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从黑火药到酸雨

合集下载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1 从黑火药到酸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 学案设计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1 从黑火药到酸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 学案设计

5.1从黑火药到酸雨(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①黑火药的成分1、 黑火药的成分:硫磺、硝石、木炭2、 反应原理:S+2KNO 3+3C −−→−点燃K 2S+3CO 2↑+N 2↑②硫的性质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的固体,俗称硫磺。

熔点112.8℃ 沸点444.6℃——分子晶体密度比水重,2.078g/cm 3, 难溶于水, 易溶于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2、硫的化学性质(1)和金属单质反应Fe + S −→−∆FeS (黑色)现象:剧烈反应,移去火源后,固体保持红热,生成黑色固体2Cu + S −→−∆Cu 2S (黑色)S+Hg −→−HgS (黑色,实验室常用硫粉处理散落的汞滴) (2)与非金属反应H 2+S (g)−→−∆H 2SS+O 2−−→−点燃SO 2(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氧气中为蓝紫色)③硫、氧气、氯气氧化性比较Fe + S −→−∆FeS3 Fe + 2O 2−−→−点燃Fe 3O 4 2Fe +3Cl 2 −−→−点燃2FeCl 3④硫的用途硫磺石橡胶工业的主要添加剂、制硫酸主要原料、用作农作物杀菌剂和治疗皮肤的杀菌 软膏;广泛用于染色、制革、火柴、火药、烟火、国防等二、例题导引例1.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②分离黑火药中的成分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③硫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反应均作为氧化剂④1.6g硫与6.4g铜反应能得到8.0g纯净硫化物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硫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以以游离态“硫磺”存在于火山口附近,也可以化合态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和芒硝(Na2SO4·10H2O)等存在,①不正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硫磺、炭粉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离时主要依据三种成分的溶解性进行。

具体过程如下:由上可知②正确;硫与金属反应时作氧化剂,与非金属反应时可能作氧化剂(与H2反应)−∆Cu2S知,1.6g 也可能作还原剂(与O2反应),③错误;由硫和铜反应方程式2Cu + S−→硫与6.4g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0g Cu2S。

高一化学从黑火药到酸雨1

高一化学从黑火药到酸雨1

(3)与强碱反应
3S+6KOH
2K2S+K2SO3+3H2O
(4)与强氧化性酸反应
S+2H2SO4(浓) S+6HNO3(浓)
3SO2↑+2H2O H2SO4+6NO2↑+2H2O
4、硫的用途
• 硫的用途广泛: 制硫酸 制橡胶的重要原料 制黑色火药、焰火、火柴等 制农药 做药品
三、硫的化学性质(较高要求)
• 1、从硫的原子结构认识硫的化学性质 • (1)硫的氧化性

(4分) 答:? ? 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答:? ?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以“冰 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 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19.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 代谢: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6.葳蕤如春;冰洁,剔透, 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 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18.D? E 19.结构上,照

沪科版高一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SO2

沪科版高一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SO2

防治酸雨的措施
1.尽量减少用原油、原煤直接作燃料。 2.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石灰石等,用以硫的固定。 CaO + SO2 → CaSO3 3.采用煤的液化、气化技术。 4.开发和使用洁净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水能、风 能等,减少对煤和石油的消耗。 5.在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化肥、造纸等行业加 强废气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SO2的化学性质:
3.还原性: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SO2 + 2H2S → 3S + 2H2O 4.氧化性:
二氧化硫与酸雨
酸雨的形成
SO2 →SO3
NO

H2SO4
HNO3
→NO2 →
酸雨的形成 SO2 →SO3 → H2SO4
NO
→NO2 →
HNO3
酸雨
1.正常雨水的PH:5.6<PH<7. 为什么?
2.酸雨的形成主要原因是雨水中溶入SO2 、SO3、 氮氧化物等,但以SO2为主。SO2 、SO3和氮氧 化物等溶于水形成酸雨,其PH<5.6
总结
漂白性
特 性 氧化性
+4价
SO
酸酐
与H2O反应 与碱反应
2
还原性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酸雨危害环境!
请把左侧的化学物质与右侧的环境问题 联系起来
SO2、NO2 氟利昂 洗涤剂 (生活污水) CO2 塑料 汽油 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破坏 白色污染

沪科版化学高一下册-5.1.2 从黑火药到酸雨_硫化氢 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下册-5.1.2  从黑火药到酸雨_硫化氢 教案

25.1.2 从黑火药到酸雨_硫化氢【知识与技能】认识硫化氢具有毒性,理解硫化氢的还原性、水溶液的弱酸性、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2. 应用氧化还原的理论来理解硫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硫化合物的认识,使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硫化氢的性质。

难点:硫化氢的性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讲述】前面我所了解的硫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除了上述的“功”之外,其实它也有其“过“的一面,就好像下面的物质——令人生厌的硫化氢,它产生于动植物腐败后,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有剧毒,吸入大量会使人昏迷或死亡;这样的“毒物”只有在清楚了解后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

【新课教学】一.硫化氢1.物理性质(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H 2S:34>空气:29)(3)微溶于水(1:2.6),水溶液叫氢硫酸,显弱酸性。

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S H S H C +−−−→−︒23002以上2【讲述】硫化氢中的硫为-2价,处于硫的最低负价,化合价只能向上变化,因此具有非常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如卤素单质,O 2,KMnO 4等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2 0 +4 +6 H 2S S SO 2 SO 3(2)还原性氧化性:KMnO 4>Cl 2>O 2>Br 2>I 2>S>H 2SA.与O 2反应(可燃性:淡蓝色火焰)O 2不足:O H S O S H 20222222+↓−−→−+-点燃O 2足量: O H S O S H 20222222+↓−−→−+-点燃 2420O S O S +−−→−+点燃O H O S O S H 2242222232+−−→−++-点燃产物:S 或S,SO 2或SO 2【讲述】如果知道H 2S,O 2的确切数值后,可以利用上述的方程式进行适当的计算来判断硫化氢气体燃烧后的确切产物。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1 从黑火药到酸雨-酸雨和二氧化硫 教案设计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1 从黑火药到酸雨-酸雨和二氧化硫 教案设计

酸雨与二氧化硫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第一节从黑火药到酸雨的第三课时内容,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二氧化硫具有哪些性质?如何防治酸雨?教材采用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排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同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作用在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为以后学习硫酸的性质及制备做好了铺垫,在建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三已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并在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学习过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对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即结构决定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本人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松江一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与防治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通性及还原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酸雨形成途径的探究,初步学会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不同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换,概括化学变化发生的条件,特征及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酸雨形成途径的探究,增强物质变化观念。

2、通过对SO的污染防治措施的讨论,形成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2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酸雨的成因难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教学流程以有别的途径形成酸雨吗?成为明线,以的硫的过程需要什么特氧化生:发生了氧化反应,二氧二师:SO SO32测殊的条件?推原性化硫的还原性还设置师:大气中那些物质可以做该催化为暗线,生:催化剂,加热层层递疑问,剂呢?引导学生师:三氧化硫如何变成硫酸?进,生: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寻中究【板书】生:加水在探进而找答案,的生培养学OSO+ H→2H 综合能力。

5.1从黑火药到酸雨

5.1从黑火药到酸雨

4.实验室制法 ⑴.原理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注:1.浓H2SO4是1︰1的酸 2.Na2SO3是固体,不是溶液。 ⑵.制取装置 ①.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制气体。 注: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原因是: Na2SO3易溶于水
SO2易溶于水
②.净化装置 无水CaCl2固体或P2O5固体或浓硫酸 ③.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④.尾气吸收装置 浓NaOH溶液 ⑶.检验和验满 湿润的品红试纸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5.用途 ⑴.制造硫酸; ⑵.可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⑷.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H2S+X2 →2HX+S
-
(X—Cl、Br、I)
2 S
单质氧化性: Cl2 > Br2 > I2 > S
离子还原性: Cl < Br
< I
<
⑷.水溶液的性质 氢硫酸是硫化氢的水溶液,挥发性弱酸。 ①.酸性 H 2S H+ + HS-
HS-
H+ + S2-
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与碱反应:H2S + 2NaOH → Na2S + 2H2O H2S + NaOH → NaHS + H2O c.与盐反应:H S + CuSO → CuS↓+ H SO
③.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溶液 ④.尾气吸收装置 浓NaOH或CuSO4溶液 ⑶.检验和验满 湿润醋酸铅试纸检验 H2S+(CH3COO)2Pb→PbS↓+2CH3COOH 若试纸变黑,证明已满。 练习:如何将硫粉,铁粉,硫化亚铁混合物一一 分开? 铁粉可用磁铁分离,硫粉可溶于二硫化碳.

高一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教案(第2课时)沪科版

高一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教案(第2课时)沪科版

5.1 从黑火药到酸雨(共两课时)第2课时 从黑火药到酸雨[设计思想]本节继续学习硫的化合物知识,重点介绍二氧化硫的性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本节内容有实验,与生活、环境联系广泛,学生学习兴趣高。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突出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主线。

教学中注意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比较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全面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在进行酸雨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像资料、课件、实地察看、采集样本分析、查阅相关资料等帮助学生认识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酸雨的原理,加深学生印象,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B) (2)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B)(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及亚硫酸的弱酸性(B) (4)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技能(B) 2.过程与方法(1)认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探讨物质性质的化学思维习惯。

(2)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经历化学实验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感悟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雨与环境保护 三.教学用品多媒体、实验用品(二氧化硫气体、针筒、水、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硫化氢气体、碘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试液) 四.教学流程 1.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引入1:可从每日空气质量日报或酸雨造成的危害入手,也可从不法商贩用二氧化硫熏制桂圆、粉丝等坑害百姓的典型事件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氧化硫溶解性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研究。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其酸性氧化物性质通过溶解后水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色得出,在学生回忆旧知识基础上,归纳出相关反应并引出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引发冲突,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高一化学从黑火药到酸雨1(2019年12月整理)

高一化学从黑火药到酸雨1(2019年12月整理)

示例1: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虎妈狼爸现象”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在孩子尚不能完全自觉自主时,父母监护其成长,采取一些方式促进孩子成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时候也确实是有效果的,但是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果使用过激的打骂的教育方式,损害其身心健康,是不可取
的。 (4分) 示例2:“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超,但透过表象,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问超,“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等浮躁的社会现象,也是促使父母采取极端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改变“虎妈狼爸现象”,需要家庭、社会一起
的文字,完成7-11题。(20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
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
努力。 (4分) 示例3:“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种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人们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此类推,打和骂被父母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很多父母采用了这种不当的
打骂行为却浑然不知。(4分) 如果片面地肯定或者否定“虎妈狼爸现象”,则只能计2分,如以下示例: 示例4: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绝对不可取。因为这类严格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们成长的快乐。甚至也有酿成过悲剧的事实。因此,要坚决杜绝这种教育方式。 (2分) 示例5:虎妈狼爸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剂
0

-2
现象:铜丝在硫蒸气中 剧烈燃烧发红,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 生成硫化亚铜 Cu2S (铜为+1价) 不生成硫化铜 CuS !
• (S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
2Cu+S Cu2S(黑色)
Hg+S → HgS (S粉消除Hg污染) 2Ag+S → Ag2S(常温即可反应) 2Na十S Na2S (爆炸)
• 课堂练习: (1)如何将硫粉,铁粉,硫化亚铁混合物一一分开? (2)下列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A. FeCl2 B. SO2 C. CuS D. FeS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做“铜在硫的反应”实验时,可将铜加热后插入硫粉 中 C过量的硫粉与铁粉混合共热后生成硫化铁 D硫与非金属反应时候,一定表现出还原性。
二、硫
1、硫的存在:
• 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单质):天然硫,火山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 ②化合态:主要有硫化物、硫酸盐;煤、石油和蛋白 质里都含有少量的硫。 • 几种重要的矿物: ①黄铁矿(硫铁矿)FeS2,②黄铜矿CuFeS2, ③石膏CaSO4• 2H2O, ④芒硝Na2SO4 • 10H2O
2、物理性质:
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俗称硫磺,熔点较低, 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 (CS2 )。
3、化学性质
硫元素的化合价:
-2 0 +4 +6
H2S
S
SO2(H2SO3) SO3(H2SO4)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硫与铁的反应
实 验 将铁粉和 硫粉,充分混 合后,装入干 燥的试管里, 加热到混合物 开始出现红热, 立即移去热源。
硫和氯气都能分别与铜、铁反
应,试比较反应有何异同。
2Cu + S = Cu2S

+1
Cu + Cl2 = CuCl2
点燃 +2
Fe + S = FeS
硫是氧化剂
△ +2
2Fe + 3Cl2 = 2FeCl3
氯气是氧化剂

+3
化合反应
生成低价的金属硫化物
结论: 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化合反应 氧气和硫的氧 化性谁强?举 生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例说明。
硫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既可 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
当硫与金属、氢气、碳等强还原剂反应时,
表现氧化性。(硫元素化合价降低)
当硫与氧气等强氧化剂反应时,表现还原
性。(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硫单质的氧化性比氯气弱,也比氧气弱。
制造硫酸 硫化橡胶
黑火药
焰 火 火 柴
硫的用途
农药(石灰 硫黄合剂) 医药 (硫黄软膏)
硫具有 氧化 性,在加热情况下能与大 多数的金属反应,生成 金属硫化物 。 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 低 价
态的金属硫化物。
硫的氧化性比氯气、氧气 弱 。
• (2)与非金属反应 S + H2 H2S (硫化氢) S-氧化剂,H2-还原剂
点燃 S + O2 SO2 (二氧化硫) S-还原剂,O2-氧化剂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纯氧中蓝紫色火焰)
Fe + S = FeS
氧化剂
0

-2
现象:剧烈燃烧,发光
发热,生成黑褐色固体。
注意: 生成 硫化亚铁 FeS (铁为+2价) ,不生成 硫化铁 Fe2S3 反应放出的热能使反应继续进行
实 验
给盛着硫粉
的大试管加热到 硫沸腾产生蒸气 时,用坩埚钳夹 住一束擦亮的细 铜丝伸入管口。
硫与铜的反应
2 Cu + S = Cu2S
第五章 评说硫、氮的“功”与 “过”
第一节 从黑火药到酸雨
除夕爆竹烟火话硫磺
• 一、黑火药的成分、反应 • 二、硫 1、硫的存在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硫的用途
一、黑火药的成分、反应
1、黑火药的成分:硫磺、硝石、木炭
2、黑火药的反应:
S+2KNO3+3C
K2S+3CO2↑+N2↑
针孔摄像头 龙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