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江水库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水库水土保持施工专项方案

水库水土保持施工专项方案

水库水土保持施工专项方案一、项目背景介绍嘿呀,咱这个水库呢,它可是个挺重要的地儿。

周围的土地啊,因为各种建设啥的,水土流失有点严重啦。

这可不行呀,要是不管,不仅水库会受到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会变得糟糕透顶呢。

而且呀,这还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呢,比如说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灌溉呀,水源的质量呀。

所以呢,必须得搞个水土保持施工专项方案。

二、目标与需求说明1. 目标咱的目标就是要让水库周围的水土不再流失,把那些被破坏的土地重新变得健康起来。

要让植被重新茂盛地长起来,就像给水库穿上一件绿色的保护衣一样。

2. 需求那肯定需要不少东西呀。

首先得有资金吧,没钱啥也干不了。

然后就是技术啦,得知道怎么治理才最有效。

还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干活,毕竟这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好的事儿。

三、解决方案概述1. 植被恢复咱可以种好多好多适合当地生长的树和草。

像杨树就很不错,长得快,还能把土牢牢抓住。

还有狗尾巴草,别看它不起眼,在保持水土方面可是个小能手呢。

把这些植物种满水库周边那些光秃秃的地方,让土地不再裸露在外。

2. 工程措施还可以修一些挡土墙。

这挡土墙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那些容易滑落的土挡住。

还有排水沟也不能少,下大雨的时候,雨水就能顺着排水沟流走,而不是把土都冲走啦。

四、实施步骤计划1. 前期准备先得找个专业的团队来做个详细的勘察。

看看哪里的水土流失最严重,适合种什么植物,在哪里修挡土墙和排水沟最合适。

然后就是准备各种材料啦,种子呀,石头呀,水泥呀,都得准备好。

2. 施工阶段先从修挡土墙开始吧。

让工人们按照设计好的图纸,把挡土墙一块一块地砌起来。

接着就是挖排水沟啦,要挖得又深又直,这样雨水才能顺利流走。

最后就是种植物啦,把那些小树苗一棵一棵小心翼翼地种下去,再撒上草籽。

3. 后期维护植物种下去了可不能就不管了。

得安排专人定期去浇水、施肥。

看看那些新种的树苗有没有被风吹倒呀,草籽有没有发芽呀。

要是有地方的植被长得不好,还得及时补种呢。

水库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水库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目的 (1)三、编制依据 (1)四、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建设内容 (2)1、环境保护 (2)2、水土保持 (2)五、环境保护措施 (2)1、水环境保护 (2)2、生态保护 (3)3、施工环境 (4)4、施工废水处理 (7)5、固体废物处理 (7)6、人群健康 (8)六、水土保持措施 (9)1、水库工程区 (9)2、弃渣场区 (10)3、存料场区 (12)4、土料场区 (12)5、施工便道路区 (13)6、施工生产生活区 (13)七、实施进度安排 (14)1、环境保护 (14)2、水土保持 (15)八、组织措施 (15)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王家冲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等部分,以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水力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临建工程等.本标段布置弃渣场1处,位于副坝与野鸡珑水库之间,该处原为渔塘,三边为塘堰,占地面积约1.10h米2.土料场属坡地取料.向王家冲水库主坝、副坝供应粘土料.本标段将生产生活区集中布置于大坝下游缓坡地带,总建筑面积4150米2,总占地面积7200米2.本标段各工区间、布置区内和弃渣场均需新建场内施工道路,场内道路全长共2千米,路面宽7米,泥结碎石路面.二、编制目的十八标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大 ,建设时间长、扰动地表面积大、扰动形式复杂、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在主体工程及配套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破坏、扰动、再塑项目区原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向,必将产生新增水土流失.所以,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依法编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 ,采取十分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定,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 ,2003年8月27日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年6月;7、本标段环境保持及水土保持设计交底文件.四、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建设内容1、环境保护王家冲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部分,本标段为枢纽工程,涵盖的建筑物和施工项目较多,施工布置将生产生活区集中布置于大坝下游缓坡地带;布置区内设有:混凝土系统、钢木加工厂、机械停放保养场、水泥仓库、材料仓库、施工供水供电、办公及生活区等.作为新建枢纽工程,本标段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内容较为全面,包括生态放水管、库底清理、生态保护、施工期废水处理、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噪声防护等.2、水土保持本标段以水库工程为主,水保建设内容可分为6个分区进行:水库工程区、弃渣场区(含弃土场与弃石场)、存料场区、土料场区、施工便道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五、环境保护措施1、水环境保护1)生态放水管环评批复王家冲水库生态环境需水过程为水稻灌溉期(5~8月) 0.0029米3/s,一般时段0.0013 米3/s.主体工程施工期同步完成生态放水管建设.2)库底清理王家冲水库作为鄂北引水工程的末端受水水库,为大悟县城生活供水水源,工程运行前需实施库底清理,清理范围为居民迁移线以下(不含影响区)的卫生清理、居民迁移线以下的建(构)筑物清理和正常蓄水位以下水库淹没区的林木清理.2、生态保护1)避让和减缓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在施工准备期和主体工程施工期分别对施工人员进行1次宣传教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严禁捕猎野生动物、随意践踏农田、破坏防护林等植被,避免影响动物的栖息环境,使鸟兽及其它陆栖脊椎动物有一个稳定的栖息地.在副坝处设置了“文明施工”牌1处,主坝右坝肩设置“建设绿色生命工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靶牌,右坝肩处有醒目的标语:“精心保护环境坚持文明施工共建生态鄂北”.②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施工期应尽量避免对农田及防护林植被的破坏,凡施工可能造成植被及林地破碎化的地方,应进行景观生态学设计,减少植被破碎程度 .③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合理选择施工工序,施工中挖、填应及时平衡,在堆放临时渣料时,把易产生水土流失的表层土堆放在场地中间,开挖产生的块石堆放在其周围,起临时拦挡作用.④在基础开挖时将挖掘的土石方及时清运至指定地倾倒,做到随倒随填压夯实,严禁随意倾倒或堆放;在施工雨季来临之时,为防止临时堆料、弃渣及开挖裸露土质边坡坡面等被雨水冲刷,用苫盖覆盖.⑤加强施工生产生活区人员的卫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最大限度保护动物生境.2)恢复和补偿措施渣场、施工营地、临时道路等临时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主要措施包括搜集临时占地熟化土,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包括渣场、施工营地、临时道路等处进行迹地恢复;选用适宜的乡土物种对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3)管理措施施工期间制定严格的施工纪律和规章制度 ,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控制设备和施工作业时间,坚决禁止偷猎、伤害、恐吓、袭击鸟类.施工期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开展施工期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控制工程施工对植被资源和鸟类的影响.3、施工环境王家冲水库所在大悟县常年主导风向为阻,施工营地布置在施工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本项目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生活营地与高噪声设备(加工厂等)应布置仓库、风水电设施等低噪声设施,可以绿化林带隔离.1)噪声源控制①利用地形降低噪声源噪声在施工平面布置中充分利用施工区的地形、地势等自然隔声屏障,进行合理布置.利用地形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段,降低噪声对外传播.为减免噪声对施工生活办公区的影响,施工作业区与施工生活办公区之间分开.②交通噪声源强控制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施工车辆,如运输车辆噪声符合《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6170-1996)等.同时做好汽车的保养工作,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限制车辆超载.保证交通运行的通畅,合理控制交通流量.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结合施工区环境状况制定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在施工道路前往弃渣场经过大周家湾村设置两个限速牌,两个禁鸣标志,车辆在通过大周家湾村时应适当减速行驶,并禁鸣高音喇叭.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降低机动车辆行使的振动速度 .3)环境空气质量保护(1)机械燃油废气削减与控制措施设计①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②定期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排污量大的车辆及燃油设备需配置尾气净化装置,所有燃油机械和车辆尾气排放应执行《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761.1~14761.7-93),若其尾气不能达标排放,必须配置消烟除尘设备;同时施工机械使用优质燃料.③严格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 ,对于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及时更新.④按《汽车排污监管办法》和《汽车排放监测制度》要求,对施工区运输车辆进行监督管理.(2)交通运输粉尘削减与控制措施设计①在本标段施工区内配备5t洒水车2辆,在无雨天进行洒水降尘.洒水次数及用水量根据天气情况和道路扬尘产生情况确定,施工阶段在无雨日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3~4次,重要交通干道每日洒水不少于4~6次.②要求运输弃渣车辆一律用帆布进行遮盖,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跑漏现象.水泥、弃土等易起尘性物质应采用封闭运输,经常清洗运输车辆.③对责任范围内施工道路要加强养护、维修,确定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洒落路面的渣土,保持道路清沽,运行状态良好.④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措施,做好公路的绿化,使栽植的行道树等不但起到美化景观、生态修复的效果,也达到降噪防尘隔离等效果.⑤充分发挥业主监督的作用,加强施工区公共次序、保洁等监察力度 ,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以及考核办法,加大对降尘措施监管力度 .4、施工废水处理施工营地内布置1座洗车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砖砌隔油沉淀池ZC-2,有效容积为9.6米3,净尺寸(长×宽×高) 为4.0米x2.0米x2.0米.5、固体废物处理1)生活垃圾处理措施本标投各施工区生活垃圾量很小 ,在施工区配置6个大容量塑料垃圾桶,收集各处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设专人定时进行施工区卫生清理工作,在垃圾点周围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蚊蝇等传染媒介滋生.2)建筑垃圾和辅助企业生产垃圾处置措施工程结束后,拆除施工区的临建设施,对施工机械停放场、备料场、综合仓库等施工用地,及时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及各种杂物,对其周围的生活垃圾、污水坑必须清理平整,并用石炭酸、生石灰进行消毒,作好施工迹地恢复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生产废料的收集,废铁、废钢筋、废木碎块等应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严禁乱堆乱放;废棉纱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尽量实现废物减量化,不仅可以减少运输费用,简化处理工艺,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对于工程废弃物中有用的下脚料,若金属、塑料等可回收物,由指定的物资回收部门定期回收利用.可回收废物包括报废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废旧钢材、钢管、油桶、包装袋、木材、蓄电池等.剩余一些无回收价值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统一运送至弃渣场.3)危险废物处置措施废机油、废油漆桶、废手套、废抹布、环氧煤沥青废包装物及废墨盒、牺鼓等属于危废,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规定,施工区现场设置仓库集中收集贮存后,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得排放.6、人群健康1)传染病预防和检疫在工程准备期,结合场地平整工作,对施工营地选用石碳酸用机动喷雾器消毒进行一次性清理和消毒,同时开展灭鼠、灭蚊和灭蝇活动,预防施工营地传染病发生.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传染病检疫,抽检比例为20%,计60人次.若发现新入境传染病,必须对患者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建立施工人员健康档案.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年定期做一次健康体检,抽检比例为10%,施工期19个月,共计抽查60人次.若发现病种出现流行趋势,应扩大检查人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在施工区危害较大且易流行的疾病,可采用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等方法进行防治,以提高施工人员对该种疾病的抵抗力,预防疾病蔓延.2)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对施工区各类饮食行业进行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与监督,从事餐饮人员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上岗作业,接触食品的操作人员实行"健康证"制度 ,发现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病源扩大 .3)人群健康管理措施通过广播、墙报、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饮食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自我预防疾病的健康意识.在生活区设医疗卫生急救站一处和医疗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医护人员,负责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常见疾病和的诊治、工伤事故紧急处理、人群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和健康宣传教育.六、水土保持措施水保建设按6个分区进行:水库工程区、弃渣场区(含弃土场与弃石场)、存料场区、土料场区、施工便道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1、水库工程区1)临时措施施工期间,对部分坝体开挖的可以利用的土石料临时堆放在存料场,需采取拦挡措施,临时拦挡采用顶宽×高为50×50厘米、边坡1 :1的梯形断面袋装土拦挡,后期拆除.对于坝体开挖的临时边坡应进行临时覆盖,在脚脚开挖排水沟,排水沟深0.3米,宽0.3米.2)植物措施施工完毕,两侧坝肩石质边坡采用喷播灌草籽进行防护.将生命力顽强,且能满足功能的各种绿化植物种子经科学处理后与肥料、防土壤侵蚀剂、内覆纤维材料、保水济、粘结剂、色素及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混料罐内,将混合液搅拌至全悬浮状后,利用离心泵将混合液导入消防软管,经喷枪喷薄在全风化边坡裸地上,形成均匀覆盖层保护下植物种子层,再铺设无纺布养生.种子:喷播应选用适应区域气候条件的、抗干旱、耐贫癖草种.4-6月份施工播暖季型草种为主, 9-10月份喷播冷暖季草种为主,一般用量30g/米2.本工程选择狗牙根为主,掺杂狼尾草、白三叶等多种草籽混播,这样各种草坪在覆盖度、生长期、抗逆性等各方面可取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增加植物的适应性.草种中还可加入适量的草花种子和灌木种籽.每处边坡喷播(或点播) 1-2种灌木种籽,要求成活后每平方米3-4株.3)工程措施拟在主坝两侧坝肩坡面、新建溢洪道两侧坡面、输水隧洞出口坡面处,对裸露的坡面进行植物治理.在植物治理裸露坡面前,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严禁引入外来物种”的原则,结合土地条件及植被特点,根据成活率和适应性的综合分析,在土地整治后选择本地乡土优势草种种植,使边坡区尽快恢复植被,用于堆放临时弃渣的场地需要进行场地平整和覆盖清除有机物.2、弃渣场区本标段布置弃渣场1处,位于副坝与野鸡珑水库之间,占地面积约1.10h米2.弃渣场防护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渣场在沟口及坡脚处设置挡渣墙、周边布设排水设施等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以保证渣场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对渣体下游造成危害.1)出渣要求为减少工程建设对工程所在地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渣场将作为本标段水土保持方案重点防治对象.各弃渣作业点严格按照主体工程施工要求进行工程开挖、削坡、爆破、填筑;出渣选用机械装运;运输过程采用装载渣体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马槽高度 ,避免沿途抛洒;弃渣的堆放过程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渣场集中堆放,不得沿途、沿河、沿沟随意倾倒.2)工程措施弃渣场原为渔塘,三边为塘堰;弃渣前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根据地形情况,在弃渣场两边开挖临时截水沟,经预埋排水管12米至野鸡珑水库明渠,渣体坡面采用植草防护,局部裸露部位采用苫盖覆盖.堆渣结束后,为了预防水土流失,实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目的 ,采取对弃渣体表面平整、覆土、种草恢复植被,对外边脚采用苫盖覆盖、种草.3)植物措施堆渣结束后,弃渣由拖拉机平整并碾压3-4遍,修整弃渣坡面,使弃渣坡面不小于1:2,同时对边坡回覆15厘米厚的表土,喷播灌草籽恢复植被.渣顶采用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乔木选择刺槐,株行距为3×3米,同时种植紫穗槐,株行距为1.5 × 1.5米,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撒播密度 50千克/h米2.3、存料场区存料场区布置在大坝上、下游坝脚处,边坡为缓于1:1.5,上部及周边用苫盖覆盖,顶部修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式,局部裸露部位采用苫盖覆盖;下部周边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30厘米,边坡1:1,沟壁夯实.4、土料场区1)工程措施施工完毕后,控制料场开挖边坡,坡比不大于1 :2,并对开采平台进行平整.2)临时措施为防止周围雨水对料场产生不利影响,料场在开采之前沿征地界线开挖周边截、排水沟,在开挖范围的上沿等高线布置截水沟,两侧布置坡面排水沟,截、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40厘米,深40厘米,边坡1:1,在土料场下边坡及开采坡脚设置坡脚排水沟及周边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0厘米,深30厘米,边坡1:1,沟壁务实;在土在排水沟出口处布置沉沙池,尺寸同上,经沉沙池沉淀水流中的泥沙后,排至附近已有沟渠,施工期沉沙池沉淀的泥沙指定专人定期清理.对土料场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在料场的一侧,周边采取草袋土临时拦挡,拦挡断面采用顶宽×高:50×50厘米、边坡1:1的梯形断面.后期回覆开采平台复耕或恢复植被.5、施工便道路区1)临时措施场内临时施工道路为泥结石路面,靠山体侧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30厘米,边坡1:1,沟壁夯实;裸露部位已用苫盖覆盖约180米2.对进场道路设置了限速5公里的标识牌,在晴天或起风时,现场使用洒水车防止尘土飞扬.场内临时施工道路外侧及渣土场周边种植树木,株距2米.2)工程措施施工完毕后,对临时道路迹地进行土地整治,达到恢复植被的要求.3)植物措施施工完毕后,对占压的非耕地部分进行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乔木选择马尾松和刺槐混交,株行距为3米× 3米,同时种植紫穗槐,株行距为1.5米× 1.5米,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撒播密度 50千克/h米2.6、施工生产生活区1)工程措施施工前,对表土进行剥离并临时防护,后期回覆作为恢复用土.2)临时措施为防止周围雨水对施工场地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场地在平整时在周边开挖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0厘米,深30厘米,边坡1:1,沟壁至主i在排水沟出口处和低洼处设沉沙池,经沉沙池沉淀水流中的泥沙后,排至附近已有沟渠,施工期沉沙池沉淀的泥沙指定专人定期清理.拟将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在场地的一角并采取临时防护,周边采取草袋土拦挡,拦挡断面采用顶宽×5O×5O厘米、边坡1:1的梯形断面.3)植物措施施工完毕后,占压耕地部分将表土返还复耕,此部分工程量计入移民专业估算.对于占用非耕地部分回覆表土,采取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乔木选择马尾松和刺槐混交,株行距为3米×3米,同时种植紫穗槐,株行距为I.5米×l.5米,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撒播密度 5O千克/h米2.七、实施进度安排1、环境保护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本标段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程实施进度安排如下:施工准备期,完成卫生厕所等水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对施工营地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以及按要求在施工区安放垃圾桶等.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 ,按要求同步完成生态放水管、生态保护、噪声防治、大气环境保护及固体废物处置工作,按照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施工期废污水、环境空气、噪声进行监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和防疫.工程收尾期2个月,拆除施工区的环境保护临建设施,开展施工场地的卫生清理和消毒、施工人员离场前的卫生检疫等工作.王家冲水库蓄水运行前完成库底清理工作.2、水土保持本标段施工期19个月.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按“三同时”的原则安排.具体而言,对于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防护要求与道路、场地施工同步,对于存料场、弃渣场的防护,要求在存料、弃渣之前就做好前期的清理、防护、拦挡、排水等措施,并随着存放量的逐步增加,逐步完成防护、拦挡措施,最后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对于临时防护工程,其水土保持设施要同步建设,而且临时工程在使用完成之后,针对不同情况还要采取植物措施.植物措施主要安排在春秋两季,水分蒸发量较小 ,苗木与新换土壤适应期较长,适应苗木生长.八、组织措施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领导小组,选配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工程师及工作人员,使整个项目经理部管理层人员精干,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和加强对该项工程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小组成立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周志立副组长:王家鸿袁勤国组员:王俊国阮磊高铜磊孙国卿孙华艳梅琛钱启勇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建立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全体员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使每个员工明白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安全、文明施工中的责任义务,使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人人皆知.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示、标牌,并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3、施工中需要停水、停电、封路面影响到施工现场周围地区的单位和居民时,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事先通告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4、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发现文物、古化石、爆炸物、电缆等应当暂停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5、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6、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7、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施工现场在市区的 ,周围应当设置遮档围栏,临街的脚手架也应当设置相应的围护设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8、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道,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9、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规范化管理,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方案 .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10、搞好工地宣传,悬挂质量、安全、进度要求等标语牌,在主要出入口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11、注意保护自然森林资源,严禁带火种上山,以免破坏森林资源.12、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进入现场人员一律戴安全帽,穿防滑鞋.13、办公、生活设施做到整洁卫生.办公室、宿舍干净整洁,内务整齐;食堂操作人员必须有卫生健康合格证,现场及生活开水供应充足,用具符合卫生标准,餐具有消毒、防蝇、防鼠措施;厕所设专人随时清扫.14、工地电源线架要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不得乱拉电线,生活用电严格管理,不得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烧水,严禁使用煤油炉.15、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 ,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附件:。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完整版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完整版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完整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旨在有效利用水资源、实现防洪调水和供水供电等多种综合目标。

然而,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如果不合理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将可能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威胁到工程的可持续运营和社会效益。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库工程水保方案,对于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流域水土流失和提高工程建设的成功运营意义重大。

二、水保目标1.缓解水土流失2.保护河流水质3.提高水质净化效能4.保护植被和生物多样性5.提高工程的可持续运营能力三、实施方案1.调查评估开展水库周边水土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确定各项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制定合理的保护目标和措施。

2.管理措施制定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确保水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日常运营中的正常管理。

3.水土保持措施(1)林草覆盖措施:在水库周边建立防护林和草地,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2)沟道控制措施:采用生物工程和工程手段,加强河道的沟槽控制,减少河流冲刷和侵蚀。

(3)建设工程排水措施:优化排水系统设计,采用湿地处理和生态过滤等技术,提高排水水质。

(4)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限制开发区域,保留重要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5)水域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水库水域的鱼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限制捕捞和投放外来物种。

4.监测和评估建设水土保持监测和评估系统,对水库周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培训和宣传通过组织培训和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工程建设人员和周边居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加强水保技术和管理能力。

四、预期效益通过实施水库工程水保方案,可以达到以下预期效益:1.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土壤侵蚀速度。

2.改善水体质量,提高水库对水质的净化能力。

3.保护周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提高水库工程的可持续运营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5.提高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和经济收益。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治理方案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治理方案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治理方案1. 背景介绍水库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保障水资源安全、水利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然而,水库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水库的长期稳定性和水质。

因此,制定有效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对于水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治理目标和原则(1)治理目标:保护水库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保障水库的长期稳定性。

(2)治理原则:a. 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b.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c. 组织科学规划和布局,确保治理效益最大化;d. 强化生态修复和保护,优化水土资源利用。

3. 治理措施(1)水土保持工程建设a. 构建适应当地水土特点的护坡和护岸工程,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库附近的水土侵蚀;b. 建设拦沙坝、引水渠和截洪沟等设施,有效截留泥沙和减少冲刷;c. 修建防渗沟和渗滤堤,加强水库周边地块的防渗功能。

(2)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a.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恢复湿地、河道和水库周围的植被;b. 加强植物种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和草种,提高植被覆盖率;c. 定期监测和治理水库周围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问题,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3)水资源管理和利用a.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b. 提升水库的管理水平,合理调度水库水源,确保水库运行安全和供水能力;c.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生态灌溉和节水措施。

4. 治理效益评估和监测为了评估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水质监测:监测水库水质变化情况,保证水库水质符合要求;b. 土壤监测:定期测量土壤侵蚀和退化情况,评估治理效果;c. 植被监测:监测和评估植被恢复情况,确保植被保护的成效;d. 影响评估:定期评估治理措施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5. 治理方案的实施与管理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治理方案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组织推进:成立专项工作组织,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管理;b. 绩效考核:建立治理效果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相关人员和单位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c. 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d.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的法制保障。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1.土地利用规划:在水库建设之前,应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水库周边的农田、林地和草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减少土地的破坏和耕地的流失。

2.土地平整和整治:在水库建设之前,对水库周边的土地进行平整和整治,清除农田中的杂草和树木,填平低洼地和凹坑,修整坡面,增加土地的稳定性。

3.建立绿化带和防风林:在水库周边建立一定宽度的绿化带,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植物,形成阻挡风沙、固定土壤的防风林,减少水库周边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4.水库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回填: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土方,应将回填土方进行妥善处理,填充到原址位置,减少土地的破坏和面积的减少。

5.建立护岸和防冲设施:在水库周边和库岸附近设置护岸和防冲设施,包括石桩、石垫和混凝土结构等,增强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的侵蚀和库岸的崩塌。

6.引导排水和般涵洞:在水库建设之后,为了减少水库周边土壤的湿润和软化,应引导排水,使水正常流入河道,减少积水对土壤的侵蚀。

同时,在河道中设置涵洞,方便水流通畅,减少水库溢流对土壤的冲刷。

7.植被保护和恢复:在水库建设完成后,应加强对水库周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包括绿化植被的补植、加固和管理,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8.库区和坡面水土保持:对水库周边的库区和坡面进行水土保持治理,采取措施如坡面覆盖、坡地防护、建立梯田和沟谷治理等,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9.管理措施:建立水库工程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水库周边土壤的管理和保护,通过合理的水库放水和蓄水规划,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总结起来,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绿化带建设、土方回填、护岸和防冲设施、引导排水和般涵洞、植被保护和恢复、库区和坡面水土保持以及管理措施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库工程对周边土壤的破坏,保护土壤资源,维护水库的持续稳定和水资源的安全利用。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治理方案一、工程施工环境影响概述本工程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施工中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排放可能给四周局部水环境造成污染。

(2)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的作业可能造成噪声污染。

(3)土料的开采将破坏表层植被,暴露的土遇雨水冲刷,将产生局部水土流失。

(4)施工机械排放出废气和开挖扬尘、运输扬尘造成大气污染。

(5)施工期外来人员多,加上生活和卫生条件限制,简洁引发传染病和流行病。

针对产生污染的成因,承受国家现行的与建设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标准,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89 中的二级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89,1989 年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 年5 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建立环保治理体系,制定相应有效的环保措施,将其对环境影响降低到可承受范围内。

二、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

施工期的环保工作由安全环保部主管,向工程总工负责;各工区负责人按要求负责执行具体环保措施。

安全环保部配备肯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地负责环保设施的维护和环保措施的落实。

并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保持严密联系,共同搞好环保工作。

施工期间,我公司还配置环境监察员,对施工区的环境实施动态监察,预防和订正工程施工对环境产生污染及破坏。

三、施工期把握污水、粉尘、噪声和生态保护措施⑴弃渣场的利用和堆放措施施工弃渣运至按招标文件指定的渣场堆放,渣场按指定的范围边线设置浆砌石挡土墙围护,防止渣料被雨水冲散或流入供水系统。

墙后设过滤层,对渣场的地表水进展过滤,并起减缓水流流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施工弃渣应随时平坦,以免产生积水;渣场顶面设置自然流水坡和砌筑排水沟,避开渣场地表水汇积或水流集中冲刷,引起水土流失、污染环境。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满足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水库工程建设应运而生。

水库工程对于水资源的调配和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水库工程建设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制定水保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环境影响评价在开始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全面了解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水保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评价的内容包括水库工程建设对水质、土壤、植被、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评价结果将作为制定水保方案的重要参考。

三、水土保持措施1.构筑物设计:水库的坝体和水闸的建设应符合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坝体结构上,采用适宜的技术措施,如挡土墙、护坡等,来防止土壤侵蚀和坍塌。

对于坝体周边的土地,采取合理的雨水流导措施,避免土壤冲刷和泥沙淤积。

2.植被保护与恢复:水库工程建设会对周边植被造成破坏。

因此,应制定计划,在工程建设开始前保留和移植现有的重要植被,以保护生态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如使用防护网、搭设临时植被覆盖等。

当工程建设完毕后,需进行植被恢复,种植适宜的植物种类,以加强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

3.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周边和坝体附近进行水土保持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固定沟槽、设置滤沙坑和截沙沟,可以帮助减少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适宜的水保技术措施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四、水资源保护措施1.水质监测:在项目建设前,对水库周边的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并建立监测网络,对水库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

对于出现水质问题的地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水库水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水量调配:在设计水库时,应充分考虑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水源,以合理调配水量。

保证水库正常运行的同时,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社会效益与风险管理1.碳减排:在水库工程建设中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doc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doc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1 水利工程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项目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土石料场、弃渣场及修建道路等,通过地表剥离、塌陷、压占等方式,破坏地表植被和原地貌,从而导致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水利工程施工期一般都比较长,施工期间,大量民工聚集在施工场地,其居住、取暖、做饭等,大多就近上山砍伐林木来解决,经过较长时期的人为破坏,附近林木被砍伐,降低了植被覆盖率,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在施工过程中,因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原有表土与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使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在雨滴打击和水流冲刷以及风蚀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在大挖方段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段内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多余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不便运往填方段,不得不进行弃渣处理,从而可能导致新的水土流失。

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实施策略2.1 施工单位要承担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当水利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还应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地整治。

对于工程进行过程中生产的垃圾、弃土等要及时清理掉,以免造成污染。

其次,对于在工程施工中所设置的临时建筑和硬化地面,在工程结束后要第一时间拆除。

若是因为工程需要而对地表土壤有所压实,则还需要在完工后进行深翻和复耕处理,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土地的抗侵蚀能力和生产能力。

此外,对于临时占用的农田、植被等地域,也应在完工后第一时间恢复其原有功能,从而杜绝水土流失的隐患2.2 因地制宜的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类型一般可以分为点状和线状,所以,在水利工程治理区域,可以根据不同施工地段的土层构造,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手段,如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但两者不能互相替换。

这是因为两者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两者结合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实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开挖区、回填区、弃渣场等区域特征,设计并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案,加大地表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地表土层的抗侵蚀能力,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地表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旺盛江水库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方案设计
[摘要] 结合旺盛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介绍了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防治措施布设的原则、方法及防治措施的类型。

并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旺盛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原则;措施;设计;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旺盛江水库位于广西博白县、浦北县、合浦县的交界处,浦北县石埇镇旺盛江村。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工程。

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33km2,总库容1.37亿m3。

水库建有渠道、马王塘、璋加等3座电站,设计装机9台共1900kw,实际装机8台共1520kw,历史最大发电量206.4万度。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8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1万亩,最大实灌79万亩。

2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方案设计的总体目标为: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新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根据相关规程规范,本项目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二级标准。

考虑本工程和基准值的地区差异,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相关规定,对基准值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确定的防治目标为: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
失总治理度87%,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

满足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要求。

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根据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工程防护则工程防护的原则,合理布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生态优先原则:项目工程水土保持措施除布设工程措施以外,同时采取植物措施,并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协调,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种种破坏,应积极的采取相应措施促使环境的迅速恢复:分类布局,分区防治原则:在认真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现场调查,根据各防治分区的差异性和功能的不同,分类布局、分区设计,力求使各项措施布置、设计更加合理、可行。

4 防治措施体系
该项目水土保持分区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由主体工程区、业主营地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区、场内道路区,渣场区共六个一级防治区构成。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结合主体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等内容。

建立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构成。

5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划分的防治分区,针对各分区的特点进行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尽可能将点上重点治理区和面上一般防护、植物措施与工程
措施、防治弃渣流失与治理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并优化布局,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6不同类型防治措施的典型设计
在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分析上,针对不足进行补充完善,并估算投资。

水保措施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三部分,根据各流失分区的特点,对措施进行合理布置。

6.1 工程措施
设计原则:工程措施的布置要从实际出发,不但要注重水保效益,还要兼顾整个工程的布局施工,要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把各施工场地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合理、可行,综合考虑空间、时间因素,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争取用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

6.2 植物措施
设计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对造林种草地类进行立地条件分析,布置合适的林草种类;适地适树原则。

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和已经适生的引进树(草)种等;绿化美化与水土流失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立地条件分析:项目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全年无霜,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8℃。

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530mm,最大年降雨量为2557mm,最小年降雨量840mm,降雨年内时空分布不均,雨量多集中在4~9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350mm。

项目区属丘陵地貌,山体
均呈馒头状,库区范围内大部分库岸现状较为稳定,库周边山体边坡自然稳定,地表多被土层覆盖,少见基岩出露,植被良好,局部发育冲积阶地。

选择树种特性: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幼林的郁闭及林木的生长与分化。

种树密度的确定是以植物为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

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标准确定主要适生树种的初值密度。

6.3 临时措施
编织土袋拦挡:部分施工区域,将和周边土地发生联系,但是施工时间比较短,并且直接开挖的土地集中在征、占地范围内,开挖的土石方因临时堆高、堆放会对征地线外的地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作临时拦挡防护。

防护的高度和宽度与地形和征地边线范围有关,选择临时拦高为1m左右,宽度为0.5m和拦高为2m左右,宽度为1.0m的两种编制土袋进行拦挡,土袋中所装填筑材料为剥离的表土,在施工结束后拆除,用作绿化用土。

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是各建设区内,为了防治雨水漫流,引起建筑材料、松软土石流失采取的措施,主要作用就是疏导雨水。

本工程的各建设区施工时间较短,因此采用简易的沟道即可。

7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对外交通:旺盛江水库坝址位于浦北县石埇镇旺盛江村,主坝距合浦县城区70km,距北海市城区120km,石埇镇至旺盛江主坝的四级公路从坝首通过,交通比较便利,道路可以满足工程运输要求,
保证物料的供应。

建筑材料:工程周边的基础建筑材料充足,所需主要建筑材料通过外购商品料解决。

供水、供电:施工用水直接从水库用水泵抽取、由于施工场地分散,施工用电根据项目所在位置,从不同地方接线。

苗木种子:就近从当地市场购买,尽量避免长途调运,以提高成活率。

植物安排在春、秋季进行栽植,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苗木直接由苗圃运至绿化区,直接栽植;施工过程中,运输物料的车辆应严格按照指定的道路运输,不得随意进行碾压空闲地,增加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等废渣,运至指定弃渣场,不得随意堆放。

8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及水土保持工程特点,确定完成全部防治工程的期限和年度安排。

具体安排时,一是安排随时都将产生水土流失地段的防治措施;二是部分在主体工程建设前就应布设的水土保持措施;三是滞后于主体工程安排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在安排时序上先采取临时性措施,再次是工程措施,最后是植物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贯穿整个主体建设期。

9结语
主体设计采取了较多的水土保持措施,结合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治因项目建设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旺盛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