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公开课)

合集下载

课件8: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课件8: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相当于增大压强。
起始
平衡
V
V
新平衡
叠加
压缩
2V
V
V
V
练习4:把晶体N2O4放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 立N2O4(g) 2NO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与 起 始 时 等 量 的 N2O4气 体 , 反应再次达平衡 , 则新平衡 N2O4的转化率与原平衡比( B )
A. 增大
B. 减少
第5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
学习目标 知道等效平衡的含义,学会等效平衡的分 析判断方法。
一、概念 在相同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 不管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还是正、 逆反应同时投料,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 百分含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均相同, 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A. 3 mol N2 + 3 mol H2 B. 2 mol N2 + 2.5 mol H2 C. 1 mol N2 + 3 mol H2 D. 6 mol N2 + 4 mol H2 恒温恒压条件下建立的等效平衡条件是“极值等比则等 效”,D项极限转化后n(N2):n(H2)=3:2,比例相等,正确。 答案:D
1. 恒温恒容 (1) Δn(g)≠0,极值等量则等效
2SO2(g)+O2(g) 起始1 4 mol 2 mol
2SO3(g) 0
起始2 0
0
4 mol
起始3 2 mol 1 mol 2 mol
起始4 a mol b mol c mol
上述三种投料,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一边倒均转化为
反应物,对应量相等,即SO2都是4 mol、O2都是2 mol,三 者的平衡状态完全相同。

教学设计4:2.3.5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教学设计4:2.3.5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课题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
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

2、掌握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难点: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
教学
用具

教学主线复习提问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的变化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方法化学平衡的计算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
1、改变P或T对化学平衡是如何移动的?
2、化学平衡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如何?
[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习题课。

[重点解读]
二、化学图像的分析方法
1、方法与思路
(1)看懂图像:一看面、线、点;二看是否需要作辅助线;三看定量图像中的量的变化。

(2)联想规律: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复习旧知识,为新课作铺垫。

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学生作业情况
(3)做出判断。

2、类型
(1)T或P对平衡的影响,固定T或P做垂线。

(2)有时间因素的图像,先找平衡点,再作分析。

(3)隐含时间的温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先找第一个平衡点。

(4)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图像强调重点夯实基础
强调易错点
—3—。

课件3: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课件3: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练习3
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Q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 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
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
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V正 V逆
升温 减小[SO3]
三、x% – t 图
x% (或用φ(C) 表示)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 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体积分数)、 或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等;
1、将2molSO2和2molSO3 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 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气)+O2(气) 2SO3 (气),平衡时SO3为n mol。相同温度下,分 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起始物 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C D)
A. 2mol SO2+1 molO2
说明:转化率与百分含量的情况恰好相反。
例6:某逆反应为:A(g)+B(g)
3C(g),下图中的甲、
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 φ(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φ(C) a
φ(C) T1 ℃ φ(C)
a
T2 ℃
b
b
0甲 t
0 乙t
0 丙t
⑴若图甲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 的情况,则曲线 b 表示的是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催化剂
(1) 时 间 t1 的 意 义

.
(2) 在 时 间 0 至 t1 的 间 隔 里 , v
(I2)=
.
(3)此平衡状态下,H2的转化
率为
.
(1)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2)(0.2/t1 mol·L-1·min-1) (3)50%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PPT25张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PPT25张

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
物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本 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反应的两边都是气态物质,所以正反
课 时 栏
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而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目 开
不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
关 数不变。
知识·回顾区
(2)关于 t2 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t2 时Ⅱ和Ⅲ代表的物质反应速率相同
本 C.t2 时氢气、氮气与氨气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3∶1∶2
课 时
D.t2 时氨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栏 目
(3)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温度,在改变的这个温度下反应达到
开 关
平衡,此时 n(H2)比图像中平衡时的值稍大,那么该温度最可
学习·探究区2.在Biblioteka 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
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共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
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
的关系;或者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

的关系。即“定一议二”原则。解题过程中,可以作辅助
课 时
线帮助分析。例如反应 aA(g)+bB(g) cC(g)在不同温度
栏 目
逆反应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相当于加压,
所以平衡会移动,必须极值等量平衡才等效。
学习·探究区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按题 2 中四种情况分别建立平衡, 其中为等效平衡的是 ①②③④ 。
解析 恒温恒压条件下,若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

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

《化学平衡图像》课件5

《化学平衡图像》课件5
A. a点 B. b点 C. c点 c D.d点
X的转化率
a
d
c
b
0
T/℃
五、速率—压强(或温度)图象
例6: 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应
2A(s)+2B(g) 2C(g)+D(g)(正反应为吸
热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正确
的图象是( A )
V
V
V正
V逆 V正
V逆
v
V正 V逆
V
V逆 V正
T
A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人教版高三化学复习课件 平衡等效平衡

人教版高三化学复习课件 平衡等效平衡
SO3 c%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相当于开始加
入1molSO2、 0.5molO2和 1molSO3
开始 2mol SO3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1mol
0mol 2mol
1mol
(3+1)mol 0mol
(3) 0.5mol
2.5mol 1mol
(0.5+0.5)mol (2.5+1.5)mol 0mol
2019/9/三21 条途径最终达同一平衡
10
[例2]在等温时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 和1molB,发生反应:
(四)关于等效平衡的初步概念
2019/9/21
2
恒温恒容
例: 2SO2+ O2
起始C(mol/L) 2 1 平衡C(mol/L) 0.8 0.4
2SO3 0
1.2
2SO2+ O2 00 0.8 0.4
2SO3 2 1.2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A(气) + B(气) 3C(气) + D(气)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 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A. B.
4molA+2molB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课件6: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课件6: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 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 > 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 Q丙 > 2Q乙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响规律。 3.作判断:根据图像中体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并作
出正确的判断。
(二)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原则 1.“定一议二”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横坐标、 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先确定横坐标(或 纵坐标)所表示的量不变,再讨论纵坐标(或横坐 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 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即代表该曲线温度高 或压强大。
例2. 在温度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
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CH3OCH3(g)+H2O(g) 2CH3OH(g);ΔH=+37 kJ/mol,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数 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CH3OCH3、 2 mol
1 mol
1 mol H2O
1.01*105Pa
0
T
正反应放热
m+n>p+q
C
500℃


200℃

0
P
m+n>p+q
正反应吸热
对于反应mA(g)+nB(g)
A %
200℃
pC(g)+qD(g)
300℃
0
P
m+n=p+q
正反应吸热
变式1. 对于2A(g)+B(g) C(g)+3D(g) ∆H>0

化学平衡图像和等效平衡 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和等效平衡  课件

三看点:注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与坐标的交点、多 条曲线的交点、转折点、极值点等。
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 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②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的影响规律。 ③作出判断:依据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3)解题方法与技巧 ①“定一论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 示的三个量的意义,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 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 线的关系。
④对时间—速率图像,注意分清曲线的连续性、跳跃 性,是“渐变”还是“突变”,是“大变”还是“小 变”,是“变大”还是“变小”,变化后是否仍然相等等 情况,才可确定对应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及如何改变。
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
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解析:随压强增大,v(正)、v(逆)都增大,所以,A图 不正确;反应达平衡后,升温,v逆<v正,B图不正确;温 度高,反应速率大,到达平衡所用时间短,先到达平衡, 曲线先拐。
答案:D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以及恒 温、恒压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无论体积可变或不变)
如果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转化为方程式同一半边 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比与对应组分的起始加入量比相同, 则建立的化学平衡是等效的。
结果: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但各组 分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
例如:H2(g)+I2(g) 2HI(g) ① 1mol 1mol 0mol ② 2mol 2mol 1mol 上述两种配比,按方程式中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 应物,两种情况下H2与I2(g)的物质的量比均为1∶1,因此 上述两种情况建立的化学平衡状态是等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