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中国与菲律宾南海对峙是当前焦点。日前,中国从黄岩岛撤回两艘执法船,显示出克制姿态,但菲律宾非但不领情,反而向黄岩岛海域增派舰船,菲将领也发表强硬讲话。菲律宾还试图在国际上寻求支持,执意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

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与邻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中国与该海域其他邻国也有类似中菲之间的领海和岛屿纠纷。因此,中国如何应对当前与菲争端,对解决未来的南海争端有重要标本意义和示范效应。

在当前中菲黄岩岛争端中,中国的底线在哪里?这首先取决于对争端性质的认定。学者们早已指出,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诉求和管辖权,依据的是最先发现、最先占有与最先管辖的历史性权利原则,且得到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认可,因而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包括菲律宾等国在内,在1997年之前也未提出异议。既然这些岛屿是得到国际公认的中国领土,那么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行动,就是一个国家带有“维权”性质的正当执法,其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都天然具有合法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上世纪70年代,中国海军在十分弱小时就敢于用武力维护在南海诸岛权益。遵循同样的逻辑,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维权行动理直气壮,绝不惧怕外界说三道四。

相比之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领土诉求明显底气不足。目前,菲对南海诸岛提出领土要求的唯一“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早有学者指出,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并未规定其可以据此索取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从法律效力看,海洋法公约也明显弱于历史性权利原则和时际法原则。

菲律宾明白自己底气不足,因而在南海争端中有意将水搅浑,混淆“权利”与“权力”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简单地将中国维护正当权利的正义举动,与强者必霸的“权力政治”相混同,并借此制造“中国威胁论”。菲外长公开宣称“中国是很多国家的威胁”,试图拉拢其他国家联手制华,乃至“挟洋自重”,目的就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最终混水摸鱼,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据为己有。

捍卫“权利”不同于扩张“权力”,它更多涉及原则问题和底线利益,因而天然具有正当性。放眼世界,捍卫领土完整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南海问题上,中国过去一直是最大的受害者:南海许多岛礁无论历史上还是法理上都属于中国,却被邻国非法占领并被攫取石油资源。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维权行为不过是对邻国屡屡侵权行为的“正当防卫”。

有人担心中国在南海强硬维权会影响中国和平发展,会使南海不再是“和平之海”。这种担心未免多虑。事实上,不管任何争端,实现和平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是要什么样的和平局面。如果周围国家不树立尊重他国权利的“守规矩意识”,而仅仅靠中国单方面牺牲自身利益赢取和平,那么这种和平既不公平,

也不会持久。西方有句谚语,“篱笆扎得紧,才有好邻居”。只有中国敢于捍卫正当权益,使那些肆无忌惮的侵权者撞到铁板,他们才会真正学会守规矩,南海才可能真正成为“和平之海”。

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之争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中国的经济安全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中国应该采取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手段消除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这些手段主要有:重视南海的经济开发,充分利用南海的资源;增强中国军力,保证航线的安全和加大外交的力度,增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

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焦点。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对外贸易的频繁,现代经济对能源的高度依赖,金融风险的增大和经济竞争的加剧,促使经济安全成为各国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更是如此。学术界对南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从国际法的角度对当事国的理论依据或批驳或评析;对争端国采取的政策分析;各国解决南海问题模式的设想。但对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制约论述还较鲜见。本文着重论述南海问题与中国经济安全的关系。

第1/7页

一、南海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争议。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二是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第二个问题从属于第一个问题,因为解决了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以划分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故第一个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南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一是经济因素。南海资源丰富和重要的贸易通道对有关争端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是法律因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升了南海的价值。三是中国因素。海洋意识的淡薄和自身力量的制约使中国忽略了对南海的经营。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南海地区有关争端国的海域之争,而且,背后还有大国背景,南海地区是多种国际政治力量交汇的地区。南海问题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而且也涉及到经济和地区安全问题。

南海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多方占领。越南迄今为止共占领中国南沙岛礁29个之多,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菲律宾非法将我国4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并占领9个岛礁。马来西亚于1983年8月和1986年10月以军事演习为名侵占了弹丸礁、光星仔礁和南海礁,此外还将27万平方公里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虽没有侵占南沙岛礁,但分别侵入了我国传统海域5万和3万平方公里。中国台湾省控制着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而中国是南沙群岛的合法拥有者,却只占有7,个岛礁。这样南海海域形成了6国7方纷争的局面。

第二,扩充军备。越南基于海洋战略利益的计量,比较早地实施海洋战略,着手打造强势海军。最近,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报道,越南海军正在建造30至40艘400吨级的军舰,并计划投入38亿美元,在越南东北部建造一座占地3000公顷和可停靠4万吨级战舰的大型军港,2006年2月1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已下令购买无人间谍飞机数架进行海洋侦查和监控,以保卫其海疆。新的间谍装备将会使菲律宾“情势觉察优势以便在非法活动发生时迅速有效的介入”南海争端。马来西亚把军队的职能由镇压国内暴动调整到保护专属经济区和领土上,声称以捍卫其在南海所谓的“主权”。尽管马来西亚军费预算相对低一些,但已把相当一部分用到它所侵占的原属于中国的岛礁上。

第三,联合对华。在国际关系中,力量弱小的一方常常通过联合或结盟的方式增强自身的力量,以共同对付强大的第三方。联合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几个国家处在一个国际组织中,以组织的名义共同与第三方对阵;二是在某一国际争端中具有共同利益的两个或多个国家暂时联合起来应付第三方,协调行动。而在其他国际问题上未必有共同的利益,甚至有矛盾冲突。第一种联合的形式就是以东盟组织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博弈。东盟以“一个声音说话”加强了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抗与谈判的实力。第二种形式的联合主要是东南亚争端各国相互支持对方提出的解决争端的建议和联合开发资源。

第四,大国插手。南海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引起区外大国的关注。南海地区是日本重要的运输道、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能源来源地之一。南海地区的航道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极为重要。日本防卫厅早就表明了南海的重要性,它认为南海海域在运输资源到日本的地位非常重要,该地区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交通的关键。因此,冷战后,日本积极“南下”关注南海问题。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明显增长促使印度积极推行“东进”政策,意在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扩大其在南海的“利益范围”。日本和印度介入了南海问题的共同的手段有:加强与东盟的军事上和安全上的联系,大肆炒作南海问题,使之国际化和复杂化。美国是影响南海问题走向的大国。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的重点是欲通过南海问题防范和制约中国的崛起。其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消极中立变为积极介入。

第2/7页

美国加大了对南海地区的军事渗透。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越来越多,演习的目的越来越清晰,即直接针对南海问题。这种意图集中体现在“卡拉特”演习。该演习的设想是“某一地区性大国”派兵占领了南海上有争议的岛礁并封锁了南海上的国际航道,美国应东南亚相关国家的要求,进行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维护地区安全和海上航行自由。2004年1月美菲举行的Balikatan-04的演习,出现了新特点:一是演习地点首次出现在南海有争议的海域;二是首次把演习的目的定为抵御外来入侵。

南海问题发展的趋势表现出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南海地区是世界主要大国力量、意志和利益的交汇点,隐藏着中日俄印和东盟等大国和组织的博弈格局。南海问题现在不是说有没有国际化,而是说国际化程度轻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南海问题的复杂化和国际化趋势就会进一步加强。当前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正式确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解决方针;由坚持双边谈判到双边与多边并行,推行灵活务实的对策。这些对策并不是放弃南海主权,而是暂时冻结主权问题,以待日后解决;同时也说明,中国从大局出发,着眼于维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从而免受南海问

题的影响。但事实是,中国这些友善的意图并没有得到有关争端方的理解。它们竞相占领原属中国的岛礁,大肆掠夺中国的旅游、渔业和石油资源。南海主权问题不解决,中国现实对策很难执行。很明显,中国求解南海问题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求解南海问题与发展睦邻关系以及恢复南海主权和中国需要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经济建设。中国的南海政策困境客观上也促成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趋势。

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印度的“东进”,日本的“南下”,东盟地区安全作用的加强和美国的“积极关注”加剧了南海问题的不确定性。基于成本一收益的理性衡量,多方竞争的态势多为自身利益计,使求解南海问题有了更多的政策选择,这又给域外大国的渗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二、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制约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从涵盖的内容上看,经济安全可以分为狭义的经济安全和广义的经济安全:狭义的经济安全指的是,当一国的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的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而这些事件可能是国外的突发事件、原发事件(自然力作用的结果)或人为事件;广义的经济安全则指的是,除本国经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之外,还能够采取主动措施,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捍卫自身经济利益。有的学者认为国家的经济安全“实质在于对国家经济利益的维护和拓展”。也有的学者认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经济化,它通常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及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这些定义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国家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

作者认为,经济安全就是国家维护本国根本经济利益不受外来力量所损害的能力。一般而言,衡量一国经济安全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安全的运输通道;第二是获得充足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三是有效地开发海洋国土。所以,中国要保证经济安全必须具备以下能力:中国保护自己运输通道的能力,中国获得能源的能力和中国开发自己海洋国土的能力。

美国著名的学者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认为,在战略中,像在房地产中一样,地理位置是决定价值的主要因素。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其地理位置决定的。南海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洲大陆和大洋洲的交通要冲,被称为“亚洲的地中海”。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突出表现在:一是南海重要的运输通道;二是南海蕴藏的丰富的能源;三是中国陆地国土的延伸。不言而喻,21世纪南海和中国的经济安全有了不可分割的天然的联系。

第3/7页

(一)南海问题影响中国贸易运输安全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紧密。这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向,不可能是完全封闭运行,不再完全是自己独立和自主的运转过程。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南海是多个国家的“海上生命线”。它是世界上第二大海上航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油轮及货轮均航行经过此水域,每年来来往往的大小船舶总计在4万艘以上。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经过南中国海运输的液化天然气是全世界液化天然气总贸易量的2/3。这条能源供应线对日本和中国最为重要。日本每年从中东进口的18亿桶原油中有70%是经过这条航道运往日本。另外,日本出口欧洲市场的货物和对东南亚的贸易也主要依靠这些航道。现在中国依赖这些航道的程度已超过日本,中国有外贸量的87%是通过水路进行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南海地区的。中国有超过1/3的能源进口需要经过南海海域。南海可以说是东亚各国的“海上生命线”,同时也是东南亚各国对外贸易的主航道。南沙群岛附近的航道也是美国西海岸与波斯湾之间的主要航道之一。所以,南海是世界上交通大动脉。

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使其蕴藏着潜在的危机。美国认为南海问题是继台湾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之后的亚太地区的第三大热点问题。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先生认为,亚洲发生冲突可能源于两大问题:一是台湾问题;二是南海问题。更严重的是“所有这些涉及到的争端的国家和地区,都千方百计想使它们开采的海洋资源区域达到最大,并且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表示用武力来保卫它们近海的利益。此外,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加强了它们的海军、空军的能力。最要命的是,世界上三个主要军事大国一美国、中国和日本一都在该地区有着生死攸关的利益,并准备在必要时以军事手段来保卫这些利益。”南海地区潜在的不稳定增大了中国对外贸易运输的成本,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安全。

(二)南海问题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地,该地区能源丰富;二是能源运输安全。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交通要道的南海自然成为中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我国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且多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这条运输线。按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中国石油的80%以上将通过南海航线运输而来。随着亚洲石油需求增长,能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亚洲国家的重视,国际石油贸易从波斯湾向东转移的趋势明显加强,南海运输交通线的重要性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

美国现实主义大师摩根索认为:“石油是先进工业国的血液。”由于现代经济对能源,特别是对石油的高度依赖,因此石油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同时石油在军事上也是重要的后勤保障。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看,石油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更重要的是,能源与经济安全有一种天然的、无法打断的链形关系。这是因为当代世界经济对能源的高度依赖,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保证充足的能源供应。因此,能源安全成为一国经济安全的基础。对外能源依赖的高低是与一国经济安全的威胁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对外能源依赖越高,该国受到国外的威胁越大。所以,一国的能源安全形势如何将促使这个国家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维护经济安全。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米~3000米,有的甚至于长

第4/7页

达6000米~7000米。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从长远看,南海深水石油储油潜力比东海、黄海都要大。南海石油潜力最大的地段是中国台湾和海南岛之间的大陆架一带;南海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我国10个主要的沉积盆地中,珠江口和莺歌海盆地资源丰度最高,在我国已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中,南海西部海域占50%。南海可能储藏有丰富的未来能源——可燃冰。

冷战后,亚洲能源需求不断上升,从两个方面提升了南海的价值:一是与该地区相临的国家将毫无疑问地谋求最大程度地得到它的海底资源,以便减少进口依赖;二是几个亚洲国家的能源供给,几乎要通过南海运输,它们当然会千方百计地防止任何对资源持久流动造成威胁。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南海成为亚太地区能源竞争的焦点。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最新发布的2006年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计,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在2010年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百分之五十。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安全是中国目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同时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相联系”。

南海争端国大肆掠夺原属于中国的油气资源。中国不能很好地享有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油气资源,不得不舍近而求远,靠进口石油来解决自己的石油短缺问题。更严重的是,中国进口石油绝大部分必须经过南海航线,“我们对海外石油进口线的保护几乎无能为力,它完全掌握在美国海军手里,这对当代中国来说是致命性的,因为中国已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世界,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世界。

(三)南海问题使中国不能充分地有效地利用南海

50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地密斯多克利就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在中国海洋国土中,南海面积最大。南海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目前,虽然南海地区总体局势稳定,但多方占领、开发无序、联合对华的态势、东盟各国的“逆裁军”形势和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算计而染指南海的现状,使得南海地区潜藏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趋势加剧了南海的不稳定。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南海。南海是中国主权管辖的蓝色国土。南海问题的存在,意味着中国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南海。任何土地的丧失或获得对一个国家而言,都牵涉到安全保障问题。土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块土地是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是国家安全的保证;其次,即使这块土地不是战略要地,但至少可作为与邻国和敌对国的缓冲地带;再次,土地本身是衡量国家实力大小的标准之一;最后土地上的产出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虽然现在科技十分发达,但土地的作用没有削弱,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增强,土地依然是人们的生活保障。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南海关系到中国的命运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南海问题抑制甚至抵消了南海作为蓝色国土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三、应有的对策谋划和建议分析

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贸易通道。当代中国的经济出现两个特征:一是能源的巨大消耗;二是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南海问题的顺利解决。中国应从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来消除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制约。

(一)重视南海经济开发,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

现在南海地区虽然相对稳定,但是,另一种“冲突”在进行,即南海地区的争端国对南海资源的大肆掠夺,特别是在有争议的地区引进西方跨国石油公司投资。目前,中国在南海的开发力度不大。因为按照国际惯例,衡量一个国家对一区域主权的行使,必须考量几个因素:一是最早发现;二是实际占领;三是经济活动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和最早经营的,我们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这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我们实际占领的南海诸岛数量有限,并且在南海的经济力量也很弱。

首先,中国要和东盟有关国家联合开发南海。现在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较好,联合开发具有较好的基础。既然南海问题不能一下子解决,可以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从“高级政治”转移到“低级政治”上。其次,中国应加大自身对南海开发力度,综合国力的增强,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海空力量的不断壮大等因素,足以保卫我们的海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蓝色圈地运动”激烈展开。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争夺更多的海洋利益,分享应得的利益份额。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海洋强国是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两翼。

(二)增强中国军力,保证航线的安全

“国际间的文明只有在实力对等的国家间发生。弱肉强食是国际斗争铁的法则。弱者有权利但无能力享有保障的文明”。50多年的和平生活使很多中国人忽视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巨大影响,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获得物质财富。但事实上是,如果这些物质财富没有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就只能是没有保障的存在物。“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因为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新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因为生产力是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因为结果子的树比果子本身价值更大。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因为力量的反面——软弱无能——足以使我们丧失所有的一切,不但使我们既得的财富难以保持,就是我们的生产力量,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自由,还不仅这些,甚至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都会落在力量上胜过我们的那些国家的手里”。

当然,不是说增长国家财富有过错,而是说不能忽视财富要适当地转化为军力,因为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财富的增长,而是财富在国家政治中的,尤其是政治暴力部分的有效运用。对当代中国而言,增强军力,从历史经验来看主要是追求正当的海洋权利。1890年美国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从总结英法欧洲强国的历史兴衰中得出结论:谁控制海洋,并阻止别国控制和利用海洋的国家才能成为世界强国。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世界,从而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最高战略层面。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出现了和世界相联系的国家利益。近几年来,中国的海外利益受损事件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保证自己海外利益的能力亟待加强。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能保证自己主

权范围内的国家利益,而且,还必须加强由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外溢”国家利益。因此,中国的经济安全需要中国军力的保证,确保中国南海航线的安全。

(三)加大外交力度,增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

南海地区是我国21世纪的战略重点。该地区存在的力量有以下三类:一是中国;二是东盟及其相关争端国;三是美日印等区外大国。目前的态势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联合日本、印度和东盟共同对付中国的格局日趋明显。因此,“中国不得不同时在三个层次上做好工作:第一层

第6/7页

次,是与有关国家的双边交涉;第二层次,是在地区层面上与东盟的对话;第三层次,由于美日的插手,特别是美国的介入,不得不在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连同台湾问题一道与美国打交道”。所以,这些力量的联合会极大地压缩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空间。中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外交智慧,防止这些力量的联合。

首先,与有关国家的双边谈判。依据争端国对南海问题态度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激烈型,如越南和菲律宾;二是温和型,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因此,应区别对待。在坚持中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到其合理要求,尽力达成如中菲2000年签署的《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声明》类似的协议;也可借鉴中越北部湾划界的解决方式,即:同时签订《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其特点既解决了边界争端,又促进了两国合作,还可以达成如中菲越签署的被称为“南海范例”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其次,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东盟介入南海问题比较温和,体现了国际组织发挥协调作用的功能。中国可从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两方面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加强的范例。最后,搞好中美关系是关键。美国是影响南海问题走向域外大国,其亚太安全战略,尤其是其对华政策决定着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中国应该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寻求共同利益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增大和中国经济的外向性增强,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南海的战略与经济价值日益凸现,南海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中国而言久拖不利,其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日趋明显。南海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其顺利地解决关系到中国的前途。

南海问题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关系

南海问题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关系摘要: 一什么是南海问题?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 1.丰富的物质资源 2.重要的战略位置 3.复杂的历史因素 4.联合国海洋公约的不全面性 5.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没落实 三南海问题的发展史 四南海问题现状 五应对我国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关键词: 南海问题、周边安全环境、南沙群岛、海上力量 正文: 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安环境。邓小平曾说过:“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建一个和平的,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这句话讲得就是周边安全环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物。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国防建设全环境具有反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我国周边安

大事件之一——南海问题: 一、什么是南海问题: 所谓南海问题是指东南亚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海U形断续线范围内的海上领土主权提出异议,非法占据部分中国岛礁,并非法开采海底资源引起的中国与相关东南亚国家之间领土归属的争端,是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侵犯,而相关东南亚国家应当停止侵犯的问题。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 1.丰富的物质资源 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屿最多海域最广的南沙群岛,它南北长500海里,东西宽400海里,总面积92.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4个浙江省的面积。有着丰富的锰结核石、天然气和石油,仅曾母暗沙石油储存量就达127-177亿吨,还有铁、铜、铅等矿藏,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渔业资源达2000多种,由海胆、海参、海龟、龙虾等珍贵海产。 2.重要的战略位置 南沙群岛更是我国南部海域前沿的军事战略要冲。它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马六甲、望加锡等重

对当前南海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南海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一、南海争端缘故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南海争端的缘故,俗话说“一个巴掌拍响”,就算我们个人打架吵嘴一样,总得找个理由,国与国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 南海问题应该说是我们国家利益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发展海洋经济”,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海洋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南海问题也是南海周边国家和各个大国之间外交搏弈的对抗点。从各国找理由插手南海争议来看,我认为可归纳为三类: 1、妨碍航行自由。(以美、日、澳为代表)南海作为当今世界最为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每年多达4万多艘的船只通过南海。6月21日,美日两国政府公布了所谓的共同战略目标,其中明确要求我国在南海停止对他国船只采取“妨碍行为”。 9月15日,美国与澳大利亚发表联合声明,希望各国能在南海享有不受阻挠的航运自由,声明说:“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平与稳定和商务活动,攸关美国和澳大利亚以及国际社会的国家利益。我们反对使用胁迫或武力,来强化任何一方宣称拥有的主权,或干扰合法的经济活动”,这些声明给国际社会造成南海局势堪忧的假象,为西方一些政客编造“中国威胁论”增加新的注脚,同时又可以离间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千方百计地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 2、争夺海洋资源(以俄、印和南海主权声索国为代表)。海洋被称为“二十一世纪资源”。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能力的提高,海洋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在以民生为主的今天,不管远近的国家都想在南海资源上捞个够。因为在南海:一是拥有种类繁多的水产。有1500多种鱼类,2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我市博贺的很多渔民一到渔汛季节就直奔南海而去。二是蕴藏着丰富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铁、铜、锰、磷等35种金属。如石油,用一点就少一点,所以现今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美国不惜代价的攻打伊拉克,赶走萨达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石油。而现在南海不仅被探明蕴藏丰富的石油,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所以南海周边的国家都对南海虎视眈眈。三是潜力具大的旅游观光。作为未受到污染的众多热带小岛,是潜水的天堂,其美丽和富饶足以比肩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马尔代夫和澳大利亚大堡礁。 3、岛屿主权归属(以越、菲、马为代表)。主权争议是南海争端的根本。让我们看看前段时间南海声索国几个国家领导人的表态: 菲律宾总统针对南海问题的表态:

我国南海局势分析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摘要: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及几个周边国家的主权。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形势下,解决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冲突日益突出。和谐世界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确定。根据通行的国际法原则,本文认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是缺乏合法依据的。 关键词:领土变更,南海争端,领土权益,主权主张 不仅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还是根据现行的国际法原则,南海诸岛的主权都应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是没有合法依据的,在展开对国际法原则的论述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主张主权的主要依据。 一、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1、越南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归属越南的论据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历史证据,越南外交部提出的最早史料是《筹集天南四至路图》中的“广义地区图”及其注释。第二,地理原因,如果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归中国,岛屿周围还要划出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必然会侵犯到周边国家的合法海洋权利。第三,国家继承,国家继承是指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而引起一国的权利义务转移给另一国的法律关系。第四,反驳中国的主张及史料记载的可靠性。 2、菲律宾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从国际海洋法看,将“U”形线的法律地位将“U”形线解释为“国界线”是难以成立的。这是一条以断续国界线,即未定国界线标绘的线,这条线的存在最多只能说明中国政府主张将线内的岛屿和海域划入中国的领土范围。它不是一条已经划定的实在疆界线。我们显然不能根据这条线将线内的岛屿和海域说成是中国的领土,也不能要求其他国家尊重中国的这一立场。 3、马来西亚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马来西亚以大陆架延伸作为依据对弹丸岛提出了主权要求之后,在岛上建立了海军基地,将其逐步建设成人工岛,并大力开发、经营。对钓鱼岛主权问题,日本欲以中间线原则划分东海海域,而中国确坚持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然中方对待南沙群岛态度则截然相反。而曾母暗沙对于我当事国的国家安全来说,也具有与钓鱼岛相同的地位。如果承认曾母暗沙为中国领土,那么中国的边界则直接划到我当事国的家门口上了。 二、国际法原则在南海诸岛问题中的适用 领土权益要决定海洋权益。该原则讲的是在划定海洋权益时要以领土为依据,先划定领土的范围再根据领土的范围划定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范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岛屿都适用这里的领土权益要决定海洋权益原则。只有国际法所规定的岛屿才适用。 岛屿主权争议的解决是进行海域划界的前提,但南海岛屿归属中国毋庸置疑,从国际法角度看,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不仅不能决定岛屿领土主权的

南海局势看法

关于“南海问题”的看法 “南海问题”是中国自建国以来与南海周边国家关于南海海域归属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南海问题”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风平浪静,但由于在南海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和以美欧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的发展进而保证在全球的利益等原因,南海周边小国为利益在美国的帮助下把南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推向了高潮,一次次挑战中国南海的核心利益,严重威胁到了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始终支持我们的国家,南海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早在国际上已经承认了事实。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让南海周边小国看到了这是一块大“肥肉”,但由于迫于中国强大的国力,又忌惮会受到“伤害”。随着美欧经济的不景气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开启给南海周边国家壮了胆,成为了美国的“马前卒”,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叫嚣的愈演愈烈,尤其菲律宾和越南。 纵观中国国外,“南海问题”其实是中美的一次博弈,是美国给中国的一道难题。南海周边小国只不过是跳动的小丑,影响中国的发展与稳定,并想在美中博弈中分得一点甚至更多的利益。这些小国甘愿当美国的“马前卒”,但又深知与中国在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经济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所忌惮。但像菲律宾一样一意孤行的却是个例外,由于美欧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景气以及经济内部矛盾的不可调节性,中美一旦发生冲突,势必可能有一天中国在经济上压到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受到中国的报复。美国是不会把菲律宾看成自己一样保护的,菲律宾只是一枚达到遏制中国的可丢可弃的棋子,它这样一意孤行是把自己的人民往火坑里送,接下来将迎来的是中国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制裁,甚至是军事打击。南海周边国家应该深知这个道理,美国是靠不住的,更不要惹怒中国。美日韩等国在南海问题上主要是拉拢小国,让南海周边小国在南海问题给中国制造不稳定的因素进而遏制中国的发展从而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不景气的注意力,进而维护自己在东亚的利益,甚至印度也想在南海问题上插上一脚。 在中国国内,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暴露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个人看法,中国的重心还应放在国内,让国内稳定繁荣发展,这才是重要的,而且中国也是这么做的。中国对于南海问题一直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确保南海和平稳定。但换来的却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屡屡的挑衅我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以我们要敢于枪打出头鸟,甚至敢于在损害本国经济不太大,国际舆论偏向我们的时候发动一场局部战争。而且我们也要注意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以及敌人真正的目的,避免掉入敌人设下的陷阱。 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对当前的形势对与不对,然而自己也说不清楚。总结一下自己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吧! 重心稳中求进,继续走发展壮大,积极解决国内问题的道路,敢于枪打出头鸟,寻求更多的国际支持者,创造有利于本国的国际舆论,与世界各国寻找利益共同点,但也不忘利益分歧点,既联又防,使自己成为利益受大者。所以我们要谨慎!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

◆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从东汉杨孚《异物志》和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的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不仅发现和命名了南海,而且已经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至隋唐两代,“焦石山”、“象石”、“七洲洋”等地名的出现,更加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经远至西沙群岛。 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 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 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而且更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 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 ◆ 南海争端的原由 1.美日埋下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祸根 日本二战战败后,于1946 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但1951 年,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该条约的最大漏洞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提出无理主权要求、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1974年,美国学者又证实该海域可能是个“地下宝库”,于是南沙群岛“主权未定论”有了市场。2.南沙群岛海域的富饶吸引着贪婪的人们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问题并未突显,但是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南海由于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整个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个海湾”之称。南沙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 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程度都很大:越南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石油,菲律宾严重缺油,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石油进行掠夺性开发。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的开发活动成为引发加剧南沙争端的重要因素。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引发周边国家疯狂蚕食 1973 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历时九年,于1982 年通过了一部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岛屿所属国可以由岛屿外划12海里领海和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区域内可自由开采资源。这引发部分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对部分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提出要求。这些单方面的主张都与中国在南海地区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导致了南沙争议目前格局的形成。 4、南沙群岛经济地位可观且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海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区域内外势力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竞争逐步加剧。 (1)可观的经济地位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2)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中国与菲律宾南海对峙是当前焦点。日前,中国从黄岩岛撤回两艘执法船,显示出克制姿态,但菲律宾非但不领情,反而向黄岩岛海域增派舰船,菲将领也发表强硬讲话。菲律宾还试图在国际上寻求支持,执意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 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与邻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中国与该海域其他邻国也有类似中菲之间的领海和岛屿纠纷。因此,中国如何应对当前与菲争端,对解决未来的南海争端有重要标本意义和示范效应。 在当前中菲黄岩岛争端中,中国的底线在哪里?这首先取决于对争端性质的认定。学者们早已指出,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诉求和管辖权,依据的是最先发现、最先占有与最先管辖的历史性权利原则,且得到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认可,因而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包括菲律宾等国在内,在1997年之前也未提出异议。既然这些岛屿是得到国际公认的中国领土,那么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行动,就是一个国家带有“维权”性质的正当执法,其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都天然具有合法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上世纪70年代,中国海军在十分弱小时就敢于用武力维护在南海诸岛权益。遵循同样的逻辑,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维权行动理直气壮,绝不惧怕外界说三道四。 相比之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领土诉求明显底气不足。目前,菲对南海诸岛提出领土要求的唯一“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早有学者指出,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并未规定其可以据此索取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从法律效力看,海洋法公约也明显弱于历史性权利原则和时际法原则。 菲律宾明白自己底气不足,因而在南海争端中有意将水搅浑,混淆“权利”与“权力”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简单地将中国维护正当权利的正义举动,与强者必霸的“权力政治”相混同,并借此制造“中国威胁论”。菲外长公开宣称“中国是很多国家的威胁”,试图拉拢其他国家联手制华,乃至“挟洋自重”,目的就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最终混水摸鱼,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据为己有。 捍卫“权利”不同于扩张“权力”,它更多涉及原则问题和底线利益,因而天然具有正当性。放眼世界,捍卫领土完整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南海问题上,中国过去一直是最大的受害者:南海许多岛礁无论历史上还是法理上都属于中国,却被邻国非法占领并被攫取石油资源。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维权行为不过是对邻国屡屡侵权行为的“正当防卫”。 有人担心中国在南海强硬维权会影响中国和平发展,会使南海不再是“和平之海”。这种担心未免多虑。事实上,不管任何争端,实现和平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是要什么样的和平局面。如果周围国家不树立尊重他国权利的“守规矩意识”,而仅仅靠中国单方面牺牲自身利益赢取和平,那么这种和平既不公平,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时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到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得到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翻开中国历史仔细一想,的确如此!历史上中国的各大王朝,其疆域版图无不是扩展到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能到达的极致。尽管周边也有很多的国家,羡慕中国的繁荣富庶,但都很少敢来挤兑。即或有一些民族政权利用中原王朝的混乱,起兵来到中原,要么自己被同化,要么迅速撤走了事。因此,中华文化也就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延续5000年之久且未中断的文化。 大家的海洋意识都提高了,边境危机、海洋争夺越来越激烈,加上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的领导人创造性的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以后又加上"主权在我"。东海上,日本利用其技术优势,"共同"开发的石油数量极大。南海上,周边几个无力开发海洋石油的国家,找上了外资,外资也就利用"共同开发"的护身符,帮上了忙。看,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国正美滋滋的等着变成石油大国哩!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本身是不错的。主要在于我们提出的时机不太成熟。当我们有了强劲的海洋开发实力并已经做好大规模海洋开发的准备,一声令下,海洋开发大军即可立即奔赴海洋,安营扎寨,马上开发时,可以考虑这个提法。现在,让别人捷足先登,先搞起了开发,很是可惜。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哪怕就是天天吵架,或者你无须理会,我想西方资本在接受越、菲邀请进入南海,肯定要谨慎得多,毕竟有一个大国在旁边没有表态是否可以开发,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搁置争议",是谁提出的争议?是一个什么样的争议?是不是一有争议就这样处理?现在韩国在黄海上大修人工岛,提出在黄海上的大部分主权要求,是不是也可以"争议"? 建议:我们也来搞一些争议。可以召集一大批历史地理学家、国际法专家,从历史、法律的角度考察一下巴士群岛、那吐纳群岛、琉球群岛、巴拉望岛、济州岛、安达曼群岛等,甚至印度半岛、东南半岛上的许多地方或者夏威夷等是否有可以划归我国的依据。先提出争论,至于现实与否暂且不管,只要有人对我们周边提出要求,我们也可以对等的提出"反要求",不至于尽是别人提出"争议",而我们只有反驳的份,被动的很。而且使有些国家越来越"流氓",没事就到中国周边来"找茬",反正惹起纠纷就有糖吃。对付流氓的办法就只有"比他更流氓"。

中国南海诸岛考古述要PDF

前言 中国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陆缘海,主要岛屿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等。从远古时代起,我国人民便在这里生产、生活和繁衍,岛屿上留下了相关活动的遗迹和遗物;随着航海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船舶经常往返于这片广袤的海域,由于航海技术的局限和自然环境的艰险,一些船只在这里沉没了,南海水下留有诸多的沉船遗骸。近年来,中国南海成为我国考古与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 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南海古代遗迹与遗物的考古发现大 抵经历了零星发现、局部收集、科学调查与发掘、水下考古几个阶段。 (一)零星发现、局部收集阶段 南海诸岛近世的古代遗物发现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国九年(1920年),日本渔夫发现在西沙群岛珊瑚礁上包藏极多的古钱,大部被珊瑚礁盖住,……其中最少的是王莽钱,最新最多的是永乐通宝。……据看钱(永乐通宝)的形样,并没有人手磨灭的形迹,可见此钱的沉没,当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或稍后,算 起来不会后于五百年前。”[1]台湾省海洋研究所所长马廷英在论证《建造珊瑚礁所需的时间》时,也引用了这里的资料,“这个珊瑚礁外部, 受到猛烈的海浪的袭击,许多船只,都在这里沉没过,航海家航经这些地方的时候,都极其小心谨慎。在低潮的时候,礁上水深只有三、五公尺,听说远至台湾的渔民,都来这里掘取礁上埋藏的铜钱,这件事提示那个礁上埋存着 无限宝藏。” [2]1935年,时任国民政府海军部东沙群岛气象台台长的方均,在东沙群岛马蹄礁珊瑚沙石凝结块上提取铜钱89枚,铸文可识者包括唐代以前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钱;最多的是宋代钱币,有北宋景祐元宝、皇宋通宝、南宋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大宋元宝、绍定通宝、开庆通宝、咸淳元宝等;另有元代至正通宝,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清代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光绪通宝等。关于大宗的宋代铜钱,研究者认为,由于五代之后,铜钱稀少而严禁流出,南宋后纸币流行,铜钱更少,一般平民手中存有的铜钱不多,更不能载运出口,而当时市舶司却可运载铜钱。所以推测这批宋钱是南宋官舶沉舟所遗留[3]。 1945年至1946年,国民政府在接收西沙群岛之后,对群岛上的文物进行了搜集,共1300余件[4]。后来在广东省文献馆举行了西沙群岛物产展览会,广东省西南沙群岛志编纂委员会代表王光玮教授展示了他在珊瑚石岩下拾得的唐代开元通宝、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铜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南海诸岛考古 中国南海诸岛考古述要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2)01-0040-08 许永杰 范伊然 (广东广州510275)(北京100006) 考古发现 收稿日期:2011-12-06许永杰(1957-),男,北京人,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作者简介:江汉考古2012.1/总第122期

关于南海形势的简单分析

关于南海形势的简单分析 最近关于南海方面的问题可谓是吊足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前我国在南海方面面临的是前史未有严峻的局面,关于南海争分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我国和国际社会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南海问题采取自己的措施,下面我想对南海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关于南海的问题和意义以及面临局势的缘由和解决南海问题的一点观点。 提出南海,是中国人就知道,它是中国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具有着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也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之一,其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成为我国面临严峻局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七八十年代,由于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对领土纷争采取的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旨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和当时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当时比较落后的国力,采取的这个措施对我国暂时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这个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国策,而是一个为了应对当时的局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时机成熟时,中国必然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依靠发展起来的强大的国力和灵活的外交政策,最终解决南海问题。南海问题和钓鱼岛以及台湾一样,都是涉及中国完全统一大业的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南海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南亚有着重要的战略问题,南海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国力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和资源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海洋庞大资源的支撑,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更多的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南海问题必须解决,并且彻底解决。 但是现在的南海并不稳定,由于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勘探,使本来平静的南海变得波诡云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包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对我国南海主权提出异议并且不顾及我国的感受,霸占岛屿和开发石油,而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暗中鼓动诸国和我国进行对抗,说到底是国家利益的驱使,对于每个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是有理的,但是有的是不能随便说的,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属性,南海就是属于我国,这个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我国必须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完整,也是一个对世界负责的大国的要求。 南海问题面对的主要是两类国家,一类是东南亚小国,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南海丰富的资源,南海近年勘探出储量巨大的石油量,可以和波斯湾媲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只是看中的海洋资源。第二类是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发达国家,他们看中的意愿之外更多的是国家战略方面的,美国一直对我国怀有戒备之心,时时刻刻把我国的发展当做对美国的威胁,他们想办法参与南海更多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南海对中国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国石油进口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尤其是中东地区,而海洋运输的必经之路是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生命线的意义,如果中国和他们发生冲突,马六甲海峡被封锁,对于中国的石油进口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而也正是美国的插手导致南海问题的解决难度极大的增加,因为南海诸国如果没有美国,他们是不敢挑战中国的国力的,所以南海问题的解决,必须跨过美国这个坎。 而在于国内,和我国的经济国力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国的南海政策

中国的南海政策 不管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南海区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理应走出去,融入到世界舞台中。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态度,并努力寻求在南海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促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个人讨论提纲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共政策的发展变化。针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分类,每一类别对公共政策环境都有较大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自然地理对公共政策影响:南海问题的由来: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由于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完十年动乱,加上改革初期,一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该地区的重要性。这一状况,更是加剧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野心,肆无忌惮的出去中国的领海地区,抢占岛屿、渔业、石气等资源。由于海洋意识薄弱,一直没有切实的解决,所以才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石油资源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中国的石油进口90%以来于海上航道,而这又必须是经过南海海域。再加上,中国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廉价商品也必须通过南海海域进入印度洋,从而到达欧洲。另外,南海又有丰富的石气资源,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开始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强硬的强调南海的主权,这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政治法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海。中国愿同有关国家

中国南海的形势

中国南海的形势 中国的主权领域包括大陆960万平方公里和海洋300万平方 公里。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争辩的主权。但是一些年以来,随 着经济全球化,利益的驱使,加上我国南海的资源十分丰富。一 方面是周边国家因看上了我国南海资源的丰富,于是直接或者间 接地侵占我国南海领土,这是不容置疑。一方面,经济强国的美 国为了遏制中国的雄起,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炒作南海问题。因此,目前南海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海 域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 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 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 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 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 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 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 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 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 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 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越南从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经开 始抢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到1975 年4月,北越打败南越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这些岛屿,陆续在1973-1974,1978,1988, 1990-1991 ,和1998年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29个岛屿之多。为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数目最多的国家。菲律宾从1970~1980年 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9个。马来西亚从1983~1986 年, 共侵占我南沙群岛中的10个岛礁。然而,真正属于中国主权管理 的的海域只有210多万平方公里。从这些概况和战略形势看,南 海问题已经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今年7月份还被无赖的菲律宾仲裁,真是可笑之极。因此, 不管其他国家怎么闹,主权就是主权,没有可以争辩的,我们申 明我们的立场,捍卫我们的国家尊严和主权。 按照国际海洋公约法,那个国家最早发现,最早命名,该岛

东海南海局势浅议

【南海问题】 一、南海问题升温的原因 中国拥有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二战”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南海周边没有任何国家对我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有的甚至侵犯我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近30年来,中国南海一直是国际争端最多的海域。 关于南海争端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南海地区岛屿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划分等引发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刘楠来研究员指出,南海争端概括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岛屿的领土主权之争。二是海域的划分涉及国家的主权权利与资源。三是南海航行的问题。我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有岛屿领土归属和海域划分的争议,在航行方面还涉及美国、日本等国。所以,南海问题具有复杂性,争端的类型多,涉及的国家多。美国在1995年专门对南海问题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在南海享有利益,要求保证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贾秀东特聘研究员表示,由于发现南海有石油,现在对南海油气储藏的估计一直在增加,所以有些国家出于经济的需要,也对本来属于中国主权的岛礁及有关海域提出一些要求。实际上,南海问题不光是油气资源的问题,还是一个战略通道,所以,它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位置。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快速发展以及中国长期推行的周边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海周边国家的挑衅行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祖贵教授指出,南海问题成为热点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因为中国强大了,所以美国会寻找可以制约中国的因素。二是中国越来越强,周边一些国家的焦虑感和不安感越来越强。目前中国还没完全强大起来,这些国家只有利用现在这个时期,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需求和利益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不仅会使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而且过去用十几年的时间构建的与东盟国家基本稳健的框架也会面临着崩塌。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认为,中国对周边国家曾长期采取了怀柔与羁縻政策,就是我们给周边国家一些物质好处, 从而实现睦邻友好,实际上就是花钱买平安。但是,当长期单纯采取所谓怀柔政策时,有些周边国家就会采取骚扰政策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目前,南海区域岛屿归属、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争议颇多,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法理界定存在交叉与争议,导致主权争议升温。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认为,从法理上讲,南海问题非常复杂,因为中国宣称的九段线在法律上不明确,九段线属于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线、领海线还是国界线存在争论。但是越南通过的法律,就是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已经把本来属于中国九段线以内划走了11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也是通过领海专属经济区法划定了专属经济区范围。专属经济区最主要的就是捕鱼区,由于中国现在讲的是在传统海疆线以内捕鱼,但是从我们国家法律上又找不到,所以才造成这样的争端。刘楠来研究员认为,我国并不缺乏可为南海诸岛属于中国领土提供有效法律依据的国内法律规定,现有的法律在这方面已有明确规定。中国未来需制定“海洋基本法”可以把我国的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法律化,进一步明确我国的海洋权利主张和我国在海洋事务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制和海洋管理体制。 二、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近年来,美国由于两场战争的消耗和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得不在全球调整战略布局,针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东亚地区日益显著的战略地位,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加大在东亚地区力量投射的步伐逐渐加快,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南海地区相关国家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外政策的设计,并对南海局势的紧张起到了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

南海局势分析

自从这学期上了党校课之后,也许是迫于党校考试要考时事政治的压力,每天都关注新闻,没想到自己原来对这些也比较感兴趣,一直坚持到现在。从各个事件来看中国在经济的发展及国力的提升并不代表着中国越来越稳定。反而问题逐渐浮出,中国外交问题;全民福利保障问题,如社保,医保等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政府的腐败问题;中国食品健康问题;中国医疗设施问题等等都浮出水面。 下面我想对东南海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南海方面,最近关于南海方面的问题可谓是吊足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前我国在南海方面面临的是前所未有严峻的局面,关于南海争分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我国和国际社会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南海问题采取自己的措施。 南海,指的是由九条断续线划出的我国传统南海海域。它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北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和文莱等国,西邻越南和马来西亚。南海按群岛位置划分,它包括由东、中、西、南沙群岛四大群岛组成的四大海域。 为什么会出现南海问题呢?首先,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对南沙群岛的岛屿的主权争端。其次,在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由此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必然各个都虎视眈眈,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和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在中国越发强大的时候,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这就是南海问题。 然而南海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南亚有着重要的战略问题,南海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国力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和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海洋庞大资源的支撑,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更多的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南海问题必须解决,并且彻底解决。 南海问题面对的主要是两类国家,一类是东南亚小国,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南海丰富的资源,另一类类是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发达国家,他们看中的意愿之外更多的是国家战略方面的,他们想办法参与南海更多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南海诸国如果没有美国,他们是不敢挑战中国的国力的,所以南海问题的解决,必须跨过美国这个坎。 前段时间,网友们一直都在说打仗打仗,但是中国领导一直忍让,于是就破口大骂,作为当代学生我会觉得心痛,这助长了那些挑拨的分子,甚至国外有一篇报道再一次骂中国软弱无能,我想说的是忍让不一定是懦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打了仗,会是什么下场呢?首先,我国现在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发民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打仗需要什么?需要的金钱,需要的生命。如果开战会让我国的经济停滞不前,而且要付出弹药武器的巨大代价;冲锋陷阵的军人们,他们也有家人,如果不幸牺牲那么他们的家人会是何等的伤心,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生命都是宝贵的。而且战火地处老百性也要遭殃,失去亲人朋友,失去家园,人心惶惶!谁也不想过那种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战火连天的生活。所以如果开战那么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的状况呢?所以我们要支持政府!一定要忍,刚柔并济夺回属于我们的领土! 我国爱好和平但绝不怕战争,我们刚柔并济,用先进的武器和发达的经济实力成为外交的后盾,所以我国必须坚持不懈的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充分运用我国的外交资源,加强海外基地建设,只有这样的话才会真正的保证国家的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安全。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 从东汉杨孚《异物志》和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的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不仅发现和命名了南海,而且已经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至隋唐两代,“焦石山”、“象石”、“七洲洋”等地名的出现,更加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经远至西沙群岛。 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 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而且更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 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 ◆南海争端的原由 1. 美日埋下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祸根 日本二战战败后,于1946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该条约的最大漏洞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提出无理主权要求、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1974年,美国学者又证实该海域可能是个“地下宝库”,于是南沙群岛“主权未定论”有了市场。 2.南沙群岛海域的富饶吸引着贪婪的人们 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问题并未突显,但是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南海由于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整个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个海湾”之称。南沙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 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程度都很大:越南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石油,菲律宾严重缺油,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石油进行掠夺性开发。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的开发活动成为引发加剧南沙争端的重要因素。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引发周边国家疯狂蚕食 1973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历时九年,于1982年通过了一部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岛屿所属国可以由岛屿外划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区域内可自由开采资源。这引发部分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对部分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提出要求。这些单方面的主张都与中国在南海地区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导致了南沙争议目前格局的形成。 4、南沙群岛经济地位可观且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 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海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区域内外势力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竞争逐步加剧。 (1)可观的经济地位 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南海争端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南海争端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2010年的南海争端突出表现为两件大事:其一,外媒报道称,中国将南中国海列为其国家核心利益,虽然这一说法从未得到中国官方的认可,但是却被国际社会不加分辨地广泛引用以佐证中国日趋明显的扩张性军事行动和强硬外交政策。其二,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一方面多次坚称自身在南海的航行自由权,并与中国就此数次展开激烈的交锋,另一方面公开干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 中美围绕南海、东海等海域的争端以及有针对性的军事演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对亚太地区安全秩序领导权的争夺。未来一个时期,海洋争端将会成为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长期性因素,而中国的海洋战略走向也将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崛起路径的重要指标。 一、南海争端的基本情况 南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其中我国传统断续国界以内的海域面积约为187万平方千米。南海由北向南大致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南海问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周边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但随着油气资源的发现,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纷纷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南海问题由此产生。 南海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为岛礁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其中,从岛屿领土主权争端的角度看,涉及“五国六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部分或全部岛礁提出了主权要求;从海域划界争端的角度看,涉及六国七方,即除了上述五国六方外,印度尼西亚也对南沙群岛西南侧的部分海域主张管辖权。 目前,除了菲律宾对位于西沙群岛的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的要求外,南海问题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岛。南沙群岛的位置最南、岛礁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 ?张洁: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