作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
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3.促进血管再生: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能够促进血管内皮
细胞的增长和迁移,从而促进新的血管生成,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
4.软化瘢痕组织: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能够抑制胶原的合
成和沉积,从而软化瘢痕组织,减轻组织僵硬和疼痛等症状。
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的使用方式是局部涂抹,可以直接作用于用药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能够快速起效。
其优点还包括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等。
但是,在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凝胶时,仍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出血、过敏反应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机理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血液凝固,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低分子肝素钠可以与凝血酶结合,阻止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2. 促进抗凝物质的活性:低分子肝素钠可以增强抗凝物质抗凝作用,如促进抗凝血酶、抗血小板素和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因子的活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抗凝作用。
3. 抑制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钠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小板在血管内壁上形成血栓。
4. 保护内皮细胞:低分子肝素钠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减少内皮细胞受损和炎症反应,从而保持血管内皮层的完整性和功能。
总之,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机理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阻止血液凝固,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