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放射科传染病异常记录反馈登记表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

检查科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从出入院登记本随机抽查与网络报告病例进行对照,对三个内科、康复科、外科、门诊部、检验科、放射科等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进行第四季度考核
检查结果
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25张,网络直报的25人。有效报告卡25张,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25例。
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多例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1例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存在问题
1、门诊日记内科部分专家、外科部分专家需要进一步完善;
2、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已完善,并有登记;
3、网络直报每月登陆,定期修改密码;未出现零报告现象;
4、住院病人登记规范;
3、网络直报按规定修改密码,无零报告现象;但有一例感染性腹泻误报为细菌性痢疾,已改正;
4、住院病人登记比较规范;
整改措施
1、在一年开始时,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网络直报人员业务的学习。
2.加大督查力度,避免传染病的漏报。 感染性腹泻、发热病人归口治疗。
3、科室主任要切实加强对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工作的管理,督促医生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的上报传染病信息。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
检查时间
检查科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从出入院登记本随机抽查与网络报告病例进行对照,对三个内科、康复科、外科、门诊部、检验科、放射科等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进行第一季度考核
检查结果
一季度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18张,网络直报的17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与早期病例重报告1人次,其中重复报告卡1张。有效报告卡17张,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17例。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1医院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检验科、放射科发现病人异常检验结果时,应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
三、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甲型H1N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时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疫情报告人员应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四、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在接到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片或电话)后,做好登记,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片保存3年。
五、防保科负责传染病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转。
六、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每月对各科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核对、自查,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放射科台账明细登记表

放射科台账明细登记表可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设备信息:设备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
2.人员信息:操作人员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等。
3.登记日期:每次检查的日期。
4.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联系方式等。
5.检查项目:检查部位、检查目的、检查方法等。
6.检查情况:检查结果描述、诊断意见等。
7.报告发放情况:报告发放时间、报告发放方式等。
8.仪器使用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仪器状态等。
9.异常情况记录:是否有异常情况,异常情况描述及处理措施等。
10.维修保养记录: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表格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或调整。
同时,需要确保表格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以便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化验室放射科传染病阳性结果反馈记录表最新文档

是() 否()
是否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体质健康卡
查看资料
是()否()
学校对新入学学生是否查验接种证?(托幼机构和小学)
询问学生
是()否()
学校是否开设了健康教育课?是否利用媒体或宣传栏进行过防病知识宣传
查看文字资料、现场查看
是()否()
是否制定了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对照责任制,抽查校医、2名教职工,了解其是否掌握自身职责
③指定人员负责作为联系报告人,负责与卫生院、县疾控中心的日常联系和疫情报告。
记录联系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培训与宣教
①开展对学校(幼儿园)所有教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全员培训,有讲义(课件)、签到单等培训记录。
查相关记录
②落实教育部要求,将结核病、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课是否按要求严格执行(每学期最少一个小时,有课程安排、教案等原始资料)。
是否开展宣传
晨、午检及缺勤缺课追踪
①学校、幼儿园应制定晨、午检工作制度,明确校医、班主任等相关人员职责。
查资料
晨、午检及缺勤缺课追踪
②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体温计或红外线非接触式测温仪,用于可疑发热学生(儿童)的初步排查。如使用玻璃体温计,应在每次使用后严格进行消毒(可用75%酒精擦拭)。
实地查看
③每天早自习或第一节课、下午第一节课前,由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儿童)进行晨、午检,并填写登记表,校医或学校卫生保健员指导做好晨、午检工作,并每日通过学校晨检系统
④对于晨、午检中发现的可疑患者,教师要及时带其到医务室或隔离室,戴外科口罩,由校医作进一步初步检查,没有配备校医的应即时通知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派医生进行处理。
医院疾病控制科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
幼托儿童(3-5岁)、散居儿童(0-2岁)
务、医务人员、工人、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
3、地址:详细到乡村组门牌号。
4、14岁以下患儿要填写家长姓名。
医院疾病控制科传染病登记表
幼托儿童(3-5岁)、散居儿童(0-2岁)、
务、医务人员、工人、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
3、地址:详细到乡村组门牌号。
4、14岁以下患儿要填写家长姓名。
医院出入院登记表
1、本登记表中的所有栏目均为必填项目;
2、职业:请选择:幼托儿童(3-5岁)、散居儿童(0-2岁)、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
3、地址:详细到乡村组门牌号。
4、14岁以下患儿要填写家长姓名。
门诊日志、出入院、检验、影像科室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门诊日志、出入院、检验和影像科传染病
登记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关于规范全省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的通知》(浙卫办疾控〔2009〕48号)的要求,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科及影像科室登记等诊疗记录本格式,登记项目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漏项。
1、门诊日志
(1)门诊日志至少包括病人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联系电话、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11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2)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录入HIS系统;
(3)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2、出入院登记
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联系电话、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如果死亡还应填写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2项基本内容,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3、检验科登记及反馈:
检验科室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4、影像科登记及反馈:
影像科室(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结果、检查日期等内容。
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最新xxx医院传染病自查记录表

检杳
日期
被查科 室或医生
日志时 间段
登记
例数
例数完 整率
(%)
查出传
染病数
漏报数
是否 补报
地址详 细数
与纸卡 一致数
报告 及时数
分值
被查医生或 科主任 签字
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管理自查小结
检杳时间:年 月
日
参加检查人员签字:
检杳科室:
总体检查结果
同期门诊日志登记总人 次数
门诊日志登记符 合率
查出传染病病种与 例数
漏报 数
漏报
率%
报告及时 数
及时
率%
各科室门诊登记符合率:
各科室传染病漏报情况:
存在冋题:
奖惩建议:
今后工作建议:
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组
组长批示:
放射科急诊病例登记表

放射科急诊病例登记表
概述
本文档为放射科急诊病例登记表的规范模板,用于记录和管理放射科急诊病例信息。
登记表字段
1. 病例编号:独一无二的病例编号。
2. 患者姓名:病例对应患者的姓名。
3. 性别:患者的性别。
4. 年龄:患者的年龄。
5. 就诊时间:患者来院急诊的时间。
6. 症状描述:患者的症状描述。
7. 医生诊断: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初步诊断。
8. 检查要求:医生对患者进行的放射检查要求。
9. 检查结果:患者的放射检查结果。
10. 处理意见:医生对患者的处理意见。
11. 备注:其他需要记录的信息。
使用方法
1. 在每个字段下填写相应的信息。
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为必填项,其他字段可根
据情况填写。
3. 每一份病例都需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
4. 填写完成后,保存该登记表并妥善保存相关电子或纸质文件。
注意事项
1. 登记表需要按照标准格式填写,确保信息的清晰和一致。
2. 在填写过程中,应遵循患者隐私保护的原则,不得泄露个人
敏感信息。
3.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登记表的保存时间应符合相关规定,确
保信息的安全和合规性。
4. 如遇到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寻求相关部门或专业
人士的帮助。
以上是放射科急诊病例登记表的相关信息,供参考使用。
如有
进一步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