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件17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优秀课件(63张PPT)

合作探究
2、“偏”表达了作者对国人的什么态度? “偏”的意思是不应该有却有了。表达了作者 的无奈,对中国人的愚昧无知和麻木感到痛苦。
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什么? 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合作探究
4、作者两次写到无聊的看客,写看客的喝 采,这又表现了什么? 当时一般中国人心理上的麻木和思想上的不觉悟。 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 “何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 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 情感。“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 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 指麻木的中国人。
1、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整体把握
2、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每 一部分的内容。
藤 野 先 生
在东京 (1-3) 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 去仙台的原因。
(4-35) 在仙台 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 离别)。 离开仙台之后 (36-38) 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怀念。
发髻
挟着 教诲
wù xié
jì
驿站
畸形
yǎo jī
yì
shù n
舜
芋梗 匿名
yì nì
不逊
xù n
huì
杳无音信
jià n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
检查预习
烂 熳: 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记 一 记
绯 红: 红色 鲜红。
和下文的“抑扬”都是形容声 顿挫: 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标 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作探究
4.藤野先生的作为只是尽到了老师的本分,鲁迅为什么会称他 “伟大” ?
藤野先生的“不可思议”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 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合作探究
4.藤野先生的作为只是尽到了老师的本分,鲁迅为什么会称他 “伟大” ?
整体感知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 常见顺序: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转变 、事情发展的先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整体感知
4.文章根据地点转变,可划分成三个部分,说说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在东京: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东京见闻(清国留学生赏花、跳舞)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知、相处、离别)。
关心实习 —— 热情诚恳 尊重学生
了解裹脚 —— 治学严谨 求知若渴
合作探究
3.鲁迅在文中直接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情感?
感激、怀念、敬佩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 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 文字。
合作探究
1.速读6-10段,找出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见到了怎样 的藤野先生?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掌故——穿衣服太马虎
学者形象
运用白描手法,结合留级生讲的藤野先生掌故,简单勾 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专心教学的学者形象。
当时的日本社会
合作探究
4.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恩师,鲁迅为什么不称他“伟大”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19张PPT)

挟着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匿名 诘责 呜呼 凄然 教诲 烂熳 颇冷 解剖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恶心 恶习
挟着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匿名 诘责 呜呼 凄然 教诲 烂熳 颇冷 解剖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恶心 恶习
zhèng rén jūn zǐ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找出地点转换的语句
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在东京
在仙台
相识
相处
离别
在北京,怀念
(1---3)
(4---35)
(36---38)
品读人物——藤野先生
初遇藤野先生,印象如何?(在文章中勾画相关语句)
目睹
耳闻
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科学求实
交往的事件:
背景材料:
周树人君的时候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相待。 ——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
màn
fēi
pō
pōu
jī
xùn
魔法记忆:语境记忆法:随地吐痰是很恶(ě)心的行为,对你的这个恶习(è)我十分厌恶(wù)。
挟着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匿名 诘责 呜呼 凄然 教诲 烂熳 颇冷 解剖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恶心 恶习
zhèng rén jūn zǐ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找出地点转换的语句
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在东京
在仙台
相识
相处
离别
在北京,怀念
(1---3)
(4---35)
(36---38)
品读人物——藤野先生
初遇藤野先生,印象如何?(在文章中勾画相关语句)
目睹
耳闻
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科学求实
交往的事件:
背景材料:
周树人君的时候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相待。 ——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
màn
fēi
pō
pōu
jī
xùn
魔法记忆:语境记忆法:随地吐痰是很恶(ě)心的行为,对你的这个恶习(è)我十分厌恶(wù)。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变换了三个地点: ①“我”在东京; ②“我”在仙台;
③“我”离开仙台后。
文章结构
(一)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1—3)
藤 野
(二)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
先 原因。(4—35)
生
(三)对藤野先生的怀念。(36—38)
人物形象
3.文中记叙了藤野先生几件主要事情?赞扬了藤野先生 怎样的高贵品质?
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谢谢 !
①添改讲义:敬业、平等待人、没有民族偏见。 ② 纠正解剖图: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③ 关心解剖实习:关注学生。 ④ 了解女人裹脚:有探究求实的精神。
探究学习
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作简要的概括。 3.阅读1—2段,思考:
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 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 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 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 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 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 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 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 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拓展应用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 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 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 很多话要说。请把握文章主旨 ,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 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 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③“我”离开仙台后。
文章结构
(一)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1—3)
藤 野
(二)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
先 原因。(4—35)
生
(三)对藤野先生的怀念。(36—38)
人物形象
3.文中记叙了藤野先生几件主要事情?赞扬了藤野先生 怎样的高贵品质?
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谢谢 !
①添改讲义:敬业、平等待人、没有民族偏见。 ② 纠正解剖图: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③ 关心解剖实习:关注学生。 ④ 了解女人裹脚:有探究求实的精神。
探究学习
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作简要的概括。 3.阅读1—2段,思考:
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 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 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 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 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 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 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 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 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拓展应用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 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 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 很多话要说。请把握文章主旨 ,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 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 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 完整版课件 -课件

的作品之一。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
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
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背景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 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 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 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 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 大的转变,他决定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 挽救民族危亡。1926年8月,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 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 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 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4.“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中的“伟 大”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伟大”指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 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 和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 些尤其难能可贵。
3.去仙台的途中所见甚多,但却独独提到日暮里和水户, 为什么?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 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 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 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我”记住了日本的“日暮里”驿站,也许是因为 “我”想起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 乡名句;其次也只记得“水户”的地名了,因为那是明的 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说明“我”对书本感兴趣,渴求学到新知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 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 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 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藤野先生》ppt课件

陌生 ↓ 熟悉 ↓ 亲近
核心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回忆藤野先生?
01. 围绕藤野先生写了哪些具体事件? 02. 结合藤野先生所面对的情形以及相关的表现,说说他是一
个怎样的人? 03. “我”有着怎样的表现?从中体现“我”怎样的情感与态度?
04. 文章中与藤野先生并不直接相关的事情有哪几件?这几件事 情与哪些人有关?
日本“爱国青年”的匿名信事件;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所以”之前与之后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是作者不但强化了这种因果联系,而 且还特意用了“当然”一词,这种肯定明显是不合逻辑的。
明明不合逻辑却强烈肯定,正是表现出日本人明显的民族偏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内心的愤慨。 “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 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 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藤野先生(日本教授)
1.藤野先生给“我”添 改讲义;
认真负责
2.藤野先生给“我”纠 正解剖图;
严谨治学
3.藤野先生关心“我” 的解剖学习;
热情真挚
4.藤野先生询问“我” 中国女人裹小脚的 事情;
求实问理
5.藤野先生为“我”放 弃医学而悲伤并临 别赠照片;
真挚关爱
“我”(中国留学生)
关心异国青年、 有平等意识,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见; 潜心学术、矢志于 学术、热诚希望新 的医学能够传到中 国去的伟大学者。
藤野先生给“我”纠正解剖图;
•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 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 向我和蔼的说道: •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 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 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藤野先生》PPT优秀课件

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 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 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 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 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 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 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 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
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
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特征包括:较强的纪实性、取材的广泛性、 形式的灵活性、诗意浓郁、语言优美。
字词注音
烂熳( màn ) 绯红( fēi ) 发髻( jì ) 解剖( pōu ) 芦荟( huì ) 畸形( jī ) 宛如( wǎn ) 诘责( jié )
5 藤野先生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 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 碑。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 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
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下
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 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
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交 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描写了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
识、相处和离别,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
尚品德。 第三部分(36-38):描写了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
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作者的激励和鼓舞。
杳无消息( yǎo ) 不逊( xùn )
瞥见( piē )
匿名( nì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 完整版课件 课件

落第(luò dì) 诘责(jié zé) 不逊(bú xùn) 托辞(tuō cí) 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 深恶(wù)痛疾: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物以稀为贵: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
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 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 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 在哪里的事情?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 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 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 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 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 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 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藤野先生
鲁迅 第一课时
藤野先生 全名藤野严九郎 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 的先生。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鲁迅(1881—1936)生 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 人,字豫才,自第一篇 小说《狂人日记》开始 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华盖集》《 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 夕拾》。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正直热忱、工作认
真负责、一丝不苟
没
严格要求、循循 正 治 有
善诱、尊重科学 直 学 民
关心解剖实习
真诚关怀、正 热 严 族 直无私、热情 忱 谨 偏
了解裹脚
求实的精神
见
严谨的治学态度
今天的作业
1、写一篇关于老师的作文,题目自拟。 2、做练习册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 ,还有一些文章
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 。课后查找 相关资料,读一
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 生选择的理解。
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 启示?
鲁迅名言
1.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2.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3.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学法指导: 1.找出相关段落,划出关键词,相关句子,试着做批注。3 分钟 2.小组组讨论。5分钟 3.5分钟后,小组代表展示。
你觉得文章线索仅仅是我与先生的交往吗?
自主学习五:品读语言
鲁迅的语言冷峻、犀利、幽默,具有独特的风 格。文中有不少语句,或使用反语,辛辣讽刺; 或含义深刻,意味深长。找出这些语句,细细 品味,理解它们的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别人是怎么说藤野先生的?这也叫什么 描写? (第9自然段)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 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被别人疑心是扒手。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自主学习四:体会情感
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要 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作者的什么情怀使然? 还有哪些地方有体现?
的鲜血。
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 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 眼里 和心里是伟大的。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用的是什么描写?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用的是什么描写?
(第6自然段) “是一个黑 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 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 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 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自主学习一:速读课文,思考: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
留学时期的生活。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
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
句。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
先后顺序,全文共分几部分?
学法指导: 1.找出与各个事例对应的段落,划出关键词,试着做批注;3分钟 2.前后桌两人组讨论。2分钟 3.5分钟后,个人展示。
学法指导: 1.找出相关段落,划出关键词,相关句子,试着做批注。3 分钟 2.小组讨论。5分钟 3.5分钟后,小组代表展示。
小结(本文中心):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 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 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 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藤野先生
藤野,名严,全名藤野严九郎。 1901年10月,藤野先生应聘到仙台 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7月6日, 即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 师升为教授。
读读写写
1、 P 27
2、注解中的字词
3、你还有不认识的字词吗?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 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 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 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 《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请以“从————中,我看到了一个——— ——的藤野先生。”来回答。
学法指导: 1.结合文中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描写或事件,思考藤野先生的 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作好旁批。5分钟 2.组中,每人做好展示,互相补充。3分钟 3.小组代表展示。
写《藤野先生》的时候,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 你认为作者对藤野先生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我对 先生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对于自己的老师,鲁 迅只写过三个人!
背景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 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 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 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 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 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 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及格,就被 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 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 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 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 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 章,从事文学活动。
自主学习二: 细读第二部分,找出我与“藤野先生”交往
的事例,并试着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 6个字)
学法指导: 1.找出与各个事例对应的段落,划出关键词,试着做批注;3分钟 2.前后桌两人组讨论。2分钟 3.5分钟后,个人展示。
自主学习三: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