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问题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像雨后春笋一样,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拔地而起。
可是,你可知道,高楼大厦不仅让我们住得更舒适,享受了更好的景观视野,还带来了不少隐患,尤其是消防安全问题,真是让人捏把汗。
你想啊,要是火灾发生在高层,救援难度大、损失更大。
光是想象一下火灾发生时,那个可怕的场面,就让人心头发紧。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真的是一根刺在心里,怎么都拔不掉。
咱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一些问题和能做的对策吧,免得到时候真有个火灾,大家都手忙脚乱。
高层建筑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逃生通道的设计。
有些高楼为了节省空间或者追求所谓的“美观”,就把消防通道弄得狭小,甚至设置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物。
你想象一下,要是楼上着火,大家都急着逃命,这时候走道里塞满了杂物,门打不开,楼梯也被阻挡住,岂不是成了“火海中的铁笼”?而且有些楼层的消防电梯根本就不具备防火功能,平时一旦发生故障,大家也只能干着急,真到了关键时刻,可就麻烦了。
这种设计上的“短视”简直是拿命在开玩笑。
为了省一时的成本,最后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呀!再说说消防设备。
有些高层建筑,特别是老旧的高楼,消防设施根本就跟不上现代建筑的需求。
比如说灭火器不够,喷淋系统不全,甚至有些地方的消火栓都没法正常使用。
那该怎么办?消防员来了想灭火,结果水压不足,水枪都是空打——这种情况真的是让人想想就害怕。
而且啊,许多地方的消防设施还经常得不到定期检查,设备老化严重,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那就是“一旦出事,全盘皆输”。
所以,咱们常说的“安全第一”,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如果设备跟不上,就得及时更新,不能等到火灾来了才追悔莫及。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哎呀,不就是消防安全嘛,平时不就检查检查,搞搞演习就行了?没错,消防演习是必须的!可现实是,有些地方的消防演习做得太“走过场”。
你看那些演习,大家站站队,排排队,然后装模作样地走几圈,完事了,大家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高层建筑应按照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消防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 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
政策法规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管
施工过程监管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对施工单 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 监管,确保施工符合消 防技术标准。
03
部分高层建筑居民缺乏基本的火灾逃生知识和技能,导致疏散
过程中出现混乱。
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居民对消防安全不够重视,缺乏 基本的火灾预防和应对知识。
宣传教育不到位
相关部门对高层建筑居民的消防安全 宣传教育不够,导致居民对消防安全 的认识不足。
03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解决方 案
优化建筑设计
责令改正
对于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高层建筑,相关部门有权责令 其进行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刑事责任
对于严重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高层建筑相关责任人,可能 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05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案例分 析
典型火灾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高层公寓火灾
案例二
某商业大厦火灾
案例三
某酒店火灾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
培训演练
对建筑内的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 的自救能力。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预案制定
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人员分布,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预案。
预案演练
定期进行预案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的能力。
预案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应急疏散预案。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高层建筑应急疏散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应急疏散常见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层建筑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其中应急疏散问题尤为突出。
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如何确保人员迅速、安全地撤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应急疏散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
常见问题之一是疏散通道不畅。
部分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被杂物堵塞,或者被违规占用。
例如,有些居民在楼梯间堆放家具、自行车等物品,严重影响了人员的疏散速度。
另外,一些疏散通道的设计不合理,过于狭窄或者弯曲,导致人员疏散时容易发生拥挤和踩踏事故。
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和紧张,如果疏散指示标志不清晰、不醒目,就很难引导人们快速找到正确的疏散路线。
有些高层建筑的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位置不当,被遮挡或者损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急照明系统不完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断电的情况下,如果应急照明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疏散通道将陷入黑暗,给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
部分高层建筑的应急照明设备老化、损坏,或者电池电量不足,无法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照明。
人员对应急疏散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很多居民和员工对所在高层建筑的疏散路线、安全出口等不熟悉,在紧急情况下容易迷失方向。
此外,一些人缺乏基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也不知道如何在烟雾中保护自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要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疏散通道的管理,定期清理杂物,严禁违规占用。
同时,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疏散通道的宽度和布局,确保其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其次,要优化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
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避免被遮挡,且要保证其清晰、醒目。
可以采用发光、反光等材料,增强指示标志的可见性。
同时,要定期对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

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耸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疏散困难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探讨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特点主要包括火势蔓延迅速、疏散难度大以及扑救困难。
高层住宅建筑内部通常有大量的垂直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通风管道等,这些通道在火灾发生时容易形成“烟囱效应”,使得火势迅速向上蔓延。
同时,高层住宅建筑中的人员众多,疏散通道有限,疏散距离长,容易造成人员拥挤和踩踏事故。
而且,由于高度较高,消防云梯车等设备往往难以到达火灾现场,给扑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的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电气故障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器设备日益增多,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等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用火不慎,如厨房用火、吸烟等,也容易引发火灾。
还有一些居民违规在楼道内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车并充电,这些行为不仅堵塞了疏散通道,还增加了火灾的隐患。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部分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消防设施损坏、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
一些居民在装修时擅自改变建筑结构,破坏防火分区,影响了建筑的防火性能。
再者,消防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对发现的问题整改督促不力。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高层住宅建筑火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是关键。
高层住宅建筑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电梯等。
同时,要确保这些设施的质量可靠,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使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安全作业规范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安全作业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高层建筑在提供更多居住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防安全挑战。
其中,消防疏散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安全作业规范势在必行。
一、消防安全设计要求(一)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设置障碍物或安装影响疏散的设施。
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并设置符合要求的防火门。
(二)安全出口高层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 米。
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度等因素确定,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包括楼梯间、走廊、安全出口等。
标志应清晰、易懂,且具备夜光功能,以便在断电情况下仍能发挥引导作用。
(四)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照明时间不少于 90分钟。
照明灯具应分布均匀,无盲区。
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一)消防设施维护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施完好有效。
(二)疏散通道检查每日对疏散通道进行巡查,及时清理通道内的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三)安全出口管理严禁锁闭、堵塞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门应保持常开状态。
(四)消防宣传培训定期组织居民和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疏散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火灾发生时的疏散程序(一)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按下附近的火灾报警按钮,并拨打“119”报警电话。
同时,向周围人员呼喊示警。
(二)初期灭火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附近的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三)组织疏散疏散责任人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引导人员有序撤离。
(四)协助特殊人员对于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应给予特别的协助和照顾,确保他们能够安全疏散。
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与解决方案

消防水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提供足够的水源进行灭火。
消防报警系统失灵
消防报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及时报警和通知相关人员 。
消防通道不畅通
疏散通道堵塞
疏散通道被杂物堵塞,影响人员疏散。
消防电梯故障
消防电梯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
逃生楼梯不畅通
逃生楼梯被占用或封堵,无法作为紧急逃生通道。
消防管理不到位
详细描述
消防设施的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 、高度、用途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在火灾发 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04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措施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01
制定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 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消防安全职责。
02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和居 民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人员伤亡
03
火灾造成1人死亡,28人受伤,无其他人员失 踪。
原因分析
02
火灾初步判断为施工用火不慎引起,具体原因 仍在调查中。
应对措施
04
消防部门迅速调集高喷车、云梯车等先进设备 进行灭火,同时疏散周边居民,确保人员安全
。
香港中环广场火灾
火灾情况
2009年8月10日晚上,香港中环 广场发生火灾,火势猛烈,浓烟
滚滚。
原因分析
火灾初步判断为电气故障引起, 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人员伤亡
火灾造成4人死亡,超过100人 受伤。
应对措施
消防部门采取紧急措施,疏散周 边居民,全力扑灭火势,同时启 动紧急救援机制,救治伤员。
美国世贸中心火灾
火灾标情题况
19•93文年字2月内2容6日,美 • 文字内容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演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演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层建筑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火灾等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人们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至关重要。
然而,要确保演练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注意以下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的前期准备1、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演练方案是整个疏散演练的基础,应包括演练的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火灾场景设定、疏散路线、各部门职责等内容。
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2、人员培训在演练前,应对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包括火灾的特点、危害,高层建筑的结构和疏散通道,正确的逃生方法,如何使用消防设备等。
让大家明白在火灾发生时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3、通知与宣传提前向楼内的居民或员工发布演练通知,说明演练的时间、内容和注意事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同时,通过宣传海报、视频等方式,提高大家对演练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
二、合理的场景设定1、火灾类型和位置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火灾类型(如电气火灾、明火火灾等)和位置(如楼道、房间、电梯间等)。
火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要适当,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在可控范围内。
2、烟雾和温度模拟使用烟雾机和加热设备模拟火灾产生的烟雾和高温环境,让参与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火灾的危险,从而更加重视演练。
但要注意控制烟雾和温度的浓度和强度,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三、清晰明确的疏散路线1、标识与指示在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位置,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包括灯光指示和文字标识。
标识要易于识别,并且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2、避免障碍物疏散路线上要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楼梯间的防火门要保持关闭状态,但不得上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打开。
3、考虑特殊情况对于残疾人、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要制定专门的疏散方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设施,确保他们能够安全疏散。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造的兴起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由于高层建造存在着特殊的消防安全风险,如火灾蔓延速度快、疏散难点等问题,高层建造的消防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因此,本文将对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1. 建造设计问题(1)消防设施布局不合理:由于高层建造的复杂结构和巨大体量,消防设施布局往往受限制。
一些高层建造存在消防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消防设施难以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2)逃生通道不畅通:高层建造的逃生通道往往较窄,容易造成拥堵,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同时,在一些旧建造中,逃生通道的设计并不合理,甚至存在着封闭死角,给人员疏散带来更大的难点。
2. 消防设备问题(1)设备维护不及时:高层建造内的消防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但是一些单位对此意识不够,导致消防设备长期处于损坏状态,无法正常使用。
(2)设备配置不完善:一些高层建造的消防设备配置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火灾应急情况的需求。
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设备不足,难以对突发火灾进行有效控制。
3. 管理问题(1)管理责任含糊:在高层建造的消防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责任含糊的情况。
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导致消防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执行。
(2)员工意识不强:一些高层建造内的员工对火灾风险认识不足,缺乏火灾自救和疏散的基本知识。
在火灾发生时,员工可能没有正确的应急反应,加剧了火灾的危害程度。
三、对策为了解决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1. 建造设计方面的对策(1)科学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在高层建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消防设施的布局问题,确保其彻底覆盖每一个区域,并便于使用。
(2)优化逃生通道设计:逃生通道的设计应考虑人员疏散的疏导能力,合理安排通道宽度和数量,同时避免封闭死角的存在。
2. 消防设备方面的对策(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高层建造内的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问题浅析
【摘要】消防工程的建设是高层建筑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消防工程主要表现在安全疏散方面。
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消防安全,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有重大影响。
因此对消防安全疏散工程要求严格。
本文从高层建筑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探讨了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一般设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消防安全疏散
近年来,我国建筑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大型的复合型高层建筑,其内部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疏散是高层建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因其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得到普及,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也正因它的特点,如果发生火灾会造成重大损失。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层建筑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较长,一旦发生火灾,电梯由于不能防火和停电等原因无法工作,人员利用疏散楼梯逃生的用时较
长,疏散救援工作极其困难。
另外由于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扑救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不能及时有效的制止火势蔓延。
第二,高层建筑人员比较集中,由于恐惧心理和消防知识不足,人员常常会集中在少数几条路线,增加了拥挤程度,造成混乱,而且还容易导致踩踏等其他事故的发生,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第三,高层建筑的起火点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能够迅速蔓延到各个井道,如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和风道等。
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速度快,如果再有可燃物,一旦起火,容易迅速大面积扩散。
二、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除了火势蔓延产生的烟气和高温,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严重威胁的因素还有许多方面。
主要的因素有:
一是高层建筑房间设计。
既包括功能设计,也包括房间密度和大小的设计。
因为房间设计将直接影响人员的密度、自助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比如房间密度越大,人员将越集中,疏散越困难。
二是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
建筑内房间、通道、门厅、吊顶的耐火性能,和内部装修材料的可燃性,都是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应结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选择质量良好、性能优秀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建设。
三是通道宽度。
建筑中人员疏散的密度和速度都受到通道宽度的影响。
如果人均占用疏散通道的面积小,人群移动速度会较慢,
增加了危险性。
为了保证室内人员安全、准确、迅速的撤离火灾现场,在建筑设计时要依据建筑类型、房间使用功能以及人员数量,通过计算加以确定合理的宽度。
四是疏散距离。
它直接影响室内人员撤离房间进入安全区域时间的长短,疏散距离越大,疏散所需的时间越长,会加剧人群的恐慌、向光、向阔的心理,危险性也会越高。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疏散距离一般不超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
三、消防安全疏散的一般设计
对于日益发展的综合性高层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计是从疏散路线、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出口以及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布置和安排的,对人们安全疏散、避免人员伤亡事故、降低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安全疏散路线
安全疏散路线,是指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路线越来越安全。
制订安全疏散计划。
加强平日的宣传和预警,建立应急预案。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便于寻找和分辨。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不能产生“逆流”。
建筑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计划,特别是要明确疏散路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走道设计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结构类型,设计环形
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
尽量不要设置袋形走道。
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出口。
火灾时,一旦这个出口被火封住,处在这部分的人员就难以脱险。
而环形、双向等走道既能在平日提供方面,又能在火灾时增加疏散路线,使人们迅速安全疏散。
因此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3、疏散出口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疏散出口。
布置安全出口要遵照“双向疏散”的原则,即在建筑物中人员活动处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为了解决疏散出口的问题,针对疏散出口的管理,可以设置“紧急疏散门”“紧急安全出口”。
4、疏散楼梯
高层建筑中,人员的疏散必然要经过楼梯,因此建筑设计对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要求更为详细。
对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给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楼梯设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比如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建筑裙房和除单元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消防电梯主要是在发
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使用,不供人员疏散使用。
楼梯的布置要保证安全性和使用均匀,在建筑物或其每个防火分区的走道端部都要设置楼梯,以形成不同方向的安全疏散。
5、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是高层建筑中用作消防避难的楼层。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通过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使得人们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
在高层建筑内设置避难层(间)是十分必要的。
避难层(间)的设置要符合规定,对于高层建筑内避难层(间)的数量、面积、施工材料、内置的照明、防烟和通讯等设施等都要符合要求,避难间与该楼层的其它房间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隔开,避难间除开向防烟楼梯间或其前室的门外,不得开设其他门洞。
使其既满足安全疏散需要,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使用效率,节约项目投资。
参考文献:
[1]周海贤.浅谈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科技资讯,2006.18.
[2]陈保胜.浅谈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新建筑,2004.6.
[3]冷雅军.影响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因素及对策.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s1.。