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6张PPT)
鸦片战争后,到1893年,外国列强陆续在中国 设立各种洋行,约有580家。1894年,外国在中国 的制造业约有80家,投资额约合2791万元,航运 企业共21家,投资额约合2643万元。两项合计 5433万元。——《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资金少、规模小、行业发展不平衡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 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 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 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 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 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耕织 分离
Hale Waihona Puke 农民、手工业者 破产农产品 商品化
(生产活动) (生产者) ( 生产的产品)
变动二: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
1、洋务运动(洋务企业)
定义: 在19世纪60—90年代,清朝一部分统治者
掀起的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救运动
背景: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陷入严重的
政治危机
北京 天津
英法联军
太 平 天 天京 国
封建主义的压迫
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1)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和市场,受 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的束缚。 2)后天畸形: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轻工业为 主,工业体系不完整;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受外国资 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制。
4、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奠定了经济与阶级基础,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产生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背景
封建时间:鸦 片19世纪六七十洋年务代运动 人社会物:战 争 后一些官外的僚商刺企 激、业地主、商诱导人
萌芽
封建经济的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共34张PPT)

变动四:洋务运动
依据以下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2分)
史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其最大的 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 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 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会的变迁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 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文明化。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就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
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短暂春天


展 初步发展
显著发展
萧 条
夹缝产生
严重破坏 陷入绝境
获得新生 消亡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一. 民族工业产生(19C60、70年代)
1、原因: 列强经济侵略(工业文明的冲击)
2、表现: 纺织分离、耕织分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影响: 积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义产生
提供劳动力和市场。 消极: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
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注意:
1、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 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远比内地迅速。
复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经济、政治、国际关 系产生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中国在外力作用下 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47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47张PPT)
技术力量薄弱
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 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 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 者,有抵押洋商者。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材料4 :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 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
坊,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 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李福 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 作为“不安分”的“刁商”,李福明 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
评价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和技术雄厚,利用中外之间不平等的经 济秩序榨取超额利润,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为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直接冲击了 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 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并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东 南沿海较快,内陆缓 慢。在近代,自然经 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自德国订购的“定远”、“镇远”号铁 甲舰,号称“亚洲第一巨舰”
洋务企业的性质
民用工业:
• 基本上是建立在利润、市场和价值规 律基础上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 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
自1872年始,共计120名幼童先后 赴美留学,返回祖国后,多数成为国家有 用之材,其中有7人在中法、中日战争中 为国捐躯;1人成为日后的国务总理;2 人成为外交官;2人当过海军元帅;14 人成为海军军官;14人为铁路专家及官 员;9 人为矿冶专家……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90年代,“通商大埠,及内地 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 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货“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 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 削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7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70张PPT)
自 外国资本主义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 击。
(2)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 展 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 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的速度快一 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
慢。 (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 成熟
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 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北洋水师



上海、南京

南洋水师

福建马尾
福建水师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创办年代
D
1862
创 办
1863

1866
式 学
1880

1885
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二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自然经济的含义
自然经济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 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 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典型表现是小农经济。它是封建社会 经济的基本形式。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是与商品经济 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影响 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同时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思考: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沉沦,还是 历史的进步?
沉沦:在工业文明冲击之下开始解体,是中国经济殖民化的开始, 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 附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1张PPT)

晚年李鸿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 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 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不揭破 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 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 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 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 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 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 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市场、劳动力。 (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只 是开始解体,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 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年李鸿章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 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 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 也。…
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 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 此则吾所敢断言也。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
1.生产方式 手工劳动→机器生产
2.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市场管理
3.所有制形式 国有→民有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 的现代化运动。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诸如此 类开风气之先的业绩,铭刻着筚路蓝缕的开创者的 历史功勋。可是,从全局看,它是失败了的实践。 而这个现代化良机所以丧失,说到底是由于历史积 垢的重负,是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产生的恶果,创 巨痛深。但强者永远注视着未来。
-张研 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问题三: 洋务派的活动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把种种官僚病带进经济活动过程, 使之丧失了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企业充塞 着腐朽的衙门作风,机构臃肿,冗员甚多,官派的总办、 会办等大员,大部分是不懂经营管理而又不愿认真学习的 庸碌官僚,再加上企业的盈亏盛衰与这些官僚没有直接的 利害关系,营私舞弊倒能饱填私囊,其前途也就不卜而知 了。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2)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3)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 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3 . 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 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________。
规律总结: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自然经济虽然开始逐渐解体,但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居主 导地位,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
1.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 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2.民族资本主义在 19世纪末期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 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 天。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国 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 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
4.实践活动 自强 ”为旗号,维护清朝统治 目的 以“________ 创办军 事工业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企业 ______________ 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 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轮船招商局 和开平煤矿, 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_____ 企业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目的 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初步建成________ 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 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 育的先河
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 1 . 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页,共35页。
经济结构
• 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经济成分及其比重的构成情况。
• 所有制结构、
• 产业结构、
• 分配结构、
• 交换结构、 • 消费结构、
• 就业结构、
• 技术结构
• 地区结构等。
第二页,共35页。
近代工业
• 是指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 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但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工 业。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创办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根本措施,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发展民用工业,应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等,以免 危及清朝统治。 两项合计5433万元。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3、据材料二和三,谈谈洋务派如何看待“求强”与“求富”的关系?
法也都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阅读下列材料,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 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 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
鸦片战争后,到1893年,外国列强陆续在中国设立各 种洋行,约有580家。1894年,外国在中国的制造业约有 80家,投资额约合2791万元,航运企业共21家,投资额 约合2643万元。两项合计5433万元。——《中国近代手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第十三页,共35页。
三、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旗 号;四人四企业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旗 号,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军工的各种困难;二人四企业 内容: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9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9张PPT)
主干梳理 练出高分
主题二
深化探究
深化探究
(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 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 国的联系。 (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 代化的历程。
(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
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洋务运动
轻巧识记 洋务运动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段 时间 原因 主要史实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19世纪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 (2)广东南海的 继昌隆缫丝厂 产生 六七十 的刺激 年代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 (3)天津的贻来牟机器 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磨坊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一 曾国藩说: “„„ 购买外洋器物 „„ 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 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 勤远略。” 导读 史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引进
第9 课
近代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
人教课标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知识点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知识点二 洋务运动 知识点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1)洋纱输入,取代土纱,造成“纺”与“织”分离。 表现 (2)洋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织”与“耕”分离。 (3)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1)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评价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商品经济 的发展。 (3)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的探索,在近代化历程 中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启了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多 方面的近代化,当然,由于其阶级局限,未能将近代化推 进到改变封建制度层面,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奕 訢

地方:
李 鸿 章
曾国藩
代表人物:
左宗棠 张之洞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4、影响: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中国 自然
国 经济

的逐 步解
本体

义 外商 企业


洋务

运动
农民和手工业者 破产,成为自由 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 展,为资本主义发展 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外国资 本主义

刺激

官僚资 本主义
洋务运动的诱导
2. 早期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 继昌隆缫丝厂(南海) 主要集中在 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东南沿海地区
早期资本家来源于地主、商人、官僚 3. 特点: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天畸形:行业、区域分布不平衡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洋务运动的诱导
2. 早期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 继昌隆缫丝厂(南海) 主要集中在 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东南沿海地区
早期资本家来源于地主、商人、官僚 3. 特点: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
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资的宝金昌少丝厂、一规家就模有小资本110万,接近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洋务运动主要实践活动
活动分类
兴办近代军 事工业 (19C六七 十年代)
兴办民用工 业 (19C七 十至九十年 代)
旗号
自 强
活动成就
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封建官僚性质
②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③福州船政局(左宗棠)④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求 ①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 ②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武汉、张之洞)

资本主义性质
筹划海防 文化教育
北洋、南洋、福建海军
创办新学堂(京师同文馆) 派遣留学生 (詹天佑等)
返回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
1

4、洋务运动的诱导

国 3、外商企业
资 本
的刺激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 背景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运 7、破产标志: 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

8、破产原因: 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而不改变封建 制度。
9、影响:
引进了…培养了…刺激了… 抵制 了…瓦解了…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什 么)
*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客观 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主张:
运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
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中体西用)

4、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5、代表: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 6、内容 务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创立近代教育
洋务经济
本质为封建经 济,带有资本 主义性质。
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材料4: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坊,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
,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受价本,明国天封令他建捐主献,义李压福明迫不甘压迫
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不安分”的“刁商”,李福明 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 背景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 哪些重大变化?(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二、洋务运动的开展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1、原因: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前提条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知识回顾:
1、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 种经济形态特征之一是( )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 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 的变革……
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
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技英国术制力造”量。薄到1弱9世纪80年代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
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革命性、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 市。料上3:年洋(商1见86我6年工)商江竞浙用、新湖法受北,等深外省中国,其缫忌资丝,本、百纺计主织阻义各抑厂,压,勒迫无价不停
2、表现:
①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纺”与“织”
洋布洋纱输入
分离
“耕”与“织”
分离
②农业生产日趋商品化
自由劳动力
3、影响
自主探究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 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 件(市场、劳动力、原料等)
③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什么自救方案?
二、洋务运动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世纪60-90年代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
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
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
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
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从材料中找出洋务运动的目的?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
洋 忧外患局面
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 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 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 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