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底稿(含报告)
固定资产核销审计报告范文 如何对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进行审计

固定资产核销审计报告范文如何对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进行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程序:(一)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对固定资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总体合理性)。
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
3.实施检查重要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存在(重点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关注是否存在已经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1)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进行实地追查,以证明会计记录中所列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并了解其目前的使用状况(存在);(2)以实地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以获取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均已入账的证据(完整性)。
4.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所有权审计)。
对各类固定资产,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收集不同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确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对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通常还应审核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负债项目等予以证实。
5.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
(1)询问管理层当年固定资产的增加情况,并与获取或编制的固定资产明细表进行核对;(2)检查本年度增加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正确;(3)检查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及其会计处理。
6.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适当的会计处理。
7.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经常出现的考点,掌握资本化的条件及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事务所固定资产减值审计报告范文

事务所固定资产减值审计报告范文
一、审计概况
我们审计了本事务所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本次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确认减值的金额。
审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使用状况进行了全面审查。
二、审计依据
本次审计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三、审计方法
在本次审计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审计方法:
询问:向相关人员了解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管理情况。
检查: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凭证、折旧计提记录和使用记录进行检查。
观察:实地查看固定资产的状态和运行情况。
重新计算:验证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准确性。
外部证据:参考市场价值和其他外部信息来源。
四、审计结果
根据我们的审计,本事务所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如下:(列出版面详表,描述各项固定资产的原值、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减值金额等信息)
五、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本事务所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减值金额为XX 元。
该减值处理是合理的,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ET固定资产清理审计工作底稿模版

方法一:按《细节性测试样本量确定过程.xlsx 》表格编制底稿,然后在此填写:固定资产清理抽样底稿详见索引号
XXXX
方法二:在此处直接说明选样方法及样本量说明固定资产清理处直接说明选样方法及样本量说明固定资产清理明细及检查表第1页
ET固定资产清理审计工作底稿模版
被审计单位:XXX公司编制人:张三
日期:2013/1/1索引号: ET2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12年12月31日
复核人:李四
日期:
2013/1/2
页 次:
审计说明:
检查固定资产清理借方发生额:
检查固定资产清理贷方发生额:
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底稿

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底稿固定资产审计中常用的工作底稿包括: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表(14)、固定资产盘点数量检查情况表、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情况表、固定资产交易情况检查情况表(15、16、17)、审定表(略)。
1.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格式如下表10)表10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公司名称:编制人:索引号:B2/0会计期间:复核人:页次:一、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或控制;3.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4.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5.确定折旧费用的分摊是否合理、一贯;6.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完整,方法是否恰当;7.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周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记录是否完整;8.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9.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实质性测试程序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有关帐户、报表相核对,并注意与上年审计后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2.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
从各类资产中选择重大的资产样本(新增金额50%以上),做下列检查:⑴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检查购入的固定资产是否列入预算并经授权批准,对于实际成本超预算幅度较大的资产项目,应追查原因。
检查采购发票等凭证,将采购发票上的价格和采购合同及账面的金额进行对比,判断各项采购计价是否合理;对从关联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还须注意其价格是否存在异常或存在附带交易条件,并在底稿中予以充分揭示;检查固定资产的验收报告,判断资产入账手续是否符合内控程序,资产是否完整入账;根据上述单据的检查,判断资产入账价值的正确性,包括买价是否无误,安装及其他相关费用是否可予资本化。
⑵自制自建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检查已完工程的验收报告,判断资产入账手续是否符合内控手续,资产是否完整入账;检查已完工程的验收报告,检查已完工程价格结转的正确性,与“在建工程”科目的底稿相互核对,勾稽;实地检查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项目,确定其存在性;对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结算的资产项目,确定是否已按暂估价格转入固定资产,并关索引号B2/1B2/2是否适用注暂估价格是否合理,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对暂估价格进行检查。
安永全套审计底稿

项目
流动资 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Per discus应s收ion票w据ith Ms Cui, finance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帐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货款 应收补贴款 存货 待摊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投 资: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权投资 长期投资合计
固定资 产:
固定资产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额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 产及其 他资 产: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长期资产
递延税 项:
无形及其他资产合计 递延税款借项
资产总计
-
-
-
27
-
-
-
-
28
-
-
-
-
32
-
32
-
-
-
-
-
33 34 35
36 37 38 40 42 42 44 45/46 47 41 48 49
36 50 51
57
58 59 5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一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一、会计记录概况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 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具体数据见“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
二、审计目标(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固定资产审计底稿审计结论

固定资产审计底稿审计结论一、审计底稿的目的和作用审计底稿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目的是记录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以及审计发现的问题和结论。
审计底稿具有以下作用:1. 提供审计过程的详细记录,方便审计师进行工作回顾和复核;2. 作为审计师对审计对象的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3. 为审计机构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审计工作的证据和依据。
二、固定资产审计底稿的内容固定资产审计底稿是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审计的重要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资产台账和清查记录:审计师需要核实企业的固定资产台账,比对资产的数量、名称和账面价值等信息,并记录清查过程和结果。
2. 固定资产评估报告:对于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评估的情况,审计师需要审查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记录相关信息。
3.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审计师需要对企业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核实减值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分析。
4.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审计师需要审查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合规性和适用性,并记录审查过程和结论。
5. 固定资产处置情况:审计师需要核实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情况,包括处置的原因、方式和收益等,并记录相关信息和结论。
三、审计结论的形成审计结论是审计师根据审计底稿和审计发现,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评价和判断的结果。
形成审计结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底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师需要确保审计底稿的记录完整、准确,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记录没有遗漏和错误。
2. 审计发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审计师需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异常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审计发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 相关法规和准则的遵守情况:审计师需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和准则,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评价,确保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符合法规和准则的要求。
4. 审计结论的表述清晰和准确:审计师需要将审计结论以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述出来,使相关利益相关方能够理解和接受审计结果。
四、审计结论的意义和影响审计结论对于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1. 对企业的影响:审计结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15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引固定资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引—固定资产一、会计记录概况ABC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期初余额977,781,373.40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0,980,940.02元、本期贷方发生额196,300.00元、固定资产原值期末余额988,566,013.4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700,975,517.91元,本期增加29,154,424.52元,本期减少187,559.00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729,942,383.43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初余额17,496,670.90元,本期无发生额,期末余额17,496,670.90元,具体数据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底稿见索引ZO002)。
二、审计步骤,第一步:取得企业的明细账、总账(或科目余额表)及相关资料;第二步: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并复核;第三步:实地检查固定资产第四步: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客户所有;第五步:对固定资产的增加与减少进行查验;第六步:收集固定资产闲置、提足折旧、抵押担保、保险情况等信息;第七步:折旧费用测算及分配,复核期末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合理;第八步: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第九步:与其他相关科目核对,编制交叉索引;第十步:与报表附注进行核对;第十一步:其他需执行的程序。
三、审计程序及审计过程介绍(一)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审计目标:计价与分摊审计过程:1、审计人员向客户获取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底稿见ZO002),如客户未提供,也可由审计人员自行编制,自行编制时需取得的资料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卡片账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账、总账或科目余额表;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3、将该表与报表、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将相关核对结果在审计底稿上标记“B”“G”“S”等审计标识(底稿见ZO002)。
审计结论:经审计,未发现重大异常情况(底稿见ZO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组长(签字):XXXX 编制人(签字):XXXX
审计实施计划
被审计单位: 2008年7月1日
具体审计项目
审
计方法
审
计人员
起
止日期
审计的具体内容
应注意的重
点问题
XX市XXXX股份有
限公司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
审
阅
7-
1~7-2
1.岗位分工与授
权批准
2.请购与审批控
制
3.采购与验收控
制
4.付款控制
5.监督检查
XX市XXXX股份
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规X
审
阅
7-
3~7-4
1.岗位分工与授
权批准
2.取得与验收控
制
3.日常保管控制
4.处置与转移控
制
5.监督检查
XX市XXXX股份查7-购货与付款、盘
有限公司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制
度
询 5 点
XX市XXXX股份
有限公司财产清查制度
查
询
7-
6
固定资产的盘点
XX市XXXX股
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查
询
7-
7
XX市XXXX股份有
限公司债券持有人明细资料保管制度
查
询
7-
10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查
询
7-
12
凭证账的核查
抽
查
7-
13~14
备注
审计部门:XXXXXXX 审计组长(主审):XXXX 编制人: XXXX
审计通知书
制度核查记录被审计单位: 2008年月日
制度摘要
起效
时间
目前现状审计结论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1.是否有完善的规定和流程控制:
2.现实中执行和运用的程度: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债券持有人明细资料保管制度1.是否有完善的规定和流程控制:
2.现实中执行和运用的程度: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1.是否有完善的规定和流程控制:
2.现实中执行和运用的程度: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1.是否有完善的规定和流程控制:
2.现实中执行和运用的程度: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财产清查制度1.是否有完善的规定和流程控制:
2.现实中执行和运用的程度:
制度执行负责人: XXXX 执行: XXXX 复核:XXXX 审计组长:XXXX 审计员:XXXX
审议报告征求意见书
审计部对你单位的购买资产业务管理审计已基本结束,现将审计报告初稿
送阅,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 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并及时送回,逾期及视为同意。
2008年07月15日(盖章)
收件人签章:
收件时间:年月日时分
附被审单位意见
被审单位(盖章)
部门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
购买资产业务专项审计报告
我们于2008年07月01日至07月15日对公司的购买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了审计。
购买资产的相关资料的提供和编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公司财务及公司相关部门的责任,我们
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依据《中华人民XX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XX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XX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并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通过审计目的在于掌握公司的购买资产的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以便进行分析,从中评价出硅胶制品部的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及揭示主要问题,针对重大缺陷提出审计意见。
本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审计意见,请各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自查、完善、整改,后续审计中再发现此类问题
按公司相关规定及本次审计意见进行处罚。
一、公司购买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如下:
1.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生效于年月日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生效于年月日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生效于年月日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财产清查制度,生效于年月日
2.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生效于2008年月日
3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债券持有人明细资料保管制度,生效于年月日
4.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生效于年月日
二、购买资产的凭证账目核查:
本次只针购买资产的业务过程进行了核查,并了解公司对物资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
本次抽查的目的在于查找错误指出问题,以便对资产购买过程管理控制的改进与提高。
根据重要性原则,考虑成本效益,本次审计差错的定义为:只要是账本所列名目凭证,X围定义与账面不符即为账证不符,核对中并不进行合并调整。
具体的财务操作必须根据本次审计具体情况另行仔细核对,该合并的合并,该调整
的进行调整。
本次进行的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共进行项抽查,错误项,差错率为 %。
分析:
三、总体分析及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和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我们给出了如下的分析和建议:
1.制度不健全。
购买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制度存在,如《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XX 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债券持有人明细资料保管制度》、《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但是《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购买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建立,目前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都是参照《XX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建议公司尽快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作为公司的购买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符合公司的自身的管理、经营、生产特点的,并反映了公司文化背景的操作性的控制标准、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而不是抽象地缺乏公司自身特征的专业人事普遍知晓的一般性的管理措施。
制度审计情况请参考《制度核查记录》。
1.1.固定资产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配置情况:
经审计,公司在固定资产业务中不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1.2.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经审计,公司在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执行中有健全的授权批准手续,并且不存在越权审批行
为。
1.3.固定资产日常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
经审计,公司在固定资产日常保管制度的执行中,已初步形成归口分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以
及维修保养费用的预算控制。
1.4.固定资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
经审计,公司在固定资产处置制度执行中履行了审批手续,作价合理。
1.5.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经审计,公司在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业务中不存在不相容职务的混岗的现象。
1.6.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在本次审计中,我们对大宗采购与付款业务进行抽查,发现其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越权审批
的行为。
1.7.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管理:
经抽查了解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支付正确、及时、合法。
1.8.有关单据、凭证和文件的使用和保管情况:
经抽查了解有关单据、凭证和文件的登记、领用、传递、保管、注销手续健全,使用和保管制度不
存在漏洞。
1.9.在本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请在15日之内修改完成,并反馈到审计室。
2.凭账方面:
凭证号:
本次凭账抽查,整个过程比较好,在审计中我们先了解公司对固定资产有健全的台账和明细账,并进行定期的核对清查。
通过复校采购明细账、总账及应付账款明细账,卖方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真实合理.但还是存在问题,请在15日之内修改、合并完成。
XX市XXXX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部
2008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