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蚯蚓的环境因素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2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学生在田野里、花坛内、经常会见到蚯蚓,也了解了“蚯蚓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但蚯蚓的分布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去探究. 因此我设计了“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切身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做调查、捕捉蚯蚓的活动,调查中学生会发现有的地方没有蚯蚓,这就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此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然后每个小组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考虑到这是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给出了一个“小明的探究计划”,让学生通过分析小明的探究计划,发现小明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小明解决计划中的问题,得出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此时完善并实施各小组的科学探究计划,这样各小组制定、实施的计划就比较科学、合理了,在表达交流的活动中,形成统一正确的科学结论,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最后,出示“农药”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
也是为了课后的进一步探究。
通过这样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到生物与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实验内容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
所有的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看,学生最先接触、感知的也是宏观生态环境。
因此学习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知识也成为学生学习首要内容。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

养殖技术蚯蚓性喜温暖潮湿。
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
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养殖蚯蚓,为了获得高产,必须研究熟悉所养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所需的生态条件,了解其对蚯蚓的影响。
1、温度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
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
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
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2、湿度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
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
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蚯蚓对不利的湿度条件也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时通过运动,转移到适宜的环境里去,有时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以减少水份的消耗。
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说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六、教学过程
二、说学情
一、屎壳螂出国记
1.导初入新一课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他们认知水平 2还.材处料在分一析 个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 外实践第活一动步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 师生互第 第动二三的步步 环节和启发式教学,掌控好课堂纪律,提高课 堂学习第效四果步 。 二、在探教究实学验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探究 1的.对一比般引过发思程考及实验设计上,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2在.实引验导设学计生设计实验方案时,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 。
六、教学过程
一、(屎三壳)螂探出究国记“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1.导实入验新课课 前教师应充分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2.材1料.材分料析器具:培养皿、长方形纸盒(长30厘米,宽
1土5、厘第第镊米二一子步步,,高剪10刀厘,米胶)水,。硬纸板、盛水的烧杯、湿泥 2.学第生三准步备: (1)第四各步小组采集十条蚯蚓。 二、(探2究)实长验方形盒子(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 1.对米比)引,发思利考用剪刀将硬纸板如图所示剪好并按虚线折 2.实叠验成设9计0°。 ((34))第 第 第一二三将 预步步步硬 习纸 课板 本盖P1在4 纸–1盒6页的的一内端容。 3.将第学四生步分成10个实验小组。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六三、、教课时学安过排程
一、屎这壳一螂节出课国我记准备安排一个课时:
1.导入新课
2.材料介分绍析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着重讲解探究的一般 过程第一,步并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的探第二究步实验。
第三步 第四步
二、探究实验
1.对比引发思考
2.实验设计
养蚯蚓需要什么条件,蚯蚓多大开始繁殖

养蚯蚓需要什么条件,蚯蚓多大开始繁殖1、温度:蚯蚓活动温度为5-30°C,适宜温度为20-27°C,蚓茧孵化适宜温度为18-27°C。
2、湿度:养殖适宜湿度为70-75%,当湿度过低时,蚯蚓因体表干燥,无法呼吸而死亡。
3、透气性:蚯蚓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新陈代谢十分旺盛。
4、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怕光(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紫外光对蚯蚓有害)。
一、养蚯蚓需要什么条件1、温度(1)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C左右,适宜温度为20-27°C左右,蚓茧孵化适宜温度为18-27°C左右。
(2)当温度低于10°C以下时,蚯蚓活动迟钝。
当温度为0-5°C 时,蚯蚓进入休眠状态。
当温度低于0°C以下时,蚯蚓死亡。
(3)当温度为28-30°C时,蚯蚓勉强能够维持生长。
当温度高于32°C以上时,蚯蚓停止生长。
当温度高于40°C以上时,蚯蚓死亡。
2、湿度蚯蚓养殖的适宜湿度为70-75%左右,而当湿度过低时,蚯蚓会因身体过于干燥而无法进行呼吸(蚯蚓呼吸依赖皮肤)。
3、透气性(1)蚯蚓主要依靠扩散至土壤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当土壤通透性良好时,蚯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而当土壤通透性较差时,蚯蚓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2)蚯蚓无法在二氧化碳、甲烷、氟、硫化氢等气体含量过高的环境中生存。
4、光照(1)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怕光,不能在阳光或灯光下进行饲养。
(2)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紫外光对蚯蚓有害,而较弱的红光则不会对蚯蚓产生太大的影响。
5、酸碱度蚯蚓喜欢生活在ph为中性的土壤中,ph范围以6-8左右为宜(ph 为7-7.5之间时,蚓茧产量最大)。
6、密度以箱式蚯蚓养殖为例,在高度为25cm左右的培养基中,每平方米面积内可以放养1.5-5万条种蚯蚓。
孵化至15日龄左右,每平方米面积可以放养8-10万条。
15日龄至成体阶段,每平方米可以放养3-6.5万条。
蚯蚓驯养环境以及注意事项

蚯蚓驯养环境以及注意事项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有益生物,能够帮助土壤保持肥力,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如果您想驯养蚯蚓来帮助您的植物生长,以下是一些蚯蚓驯养环境以及注意事项:
1. 环境温度:蚯蚓适合生活在温度在15℃-25℃之间的环境中,太高或太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 湿度:蚯蚓需要适当的湿度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都会对它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食物:蚯蚓是杂食动物,它们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
常见的食物包括腐烂的植物、果皮、蔬菜残渣等。
不要给蚯蚓喂食太多的肉类或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4. 空气流通:蚯蚓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因此养殖箱或容器应该保持通风良好,但不要让它们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5. 蚯蚓种类:不同种类的蚯蚓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程度不同,选择适合本地环境和气候的蚯蚓种类进行驯养。
注意事项:
1. 不要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肥料或农药,它们会对蚯蚓产生不利影响。
2. 不要过度喂食蚯蚓,否则容易引起腐烂和异味。
3.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蚯蚓,因为它们对人类的皮肤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4. 定期清理养殖箱或容器内的残渣和粪便,保持环境的清洁和
卫生。
总之,驯养蚯蚓不仅可以帮助植物生长,还可以促进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农业发展。
通过了解适当的养殖环境和注意事项,您可以轻松地驯养蚯蚓并收获丰硕的果实。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说课稿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伙儿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xxx。
我说课的题目是:“合作探究,质疑思辨”——《探究阻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接下来,我将从:选题背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教学理念与过程、反思总结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正。
一、选题背景:雨后的校园洁净清新,学生闲逛其中本该心情愉悦,但是一些学生却在操场上发觉了如此的现象——大量的蚯蚓在雨后爬出了草地,而太阳升起后大批死亡。
小孩们心痛蚯蚓尸横遍野,质疑蚯蚓什么缘故在雨后离开土壤。
也提出了问题,蚯蚓的生存分布还会受到哪些条件的阻碍呢?因此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他们又了解到,蚯蚓在土壤中有着重要的环境净化作用,国内外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其生态学作用的研究。
然而,环境污染差不多威逼到了蚯蚓的生存。
因此,研究阻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关于更好地爱护蚯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是小孩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我选择了这一研究课题,我情愿和他们一起“合作探究,质疑思辨”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照新课标的精神,学习不是单纯的仿照和背诵。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举例说出阻碍蚯蚓生存的环境因素种类;②说出科学探究的差不多方法;2.技能性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看、思维、分析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②初步学会探究活动的一样方法,并尝试用这一方法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
3.情感性目标:①体验科学探究的一样过程;②形成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情感;(二)重难点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重点确立为应用实验法来探究阻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由于初一学生刚接触到生物学这门学科,操作能力较弱,因此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是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采纳的教法有:探究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有:探究讨论法和合作实验法。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差不多过程,也了解了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
蚯蚓生活的环境

蚯蚓生活的环境
《蚯蚓的生活环境》。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们生活在土壤中,对土壤的改良和保护起
着重要作用。
蚯蚓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土壤,而土壤的质地、湿度和温度对蚯蚓的生存和繁衍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蚯蚓需要适合的土壤质地来生存。
土壤中的疏松和通气性是蚯蚓生存的
基本条件,因为它们需要通过皮肤呼吸来获取氧气。
此外,蚯蚓还需要适合的土壤湿度,过干或过湿的土壤都会影响蚯蚓的生存。
因此,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水性对蚯蚓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其次,蚯蚓对土壤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蚯蚓的活动和繁殖,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它们的生存。
因此,蚯蚓的生活环境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除了土壤的质地、湿度和温度外,蚯蚓的生活环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对蚯蚓的生存和繁殖也有重要影响。
此外,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也会对蚯蚓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蚯蚓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土壤,而土壤的质地、湿度、温度以及有机
物质和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对蚯蚓的生存和繁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保护土壤环境,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对于保护蚯蚓和其他土壤生物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共同创造一个适宜蚯蚓生存的土壤环境。
蚯蚓养殖条件

蚯蚓养殖条件
蚯蚓是一种生态友好、高效的有机肥料制造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蚯蚓养殖是一项简单易行的事业,只要掌握好以下条件,就能成功养殖出高质量的蚯蚓。
1. 温度:蚯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
在冬季,需要控制温度在10℃以上,避免蚯蚓死亡。
2. 湿度:蚯蚓对湿度要求较高,适宜的湿度为70%-80%。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3. 空气:蚯蚓需要新鲜的空气,但不宜让它们暴露在阳光下或风口处。
4. 饲料:蚯蚓以有机物为食,如厨余垃圾、饲料残渣等。
注意不要给蚯蚓喂食过多的肉类或脂肪,以免影响它们的消化和生长。
5. 基质:蚯蚓需要一个适合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基质,如腐熟的有机物或厌氧发酵的糠麸等。
6. 空间:蚯蚓需要一定的空间来生长和繁殖,因此需要选用适宜大小的养殖场地和容器。
以上是蚯蚓养殖的基本条件,只要按照这些条件进行养殖,就能获得高产高质的蚯蚓,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蚯蚓的环境因素
蚯蚓生活的环境对它们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蚯蚓的环境因素:
1. 温度:蚯蚓适宜生活的温度范围通常为5-30摄氏度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蚯蚓的活动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2. 湿度:蚯蚓需要适度的湿度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呼吸。
湿度过高会导致缺氧和感染,湿度过低则会使身体脱水。
3. 土壤质量:蚯蚓对土壤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良好的土壤质量应具备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充足的有机质以及适宜的通气性。
4. 有害物质:一些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物,会对蚯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
5. 光照:蚯蚓是夜行性动物,对光线较为敏感。
过强的光线会使它们感到不适,对蚯蚓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6. 氧气含量:蚯蚓需要足够的氧气来进行呼吸,缺氧会导致蚯蚓窒息甚至死亡。
7. 食物供应:蚯蚓是异养动物,主要以有机物质为食。
食物供应的充足与否直
接影响到蚯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总的来说,蚯蚓的生存和繁殖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合适的温度、湿度、土壤质量和食物供应等因素是确保蚯蚓健康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