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共39页
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

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哮喘的触发因素、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管理哮喘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哮喘管理的核心。
目前主要分为控制性和急性治疗两个方面。
控制性治疗:主要通过日常使用药物来降低哮喘的症状和频率。
常用药物包括:1. 可达龙(Corticosteroids):可通过吸入或口服途径使用,主要作用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通畅,常见的吸入型可达龙包括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口服型可达龙包括泼尼松。
2. 镇咳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可通过舌下或吸入途径使用,如沙丁胺醇或茶碱,主要作用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症状。
3. 免疫调节药物:如来氟米特,可预防哮喘发作,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急性治疗:用于哮喘发作期间的急救治疗,主要通过减轻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常用药物包括:1. 沙丁胺醇和茶碱:通过舒张气道平滑肌,迅速缓解症状。
2. 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可通过吸入途径迅速减轻气道炎症。
3. 快速吸入氧气:补充氧气,改善呼吸功能。
二、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和减少哮喘诱发因素是预防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措施,以下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及对策:1. 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保持清洁环境,经常清洁床上用品和地毯等,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 烟雾和空气污染物: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尽量远离车辆尾气和工业废气。
3. 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感冒和流感的人密切接触,接种疫苗。
4. 寒冷空气和剧烈运动:在寒冷天气时减少户外活动,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
5. 冲突和压力: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的哮喘管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包括以下方面的教育:1. 病情认知:了解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及治疗原理等,能够有效管理哮喘。
2. 药物使用: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包括剂量、频次和使用方法等,配合医生定期复查。
哮喘的规范化治疗【52页】

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PEF 变异率< 15%痰 EOS 绝对计数明显下降或正常痰 ECP 浓度明显下降或正常BALF 中炎症细胞数明显减少气道反应性下降或正常气道粘膜活检炎症明显减轻或基本正常
吸入激素维持剂量问题?
对于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曾经有过误解,即认为只要能控制症状应尽可能用低剂量维持。已有报道吸入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BDP) (336g/天)4周,病人症状及通气功能改善,但反映气道炎症的指标无好转。因此,过份强调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减弱激素的抗炎作用而最终影响疗效。
平滑肌肥大及收缩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细胞浸润
基底膜增后
粘液栓
上皮脱落
哮喘病人
正常人
气道炎症
Acute on chronic inflammation
慢 性 炎 症
结 构 改 变
急性炎症
发作
激素疗效
反应
时间
哮喘炎症发展过程
Barnes PJ
短效B2激动剂
+全身激素
吸入型激素
吸入激素+长效B2激动剂+茶碱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哮喘治疗指南-GINA
哮喘管理计划- 6 部分
教育
评价和监护哮喘
避免诱因
急性发作的治疗计划
规律随访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建立个人诊治计划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降 级 治 疗
间 歇 发 作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标准
1.咳嗽是主要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大于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抗生素治疗无效2.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特别是晚上服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能改善症状,可明确诊断3.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皮试阳性可作辅助诊断4.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5.痰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肺功能可以正常6.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哮喘处理原则

支气管哮喘处理原则一、控制发作症状1.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恢复肺功能,消除气道炎症,防止并发症发生。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以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
1.2 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等其他药物的应用。
二、抗炎治疗2.1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可以作用于炎症细胞的各个阶段,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吸入型、口服型和静脉注射型。
2.2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白三烯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白三烯代谢的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
三、避免触发因素3.1 避免接触过敏原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
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采取避免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等。
3.2 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等。
此外,还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
四、自我管理教育4.1 哮喘知识教育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接受全面的哮喘知识教育,包括哮喘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方法。
4.2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正确使用吸入药物的方法、如何避免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如何进行呼吸锻炼等。
通过培训,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减少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五、定期随访评估5.1 病情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定期接受病情评估,包括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测试等。
通过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一、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一)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患者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在短时间内迅速加重,肺功能恶化,需要及时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治疗目标尽快缓解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1.轻度哮喘首选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1.轻度哮喘首选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2.中度哮喘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常用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短效抗胆碱药、激素混悬液或静脉注射氨茶碱类。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2.中度哮喘效果不佳时,应尽早口服激素,推荐用泼尼松龙0.5-1mg/kg。
同时吸氧。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3.重度至危重度哮喘①持续雾化吸入SABA+雾化吸入短效抗胆碱药、激素混悬液+静脉茶碱类+吸氧。
②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二)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②治疗目标是减少哮喘的发作控制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①哮喘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二)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长效β2受体激动药①治疗目标是减少哮喘的发作控制药物②治疗目标是减少哮喘的发作控制药物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低剂量ICS指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糖皮质激素)200-400μg,中等剂量为>400-800μg,高剂量为>800-1600μg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二、用药注意事项1.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不宜用于急性哮喘患者,不应作为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作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01期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
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
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
国际一项研究表明,经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固定剂量升级和维持治疗,哮喘控制率接近80%。
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而不正确的治疗哮喘代价会更高。
长期治疗方案的确定哮喘的治疗应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类别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哮喘药物的选择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也要考虑患者的实际状况,如经济收入和当地的医疗资源等。
要为每个初诊患者制订哮喘防治计划,定期随访、监测。
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
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见表1。
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者可选择第2级治疗方案;哮喘患者症状明显,应直接选择第3级治疗方案。
从第2级到第5级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
而在每一级中都应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
如果使用含有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单一吸入装置进行联合治疗时,可作为控制和缓解药物应用。
如果使用该分级治疗方案不能够使哮喘得到控制,治疗方案应该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
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
建议减量方案:①单独使用中、高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②单独使用低剂量激素的患者,可改为每日1次用药;⑨联合吸入激素和长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约50%,仍继续使用LABA联合治疗。
当达到低剂量联合治疗时,可选择改为每日1次联合用药或停用LABA,单用吸入激素治疗。
若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用药物治疗。
支气管哮喘宣讲

支气管哮喘宣讲
第19页
2、支气管激发试验(乙酰甲胆碱、组胺) 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 适于FEV1>70%正常预值病人 FEV1下降> 20%为试验阳性
3、支气管舒张试验(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用以测定气道气流可逆性 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 FEV1增加> 12%, 绝对值增加>200ml为试验阳性
(无病激发、有病舒张)
• 气道粘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 纤毛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及气道分泌物增加
支气管哮喘宣讲
第13页
• 长久重复发作 • 上皮纤维化 • 平滑肌细胞增生,肌层增厚
结果:气道重构
支气管哮喘宣讲
第14页
支气管哮喘宣讲
第15页
六、临床表现
经典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呼气性呼吸 困难;
效果不 好 + 口服
或
+激素
小量茶硷控释片 200~
(2)夜间哮喘:
或抗胆硷药
500ug/d
吸入或口服长期有效β2剂
支气管哮喘宣讲
第37页
2.中度哮喘
规则吸入β2剂或+抗胆硷药 ( 或口服长期有效β2剂)
+白三烯拮抗剂 不缓解
+茶硷ivgtt或连续雾吸 (β2剂或+抗胆硷药)
支气管哮喘宣讲
+激素吸入500~ 1000ug/d
支气管哮喘宣讲
第20页
4、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反应气道通气功效改变
昼夜PEF变异率≥20%,提醒存在可逆性气道改 变。
㈢ 动脉血气分析
轻中度:PaO2 、PaCO2 、 pH ,呼吸性碱中毒 严重哮喘: PaO2 、PaCO2 、 pH ,呼吸性酸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国内最新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指导意见。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2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
本“指南"是在我国2022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照2022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重新修订,为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性文件。
一、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二、诊断(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哮喘的病因与药物治疗原则

哮喘的病因与药物治疗原则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了解哮喘的病因对于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哮喘的病因以及药物治疗原则进行详细介绍。
一、哮喘的病因1.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哮喘。
在孪生子中,如果一个人患有哮喘,其另一半患上该疾病的几率也较高。
2. 环境因素:暴露在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中会增加罹患哮喘的风险。
例如动物皮屑、花粉、尘螨和霉菌等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气道收缩和咳嗽。
3. 免疫失调:免疫系统异常也与哮喘的发展相关。
某些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可能会引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黏液分泌。
4. 气象条件:冷空气、湿气和大气污染物等天气因素可能使哮喘症状加重。
5.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引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二、药物治疗原则1. 镇静支气管药物:哮喘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控制气道收缩,改善通气功能。
为此,选择合适的支气管扩张剂是关键。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2-ARAs)是一类常用的支气管舒张药物,可通过刺激平滑肌β2-肾上腺素受体而放松支气管平滑肌。
这些药物有短效和长效两种类型,在治疗急性发作和控制日常症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局部抗炎药物:局部抗炎药物可以减轻哮喘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咳嗽、气促和胸闷等过敏反应。
类固醇是最常用的局部抗炎药物,在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剂:对于严重哮喘或不能耐受类固醇的患者,免疫调节剂可以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择。
儿童常使用孟鲁司特(Montelukast)或扎非鲁卡斯(Zafirlukast),而高龄哮喘患者可使用干扰素γ。
4. 辅助治疗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辅助治疗措施也是缓解哮喘症状的关键。
呼吸训练、按摩和温泉疗法等可以有效缓解哮喘引起的肌肉紧张和不适感。
总结:哮喘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了解其病因对于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原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