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牙体牙髓教案

合集下载

牙体牙髓病备课讲稿

牙体牙髓病备课讲稿

(一)急性牙髓炎,可分为浆液性和 化脓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
1、疼痛剧烈,疼痛特点有: (1) 自发性阵发性痛。 (2)夜间疼痛加剧。 (3)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 (4)疼痛不能定位。
2、检查有深龋、充填物、深牙周 袋、外伤牙等。
3、探诊可探入穿髓孔引起疼痛。 4、晚期可有轻度叩痛。
【诊断】 1、具有疼痛的四大特点。 2、冷刺激痛缓解,热加剧。 3、确定病牙,肯定病牙在同侧,
注意检查。 4、牙髓活力测定为阳性。
(二)慢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1、无剧烈的自发性痛,可有间歇性钝 痛。
2、有长期温度刺激痛史。 3、检查有深龋。 4、病牙可定位。
【临床分类及症 状】
1、慢性闭锁性 牙髓炎,有一 定的自发隐痛, 对冷、热诊不 敏感,电诊反 应迟钝,查有 龋洞无穿髓孔。
2、慢性溃疡性牙 髓炎,典型症状过 冷过热刺激痛加剧, 进食时异物嵌入洞 内引起一阵剧痛, 探痛有出血及穿髓
1、病源菌:最主要 是变形链球菌,其 次是乳酸杆菌和放 线菌。
2、牙菌斑形成。牙 菌斑是一种稠密、 不定形、非钙化的 团块。
(二)食物因素
酸 含食物糖 细菌

牙齿
龋齿
(三)宿主因素 主要包括牙和唾液


牙不易清洁



齿 牙钙化不良


牙错位拥挤
(四)时间因素
一、龋病的 好发牙位和部位
好 发 牙 位
2、窝洞消毒。 3、窝洞垫底。 4、充填,成形抛光。
(五)龋病预防的具体措施是: 1、消除牙石菌斑。 2、寻找糖的代用品。 3、氟化物应用。 4、窝沟封闭。 5、酶防龋。 6、化学制期间,使用 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牙齿着色称四 环素牙。

牙体牙髓病学教案-龋坏与牙齿疾病防治

牙体牙髓病学教案-龋坏与牙齿疾病防治

龋坏可以影响咀嚼功能,防 治可以保持牙齿的正常功能。
龋坏可以影响美观,防治可 以保持牙齿的美观。
龋坏是牙齿疾病的主要病因,防 治可以有效预防牙齿疾病的发生。
龋坏可以影响全身健康,防 治可以保持全身健康。
龋坏的原因:细菌、食物、宿主因素
细菌:龋齿的主要致病菌 是变形链球菌,它能产生 酸性物质,破坏牙釉质和 牙本质。
牙齿疾病的常见类型
牙周病:牙龈红肿、出血、 牙齿松动等
牙髓炎:牙齿内部出现疼痛、 肿胀、发热等症状
牙根尖周炎:牙根尖周围组织出 现炎症,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

龋齿: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棕 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空洞
牙齿缺失:牙齿因各种原因 脱落,影响咀嚼功能及美观
龋坏与牙齿疾病的关系
龋坏是牙齿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龋洞,影响牙齿健康。
添加 标题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龋 坏的风险
添加 标题
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和牙周病, 更容易受到龋坏的影响
添加 标题
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 如不刷牙、不漱口等,会增加龋坏的风 险
龋坏和牙齿疾病的临床表现
01
龋坏:牙齿表面 出现黑色或棕色 斑点,逐渐扩大,
形成龋洞
02
牙齿疾病:牙齿 疼痛、肿胀、出 血、松动、脱落
龋坏: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 棕色斑点,牙齿敏感,疼痛
诊断方法:X光片检查,牙 髓活力测试,牙齿检查
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诊 断方法,区分龋坏和牙齿疾病
预防原则和方法:口腔卫生、氟化物、窝沟封闭等
口腔卫生:保持 口腔清洁,定期 刷牙,使用牙线 等工具清洁牙缝
氟化物:使用 含氟牙膏、漱 口水等,预防 龋齿
THANKS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第三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第十二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了解:牙髓组织肉眼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点及结构特点,重点:成牙本质细胞。

熟悉:牙髓的功能,尤其牙本质形成功能。

根尖周组织的结构组成特点(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及临床意义。

重点:1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2牙髓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

牙髓作为一种疏松结缔组织,所含的细胞、血管和神经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与其他疏松结缔组织的反应基本相同。

牙髓的自身特点:①被无让性牙本质包围;②基质富含有纤维且具有粘性;③无有效的侧枝血液循环。

牙髓的损伤一般都难以恢复,且疼痛剧烈。

一、形态学特点肉眼观:为一团红色、具有粘性的软组织。

由明胶状基质构成,其内富含胶原纤维和纤维束。

显微观,牙髓分四层①成牙本质细胞层:位于牙髓的最外层,主要由成牙本质细胞体构成,细胞间含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

②无细胞层:无髓鞘的神经纤维、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胞浆突构成。

③多细胞层: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储备细胞(未分化的间质细胞)构成。

④中央区:牙髓疏松组织的核心和主体,含有粗大的神经纤维和血管。

二、结构特点细胞+ 细胞间质+ 细胞间液(一)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防御细胞和储备细胞1、成牙本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牙髓结缔组织细胞,具有形成牙本质的作用,是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特征性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在牙髓周边呈并肩的栅栏状排列,在髓角处,由于细胞的过度拥挤,也可呈假复层排列。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随所在部位不同而不同,在髓室区呈高柱状,在颈部和根中部呈矮柱状和立方状,而在根尖区呈扁平状。

成牙本质细胞突是牙本质伸入牙本质小管中的原浆突。

2、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牙髓中的主体细胞,又称为牙髓细胞。

成纤维细胞可产生明胶状基质和胶原纤维,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大纲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大纲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是牙体牙髓病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技能的实验室和临床前训练。

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治疗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取以经典性基本操作实验内容为主,增加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融合病例讨论到实验内容中的教学方式。

二、实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是《牙体牙髓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实习、见习、自学和课堂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牙体牙髓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龋病洞型制备及充填方法、各组牙齿的开髓法及根管治疗术等基本操作,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为:先由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各项实验。

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实验课内容,明确各项基本操作的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

三、课程总学时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口腔医学专业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实习学时数为110学时。

四、实习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实验室实习第一单元牙体手术治疗技术实习实习一龋病损害及洞形结构的认识一、教学目的认识牙齿上各种龋病损害的特征,好发部位及龋深度的划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窝洞的分类、结构和名称。

(二)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临床特征,不同部位龋损的特点。

(三)了解窝洞各部位命名的英文表述。

三、教学内容(一)在标本牙上观察龋病色、形、质的特征,龋病好发部位不同类型龋的表现。

(二)观察各类石膏牙标准洞形,讲解窝洞的分类、结构及部分的名称。

(三)观看《制洞录像》。

实习二石膏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洞制备一、教学目的学习下颌磨牙牙合面洞的外形特点及洞形设计的原则。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下颌磨牙牙合面洞的外形特点及洞形设计的原则。

(二)掌握下颌磨牙牙合面洞的洞壁、洞底的形态要求和倒凹的制备要求。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3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专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0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骨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通过对牙体牙髓疾病基本和扩展性教学内容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加深对于牙体牙髓病学基本理论和临床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牙体牙髓病学》包括牖病学、牙体硬组织非牖性疾病和牙髓病学三个大的篇章,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发病率和就诊率非常高。

口腔医学专业必须充分掌握这些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要点,在繁忙的工作中才能规范操作。

4.课程作用:通过《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掌握口腔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牙体牙髓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牙体牙髓病教案

牙体牙髓病教案

牙体牙髓病教案教案标题:牙体牙髓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牙体牙髓病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2. 掌握牙体牙髓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3. 理解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体牙髓病的发生。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患有牙体牙髓病的牙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有牙齿疼痛或其他口腔问题的经历,引导他们思考牙体牙髓病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知识讲解:1. 定义和病因:- 解释牙体牙髓病的定义,即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牙齿中心的柔软组织)受到病理性损害的疾病。

- 介绍牙体牙髓病的常见病因,如蛀牙、牙齿损伤、牙髓炎等。

2. 分类:- 介绍牙体牙髓病的主要分类,包括龋病、牙髓炎、牙周病等。

- 解释每种分类的特点和症状。

3. 症状和体征:- 列举牙体牙髓病的常见症状,如牙痛、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

- 解释每种症状可能的原因和表现。

4. 诊断方法:- 介绍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口腔检查、X光检查等。

- 解释每种诊断方法的作用和适用情况。

5. 治疗原则:- 解释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原则,如保护牙体牙髓组织、清除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牙齿等。

- 介绍常见的治疗方法,如充填术、根管治疗等。

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牙医和患者的对话,让学生扮演牙医向患者解释牙体牙髓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给学生分发牙体牙髓病的真实病例,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 引导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教育,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保健知识,以预防牙体牙髓病的发生。

总结: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牙体牙髓病的重要性和预防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问。

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和整理其他口腔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牙周病、口腔溃疡等。

2. 鼓励学生进行口腔保健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演讲或组织口腔健康讲座等。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设计教案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设计教案

● 06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课程回顾
在本章中,我们回顾 了牙体牙髓病学的重 要性,以及学到的知 识和技能。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学生可以 更好地了解牙体牙髓 病学的基本概念和诊 断治疗方法。
实践应用
将知识运用 于实际工作

应用临床实践
提高临床诊 疗能力
培养专业技能
学科展望
01 牙体牙髓病学的发展趋势 02 未来研究方向
一种囊性病变 多数需要手术处理
牙槽骨吸收
牙周病变引起的槽骨吸收 会影响牙齿的稳定性
牙颈病变
牙颈病变是指发生在 牙颈部位的病变,包 括牙龈炎、牙颈敏感 和牙颈龋。牙龈炎是 最常见的牙颈病变, 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 牙颈敏感则是牙本质 暴露导致的疼痛问题。 牙颈龋是牙齿颈部龋 齿的一种类型,治疗 较为复杂。
牙周组织
牙龈
牙周软组织之一, 紧贴牙颈周围
牙槽膜
连接牙龈和牙槽 骨的纤维组织
牙槽骨
牙根附近的骨组 织,支撑牙根
牙齿生长发育
乳牙
20颗,6-30个月时长出
恒牙
32颗,6岁开始换牙
牙齿生长曲线
呈现出明显的生长规律
牙齿解剖结构
01 牙釉质
牙齿表面的硬组织,保护牙本质
02 牙本质
牙釉质下面的主要牙齿组织
感谢观看
THANKS
03
感谢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 与
感谢学生们对本课程的认 真学习和积极参与,希望 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 于实际工作中。
感谢教师的辛勤付 出
感谢教师们的辛勤教学, 他们的付出和指导对学生 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束语
通过本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 牙体牙髓病学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 升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期待牙体牙髓病学领 域能够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牙髓病 教案

牙髓病 教案

牙髓病教案教案标题:牙髓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牙髓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预防和治疗牙髓病的方法。

3. 提高学生对口腔健康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牙髓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会对牙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引发学生对牙髓病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牙髓病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症状?"知识讲解:3.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详细介绍牙髓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a. 定义:牙髓病是指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受到感染或损伤的疾病。

b. 病因:龋坏、牙齿受伤、牙齿过度磨损等因素可能导致牙髓病的发生。

c. 症状:牙齿疼痛、牙齿敏感、牙齿颜色变暗等。

预防措施:4. 向学生介绍预防牙髓病的方法:a. 定期刷牙: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进行清洁。

b. 饮食控制:减少食用含糖食物,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c. 定期检查:定期到牙医处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治疗方法:5. 向学生介绍治疗牙髓病的方法:a. 根管治疗:通过清除受损的牙髓组织,填充和密封根管,恢复牙齿功能。

b. 牙齿护理:在治疗后,学生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巩固练习:6.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a. 问题示例:牙髓病的病因有哪些?预防牙髓病的方法有哪些?总结:7.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牙髓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拓展活动:8. 邀请一位牙医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口腔健康的认识。

教案评估:9. 分发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牙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难度。

同时,教案中的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评估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各型牙髓炎的临床表现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等
难点:各型牙髓炎的临床表现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等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教学媒体选用、板书、互动设计等):
1)牙髓病的分类(5分钟);
2)牙髓病的临床诊断程序(10分钟);
3)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表现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30分钟);
4)非牙源性牙痛的鉴别诊断(10分钟);
5)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0分钟);
6)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5分钟)
本课程为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讲解。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相互比较本章节各病特点,相互比较,进一步复习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教研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多媒体□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教 案(首页)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牙体牙髓病学
开 课 学 院医学院
开 课 教 研 室口腔医学专业教研室
授 课 教 师吕洁
职 称中级
授课班级2011级口腔班
学生人数
南华大学教务处制
南华大学教案(简明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授课时间
南华大学教案(完整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学时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2014年4月10日第8周星期四第7~8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各型牙髓炎的临床表现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熟悉: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等
了解:牙痛的诊断及及鉴别诊断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