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共18张PPT)
力环流模式图
1.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画出图中热力环流的方向。
2.北京要把大气污染严重 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根据热力环流的特点,最适 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 中A、B、C三地中的何处, 请说明你的理由。
C,C在城与郊区热力环流圈之外, 不会将有污染气体带到城区
总结
• 1、大气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分组讨论
为什么月球外表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剧烈?
小结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地面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宙 空

保温作用
各地受热均匀吗,十一很多人去海边?
探究二: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压力 随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上小下大
B、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大气反射、 散射
注 主意要:由真什正么射宙起大向空宇间保气温成作分用来射向空的 完宇间是 成宙大箭 该头 作大? 用气上?界
O3 少量大气吸收
削弱作用
太 阳 辐

CO2 H2O 大量大气吸收
辐 射
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小试身手

地面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宙 空

• 2、热力环流
保温作用
地面的冷 气流垂 直 热不均 方向运 动
同一水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 方向 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高一地理教案解析

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高一地理教案解析

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高一地理教案解析高一地理教案解析大气运动是指地球大气中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又称大气环流运动。

这种气流运动是由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所引起的。

大气运动不仅影响着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自然现象,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本文将从气象学角度解析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大气运动对气温、降水、风向等自然现象的影响大气运动是影响气温、降水、风向等自然现象的重要因素。

由于大气运动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不同,加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形成强大的天气系统,如暴风雨、龙卷风等。

此外,还会影响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区域,如靠近赤道的区域气温高、降水量大,而靠近北极和南极的区域气温低、降水量少。

风向也是由大气运动所决定的,太平洋上的台风和东亚季风等都是由大气运动产生的。

二、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气温和降水:大气运动的影响直接反映在气温和降水上,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气温的高低决定了什么时候适宜种植作物,什么时候适宜旅游;降水的多少则决定了水资源的供给和农作物的生长等。

(2)自然灾害:大气运动会形成强大的天气系统,如暴风雨、龙卷风等,它们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破坏房屋、农作物等。

飓风、台风等也是由大气运动所引起的,它们总能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不少的恐惧和损失。

(3)人类活动:大气运动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活动,例如当气温过低时,人类在户外活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如果有高温干旱的天气,会限制农作物的产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三、大气运动的区域分布特点大气运动的分布是极其复杂的,这里主要介绍几个重要区域的特点。

(1)低压带与高压带:大气运动的特征之一就是形成低压带和高压带,两者之间的气流运动使得大气形成不同的气候和生物群落。

(2)西风带:是指赤道以北和以南的东、西半球上纬度为30°左右的地区,这一区域因国际上的气候影响,又被称为温带气候。

(3)南极和北极: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形特点,大气运动的气流在这里产生了独特的特征,例如北极地区夏季白昼,而冬季则是黑夜,南极地区也是如此。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热力环流实例 1)海陆风: 因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比热容大,升温、 降温慢,故白天海洋较同给度陆地温度低,夜 晚海洋较同纬度陆地温度高。白天滨海地区吹 海风,即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吹陆 风。 2)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现象:城市温度较周围郊区(农村) 高的现象。 成因:城市硬化地面,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多, 向大气传输的热量 多:城市人口众多,产业活动密集,工业、交 通、居民生活等向大 气释放的废热多
1)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 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除极少 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 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使大气增温。
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 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 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 称大气逆辐射。
理想状态的风:若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则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气压区指向 低气压区,风速的大小与气压梯度力成正比。这种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高空风:高空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最后使风向与等压 线斜交。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水方向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转角度一 般为30°—45°。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个过程 3种辐射 2种作用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分类及影响 1)分类 ①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在意是下沉不是下降 ②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运动,即风 2)影响:大气的运动实现了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
大气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和过程
大气热力环流
3)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 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 温作用。

高一地理课件大气运动中图版必修

高一地理课件大气运动中图版必修

等压面
高空 (gāokō
ng)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地面 (dìmiàn)
课堂练习
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rèlì)环流。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高空 (gāok ōng)
地面 (dìmiàn)
课堂练习
材料:城市(chéngshì)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 民生产生活每天排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 (chéngshì)气温高于郊区。
海陆风
第十三页,共30页。
B

A:高压(gāoyā) B、C:低压 A>B=C
M
A
C

低 (高空)
N
(高空)
等高



冷却
受热
(地面)
冷却

(地面)
注意:等压面凸向遵循(zūn xún) “高高低低” 地面受的热规均律匀
第十四页,共30页。
一、热力(rèlì)环流
二、大气(dàqì)水平运动---风
1、风的成因
气压(qìyā) 水平气压梯度力

梯度
(hPa)
1010
1020
1030
第十五页,共30页。
一、热力(rèlì)环流
二、大气水平(shuǐpíng)运动---风
1、风的成因
2、风的受力分析 (fēnxī)
若仅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风向具有什么特 点?
水平气压梯 度力
(hPa) 1010 1020 1030
绘制城市(chéngshì)与郊区之间形成的热力 环流。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与图例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与图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精选图第一节大气运动一、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练习题:1.填空 A C D 1 2 3 4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如图6-1)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

垂直方向上的高低压与温度有关。

②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③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补全)三、大气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含义: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风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相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4、等压线图判判读规律:(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及其意义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及其意义

相关考题:07海南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 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 向。回答6~8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各部分复习要点和相关考题
第一部分: 大气受热
考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太 阳 辐 反射 射
大气保温作用是指: 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吸收
地 面
保 温 作
大 气 逆





地面

宇宙 空间 大气
一、基本知识要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补大地)
C、摩擦力
大气运动时,地面与空气、空气各层之间摩擦 产生的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和减小风速
2 水平压梯度力



与 地转偏向力 高


平 运
近地面摩擦力



风向垂直 等压线

风向平行 等压线 高空 风向斜穿 等压线 近地面
结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原动力,地转偏向 力和摩擦力都是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力,后者与前者达 到平衡,风向保持不变。
16、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 先偏右后偏左 B. 向右偏转 C. 先偏左后偏右 D. 向左偏转
B
17、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A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

气压的规律
• 1、不同高度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气压越低
• 2、同一水平面上(同一高度上):空气密 度大(稠密)的地方,气压值大,空气密 度小(稀薄)的地方,气压值小
10 km
C
B
C与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的空气密度比B
大,所以C的气压大于B的气压
地面
D
A
如果每两个等压面的气压值相差4 hpa, 你知道上下两个等压面的气压数值吗?
(hPa)
高空
1006
1010
地面
1014
三、大气的运动
垂直运动:气流的上升和下沉
大气的运动
水平运动:就是风
(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思考:
• 1、形成热力环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 2、假设A、B、C三地受热平均,那么在A、 B、C三地处形成的等压面是怎样的?
• 3、地球上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地区中, 哪个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多?
A
B
等压线向下凹陷。


热热
冷热
C
D
下图等压面分布正确的一项是
(
)B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解析〗 ①明确图形结构:
近地面与上空 ②等压面值的变化 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高、低气压一般是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③气温高低与气压值的关系(规律):
海陆风的形成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 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 任务。
高气压
C

高中地理必修一-2.2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2.2大气的水平运动
A
水平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
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A<B
970hPa 980hPa 990hPa 1000hPa 1010hPa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作用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影响风向和风速
930hPa 950hPa 970hPa 990hPa
B
1010hPa
§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三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上) 主讲教师:XXX
2022年xx月xx日
【课前回顾】 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
低压
600hpa
高压
低压
高空
800hpa
1000hpa
1010hPa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 大小 作用
理想状态: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风向
§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大气从高压区 向低压区水平运动
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A<B
970hPa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作用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高压
低压
高空800hpa10来自0hpa高压冷
地面 冷热 不均
根本原因
大气 热 垂直 运动 冷
低压

同一水平面 上气压差异
直接原因
高压

地面

大气 水平 运动
高压 低压
§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