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电影论文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引言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加深了观众对电影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探讨其作用和影响。
电影音乐的类型电影音乐可以分为原创配乐和现成音乐两种类型。
原创配乐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作品,根据电影的情节和情感需要进行编曲和制作。
现成音乐则是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在电影中被使用来强调情节或者表达角色的情感。
原创配乐原创配乐是电影音乐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由电影配乐师或作曲家独立创作,根据电影的需要进行编排。
原创配乐的目的是与电影情节紧密结合,通过音乐的和谐与张力,增强影片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原创配乐的风格和风格多种多样,根据电影的类型和主题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比如,在悬疑片中,音乐通常会采用紧张和神秘的旋律,营造出紧张和充满悬念的氛围。
而在浪漫爱情片中,音乐则会采用柔和和浪漫的旋律,表达出爱情的温馨和甜蜜。
原创配乐的创作过程通常经历了多个阶段:首先是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进行初步创作,然后根据电影的剪辑进行修改和调整。
最后,配乐师会与导演进行共同审查和调整,以确保配乐能够完美地与电影融合在一起。
现成音乐现成音乐是电影音乐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它指的是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通过版权授权,被用于电影中的特定场景或情节。
现成音乐通常是出色的音乐作品,它们的旋律和歌词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表达。
现成音乐在电影中的使用要慎重考虑。
它必须与电影的情节和情感保持一致,并且要融入电影中而不突兀。
一首合适的现成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节,并与角色的情感产生共鸣。
电影音乐的作用和影响电影音乐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它可以加强电影的情节表达,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首先,电影音乐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表达。
通过适当的音乐选择,可以增强电影中的悬疑、恐怖或喜剧等情感效果。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在不言而喻的情况下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情感。
其次,电影音乐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节。
电影音乐赏析文章范文

电影与音乐,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独树一帜,却又在交融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本文将通过赏析几部经典电影及其配乐,探讨电影与音乐如何相互成就,共同构建出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体验。
一、电影《星际穿越》与汉斯·季默的配乐电影《星际穿越》以其宏大的叙事、深邃的科学理念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汉斯·季默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更是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相互辉映,时而宁静如宇宙深邃,时而激昂如星际穿越的冒险。
特别是在主角与女儿告别的场景中,悠扬的旋律与主角的悲伤情感完美融合,使观众在感动中体会到了亲情与时间的沉重。
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与托马斯·纽曼的配乐《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经典影片,讲述了安迪在监狱中通过智慧和信念赢得自由的故事。
托马斯·纽曼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音乐中融入了爵士乐元素,既有哀怨与苦楚,又有希望与自由。
特别是在安迪挖通隧道、奔向自由的那一刻,激昂的乐曲如同奔涌的河流,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顶峰。
三、电影《疯狂动物城》与拜伦·霍华德、瑞奇·摩尔的配乐《疯狂动物城》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兔子朱迪通过努力奋斗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
拜伦·霍华德、瑞奇·摩尔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同样充满了活力与创意。
音乐中融入了多种风格,既有欢快的爵士乐,又有激昂的摇滚乐,为影片增色不少。
特别是在朱迪与狐狸尼克共同面对挑战的场景中,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展现出了勇敢与智慧的力量。
四、电影《泰坦尼克号》与詹姆斯·霍纳的配乐《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永恒的爱情传奇,讲述了杰克与露丝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的爱情故事。
詹姆斯·霍纳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堪称经典,其中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更是传唱至今。
音乐中融入了浓郁的浪漫气息,既有柔情似水的旋律,又有激昂悲壮的乐章。
读解电影与电影音乐论文

电影“熊”和“上帝发疯了Ⅱ”中音乐的相同与不同关键词:电影音乐熊上帝发疯了Ⅱ一.简介电影“熊”(即子熊的故事)围绕一只小熊而展开,讲述了这只小熊的丛林生活,包括失去母亲、找到另一头公熊相依为伴、被猎人捕捉、被一个豹子欺负等情节。
电影“上帝发疯了Ⅱ”讲述了在非洲大地的一个原始地方——卡拉哈里,一个土著人父亲为了找回错上了偷猎人的车的两个孩子而不辞辛苦地奔波追赶并遇上了来自现代化社会的人的故事。
二.音乐的相同处(1)加深观众的情感在影片“子熊的故事”中,小熊看到受伤的公熊挣扎在泥塘里,路过的小熊蹑手蹑脚的走近并出人意外地温柔地舔着公熊的伤口。
电影画面放到这里的时候,节奏缓慢、曲调悠长的音乐响起来了,与电影画面同步进行,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小熊与大熊之间的友谊真情。
而在影片“上帝发疯了Ⅱ”中,当8岁的姐姐丝莎因找不到5岁的弟弟沙理而趴在地上轻轻地抽泣着的时候,音乐是一种轻轻的缓缓的节奏,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了姐弟俩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姐姐找不到弟弟的焦急与难受之情。
(2)烘托气氛在电影“子熊的故事”中,一个猎人正在一个有水的悬崖边上喝水、洗头,却不知到那头大熊已经在悄悄地靠近他。
随着熊不断接近猎人,音乐以一种低沉的音调烘托出一种让人十分紧张的气氛。
当猎人回身想要拿水壶时,他看到了一个影子,而这影子就是大熊的,此时,电影音乐以一种强有力的力度突然出现,把观众本来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提高到一个至高点,让本来紧张的气氛最大化。
而在电影“上帝发疯了Ⅱ”中,为了偷鸵鸟蛋,女博士扮演成一只鸵鸟以分散守护鸟蛋的鸵鸟的注意力,以便男植物学家能够顺利偷到鸟蛋。
电影在讲述到这一情节时,使用了一种欢快、诙谐、节奏轻快的音乐,让观众置身于一种幽默的、忍俊不禁的氛围中。
(3)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在电影“子熊的故事”的片尾,导演给我们展示了大雪覆盖的山峦,画面辽阔、深远,而此时的悠长的音乐暗示着山峦的连绵不绝,而且让人的视觉得到延伸,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明显。
电影与音乐欣赏论文(含五篇)

电影与音乐欣赏论文(含五篇)第一篇:电影与音乐欣赏论文电影音乐欣赏伴着轻音乐那段优美的旋律去体会着课程给我的感受,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难以言述的美妙和魅力。
以往看电影都只是看情节,但是上了这个课以后,我开始感受到音乐在这个环境里渲染的气氛,就像我之前上过的一个课程,音乐给绘画带来的美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之后用快速的手绘能力描绘成音乐带来的感受,上完这个电影与音乐的课程后,让我的对音乐的有了一种审美的愉悦。
使我对音乐欣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分几方面谈谈我对电影与音乐的认识及感受,以及音乐对我的影响。
在那么多的电影中,我对《海角七号》和《钢琴家》,还有《黑色星期天》这三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特别是《海角七号》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很多遍,每次看完都让我回味无穷。
《海角七号》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里面的音乐,可以说,音乐在整部电影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构成整部影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甚至音乐的渲染氛围比情节更耐人寻味。
影片中很多场景都有音乐的铺底,虽然使用音乐的频率和种类都很多,但是却一点也不烦乱杂绕,反而每次使用音乐都能触动人内心的那根弦。
片中运用大量的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并且通过音乐蒙太奇等方式推动整个影片的发展。
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影旁白在读那几封信的时候响起的音乐,感情基调是感伤的。
如果没有那段音乐而是简单的读信,就会缺少那种牵动人心的效果。
音乐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段音乐在影片中起到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同时,这些内容的插入也起到了整部电影的首尾呼应,有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以《野玫瑰》作为主题曲贯穿于整部片之中,音乐在电影旁白读那几封信的时候响起,感情基调是感伤的,旋律的凄凉似乎暗示着这封信中的悲剧。
听着那个音乐,观众仿佛也回到那个时代,可以体验到当时人物心中无限的凄凉与无奈,把观众也融入电影中,极具感染力。
电影音乐创造了使人信服的时间和地点气氛。
电影音乐鉴赏论文

从《音乐之声》浅析电影音乐的功用关键字:音乐之声,电影,音乐内容摘要:电影离不开音乐,电影的发展经历了无声到有声的阶段,音乐的存在是广为接受的。
哪怕是默片,来自那些钢琴师的即兴演奏也会为观影增添一分别样的享受。
早期的音乐大师根据影片画面的不同,让音乐时而轻快,时而低沉,通过这些音符让观众的情绪与影片中的人物紧密连接,建立共鸣,这次就从音乐与电影结合的经典之作来简单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功用。
音乐能洗涤心境,净化心灵,翻过千沟万壑的大地,穿越乌云密布的长空。
《音乐之声》用简单的故事和美妙的音符向世人展现着真善美的动人光影。
1965年拍摄的电影《音乐之声》在当年连续七年获得了票房冠军,同时获奥斯卡五项大奖,在1998年被美国电影学院列为美国电影史上最杰出的100部影片之一。
群山因音符而充满生气,变得生动起来,壮丽辽阔的阿尔卑斯山脉与时而宏伟壮丽时而轻柔娟秀的交响乐融为一体,影片从首映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每次观赏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高中英语课时老师放这部经典之作的情景:山、云、草甸、玛利亚,人与自然、父母与孩童、祖国和人民,诗歌般的音乐之声主题曲《音乐之声》包含着和谐的爱意,给教室里懵懂的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鉴赏电影一般都从导演,演员,剧本三方面看,而对于观众来说,剧情的整体感更加总要。
然而,设想一下,如果将电影的配乐曲调,单纯的欣赏影片,又是什么效果?其实配乐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能让影片中的场景表现的更加震撼,还能把影片的主题思想更加明晰的传达给观众,这种感受是三维的,多重立体的。
而《音乐之声》中的歌声又是怎样的呢?电影开篇便是传唱千年的歌谣,位于欧洲中部的奥地利,错落的山峦与层层的密林包裹着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萨尔兹堡,群山之间飞雪飘荡,山谷之内温暖如春,到处铺展着盎然的生机,雪山融水聚成溪流,汇入湖中,碧蓝色的湖面泛起了粼粼波光。
女主角玛利亚尽情歌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研究性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影视音乐探究·论文(精选5篇)

研究性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影视音乐探究·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研究性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影视音乐探究·论文影视音乐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也变得越来越精彩。
许多电影有虚拟动画的配合,感觉非常逼真和雄伟,电影的每个部分都被进行了精雕细啄,电影音乐也不例外电影音乐可以说是电影的“”容貌“。
电影在做宣传时,片花和音乐一起播放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
而一首的主题曲,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神话》、《泰坦尼克》,这两首经典的主题曲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自电影的灵魂。
影视自发明以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这一人们表达感情的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基于声音技术在影视中得以运用以后,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艺术,人们同时运用着视觉和听觉这两个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进行欣赏电影、电视。
画面与声音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划缺的部分。
影视艺术的声音又包括:人物语言和音乐、音响。
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艺术形式已趋完善。
而音乐对于影视艺术来说,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在无声电影时代,针对电影画面的内容与情节的需要,音乐的“声音”率先打破了无声的局面;当跨入有声电影时代后,影视音乐更是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发挥。
随着影视艺术一百余年来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影视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采。
影视音乐的诞生与发展为影视剧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
今天,影视音乐已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一环。
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与定义,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声音的艺术构成:即语言、音乐和音响.音乐,在它还没有真正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时,早已是电影的附庸了。
因为在1927年之前,纯粹意义上的默片,即“百分之百的无声电影”似乎并没有。
《2024年从电影《百鸟朝凤》看音乐艺术传承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从电影《百鸟朝凤》看音乐艺术传承的困境与出路》篇一电影《百鸟朝凤》作为一部深刻描绘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传承过程的作品,通过生动的影像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具历史韵味又富含现实关切的议题——音乐艺术的传承困境与出路。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深入解析电影内容,探讨当前音乐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并尝试寻找可能的解决出路。
一、电影《百鸟朝凤》的背景与主题《百鸟朝凤》以中国传统唢呐艺术为背景,讲述了唢呐艺人全兴在传承唢呐技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电影中不仅展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也揭示了音乐艺术传承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二、音乐艺术传承的困境1. 传统技艺的失传电影中,全兴作为唢呐艺人的代表,深感传统技艺的失传之痛。
现代社会中,随着流行文化的冲击和快餐文化的盛行,许多传统音乐技艺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2. 传承人的断层尽管传统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但由于现代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度不足,导致传承人出现断层。
许多年轻人在追求现代音乐的同时,忽视了传统音乐的魅力与价值。
3. 资金与资源的匮乏音乐艺术传承需要大量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包括乐器、教材、演出机会等。
然而,由于资金与资源的匮乏,许多传统音乐艺术团体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与发展。
三、音乐艺术传承的出路1. 加强传统音乐的宣传与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度。
同时,学校和艺术教育机构应将传统音乐纳入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2. 创新与融合在传承传统音乐的同时,应鼓励创新与融合。
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的作品。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传统音乐的传播渠道。
3. 资金与资源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传统音乐艺术团体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四、结论电影《百鸟朝凤》通过生动的影像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音乐艺术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影视音乐是音乐和影视的结合,当音乐一旦融入影视之后,就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一:影视音乐的审美意蕴研究影视画面与影视音乐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影视作品的画面更加有活力,而且还能将视觉的东西听觉化,让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深刻。
比如,我们会在灯光闪耀或者是星光灿烂的时候用钢片琴表达,也可以用双簧管或者是长笛来描述生机勃勃的清晨,还可以在微风吹拂的时候加上一些小提琴的颤弓效果使这种感觉更形象化……这样的情景交融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感受听觉上的美,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
以实例来说,钢琴所抒发的感情是非常优越的,因此,在纪录片《冬猎》中,当冰雪覆盖自然的景象出现时,就会响起一阵透彻且明亮的钢琴声,为了突出树挂的特色,钢琴快递下行的琶音就能形象地将枝头挂着冰凌的景象表现出来,通过音乐使整个画面更有激情,刻画的景象更深刻。
音乐既能展现画面真实的感觉,同时还能将所要展示给观众的意境传达出来,在形似的同时做到了神似,使画面极富感染力。
画面往往只能表现主人公外在的一面,而往往主人公的内心是无法形象地表现的,这时,影视音乐就能很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通过烘托背景氛围来侧面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1.烘托环境的氛围。
影视作品的环境氛围是不能通过视觉观察出来的,而影视音乐则可以通过旋律和乐器的变换来烘托背景氛围。
例如,电视剧《红楼梦》,这部作品主要是通过展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情爱情故事,来展现一个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以此来表达封建社会注定会终结的主题。
根据这一作品,作曲家创作出了一系列以悲为美的音乐作品。
使整个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悲凉的气氛,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些音乐作品不管是歌词、旋律还是和音响,都将这种悲情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个作品的背景都展现出一种悲伤的氛围,让剧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命运都在悲伤的氛围中得以最自然的流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影视音乐作品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孟子艺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U201115017
内容提要:本文从影视作品中的杰出音乐出发,探讨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在民族音乐渐渐从人们耳边消失的背景下,笔者通过课程的学习,从自身的审美与体会出发,针对影视音乐作品进行了个人赏析,针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发出了个人见解,并提出了建议。
核心词:影视音乐作品;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
一、从电影中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出色的电影音乐能完整地呈现出影片的气质,深化影片的主题,强化观众的心理活动。
音乐是构成电影声音的组成部分,除此还有语言和音响并存于电影中,但在铺陈影片情感世界和观众的审美过程中,音乐是最重要的。
最近又回顾了张艺谋的经典之作《红高粱》,对其中的音乐与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又有了新的体会。
电影《红高粱》根据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说改编,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
影片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的自由,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
影片开头轿夫们抬轿送九儿去十八里坡一段,耳边响起欢快的锣鼓声,声响与尘土混杂在一起,表现出轿夫们简单而充满生机与血性的性格。
随后轿夫们唱起的《颠轿》则将这一场景推向了高潮,这一段音乐劲拙热烈,充满了生命的激情而又满含了黄土高原秦人的火辣酣畅。
而欢快的歌声又与隐隐约约的哭泣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在姜文饰演的轿夫将巩俐饰演的九儿抱进高粱地一段中,在红色的天与红色的高粱的映衬之下,响起了大鼓“咚咚”的声音,立即暗示出即将发生的事,并在平息之后再次揪起观众的心。
随后响起的是唢呐发出的尖锐而高昂的声音,将当时人物感情的狂放与人性的喷发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作曲者赵季平先生并没有用复杂的交响乐去刻画广阔高粱地背景下的情景,而是采用了简单的鼓与唢呐两种乐器,用简单的元素表现了人物冲破束缚敢爱敢恨的魂。
一曲《酒神曲》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九儿掌家后,第一次酿出红高粱酒时,由罗汉大哥领起,歌曲阳刚有力,表达出一切重新开始,大家取得收获后的喜悦之情,透出强烈的自我肯定与赞美,也表现出了西北汉子的阳刚的形象。
第二次则出现在,大家决定与日本鬼子拼命为罗汉大哥报仇那一段,情景与前一段极相似,但背景却是浓重的黑色,情感也完全不一样。
在短暂的倒酒声之后,再次响起了《酒神曲》,姜文宽厚的嗓音诠释出了他们将生死抛在脑后与侵略者以拼到底的决心,表现了西北汉子爱憎分明的性格。
一首歌曲在情感完全不同的两个场景下,都将情感表现的完整到位,实属难得。
最经典的还是那首主题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这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由姜文粗哑雄浑的嗓子里“吼”出来,吼出来声音强烈,高昂粗犷的歌唱,强烈而直白地表现生命的欢乐。
歌声中夹杂了陕北夯歌的元素,也借鉴了秦腔的画脸。
因为此歌,人们再也无法忘记十八里坡那片繁茂幽深的高粱地,无法忘记黄土高坡上一段悠久遥远的华夏历史。
作曲者赵季平说:“电影音乐是变幻莫测的调色板,在作曲家的笔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灵感应,去绘制色彩斑斓的音画。
《红高粱》要的是一个火红,红的天,红的地,火红的高粱,火红的人生。
这就是影片的色调。
”《红高粱》音乐追求国粹化、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村音乐。
音乐完全融进影片,成为影片剧作的一部分。
乐器选择上,立足于民族乐器的发掘,使用乐器精炼。
整部影片就用了两件乐器:唢呐和中国大鼓。
鼓敲得像心跳,唢呐吹得像痛快的呐喊。
如果把几首荡气回肠的歌、唢呐去掉,《红高粱》就不成其为今天的《红高粱》。
是音乐赋予了影片精神和灵魂。
还有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运用了中国民族音乐,如《黄土地》、《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大宅门》、《乔家大院》等,正是这些影片中的音乐赋予了它们更丰富的表情与特有的魅力,更赋予了它们精神与灵魂。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衰落与其原因
中国以其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其灿烂而辉煌的文明享誉世界。
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仍然体现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民族音乐就是这种生命力的体现,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不仅反映了和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而且它也成为不同时期人们精神追求所依赖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说中国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它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极富感染力的完整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21世纪的新一代年轻人,在听到“民族音乐”四个字时,脑子中不免会产生一种空白感,人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了解都越来越少。
当一场颇有质量的民族音乐演唱会或演奏会门可罗雀时,某著名歌星的演唱会却异常火爆,一票难求。
民族音乐文化的衰落其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原因。
古代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两个重要性质——世俗性与社会性。
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时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听众、观众方面都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但到了近代,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正是这段曲折历程,阻碍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走向瓶颈。
二是时代变迁与文化侵袭。
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无疑让中国进入了世界市场。
改革开放使以往的秩序结构、心理状态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音乐文化和学术思潮蜂拥而至时国人显得有点措手不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的改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倾向。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
我国内在的流行音乐的崛起与外在的西方文化的侵袭。
流行音乐在年轻一代人之中的流行,与其快速发展的产业模式,使其在乐坛占据了重要地位。
而民族音乐则渐渐走了下坡路。
西方文化的侵袭同样使人们的视线从传统民族音乐上挪走了。
三是民族音乐自身的发展问题。
首先是教育方面,应试教育长期不重视音乐教育,音乐课的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无人指导音乐教学。
致使音乐教育无法执行教学大纲,更无法完成规定的内容。
音乐教学科研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没有改变,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丧失兴趣。
再之,民族音乐行业发展的无序化状态依然存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在我国当前环境下, 国内音乐市场的无序状态依然存在, 一些必要的行业规范、运行机制和市场秩序尚未完善。
其次, 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依然薄弱。
国内音乐创作深受港台影响, 加之欧美强势文化的渗透影响, 窃用与拷贝旋律或节奏的现象普遍, 原创精神缺失, 理论研究依然薄弱。
三、对民族音乐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的支撑,那么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得不到正确的传承与发展。
就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而言,国家显然还没有找到适合而可行的方式。
长此以往,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从内在上讲,发展民族音乐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再多的音乐教育也只能让人被动地接受。
从外在上说,各个中小学校与各大高校的音乐教育质量也直接决定了效果。
从根本上说,只有从长远的角度建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体制,从根本上提高民族音乐教育质量,注重学生兴趣培养,才能让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入每一代人的生活,让其得到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
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在对传统民乐进行学习和欣赏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为民族音乐输入强大的生命力与新鲜的血液。
如果只注重过去的经典,不去创新就背离了保护民族音乐的宗旨,也就不能让民族音乐文化走入了死胡同儿。
形成系统化的民族音乐管理体制与产业模式,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实际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只是发扬与传播的方式太有限了,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
光有氛围而没有实际存在的机构去实践,这样无法将其发扬到海外,甚至是我们国人。
结语:通过对“音乐与电影”课程的学习,我对分析与欣赏电影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西方音乐文化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下,我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知道了传承与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王忠浅谈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
佚名从视觉和听觉打动人心
张子骏浅谈中国音乐中的民族符号上海交通大学
尹茂源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与发展
薛俊敬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