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姓名:申智林学号:20104250122 班级:环艺一班中国是一个陆上大国,同时也是海上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很重要的海域—南海。

而如今现实却告诉我们面临南海的诸多问题。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因而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分析了南海的战略地位南海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南海诸岛有各种热带植物为主的林木;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

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锰结核,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

石油、天然气是南海最重要的矿产资源。

该地区被地质界、石油界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主要有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等。

南海战略地位重要。

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从这些概况和战略形势看,南海问题已经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任何国家的任何问题一旦沾上国际这两个字就变得极为复杂了,特别是领土争端。

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

这一事件本身是属于地区事务范畴内的,只需要地区内相关国家进行解决便可以了。

但近几年来,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惹的很多地区外如日本、印度和国际上如美国等国家的插手,以图借此分一杯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应经很难与中国进行抗衡。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4.大国的干预
对美国而言,南海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具有巨大“诱惑”。南海是东亚地区与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之间海上航行的必经之地,是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和大洋洲的重要国际通道。此外,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藏资源,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
自2002年1月起,美国开始部署600多名美军士兵到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为菲军提供军事指导和训练,并协助围剿阿布沙耶夫集团。这标志着美军重返菲律宾。此后,美菲每年都要举行“肩并肩”联合演习。近日,美太平洋舰队还向菲海军移交了6艘配置重机枪的美军舰艇,在当前中菲两国因南海问题风波再起时,美军此举充分让外界感受到了其“司马昭之心”。
3.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美国和英国的船长都有执法手册,遇事不用请示,对照着做就可以了。而我们的规定是层层请示,等请示完毕,事情可能都过去了。
涉及领土和主权纠纷的外交原本就是最艰难的艺术,而这门艺术最基本的哲学就是,姿态不妨灵活,立场却要坚定;技巧可以“复杂”,底线却要“简单”,要把底线明明白白昭告天下,让他们很容易了解,哪些是可以商量的,那些是不容商量的。惟其如此,可以商量的问题才会变得容易商量,,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字国,许多邻国已通过立法、行政等不同手段,向所有国家阐明了他们的立场,现在中国也必须补上这一课。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
南海争端是指多个国家(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在南海地区对领土、海权、海上安全等问题上产生的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海诸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等海域。

现状:
1.中国在南海扩建岛屿,强化海洋战略。

中国在南海部署了渔业和海洋研究船只,并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扩建和军事化。

这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担忧和反弹,包括美国的干涉。

2.与此同时,菲律宾、越南等国也加快了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岛屿建设,试图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

3.南海争端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安全问题之一,各方都在调整其部署和军事战略,同时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和协商。

然而,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趋势:
1.南海争端仍然是一个困难复杂的问题,难以实现和平解决。

各方之间的利益差异仍然存在,加上宣扬国家主义的热情和地区稳定的重要性,外交谈判和解决方案的道路难度极大。

2.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南海争端的风险。

中国、美国等强权国家在这个关键地区的争夺,不可避免会带来地区和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稳定的压力。

3. 在地缘战略的背景下,南海争端的持续和加剧,或将促成军备竞赛,导致地区武装化和极端恐怖主义的抬头。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大国际社会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近几年,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以越南、菲律宾等国为主)围绕南海问题引发的争端日益明显,声索国利用矛盾拉拢域外大国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同时,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借口插手南海问题,并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总体来说,当前南海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形势。

一、声索国加大对南海的争夺力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使南海争端中声索国产生了危机感,鉴于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加大了对南海权益的争夺。

1、声索国加强军事准备越南军方人士称:”自2005年从俄罗斯购买了11架苏-27战斗机后,越南海军的空战能力大大增强,而购买苏-30mk、苏-39等先进战机的计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

越南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现代化海军。

”除越南外,2005-2009年东南亚国家的军火进口翻番,其中马来西亚增长72%,印尼增长84%。

除了军购,有关国家还加紧举行海上军事演习。

越南曾多次以”南沙岛礁被袭”为背景举行军事演习,菲律宾也多次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旨在提高菲军队的海上作战能力。

可以说,声索国都在为争夺南海利益进行军事上的准备。

2、声索国对南海主权的争夺方式多样化在南海争端的声索国中,越南是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议最大的国家。

越南除了进行公开的外交交涉、强化军事占领和行政管辖等手段外,还以柔性手段宣示其对这些岛屿的”主权”。

2010年3月13日,越南外交部声称越南对黄沙群岛(中国西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反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 在新出版地图中将西沙群岛划归中国并要求ngs做出修改。

3月26日,ngs在重压之下表示”改正错误”,将西沙群岛标示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

[1]”地图事件”是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柔性手段”实现了”软侵权”的目的。

此外,越南高层领导还相继赴南沙”宣示主权”。

4月1日,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视察南沙白龙尾岛,表示”将捍卫南沙群岛的主权”;12月21日,胡志明市市委副书记黄氏仁与越南海军司令部官员探访南沙6岛,这是胡志明市高官第7次到南沙”宣示主权”。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

南海诸岛分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

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

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

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

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

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

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目前南海诸岛的现状是,被越南强占的岛屿有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有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据了5个。

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抢占了2个和1个。

实际上,被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

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

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

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

“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

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

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南海争端是指围绕着南海诸岛、南海海域以及相关水域资源的争议,涉及到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领土、渔业、海底油气资源和航行自由等方面。

针对南海争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建议。

首先,南海争端的根源主要是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因素。

南海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历史纠纷,各国对领土归属的立场存在分歧。

此外,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潜在的油气资源,各国对这些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南海争端的复杂性。

地缘政治因素也加剧了南海争端的敏感性,国际大国在南海地区展开的战略竞争对争端的解决增加了不确定性。

其次,南海争端应以和平解决为主导。

各国应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法律法规,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尤其是直接当事国应加强对话与合作,通过协商达成双赢的解决方案。

同时,应避免使用武力、威胁和恶化形势,避免激化争端,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其三,建议设立南海争端的多边机制。

南海地区涉及多个国家的利益,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关于南海的规则与机制。

这样的多边机制可以帮助各国进行沟通与协商,并在南海问题上找到最广泛而公正的共识。

这样的机制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使各国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来解决争端。

其四,加强南海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国应该在平等合作基础上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同时,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污染、海洋灾害等共同挑战,推动南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际社会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帮助和支持。

可以通过建立国际观察机制,加强对南海地区局势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挥协调和调解的作用。

同时,国际社会可以通过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等方式,提供各方共同发展的机会和动力,为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南海争端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和平解决为主导,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识。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频频找事儿,挑起争端,最近越南又大搞军演,无视中国领土主权。

越南等早与美英等国家企业公司合作在此开采资源,中国政府在处理此问题上,应该是有一个底线的,软硬兼施,彰显大国风范。

学生对此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大部分同学的意见是南海摩擦不可避免,不能一忍再忍,但能不打就不打。

1、可以采取经济制裁,要做到让他们认可中国老大哥的协作和帮助。

其实他们都是看到中国不愿意打。

小国的背后肯定有大国在支持,如果引起争端和战争,就会把美俄引到南亚的争端之中,从而引发危及全球,更是危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

现在的国际环境与79年已经完全不同,而且中国一旦和越南打起来了,面对的将不止一个越南,而是所有和中国在南海有领海争议的国家,还有日本,印度以及美国在不同程度上的介入,可以肯定的说,这次美国绝对会站在越南,菲利宾一边,中国将在外交上变得极其孤立和被动。

虽然在军事上中国打败越南不成问题,但军事行动是为政治服务的,而在目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这个军事行动无论结果如何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政治后果,和非常有限的政治利益2、东盟一体化因素。

自东盟一体化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的一个鼻孔出气的态势,导致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面对的力量从一个个小国变成了一个集团。

这在政治上造成不利于中国的态势。

虽然说美国南海政策是在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为代表的地区外大国在南海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更为南海争端添加了不安定因素。

3、在目前形势下,中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巩固已经控制的岛上,采取守势,并尽可能在实际控制区开展国内旅游线路和度假区,让南海不再遥远,并让国内普通民众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更深,更强,而不是只强调石油资源这些普通人没法联系到的东西。

另外,平民一旦介入,将进一步阻止其他国家试图控制这些中国已经实际控制了的岛屿的野心,任何试图抢占这些岛屿的企图,面临的将不再是军事的抵抗,同样还有平民伤亡的问题,这在争取国际舆论同情上极其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南海形势分析”摘要: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都持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进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海岛屿问题的争议成为南海问题的焦点,使中国主权严重的受到侵犯。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

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

它南起北纬3°40′的曾母暗沙,北至北纬21°的北卫滩,西起东经109°30′的万安滩,东至东经117°50′的黄岩岛。

东西距离为1380公里,南北距离为2380公里,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

狭义的南海,指的是由九条断续线划出的我国传统南海海域。

它位于我国东南方向,是一个东北朝向、西南走向的典型的半封闭海,北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和文莱等国、西邻越南和马来西亚。

南海按群岛位置划分,它包括由东、中、西、南沙群岛四大群岛组成的四大海域。

(摘自百度南海地理位置)“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一,南海目前的现状越南从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经开始抢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到1975 年4月,北越打败南越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这些岛屿,陆续在1973-1974,1978,1988, 1990-1991 ,和1998年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29个岛屿之多。

为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数目最多的国家。

菲律宾从1970~1980年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9个。

马来西亚从1983~1986 年, 共侵占我南沙群岛中的10个岛礁。

中国实际控制9个岛礁. 越南占领29个岛屿和珊瑚礁。

菲律宾占领10个岛屿。

马来西亚占领8个岛屿。

文莱占领1个岛屿等。

(摘自中国国情“南海现状”)通过这些相关材料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过后我们不仅仅领土受到了侵犯同时领海也受到了相同的“待遇”。

二,南海对中国的重要性(一)资源方面1、南海我国海海域面积共350万平方千米,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约为21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

2、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我国已经在南海的三个盆地:珠江口大型沉积盆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打出若干口原油质量好、比重轻、含硫低的高产油气井。

此外越南到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最宽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储量为6.4亿吨,天然气储量9800亿立方米,是世界海底石油的富集区。

某些国外石油专家认为,仅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可达418亿吨,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

3、南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国已经探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岛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有57中,部分矿藏蕴藏量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南海下部蕴藏大量的可燃冰资源。

据估计,我国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这些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可以造福我国子孙万代的潜在价值。

因此南海问题绝对要提高到一个最重要的层面上来考虑。

(二)军事方面南海海域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连接马六甲海峡,是从亚洲通向印度洋,中东,欧洲的最近航路,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

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险要。

从海上位置来讲,南海作为我国南部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于加深我国的战略纵深,给我海空力量以回旋的余地等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南沙群岛有是我海军前出的重要通道。

南海上空是世界重要的航空通道。

我国、韩国、日本与东南亚各地的航线,菲律宾与中南半岛各地来往的航线都要经过南海上空。

西欧-中东-远东航线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空线之一,它连接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等西欧主要机场和远东的新加坡、香港、北京、东京等机场,南海空域也是这条航线的重要通道;另外,西欧-东南亚-澳新、远东-澳新的部分航线也要经过这里。

因此,在南海的空中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以上参考中国国情综合分析)美、日、菲、越等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人家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南海争端以来可以说作为“和平大使”的美国蠢蠢欲动,总是想出来为别人撑腰;就好比在说没事什么都有大哥罩住你没人敢动你,所以还来了次“兄弟感情联络的海上军演”。

可以说是美国想笼络周边小国称霸世界的味道。

此时看到美国这个带头大哥出来了日本也耐不住寂寞了借此对钓鱼岛事件加大力度想要占有;做梦都在想这个“美女”是他的,故此出现了收购钓到事件。

美,日等国妄想通过南海问题遏制中国的崛起,要求南海问题国际化,依靠国际法来解决南海问题。

这几国要求中国保证南海的所谓的航行自由的根本利益,其实是对中国主权的否定,是美国重返亚洲的一个表现。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怕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再次从沉睡中觉醒。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始终采取蚕食鲸吞的策略,称我国对南沙诸岛的防御不到位,一步步侵占我国领土,并侵犯我国与民在南海区域的经济利益。

其中最近几年更是联合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联合南亚各国妄使南海问题国际化。

我们需要正视现状,虽然我国一直在宣布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但现实情况是越南实际已经占领了其中的29个岛礁,而中国实际控制的岛礁相比较而言很少。

越南不断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武器,对非法侵占的岛屿上增加的军队越来越多,在岛上不断建造军事基地,机场。

大批弹药也不断从越南本土运到南沙准备借“大哥”的威慑来挑衅中国,来个我就打你了怎么的谁让我有人撑腰你没得呢。

同时南亚各国竞相加大对南海资源的掠夺,并且不断扩充军备,态度越来越趋于强硬,使这个地区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多。

(以上属个人观点)面对以上问题我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网上很多网友一提到南海、钓到问题都在喊打喊闹的。

我敢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这个现实吗?显然不现实,现在不是毛主席那个年代枪杆子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其实不是我们不敢打、也不是中国怕谁而是现在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我国在强但是不可能同多个国家抗衡;故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是虽然说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并没有说不捍卫主权。

因为这使我们的,人家都说“爱情是自私”的这就是态度。

始终一致坚持主权是“Made in Chin a”没有人敢否认的。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这已经是我国最大的让步了,但是如果他国真的要企图占有那对不起我们可能真的会以武力来解决这事有可能的。

目前解决南海问题的难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第一,如何应对美国等国因素。

菲律宾等国借美国之力抗衡中国,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难点。

随着中美军事交流的进展和亚太安全磋商机制的确立,中国需要注意,不要把南海问题变成中美问题。

应尽量避免使南海问题国际化。

大国加紧介入南海,美,日,还有俄罗斯等军事强国军事政治实力的介入使得南海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这也成为南海问题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第二,如何防止东盟国家联合。

虽然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之间在南海海域的归属上也有争端,但他们有可能选择在东盟这个平台上,合力对付中国。

3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分别对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进行了访问,希望在多边发展和南沙群岛的石油开采等问题上获得东盟的支持,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排除在外。

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即将成为东盟主席国的印尼开始借助南海问题要求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进行谈判,试图把南海问题变成多边谈判。

于此同时,南亚各国不断进行的军备扩充,是这一地区的未来更加不平静。

第三,台湾为了争取和扩展“生存空间”,除了在经济上加强与东盟的联系和合作“以经促政”外,还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两面手段,企图与东南亚国家联手,达到利用东盟控制中国的目的。

而东盟却把台湾作为牵制中国在南海主权要求的条件,并利用大陆与台湾的矛盾在南海问题上渔利。

当前,南海问题日益紧迫,但针对南海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到底是什么?是用战争的方式还是外交的方式,在我们看来,中国可以首先宣布几个原则:一是对中国南海的资源,中国仍坚持暂时搁置争议、欢迎合作开发的原则,但前提是一定要合作,要先谈。

二是中国坚决主张保障中国南海的自由航行权。

这是美国所在意的,而中国也同意。

三是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南海争端,不主张诉诸武力。

这三条原则宣布完之后,对于违反原则的领土侵占和经济活动,或者是武装挑衅,要坚决地展示强硬手段加以打击。

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不流点血,可能建立不起引人注意的规则。

第四,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确保和邻国拉好关系保四周平安,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仍然是目前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最佳方法,一方面我们在主权问题上绝不让步,坚持南海岛礁为中国主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目前南海现实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总体战略,尽量引导南海问题和平解决。

南海问题和平解决,一方面要不断显示我们诚意和善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坚决斗争准备,一味妥协和让步换不来和平,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过去中国南海问题的绥靖政策,已经基本证明失败。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从这一点说,我们发展海洋军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战舰艇、建造航母的确已是燃眉之急。

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此类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外交谈判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在南海问题相关谈判中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

我们必须加大外交斡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以支持其对南海资源的开发为诱饵,逐一展开对南海相关各国的外交攻势,力求通过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迫使其对南海主权归我的外交要求达成妥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