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轴课程设计十字轴说明书
十字轴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图:
φ5 φ8
φ2
55
190
1
2011 年 5 月
二、 坯料:
45 钢, d=60mm L=83mm
三、十字轴模锻工艺流程
备料 加热 制坯
加热
去除氧化皮
模锻 (墩粗,终锻)
切边
磨毛刺/热校正
最终热处理 调质
表面清理 酸洗
最终检验
图 1.十字轴模锻工艺流程
四、确定分模面位置
根据零件为轴类对称形状,选择上下对称的直线分模。
4
2011 年 5 月
参考文献;
[1]李尚健主编.锻压设计及模具设计资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编书号:77.31.59. [2]张志文主编,锻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吕炎主编,锻造工艺学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张振纯主编,锻模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Xu Rui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ming Class 071401 Abstract: useing Student ID : 20071403013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零件需磨削加工,加工精度为 F2,由表 5-1 查得高度及水平尺寸的单边余量约为 1.7~2.2mm,取余量为 2mm。
2
2011 年 5 月
4、模锻斜度:零件图上的技术条件已经给出模锻斜度为 7 。 5、圆角半径:锻件高度方向上的余量为 2mm,则无倒角的圆角半径为 2mm,其余相应的 按照公式计算相应加、减 2mm. 6、技术条件: (1)图上未标注的模锻斜度为 7 ; (2)允许的残余飞边量 0.7mm; (3)允许的错差量 0.5mm; (4)允许的表面缺陷深度 0.8mm; (5)锻件的热处理:调质; (6)锻件表面清理:为便于检查淬火裂纹,采取酸洗; 7、根据余量和公差绘制锻件图:
十字轴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学院专业班级设计指导教师2011年12 月9 日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工艺规程设计 (3)1、选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选择基面 (3)2.1粗基准的选择 (3)2.2精基准的选择 (3)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5)六、专用夹具设计 (11)七、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1.十字轴是传动轴万向节的关键零件,用于传递转矩和运动。
且十字轴失效的主要方式为轴颈的磨损断裂,和轴颈出现压痕或剥落。
一般情况下当磨损或压痕超过0.15mm时,十字轴即应认为报废。
所以在设计十字轴万向节时,应保证十字轴轴颈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2.零件材料为低碳钢材料20CrMnTi,采用模锻,模锻性能优良,工艺较复杂,但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少,下面是十字轴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图中的主要技术要求为:渗碳层深度为0.8~1.3mm;轴颈上淬火硬度HRC58~63;未注圆角R2.Φ○E(包容原则),倒角2×45°,表面粗糙度Ra0.63,两(2)四个轴颈尺寸250200.00400.0--轴颈位置度误差Φ0.02.轴颈端面对称误差0.05mm,表面粗糙度Ra1.25。
(3)基准选择:因四个轴颈是重要加工面,所以以毛坯四个轴颈为粗基准加工轴颈外圈,符合互为基准及先加工主要面后加工次要面原则。
以轴颈为基准加工轴向中心孔和轴端面,以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及精度要求符合便于夹装的原则。
因为Φ8 Φ6的孔粗糙度Ra20可以一次钻出。
为避免多次夹装,减少加工误差拟采用一次夹装加工Φ8、Φ6的孔。
并且先加工Φ8的孔避免Φ6的孔走刀过长。
十字轴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十字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二班姓名:指导教师:2014 年 12 月 28 日完整CAD图纸、工艺过程卡联系QQ1394951471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目录序言I目录II一、设计的要求11.2设计的要求11.3时间大致分配1二、零件的分析22.1零件的作用2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确定生产类型23.2确定毛坯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确定锻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工艺规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选择定位基准44.2制定工艺路线44.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54.4加工阶段的划分64.5工序顺序的安排64.6确定工艺路线6五、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 75.1工序1铣四轴端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2工序2粗车四轴外圆85.3工序3半精车四轴外圆95.4工序4钻孔,攻螺纹,锪锥面105.5工序5钻四轴向轴中心孔,锪锥面115.6工序6渗碳淬火125.7工序7精磨四轴外圆、端面12六、夹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1夹具选择136.1.1问题的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1.2定位基准的选择136.2定位加紧方案146.3 夹具元件的设计计算146.3.1夹紧力作用点146.3.2夹紧力的方向156.3.3夹紧方案156.4 夹具装配图的绘制15七、体会与展望16八、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设计的要求1.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及生产纲领题目为十字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十字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在学校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的、典型的机械零件的夹具的设计和原理及其正确使用和选用方法、原则,并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的总体设计、传动设计、结构设计等基本知识和主要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
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类企业常见的设计任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应用夹具设计课程及相关其他专业的课程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第一章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同时,也是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 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定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的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课程设计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手册等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二章零件的作用和定位方案设计2.1 零件的作用十字轴零件主要用于各种机械的多向传动连接,常与联轴器配套使用,如:十字轴式万向器等。
由于其主要承受扭转等力矩,所以在轴颈上进行一定的热处理用以提高零件的强度。
2.2 定位方案的设计这道工序所加工Φ8的孔在十字轴已经加工了的平面上,且垂直地面。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使工件、夹具、刀具和机床之间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十字轴说明书

1. 零件的作用十字轴零件主要用于各种机械的多向传动连接,常与联轴器配套使用,如:十字轴式万向器等。
由于其主要承受扭转等力矩,所以在轴颈上进行一定的热处理用以提高零件强度。
2. 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可知,它共有三组加工面,每组内都有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
县分述如下:1. 以φ2502.004.0--mm 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包括:φ25mm 02.004.0--外圆加工、30mm 短轴端面。
其中外圆表面精度Ra0.63,可通过粗车、半精车、磨削得到,轴颈端面由于不是配合处,其表面精度Ra1.25,可以通过粗车半精车和精车得到。
2. 十字轴内部钻孔这一组包括:细通孔φ6mm ,深25mm 孔φ8mm 。
两孔要求孔隙小于φ0.02mm3. 其他加工(1) 攻螺纹孔M8-7H 于毛坯中心(2) 在螺纹孔上锪直径φ23mm 、深2mm 、角度60°的孔。
2.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由于零件主要承受压力,故选用材料20CrMnTi ;根据大批量生产要求,采用手工母模砂型浇铸,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12、机械加工余量等级RMA-G 。
2.3 基准的选择1. 粗基准的选择第一组加工表面以φ2502.004.0--mm 轴线为设计基准,加工时应考虑到保证一定的同轴度。
第二组加工有孔隙要求,故选用经过粗加工的短轴表面和端面作为定位粗基准。
第三组以毛坯表面作底面基准,任意轴两端面做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外圆表面经过粗车后的表面作为精基准,半精加工φ2502.004.0--mm 外圆,达到规定的表面质量和公差要求。
3.加工原则:1)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
2)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
3)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
2.4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十字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十字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十字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过程卡 1张机械加工工序卡 9张4、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前言 (4)一、零件的分析 (4)(一)、零件作用 (4)(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工艺规程设计 (5)(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二)、基面的选择 (5)1.粗基准的选择 (5)2.精基准的选择 (5)(三)、制定工艺路线 (5)(四)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三、夹具设计 (12)3.1问题的提出 (12)3.2夹具设计 (12)3.3绘制夹具装配图 (13)3.4绘制夹具体零件图 (14)3.5、操作的简要说明 (15)四、总结 (15)五、参考文献 (16)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作用十字轴是万向节典型结构的关键零件,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承受较大载荷,故毛坯采用强度和韧性都较好的20GrMnTi。
十字轴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十字轴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十字轴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设计原理;2. 学生能掌握机械制图中与十字轴夹具相关的视图表达方法;3. 学生能掌握十字轴夹具的力学分析及材料选择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完成十字轴夹具的三维建模;2. 学生能运用工程制图知识绘制十字轴夹具的组装图和零件图;3.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组装和调试十字轴夹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实践的热情;2. 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感;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设计任务,培养沟通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和初步的机械制图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十字轴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公差配合;- 材料力学基础:应力、应变、强度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常用机械传动方式介绍。
2. 实践操作:- CAD软件操作: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车削、铣削、钻孔等加工方法;- 十字轴夹具组装与调试。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周:十字轴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习;- 第二周: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复习及实践操作;- 第三周:材料力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机械传动方式学习;- 第四周:CAD软件操作和十字轴夹具三维建模;- 第五周: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学习及实践操作;- 第六周:十字轴夹具组装与调试。
教材关联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机械传动设计;- 《机械制图》第三章:视图表达方法;- 《材料力学》第二章:应力与应变;- 《CAD软件应用》第三章: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绘制。
十字轴夹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相当提高。
为了适应不同零件的需要和经济性,夹具有不同的型号,以及不同档次的精度标准提供选择。
本设计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铣床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夹具体与定位键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来分析。
这个夹具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夹具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有精准的定位。
通过这次课设计,使我进一步理解了以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
一 零件的结构特点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是一种最常用的联轴器。
利用其结构的特点由两个叉形头及十字轴通过滚动轴承构成。
其最大的特点是各向位移补偿能力强,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维修保养方便。
1.1主要技术要求根据任务书要求重点保证1 轴ф020.0053.022--2 轴ф22的圆度公差在0.01以内。
3 相邻两轴的垂直度在ф0.03以内。
1.2零件材料零件材料为20CrMnTi ,成分均匀稳定,淬透带窄、晶粒细小、纯净度高、表面质量良好、热顶锻性能优良等优点。
是性能良好的渗碳钢,淬透性较高,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与坚韧的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切削性良好,用于制造截面<30mm的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荷、冲击及摩擦的重要两件,如齿轮、齿圈、齿轮轴十字头等。
1.3确定毛坯类型及制造方法由于零件材料为20CrMnTi,形状规则,因此选用锻造毛坯。
零件形状及尺寸如图所示,精度等级为IT14,机加工前应正火消除内应力。
1.4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工序1 车1轴至尺寸精度工序2 钻中心孔ф40工序3 扩孔至ф46保证尺寸精度,铣端面工序4 铣轴达到尺寸要求要求1.5零件图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2.1确定定位方案工件的定位是通过工件上的定位表面与夹具上的定位元件的配合或接触来实现的。
定位基准是确定工件位置时所依据的基准,它通过定位基面所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大四最后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对车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车辆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进一步完善与开拓,在传统的切削、磨削技术不断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的同时,开拓出新的工艺可能性,达到新的技术水平,并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可以锻炼我们实践能力的机会,透过对十字轴的测绘能更好的提高我的动手和绘图能力,和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我综合能力,增强机械零部件形体的空间概念。
而老师这次比较重视工艺方面,我也在这方面得到很大的锻炼,从而让我更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各个流程,确定各工序定位基准,加工余量,工艺卡等,对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目录1.十字轴的测绘 (1)1.1.测绘的目的和意义 (1)1.2测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1.3测量工具 (1)1.4测量过程 (1)2十字轴简介 (2)3十字轴三维建模 (2)4工程图的制作 (3)5加工工艺的制定 (4)5.1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4)5.2 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 (4)5.3 各个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 (4)5.3.1 粗基准的选择 (5)5.3.2精基准的选择 (5)5.4 工序及尺寸公差的确定 (7)5.5 热处理 (8)5.5.1正火 (8)5.5.2渗碳 (8)5.5.3淬火 (8)5.6 机加工设备的选择 (9)5.6.1 机床的选择 (9)5.6.1工艺装备的选择 (9)结语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1.十字轴的测绘1.1.测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十字轴的测绘,掌握一般测绘程序和步骤;近而掌握各类零件草图和工作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掌握尺寸的分类及尺寸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理解零、部件中的公差、配合、粗糙度及其它技术条件的基本鉴别原则;了解零件常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效地将制图课、金工、工厂实习等环节接触到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从而提高设计绘图能力。
意义是培养我们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使我们绘制的图样与生产实际接轨起了过渡作用。
1.2测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现场测绘,根据测绘部件的大小、要求的精确度带好测量工具,小部件、要求高的就游标卡尺、深度尺等等,大部件、要求不高的就带米尺等工具,画个草图,记录测量数据.这些只是测绘的初步工作,在得到这些测量数据后,你还要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里面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核对,然后再得出正确的数值,因为你实际测得的数据大部分都是零件磨损后的尺寸,不能为准,还是要计算设计才行,切记,否则你画出的零件可能就不符合要求。
最后才是出图加工,精度公差要求要确定好。
注意事项:进行测绘前,必须对该设备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使用情况等作初步了解;测量零件尺寸时,要正确地选择基准面;测量磨损零件时,对于测量位置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选择在未磨损或磨损较少的部位;对零件的磨损原因应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时加以改进;测绘零件的某一尺寸时,必须同时也要测量配合零件的相应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换一个零件时更应如此;测量孔径时,采用4点测量法,即在零件孔的两端各测量两处;测量轴的外径时,要选择适当部位进行,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测量零件的锥度或斜度时,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标准锥度或斜度。
1.3测量工具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1.4测量过程现场测绘,根据测绘部件的大小、要求的精确度带好测量工具,小部件、要求高的就游标卡尺、深度尺等等,大部件、要求不高的就带米尺等工具,画个草图,记录测量数据.这些只是测绘的初步工作,在得到这些测量数据后,你还要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里面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核对,然后再得出正确的数值,因为你实际测得的数据大部分都是零件磨损后的尺寸,不能为准,还是要计算设计才行,切记,否则你画出的零件可能就不符合要求。
最后才是出图加工,精度公差要求要确定好。
2十字轴简介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为汽车上广泛使用的不等速万向节,允许相邻两轴的最大交角为15゜~20゜。
十字轴是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关键件之一。
特别差速器十字轴不仅支承传动零件,还要传递动和动力,它们在工作时受多种应力的作用,因此从选材角度看,材料应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要求有一定的硬度,以提高其抗磨损能力。
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要达到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进而对零部件提高了要求。
十字轴零件小,内部需加工的地方多,设计要求严格,工序达几十多道,它是汽车上的关键零件,起着传递动力的作用,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
所以在加工十字轴时要注意尺寸,精度,结构,锻造,车削等方面都要进行更精密的加工[3十字轴三维建模我是先画中心的部分,然后以中心部分为基准再画四根轴。
中心部分要画一球体,然后进行拉伸得到。
最后画其中的一根轴,进行阵列所得。
图一是从不同角度对十字轴的观察。
图一 差速器十字轴三维图4工程图的制作先画主视图,然后画左视图。
十字轴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是一样的,所以画两个视图就可以表达出十字轴的结构。
图二是十字轴的二维图。
图2 差速器十字轴5加工工艺的制定5.1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的确定零件材料的选择应该立足于国内,尽量选择我国资源丰富的材料,尽量不要选择贵重金属材料,差速器十字轴的材料选择,根据零件要求要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一般常选用20CrMnTi等低碳合金结构(渗碳材料),经渗碳淬火后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而轴心部分保持相当的强度和韧性,并且要求的力学性能高,质量在25Kg以内,需要大批量生产,因此选择锻模的制造形式。
技术要求:1.极限与配合:该零件配合是孔轴配合,为G8/g8;2.表面粗糙度,各表面粗糙度见图2;5.2 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落料——锻模——正火——车基准孔和四轴颈端面——打定位孔—粗、精车外圆——车M、N面—M、N面去锐棱——渗碳——淬火——整形或修正定位孔——粗磨轴颈——半精磨轴颈——精磨轴颈——检验——入库。
5.3 各个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5.3.1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将影响的加工面和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或影响到加工余量的分配,并且第一道加工工序首先要遇到基准选择问题,因此正确选择粗基准对保证产品质量将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如果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
(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
(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及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的问题。
为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要求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和有足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或其它缺陷。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如果能使用精基准定位,则粗基准一般不应被重复使用。
这是因为若毛坯的定位面很粗糙,在两次装夹中重复使用同一基准,就会造成相当大的定位误差。
上述选择粗基准的四条原则,每一原则都只能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可以兼顾这四条原则,而夹具装夹则不能同时兼顾,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原则,在本课题,即十字轴设计的过程中,选择了毛坯的四个轴颈为粗基准,因为在工序的最初阶段不对轴颈进行加工,并且轴颈方便夹装,又能使加工表面A的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并且可保证加工A的位置精度。
5.3.2精基准的选择选择精基准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技术设计要求的实现以及装夹准确、可靠、方便。
为此,一般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
这称之为基准重合原则。
(2)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精基准定位,可以比较方便的加工大多数其他表面,则应尽早地把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加工其他表面。
这称之为统一基准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某些位置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办法来达到位置度要求。
这称之为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旨在减小表面粗糙度,减小加工余量和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工序,常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进行加工,称为自为基准原则。
(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夹紧机构简单,操作方便,这称为便于装夹原则。
在上述五条原则中,前四条都有它们各自的应用条件,唯有最后一条,即便于装夹原则是始终不能违反的。
在考虑工件如何定位的同时必须认真分析工件夹紧,遵守机构的设计原则精基准选择镗孔,该孔是工艺基准孔,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多个表面都可以用他作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另外,选择精基准时也应考虑要便于工件加工,并能使夹具结构简单。
根据以上原则车Ø131+0.500mm四轴颈端面时,以Ø27+0.20mm及A面作精基准定位上夹具;钻四轴端中心孔B3,以Ø27+0.20mm及A面作精基准定位,上四等分夹具;车同一轴线两端Ø22.50-0.15mm外圆和车另一轴线两端外Ø22.50-0.15mm外圆,以Ø22.50-0.15mm外圆轴线为精基准;以Ø27+0.200mm孔及Ø22.50-0.15mm轴为精基准车削M面,然后车削N面;粗磨同一轴线两端Ø22.30.02+-mm 外圆,再粗磨另一轴线两端Ø22.3mm 0.02+-mm 外圆,以Ø22.5mm 0.02+-mm 外圆轴线为精基准;半精磨磨同一轴线两端Ø0.0260.00722+-mm 外圆,以Ø22.3mm 0.02+-mm 轴线为精基准; 精磨磨同一轴线两端Ø0.0260.00722+-mm 外圆,以Ø0.0260.00722+-mm 外圆轴线为精基准[13]。
5.4 工序及尺寸公差的确定工序1根据下料要求锯料工序2对原料锻模基本形成十字轴,然后再对毛胚正火处理工序3在车床上,以毛胚四轴颈为粗基准,上V 形槽定位车夹具;采用φ27专用镗刀镗孔Ø27+0.20 0mm 工艺基准孔并倒角2mm ×45°,粗糙度为Ra12.5;采用左侧车刀车A 面,加工余量为0.24mm ,粗糙度为Ra12.5.工序4在车床上,以Ø27+0.20 0mm 及A 面作定位上夹具;采用左侧车刀和右侧刀车Ø131+0.50 0mm 四轴颈端面,公差为IT10,加工余量为0.24mm ,粗糙度为Ra12.5.工序5在车床上以Ø27+0.20 0mm 及A 面作定位,上四等分夹具;采用专用镗刀镗四轴端定位孔B3,公差为IT10,粗糙度为Ra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