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时间评定表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观测时间×评定系数×(1+宽放率)观测时间将每道工序的工作分成若干个工作单元,分别进行计时。
注:重点强调:测时前操作方法应已标准化。
操作方法不同,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同。
若操作方法尚未标准化,操作单元的划分及其时间研究将毫无意义。
划分单元时应注意:1、每一个单元应有明确且易辨识的起点和终点。
在工作循环中,一个操作单元中止另一个操作单元开始的瞬间,称为分解点或定时点。
2、人工操作单元与机器单元应分开,时间研究主要是测定人工单元。
3、不变单元和可变单元应分开,不变单元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其操作时间基本相等的单元,如焊接操作中的手拿焊枪为不变单元。
可变单元是指因加工对象尺寸、大小、重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单元。
在焊接操作中的焊缝所需时间是随焊缝的长短而变化的,故为可变单元。
4、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因为搬运时间受工作场所布置的影响很大,分离出来便于单独研究。
测时方法:(1)归零测时法,即在每一个操作单元终了时,使指针回零的方法。
现场记录时,因为要归零,所以费时,且易漏记。
(2)累计测时法,即每次按停显示当时时间,再按则显示累计走时。
(3)连续测时法,在整个过程中,秒表不停的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出,记录在表格内。
研究结束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出操作单元实际的持续时间。
优点是现场记录时,因秒表开动后不再归零,任其连续走动至各单元末记录时间,比较方便,且一直连续计时,能保证所有时间均可记录无遗漏。
缺点是各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通过减法求得,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
评定系数评比时需要将操作者的速度和理想速度作精确的比较,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其快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
评比方法:1、速度评定法,是比较简单的评定方法,它完全根据观测者关于理想速度概念评定工人的工作速度,即将工人工作速度与观测者脑海中已有的标准水平概念进行比较。
作业时间测量方法-A版

二.秒表测时方法步骤
2.1 工具准备
✓ 秒表 ✓ 观察板
(观察板主要用来安放时间研究表格) ✓ 时间研究表格
(记录一切有关的资料) ✓ 其他工具(铅笔)
工时测量表
测量员:
操作员:
日期:
实测时间
a b c 单元标 工序标
工序名称 单元名称 /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评比系 数
宽放率
准时间 ST
准时间 ST
四.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4.2 MOD法的特点
——易懂、易学、易记、实用
✓ MOD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用一长模特法排时法基本图表示,“一看就懂”; ✓ MOD法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如G3表示复杂的抓取动作,同时表示3MOD=3×0.129s=0.387s;又
如:M3G3=6MOD),因此只要知道动作符号,也就知道了时间,所以“一看就会”; ✓ 在MOD法的21种动作中,不相同的时间值只有“0,1,2,3,4,5,17,30”共8个,这样只要有了动
作业周期/min 0.1
0.25
0.5
0.75
1.0
2.0
5.0
10.0 20.0 40.0 40.0以上
观测次数
200
100
60
40
30
20
15
10
8
5
3
二.秒表测时方法步骤
2.5 测时
测时方法: 秒表测时时,通常采用方法有:连续测时法、归零测时法、周程测时法和累计测时法。
连续测时法: 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秒表不停地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 出,记录在表格内。
作业测定时间的标准法

精品ppt模板
操作水平与评比举例
正常 正常 正常 =60 =75 =67
操作水平
英里 Km/ /h h
40
50
67
甚慢;笨拙,摸索之动作;操作人似在半睡状态, 对操作无兴趣
2
3.2
60
75
100
稳定,审慎,从容不迫,似非按件计酬,操作虽似 乎缓慢,但经观察并无故意浪费行为(正规操作)
3
4.8
80
100
• 秒表法——观测时间,必须进行评 定以得到正常时间
• 工作抽样法——正常时间 • 预定时间标准法——正常时间 • 标准资料法——正常时间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一)评比的概念
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
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
其方法是用T布和T休·生占作业时间的百分 比K布和K生休分摊,有时把二者之和统称为 附加时间,也按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K分
摊。
T准结————一批消耗一次,T准结应分摊 精品ppt模板 到该批制品的每个零件上。 What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工时定额的构成与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 关系
133
敏捷,动作干净利索、实际;很象平均合格之工人 ;确实可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及精度。
4
6.4
甚快,操作人表现高度的自信与把握,动作敏捷,
100 125 167
协调,远远超过一般训练有素的公认。
5 8.0
非常快;需要特别努力及集中注意,但似乎不能保
120 150 200 持长久;“美妙而精巧的操作”,只有少数杰出工人 6 9.6
标准工时知识点

工时介绍
1.求取合理观测次数
1).误差界限法
误差界限法:一般采用95%信赖水平和5%的精确度(即有95%的母 群体平均值的误差在5%的范围内)。 则应观测次数为:(Xi为预观测
次数)
工时介绍
例:设在秒表测时中,先对某操作进行观测10次, 其时间为:5s,7s,8s,6s,6s,7s,6s,7s,7s,6s ,现要求误差界限控
30
40 60 100
制在95%信赖水平和5%的精确度
n=10
=65
=429
工时介绍
2.通过作业周期确定观测次数
高氏观测记数表 周期时间 40min以上 20~40min 10~20min观测次数 3 5 8 10 15 20
0.75~1.0min
0.5~0.75min 0.25~0.5min 0.1~0.25min
标准工时介绍
标准工时简介: 标准工时是指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
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完成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
正常时间=实测作业时间×评定系数;
标准工时=正常时间+宽放时间=实测作业时间×评定系数×(1+宽放率)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展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观测时间×评定系数×〔1+宽放率〕观测时间将每道工序的工作分成假设干个工作单元,分别进展计时。
注:重点强调:测时前操作方法应已标准化。
操作方法不同,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同。
假设操作方法尚未标准化,操作单元的划分及其时间研究将毫无意义。
划分单元时应注意:1、每一个单元应有明确且易辨识的起点和终点。
在工作循环中,一个操作单元中止另一个操作单元开场的瞬间,称为分解点或定时点。
2、人工操作单元与机器单元应分开,时间研究主要是测定人工单元。
3、不变单元和可变单元应分开,不变单元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其操作时间根本相等的单元,如焊接操作中的手拿焊枪为不变单元。
可变单元是指因加工对象尺寸、大小、重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单元。
在焊接操作中的焊缝所需时间是随焊缝的长短而变化的,故为可变单元。
4、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因为搬运时间受工作场所布置的影响很大,别离出来便于单独研究。
测时方法:〔1〕归零测时法,即在每一个操作单元终了时,使指针回零的方法。
现场记录时,因为要归零,所以费时,且易漏记。
〔2〕累计测时法,即每次按停显示当时时间,再按那么显示累计走时。
〔3〕连续测时法,在整个过程中,秒表不停的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完毕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出,记录在表格内。
研究完毕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出操作单元实际的持续时间。
优点是现场记录时,因秒表开动后不再归零,任其连续走动至各单元末记录时间,比拟方便,且一直连续计时,能保证所有时间均可记录无遗漏。
缺点是各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通过减法求得,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
评定系数评比时需要将操作者的速度和理想速度作准确的比拟,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其快慢,为了到达这个目的,就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
评比方法:1、速度评定法,是比拟简单的评定方法,它完全根据观测者关于理想速度概念评定工人的工作速度,即将工人工作速度与观测者脑海中已有的标准水平概念进展比拟。
标准工时测定

A1
+0.15
A2
+0.13
超优
A1
+0.13
A2
+0.12
B1
+0.11
B1
+0.10
优
优
飞翔
B2
+0.08
B2
+0.08
C1
+0.06
良
C2
+0.03
C1
+0.05
良
C2
+0.02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E1
-0.05
可以
E2
-0.10
E1
-0.04
可以
E2
-0.08
F1
-0.16
劣
F2
4. 平准化评比
飞翔
影响速度的四大原因﹕ 熟练程度 努力程度 工作环境 一致性
熟练度﹕工作进行的順畅性
努力度﹕工作的意愿
工作环境﹕如溫度﹑ 湿度﹑ 通风﹑ 光线等等此影响较小﹐不考慮。 一致性﹕同一作业单元的测时值是否非常接近,不考慮。
► 4. 平准化評比系数检查表
熟练度调整系数
努力度调整系数
超优
注:测量完成后,数据请保留备份。
4.1.4 秒表测时的步骤
1. 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
2. 確定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
飞翔
3. 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并确定观测次数
4. 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
5. 基本的时值整理(剔除异常值)
6. 计入评比与宽放
4.1.5 划分作业单元的理由与技巧
理由﹕ 1. 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 2. 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 3. 作业条件、 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一、标准工时定义标准工时指对于必要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即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及标准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和适应度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況下熟练度与适应度5.以企业所设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個单位作业量二、标准工时的角色三、标准工时的构成四、宽放时间种类a. 生理宽放:又称私事宽放。
标准工时标准准备时间标准主体时间净准备时间宽放时间净作业时间宽放时间一般时间特殊时间特殊时间一般时间标准工时工厂管理外包价格的決定标准价目格的決定进货价格的決定设备管理设备机种的选定设备台数的決定设备定位的決定生产管理生产计划日程计划作业管理适当的人员配置作业制程改善效率管理工程管理价格管理效率与生产性能的评价奖励津帖的策略价格的预估b. 疲劳宽放: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c. 管理宽放:又称连接宽放。
d. 以上三种宽放以外的各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标准工时宽放范围。
ILO国际劳动组织变动疲劳宽放表项目区分男女立姿操作1% 2%不自然姿势稍不舒适 2% 3% 悬挂向上 5% 5% 很不舒适 7% 7% 重量 5磅以上 0 1% 阻力10磅以上1%2%表1一般情况下的宽放率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 5%6% 4%表2五、标准工时测定方法a. 秒表测时法b. PTS测时法(多采用MTM法)c. MOD测时法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各IE作业者由于喜好及运用熟练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方法。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运用。
a. 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测时方法,目前多数企业广泛采用。
1.局限性1> 必须在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采集到数据才有效。
2> 评比比较困难,人为因素较多。
3> 采集数据周期比较长,时间成本耗费较大。
2.优势性1> 采集数据简单,较为直接,操作比较简单。
工业工程-工时测定

1、秒表(马表、停表) 2、记录板 3、时间研究表格 4、计算器、测量工具、摄影、录像设备或计时机等
二、秒表时间研究
2、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秒表是时间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定额人员常用的是1/100分秒表, 也称10进分计秒表,如图a;另外一种秒表为10进时计秒表(表面划分 成100小格,每格代表0.0001h),见图b。
这样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我们进行的作业时间,依据工作顺序、使用的工具、 工作方法等各种各样的作业条件会发生变化。
二、秒表时间研究
2、1获取充分的资料
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 操作方法资料; 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 设备资料; 操作者的资料(平均员工); 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
二、秒表时间研究
二、秒表时间研究
2、4测时
二、秒表时间研究
2、4测时
二、秒表时间研究
2、4测时
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在该单元“R”行中记一个“x”或“M”, 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照估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其真实性。
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在该单元的“R”行中划一斜线
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在相互颠倒的两个单元的“R”行内分别 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横线上记结束时间
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如刀具断裂、工具掉地等,观测者应在相 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如果外来单元时间很短,理论上可 忽略,但为了准确起见,也要记录,以便分析。外来单元消耗的时间, 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
二、秒表时间研究
2、4测时
1
2
3
4
5
外来单元
周程 R
TR
T
R
T
R
T
R
T 符号 R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