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及储层评价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特点与成藏机理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特点与成藏机理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特点与成藏机理探讨2005-8-3摘要:研究区盒8、山2两大成藏组合具备深盆气的形成条件及特征,其储层具有致密化程度高、含气范围内零星产水、气藏压力分割性强等特点,主要归国于陆相沉积层序和气藏的后期改选。

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砂岩体定向上区域连通,在成藏环境下可以发生气驱水的运聚过程。

以早自垩世末为界可划分出形成发育期和深盆气改造期两个阶段。

在成藏过程中气藏压力—柽历7由超压到负压的演交过程。

引起不同地区压力降低的主控因素是不同的:苏里格庙地区主要由储层溶孔体积增大引起,温度降低也有一定影响;而东部榆林、神木-米脂地区,主要由后期抬升温度降低引起。

在综合分析成藏特征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覆叠置式源顶改造型深盆气”成藏模式。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致密储层;成藏模式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的快速崛起令世人瞩目。

关于它的气藏类型和成藏问题,引起了地质界的高度关注,陆续发表了不少论文和专著[1-5]。

其中,对于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气藏类型和成藏机理,认识尚有分歧。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地层岩性气藏;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属深盆气。

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各抒己见。

岩性气藏论者,从勘探需要出发,强调按岩性圈闭气藏部署勘探工作;深盆气论者,强调成藏机理,动态地分析成藏天然气地质过程和气藏后期改造,就深盆气区内局部工业性气藏,所谓“甜点”(一般占整体的10%~15%)而言,也认同其当属地层岩性圈闭气藏。

作者认为,两种观点的争论决非纯学术上的无谓之争,它直接涉及到找气勘探部署上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问题。

深盆气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常规的在构造高部位找气的框框,指导我们到盆地(坳陷)的深部位或深斜坡找气;而且二者在气区规模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评估上有重大差别。

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与国外典型深盆气盆地(阿尔伯达盆地)[6]相比,有堵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区域之一。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开发潜力。

首先,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大陆盆地之一,地质条件优越,储层多样化。

盆地内的下古生界页岩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页岩气资源。

这些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属性,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高孔隙
度和低渗透率。

同时,地质构造上的抬升和压实作用使得页岩气的富
集和保存条件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其次,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盆
地内已经建设了一系列的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开
发技术。

同时,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储量巨大,据预测,鄂尔多斯
盆地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达到了数万亿立方米,可供未来数十年的开发
利用。

然而,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资源开发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
盆地内部的页岩气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的页岩气富集程度较低,开发难度较大。

其次,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地貌复杂、岩性差异大,加上页岩气开发技术相对较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技术手段。

最后,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还面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问题,
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显示,该盆地具备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和相对成熟的技术条件,具有较大的开
发潜力。

然而,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创新技术手段,解决开发中遇到的挑战,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以实现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分数 平均 为 2 5 . 4 ,以岩屑砂 岩 为主 ,其次 为岩 屑石英 砂 岩 。P S 。 主 要分 布于 盆地 中部 呈 南北 向展 布 , 其岩石 学特 征表现 为南 、北 向差 异较 大 。中部石 英含 量最 高 ,岩屑含 量最 低 ,以石 英砂 岩为 主 ,其 次 为 岩屑石 英砂 岩 ,从 中部 往北 、往 南石英 含量 降低 ,岩 屑含 量增 加 。盆地 C b和 P t 分 布较 为局 限 ,其 总 体岩石 成分 成熟度 较 高 ,石 英含 量较 高 ,以石英 砂岩 为 主 。
石 油 天 然 气地 质
2 O 1 4 年2 月
2 储 层 特 征
2 . 1 岩 石 学 特 征
大量 岩石薄 片资 料 ( 表 1 )表 明 ,盆 地 P s h 、P S 岩 石学 特 征 表现 为 东 、西 向差 异 较 大 。 由西 至
东,岩石成分成熟度降低 ,石英含量降低 ,岩屑含量增加,长石体积分数普遍较低 ,平均 0 ~2 %。
表 3 鄂 尔 多斯 盆 地 上 古 生 界 主 要 含 气 层 位 储 层 孔 隙 结 构 特 征
气 区 层 位 J 云他
P2 s
P1 l
排 驱 压 力
/ MP a
中值 压 力
/ MP a
最 大 孔 喉半 径 中值 孔 喉 半 径
/ . m / u n r
2 . 3 孔 隙 结 构 特 征
从 反 映孔 隙结 构特 征各 项参 数 ( 见表 3 ) 来看 ,鄂 尔 多斯 盆 地 一 k 古 生 界砂 岩 储层 孔 隙结 构变 化 大 , 普遍 排驱 压 力较 高 ,平 均 0 . 7 5 ~2 . 0 5 MP a , 中值压 力 平 均 1 . 5 9 ~3 6 . 8 9 MP a ,孔 喉 半径 偏 小 ,以微 - J b 孔喉 为主 ,最 大孔 喉半 径 0 . 6 6 4 ~】 . 8 6 m,中值孔 喉半 径 0 . 1 8 ~0 . 6 3 /  ̄ m,分 选 系数 0 . 2 0 4  ̄2 . 6 1 6 。整 体上 ,陕 北斜 坡 由北往 南孔 隙结 构有 变 差 的趋 势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冯帅;王娅妮;欧阳静芸【摘要】从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储集特征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该地区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地层中发育的暗色泥页岩层系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以腐殖型为主,成熟度多集中在1.3%~2.5%,处于大量生气阶段,为页岩气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成藏条件.【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2(009)012【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页岩气;资源潜力;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冯帅;王娅妮;欧阳静芸【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页岩气多形成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并以吸附态或游离态赋存于这些地层中[1-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地层中发育了一大套暗色泥页岩层系,为页岩气的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5-7]。

下面,笔者从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储集特征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地层发育在太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

在早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盆地接受了一套海相地层沉积;中奥陶世由于中央古隆起的形成,盆地内地层沉积厚度减小;之后盆地全面抬升,缺失了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7]。

到海西期,开始沉积了一套海陆交互含煤沉积,包括上石炭统本溪组、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及上二叠统石千峰组。

地层的沉积特征见表1。

由表1可知,石炭-二叠系的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多发育煤层、暗色泥页岩和含泥的生物灰岩等。

而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发育的层位正是需要重点研究的目标。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发育的是一套广覆式沉积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包括暗色泥岩、暗色页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等[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储层差异性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储层差异性对比
次之 , 部分 长石 溶蚀 或被 后期 方解 石交代 。 交代 碎 屑 呈
a 原 生 孔 隙 , 边 绿 泥石 胶 结 , 13井 , 3. 一 环 陕 1 28 76m,0 l ( )南 部 ) 1 ̄ O 一 (
b 原生孔隙 , 一 环边 绿 泥石 胶 结 , 9井 , 4 . 苏 3 1 9m( 部 )c 次生 孔 3 9 北 ;一 隙 , 探 1井 , 石 及 岩 屑溶 孔 , 2 . 4 1 ( )南 部 )d 次 生 孔 淳 长 1 56m, ̄ 0 一 ( 7 ;一 隙 , 6井 , 屑 溶 孔 , 1.01, ̄ 0 一 ( 部 )e 破 裂 缝 , 13 桃 岩 3 2O 1 4 1 ( )北 4 1 ;一 陕 1
22 储 层 物 性 .
2 储 集 空 间 和储 层 物性 对 比
2 1 储 集 空 间 .
普通 岩石 薄 片 、 铸体 薄 片分析 表 明 , 8段 储层 砂 盒
岩储 集空 间 主要是 孔 隙和裂 缝 ,孔 隙类型 包括 原 生粒 问孔 、 内溶孑 、 间溶 孔 、 粒 L粒 高岭石 晶间孔等 孑 隙类 型 , L 裂缝 有粒 缘缝 和破 裂缝 。 原生粒 间孔为经过 成岩演化 最终保 留的孔 隙 ( 图 见
弱 。在 H ue n c t1 8 ) o sk e h( 9 4 图解 上 投 点表 明( 图 2 , 见 )
大 多 数数 据 点都 集 中在 图 的左 下 方 三 角形 范 围 内 , 说
3 成 岩 作 用 对 比
研 究表 明 .鄂尔 多斯 盆地 南 部和北 部 盒 8段 的成 岩 作用 时序 相 当 , 岩作 用类 型 相似 , 同经 历 了早期 成 共 菱 铁 矿 一 解 石 沉 淀 一 实 作 用一 长 石 、 屑 、 基 的 方 压 岩 杂

致密岩性气藏储量评价和计算方法问题与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为例

致密岩性气藏储量评价和计算方法问题与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为例

致密岩性气藏储量评价和计算方法问题与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为例王代国【摘要】In the Daniudi Gas Field which locates in the north of the Ordos Basin, a set of complete marine tidal flat-inshore delta-terrestrial braided channel sediments has been found in the Upper Paleozoic. 'Influenced by severe diagenetic effects and sealed by regional cap rocks in the Upper Shihezi Formation, box-shaped gas reservoirs which were composed of multi-layered large-scale tight lithologic gas reserves were formed in the Upper Paleozoic. Production in multiple layers has enhanced single well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d economic benefit. In view of the geologic and productive features of the Upper Paleozoic gas reservoirs in the Daniudi Gas Field, an estimation method of longitudinal superposition and crosswise connection as well as an economic evaluation plan of longitudinal multiple zone production and crosswise flatten were proposed. The questions of low yielding rate and low economic benefit were solved, providing ways for the estim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ight lithologic gas reserves.%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地层为1套完整的海相潮坪—近海三角洲—陆相辨状河碎屑岩沉积.在较强的成岩作用和上石盒子组区域盖层的封盖作用下,该气田在上古生界形成了由多层大型致密岩性气藏叠合的箱型气藏,具有“三低”的特点,多层合采提高了单井产能,达到了单层储量动用的目的及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根据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地质和生产特征,提出以纵向叠合、平面连片的气层组(砂层组)为计算单元的储量评价、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及纵向合层、平面碾平经济评价方案,解决了该气田单层产量低、经济评价效益低的问题,为类似致密岩性气藏储量评价和计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5页(P495-498,505)【关键词】储量评价;多层合采;箱型气藏;上古生界;大牛地气田;鄂尔多斯盆地【作者】王代国【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州4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5大牛地气田地处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乌审旗交界地区,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董帅;郝烃;杜佳;孔令强;张奇【期刊名称】《石油石化物资采购》【年(卷),期】2024()9【摘要】为了阐明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上古生界各组致密砂岩的储层物性特征,本次研究利用实验测试结果、扫描镜照片等相关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目标层储层的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孔隙度及渗透率特征开展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神府区块上古生界储层填隙物以泥质为主,其相对含量变化较大,砂岩储层粒度以中、粗砂为主,粗砂和细砂次之,少量极细粉砂、黏土;储层碎屑颗粒的磨圆以次圆—次棱角状和次棱角—次圆状为主;神府区块上古生界储层泥质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溶蚀作用增强,石英的次生加大边现象也随之增加。

(2)神府区块上古生界储层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多为溶蚀颗粒孔、溶蚀粒间孔、胶结物溶孔以及少量的原生粒间孔、残余粒间孔,还存在少量微裂缝;石千峰组和本溪组孔隙结构相对于神府地区其他组较好。

(3)神府区块上古生界储层的孔隙度小于4%,渗透率低于0.2 mD时,孔渗之间的偏离指数正相关性。

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总页数】3页(P148-150)【作者】董帅;郝烃;杜佳;孔令强;张奇【作者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有限北京新能源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为例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以苏里格气田桃X区块为例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府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成藏特征4.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上古生界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A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是指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的岩石,具有高孔隙度压汞规律不明显和低渗透性储层的特点。

其成岩作用特征主要包括压实作用、封闭作用、溶蚀作用和改造作用。

压实作用是由于地质作用导致沉积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致密储层。

封闭作用是指在成岩过程中,岩层中的孔隙被填充或封闭,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

溶蚀作用是地下水对岩石的浸蚀作用,使得储层中的溶解物质逐渐溶解。

改造作用是指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和成分改变,导致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

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成岩作用对天然气的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成岩作用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形成致密储层,从而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其次,封闭作用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形成天然气的密封层,使得天然气能够在砂岩和泥岩之间储集和保存。

此外,溶蚀作用会使得储层中的天然气逐渐溶解,但也有可能通过溶蚀作用形成孔隙并聚集天然气。

最后,改造作用改变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成分组成,影响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天然气成藏与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致密储层的形成为天然气的储集提供了硬件条件,通过岩石的压实和封闭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储藏空间的储层。

同时,致密储层的低渗透性使得天然气在储层中具有相对较好的密封条件,减少了天然气的泄漏风险。

其次,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能力。

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而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则限制了天然气的运移。

再次,溶蚀作用可能会对储层中的天然气产生影响,既可能使天然气溶解,也可能形成孔隙并聚集天然气。

最后,改造作用改变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成分组成,从而进一步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具有成岩作用特征,并与天然气的成藏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及储层评价郭少斌;赵可英【摘要】In the estim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the shale gas content and the difficulty for fracture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Six critical factors were chosen, including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he amount of adsorbed gas, maturity, porosity, and the content of I/S and brittle mineral.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grey correlation grade, the shale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Ordos Basin were studied. The reser⁃voi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based on the Reservoir Estimating Index ( REI) . When REI≥0.5, the reser⁃voirs belong to typeⅠ. When 0.33≤REI<0.5, the reservoirs belong to typeⅡ. When 0.3≤REI<0.33, the res⁃ervoirs belong to type Ⅲ.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an estimation scheme of transitional facies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 was propo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servoirs were shown with images.%评价泥页岩储层的好坏主要考虑泥页岩的含气性与泥页岩后期压裂开发的难易程度。

据此,优选了与泥页岩储层优劣紧密相关的6项影响因素,包括有机碳含量、等温吸附气量、成熟度、孔隙度、伊蒙混层及脆性矿物含量。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进行了评价,应用储层综合评价指标(REI)可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REI≥0.5;Ⅱ类储层,0.33≤REI<0.5;Ⅲ类储层,0.3≤REI<0.33。

同时参考前人成果和经验数据,提出了该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储层的评价方案,并用图像的方式展示了不同储层的特征。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7页(P678-683,691)【关键词】泥页岩储层;灰色关联;储层评价;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作者】郭少斌;赵可英【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页岩气藏的生储盖均为泥页岩,属于连续聚集、自生自储型气藏[1-2]。

泥页岩中的孔隙以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微孔隙为主,天然气在泥页岩储层中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为主。

由于其孔隙结构以及其中天然气赋存状态的特殊性,导致常规油气储层的评价方法体系难以适用于特殊的泥页岩储层[3],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泥页岩储层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气储层表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前人的研究[3-11]考虑泥页岩含气量的影响因素不够,没有和泥页岩含气量建立关系。

作者以我国上扬子古生界岩心样品测试为依据,首先从含气量入手,讨论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进行储层评价,初步提出了我国上扬子古生界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案[12]。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为例,进一步开展了页岩气储层评价初步研究,提出了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评价分类方案。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是以障壁岛—潮坪—潟湖沉积体系为主的陆表海环境与河流—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体系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环境交互形成的混合沉积体系。

其岩性复杂,底部以灰岩、泥岩、煤层及砂岩为主,上部以砂岩、泥岩及煤层为主,岩性交互频繁,泥岩单层厚度小,但层数多,累积厚度大,泥岩主要分布在上石炭统的本溪组、下二叠统的太原组和山西组。

平面上山西组、太原组的泥页岩在整个盆地内发育较为稳定,横向连续性好;本溪组的泥页岩在盆地局部相对稳定。

上古生界泥页岩埋深在1 400~4 000 m,累积泥页岩厚度最小13 m,最大164.5 m,平均94.3 m。

2.1 储层评价参数的选取有机碳含量不仅是衡量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参数,而且是有机质作为吸附气的核心载体[13]。

有机质含有丰富的微孔隙,是吸附甲烷的重要空间,且泥页岩中的分散有机质是一种活性非常强的吸附剂,能够提高泥页岩的吸附能力。

泥页岩中含气量与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14],主要原因是泥页岩对甲烷的吸附能力伴随着TOC值增高而增强,吸附气量增大[15](图1)。

因此有机碳含量是评价泥页岩储层的最重要参数。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Curtis和Martini等的观点[16-17],即吸附作用是页岩气聚集的基本属性之一。

泥页岩储层中的天然气主体以吸附态赋存于泥页岩的显微孔隙中,仅在大的孔隙和微裂缝中存在游离态[3]。

因此,对泥页岩储层储气性能的评价,除了其孔隙体积和孔隙结构外,其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3]。

泥页岩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往往是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获得的吸附气量的多少来反映。

吸附气量的多少除了受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还受到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本次研究所测试的泥页岩样品埋深在2 300~2 500 m,其地层平均温度在80 ℃左右,为了尽量模拟地层温压对泥页岩吸附气的影响,吸附气量是由80 ℃时等温吸附试验所获得的。

干酪根大量生气主要在热裂解阶段,如果成熟度太低,泥页岩主要含油而不是含气。

王社教等人对鄂尔多斯盆地环14井山西组页岩和任5井太原组泥页岩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Ro>1.1%时,气态烃产率随Ro增大迅速增大[18],有利于页岩气的大量产出。

因此,泥页岩的成熟度也是评价泥页岩储层的一个重要指标。

黏土矿物中的伊蒙混层与吸附气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图1),也是评价泥页岩储层的指标。

无论是碎屑岩储层还是泥页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始终是评价储层的重要指标。

泥页岩储层的渗透率都很低且变化非常复杂,页岩气后期开发主要借助压裂手段,压裂可改造其渗透率,故泥页岩储层评价中主要考虑孔隙度的大小,而渗透率不作为关键因素。

泥页岩中脆性矿物的含量直接影响到页岩气后期的压裂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中石英含量占到脆性矿物的72%~98%。

石英颗粒可构成一个相对刚性的格架,增强泥页岩的抗压实能力,有利于泥页岩中有机质微孔隙的保存[12,19],同时是控制孔隙和裂缝发育程度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20],直接影响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增加游离气的储存空间,因此脆性矿物可作为储层评价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从泥页岩储层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吸附气量、孔隙度、伊蒙混层及脆性矿物6个参数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进行了评价。

2.2 灰色关联分析储层评价方法泥页岩储层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6个主要指标以外,还有埋深、厚度、裂缝的发育程度、脆性矿物的含量等。

每个影响因素对储层好坏的影响程度都不一样,下面用灰色关联法确定这些参数对储层的影响程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度。

灰色理论是采用多因素来对储层进行综合定量研究,用一个综合定量评价指标来解决单因素储层评价中出现的矛盾问题[21]。

采用关联法进行数据处理,可在储层评价中深入挖掘数据内部的结构信息,在非均质性较强的区域寻找相对优质储层[22]。

依据前述从泥页岩储层影响因素中选取的6个储层评价指标:有机碳含量、吸附气含量、储层孔隙度、有机质成熟度、伊蒙混层及脆性矿物,应用灰色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进行了下述系统研究。

2.2.1 选定母序列和子序列有机碳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页岩气的生气率和吸附能力,故本文选取有机碳含量作为母序列,孔隙度、有机质成熟度、吸附气量、伊蒙混层和石英含量作为子序列。

2.2.2 对母序列和子序列进行无量纲处理由于系统中各个参数的量纲不同,且部分数值的数量级相差悬殊,这些数据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对这些数据消除量纲处理,转换为可以比较的数据序列。

作者采用区间值变换法将每项参数归到(0,1)之间。

2.2.3 求取灰色关联系数ξ(Xi)和关联度ri所谓关联程度实质上是指各个参数之间的几何形状的差别程度,离有机碳曲线越近,其关联度就越大,对储层好坏的影响也越大,反之亦然(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吸附气含量与有机碳的关联度最大。

接下来在归一化后的各参数序列中选出二级最小差和二级最大差,利用式(1)求取灰色关联系数ξ(Xi):式中:Dmin min为二级最小差;Dmax max为二级最大差;ρ为分辨系数,本文取0.4。

每个样品的每个参数均有1个关联系数,数据多不便于进行整体比较,有必要将每个参数的关联系数集中为1个值,即平均值,作为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关联程度的数据表示。

若有机碳含量的关联度为1,吸附气量、孔隙度、Ro、伊蒙混层及石英含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82,0.60,0.50,0.48,0.46。

2.2.4 关联度排序和权重系数的确定为了反映各参数与储层好坏之间的“优劣”关系,需要对各参数关联度的大小次序进行描述。

值越大,该参数在评价储层总体特性时所占的比重越大。

将所求各个参数的关联度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求得各个参数的权重系数(表1)。

2.2.5 储层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为了能对储层综合分类和评价,需要求取储层综合评价的指标REI:式中:n为储层评价参数的个数;ai为储层评价参数的权重系数;Xi为储层评价参数。

2.2.6 储层分类评价依据各样品的储层综合评价指标,可以作出储层综合评价指标值的概率累计曲线图(图3),然后寻找曲线的拐点(曲线的最大变化点),该拐点就是储层分类的区分点[1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样品分析得到,该区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分类阀值分别为0.3,0.33和0.5,阀值非常接近,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泥页岩储层特征相近。

根据阀值可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REI≥0.5;Ⅱ类储层,0.33≤REI<0.5;Ⅲ类储层,0.3≤REI<0.33;REI<0.3的为非储层(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