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名词解释)

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
报刊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呈现与闻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
但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14.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
• 上述种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损害了信息和 上述种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思想最大的自由流通, 思想最大的自由流通,进而危害了以高度 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社会的生存 和发展,同时, 和发展,同时,也危及新闻媒介自身的生 存和发展。 存和发展。社会各界难以容忍新闻媒介的 为所欲为,不断呼吁政府干预新闻媒介。 为所欲为,不断呼吁政府干预新闻媒介。 • “新闻自由是危险的”。这个危险不是来 新闻自由是危险的” 自外界对新闻媒介自由的干预,而是来自 自外界对新闻媒介自由的干预, 新闻媒介对新闻自由的滥用。 新闻媒介对新闻自由的滥用。这就是社会 责任论倡导者在面临的问题前发出的呼吁。 责任论倡导者在面临的问题前发出的呼吁。
社会责任论
• 这种对立已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的 这种对立已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 一名开国元勋詹姆斯·麦迪逊在 联邦党人》 麦迪逊在《 一名开国元勋詹姆斯 麦迪逊在《联邦党人》 杂志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毫不掩饰地写道: 杂志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毫不掩饰地写道: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首要的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 首要的 问题是使政府能统治被统治者,其次此啊 问题是使政府能统治被统治者, 能迫使政府约束自己。 这说明, 能迫使政府约束自己。”这说明,即使资 产阶级承认新闻自由的实践, 产阶级承认新闻自由的实践,那也是新闻 自由必须满足有助于统治者去统治被统治 者这一前提。看来, 者这一前提。看来,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 实践中显然背离了这一前提,它必须被修 实践中显然背离了这一前提, 改。
社会责任论
• 1942年,时代出版公司的创办人亨利·鲁斯 1942年 时代出版公司的创办人亨利 鲁斯 提议: 提议:“对报刊自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一 项调查分析。 并由该公司出资20 20万美元 项调查分析。”并由该公司出资20万美元 给予经济资助。一年以后, 给予经济资助。一年以后,组成了报刊自 由委员会(又称“哈钦斯委员会”)承担 由委员会(又称“哈钦斯委员会” 起对报刊自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的任务。该委员会有13名成员。 13名成员 的任务。该委员会有13名成员。 • 但在所有的委员会成员中没有一个是新闻 学教授。 学教授。
社会责任理论r

20世纪50年代,社会责任理论正式确立
经过一些学者、专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社
会让自由与责任相遇,让它们交织在一起, 扩大了新闻自由的内涵。 希伯特、皮德森与施拉姆合著《报刊的四种 理论》第一次为责任论命名。 美国伊利若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皮德森执笔 “社会责任传播理论”这一部分。
社会责任传播理论影响扩大
的„„ ” (The Commission set ou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Is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danger? Its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is: Yes„)。
报告还指出新闻业的危机主要原因是缺乏责任的约束。报告覆盖了社
媒体——中心责任
传播人(communicator)的责任:应竭尽所
能提供素质最高的成品 可从以下两种形态的行动种实现: 自律制度 专业精神
受众的责任
其基本责任: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
机警而又有鉴别能力的阅听大众。 首先需要有一群机警与具有浓厚兴趣的阅听 大众,他们要先接受媒体内容。 其次使自己成为有鉴别能力的大众。 在此,进一步把意见告知媒体。
赫斯特
3.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广播、电视发展迅速,新闻业自由竞 Fra bibliotek
争导致自由而公开的思想市场被少数人垄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 来越高,传播资源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媒介垄断带来的影响: a.传播资源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了表达思 想的手段和机会。 b.报业屈服于大企业广告主的操纵之下,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报 纸里广告泛滥,报道内容常常危及社会公德和个人隐私,甚至在 一些时候报刊会对抗社会的变革; c.报道日益煽情化、刺激化和浅薄化„„这些情况使得新闻与原 先的自由主义理论所标榜的崇高理想背道而驰,报纸往往成为了 混淆视听、模糊是非道德标准的罪魁祸首,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 题,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的自由理论的不满与反思。
社会责任的辩论辩题

社会责任的辩论辩题正方,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义务和担当。
首先,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义务和担当。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正如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负责。
”这句话表明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另外,企业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很可能会面临舆论的谴责和社会的抵制,对企业的发展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责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视,对于那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在环保和公益事业上的投入,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因此,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最后,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公益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比如,通过开展环保活动、支持公益事业,企业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补贴,也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义务和担当,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地支持社会责任的履行。
反方,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自愿行为,不应强加于企业。
首先,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自愿行为,不应强加于企业。
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利润,而不是承担社会责任。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经说过,“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是追求利润。
”这句话表明了企业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不是被迫承担社会责任。
其次,强加社会责任于企业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如果过分追求社会责任,可能会忽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营需求来决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被迫承担。
最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
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指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应该主动地考虑自己的行为将对他人、社会产生何种影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给自己作出评判,并根据其社会地位来决定如何去处理问题。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了一个概念: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弗里曼、伊凡斯等。
关于社会责任的含义,西方学者有多种解释。
其中美国社会学家德姆塞茨提出了五个要素: 1、对自己负责; 2、对别人负责; 3、对集体负责; 4、对社会负责; 5、对生态环境负责。
德姆塞茨把这五个要素形象地比喻为人的五项基本权利,它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拥有权利而且有必要尽义务去履行这些义务。
社会责任理论也强调了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感受,否则便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成功。
他认为这些原因也正是引发我们人类生活灾难的罪魁祸首。
即,通过文化变迁建立起的公民社会被许多国家视为最有效的监督体系。
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在创造现代化所需的政治社会条件方面是迟缓的,因此,社会问题很快就重新卷土重来。
人们没有时间来制定政策,甚至忘记了如何用理性来制定政策,或者是无法预测哪些问题将出现。
例如,现代化就带来了极端贫困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当人们转向社会责任理论时,研究领域便又扩展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例如,它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观以及怎样在技术、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的不断变革中发挥作用,尤其是他们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根据社会责任理论,只要明确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遵守承诺,他们便可以享有幸福和繁荣。
但是,责任并不是简单的推卸,它意味着你已经清楚地界定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此,每个人的选择也就会自然地朝着对整个社会有利的方向去努力。
实际上,社会责任理论的一个潜在优点,就是在实践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他还警告说,我们的社会缺少积极的组织原则,因此很容易被掌握大量财富的寡头政治家控制。
社会责任理论指出,只有公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消除政府的弊端,提高政府的效率,增加社会服务,改善个人生活,减少犯罪行为。
社会责任理论r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关注其对社 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主动承担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
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历程
起源
社会责任理论起源于20世纪 初的美国,当时企业开始关注 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并出现了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责任理 论逐渐发展完善,出现了各种不 同的理论流派,如利益相关者理 论、企业公民理论等。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全球化的关系,探讨企业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履行社 会责任,推动全球社会责任的发展。
加强社会责任理论的实证研究
设计科学合理的企业社会责任指 标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信 息披露制度,以准确衡量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通过大样本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 式,深入了解企业在实际经营过 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揭示
现状
当前,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球企业 共同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 开始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并发布社 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消 费者、供应商、政府等。
研究内容
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方式、效果评估等 ,以及企业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等。
该理论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 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 长期价值创造和社会贡献。
05
社会责任理论的未来研究 方向
拓展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领域
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企业如何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 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积极履行社 会责任,推动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责任理论的名词解释_衍生_理论_范畴

社会责任理论的名词解释_衍生_理论_范畴社会责任理论的名词解释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称这为新自由主义理论。
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
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
这条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社会责任理论的衍生资本的自由化建立在两个前提上:1.自由而公平竞争的公开市场;2.顾客有充分鉴别商品的能力。
在这两项因素的影响下,工商产品的品质必须不断提高,而产品的价格又必须下降,否则无法生存。
这种情况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和“一城一报”的局面,最终导致自由而公平竞争的公开市场遭受破坏,报业垄断现象极其严重。
社会责理任论者西奥多·格拉泽曾说:“20家公司控制着6100万份日报的一半多的日发行量;20家公司掌握着这个国家11000种杂志的多半收入;三家公司操纵着大部分电视收入和电视观众;还有10家大广播电台,11家图书公司和4家电影公司。
”这种格局致使大众传播的掌控者,与享有听说看等自然权利的公众利益相悖。
同时,不少读者的低级趣味及鉴别能力不足,使那些粗制滥造、夸大渲染的黄色报纸,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而那些庄重负责、维护公益的报纸却失去竞争力。
这是报业资本自由化产生的流弊,基于这个理由,近年来有些学者便应用“葛勒什姆定理”有关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来解释当前的传播媒介。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多次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危机后,开始对自由主义主张的理性、道德等产生怀疑,这在新闻学中表现为一场观念性的变革:由传统的自由主义传播思想向社会责任论推进。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也是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根源。
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并非完全的“理性动物”,人类本性并非全然的“善良”。
这些研究结果推翻了传统自由主义数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哲学基础,致使人们不再信奉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社会责任感议论文

社会责任感议论文社会责任感议论文篇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有了责任,我们的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警察的责任是保护人民,维持治安;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为了人民解除疼痛;教师的责任是培育祖国的“花朵”,创造祖国的新未来。
他们都令我欣赏,但是我最欣赏的还是——“城市美容师”清洁工。
那是初二的早晨,天气异常寒冷,寒风无情地扫荡着这个世界。
我们一家人乘着汽车去亲戚家拜年。
路经大西门,爸爸停了车,和妈妈一起去买箱水果。
我和姐姐则静静地坐在座椅上,透着玻璃仰望天空。
车外不停地传来小贩与买主唧唧咕咕的说话声,也和杂着沙沙沙的扫地声。
我立刻把视线转向了正在扫地的清洁工。
他推着两把大扫把向前走,“沙沙沙”、“沙沙沙”……我挺了挺眼镜,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他。
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身穿一件橙色的外套,头戴一顶橙色外套,双手冻得发了紫,满脸沧桑……突然,我脑海里闪过一个问题:“我们都在家里过新年,他为什么不去呢?”“咳,肯定是他家境贫寒,需要钱,所以就一直留在这里工作嘛。
”姐姐和我搭起话来。
“真可怜,大冬天的还要在外扫地。
不过,城市如果没有他们,真不敢想象那时的景象。
”“对嘛,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清洁工失业了,也代表了我们更文明,我们对环境的责任之心。
”姐姐眨巴着眼睛,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时写下的诗中有一句话,“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不错,一个人只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才能让别人更好地生活。
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责任之美!社会责任感相关议论文:社会责任感议论文篇二中华民族本就是个有这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民族。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在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如今,胡锦涛的“八荣八耻”也已是家喻户晓。
“八荣八耻”这看起来简单朴实的字眼,却寓意深刻,凝炼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精髓,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新的觉醒!我们以何为荣,以何为耻?濮存昕担当“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时,他走上街头义务献血,与艾滋病友如兄弟般握手相拥,展现的是崇尚科学,关爱生命的高尚情怀;大学生洪战辉十二岁扛起家庭重担,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在背起妹妹上大学的故事里感动了世人,感动了中国;中国女排十七年磨一剑,自强不息,苦尽甘来,用辉煌的战绩诠释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与荣耀,是新时代人民的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责任论
一、社会责任论的产生
20世纪,由于阶级与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理论的问题渐渐凸显,其所提倡的“观点的自由市场”,而现实却是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和“一城一报”的局面。
社会责任论者西奥多·格拉泽曾说:“20家公司控制着6100万份日报的一半多的日发行量;20家公司掌握着这个国家11000种杂志的多半收入;三家公司操纵着大部分电视收入和电视观众;还有10家大广播电台,11家图书公司和4家电影公司。
”(1)自由主义理论陷入无法扭转的矛盾中。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的提出。
在新闻学界的即为社会责任理论。
1944年初,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组成“新闻自由委员会”,邀请了12位著名学者担任委员,这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20世纪最著名学术团体”的“哈钦斯委员会”。
委员会用两年多的时间,对美国新闻自由现状进行了艰辛的调查,前后听取了58家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影界人士的证词,收集了225人的意见,提出了176份文件和分析资料,召开过17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后,终于在1947年3月2日,发表了第一期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传播学者克里斯蒂安曾指出:“我们称为新闻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就诞生于这些有说服力的综合性研究中。
”(2)报告清楚道明了新闻自由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乃是缺乏责任的约束。
“新闻自由的危险,部分源自新闻业经济结构的变化,部分源自现代社会的工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由于操纵新闻的人不能洞见一个现代化国家对新闻业的需求以及他们不能判断责任和不能承担需要新闻业肩负的责任所造成的。
”(3)这一报告,确立了大众传播社会责任思想的问世,也宣告了一个相较于传统自由主义传播理论更成熟的新闻自由观的诞生。
它最先明确了大众传播责任的原则,从根本上奠定了社会责任学说的理论基础。
1957年,随着《大众传播的责任》问世,社会责任传播理论逐渐为世人所知,从此新闻界开始了以自由与责任为主题的社会责任传播理论研究和思想传播。
二、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关系
社会责任论是在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基础上产生,而又超越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范围。
其与自由主义理论有诸多相异之处:
1、自由主义传播理论把政府看作集权统治的继续;社会责任论则视政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社会责任论则希望政府应主动地去促进自由,必要时,政府应与大众、媒体三者协同一致,共同发挥传播的功能。
3、自由主义传播理论所揭示的自由是消极的,我们通常称之为“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而社会责任论的自由则是积极的,它要求拥有能够达到人们所希望的目标的必需条件。
4、自由主义传播理论认为新闻自由纯粹是个人的权利,强调“开明的自我利
益”,因此为了满足一己的理性与天赋,要除却一切加诸个人的限制;社会责任论则强调“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之福利”,权利与义务(责任)已由个人转移到社会,由理性移转到良心与宗教伦理。
它的目标在于促使社会更易于发挥各种功能,使人类获得最大的快乐。
三、社会责任论内容
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要求: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这个要求即为: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报道必须理智;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
2、报刊要作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社会各组成群体的一幅典型画面。
”
4、报刊负责提出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价值。
5、报刊使人们“方便的得到当天的新闻”。
之后,社会责任论还对报刊自身、公众、政府发出了呼吁。
首先,它提出报刊提供了公众需要的信息和讨论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应该呈现出专业精神。
特别的,报业应该具有信息和讨论的一半传递着所有的责任感,应该作出高质量的不会得到即刻经济回报的高质量的内容,应该加入积极的相互的批评,应该试着提高专业才能。
广播工业应该控制节目远离广告。
其次,它也指出公众也对报业负有某些责任。
首先是公众要知道大众媒介的巨大作用,并且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知道报业还差多远能够满足社会需要。
一旦公众知道这些事情,其行为就能在三种途径上改进媒介。
首先,非赢利机构应该帮助报业执行它需要的任务。
例如,学校应该操作广播电台或者制作电影,为了那些商业媒介认为他们不适宜服务的受众。
第二,教育机构应该为先进的研究、大众传播领域批评性的出版物提供中心;现在的新闻学院应该给学生提供广播教育。
第三,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来评价新闻业务并且每年都给予报道。
最后,它还要求政府应制定反垄断法来制止新闻媒介的过度集中,保持大众传媒业的竞争;同时鼓励传播行业的新投资者,以此试图维持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市场;要求政府采取措施。
保证公众及时全面了解政府的政策及政策指定的目的;必要时政府可以创办自己的媒介以保证上情下达,政令畅通;切实保障言论自由。
四、社会责任论的意义
社会责任理论对新闻从业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能够让新闻工作者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自己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是在为大众利益工作。
从而不会以金钱利益为准则,不会用闲言、色情及暴力等来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其次,新闻工作者以社会责任理论作指导,可以避免盲目性,就如夜间的航船有灯塔为其导航一样;再次,它能够消除政府对新闻界进行干涉的威胁,而使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自律。
五、社会责任论的体现
五月十九日,中国举行为期三天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哀悼日,各地媒体以黑字大篇幅报道全国哀悼日情况。
汶川大地震后,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0日发表郑永年撰写的评论文章说:自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中国的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随着媒体自由度的增加,中国在世界上呈现出空前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这次出色的抗震救灾的报道正改变着人们的刻板看法。
中国媒体及时、客观、开放、透明的报道,在第一时间传达了灾区的信息,不仅保持了社会安定,消除了各种谣言、惊慌的报道,也大大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也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媒体这一次真正掌握了在世界公众面前的话语权,它不仅为中国政府和媒体赢得了国际信誉,也让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难以妖魔化中国。
无疑,中国媒体这样出色的表现是社会、媒体和政府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
(4)
注释:
(1)(美)丹尼·埃利奥特编《负责的新闻业》第87页台湾贤明出版社1986年
(2)罗伯特·苏穆尔编辑《新闻业的诸种责任》第41页Notre Dame大学出版社1984
(3)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编《自由与负责的新闻业》第1页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47年
(4) 中新网6月10日
(5)《社会责任论的传播哲学阐释》胡兴荣
(6)《试论西方传媒》黄建新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